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学业水平监测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学业水平监测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学业水平监测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1.(2020八下·新昌期末)元明时期,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以土官治土民”的办法,很多土官不贯彻朝廷的敕诏,恣肆虐杀百姓,“汉民被其摧残,夷人受其荼毒。”为此,明清中央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改土归流 B.进行军事讨伐
C.册封当地首领 D.设立驻藏大臣
【答案】A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明代中后期在西南地区开始实行改土归流,清代为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辖,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即废除土司以实行流官统治,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在该地的统治。
A项实行改土归流是明清中央政府采取的措施,符合题意;
B项进行军事讨伐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D两项是对西藏采取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改土归流”的相关知识。知道清朝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即废除该地的土司制度,设立府、厅、州、县等机构,派遣流官统治。
2.(2020八下·新昌期末)从《绣春刀》到《锦衣之下》,锦衣卫的角色在屏幕上越发多样,主要负责监视、侦查臣民言行。可见,这些影视剧讲述的故事发生在(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C
【知识点】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为加强君权,巩固统治,设立了锦衣卫等特务机构,他们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是明朝君主集权强化的标志。
C项明朝设立锦衣卫,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解答本题要熟记明朝加强君主集权的措施,知道明朝设立了锦衣卫等特务机构,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是明朝君主集权强化的标志。
3.(2020八下·新昌期末)15世纪末16世纪初开始,欧洲人把天花、白喉等疾病带到了美洲,印第安人对此毫无免疫力,造成了当地人的死亡数量十分巨大。这一现象始于(  )
A.地圆学说的提出 B.新航路开辟
C.交通工具的改进 D.郑和下西洋
【答案】B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
【解析】【分析】由题干中的“美洲”“ 印第安人”等信息,结合所学,1492年,哥伦布首次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发现了美洲大陆,把当地居民叫做“印第安人”。新航路的开辟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题干现象,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的“美洲”“ 印第安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2020八下·新昌期末)1878年5月30日,雨果在伏尔泰逝世10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演说:“伏尔泰胜利了,他发动了一场非同寻常的战争,一场以一敌众的战争,一场气壮山河的战争。”这场战争的旗帜是(  )
A.共和 B.理性 C.科学 D.平等
【答案】B
【知识点】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给出的“伏尔泰”可知这场战争是启蒙运动。17-18世纪,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理论遍了人们的思想,人们把这个时代称为“启蒙时代”,把他们提倡的思想称为“理性主义”。
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理性是这场战争的旗帜,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启蒙运动及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及思想主张、影响。
5.(2020八下·新昌期末)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一份宣言中说:“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这份宣言是(  )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答案】C
【知识点】工人斗争及马克思主义诞生
【解析】【分析】据“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可知,这份宣言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有: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明确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AB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共产党宣言》是题干描述的宣言,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共产党宣言》的有关内容。识记与灵活掌握《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以及意义,准确识记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6.(2020八下·新昌期末)19世纪上半期的美国“南圃南农遍地,棉麦秋收;北工北贾居奇,工人价重。”由此引起了的直接后果是(  )
A.独立战争风起云涌 B.南北矛盾日益激化
C.联邦国家分崩离析 D.工人运动此起彼伏
【答案】B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南圃南农遍地,棉麦秋收;北工北贾居奇,工人价重。”说明了美国社会南方以农业为主, 北方以工商业为主, 南北相差甚大,为此南北矛盾日益激化,最终导致美国内战的爆发。
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南北矛盾日益激化是由题干现象引起的直接后果,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美国内战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掌握美国内战的史实。
7.(2020八下·新昌期末)1857年的一次民族大起义中,士兵高喊:“同胞们,我们是自己人,不要再替英国强盗卖命了,把枪口调过头去,对准英国人,打倒殖民强盗!”据此判断,这次起义最可能发生在(  )
A.美国 B.海地 C.巴西 D.印度
【答案】D
【知识点】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1857年的一次民族大起义中”“英国”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由于英国殖民者的残酷压榨,1857-1859年,印度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民族大起义。由于英国殖民军队的镇压,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
