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温州市翔宇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返校考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由下表可知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公里濒临大洋东临太平洋最北点纬度约53°N最南端纬度约4°NA.?是个兼备海陆的国家?????????????????????????????B.?位于亚欧大陆的南部C.?领土主要位于低纬度?????????????????????????????D.?领土最南端位于海南岛2.由下图《中国茶区分布图》可知,我国茶叶产区主要分布在(???)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3.根据下图,推测茶叶生长环境需要(???)A.?平坦的地势??????????????B.?较低的温度??????????????C.?深厚的黄土??????????????D.?充沛的降水4.云南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大,民族众多,风俗各异,《徐霞客游记》中记载了当地少数民族的许多风俗习惯和生活场景。下列属于该地区少数民族风俗的是(???)A.?雪顿节?????????????????????B.?那达慕大会?????????????????????C.?泼水节?????????????????????D.?元宵节5.中国各地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有多种菜系,下列四种菜系相对应的省区及省会城市正确的是(???)A.?“粤菜”--广东--福州???????????????????????????B.?“湘菜”--湖北--武汉C.?“鲁菜”--山东--青岛???????????????????????????D.?“川菜”--四川--成都6.读我国“沿32°N地形剖面图”,通过对我国地形剖面图的阅读,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所有河流都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B.?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C.?这种地势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D.?在地势阶梯分界处,水能资源丰富7.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A.?秦岭—淮河B.?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8.我们的家乡温州是一座宜居的城市,温暖湿润。下列符合温州气候类型的图是(???)A.?A??????????????????????????????????B.?B??????????????????????????????????C.?C??????????????????????????????????D.?D9.关于我国北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我国第一阶梯,地形平坦??????????B.?水热条件优越,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C.?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D.?黑土地、黄土地,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10.纪念邮票是纪念处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而专门发行的邮票,图案内容较丰富,多有特定的纪念文字。如下图所示,这枚邮票可以作为(???)A.?实物资料??????????????????B.?文献资料??????????????????C.?口述资料??????????????????D.?照片资料二、非选择题(本题3小题,共30分)(共3题;共30分)11.黄河和长江哺育了中华民族,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阅读下图,回答问题。(1)请说明长江上游地区水电站密集分布的原因。(2)“湖广熟,天下足。”历史上洞庭湖地区农业经济就很发达,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请概述其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3)黄河注入的海洋________。(4)黄河下游河床低水位出现在冬季,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河床高出地平线的原因。12.2018年4月,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海南省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地处热带北缘,有“天然大温室”美称。年平均气温22-27℃,一月均温达17-24℃,年降水量在1000-2600毫米之间。2017年,全省生产总值4462.54亿元。新增高铁308公里、空中航线120条、万吨以上港口泊位4个。材料二:博鳌亚洲论坛是由25个亚洲国家和澳大利亚发起,于2001年在海南省的博鳌镇正式宣布成立。论坛为政府、企业及专家学者等提供一个共商经济、社会、环境等问题的高层对话平台,海南博鳌为论坛总部的永久所在地。材料三:阅读两幅地图(1)从材料一推断海南的气候类型。(2)根据图2说出海南岛河流流向的总体特征,并说明理由。(3)综合三则材料,说明海南被中央确立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区域优势。13.阅读下图,回答问题。(1)根据图中所标注的A、B、C、D四个区域,写出它们所处流域的名称。A:________流域,????D:________流域。(2)人类迈进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有哪些?(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些文明古国的起源地有哪些共同特点?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1.【答案】A【考点】我国的疆域【解析】【分析】由表中的信息可知,我国不仅有广阔的国土面积,而且还有3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面积,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我国东临太平洋,说明我国在亚欧大陆的东部,领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属于中纬度,领土的最南端位于曾母暗沙,不在海南岛。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领土大部分位于23.5°N-66.5°N之间的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2.【答案】B【考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我国茶叶的主要分布区在南方地区。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3.【答案】D【考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茶树性喜潮湿,需要多量而均匀的雨水,湿度太低,或雨量少于1500毫米,都不适合茶树生长。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树的分布,主要受雨量、温度、海拔、风力与日光等自然环境的支配,自北纬40度至南纬30度之间,均可栽培。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有:雨量、温度、海拔、风与日光。4.【答案】C【考点】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雪顿节是藏族人民的传统宗教节日,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云南省主要是傣族;元宵节的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我国民族众多,风土人情多姿多彩,各民族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其中傣族有泼水节,彝族有火把节,藏族有雪顿节,苗族有芦笙节,回族有开斋节,蒙古族有那达慕大会,高山族有丰收节,汉族有传统的元宵节。5.【答案】D【考点】我国的行政区划【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粤菜”--广东--广州;“湘菜”--湖南--长沙;“鲁菜”--山东--济南;“川菜”--四川--成都;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每一个省级行政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6.