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抽测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共10题;共20分)1.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中药发挥了重大作用。以下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部著作是(??)A.?《天工开物》?????????B.?《农政全书》?????????C.?《本草纲目》?????????D.?《梦溪笔谈》2.清朝前期,统治者为了加强对边疆的管辖,在西藏实施的举措有(??)①设立驻藏大臣②实行册封制度③金瓶掣签制度④取消土司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下面图片所反映的共同的历史主题是(??)A.?中国古代改革家???????B.?与外国友好交往???????C.?抗击外来侵略???????D.?发展民族经济4.明朝后期,嘉兴某镇己有20家油坊,全镇有油工800人。“辄募旁邑人为佣”,“一夕作佣直二铢(钱)而赢”,榨油原料主要靠“商人从北部淮、扬、楚等处贩油豆来此”.据此推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明后期商品经济较为活跃??????????????????????B.?大油坊出现雇佣劳动关系C.?明政府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D.?明代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5.黄宗羲曾言:“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己矣。”这反映了他的主张是(??)A.?批判君主专制??????????????B.?工商皆本??????????????C.?重农抑商??????????????D.?强调发展工业6.《海洋元帅:哥伦布传》中写道:“在探航成功以后,他有权对开往新领地的一切船只投资、控股、分红八分之一。”材料说明哥伦布航海最主要的目的是(??)A.?成为海洋元帅??????????B.?获取巨额财富??????????C.?完成环球航行??????????D.?发现新大陆7.以下是18世纪的中国和欧洲大事年表。据此判断正确的是(??)中国欧洲1729年始设军机处,文字狱盛行18世纪欧洲兴起了宣扬理性主义思想1792年马嘎尔尼使团来华1792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①中国疆域在不断扩大②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不断兴起③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被强化④欧洲兴起了启蒙运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以下历史人物与其历史功绩组合正确的是(??)①俾斯麦——促成德国完成统一②明治天皇——使日本走上封建专制的道路③彼得一世——宣布废除农奴制④玻利瓦尔——领导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9.“华盛顿的行为很感人……为了国家的事业,他抛弃了养尊处优的生活,离开了家人和朋友,牺牲了自己的舒适环境,把这一切都拿来孤注一掷。”材料中“国家的事业”是指(??)A.?起草《人权宣言》???????B.?消除南北差异???????C.?实现种族平等???????D.?赢得民族独立10.严复被赞誉为“放眼世界,又葆有纯正中国心”。他的主要成就是(?)???????A.?编成《海国图志》?????B.?创办大生纱厂?????C.?译著《天演论》?????D.?修建京张铁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30分)(共3题;共30分)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材料二: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材料三:有学者在评价某不平等条约时说:“这完全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向帝国主义列强立下的一纸卖身契。”从此,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1)请写出“这场战争”的名称。并从当时政府对外政策的角度分析中国遭受炮口逼迫的主要原因。(2)请写出导致签订该亡国条约的战争名称。________并在下表中把该亡国条约的内容补充完整。割地清政府把辽东半岛、________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开埔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设厂________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3)材料三中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对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照抄材料不给分)(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12.中国的近代化是一种被动中裹挟着前进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中国第一家股份公司轮船招商局成立由李鸿章创办,继之,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张……改变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力量并不是西方的枪炮兵舰,而是西方的工业技能。中国人以中国为中心的传统天下观向现代全球化悄然转变。——摘编自杜君立《现代的历程》材料二: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而定宪法。——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的性质是什么?(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特点。13.图片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素材。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图1是英国在1989年为纪念一部重要法律文献颁布300周年发行的纪念币。这部文献的名称是什么?这部文献的颁布带来了什么影响?(2)图2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意义?(3)请分析图1和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答案】C【考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A项《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不符合题意;B项《农政全书》是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编著的大型农业科学巨著,不符合题意;C项《本草纲目》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符合题意;D项《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本草纲目》相关知识,要求识记基础史实。2.【答案】A【考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对西藏的管辖。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统治而采取的措施是①设立驻藏大臣,②实行册封制度,③金瓶掣签制度。在西南和西部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土司制度,?④不是在西藏实施的举措。A项①②③是在西藏实施的举措,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前期加强对西藏管辖,要求识记掌握重要史实,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措施。3.【答案】C【考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据所学知,“戚继光”是指以戚继光为首的中国军民抗击侵扰中国沿海地区的倭寇的斗争。“郑成功”是指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台湾,郑成功经过几十年的斗争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我国神圣领土台湾。“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是指中国军队为收复领土雅克萨,对入侵的俄军所进行的两次围歼战。是中国对俄的第一次自卫反击战。他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反抗侵略。ABD三项都不是题干图片所反映的共同的历史主题,不符合题意;C项抗击外来侵略是题干图片所反映的共同的历史主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反击战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斗争的史实。4.【答案】C【考点】农耕文明的繁盛【解析】【分析】“明代万历年间”说明这个材料反映的问题是在明代,明清两代是典型的“重农抑商政策”,所以政府并未改变重农抑商政策。另外“油工”“佣”反映的是大油坊出现雇佣劳动关系。明后期商品经济较为活跃、明代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在材料中也有很明确地反映。ABD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明政府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重农抑商政策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5.【答案】A【考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己矣。”结合所学知识,这句话反映的对君主专制的批判。A项批判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己矣。”反映的黄宗羲的主张,符合题意;BCD三项材料未体现,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黄宗羲的思想,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掌握黄宗羲的思想。6.【答案】B【考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航海最主要的目的是获取巨额财富或黄金。ACD三项都不是题干材料说明的哥伦布航海的最主要的目的,不符合题意;B项获取巨额财富是题干材料说明的哥伦布航海的最主要的目的,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7.【答案】B【考点】启蒙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皇权膨胀【解析】【分析】“1729年始设军机处,文字狱盛行”说明③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被强化;“1792年马嘎尔尼使团来华”说明中英两国政治、经济结构的截然不同;“18世纪欧洲兴起了宣扬理性主义思想”说明④欧洲兴起了启蒙运动;“1792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说明②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不断兴起。