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检测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检测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检测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共20分,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
1.(2020八下·上虞期末)郁达夫为某历史人物的祠堂题写了“拨云手指天心月,拔剑光寒倭寇胆”的对联。结合以下人物的突出事迹,他赞扬的应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黄宗羲 D.关天培
2.(2020八下·上虞期末)下列史实与右图史料能一起印证清朝对西藏地区实施有效管辖的是(  )
A.设置台湾府 B.实行金瓶掣签
C.推行改土归流 D.设置伊犁将军
3.(2020八下·上虞期末)岁末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并迅速蔓延至全国。下列书籍中可以给我们提供医疗和防治帮助的是(  )
A.李时珍---《本草纲目》 B.宋应星---《天工开物》
C.徐光启---《农政全书》 D.魏源---《海国图志》
4.(2020八下·上虞期末)14-16世纪的西欧,冲破神学的黑暗桎梏,肯定人性;挑战大海的惊涛骇浪,寻找出路。“肯定人性”与“寻找出路”分别是指(  )
A.启蒙运动和科学革命 B.启蒙运动和新航路开辟
C.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 D.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5.(2020八下·上虞期末)下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②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英国宪章运动
C.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D.法国巴黎公社
6.(2020八下·上虞期末)关于下图A段对应历史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②蒸汽机车这一新型交通工具标志着世界市场的形成
③有线电报、电话等新通讯手段加强了各地的联系
④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石油开采和提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20八下·上虞期末)19世纪60年代,受工业革命浪潮的推动,一些国家发生重大变革,成为后起的现代化国家。据此回答问题。
(1)下图是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量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287 42000 51937
A.加强中央集权 B.进行了彼得一世改革
C.废除了农奴制 D.学习西欧的生活方式
(2)明治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这体现了(  )
A.发展近代工业 B.废除藩国,设置府县
C.扩大军事力量 D.大力提倡“文明开化”
(3)俄国和日本的变革体现的共同点有(  )
①通过内战实现统一 ②向西方国家学习
③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④确立君主立宪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0八下·上虞期末)对于中华民族而言,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下列“屈辱”与“抗争”有直接联系的是(  )
①鸦片战争——三元里抗英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京师大学堂
③《马关条约》——公车上书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江南制造总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综合题(本题有3小题,共30分。)
9.(2020八下·上虞期末)法治发展见证文明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世纪,英国 “国王”与“议会”关系示意图
材料二:针对美国的1787年宪法,易中天如此评价:“……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200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
——易中天《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
材料三:法典采纳了1789年的社会原则:个人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世俗化、信仰自由和选择职业的自由。这就是为什么这部法典在欧洲成为该国革命的象征,不论传入什么地方,它都提供了现代社会的基本法则……成为新社会的经典。
——乔治·勒费弗尔《拿破仑时代》
(1)17世纪后期,国王和议会的权力变化与哪一法律文献的颁布实施有关?并说明这一法律文献对英国历史产生的影响。
(2)“这个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它的“精巧”体现在哪些方面?
(3)请写出材料三中“这部法典”的名称,并根据材料,分析这部法典颁布的意义。
10.(2020八下·上虞期末)文明的交流融合,促进着人类历史向前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因为这三大发明(按: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首先在文学方面,其次在战争方面,再次在航海方面,改变了整个世界许多事物的面貌和状态,并由此产生无数变化,以致似乎没有任何帝国、任何派别、任何名人,能比这些技术发明对人类发展产生更大的动力和影响。
——(英国)培根
材料二: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 ——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摘编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材料三:1898年6月16日光绪皇帝与康有为对话节选
(1)请运用所学知识,指出印刷术和火药对欧洲走出中世纪的蒙昧和新体制的创立所起的作用。
(2)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直接相关?
(3)与材料二相比,康有为的“变法”主张是如何进一步向西方学习的?