【答案】A【考点】地势和地形【解析】【分析】根据对我国地形剖面图的阅读可知,我国的大多数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注入太平洋,不是所有河流。其他说法正确。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等方面的影响:①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夏季风)深入内陆,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大量的降水,有利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发展农业生产。②地势对河流的影响: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得我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滚滚流,同时在各阶梯的交界处河流产生巨大的落差,水能资源十分丰富。③地势对交通的影响:这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经济的大开发;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也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7.【答案】C【考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影响我国的季风既有冬季风,也有夏季风.根据受夏季风影响的程度,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其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玉门关位于甘肃省境内,属于非季风区,很难受到夏季风的影响,但是由于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较近,受冬季风的影响较明显.8.【答案】C【考点】描述气候的两大特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是热带草原气候,B是热带季风气候,C是亚热带季风气候,D是温带季风气候,温州是亚热带季风气候。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据规律“以温定带,以水定型”进一步确定其气候类型。9.【答案】C【考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北方地区位于我国第二、三阶梯,地形平坦;水热条件优越,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黑土地、黄土地,我国重要的旱田农业区;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北方地区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高原和山地。中国北方地区主要是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一年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多在400-800毫米,降水集中在7、8两月。10.【答案】B【考点】如何开展社会调查【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献资料包括史书、档案、日记、报刊、图片等文字和音像资料,所以,这枚邮票可以作为文献资料。实物资料是实际存在的有关历史的、真实存在的东西作为资料。除了实物资料,还有文献资料和口述资料。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文献资料是实物资料中的书籍记载,如史记等文物资料是实物资料,如出土的青铜器、唐三彩等口述资料是由当时当事人或其他人陈述的情况,如日本军官陈述占领中国某地区的事实及细节文献资料能详细地反映当时社会状况文物资料更加生动、直观、鲜明地反映当时社会经济、文化和生产力的状况口述资料更加客观,也能从当事人角度出发表达当事人对该事件的情感和看法。二、非选择题(本题3小题,共30分)11.【答案】(1)上游地区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2)自然条件:该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湖众多,灌溉方便;气候条件优越(降水丰沛,雨热同期)。(3)渤海(4)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含量大;下游地势平坦,泥沙淤积,河床不断抬升形成地上河。【考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上游地区上游地区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为了开发水能资源,建立了许多水电站。(2)洞庭湖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该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湖众多,灌溉方便;气候条件优越(降水丰沛,雨热同期)。(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河注入的海洋是渤海。(4)结合所学知识,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含量大;下游地势平坦,泥沙淤积,河床不断抬升形成地上河。【点评】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气候方面,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地形方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土壤方面,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12.【答案】(1)热带季风气候。(2)河流自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原因:地势中间高,四周低。(3)区域优势:地理位置:地位中国大陆最南端、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自然条件:降水丰沛、热量充足、河网密布;交通便利。政策支持(或改革开放政策);博鳌亚洲论坛与国际(国外)交流方便。【考点】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感受区域的发展【解析】【分析】(1)从材料一可知,:海南省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地处热带北缘,年平均气温22-27℃,一月均温达17-24℃,年降水量在1000-2600毫米之间,由此可以推断海南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2)根据图2可知,海南岛河流流向的总体特征是河流自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原因:地势中间高,四周低。(3)综合三则材料可知,海南被中央确立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区域优势:地理位置:地位中国大陆最南端、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自然条件:降水丰沛、热量充足、河网密布;交通便利。政策支持(或改革开放政策);博鳌亚洲论坛与国际(国外)交流方便。【点评】河流发育于山谷,河流的流向是从高处流向低处。一般来说,地势的高低决定了河流的流向,反过来,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势的高低状况。13.【答案】(1)尼罗河;黄河和长江(2)重要标志:阶级的分化;国家(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3)发源于大河流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基本处于温带。【考点】探究文明起源的方法和途径【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所标注的A、B、C、D四个区域,A:尼罗河流域,B:两河流域、C:印度河、D:黄河和长江流域。(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类迈进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阶级的分化;国家(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3)结合所学知识,这些文明古国的起源地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基本处于温带。【点评】人口的分布主要受到了自然条件的制约,特别是人类的早期,人类往往选择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居住,主要从地形,气候,资源,土壤等方面分析即可。