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社会法治试题(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社会法治试题(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社会法治试题(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1.(2020八下·越城期末)1683年中秋节,康熙帝欣然赋诗:“岛屿全军入,沧溟一战收”。此后清朝中央政府在该地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设置台湾府 B.实行改土归流
C.设立宣政院 D.设立驻藏大臣
【答案】A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1683年中秋节,康熙帝欣然赋诗:‘岛屿全军入,沧溟一战收’”,结合所学知识,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2年初郑成功打败了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683年,清朝军队打败郑氏夺取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A项设置台湾府是此后清朝中央政府在台湾采取的主要措施,符合题意;
B项实行改土归流是明清两朝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C项设立宣政院是元朝在中央设置的管辖西藏的机构,不符合题意;
D项设立驻藏大臣是清朝设置管辖西藏的机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在台湾建制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解读材料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分析能力。
2.(2020八下·越城期末)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部分),它反映的学习主题最有可能的是(  )
设立宣政院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实行改土归流 实行金瓶掣签制
A.强化专制皇权 B.巩固国家统一
C.抵御外来侵略 D.挽救民族危机
【答案】B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清朝前期,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加强对我国西北地区的管辖;雍正帝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改土归流”, 加强了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管理;乾隆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这些措施都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ACD三项和题干学习笔记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巩固国家统一最有可能是某同学的学习主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及学生的归纳能力。重点掌握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措施。
3.(2020八下·越城期末)他反对思想僵化,强调独立思考,主张维新变法,并提出“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启蒙思想,比卢梭早100年,堪称启蒙主义之先驱。这里的他是(  )
A.王阳明 B.康有为 C.李贽 D.黄宗羲
【答案】D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ABC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黄宗羲反对思想僵化,强调独立思考,主张维新变法,并提出“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启蒙思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黄宗羲的识记能力。准确识记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4.(2020八下·越城期末)有学者说:“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无疑是法国之欧洲”。这种说法的依据在于法国是(  )
A.文艺复兴的起点 B.启蒙运动的中心
C.科学革命的开端 D.宗教改革的中心
【答案】B
【知识点】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是启蒙运动发展起来的时代。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们传播资产阶级平等和自由的思想,促进了人们的思想的解放,加速了法国大革命的到来,为整个欧洲甚至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贡献。因此就思想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又是法国的欧洲。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启蒙运动的中心是题干说法的依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启蒙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
5.(2020八下·越城期末)有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
A.资产阶级革命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B.世界从封闭走向开放
C.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D.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答案】D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
【解析】【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从15世纪开始,欧洲的航海家开始了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所以把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是题干里“分水岭”的含义,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注意识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6.(2020八下·越城期末)人们将美国作为“从欧洲汲取营养,发展自己”的典范。从政治制度的角度说,美国从欧洲汲取的营养包括(  )
①人民主权思想 ②三权分立学说
③君主立宪制度 ④自由平等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美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英国创立了君主立宪制,被誉为西方政治制度的源泉与典范;美国则在吸收、借鉴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加以调整,确立了民主共和制,使本国的政治制度体系趋于完善。③不符合题意,排除含③的选项。
B项①②④是美国从欧洲汲取的营养,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美国的政治制度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
7.(2020八下·越城期末)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上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他这么说是因为林肯(  )
A.通过《权利法案》,规定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
B.通过《独立宣言》,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C.颁布《宅地法》《解放黑奴宣言》,维护了美国的统一
D.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是由各州联合组成的联邦制国家
【答案】C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19世纪中期,围绕着奴隶制的废存问题,美国北方和南方的矛盾再也无法调和,1861年,南部联盟挑起内战,美国南北战争爆发。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北方获得了雄厚的兵源,1865年,北方取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大贡献。