11.(2020八下·上虞期末)在历史长河中,船承载着一段历史,更见证着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列举一则史实,佐证“这些中国船在当时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的。
(2)“1840年英国兵船击碎了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国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蹒跚走入近代。”请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上述材料对于我们扬帆复兴之船有何启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
【解析】【分析】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拨云手指天心月,拔剑光寒倭寇胆”的对联赞扬的是戚继光。
A项戚继光应是郁达夫赞扬的对象,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戚继光抗倭的相关史实及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戚继光抗倭的相关史实。
2.【答案】B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实与如图史料能一起印证清朝对某些边疆地区实施有效管辖的是实行金瓶掣签。乾隆帝时制定了“金瓶掣签”制度,规定了西藏喇嘛教活佛转世的人选,必须用中央颁发的金奔巴瓶抽签决定,由驻藏大臣监督,规范了灵童转世程序,“金瓶掣签”制度稳定了西藏的政局,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进一步使西藏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A项设置台湾府是对台湾的管辖,不符合题意;
B项实行金瓶掣签与题干图片史料能一起印证清朝对西藏地区实施有效管辖,符合题意;
C项推行改土归流是对西南地区的管辖,不符合题意;
D项设置伊犁将军是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题干图片为依托,考查金瓶掣签制度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措施。
3.【答案】A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总结前人经验,历时27年编成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字,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其中374种是新增加的药物。收录药方11000多个,并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A项李时珍---《本草纲目》可以给我们提供医疗和防治帮助,符合题意;
B项宋应星---《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外国学者称之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不符合题意;
C项徐光启---《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不符合题意;
D项魏源---《海国图志》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较详细地介绍西方的著作,启迪人民学习西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的相关史实。
4.【答案】D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16世纪的西欧,开始冲破神学的黑暗桎梏,肯定人性;挑战大海的惊涛骇浪,寻找出路。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它的核心思想就是人文主义,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即“肯定人性”。新航路开辟后,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英国和法国等国都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道路,即“寻找出路”。
AB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分别是“肯定人性”与“寻找出路”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及学生对材料和基础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的知识。
5.【答案】D
【知识点】工人斗争及马克思主义诞生
【解析】【分析】②处的时间为1871年,对应的历史事件是法国巴黎公社。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镇压人民。1871年3月巴黎工人起义,推翻资产阶级政府,建立政权。从5月21日到5月28日,公社战士与敌人展开了浴血奋战,成千上万的公社战役英勇牺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五月流血周”。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个伟大尝试,公社战士在敌人面前表现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A项《共产党宣言》发表是在1848年2月,与②处的时间1871年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英国宪章运动是在1836年-1848年,与②处的时间1871年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法国里昂工人起义从1831年11月到1834年4月两次,与②处的时间1871年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巴黎公社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巴黎公社的相关史实,知道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6.【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由曲线图可知,B阶段是指1765-1870年,这一时期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和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伴随着电力的广泛应用,出现了电话、电报等通讯手段。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石油开采、交通运输的发展,而蒸汽机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故②叙述错误。
C项①③④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历史的准确识记。应重点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
7.【答案】(1)C
(2)D
(3)C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1)1861年俄国实行了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促进了俄国企业数的增加和工业产值的提高。
ABD三项都不是导致题干表格变化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
C项废除了农奴制是导致题干表格变化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要求具备联系所学分析解读表格的能力。
(2)依据材料中“破除旧来之陋习”“ 求知识于世界”可知,主张破除旧习,向外学习,与明治维新中“文明开化”的措施想吻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日本实行了明治维新,其中在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大力提倡“文明开化”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的内容。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明治维新,要注意理解材料的含义。
(3)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向西方国家学习,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是本国历史的转折点,②③是俄国和日本的变革体现的共同点。①通过内战实现统一和④确立君主立宪制与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不符。
C项②③是俄国和日本的变革体现的共同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掌握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史实。
8.【答案】B
【知识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时期发生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①③有直接联系。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②④没有直接联系。
B项①③有直接联系,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史上的侵略与抗争,要求识记侵略与反抗的相关史实。
9.【答案】(1)《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2)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权。立法、行政、司法三者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
(3)《拿破仑法典》。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仑法典》为参照蓝本。
