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终学业评价调测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终学业评价调测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终学业评价调测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1.(2020八下·柯桥期末)明朝后期至清朝前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下列属于清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成功举措有(  )
①雅克萨之战
②册封达赖和班禅
③设置伊犁将军
④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20八下·柯桥期末)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药抗“疫”大显身手。其中,在药物学上可以参考的著作有(  )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几何原本》
3.(2020八下·柯桥期末)下列两幅图片共同反映了明清时期的特征是(  )
A.臣权加强 B.皇权强化
C.丞相被废 D.社会危机凸显
4.(2020八下·柯桥期末)有人说,14~16世纪的欧洲是“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其中,“人被发现”指的是(  )
A.文艺复兴运动 B.科学革命
C.启蒙运动 D.新航路开辟
5.(2020八下·柯桥期末)“人民的议员…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A.但丁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卢梭
6.(2020八下·柯桥期末)有学者指出: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献礼之一的马铃薯,最初其实是颇低贱的食物,根本不受投资者青睐。一系列的战争、饥荒替马铃薯打入欧洲,打开了一个更大更长久的开口。下列对马铃薯表述正确的是(  )
①马铃薯原产于美洲
②马铃薯的传播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
③最早由英国人带回欧洲
④马铃薯的传播使世界开始连为整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2020八下·柯桥期末)200多年前,他通过政变上台,执掌政权并称帝,主持制定的民法典,成为后来很多国家民法的参照蓝本。这里的“他”是指(  )
A.克伦威尔 B.罗伯斯庇尔 C.拿破仑 D.华盛顿
8.(2020八下·柯桥期末)它是人类历史上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它”是指(  )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D.巴黎公社
9.(2020八下·柯桥期末)英国学者韦尔斯在研究日本发展史时说:“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促使日本完成重大跨越的根本因素是(  )
A.门户开放,深受西方国家的影响
B.推翻幕府统治,扫除封建障碍
C.明治维新,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发动战争,开拓海外殖民市场
10.(2020八下·柯桥期末)某同学在整理清朝后期文化教育革新时,列出了如下表格,其中,正确的是(  )
序号 事件 影响
① 京师同文馆译书处 促进了近代西学的传播
② 《申报》 被誉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③ 《商务印书馆》 为开启民智、传播文化等作出重要贡献
④ 《奏定学堂章程》 标志中国现代教育体制的确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2020八下·柯桥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请在①、②处填上合适内容。
(2)马戛尔尼向乾隆帝提出的要求体现了他访华的实际目的是什么?
(3)根据对话,乾隆帝的“断不可行”体现了清朝的什么政策?请你对这一政策的影响作简要评析。
12.(2020八下·柯桥期末)只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奇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宪法立国】
美利坚合众国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方式:它的国家制度是一群睿智而理性的人坐在一起……精心地“设计”出来的。…这个制度的设计蓝图就是最初写在4页羊皮纸上的《联邦宪法》。 ——《大国崛起·美国》
【初露峥嵘】
英、美两国占世界工业总产值比重变化
(1)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说说他们所精心设计的国家制度的内容。
(2)图示反映了什么?请运用所学史实,从政治、科技角度分析说明美国工业产值所占比重变化的原因。
(3)海外侵略是美国兴起的重要手段。19世纪中期,它在亚洲迫使中国、日本签订了若干不平等条约,获取侵略权益,请分别列举一史实加以例证。
13.(2020八下·柯桥期末)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方的冲击 A B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的反应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 ……
(1)请在A、B处填入合适的历史事件名称。
(2)上述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当时的中国分别起了怎样的作用?
