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新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新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新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1.(2020七下·杭州期末)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B.东部濒临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C.从纬度位置看,全属中纬度
D.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东岸
2.(2020七下·杭州期末)2020年5月24日,习近平今年两会第三次“下团组”来到了湖北代表团。完成问题。
(1)下列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其中属于湖北省的是(  )
A. B.
C. D.
(2)武汉是湖北的省会城市,阅读右边武汉降水量柱状图与气温曲线图,对武汉的气候描述正确的有(  )
①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③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④全年高温多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武汉位于长江中游,有“九省通衢”之称。阅读右面长江流域局部图,对长江中游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
A.长江中游位于宜宾一湖口之间
B.著名的三峡水利工程位于长江中游
C.中游地区主要地形以高原为主
D.武汉港是水陆、铁路联运的主枢纽港
3.(2020七下·杭州期末)下列地形区示意图中数字对应的山脉名称正确的是(  )
A.①小兴安岭 B.②横断山脉 C.③昆仑山脉 D.④祁连山脉
4.(2020七下·杭州期末)地理分界线是认识区域地理的重要方式。完成问题。
(1)下列四幅图中能表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的是(  )
A. B.
C. D.
(2)下列对我国人口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众多,且分布不均匀
B.我国人口分布西多东少
C.汉族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和中部
D.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
5.(2020七下·杭州期末)3月29日至4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浙江考察。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下边中国行政区划图,与浙江省所在位置对应的字母是(  )
A.A B.B C.C D.D
(2)对浙江省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①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
②东临黄海
③位于中国南方地区
④与上海相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习主席到浙江考察,他可能看到的景象有(  )
A.大漠上的绿洲农业 B.草原上的牧业文化
C.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D.水乡孕育的城镇
6.(2020七下·杭州期末)下列属于现代社会大众传媒的是(  )
①烽火狼烟
②鸿雁传书
③电视广播
④电脑网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0七下·杭州期末)小王同学在开展一项中国古代文明历史的主题探究活动,他收集到下列一组图片,根据图片小王同学探究活动的主题是(  )
A.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 B.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
C.探寻中华文明的曙光 D.了解尧舜禹的传说
二、材料题
8.(2020七下·杭州期末)阅读下边我国东北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分别代表地理事物名称
甲    (山脉) 乙   (平原)
丙   (河流)丁   (国家)
(2)该地区的降水分布有何特点?其原因是什么?
9.(2020七下·杭州期末)4月20日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考察。从牛背梁到金米村,从平利老县镇到陕汽车间,从西安交通大学到大唐不夜城,总书记的脚步不仅有深情更有深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陕西省山西省地图简图
材料二:柞水县全年日照1860.2小时,最冷平均气温0.2℃,最热平均气温23.6℃。年降水量742mm,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柞水县因柞树多而得名,柞树是生产食用菌黑木耳、香菇的优等菌材。柞水黑木耳味道鲜美,个大肉厚,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被外界公认的保健食品,有山珍之称。
材料三:黑木耳,侧生于树木上,形似人的耳朵。黑木耳生长温度应保持在23度左右,菌丝生长的最佳温度在23度至28度之间。黑木耳菌丝在耳木中生长的含水量要求约40%,子实体发生时为45%~50%;在袋料栽培中,培养料的含水量60%左右,空气的相对湿度为85%~95%。
(1)材料一图中山脉A是   ,该山脉是我国哪两个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2)材料一图中河流B是    ,该河流在陕西、山西境内的最主要的水文特征是什么?出现该水文特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说一说陕西省柞水县种植黑木耳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10.(2020七下·杭州期末)距今9000年前后,长江和黄河的中下游地区开始出现农业聚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河姆渡遗址与半坡遗址出土的遗物、房屋示意图等
(1)请将上面图片对应的数字填入下表相应的位置。
  民居 作物 陶器
河姆渡聚落            
半坡聚落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河姆渡居民与半坡居民在民居和种植作物上不同的自然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疆域
【解析】【分析】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东部濒临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领土大部分位于23.5°N-66.5°N之间的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答案】(1)B
(2)A
(3)D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母亲河———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 (1)下列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A是安徽省,B是湖北省,C是湖南省,D是宁夏回族自治区。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武汉是湖北的省会城市,阅读右边武汉降水量柱状图与气温曲线图,由此可知,武汉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四季分明,雨热同期。但是,④全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①②③,正确。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3)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中信息可知,长江上中游分界点是宜昌,长江中下游分界点是湖口。长江中游位于宜昌一湖口之间。著名的三峡水利工程位于长江上游地区;中游地区主要地形以平原为主;武汉港是水陆、铁路联运的主枢纽港;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至湖口为中游,湖口至出海口为下游。长江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上游地区,峡谷多,城镇稀疏,下游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城镇密度高。