AB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印度最可能发生题干情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识记能力。抓住题干中的“1857年的一次民族大起义中”“英国”是解题的关键。
8.(2020八下·新昌期末)19世纪,一系列科学成就和技术发明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下列科学技术成就根据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②爱迪生发明了电影放映机
③格拉姆设计出高效电动机
④西门子发明实用的发电机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③④① D.③④①②
【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19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人类利用电能提供了科学依据;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发明了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高效电动机;1888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最早提出活动电影放映机,1908年2月11日,爱迪生获得发明电影放映机专利权。按时间先后排列应是①④③②。
B项①④③②排列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排序题需要准确识记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或逻辑关系。
9.(2020八下·新昌期末)19世纪,英国以愈来愈严重的鸦片问题为切入口,发动了一场罪恶的战争,强行在中国建立条约制度。这一条约制度的起点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知识点】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英国”“鸦片”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1840年6月,英国舰队入侵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年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项《南京条约》是这一条约制度的起点,符合题意;
B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鸦片战争的史实。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英国”“鸦片”等信息。
10.(2020八下·新昌期末)甲午战争中,一位爱国将领与侵略者交战,“战既酣,致远弹将罄”,遂大呼曰:“今日有死而已!然虽死而海军声威弗替,是即所以报国也!”这位爱国将领是(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邓世昌 D.徐骧
【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
【解析】【分析】由题干中的“甲午战争”“致远”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1894年,甲午战争中中日两国在黄海大东沟海面展开激战,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不幸被敌鱼雷击中,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AB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邓世昌是题干材料描述中的爱国将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邓世昌的准确识记。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甲午战争”“致远”。
二、综合题
11.(2020八下·新昌期末)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文化从少数人走向多数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城市居民的日益增多,以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为主体的市民阶层兴起,随之而来市民意识的产生,对精神文化提出相应的或是更高的要求,文人便开始进行迎合市民读书口味的创作,于是通俗读物、小说、戏曲等市民文学大量产生。
——孟丽娟《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对编辑出版的影响》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概述明清时期通俗文学大量产生的原因,并列举两部著名作品。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示的报刊在当时的地位,并概述其影响。
【答案】(1)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镇的繁荣,市民阶层兴起,文人迎合市民读书口味进行创作。《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牡丹亭》《桃花扇》等。
(2)居于舆论界的领导地位。启发民智,制造舆论;使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广泛传播。
【知识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城市居民的日益增多,以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为主体的市民阶层兴起,随之而来市民意识的产生,对精神文化提出相应的或是更高的要求,文人便开始进行迎合市民读书口味的创作……”可见明清时期通俗文学大量产生的原因有:商品经济迅猛发展,工商业市镇兴起,市民阶层崛起,文人迎合市民读书口味进行创作。如明朝时期成书的著名小说《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清朝时期成书的著名小说《红楼梦》等。
(2)维新变法时期,《时务报》和《国闻报》都是维新派的机关报,分掌南北舆论界的领导地位。《时务报》和《国闻报》积极宣传变法思想,制造变法舆论,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故答案为:(1)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镇的繁荣,市民阶层兴起,文人迎合市民读书口味进行创作。《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牡丹亭》《桃花扇》等。
(2)居于舆论界的领导地位。启发民智,制造舆论;使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广泛传播。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的通俗文学和维新变法时期的《时务报》、《国闻报》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2.(2020八下·新昌期末)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罗巴洲列国,感触于佛朗西(法兰西)革命,民伸自由之理,国变立宪之体,尔来星霜仅八十年……欧洲之文明源于此改革之深浅,其精华发而为工艺产物,利源滚滚涌出。
——1871年岩仓使团成员米久邦武《特命全权大使美欧回览实记》
材料二:所谓宪法(法律),乃政府与臣民之间及臣民相互之间,为彼此能互尽自己之本分,尊重他人之权利,并各保自己之权利,不受他人之侵害,而制定诸业之法规。简言之,即制定权利与义务之法规,使此二者互相并行。
——[日]加藤弘之《真政大意》(1870年)
材料三:欲使我国推进全民之开化,开发全民之智慧……其为急务者,莫先于学校。
——后藤靖《士族叛乱之研究》
(1)材料一中的“佛朗西革命”指什么?根据材料一分析这次革命对法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者关于宪法的基本观点,明治维新期间在这一方面取得了什么成果?
