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测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共10题;共20分)1.作者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以幽默的语言讲述了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故事,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读者。下列史实不可能出现在这部作品中的是(???)A.?设立军机处??????????B.?设特务机构锦衣卫??????????C.?郑和下西洋??????????D.?戚继光抗倭【答案】A【考点】皇权膨胀【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清朝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其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皇帝的旨意,军国大事全由皇帝裁决,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达到顶峰。?A项设立军机处不可能出现在《明朝那些事儿》这部作品中,符合题意;BCD三项都是对明朝的正确描述,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作者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为切入点,考查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明朝的相关知识。2.据文献《改变世界》整理: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清政府则需要“自我改变”。下列“改变中国”与“自我改变”有直接联系的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虎门销烟???????????????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太平天国运动C.?甲午中日战争——公车上书??????????????????D.?鸦片战争——江南制造总局【答案】C【考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掀起了自救运动,也就是洋务运动。符合材料中的“改变中国”与“自我改变”的关系。ABD三项与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C项甲午中日战争——公车上书有直接联系,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3.近代以来,欧美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时间发生在同一个国家的是(??)①瓦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改进了蒸汽机。②1789年7月14日,人民群众高呼“到巴士底狱去”。③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1804年建立帝国。④1862年9月,联邦政府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扩张,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改进了蒸汽机。1789年7月14日,法国人民发动起义,攻占巴士底监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度,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美国南北战争初期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1962年联邦政府颁布了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C项②③都发生在法国,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欧美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结合所学即可作答。4.学者们喜欢这样形容德国:这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考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德国在19世纪40年代“考问世界”方面的史实是(???)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第一次世界大战??????????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答案】A【考点】工人斗争及马克思主义诞生【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体现德国‘考问世界’”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工人阶级有了科学的理论的指导。A项符合题意;BC两项的史实,不符合题意;D项不能体现德国“考问世界”,不符合题意。A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德国在19世纪40年代“考问世界”方面的史实,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不是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共产党宣言》的相关史实及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共产党宣言》的相关史实。5.南美洲地区最高荣誉的足球赛事被称为“解放者杯",它是为纪念哪位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领袖而创立的?(???)A.?马克思??????????????????????B.?玻利瓦尔??????????????????????C.?圣西门??????????????????????D.?哥伦布【答案】B【考点】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解析】【分析】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反抗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先后解放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拿马和秘鲁等地。是独立运动的领导者,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南美解放者杯”足球赛就是为纪念玻利瓦尔而设置的。B项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玻利瓦尔事迹的识记能力。?6.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国崛起》第七章介绍了一个国家,以下是该章节的主要内容。这个国家是(???)A.?美国????????????????????????????B.?中国????????????????????????????C.?法国????????????????????????????D.?日本【答案】D【考点】资本主义的扩张【解析】【分析】由目录“中国的学生”“上下一致学西方”“万世一系的近代天皇制”“武力扩张、争霸东亚不归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公元7世纪中叶,日本大化年间一部分贵族和皇室成员在留学生的影响下,仿效中国隋、唐制度实行政治、经济改革,史称大化革新;1868年,明治天皇在推翻幕府统治后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日本借鉴欧美的先进文明成果通过明治维新,建立近代天皇制,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明治维新后,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加,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ABC三项与图片信息不符合,不符合题意;D项日本是《大国崛起》第七章介绍的国家,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历史上的改革,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图片信息。7.某中学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整理出以下史实:元朝设置宣政院、明朝戚继光抗倭、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如果要给他们的研究确定一个主题,应该是(???)A.?国家的巩固与发展?????????????????????????????????B.?文化的繁荣与昌盛C.?机构的设置与变化?????????????????????????????????D.?对外的联系与交往【答案】A【考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设置宣政院,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戚继光抗倭,东南沿海的倭乱基本上被平定,当地百姓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宁;1727年清朝开始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本题的三件史实都是为了加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A项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应该是学习小组研究的主题,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史实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国家巩固与发展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8.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在我国迅速蔓延,我国的医疗团队采取中西药结合的策略来应对疫情,以下哪部著作可以给我们提供医疗和防治帮助(??)A.?宋应星的《天工开物》??????????????????????????B.?李时珍的《本草纲目》C.?贾思勰的《齐民要术》??????????????????????????D.?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答案】B【考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行医的同时,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搜集民间药方,广泛采集标本,并亲自试验药物性能,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他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这部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插图。