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颁布《宅地法》《解放黑奴宣言》,维护了美国的统一是题干说法的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林肯的贡献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掌握林肯的贡献。
8.(2020八下·奉化期末)依法治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法美等国在社会巨变中制定了许多
法律文件,开启了现代法治社会的先河。其中最早为君主立宪制奠定法律基础的是(  )
A.英国《权利法案》 B.法国《人权宣言》
C.美国《独立宣言》 D.美国1787年宪法
【答案】A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A项英国《权利法案》最早为君主立宪制奠定法律基础,符合题意;
B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权利法案》影响的准确记忆。应把握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9.(2020八下·越城期末)学习历史应该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下列有关历史事件中因果联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清朝的厂卫制度使专制达到了顶峰
B.查理一世的统治致使巴黎人民爆发起义
C.波士顿倾茶事件标志独立战争爆发
D.罗伯斯比尔的一系列措施使法国大革命达到顶峰
【答案】D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A项清朝的厂卫制度使专制达到了顶峰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B项查理一世的统治致使巴黎人民爆发起义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查理一世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国王,路易十六的统治致使巴黎人民爆发起义;
C项波士顿倾茶事件标志独立战争爆发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波士顿倾茶事件是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来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独立战争爆发;
D项罗伯斯比尔的一系列措施使法国大革命达到顶峰表述正确,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自由、平等、博爱”成为共和国的政治口号,次年,法王路易十六被判死刑,送上断头台,此后,以罗伯斯比尔为首的雅各宾派掌握了国家政权,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的君主专制、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知识。本题解题关键是前后知识点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10.(2020八下·越城期末)清朝后期是中国历史上又一重大转折时期,除政治、经济领域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外,文化教育领域也出现了深刻的变革。下列不属于晚清文化教育革新的是(  )
A.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
B.近代报刊和新式出版业的出现和发展
C.民族资产阶级纷纷开办工厂
D.新式学堂大量涌现和科举制度的废除
【答案】C
【知识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清朝后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重大转折时期,这一时期,除了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文化教育领域也出现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了系列深刻的变革。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 近代报刊和新式出版业的蓬勃发展, 以及兴学堂, 废科举等。
ABD三项都属于晚清文化教育革新,不符合题意;
C项民族资产阶级纷纷开办工厂不属于晚清文化教育革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晚清文化教育革新的识记能力。掌握清末文化教育的革新。
二、综合题
11.(2020八下·越城期末)新旧力量的交替中,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新力量 资料一:革命给某些旧工业中心带来了贫穷、失业和不满,但是在整体上却给国家带来了财富、机会和繁荣,并且注定要改变中世纪英格兰的面貌。 ——《经济史评论》 ⑴资料一中的“革命”是指什么革命?它给西方国家带来哪些变化? ⑷结合新旧力量的对比,综合三则资料,我们可以获得哪一启示?
资料二:近代日本不仅没有沦为西方工业化“中心”的边缘或者半边缘,反而跻身当时世界强国之列,并分享西方建立的现代殖民体系利益,因而被认为是一个“稀有的例外——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⑵近代日本“没有沦为西方工业化‘中心'边缘或者半边缘”的原因是什么?
旧力量 资料三:尽管从中国自身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来看,明清农耕文明的繁盛超越前代,但横向比较,清前期的中国已经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落伍了。——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 ⑶中国在“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落伍”的表现有哪些?
【答案】⑴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陆续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⑵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改革。通过全方位学习西方的科技、政治制度、思想等,成为亚洲第一个迈进工业化道路的国家,并很快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⑶政治上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皇权达到顶峰,腐败:经济上中国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思想上大兴文字狱,控制思想:外交上闭关锁国,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⑷要坚持科技革命:坚持改革开放等答案即可。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扩张;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1)根据资料一中的“革命给某些旧工业中心……改变中世纪英格兰的面貌”可知,指的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2)19世纪中期日本进行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所以日本没有沦为西方工业化“中心”的边缘或者半边缘。
(3)从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外交方面加以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陆续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2)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改革。通过全方位学习西方的科技、政治制度、思想等,成为亚洲第一个迈进工业化道路的国家,并很快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3)政治上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皇权达到顶峰,腐败:经济上中国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思想上大兴文字狱,控制思想:外交上闭关锁国,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4)要坚持科技革命:坚持改革开放等答案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工业革命、明治维新、中国在“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落伍”的表现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2.(2020八下·越城期末)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碑界。”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陈旭麓)