3.【答案】B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①是昆仑山;②是横断山脉;③是天山;④是太行山;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山脉是地形的骨架,也是很多重要地形的分界,了解中国地形,最重要的是掌握山脉的分布。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4.【答案】(1)D
(2)A
【知识点】我国的人口特点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以黑龙江的黑河到云南的腾冲一线为界。下列四幅图中能表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的是D。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人口众多,且分布不均匀;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汉族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我国不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5.【答案】(1)A
(2)C
(3)D
【知识点】太湖流域的水乡城镇
【解析】【分析】(1)根据下边中国行政区划图,与浙江省所在位置对应的字母是A。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浙江省:①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③位于中国南方地区,④与上海相邻,①③④正确。②东临东海,不是黄海。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3)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年气温适中,光照较多,雨量丰沛。习主席到浙江考察,他可能看到的景象有水乡孕育的城镇。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浙江,简称“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界于东经118°01'-123°10',北纬27°02'-31°11'之间,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年气温适中,光照较多,雨量丰沛,空气湿润,雨热季节变化同步,气候资源配制多样,气象灾害繁多。
6.【答案】D
【知识点】传媒的行程
【解析】【分析】 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成为大众传媒。 ③④属于现代社会大众传媒。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大众传媒如今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7.【答案】C
【知识点】中华文明的曙光
【解析】【分析】 从图片可以看出,这些都是涉及到古代文明方面的,第一幅图是玉琮,第二幅图是牛河梁女神庙女神头塑,第三幅图是陶文,第四幅图是龙形玉器。从这些留下来的古人使用的物件可以探寻中华文明的曙光。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通过今天的考古发现,我们知道这些物品从不同侧面反映出我们古人生产、生活、文化以及精神层面、宗教信仰、城市发展和阶层分化等各方面情况。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文明的曙光。
8.【答案】(1)大兴安岭乙;东北平原丙;黑龙江丁;俄罗斯
(2)降水分布特点:东多西少(东南多西北少),原因:东部温带季风气候,靠近海洋,降水丰富,西部温带大陆性气候,远离海洋,降水稀少。
【知识点】东北三省
【解析】【分析】(1)据图分析可知,甲是大兴安岭(山脉), 乙是东北平原(平原),丙是黑龙江(河流),丁是俄罗斯(国家)。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区的降水分布特点:东多西少(东南多西北少),原因:东部温带季风气候,靠近海洋,降水丰富,西部温带大陆性气候,远离海洋,降水稀少。
【点评】我国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大部分地区冬冷夏暖,雨热同期。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大,黑土分布广泛,为实现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9.【答案】(1)秦岭,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2)黄河,水文特征:泥沙含量大。原因: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3)自然条件:气候温暖湿润,多柞树。
【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1)材料一图中山脉A是秦岭,该山脉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2)材料一图中河流B是是黄河 ,该河流在陕西、山西境内的最主要的水文特征是泥沙含量大。原因: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说一说陕西省柞水县种植黑木耳的自然条件是气候温暖湿润,多柞树。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10.【答案】(1)①;④;③;②;⑤;⑥
(2)自然原因:河姆渡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半坡地区属于温带气候,降水较少,冬季寒冷。
【知识点】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原始的农业聚落
【解析】【分析】 (1)据图分析可知,属于河姆渡聚落的是①④③;属于半坡聚落的是②⑤⑥。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导致河姆渡居民与半坡居民在民居和种植作物上不同的自然原因是河姆渡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半坡地区属于温带气候,降水较少,冬季寒冷。
【点评】河姆渡遗址与半坡遗址的区别:
粮食作物不同:河姆渡部落主要种植水稻,半坡部落主要种植粟。
房屋的结构不同:河姆渡部落为干栏式房屋,半坡部落为半地穴式房屋。
二者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河姆渡部落位于长江流域,半坡部落位于黄河流域。
1 / 1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新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1.(2020七下·杭州期末)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B.东部濒临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C.从纬度位置看,全属中纬度
D.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东岸
【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疆域
【解析】【分析】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东部濒临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领土大部分位于23.5°N-66.5°N之间的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2020七下·杭州期末)2020年5月24日,习近平今年两会第三次“下团组”来到了湖北代表团。完成问题。
(1)下列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其中属于湖北省的是(  )