(3)材料三推动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哪一措施?综合本题信息说一说日本推进近代化的启示
【答案】(1)法国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确立了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2)规定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成果: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或《明治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治体制。
(3)努力发展教育。启示:向西方学习;推进政治体制变革;重视文化教育。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感触于佛朗西(法兰西)革命”这一信息可知“佛朗西革命”指法国大革命。根据材料一中的“……民伸自由之理,国变立宪之体……其精华发而为工艺产物……”可知法国大革命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确立了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2)根据材料二中的“……即制定权利与义务之法规,使此二者互相并行”可见规定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明治政府于1889年正式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从而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3)材料三“……其为急务者,莫先于学校”体现了教育方面的措施,即日本明治维新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大力发展教育。第二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向西方学习;推进政治体制变革;重视文化教育。
故答案为:(1)法国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确立了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2)规定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成果: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或《明治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治体制。
(3)努力发展教育。启示:向西方学习;推进政治体制变革;重视文化教育。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法国大革命、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3.(2020八下·新昌期末)“丝”之历史与现实,历史与现实之“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1年,手工缫丝业行会煽动“捣毁缫丝机器以夺回生路”,知县徐赓陛闻报后,率人查封了当时县内各缫丝厂的机器,并上报说:“统计江浦一带,共有机器一十一座,应用四千四百余人,以一敌十较之,实夺四万四千余人之生业……自应永远勒停,以安民业。”
材料二:2019年1月,浙江省人大代表在浙江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制定《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的议案;省人大常委会根据宪法先后对草案进行了三次审议,并先后征求民营企业、金融机构、工商联等意见累计1500余条;2020年1月16日,浙江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条例》,并于2020年2月1日起施行。
材料三:达利丝绸是成立于1993年的非公有制企业,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丝绸企业,现有员工2000余人。到2009年就实现了销售6亿元,利税4000万元。2020年初,达利丝绸为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研发生产了一种具抗菌功能的丝绸民用口罩,1月24日凌晨,首批2000余只口罩就紧急运往了武汉,为疫情防控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1)继昌隆巢丝厂的生产技术得益于哪一位发明家的贡献?根据材料一说说南海知县要求缫丝厂停业的理由。
(2)阅读材料二,《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的制订反映了我国哪些经济和政治制度?
(3)根据材料三,说一说以达利丝绸为代表的非公有制企业的作用。综合本题信息,从政策角度指出晚清南海的巢丝厂和达利丝绸不同命运的原因。
【答案】(1)瓦特。影响了手工巢丝者的就业。
(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作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服务社会等。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革命中的机器动力问题,蒸汽机的普遍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根据材料中的 “手工缫丝业行会煽动 ‘ 捣毁缫丝机器以夺回生路’”可见因为继昌隆巢丝厂影响了手工巢丝者的就业,所以南海知县要求缫丝厂停业。
(2)《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的制订为民营经济营造了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体现了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的制订经过征求民营企业、金融机构、工商联等意见,浙江省人大代表讨论通过,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材料三中的“现有员工2000余人”说明以达利丝绸为代表的非公有制企业扩大就业;材料三中的“到2009年就实现了销售6亿元”说明以达利丝绸为代表的非公有制企业促进经济增长;材料三中的“利税4000万元”说明以达利丝绸为代表的非公有制企业增加税收;材料三中的“达利丝绸为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研发生产了一种具抗菌功能的丝绸民用口罩,1月24日凌晨,首批2000余只口罩就紧急运往了武汉,为疫情防控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说明以达利丝绸为代表的非公有制企业服务社会等。达利丝绸有政府的支持等是晚清南海的巢丝厂和达利丝绸不同命运的原因。