(3)请联系《时局图》,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谈谈康有为等人是如何发愤以救亡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17世纪中期,沙俄把侵略的矛头指向我国黑龙江流域,强占尼布楚、雅克萨等地,筑城盘踞。清军和世代居住在那里的我国各族人民奋起反抗。清政府多次提出抗议和警告,而沙俄不但无视中国政府的警告,反而加紧扩张。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派出军队,对沙俄侵略军发起自卫反击战,两次在雅克萨大败侵略军,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①雅克萨之战属于抗击外来侵略,不符合题意。
D项②③④属于清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成功举措,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注意掌握清朝时期维护国家统一和抗击外国侵略的措施。
2.【答案】C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总结前人经验,历时27年编成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字,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其中374种是新增加的药物。收录药方11000多个,并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A项《天工开物》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编写的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不符合题意;
B项《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不符合题意;
C项《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编写的药物巨著,符合题意;
D项《几何原本》由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得所著,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的相关史实。对比掌握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医学成就。
3.【答案】B
【知识点】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设立“锦衣卫”,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加强皇权。清朝雍正时期,中央设立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置使全国军政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题干两幅图片共同反映了明清时期君主集权的强化。
ACD三项和题干图片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皇权强化是题干两幅图片共同反映的明清时期的特征,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知道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也是封建专制主义达到顶峰的时期。
4.【答案】A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所给“人被发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是盛行于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欧洲思想文化运动。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又被称为“人被发现”。
A项文艺复兴运动是“人被发现”所指的事件,符合题意;
B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5.【答案】D
【知识点】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阐述了社会契约论的思想,卢梭是社会契约论的集大成者。
A项但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不符合题意;
B项伏尔泰的思想主张更多倡导君主立宪制;他提倡“天赋人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符合题意;
C项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不符合题意;
D项卢梭和题干材料相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注意识记识记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家及其主张。
6.【答案】A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
【解析】【分析】1492年,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率领由三艘不大的船组成的船队,从西班牙起程,开始横渡大西洋,首次发现了美洲,随着新航路的开辟,美洲的农产品传到世界各地。玉米传播到中国、非洲和东南亚,马铃薯传到亚洲、非洲和欧洲。①②表述正确,③④表述错误。
A项①②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要求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答案】C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夺取政权;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颁布《民法典》,成为了后世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蓝本。
AB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拿破仑通过政变上台,执掌政权并称帝,主持制定的民法典,成为后来很多国家民法的参照蓝本,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拿破仑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拿破仑的事迹。
8.【答案】D
【知识点】工人斗争及马克思主义诞生
【解析】【分析】1871年3月28日,巴黎人民经过选举,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ABC三项是欧洲早期工人运动,不符合题意;
B项,不符合题意;
C项,不符合题意;
D项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巴黎公社的相关知识。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9.【答案】C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据“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使日本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即完成了历史的重大跨越的最根本因素是明治维新使得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明治维新,经济方面,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因而对日本来说通过明治维新“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
ABD三项都不是促使日本完成重大跨越的根本因素,不符合题意;
C项明治维新,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是促使日本完成重大跨越的根本因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英国学者韦尔斯的话语为依托,考查明治维新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内容和影响。
10.【答案】A
【知识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1904 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下令在全国推行新式教育制度,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此后,新式学堂大量涌现。④表述错误,排除含④的选项。
A项①②③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后期文化教育革新及学生的识记能力。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
11.【答案】(1)①内战(或:资产阶级革命);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目的:打开中国大门,开拓英国海外市场
(3)闭关政策。在抵御西方殖民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科技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知识点】鸦片战争;近代前夜危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1)17世纪40年代,英国最早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1840年至1842年英国反动了鸦片战争,中国政府的腐败,最终中国失败,清王朝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马戛尔尼向乾隆帝提出的 “希望贵国加开通商口岸,允许英商在宁波、天津等地自由贸易”体现了打开中国大门,开拓英国海外市场的要求。