后来陆续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题干选项中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可以给我们提供医疗和防治帮助。ACD三项和题干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可以给我们提供医疗和防治帮助,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的相关史实。理解并识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的相关史实,《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9.爱国华侨谢张缵泰绘《时局图》并题诗:“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一张薄薄的图,如一声警笛,让国人警惕(??)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B.?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D.?日本割占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答案】A【考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时局图》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瓜分中国的场景。因此: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表述不符;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难度不大,结合所学知识利用排除法作答即可。10.计量统计分析是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根据下表信息,下列选项中对列强实力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项目英国法国德国美国19世纪中期工业产值所占位次1243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1.31.94.68.11913年工业产值所占位次3421A.?美、德实力变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B.?英、法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工业跨越式的发展C.?美、德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最早成为工业国家D.?英、法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开展工业革命较晚【答案】A【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解析】【分析】根据表格中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美德更多地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起点高发展快,19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1%,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位,20世纪初,德国超过英国,位居世界第二。依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强实力变化的原因,正确的一项为“美国、德国实力变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A项美、德实力变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分析正确,符合题意;BCD三项分析都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要求具备表格信息的准确解读与知识运用能力。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30分)11.世界发展的历史是一部联系不断加强的历史,也是一些大国先后崛起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世界史。——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14世纪—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主要国家的近代化历程材料三:思想变革促进社会进步。有学者称:“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无疑是法国之欧洲。”(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中观点的理解。(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的①②分别代表什么历史事件?(3)“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无疑是法国之欧洲”,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答案】(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2)①启蒙运动;②美国独立战争或法国大革命。(3)法国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他们高举理性的旗帜,宣扬自由、平等。18世纪后半期,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顶峰。【考点】新航路开辟,启蒙运动,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1)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14——18世纪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发起的思想解放运动。17-18世纪,欧美各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其中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3)18世纪后半期,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顶峰。以法国为中心的启蒙运动延续了整个18世纪,它作为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为资本主义的各项政治制度提供了理论框架,影响深远。故答案为:(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2)①启蒙运动;②美国独立战争或法国大革命。(3)法国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他们高举理性的旗帜,宣扬自由、平等。18世纪后半期,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顶峰。【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等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掌握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史实。12.面对世界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发生重大转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750-183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部分)1750年1800年1830年整个欧洲23.2%28.1%34.2%英国1.9%4.3%9.5%中国32.8%33.3%29.8%——摘编自郭成康著《康乾盛世的成就与隐患》材料二:177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受到乾隆帝接见。事后,马戛尔尼感慨道:“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期间没有沉没”。——摘自(法)阿兰佩雷菲特著《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材料三:(1)从材料一中,你读出康乾盛世时有什么“成就”与“隐患”。(2)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外交方面说明为什么在“盛世”局面下的清王朝却被看成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3)年代尺中标注的A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有什么影响?请为年代尺加一标题?【答案】(1)成就:在1750—1800年间中国的制造业产量超过整个欧洲,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隐患:1800年后,中国制造业产量相对份额有所下降;欧洲占比不断提高;英国制造业产量快速增长。(2)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经济: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外交:闭关锁国。(3)鸦片战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史的开端;近代中国屈辱史或西方列强侵略史。【考点】鸦片战争,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解析】【分析】(1)成就:依据材料一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在1750—1800年间中国的制造业产量超过整个欧洲,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隐患:依据表格的信息从1800年后,中国制造产量相对份额有所下降而欧洲占比不断提高以及;英国制造业产量快速增长回答。(2)依据所学政治:从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经济从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外交:依据所学从闭关自守回答。(3)1840年英国开始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性的鸦片战争,并于1842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和关税主权,使中国由一个独立主权的国家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二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近代中国屈辱史或西方列强侵略史。