【知识点】启蒙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英国《权利法案》,要求运用所学解读图片信息。对比材料一中的图A和图B可知,国王和议会的权力变化是通过《权利法案》得以实现的。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制约,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2)本题考查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根据所学可知,美国的政治体制设计极富首创性意义。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论成功应用到政治实践中。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权。
(3)本题考查《拿破仑法典》及意义。根据材料三中的“1789年”“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拿破仑时代》”等信息,可知材料三中“这部法典”是拿破仑1804年颁布的《民法典》(《拿破仑法典》)。《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以法律的形式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国家借鉴和效仿。
故答案为:(1)《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2)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权。立法、行政、司法三者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
(3)《拿破仑法典》。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仑法典》为参照蓝本。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拿破仑法典》的相关知识。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
10.【答案】(1)印刷术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促进了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的开展;火药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创造了条件,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和殖民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2)农业税收入下降,工商杂税收入提高。洋务运动。
(3)从学习西方的器物(军事、经济)转变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
【解析】【分析】(1)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火药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促使封建骑士阶层日益衰落,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统治提供了有力武器。
(2)从材料二表格中可以看到1885年清政府的杂税收入较之1849年有了大幅增长,农业税收入下降,这是因为在洋务运动后期,清政府创办一批近代民用企业,民用企业进行商业活动,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3)材料二反映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技术,而康有为则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
故答案为:(1)印刷术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促进了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的开展;火药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创造了条件,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和殖民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2)农业税收入下降,工商杂税收入提高。洋务运动。
(3)从学习西方的器物(军事、经济)转变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印刷术和火药对世界文明的作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印刷术和火药对世界文明的作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
11.【答案】(1)船只数量多,载重量大,随航人员多,船上配备航海图、罗盘针,满载精美的瓷器、丝绸和茶叶等;首航时间比哥伦布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2)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坚持和平交往,反对侵略;落后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海洋强国等。
【知识点】鸦片战争;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1)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规模之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其中最大的海船可乘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海船;郑和的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船上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郑和所率的船队,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以及大量的金银货币郑和的船队;比欧洲航海家远航美洲和印度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2)根据所学知识,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严重危害中国主权,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坚持和平交往,反对侵略;落后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海洋强国等。
故答案为:(1)船只数量多,载重量大,随航人员多,船上配备航海图、罗盘针,满载精美的瓷器、丝绸和茶叶等;首航时间比哥伦布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2)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坚持和平交往,反对侵略;落后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海洋强国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郑和下西洋、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郑和下西洋、鸦片战争的史实。
1 / 1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检测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共20分,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
1.(2020八下·上虞期末)郁达夫为某历史人物的祠堂题写了“拨云手指天心月,拔剑光寒倭寇胆”的对联。结合以下人物的突出事迹,他赞扬的应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黄宗羲 D.关天培
【答案】A
【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
【解析】【分析】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拨云手指天心月,拔剑光寒倭寇胆”的对联赞扬的是戚继光。
A项戚继光应是郁达夫赞扬的对象,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戚继光抗倭的相关史实及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戚继光抗倭的相关史实。
2.(2020八下·上虞期末)下列史实与右图史料能一起印证清朝对西藏地区实施有效管辖的是(  )
A.设置台湾府 B.实行金瓶掣签
C.推行改土归流 D.设置伊犁将军
【答案】B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实与如图史料能一起印证清朝对某些边疆地区实施有效管辖的是实行金瓶掣签。乾隆帝时制定了“金瓶掣签”制度,规定了西藏喇嘛教活佛转世的人选,必须用中央颁发的金奔巴瓶抽签决定,由驻藏大臣监督,规范了灵童转世程序,“金瓶掣签”制度稳定了西藏的政局,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进一步使西藏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A项设置台湾府是对台湾的管辖,不符合题意;
B项实行金瓶掣签与题干图片史料能一起印证清朝对西藏地区实施有效管辖,符合题意;
C项推行改土归流是对西南地区的管辖,不符合题意;
D项设置伊犁将军是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题干图片为依托,考查金瓶掣签制度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措施。
3.(2020八下·上虞期末)岁末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并迅速蔓延至全国。下列书籍中可以给我们提供医疗和防治帮助的是(  )
A.李时珍---《本草纲目》 B.宋应星---《天工开物》
C.徐光启---《农政全书》 D.魏源---《海国图志》
【答案】A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总结前人经验,历时27年编成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字,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其中374种是新增加的药物。收录药方11000多个,并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A项李时珍---《本草纲目》可以给我们提供医疗和防治帮助,符合题意;