(3)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这一政策的长期推行,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故答案为:(1)①内战(或:资产阶级革命);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目的:打开中国大门,开拓英国海外市场。
(3)闭关政策。在抵御西方殖民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科技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英两国关系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鸦片战争、闭关锁国政策的相关知识。
12.【答案】(1)联邦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共和制国家,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联邦政府由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组成,三者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还确立了美国的联邦制,明确联邦权力高于各州的权力。
(2)图1反映了1913年与1870年相比,英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下降,美国工业总产值比重上升,并超过英国(或:1913年与1870年相比,美国占世界工业总产值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英国)。
原因:美国经过南北战争(内战),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以后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19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后来者居上,率先实现了电气化,工业发展势头超过了英国等国。
【海外侵略】
(3)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签订中美《望厦条约》(或1858年签订中美《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1854年,日本被迫与美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同意开放港口。(或1853年,一支美国舰队闯入日本港口,要求谈判“通商”,否则立即向日本开战。第二年,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同意开放港口。或1854年,日本被迫与美国签订《日美亲善条约》或《日米和亲条约》或《日美和亲条约》或《神奈川条约》)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1)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
(2)1913年与1870年相比,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英国。政治方面的主要原因是:经过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经济方面的主要原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加剧,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
(3)1844年,美国以武力相威胁,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扩大了侵略权益。1853年,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率领载着500名水兵的4艘黑漆船入日本港口,要求谈判通商,否则立即向日本开战。第二年日本被迫签订《日美亲善协定》,同意开放港口等。
故答案为:(1)联邦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共和制国家,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联邦政府由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组成,三者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还确立了美国的联邦制,明确联邦权力高于各州的权力。
(2)图1反映了1913年与1870年相比,英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下降,美国工业总产值比重上升,并超过英国(或:1913年与1870年相比,美国占世界工业总产值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英国)。
原因:美国经过南北战争(内战),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以后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19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后来者居上,率先实现了电气化,工业发展势头超过了英国等国。
(3)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签订中美《望厦条约》(或1858年签订中美《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1854年,日本被迫与美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同意开放港口。(或1853年,一支美国舰队闯入日本港口,要求谈判“通商”,否则立即向日本开战。第二年,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同意开放港口。或1854年,日本被迫与美国签订《日美亲善条约》或《日米和亲条约》或《日美和亲条约》或《神奈川条约》)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得出工业革命的影响,美国迫使中国、日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13.【答案】(1)A: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2)近代化民用工业等的发展,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投资创办近代企业,开始向资产阶级转化)新式学校同文馆对于培养翻译人才和传播西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培养了一批对西方认识较为深刻的人才,对日后的改革大有帮助)
(3)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生存危机。|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为救亡图存,康有为等人创办学会、学堂、报刊,传播维新思想,发动维新变法,在思想文化上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具体的措施也可以:1、康有为等人联合部分思想比较开明的官员,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讲演,议论时政,宣传维新变化;2、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系列文章,明确提出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3、严复在《国闻报》上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名著《天演论》他认为,国家只有实行变法,才能由弱转强。4、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并推动了维新变法5、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发动和领导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戊戌变法)
【知识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1)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一部分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清醒过来,开始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来抵御外国侵略,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在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做出反应形成洋务派,并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2)图片中的“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民用工业,这些民用工业的发展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的需要,1862年,洋务派创办了京师同文馆,这是我国第一所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如翻译人才、军事人才、技术人才等,客观上为西方思想的引进和工业近代化起了推动作用。