A. B.
C. D.
(2)武汉是湖北的省会城市,阅读右边武汉降水量柱状图与气温曲线图,对武汉的气候描述正确的有(  )
①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③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④全年高温多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武汉位于长江中游,有“九省通衢”之称。阅读右面长江流域局部图,对长江中游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
A.长江中游位于宜宾一湖口之间
B.著名的三峡水利工程位于长江中游
C.中游地区主要地形以高原为主
D.武汉港是水陆、铁路联运的主枢纽港
【答案】(1)B
(2)A
(3)D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母亲河———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 (1)下列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A是安徽省,B是湖北省,C是湖南省,D是宁夏回族自治区。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武汉是湖北的省会城市,阅读右边武汉降水量柱状图与气温曲线图,由此可知,武汉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四季分明,雨热同期。但是,④全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①②③,正确。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3)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中信息可知,长江上中游分界点是宜昌,长江中下游分界点是湖口。长江中游位于宜昌一湖口之间。著名的三峡水利工程位于长江上游地区;中游地区主要地形以平原为主;武汉港是水陆、铁路联运的主枢纽港;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至湖口为中游,湖口至出海口为下游。长江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上游地区,峡谷多,城镇稀疏,下游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城镇密度高。
3.(2020七下·杭州期末)下列地形区示意图中数字对应的山脉名称正确的是(  )
A.①小兴安岭 B.②横断山脉 C.③昆仑山脉 D.④祁连山脉
【答案】B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①是昆仑山;②是横断山脉;③是天山;④是太行山;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山脉是地形的骨架,也是很多重要地形的分界,了解中国地形,最重要的是掌握山脉的分布。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4.(2020七下·杭州期末)地理分界线是认识区域地理的重要方式。完成问题。
(1)下列四幅图中能表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的是(  )
A. B.
C. D.
(2)下列对我国人口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众多,且分布不均匀
B.我国人口分布西多东少
C.汉族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和中部
D.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
【答案】(1)D
(2)A
【知识点】我国的人口特点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以黑龙江的黑河到云南的腾冲一线为界。下列四幅图中能表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的是D。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人口众多,且分布不均匀;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汉族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我国不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5.(2020七下·杭州期末)3月29日至4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浙江考察。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下边中国行政区划图,与浙江省所在位置对应的字母是(  )
A.A B.B C.C D.D
(2)对浙江省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①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
②东临黄海
③位于中国南方地区
④与上海相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习主席到浙江考察,他可能看到的景象有(  )
A.大漠上的绿洲农业 B.草原上的牧业文化
C.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D.水乡孕育的城镇
【答案】(1)A
(2)C
(3)D
【知识点】太湖流域的水乡城镇
【解析】【分析】(1)根据下边中国行政区划图,与浙江省所在位置对应的字母是A。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浙江省:①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③位于中国南方地区,④与上海相邻,①③④正确。②东临东海,不是黄海。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3)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年气温适中,光照较多,雨量丰沛。习主席到浙江考察,他可能看到的景象有水乡孕育的城镇。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浙江,简称“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界于东经118°01'-123°10',北纬27°02'-31°11'之间,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年气温适中,光照较多,雨量丰沛,空气湿润,雨热季节变化同步,气候资源配制多样,气象灾害繁多。
6.(2020七下·杭州期末)下列属于现代社会大众传媒的是(  )
①烽火狼烟
②鸿雁传书
③电视广播
④电脑网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传媒的行程