①中国疆域在不断扩大从题干表格中不能体现。B项②③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18世纪的中国和欧洲的历史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表格的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8.【答案】C【考点】资本主义的扩张,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解析】【分析】俾斯麦担任普鲁士王国首相期间,在1866年发动了普奥战争并取得胜利。?1870年又进行普法战争,打败了法军。年底南德四邦加入了德意志联邦,成立了德意志帝国,俾斯麦任德意志帝国宰相兼普鲁士首相。俾斯麦靠“铁血政策”自上而下地统一了德国,①正确;明治天皇时进行了明治维新,日本经过明治维新日本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②错误;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③错误;玻利瓦尔是19世纪解放南美大陆的英雄人物,是美洲独立战争先驱,先后领导军队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中解放了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委内瑞拉,被称为“美洲解放者”、“委内瑞拉国父”。④正确。C项①④组合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对相关历史人物与其历史功绩的认识,要求识记基础史实。9.【答案】D【考点】资本主义的扩张【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参加并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付出了很大的牺牲,承担了巨大的责任。最终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枷锁,实现了民族独立。A项起草《人权宣言》理解错误,《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文件,不符合题意;B项消除南北差异题干无体现,不符合题意;C项实现种族平等理解错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并未消除奴隶制,不符合题意;D项赢得民族独立是题干材料中“国家的事业”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美国独立战争,要求具备题干分析解读的能力。10.【答案】C【考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严复的主要成就。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主张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翻译了大量外国思想家的著作,以第一部译著《天演论》影响最大。《海国图志》是魏源的著作,创办大生纱厂的是张謇,修建京张铁路的是詹天佑。故答案选C。??【点评】知道严复的主要成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30分)11.【答案】(1)鸦片战争;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2)甲午战争;台湾;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3)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感悟:闭关锁国导致落后,落后就要被挨打: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近代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考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指鸦片战争。从当时政府对外政策的角度来看,清朝后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国家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2)1894年至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3)通过《辛丑条约》,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本题考查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闭关锁国导致落后,落后就要被挨打: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近代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答案为:(1)鸦片战争;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2)甲午战争;台湾;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3)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感悟:闭关锁国导致落后,落后就要被挨打: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近代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三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中国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战争,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12.【答案】(1)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御作用。但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2)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也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3)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器物层面),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制度层面)。【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解析】【分析】(1)材料一中提到的“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之一。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根据材料二中的“考其维新之始......”等信息可知,材料二反映了戊戌变法。戊戌变法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救亡爱国运动,也是一场资本主义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3)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四个阶段,洋务运动学习的是西方的先进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的是西方的思想文化.因此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特点是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心理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故答案为:(1)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御作用。但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2)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也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3)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器物层面),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制度层面)。【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13.【答案】(1)《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2)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创作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陆续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工业革命提供制度的保障(扫除了制度障碍):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1)根据时间和所学知识,1989年颁布的300周年纪念币,1989-300=1689,回顾所学知识,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在英国的确立。(2)图2是瓦特及改良的蒸汽机,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果。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3)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种种束缚,为工业革命创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消除农业中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劳动力和国内市场(表现在英国即圈地运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提供了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劳动力和巨额的货币资本(殖民);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长期的发展,为大机器生产的出现准备了技术条件。故答案为:(1)《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2)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创作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陆续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工业革命提供制度的保障(扫除了制度障碍):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1/1(…………○…………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抽测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共10题;共20分)1.