(3)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加紧侵华,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为了救亡图存,维新派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设学堂、著书立说,传播维新变法思想,推动维新运动的发展等。
故答案为:(1)A: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2)近代化民用工业等的发展,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投资创办近代企业,开始向资产阶级转化)新式学校同文馆对于培养翻译人才和传播西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培养了一批对西方认识较为深刻的人才,对日后的改革大有帮助)
(3)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生存危机。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为救亡图存,康有为等人创办学会、学堂、报刊,传播维新思想,发动维新变法,在思想文化上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具体的措施也可以:1、康有为等人联合部分思想比较开明的官员,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讲演,议论时政,宣传维新变化;2、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系列文章,明确提出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3、严复在《国闻报》上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名著《天演论》他认为,国家只有实行变法,才能由弱转强。4、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并推动了维新变法5、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发动和领导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戊戌变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史实。
1 / 1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终学业评价调测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1.(2020八下·柯桥期末)明朝后期至清朝前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下列属于清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成功举措有(  )
①雅克萨之战
②册封达赖和班禅
③设置伊犁将军
④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17世纪中期,沙俄把侵略的矛头指向我国黑龙江流域,强占尼布楚、雅克萨等地,筑城盘踞。清军和世代居住在那里的我国各族人民奋起反抗。清政府多次提出抗议和警告,而沙俄不但无视中国政府的警告,反而加紧扩张。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派出军队,对沙俄侵略军发起自卫反击战,两次在雅克萨大败侵略军,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①雅克萨之战属于抗击外来侵略,不符合题意。
D项②③④属于清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成功举措,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注意掌握清朝时期维护国家统一和抗击外国侵略的措施。
2.(2020八下·柯桥期末)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药抗“疫”大显身手。其中,在药物学上可以参考的著作有(  )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几何原本》
【答案】C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总结前人经验,历时27年编成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字,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其中374种是新增加的药物。收录药方11000多个,并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A项《天工开物》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编写的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不符合题意;
B项《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不符合题意;
C项《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编写的药物巨著,符合题意;
D项《几何原本》由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得所著,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的相关史实。对比掌握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医学成就。
3.(2020八下·柯桥期末)下列两幅图片共同反映了明清时期的特征是(  )
A.臣权加强 B.皇权强化
C.丞相被废 D.社会危机凸显
【答案】B
【知识点】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设立“锦衣卫”,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加强皇权。清朝雍正时期,中央设立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置使全国军政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题干两幅图片共同反映了明清时期君主集权的强化。
ACD三项和题干图片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皇权强化是题干两幅图片共同反映的明清时期的特征,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知道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也是封建专制主义达到顶峰的时期。
4.(2020八下·柯桥期末)有人说,14~16世纪的欧洲是“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其中,“人被发现”指的是(  )
A.文艺复兴运动 B.科学革命
C.启蒙运动 D.新航路开辟
【答案】A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所给“人被发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是盛行于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欧洲思想文化运动。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又被称为“人被发现”。
A项文艺复兴运动是“人被发现”所指的事件,符合题意;
B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5.(2020八下·柯桥期末)“人民的议员…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A.但丁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卢梭
【答案】D
【知识点】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阐述了社会契约论的思想,卢梭是社会契约论的集大成者。
A项但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不符合题意;
B项伏尔泰的思想主张更多倡导君主立宪制;他提倡“天赋人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符合题意;
C项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不符合题意;
D项卢梭和题干材料相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注意识记识记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家及其主张。
6.(2020八下·柯桥期末)有学者指出: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献礼之一的马铃薯,最初其实是颇低贱的食物,根本不受投资者青睐。一系列的战争、饥荒替马铃薯打入欧洲,打开了一个更大更长久的开口。下列对马铃薯表述正确的是(  )
①马铃薯原产于美洲
②马铃薯的传播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
③最早由英国人带回欧洲
④马铃薯的传播使世界开始连为整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
【解析】【分析】1492年,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率领由三艘不大的船组成的船队,从西班牙起程,开始横渡大西洋,首次发现了美洲,随着新航路的开辟,美洲的农产品传到世界各地。玉米传播到中国、非洲和东南亚,马铃薯传到亚洲、非洲和欧洲。①②表述正确,③④表述错误。
A项①②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要求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2020八下·柯桥期末)200多年前,他通过政变上台,执掌政权并称帝,主持制定的民法典,成为后来很多国家民法的参照蓝本。这里的“他”是指(  )