【解析】【分析】 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成为大众传媒。 ③④属于现代社会大众传媒。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大众传媒如今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7.(2020七下·杭州期末)小王同学在开展一项中国古代文明历史的主题探究活动,他收集到下列一组图片,根据图片小王同学探究活动的主题是(  )
A.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 B.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
C.探寻中华文明的曙光 D.了解尧舜禹的传说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文明的曙光
【解析】【分析】 从图片可以看出,这些都是涉及到古代文明方面的,第一幅图是玉琮,第二幅图是牛河梁女神庙女神头塑,第三幅图是陶文,第四幅图是龙形玉器。从这些留下来的古人使用的物件可以探寻中华文明的曙光。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通过今天的考古发现,我们知道这些物品从不同侧面反映出我们古人生产、生活、文化以及精神层面、宗教信仰、城市发展和阶层分化等各方面情况。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文明的曙光。
二、材料题
8.(2020七下·杭州期末)阅读下边我国东北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分别代表地理事物名称
甲    (山脉) 乙   (平原)
丙   (河流)丁   (国家)
(2)该地区的降水分布有何特点?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1)大兴安岭乙;东北平原丙;黑龙江丁;俄罗斯
(2)降水分布特点:东多西少(东南多西北少),原因:东部温带季风气候,靠近海洋,降水丰富,西部温带大陆性气候,远离海洋,降水稀少。
【知识点】东北三省
【解析】【分析】(1)据图分析可知,甲是大兴安岭(山脉), 乙是东北平原(平原),丙是黑龙江(河流),丁是俄罗斯(国家)。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区的降水分布特点:东多西少(东南多西北少),原因:东部温带季风气候,靠近海洋,降水丰富,西部温带大陆性气候,远离海洋,降水稀少。
【点评】我国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大部分地区冬冷夏暖,雨热同期。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大,黑土分布广泛,为实现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9.(2020七下·杭州期末)4月20日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考察。从牛背梁到金米村,从平利老县镇到陕汽车间,从西安交通大学到大唐不夜城,总书记的脚步不仅有深情更有深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陕西省山西省地图简图
材料二:柞水县全年日照1860.2小时,最冷平均气温0.2℃,最热平均气温23.6℃。年降水量742mm,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柞水县因柞树多而得名,柞树是生产食用菌黑木耳、香菇的优等菌材。柞水黑木耳味道鲜美,个大肉厚,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被外界公认的保健食品,有山珍之称。
材料三:黑木耳,侧生于树木上,形似人的耳朵。黑木耳生长温度应保持在23度左右,菌丝生长的最佳温度在23度至28度之间。黑木耳菌丝在耳木中生长的含水量要求约40%,子实体发生时为45%~50%;在袋料栽培中,培养料的含水量60%左右,空气的相对湿度为85%~95%。
(1)材料一图中山脉A是   ,该山脉是我国哪两个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2)材料一图中河流B是    ,该河流在陕西、山西境内的最主要的水文特征是什么?出现该水文特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说一说陕西省柞水县种植黑木耳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答案】(1)秦岭,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2)黄河,水文特征:泥沙含量大。原因: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3)自然条件:气候温暖湿润,多柞树。
【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1)材料一图中山脉A是秦岭,该山脉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2)材料一图中河流B是是黄河 ,该河流在陕西、山西境内的最主要的水文特征是泥沙含量大。原因: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说一说陕西省柞水县种植黑木耳的自然条件是气候温暖湿润,多柞树。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10.(2020七下·杭州期末)距今9000年前后,长江和黄河的中下游地区开始出现农业聚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河姆渡遗址与半坡遗址出土的遗物、房屋示意图等
(1)请将上面图片对应的数字填入下表相应的位置。
  民居 作物 陶器
河姆渡聚落            
半坡聚落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河姆渡居民与半坡居民在民居和种植作物上不同的自然原因。
【答案】(1)①;④;③;②;⑤;⑥
(2)自然原因:河姆渡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半坡地区属于温带气候,降水较少,冬季寒冷。
【知识点】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原始的农业聚落
【解析】【分析】 (1)据图分析可知,属于河姆渡聚落的是①④③;属于半坡聚落的是②⑤⑥。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导致河姆渡居民与半坡居民在民居和种植作物上不同的自然原因是河姆渡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半坡地区属于温带气候,降水较少,冬季寒冷。
【点评】河姆渡遗址与半坡遗址的区别:
粮食作物不同:河姆渡部落主要种植水稻,半坡部落主要种植粟。
房屋的结构不同:河姆渡部落为干栏式房屋,半坡部落为半地穴式房屋。
二者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河姆渡部落位于长江流域,半坡部落位于黄河流域。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