故答案为:(1)成就:在1750—1800年间中国的制造业产量超过整个欧洲,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隐患:1800年后,中国制造业产量相对份额有所下降;欧洲占比不断提高;英国制造业产量快速增长。(2)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经济: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外交:闭关锁国。(3)鸦片战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史的开端;近代中国屈辱史或西方列强侵略史。【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康乾盛世、清朝的社会危机、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康乾盛世、清朝的社会危机、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13.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民族工业的探索】材料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摘自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民主制度的探索】材料二:尽管中国19世纪末的这次变法没有得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和全国的影响。——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新式教育的探索】材料三:图一:京师同文馆图二:京师大学堂(1)材料一反映了在历史上曾掀起的什么运动?材料表明这场运动在当时实行了哪些措施?(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变法的“政治目标”是什么,并谈谈你对该变法的认识。(3)材料三中两个学堂的创立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它们的创立有何共同作用?(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探索近代化的历程对我们实现中国民族复兴有哪些启示?【答案】(1)洋务运动。措施:军事: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新式军事工业;经济:兴办各种新式民用企业。(2)实行君主立宪制。戊戌变法最终失败,但是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3)洋务运动,戊戌变法。都促进了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4)加快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解析】【分析】(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史上历史运动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强兵富国,他们掀起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代表。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又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2)材料二中戊戌变法的政治目标是实行君主立宪制。戊戌变法最终失败,但是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宣传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3)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在戊戌变法期间,清政府开办京师大学堂,属于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京师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都促进了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加快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故答案为:(1)洋务运动。措施:军事: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新式军事工业;经济:兴办各种新式民用企业。(2)实行君主立宪制。戊戌变法最终失败,但是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3)洋务运动,戊戌变法。都促进了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4)加快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及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1(…………○…………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测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共10题;共20分)1.作者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以幽默的语言讲述了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故事,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读者。下列史实不可能出现在这部作品中的是(???)A.?设立军机处??????????B.?设特务机构锦衣卫??????????C.?郑和下西洋??????????D.?戚继光抗倭2.据文献《改变世界》整理: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清政府则需要“自我改变”。下列“改变中国”与“自我改变”有直接联系的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虎门销烟???????????????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太平天国运动C.?甲午中日战争——公车上书??????????????????D.?鸦片战争——江南制造总局3.近代以来,欧美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时间发生在同一个国家的是(??)①瓦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改进了蒸汽机。②1789年7月14日,人民群众高呼“到巴士底狱去”。③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1804年建立帝国。④1862年9月,联邦政府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学者们喜欢这样形容德国:这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考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德国在19世纪40年代“考问世界”方面的史实是(???)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第一次世界大战??????????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5.南美洲地区最高荣誉的足球赛事被称为“解放者杯",它是为纪念哪位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领袖而创立的?(???)A.?马克思??????????????????????B.?玻利瓦尔??????????????????????C.?圣西门??????????????????????D.?哥伦布6.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国崛起》第七章介绍了一个国家,以下是该章节的主要内容。这个国家是(???)A.?美国????????????????????????????B.?中国????????????????????????????C.?法国????????????????????????????D.?日本7.某中学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整理出以下史实:元朝设置宣政院、明朝戚继光抗倭、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如果要给他们的研究确定一个主题,应该是(???)A.?国家的巩固与发展?????????????????????????????????B.?文化的繁荣与昌盛C.?机构的设置与变化?????????????????????????????????D.?对外的联系与交往8.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在我国迅速蔓延,我国的医疗团队采取中西药结合的策略来应对疫情,以下哪部著作可以给我们提供医疗和防治帮助(??)A.?宋应星的《天工开物》??????????????????????????B.?李时珍的《本草纲目》C.?贾思勰的《齐民要术》??????????????????????????D.?徐光启的《农政全书》9.爱国华侨谢张缵泰绘《时局图》并题诗:“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一张薄薄的图,如一声警笛,让国人警惕(??)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B.?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D.?日本割占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10.计量统计分析是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根据下表信息,下列选项中对列强实力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项目英国法国德国美国19世纪中期工业产值所占位次1243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1.31.94.68.11913年工业产值所占位次3421A.?美、德实力变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B.?英、法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工业跨越式的发展C.?美、德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最早成为工业国家D.?