故答案为:(1)瓦特。影响了手工巢丝者的就业。
(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作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服务社会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继昌隆巢丝厂和达利丝绸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
1 / 1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学业水平监测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1.(2020八下·新昌期末)元明时期,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以土官治土民”的办法,很多土官不贯彻朝廷的敕诏,恣肆虐杀百姓,“汉民被其摧残,夷人受其荼毒。”为此,明清中央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改土归流 B.进行军事讨伐
C.册封当地首领 D.设立驻藏大臣
2.(2020八下·新昌期末)从《绣春刀》到《锦衣之下》,锦衣卫的角色在屏幕上越发多样,主要负责监视、侦查臣民言行。可见,这些影视剧讲述的故事发生在(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3.(2020八下·新昌期末)15世纪末16世纪初开始,欧洲人把天花、白喉等疾病带到了美洲,印第安人对此毫无免疫力,造成了当地人的死亡数量十分巨大。这一现象始于(  )
A.地圆学说的提出 B.新航路开辟
C.交通工具的改进 D.郑和下西洋
4.(2020八下·新昌期末)1878年5月30日,雨果在伏尔泰逝世10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演说:“伏尔泰胜利了,他发动了一场非同寻常的战争,一场以一敌众的战争,一场气壮山河的战争。”这场战争的旗帜是(  )
A.共和 B.理性 C.科学 D.平等
5.(2020八下·新昌期末)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一份宣言中说:“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这份宣言是(  )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6.(2020八下·新昌期末)19世纪上半期的美国“南圃南农遍地,棉麦秋收;北工北贾居奇,工人价重。”由此引起了的直接后果是(  )
A.独立战争风起云涌 B.南北矛盾日益激化
C.联邦国家分崩离析 D.工人运动此起彼伏
7.(2020八下·新昌期末)1857年的一次民族大起义中,士兵高喊:“同胞们,我们是自己人,不要再替英国强盗卖命了,把枪口调过头去,对准英国人,打倒殖民强盗!”据此判断,这次起义最可能发生在(  )
A.美国 B.海地 C.巴西 D.印度
8.(2020八下·新昌期末)19世纪,一系列科学成就和技术发明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下列科学技术成就根据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②爱迪生发明了电影放映机
③格拉姆设计出高效电动机
④西门子发明实用的发电机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③④① D.③④①②
9.(2020八下·新昌期末)19世纪,英国以愈来愈严重的鸦片问题为切入口,发动了一场罪恶的战争,强行在中国建立条约制度。这一条约制度的起点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0.(2020八下·新昌期末)甲午战争中,一位爱国将领与侵略者交战,“战既酣,致远弹将罄”,遂大呼曰:“今日有死而已!然虽死而海军声威弗替,是即所以报国也!”这位爱国将领是(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邓世昌 D.徐骧
二、综合题
11.(2020八下·新昌期末)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文化从少数人走向多数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城市居民的日益增多,以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为主体的市民阶层兴起,随之而来市民意识的产生,对精神文化提出相应的或是更高的要求,文人便开始进行迎合市民读书口味的创作,于是通俗读物、小说、戏曲等市民文学大量产生。
——孟丽娟《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对编辑出版的影响》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概述明清时期通俗文学大量产生的原因,并列举两部著名作品。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示的报刊在当时的地位,并概述其影响。
12.(2020八下·新昌期末)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罗巴洲列国,感触于佛朗西(法兰西)革命,民伸自由之理,国变立宪之体,尔来星霜仅八十年……欧洲之文明源于此改革之深浅,其精华发而为工艺产物,利源滚滚涌出。
——1871年岩仓使团成员米久邦武《特命全权大使美欧回览实记》
材料二:所谓宪法(法律),乃政府与臣民之间及臣民相互之间,为彼此能互尽自己之本分,尊重他人之权利,并各保自己之权利,不受他人之侵害,而制定诸业之法规。简言之,即制定权利与义务之法规,使此二者互相并行。
——[日]加藤弘之《真政大意》(1870年)
材料三:欲使我国推进全民之开化,开发全民之智慧……其为急务者,莫先于学校。
——后藤靖《士族叛乱之研究》
(1)材料一中的“佛朗西革命”指什么?根据材料一分析这次革命对法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者关于宪法的基本观点,明治维新期间在这一方面取得了什么成果?