1/1(…………○…………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温州市翔宇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返校考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由下表可知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公里濒临大洋东临太平洋最北点纬度约53°N最南端纬度约4°NA.?是个兼备海陆的国家?????????????????????????????B.?位于亚欧大陆的南部C.?领土主要位于低纬度?????????????????????????????D.?领土最南端位于海南岛【答案】A【考点】我国的疆域【解析】【分析】由表中的信息可知,我国不仅有广阔的国土面积,而且还有3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面积,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我国东临太平洋,说明我国在亚欧大陆的东部,领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属于中纬度,领土的最南端位于曾母暗沙,不在海南岛。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领土大部分位于23.5°N-66.5°N之间的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2.由下图《中国茶区分布图》可知,我国茶叶产区主要分布在(???)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答案】B【考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我国茶叶的主要分布区在南方地区。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3.根据下图,推测茶叶生长环境需要(???)A.?平坦的地势??????????????B.?较低的温度??????????????C.?深厚的黄土??????????????D.?充沛的降水【答案】D【考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茶树性喜潮湿,需要多量而均匀的雨水,湿度太低,或雨量少于1500毫米,都不适合茶树生长。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树的分布,主要受雨量、温度、海拔、风力与日光等自然环境的支配,自北纬40度至南纬30度之间,均可栽培。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有:雨量、温度、海拔、风与日光。4.云南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大,民族众多,风俗各异,《徐霞客游记》中记载了当地少数民族的许多风俗习惯和生活场景。下列属于该地区少数民族风俗的是(???)A.?雪顿节?????????????????????B.?那达慕大会?????????????????????C.?泼水节?????????????????????D.?元宵节【答案】C【考点】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雪顿节是藏族人民的传统宗教节日,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云南省主要是傣族;元宵节的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我国民族众多,风土人情多姿多彩,各民族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其中傣族有泼水节,彝族有火把节,藏族有雪顿节,苗族有芦笙节,回族有开斋节,蒙古族有那达慕大会,高山族有丰收节,汉族有传统的元宵节。5.中国各地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有多种菜系,下列四种菜系相对应的省区及省会城市正确的是(???)A.?“粤菜”--广东--福州???????????????????????????B.?“湘菜”--湖北--武汉C.?“鲁菜”--山东--青岛???????????????????????????D.?“川菜”--四川--成都【答案】D【考点】我国的行政区划【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粤菜”--广东--广州;“湘菜”--湖南--长沙;“鲁菜”--山东--济南;“川菜”--四川--成都;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每一个省级行政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6.读我国“沿32°N地形剖面图”,通过对我国地形剖面图的阅读,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所有河流都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B.?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C.?这种地势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D.?在地势阶梯分界处,水能资源丰富【答案】A【考点】地势和地形【解析】【分析】根据对我国地形剖面图的阅读可知,我国的大多数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注入太平洋,不是所有河流。其他说法正确。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等方面的影响:①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夏季风)深入内陆,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大量的降水,有利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发展农业生产。②地势对河流的影响: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得我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滚滚流,同时在各阶梯的交界处河流产生巨大的落差,水能资源十分丰富。③地势对交通的影响:这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经济的大开发;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也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7.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A.?秦岭—淮河B.?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答案】C【考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影响我国的季风既有冬季风,也有夏季风.根据受夏季风影响的程度,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其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玉门关位于甘肃省境内,属于非季风区,很难受到夏季风的影响,但是由于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较近,受冬季风的影响较明显.8.我们的家乡温州是一座宜居的城市,温暖湿润。下列符合温州气候类型的图是(???)A.?A??????????????????????????????????B.?B??????????????????????????????????C.?C??????????????????????????????????D.?D【答案】C【考点】描述气候的两大特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是热带草原气候,B是热带季风气候,C是亚热带季风气候,D是温带季风气候,温州是亚热带季风气候。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据规律“以温定带,以水定型”进一步确定其气候类型。9.关于我国北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我国第一阶梯,地形平坦??????????B.?水热条件优越,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C.?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D.?黑土地、黄土地,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答案】C【考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北方地区位于我国第二、三阶梯,地形平坦;水热条件优越,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黑土地、黄土地,我国重要的旱田农业区;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北方地区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高原和山地。