英、法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开展工业革命较晚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30分)11.世界发展的历史是一部联系不断加强的历史,也是一些大国先后崛起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世界史。——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14世纪—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主要国家的近代化历程材料三:思想变革促进社会进步。有学者称:“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无疑是法国之欧洲。”(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中观点的理解。(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的①②分别代表什么历史事件?(3)“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无疑是法国之欧洲”,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12.面对世界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发生重大转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750-183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部分)1750年1800年1830年整个欧洲23.2%28.1%34.2%英国1.9%4.3%9.5%中国32.8%33.3%29.8%——摘编自郭成康著《康乾盛世的成就与隐患》材料二:177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受到乾隆帝接见。事后,马戛尔尼感慨道:“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期间没有沉没”。——摘自(法)阿兰佩雷菲特著《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材料三:(1)从材料一中,你读出康乾盛世时有什么“成就”与“隐患”。(2)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外交方面说明为什么在“盛世”局面下的清王朝却被看成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3)年代尺中标注的A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有什么影响?请为年代尺加一标题?13.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民族工业的探索】材料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摘自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民主制度的探索】材料二:尽管中国19世纪末的这次变法没有得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和全国的影响。——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新式教育的探索】材料三:图一:京师同文馆图二:京师大学堂(1)材料一反映了在历史上曾掀起的什么运动?材料表明这场运动在当时实行了哪些措施?(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变法的“政治目标”是什么,并谈谈你对该变法的认识。(3)材料三中两个学堂的创立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它们的创立有何共同作用?(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探索近代化的历程对我们实现中国民族复兴有哪些启示?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答案】A【考点】皇权膨胀【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清朝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其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皇帝的旨意,军国大事全由皇帝裁决,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达到顶峰。?A项设立军机处不可能出现在《明朝那些事儿》这部作品中,符合题意;BCD三项都是对明朝的正确描述,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作者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为切入点,考查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明朝的相关知识。2.【答案】C【考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掀起了自救运动,也就是洋务运动。符合材料中的“改变中国”与“自我改变”的关系。ABD三项与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C项甲午中日战争——公车上书有直接联系,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3.【答案】C【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扩张,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改进了蒸汽机。1789年7月14日,法国人民发动起义,攻占巴士底监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度,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美国南北战争初期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1962年联邦政府颁布了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C项②③都发生在法国,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欧美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结合所学即可作答。4.【答案】A【考点】工人斗争及马克思主义诞生【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体现德国‘考问世界’”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工人阶级有了科学的理论的指导。A项符合题意;BC两项的史实,不符合题意;D项不能体现德国“考问世界”,不符合题意。A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德国在19世纪40年代“考问世界”方面的史实,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不是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共产党宣言》的相关史实及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共产党宣言》的相关史实。5.【答案】B【考点】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解析】【分析】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反抗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先后解放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拿马和秘鲁等地。是独立运动的领导者,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南美解放者杯”足球赛就是为纪念玻利瓦尔而设置的。B项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玻利瓦尔事迹的识记能力。?6.【答案】D【考点】资本主义的扩张【解析】【分析】由目录“中国的学生”“上下一致学西方”“万世一系的近代天皇制”“武力扩张、争霸东亚不归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公元7世纪中叶,日本大化年间一部分贵族和皇室成员在留学生的影响下,仿效中国隋、唐制度实行政治、经济改革,史称大化革新;1868年,明治天皇在推翻幕府统治后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日本借鉴欧美的先进文明成果通过明治维新,建立近代天皇制,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明治维新后,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加,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ABC三项与图片信息不符合,不符合题意;D项日本是《大国崛起》第七章介绍的国家,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历史上的改革,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图片信息。7.【答案】A【考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设置宣政院,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戚继光抗倭,东南沿海的倭乱基本上被平定,当地百姓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宁;1727年清朝开始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本题的三件史实都是为了加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A项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应该是学习小组研究的主题,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史实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国家巩固与发展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8.【答案】B【考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行医的同时,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搜集民间药方,广泛采集标本,并亲自试验药物性能,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他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这部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插图。