(3)材料三推动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哪一措施?综合本题信息说一说日本推进近代化的启示
13.(2020八下·新昌期末)“丝”之历史与现实,历史与现实之“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1年,手工缫丝业行会煽动“捣毁缫丝机器以夺回生路”,知县徐赓陛闻报后,率人查封了当时县内各缫丝厂的机器,并上报说:“统计江浦一带,共有机器一十一座,应用四千四百余人,以一敌十较之,实夺四万四千余人之生业……自应永远勒停,以安民业。”
材料二:2019年1月,浙江省人大代表在浙江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制定《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的议案;省人大常委会根据宪法先后对草案进行了三次审议,并先后征求民营企业、金融机构、工商联等意见累计1500余条;2020年1月16日,浙江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条例》,并于2020年2月1日起施行。
材料三:达利丝绸是成立于1993年的非公有制企业,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丝绸企业,现有员工2000余人。到2009年就实现了销售6亿元,利税4000万元。2020年初,达利丝绸为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研发生产了一种具抗菌功能的丝绸民用口罩,1月24日凌晨,首批2000余只口罩就紧急运往了武汉,为疫情防控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1)继昌隆巢丝厂的生产技术得益于哪一位发明家的贡献?根据材料一说说南海知县要求缫丝厂停业的理由。
(2)阅读材料二,《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的制订反映了我国哪些经济和政治制度?
(3)根据材料三,说一说以达利丝绸为代表的非公有制企业的作用。综合本题信息,从政策角度指出晚清南海的巢丝厂和达利丝绸不同命运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明代中后期在西南地区开始实行改土归流,清代为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辖,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即废除土司以实行流官统治,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在该地的统治。
A项实行改土归流是明清中央政府采取的措施,符合题意;
B项进行军事讨伐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D两项是对西藏采取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改土归流”的相关知识。知道清朝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即废除该地的土司制度,设立府、厅、州、县等机构,派遣流官统治。
2.【答案】C
【知识点】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为加强君权,巩固统治,设立了锦衣卫等特务机构,他们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是明朝君主集权强化的标志。
C项明朝设立锦衣卫,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解答本题要熟记明朝加强君主集权的措施,知道明朝设立了锦衣卫等特务机构,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是明朝君主集权强化的标志。
3.【答案】B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
【解析】【分析】由题干中的“美洲”“ 印第安人”等信息,结合所学,1492年,哥伦布首次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发现了美洲大陆,把当地居民叫做“印第安人”。新航路的开辟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题干现象,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的“美洲”“ 印第安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B
【知识点】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给出的“伏尔泰”可知这场战争是启蒙运动。17-18世纪,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理论遍了人们的思想,人们把这个时代称为“启蒙时代”,把他们提倡的思想称为“理性主义”。
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理性是这场战争的旗帜,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启蒙运动及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及思想主张、影响。
5.【答案】C
【知识点】工人斗争及马克思主义诞生
【解析】【分析】据“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可知,这份宣言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有: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明确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AB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共产党宣言》是题干描述的宣言,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共产党宣言》的有关内容。识记与灵活掌握《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以及意义,准确识记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6.【答案】B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南圃南农遍地,棉麦秋收;北工北贾居奇,工人价重。”说明了美国社会南方以农业为主, 北方以工商业为主, 南北相差甚大,为此南北矛盾日益激化,最终导致美国内战的爆发。
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南北矛盾日益激化是由题干现象引起的直接后果,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美国内战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掌握美国内战的史实。
7.【答案】D
【知识点】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1857年的一次民族大起义中”“英国”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由于英国殖民者的残酷压榨,1857-1859年,印度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民族大起义。由于英国殖民军队的镇压,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
AB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印度最可能发生题干情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识记能力。抓住题干中的“1857年的一次民族大起义中”“英国”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19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人类利用电能提供了科学依据;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发明了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高效电动机;1888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最早提出活动电影放映机,1908年2月11日,爱迪生获得发明电影放映机专利权。按时间先后排列应是①④③②。
B项①④③②排列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排序题需要准确识记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或逻辑关系。
9.【答案】A