(1)陈旭麓先生所说的战争指什么战争?谈谈你对“这场战争是一块碑界”这句话的理解。
(2)近代中国面临着与西方国家日益扩大的差距,社会不同政治派别掀起向西方学习的热潮并取得了一定成就。结合下列图片反映的史实加以说明。
【答案】(1)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追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民地半封建社会。
(2)地主阶级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兴办新式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等,开启中国经济领城的近代化步伐,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御作用。资产阶级维新派倡导立学会、办报刊,呼吁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活动,起到启发民明智,制造舆论的作用,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维新变法的局面逐步形成。
【知识点】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本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图1图2反映的是洋务运动,图3图4反映的是戊戌变法,围绕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成就加以说明即可。
故答案为:(1)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民地半封建社会。
(2)地主阶级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兴办新式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等,开启中国经济领城的近代化步伐,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御作用。资产阶级维新派倡导立学会、办报刊,呼吁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活动,起到启发民明智,制造舆论的作用,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维新变法的局面逐步形成。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史实。
1 / 1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社会法治试题(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1.(2020八下·越城期末)1683年中秋节,康熙帝欣然赋诗:“岛屿全军入,沧溟一战收”。此后清朝中央政府在该地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设置台湾府 B.实行改土归流
C.设立宣政院 D.设立驻藏大臣
2.(2020八下·越城期末)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部分),它反映的学习主题最有可能的是(  )
设立宣政院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实行改土归流 实行金瓶掣签制
A.强化专制皇权 B.巩固国家统一
C.抵御外来侵略 D.挽救民族危机
3.(2020八下·越城期末)他反对思想僵化,强调独立思考,主张维新变法,并提出“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启蒙思想,比卢梭早100年,堪称启蒙主义之先驱。这里的他是(  )
A.王阳明 B.康有为 C.李贽 D.黄宗羲
4.(2020八下·越城期末)有学者说:“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无疑是法国之欧洲”。这种说法的依据在于法国是(  )
A.文艺复兴的起点 B.启蒙运动的中心
C.科学革命的开端 D.宗教改革的中心
5.(2020八下·越城期末)有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
A.资产阶级革命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B.世界从封闭走向开放
C.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D.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6.(2020八下·越城期末)人们将美国作为“从欧洲汲取营养,发展自己”的典范。从政治制度的角度说,美国从欧洲汲取的营养包括(  )
①人民主权思想 ②三权分立学说
③君主立宪制度 ④自由平等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20八下·越城期末)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上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他这么说是因为林肯(  )
A.通过《权利法案》,规定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
B.通过《独立宣言》,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C.颁布《宅地法》《解放黑奴宣言》,维护了美国的统一
D.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是由各州联合组成的联邦制国家
8.(2020八下·奉化期末)依法治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法美等国在社会巨变中制定了许多
法律文件,开启了现代法治社会的先河。其中最早为君主立宪制奠定法律基础的是(  )
A.英国《权利法案》 B.法国《人权宣言》
C.美国《独立宣言》 D.美国1787年宪法
9.(2020八下·越城期末)学习历史应该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下列有关历史事件中因果联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清朝的厂卫制度使专制达到了顶峰
B.查理一世的统治致使巴黎人民爆发起义
C.波士顿倾茶事件标志独立战争爆发
D.罗伯斯比尔的一系列措施使法国大革命达到顶峰
10.(2020八下·越城期末)清朝后期是中国历史上又一重大转折时期,除政治、经济领域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外,文化教育领域也出现了深刻的变革。下列不属于晚清文化教育革新的是(  )
A.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
B.近代报刊和新式出版业的出现和发展
C.民族资产阶级纷纷开办工厂
D.新式学堂大量涌现和科举制度的废除
二、综合题
11.(2020八下·越城期末)新旧力量的交替中,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新力量 资料一:革命给某些旧工业中心带来了贫穷、失业和不满,但是在整体上却给国家带来了财富、机会和繁荣,并且注定要改变中世纪英格兰的面貌。 ——《经济史评论》 ⑴资料一中的“革命”是指什么革命?它给西方国家带来哪些变化? ⑷结合新旧力量的对比,综合三则资料,我们可以获得哪一启示?
资料二:近代日本不仅没有沦为西方工业化“中心”的边缘或者半边缘,反而跻身当时世界强国之列,并分享西方建立的现代殖民体系利益,因而被认为是一个“稀有的例外——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⑵近代日本“没有沦为西方工业化‘中心'边缘或者半边缘”的原因是什么?
旧力量 资料三:尽管从中国自身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来看,明清农耕文明的繁盛超越前代,但横向比较,清前期的中国已经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落伍了。——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 ⑶中国在“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落伍”的表现有哪些?