B项宋应星---《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外国学者称之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不符合题意;
C项徐光启---《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不符合题意;
D项魏源---《海国图志》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较详细地介绍西方的著作,启迪人民学习西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的相关史实。
4.(2020八下·上虞期末)14-16世纪的西欧,冲破神学的黑暗桎梏,肯定人性;挑战大海的惊涛骇浪,寻找出路。“肯定人性”与“寻找出路”分别是指(  )
A.启蒙运动和科学革命 B.启蒙运动和新航路开辟
C.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 D.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答案】D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16世纪的西欧,开始冲破神学的黑暗桎梏,肯定人性;挑战大海的惊涛骇浪,寻找出路。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它的核心思想就是人文主义,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即“肯定人性”。新航路开辟后,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英国和法国等国都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道路,即“寻找出路”。
AB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分别是“肯定人性”与“寻找出路”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及学生对材料和基础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的知识。
5.(2020八下·上虞期末)下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②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英国宪章运动
C.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D.法国巴黎公社
【答案】D
【知识点】工人斗争及马克思主义诞生
【解析】【分析】②处的时间为1871年,对应的历史事件是法国巴黎公社。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镇压人民。1871年3月巴黎工人起义,推翻资产阶级政府,建立政权。从5月21日到5月28日,公社战士与敌人展开了浴血奋战,成千上万的公社战役英勇牺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五月流血周”。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个伟大尝试,公社战士在敌人面前表现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A项《共产党宣言》发表是在1848年2月,与②处的时间1871年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英国宪章运动是在1836年-1848年,与②处的时间1871年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法国里昂工人起义从1831年11月到1834年4月两次,与②处的时间1871年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巴黎公社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巴黎公社的相关史实,知道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6.(2020八下·上虞期末)关于下图A段对应历史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②蒸汽机车这一新型交通工具标志着世界市场的形成
③有线电报、电话等新通讯手段加强了各地的联系
④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石油开采和提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由曲线图可知,B阶段是指1765-1870年,这一时期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和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伴随着电力的广泛应用,出现了电话、电报等通讯手段。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石油开采、交通运输的发展,而蒸汽机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故②叙述错误。
C项①③④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历史的准确识记。应重点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
7.(2020八下·上虞期末)19世纪60年代,受工业革命浪潮的推动,一些国家发生重大变革,成为后起的现代化国家。据此回答问题。
(1)下图是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量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287 42000 51937
A.加强中央集权 B.进行了彼得一世改革
C.废除了农奴制 D.学习西欧的生活方式
(2)明治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这体现了(  )
A.发展近代工业 B.废除藩国,设置府县
C.扩大军事力量 D.大力提倡“文明开化”
(3)俄国和日本的变革体现的共同点有(  )
①通过内战实现统一 ②向西方国家学习
③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④确立君主立宪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1)C
(2)D
(3)C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1)1861年俄国实行了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促进了俄国企业数的增加和工业产值的提高。
ABD三项都不是导致题干表格变化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
C项废除了农奴制是导致题干表格变化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要求具备联系所学分析解读表格的能力。
(2)依据材料中“破除旧来之陋习”“ 求知识于世界”可知,主张破除旧习,向外学习,与明治维新中“文明开化”的措施想吻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日本实行了明治维新,其中在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大力提倡“文明开化”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的内容。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明治维新,要注意理解材料的含义。
(3)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向西方国家学习,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是本国历史的转折点,②③是俄国和日本的变革体现的共同点。①通过内战实现统一和④确立君主立宪制与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不符。
C项②③是俄国和日本的变革体现的共同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掌握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史实。
8.(2020八下·上虞期末)对于中华民族而言,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下列“屈辱”与“抗争”有直接联系的是(  )
①鸦片战争——三元里抗英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京师大学堂
③《马关条约》——公车上书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江南制造总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时期发生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①③有直接联系。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②④没有直接联系。
B项①③有直接联系,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史上的侵略与抗争,要求识记侵略与反抗的相关史实。
二、综合题(本题有3小题,共30分。)
9.(2020八下·上虞期末)法治发展见证文明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世纪,英国 “国王”与“议会”关系示意图
材料二:针对美国的1787年宪法,易中天如此评价:“……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200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
——易中天《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
材料三:法典采纳了1789年的社会原则:个人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世俗化、信仰自由和选择职业的自由。这就是为什么这部法典在欧洲成为该国革命的象征,不论传入什么地方,它都提供了现代社会的基本法则……成为新社会的经典。
——乔治·勒费弗尔《拿破仑时代》
(1)17世纪后期,国王和议会的权力变化与哪一法律文献的颁布实施有关?并说明这一法律文献对英国历史产生的影响。
(2)“这个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它的“精巧”体现在哪些方面?