【知识点】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英国”“鸦片”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1840年6月,英国舰队入侵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年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项《南京条约》是这一条约制度的起点,符合题意;
B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鸦片战争的史实。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英国”“鸦片”等信息。
10.【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
【解析】【分析】由题干中的“甲午战争”“致远”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1894年,甲午战争中中日两国在黄海大东沟海面展开激战,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不幸被敌鱼雷击中,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AB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邓世昌是题干材料描述中的爱国将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邓世昌的准确识记。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甲午战争”“致远”。
11.【答案】(1)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镇的繁荣,市民阶层兴起,文人迎合市民读书口味进行创作。《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牡丹亭》《桃花扇》等。
(2)居于舆论界的领导地位。启发民智,制造舆论;使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广泛传播。
【知识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城市居民的日益增多,以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为主体的市民阶层兴起,随之而来市民意识的产生,对精神文化提出相应的或是更高的要求,文人便开始进行迎合市民读书口味的创作……”可见明清时期通俗文学大量产生的原因有:商品经济迅猛发展,工商业市镇兴起,市民阶层崛起,文人迎合市民读书口味进行创作。如明朝时期成书的著名小说《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清朝时期成书的著名小说《红楼梦》等。
(2)维新变法时期,《时务报》和《国闻报》都是维新派的机关报,分掌南北舆论界的领导地位。《时务报》和《国闻报》积极宣传变法思想,制造变法舆论,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故答案为:(1)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镇的繁荣,市民阶层兴起,文人迎合市民读书口味进行创作。《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牡丹亭》《桃花扇》等。
(2)居于舆论界的领导地位。启发民智,制造舆论;使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广泛传播。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的通俗文学和维新变法时期的《时务报》、《国闻报》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2.【答案】(1)法国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确立了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2)规定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成果: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或《明治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治体制。
(3)努力发展教育。启示:向西方学习;推进政治体制变革;重视文化教育。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感触于佛朗西(法兰西)革命”这一信息可知“佛朗西革命”指法国大革命。根据材料一中的“……民伸自由之理,国变立宪之体……其精华发而为工艺产物……”可知法国大革命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确立了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2)根据材料二中的“……即制定权利与义务之法规,使此二者互相并行”可见规定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明治政府于1889年正式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从而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3)材料三“……其为急务者,莫先于学校”体现了教育方面的措施,即日本明治维新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大力发展教育。第二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向西方学习;推进政治体制变革;重视文化教育。
故答案为:(1)法国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确立了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2)规定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成果: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或《明治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治体制。
(3)努力发展教育。启示:向西方学习;推进政治体制变革;重视文化教育。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法国大革命、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3.【答案】(1)瓦特。影响了手工巢丝者的就业。
(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作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服务社会等。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革命中的机器动力问题,蒸汽机的普遍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根据材料中的 “手工缫丝业行会煽动 ‘ 捣毁缫丝机器以夺回生路’”可见因为继昌隆巢丝厂影响了手工巢丝者的就业,所以南海知县要求缫丝厂停业。
(2)《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的制订为民营经济营造了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体现了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的制订经过征求民营企业、金融机构、工商联等意见,浙江省人大代表讨论通过,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材料三中的“现有员工2000余人”说明以达利丝绸为代表的非公有制企业扩大就业;材料三中的“到2009年就实现了销售6亿元”说明以达利丝绸为代表的非公有制企业促进经济增长;材料三中的“利税4000万元”说明以达利丝绸为代表的非公有制企业增加税收;材料三中的“达利丝绸为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研发生产了一种具抗菌功能的丝绸民用口罩,1月24日凌晨,首批2000余只口罩就紧急运往了武汉,为疫情防控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说明以达利丝绸为代表的非公有制企业服务社会等。达利丝绸有政府的支持等是晚清南海的巢丝厂和达利丝绸不同命运的原因。
故答案为:(1)瓦特。影响了手工巢丝者的就业。
(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作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服务社会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继昌隆巢丝厂和达利丝绸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