12.(2020八下·越城期末)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碑界。”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陈旭麓)
(1)陈旭麓先生所说的战争指什么战争?谈谈你对“这场战争是一块碑界”这句话的理解。
(2)近代中国面临着与西方国家日益扩大的差距,社会不同政治派别掀起向西方学习的热潮并取得了一定成就。结合下列图片反映的史实加以说明。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1683年中秋节,康熙帝欣然赋诗:‘岛屿全军入,沧溟一战收’”,结合所学知识,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2年初郑成功打败了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683年,清朝军队打败郑氏夺取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A项设置台湾府是此后清朝中央政府在台湾采取的主要措施,符合题意;
B项实行改土归流是明清两朝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C项设立宣政院是元朝在中央设置的管辖西藏的机构,不符合题意;
D项设立驻藏大臣是清朝设置管辖西藏的机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在台湾建制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解读材料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分析能力。
2.【答案】B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清朝前期,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加强对我国西北地区的管辖;雍正帝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改土归流”, 加强了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管理;乾隆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这些措施都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ACD三项和题干学习笔记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巩固国家统一最有可能是某同学的学习主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及学生的归纳能力。重点掌握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措施。
3.【答案】D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ABC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黄宗羲反对思想僵化,强调独立思考,主张维新变法,并提出“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启蒙思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黄宗羲的识记能力。准确识记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4.【答案】B
【知识点】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是启蒙运动发展起来的时代。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们传播资产阶级平等和自由的思想,促进了人们的思想的解放,加速了法国大革命的到来,为整个欧洲甚至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贡献。因此就思想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又是法国的欧洲。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启蒙运动的中心是题干说法的依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启蒙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
5.【答案】D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
【解析】【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从15世纪开始,欧洲的航海家开始了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所以把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是题干里“分水岭”的含义,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注意识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6.【答案】B
【知识点】美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英国创立了君主立宪制,被誉为西方政治制度的源泉与典范;美国则在吸收、借鉴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加以调整,确立了民主共和制,使本国的政治制度体系趋于完善。③不符合题意,排除含③的选项。
B项①②④是美国从欧洲汲取的营养,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美国的政治制度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
7.【答案】C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19世纪中期,围绕着奴隶制的废存问题,美国北方和南方的矛盾再也无法调和,1861年,南部联盟挑起内战,美国南北战争爆发。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北方获得了雄厚的兵源,1865年,北方取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大贡献。
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颁布《宅地法》《解放黑奴宣言》,维护了美国的统一是题干说法的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林肯的贡献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掌握林肯的贡献。
8.【答案】A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A项英国《权利法案》最早为君主立宪制奠定法律基础,符合题意;
B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权利法案》影响的准确记忆。应把握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9.【答案】D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A项清朝的厂卫制度使专制达到了顶峰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B项查理一世的统治致使巴黎人民爆发起义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查理一世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国王,路易十六的统治致使巴黎人民爆发起义;
C项波士顿倾茶事件标志独立战争爆发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波士顿倾茶事件是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来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独立战争爆发;
D项罗伯斯比尔的一系列措施使法国大革命达到顶峰表述正确,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自由、平等、博爱”成为共和国的政治口号,次年,法王路易十六被判死刑,送上断头台,此后,以罗伯斯比尔为首的雅各宾派掌握了国家政权,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的君主专制、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知识。本题解题关键是前后知识点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10.【答案】C
【知识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清朝后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重大转折时期,这一时期,除了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文化教育领域也出现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了系列深刻的变革。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 近代报刊和新式出版业的蓬勃发展, 以及兴学堂, 废科举等。
ABD三项都属于晚清文化教育革新,不符合题意;
C项民族资产阶级纷纷开办工厂不属于晚清文化教育革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晚清文化教育革新的识记能力。掌握清末文化教育的革新。
11.【答案】⑴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陆续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⑵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改革。通过全方位学习西方的科技、政治制度、思想等,成为亚洲第一个迈进工业化道路的国家,并很快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⑶政治上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皇权达到顶峰,腐败:经济上中国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思想上大兴文字狱,控制思想:外交上闭关锁国,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⑷要坚持科技革命:坚持改革开放等答案即可。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扩张;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1)根据资料一中的“革命给某些旧工业中心……改变中世纪英格兰的面貌”可知,指的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2)19世纪中期日本进行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所以日本没有沦为西方工业化“中心”的边缘或者半边缘。
(3)从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外交方面加以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陆续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2)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改革。通过全方位学习西方的科技、政治制度、思想等,成为亚洲第一个迈进工业化道路的国家,并很快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3)政治上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皇权达到顶峰,腐败:经济上中国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思想上大兴文字狱,控制思想:外交上闭关锁国,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4)要坚持科技革命:坚持改革开放等答案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工业革命、明治维新、中国在“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落伍”的表现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2.【答案】(1)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追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民地半封建社会。
(2)地主阶级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兴办新式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等,开启中国经济领城的近代化步伐,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御作用。资产阶级维新派倡导立学会、办报刊,呼吁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活动,起到启发民明智,制造舆论的作用,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维新变法的局面逐步形成。
【知识点】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本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图1图2反映的是洋务运动,图3图4反映的是戊戌变法,围绕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成就加以说明即可。
故答案为:(1)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民地半封建社会。
(2)地主阶级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兴办新式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等,开启中国经济领城的近代化步伐,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御作用。资产阶级维新派倡导立学会、办报刊,呼吁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活动,起到启发民明智,制造舆论的作用,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维新变法的局面逐步形成。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史实。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