(3)请写出材料三中“这部法典”的名称,并根据材料,分析这部法典颁布的意义。
【答案】(1)《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2)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权。立法、行政、司法三者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
(3)《拿破仑法典》。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仑法典》为参照蓝本。
【知识点】启蒙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英国《权利法案》,要求运用所学解读图片信息。对比材料一中的图A和图B可知,国王和议会的权力变化是通过《权利法案》得以实现的。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制约,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2)本题考查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根据所学可知,美国的政治体制设计极富首创性意义。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论成功应用到政治实践中。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权。
(3)本题考查《拿破仑法典》及意义。根据材料三中的“1789年”“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拿破仑时代》”等信息,可知材料三中“这部法典”是拿破仑1804年颁布的《民法典》(《拿破仑法典》)。《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以法律的形式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国家借鉴和效仿。
故答案为:(1)《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2)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权。立法、行政、司法三者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
(3)《拿破仑法典》。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仑法典》为参照蓝本。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拿破仑法典》的相关知识。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
10.(2020八下·上虞期末)文明的交流融合,促进着人类历史向前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因为这三大发明(按: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首先在文学方面,其次在战争方面,再次在航海方面,改变了整个世界许多事物的面貌和状态,并由此产生无数变化,以致似乎没有任何帝国、任何派别、任何名人,能比这些技术发明对人类发展产生更大的动力和影响。
——(英国)培根
材料二: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 ——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摘编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材料三:1898年6月16日光绪皇帝与康有为对话节选
(1)请运用所学知识,指出印刷术和火药对欧洲走出中世纪的蒙昧和新体制的创立所起的作用。
(2)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直接相关?
(3)与材料二相比,康有为的“变法”主张是如何进一步向西方学习的?
【答案】(1)印刷术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促进了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的开展;火药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创造了条件,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和殖民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2)农业税收入下降,工商杂税收入提高。洋务运动。
(3)从学习西方的器物(军事、经济)转变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
【解析】【分析】(1)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火药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促使封建骑士阶层日益衰落,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统治提供了有力武器。
(2)从材料二表格中可以看到1885年清政府的杂税收入较之1849年有了大幅增长,农业税收入下降,这是因为在洋务运动后期,清政府创办一批近代民用企业,民用企业进行商业活动,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3)材料二反映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技术,而康有为则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
故答案为:(1)印刷术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促进了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的开展;火药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创造了条件,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和殖民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2)农业税收入下降,工商杂税收入提高。洋务运动。
(3)从学习西方的器物(军事、经济)转变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印刷术和火药对世界文明的作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印刷术和火药对世界文明的作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
11.(2020八下·上虞期末)在历史长河中,船承载着一段历史,更见证着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列举一则史实,佐证“这些中国船在当时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的。
(2)“1840年英国兵船击碎了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国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蹒跚走入近代。”请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上述材料对于我们扬帆复兴之船有何启示?
【答案】(1)船只数量多,载重量大,随航人员多,船上配备航海图、罗盘针,满载精美的瓷器、丝绸和茶叶等;首航时间比哥伦布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2)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坚持和平交往,反对侵略;落后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海洋强国等。
【知识点】鸦片战争;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1)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规模之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其中最大的海船可乘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海船;郑和的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船上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郑和所率的船队,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以及大量的金银货币郑和的船队;比欧洲航海家远航美洲和印度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2)根据所学知识,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严重危害中国主权,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坚持和平交往,反对侵略;落后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海洋强国等。
故答案为:(1)船只数量多,载重量大,随航人员多,船上配备航海图、罗盘针,满载精美的瓷器、丝绸和茶叶等;首航时间比哥伦布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2)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坚持和平交往,反对侵略;落后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海洋强国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郑和下西洋、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郑和下西洋、鸦片战争的史实。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