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中药发挥了重大作用。以下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部著作是(??)A.?《天工开物》?????????B.?《农政全书》?????????C.?《本草纲目》?????????D.?《梦溪笔谈》【答案】C【考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A项《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不符合题意;B项《农政全书》是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编著的大型农业科学巨著,不符合题意;C项《本草纲目》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符合题意;D项《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本草纲目》相关知识,要求识记基础史实。2.清朝前期,统治者为了加强对边疆的管辖,在西藏实施的举措有(??)①设立驻藏大臣②实行册封制度③金瓶掣签制度④取消土司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A【考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对西藏的管辖。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统治而采取的措施是①设立驻藏大臣,②实行册封制度,③金瓶掣签制度。在西南和西部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土司制度,?④不是在西藏实施的举措。A项①②③是在西藏实施的举措,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前期加强对西藏管辖,要求识记掌握重要史实,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措施。3.下面图片所反映的共同的历史主题是(??)A.?中国古代改革家???????B.?与外国友好交往???????C.?抗击外来侵略???????D.?发展民族经济【答案】C【考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据所学知,“戚继光”是指以戚继光为首的中国军民抗击侵扰中国沿海地区的倭寇的斗争。“郑成功”是指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台湾,郑成功经过几十年的斗争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我国神圣领土台湾。“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是指中国军队为收复领土雅克萨,对入侵的俄军所进行的两次围歼战。是中国对俄的第一次自卫反击战。他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反抗侵略。ABD三项都不是题干图片所反映的共同的历史主题,不符合题意;C项抗击外来侵略是题干图片所反映的共同的历史主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反击战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斗争的史实。4.明朝后期,嘉兴某镇己有20家油坊,全镇有油工800人。“辄募旁邑人为佣”,“一夕作佣直二铢(钱)而赢”,榨油原料主要靠“商人从北部淮、扬、楚等处贩油豆来此”.据此推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明后期商品经济较为活跃??????????????????????B.?大油坊出现雇佣劳动关系C.?明政府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D.?明代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答案】C【考点】农耕文明的繁盛【解析】【分析】“明代万历年间”说明这个材料反映的问题是在明代,明清两代是典型的“重农抑商政策”,所以政府并未改变重农抑商政策。另外“油工”“佣”反映的是大油坊出现雇佣劳动关系。明后期商品经济较为活跃、明代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在材料中也有很明确地反映。ABD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明政府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重农抑商政策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5.黄宗羲曾言:“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己矣。”这反映了他的主张是(??)A.?批判君主专制??????????????B.?工商皆本??????????????C.?重农抑商??????????????D.?强调发展工业【答案】A【考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己矣。”结合所学知识,这句话反映的对君主专制的批判。A项批判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己矣。”反映的黄宗羲的主张,符合题意;BCD三项材料未体现,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黄宗羲的思想,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掌握黄宗羲的思想。6.《海洋元帅:哥伦布传》中写道:“在探航成功以后,他有权对开往新领地的一切船只投资、控股、分红八分之一。”材料说明哥伦布航海最主要的目的是(??)A.?成为海洋元帅??????????B.?获取巨额财富??????????C.?完成环球航行??????????D.?发现新大陆【答案】B【考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航海最主要的目的是获取巨额财富或黄金。ACD三项都不是题干材料说明的哥伦布航海的最主要的目的,不符合题意;B项获取巨额财富是题干材料说明的哥伦布航海的最主要的目的,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7.以下是18世纪的中国和欧洲大事年表。据此判断正确的是(??)中国欧洲1729年始设军机处,文字狱盛行18世纪欧洲兴起了宣扬理性主义思想1792年马嘎尔尼使团来华1792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①中国疆域在不断扩大②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不断兴起③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被强化④欧洲兴起了启蒙运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B【考点】启蒙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皇权膨胀【解析】【分析】“1729年始设军机处,文字狱盛行”说明③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被强化;“1792年马嘎尔尼使团来华”说明中英两国政治、经济结构的截然不同;“18世纪欧洲兴起了宣扬理性主义思想”说明④欧洲兴起了启蒙运动;“1792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说明②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不断兴起。①中国疆域在不断扩大从题干表格中不能体现。B项②③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18世纪的中国和欧洲的历史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表格的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8.以下历史人物与其历史功绩组合正确的是(??)①俾斯麦——促成德国完成统一②明治天皇——使日本走上封建专制的道路③彼得一世——宣布废除农奴制④玻利瓦尔——领导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答案】C【考点】资本主义的扩张,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解析】【分析】俾斯麦担任普鲁士王国首相期间,在1866年发动了普奥战争并取得胜利。?1870年又进行普法战争,打败了法军。年底南德四邦加入了德意志联邦,成立了德意志帝国,俾斯麦任德意志帝国宰相兼普鲁士首相。俾斯麦靠“铁血政策”自上而下地统一了德国,①正确;明治天皇时进行了明治维新,日本经过明治维新日本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②错误;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③错误;玻利瓦尔是19世纪解放南美大陆的英雄人物,是美洲独立战争先驱,先后领导军队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中解放了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委内瑞拉,被称为“美洲解放者”、“委内瑞拉国父”。④正确。C项①④组合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对相关历史人物与其历史功绩的认识,要求识记基础史实。9.“华盛顿的行为很感人……为了国家的事业,他抛弃了养尊处优的生活,离开了家人和朋友,牺牲了自己的舒适环境,把这一切都拿来孤注一掷。”材料中“国家的事业”是指(??)A.?起草《人权宣言》???????B.?消除南北差异???????C.?实现种族平等???????D.?赢得民族独立【答案】D【考点】资本主义的扩张【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参加并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付出了很大的牺牲,承担了巨大的责任。最终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枷锁,实现了民族独立。A项起草《人权宣言》理解错误,《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文件,不符合题意;B项消除南北差异题干无体现,不符合题意;C项实现种族平等理解错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并未消除奴隶制,不符合题意;D项赢得民族独立是题干材料中“国家的事业”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美国独立战争,要求具备题干分析解读的能力。10.严复被赞誉为“放眼世界,又葆有纯正中国心”。他的主要成就是(?)???????A.?编成《海国图志》?????B.?创办大生纱厂?????C.?译著《天演论》?????D.?修建京张铁路【答案】C【考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严复的主要成就。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主张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翻译了大量外国思想家的著作,以第一部译著《天演论》影响最大。