中国北方地区主要是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一年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多在400-800毫米,降水集中在7、8两月。10.纪念邮票是纪念处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而专门发行的邮票,图案内容较丰富,多有特定的纪念文字。如下图所示,这枚邮票可以作为(???)A.?实物资料??????????????????B.?文献资料??????????????????C.?口述资料??????????????????D.?照片资料【答案】B【考点】如何开展社会调查【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献资料包括史书、档案、日记、报刊、图片等文字和音像资料,所以,这枚邮票可以作为文献资料。实物资料是实际存在的有关历史的、真实存在的东西作为资料。除了实物资料,还有文献资料和口述资料。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文献资料是实物资料中的书籍记载,如史记等文物资料是实物资料,如出土的青铜器、唐三彩等口述资料是由当时当事人或其他人陈述的情况,如日本军官陈述占领中国某地区的事实及细节文献资料能详细地反映当时社会状况文物资料更加生动、直观、鲜明地反映当时社会经济、文化和生产力的状况口述资料更加客观,也能从当事人角度出发表达当事人对该事件的情感和看法。二、非选择题(本题3小题,共30分)(共3题;共30分)11.黄河和长江哺育了中华民族,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阅读下图,回答问题。(1)请说明长江上游地区水电站密集分布的原因。(2)“湖广熟,天下足。”历史上洞庭湖地区农业经济就很发达,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请概述其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3)黄河注入的海洋________。(4)黄河下游河床低水位出现在冬季,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河床高出地平线的原因。【答案】(1)上游地区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2)自然条件:该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湖众多,灌溉方便;气候条件优越(降水丰沛,雨热同期)。(3)渤海(4)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含量大;下游地势平坦,泥沙淤积,河床不断抬升形成地上河。【考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上游地区上游地区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为了开发水能资源,建立了许多水电站。(2)洞庭湖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该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湖众多,灌溉方便;气候条件优越(降水丰沛,雨热同期)。(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河注入的海洋是渤海。(4)结合所学知识,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含量大;下游地势平坦,泥沙淤积,河床不断抬升形成地上河。【点评】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气候方面,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地形方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土壤方面,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12.2018年4月,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海南省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地处热带北缘,有“天然大温室”美称。年平均气温22-27℃,一月均温达17-24℃,年降水量在1000-2600毫米之间。2017年,全省生产总值4462.54亿元。新增高铁308公里、空中航线120条、万吨以上港口泊位4个。材料二:博鳌亚洲论坛是由25个亚洲国家和澳大利亚发起,于2001年在海南省的博鳌镇正式宣布成立。论坛为政府、企业及专家学者等提供一个共商经济、社会、环境等问题的高层对话平台,海南博鳌为论坛总部的永久所在地。材料三:阅读两幅地图(1)从材料一推断海南的气候类型。(2)根据图2说出海南岛河流流向的总体特征,并说明理由。(3)综合三则材料,说明海南被中央确立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区域优势。【答案】(1)热带季风气候。(2)河流自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原因:地势中间高,四周低。(3)区域优势:地理位置:地位中国大陆最南端、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自然条件:降水丰沛、热量充足、河网密布;交通便利。政策支持(或改革开放政策);博鳌亚洲论坛与国际(国外)交流方便。【考点】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感受区域的发展【解析】【分析】(1)从材料一可知,:海南省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地处热带北缘,年平均气温22-27℃,一月均温达17-24℃,年降水量在1000-2600毫米之间,由此可以推断海南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2)根据图2可知,海南岛河流流向的总体特征是河流自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原因:地势中间高,四周低。(3)综合三则材料可知,海南被中央确立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区域优势:地理位置:地位中国大陆最南端、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自然条件:降水丰沛、热量充足、河网密布;交通便利。政策支持(或改革开放政策);博鳌亚洲论坛与国际(国外)交流方便。【点评】河流发育于山谷,河流的流向是从高处流向低处。一般来说,地势的高低决定了河流的流向,反过来,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势的高低状况。13.阅读下图,回答问题。(1)根据图中所标注的A、B、C、D四个区域,写出它们所处流域的名称。A:________流域,????D:________流域。(2)人类迈进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有哪些?(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些文明古国的起源地有哪些共同特点?【答案】(1)尼罗河;黄河和长江(2)重要标志:阶级的分化;国家(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3)发源于大河流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基本处于温带。【考点】探究文明起源的方法和途径【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所标注的A、B、C、D四个区域,A:尼罗河流域,B:两河流域、C:印度河、D:黄河和长江流域。(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类迈进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阶级的分化;国家(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3)结合所学知识,这些文明古国的起源地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基本处于温带。【点评】人口的分布主要受到了自然条件的制约,特别是人类的早期,人类往往选择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居住,主要从地形,气候,资源,土壤等方面分析即可。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温州市翔宇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返校考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温州市翔宇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返校考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