A.克伦威尔 B.罗伯斯庇尔 C.拿破仑 D.华盛顿
【答案】C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夺取政权;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颁布《民法典》,成为了后世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蓝本。
AB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拿破仑通过政变上台,执掌政权并称帝,主持制定的民法典,成为后来很多国家民法的参照蓝本,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拿破仑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拿破仑的事迹。
8.(2020八下·柯桥期末)它是人类历史上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它”是指(  )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D.巴黎公社
【答案】D
【知识点】工人斗争及马克思主义诞生
【解析】【分析】1871年3月28日,巴黎人民经过选举,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ABC三项是欧洲早期工人运动,不符合题意;
B项,不符合题意;
C项,不符合题意;
D项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巴黎公社的相关知识。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9.(2020八下·柯桥期末)英国学者韦尔斯在研究日本发展史时说:“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促使日本完成重大跨越的根本因素是(  )
A.门户开放,深受西方国家的影响
B.推翻幕府统治,扫除封建障碍
C.明治维新,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发动战争,开拓海外殖民市场
【答案】C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据“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使日本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即完成了历史的重大跨越的最根本因素是明治维新使得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明治维新,经济方面,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因而对日本来说通过明治维新“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
ABD三项都不是促使日本完成重大跨越的根本因素,不符合题意;
C项明治维新,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是促使日本完成重大跨越的根本因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英国学者韦尔斯的话语为依托,考查明治维新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内容和影响。
10.(2020八下·柯桥期末)某同学在整理清朝后期文化教育革新时,列出了如下表格,其中,正确的是(  )
序号 事件 影响
① 京师同文馆译书处 促进了近代西学的传播
② 《申报》 被誉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③ 《商务印书馆》 为开启民智、传播文化等作出重要贡献
④ 《奏定学堂章程》 标志中国现代教育体制的确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1904 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下令在全国推行新式教育制度,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此后,新式学堂大量涌现。④表述错误,排除含④的选项。
A项①②③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后期文化教育革新及学生的识记能力。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
二、非选择题
11.(2020八下·柯桥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请在①、②处填上合适内容。
(2)马戛尔尼向乾隆帝提出的要求体现了他访华的实际目的是什么?
(3)根据对话,乾隆帝的“断不可行”体现了清朝的什么政策?请你对这一政策的影响作简要评析。
【答案】(1)①内战(或:资产阶级革命);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目的:打开中国大门,开拓英国海外市场
(3)闭关政策。在抵御西方殖民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科技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知识点】鸦片战争;近代前夜危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1)17世纪40年代,英国最早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1840年至1842年英国反动了鸦片战争,中国政府的腐败,最终中国失败,清王朝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马戛尔尼向乾隆帝提出的 “希望贵国加开通商口岸,允许英商在宁波、天津等地自由贸易”体现了打开中国大门,开拓英国海外市场的要求。
(3)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这一政策的长期推行,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故答案为:(1)①内战(或:资产阶级革命);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目的:打开中国大门,开拓英国海外市场。
(3)闭关政策。在抵御西方殖民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科技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英两国关系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鸦片战争、闭关锁国政策的相关知识。
12.(2020八下·柯桥期末)只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奇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宪法立国】
美利坚合众国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方式:它的国家制度是一群睿智而理性的人坐在一起……精心地“设计”出来的。…这个制度的设计蓝图就是最初写在4页羊皮纸上的《联邦宪法》。 ——《大国崛起·美国》
【初露峥嵘】
英、美两国占世界工业总产值比重变化
(1)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说说他们所精心设计的国家制度的内容。
(2)图示反映了什么?请运用所学史实,从政治、科技角度分析说明美国工业产值所占比重变化的原因。
(3)海外侵略是美国兴起的重要手段。19世纪中期,它在亚洲迫使中国、日本签订了若干不平等条约,获取侵略权益,请分别列举一史实加以例证。
【答案】(1)联邦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共和制国家,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联邦政府由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组成,三者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还确立了美国的联邦制,明确联邦权力高于各州的权力。
(2)图1反映了1913年与1870年相比,英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下降,美国工业总产值比重上升,并超过英国(或:1913年与1870年相比,美国占世界工业总产值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英国)。
原因:美国经过南北战争(内战),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以后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19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后来者居上,率先实现了电气化,工业发展势头超过了英国等国。
【海外侵略】
(3)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签订中美《望厦条约》(或1858年签订中美《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1854年,日本被迫与美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同意开放港口。(或1853年,一支美国舰队闯入日本港口,要求谈判“通商”,否则立即向日本开战。第二年,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同意开放港口。或1854年,日本被迫与美国签订《日美亲善条约》或《日米和亲条约》或《日美和亲条约》或《神奈川条约》)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1)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