《海国图志》是魏源的著作,创办大生纱厂的是张謇,修建京张铁路的是詹天佑。故答案选C。??【点评】知道严复的主要成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30分)(共3题;共30分)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材料二: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材料三:有学者在评价某不平等条约时说:“这完全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向帝国主义列强立下的一纸卖身契。”从此,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1)请写出“这场战争”的名称。并从当时政府对外政策的角度分析中国遭受炮口逼迫的主要原因。(2)请写出导致签订该亡国条约的战争名称。________并在下表中把该亡国条约的内容补充完整。割地清政府把辽东半岛、________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开埔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设厂________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3)材料三中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对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照抄材料不给分)(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答案】(1)鸦片战争;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2)甲午战争;台湾;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3)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感悟:闭关锁国导致落后,落后就要被挨打: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近代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考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指鸦片战争。从当时政府对外政策的角度来看,清朝后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国家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2)1894年至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3)通过《辛丑条约》,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本题考查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闭关锁国导致落后,落后就要被挨打: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近代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答案为:(1)鸦片战争;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2)甲午战争;台湾;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3)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感悟:闭关锁国导致落后,落后就要被挨打: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近代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三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中国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战争,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12.中国的近代化是一种被动中裹挟着前进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中国第一家股份公司轮船招商局成立由李鸿章创办,继之,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张……改变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力量并不是西方的枪炮兵舰,而是西方的工业技能。中国人以中国为中心的传统天下观向现代全球化悄然转变。——摘编自杜君立《现代的历程》材料二: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而定宪法。——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的性质是什么?(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特点。【答案】(1)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御作用。但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2)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也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3)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器物层面),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制度层面)。【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解析】【分析】(1)材料一中提到的“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之一。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根据材料二中的“考其维新之始......”等信息可知,材料二反映了戊戌变法。戊戌变法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救亡爱国运动,也是一场资本主义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3)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四个阶段,洋务运动学习的是西方的先进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的是西方的思想文化.因此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特点是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心理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故答案为:(1)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御作用。但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2)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也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3)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器物层面),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制度层面)。【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13.图片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素材。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图1是英国在1989年为纪念一部重要法律文献颁布300周年发行的纪念币。这部文献的名称是什么?这部文献的颁布带来了什么影响?(2)图2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意义?(3)请分析图1和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答案】(1)《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2)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创作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陆续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工业革命提供制度的保障(扫除了制度障碍):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1)根据时间和所学知识,1989年颁布的300周年纪念币,1989-300=1689,回顾所学知识,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在英国的确立。(2)图2是瓦特及改良的蒸汽机,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果。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3)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种种束缚,为工业革命创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消除农业中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劳动力和国内市场(表现在英国即圈地运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提供了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劳动力和巨额的货币资本(殖民);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长期的发展,为大机器生产的出现准备了技术条件。故答案为:(1)《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2)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创作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陆续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工业革命提供制度的保障(扫除了制度障碍):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抽测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抽测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