后来陆续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题干选项中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可以给我们提供医疗和防治帮助。ACD三项和题干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可以给我们提供医疗和防治帮助,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的相关史实。理解并识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的相关史实,《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9.【答案】A【考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时局图》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瓜分中国的场景。因此: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表述不符;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难度不大,结合所学知识利用排除法作答即可。10.【答案】A【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解析】【分析】根据表格中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美德更多地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起点高发展快,19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1%,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位,20世纪初,德国超过英国,位居世界第二。依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强实力变化的原因,正确的一项为“美国、德国实力变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A项美、德实力变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分析正确,符合题意;BCD三项分析都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要求具备表格信息的准确解读与知识运用能力。二、非选择题11.【答案】(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2)①启蒙运动;②美国独立战争或法国大革命。(3)法国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他们高举理性的旗帜,宣扬自由、平等。18世纪后半期,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顶峰。【考点】新航路开辟,启蒙运动,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1)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14——18世纪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发起的思想解放运动。17-18世纪,欧美各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其中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3)18世纪后半期,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顶峰。以法国为中心的启蒙运动延续了整个18世纪,它作为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为资本主义的各项政治制度提供了理论框架,影响深远。故答案为:(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2)①启蒙运动;②美国独立战争或法国大革命。(3)法国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他们高举理性的旗帜,宣扬自由、平等。18世纪后半期,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顶峰。【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等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掌握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史实。12.【答案】(1)成就:在1750—1800年间中国的制造业产量超过整个欧洲,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隐患:1800年后,中国制造业产量相对份额有所下降;欧洲占比不断提高;英国制造业产量快速增长。(2)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经济: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外交:闭关锁国。(3)鸦片战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史的开端;近代中国屈辱史或西方列强侵略史。【考点】鸦片战争,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解析】【分析】(1)成就:依据材料一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在1750—1800年间中国的制造业产量超过整个欧洲,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隐患:依据表格的信息从1800年后,中国制造产量相对份额有所下降而欧洲占比不断提高以及;英国制造业产量快速增长回答。(2)依据所学政治:从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经济从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外交:依据所学从闭关自守回答。(3)1840年英国开始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性的鸦片战争,并于1842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和关税主权,使中国由一个独立主权的国家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二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近代中国屈辱史或西方列强侵略史。故答案为:(1)成就:在1750—1800年间中国的制造业产量超过整个欧洲,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隐患:1800年后,中国制造业产量相对份额有所下降;欧洲占比不断提高;英国制造业产量快速增长。(2)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经济: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外交:闭关锁国。(3)鸦片战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史的开端;近代中国屈辱史或西方列强侵略史。【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康乾盛世、清朝的社会危机、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康乾盛世、清朝的社会危机、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13.【答案】(1)洋务运动。措施:军事: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新式军事工业;经济:兴办各种新式民用企业。(2)实行君主立宪制。戊戌变法最终失败,但是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3)洋务运动,戊戌变法。都促进了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4)加快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解析】【分析】(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史上历史运动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强兵富国,他们掀起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代表。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又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2)材料二中戊戌变法的政治目标是实行君主立宪制。戊戌变法最终失败,但是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宣传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3)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在戊戌变法期间,清政府开办京师大学堂,属于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京师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都促进了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加快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故答案为:(1)洋务运动。措施:军事: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新式军事工业;经济:兴办各种新式民用企业。(2)实行君主立宪制。戊戌变法最终失败,但是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3)洋务运动,戊戌变法。都促进了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4)加快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及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测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测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