(2)1913年与1870年相比,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英国。政治方面的主要原因是:经过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经济方面的主要原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加剧,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
(3)1844年,美国以武力相威胁,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扩大了侵略权益。1853年,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率领载着500名水兵的4艘黑漆船入日本港口,要求谈判通商,否则立即向日本开战。第二年日本被迫签订《日美亲善协定》,同意开放港口等。
故答案为:(1)联邦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共和制国家,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联邦政府由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组成,三者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还确立了美国的联邦制,明确联邦权力高于各州的权力。
(2)图1反映了1913年与1870年相比,英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下降,美国工业总产值比重上升,并超过英国(或:1913年与1870年相比,美国占世界工业总产值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英国)。
原因:美国经过南北战争(内战),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以后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19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后来者居上,率先实现了电气化,工业发展势头超过了英国等国。
(3)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签订中美《望厦条约》(或1858年签订中美《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1854年,日本被迫与美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同意开放港口。(或1853年,一支美国舰队闯入日本港口,要求谈判“通商”,否则立即向日本开战。第二年,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同意开放港口。或1854年,日本被迫与美国签订《日美亲善条约》或《日米和亲条约》或《日美和亲条约》或《神奈川条约》)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得出工业革命的影响,美国迫使中国、日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13.(2020八下·柯桥期末)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方的冲击 A B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的反应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 ……
(1)请在A、B处填入合适的历史事件名称。
(2)上述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当时的中国分别起了怎样的作用?
(3)请联系《时局图》,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谈谈康有为等人是如何发愤以救亡的。
【答案】(1)A: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2)近代化民用工业等的发展,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投资创办近代企业,开始向资产阶级转化)新式学校同文馆对于培养翻译人才和传播西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培养了一批对西方认识较为深刻的人才,对日后的改革大有帮助)
(3)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生存危机。|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为救亡图存,康有为等人创办学会、学堂、报刊,传播维新思想,发动维新变法,在思想文化上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具体的措施也可以:1、康有为等人联合部分思想比较开明的官员,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讲演,议论时政,宣传维新变化;2、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系列文章,明确提出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3、严复在《国闻报》上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名著《天演论》他认为,国家只有实行变法,才能由弱转强。4、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并推动了维新变法5、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发动和领导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戊戌变法)
【知识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1)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一部分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清醒过来,开始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来抵御外国侵略,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在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做出反应形成洋务派,并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2)图片中的“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民用工业,这些民用工业的发展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的需要,1862年,洋务派创办了京师同文馆,这是我国第一所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如翻译人才、军事人才、技术人才等,客观上为西方思想的引进和工业近代化起了推动作用。
(3)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加紧侵华,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为了救亡图存,维新派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设学堂、著书立说,传播维新变法思想,推动维新运动的发展等。
故答案为:(1)A: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2)近代化民用工业等的发展,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投资创办近代企业,开始向资产阶级转化)新式学校同文馆对于培养翻译人才和传播西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培养了一批对西方认识较为深刻的人才,对日后的改革大有帮助)
(3)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生存危机。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为救亡图存,康有为等人创办学会、学堂、报刊,传播维新思想,发动维新变法,在思想文化上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具体的措施也可以:1、康有为等人联合部分思想比较开明的官员,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讲演,议论时政,宣传维新变化;2、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系列文章,明确提出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3、严复在《国闻报》上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名著《天演论》他认为,国家只有实行变法,才能由弱转强。4、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并推动了维新变法5、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发动和领导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戊戌变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史实。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