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检测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检测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检测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共20分,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0七下·上虞期末)中国的饮食文化折射出鲜明的地域特色,下列餐饮招牌与其所属省区的简称对应一致的是(  )
A.①—滇 B.②—皖 C.③—甘 D.④—陇
【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重庆小面—重庆,简称是渝;②沙县小吃—福建,简称是闽;③兰州拉面—甘肃,简称是甘或陇;④西安肉夹馍—陕西,简称是陕。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每一个省级行政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
2.(2020七下·上虞期末)“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诗句描述了江南地区的梅雨期景象,此地梅雨形成的
原因是(  )
A.受印度洋上吹来的夏季风影响 B.受太平洋上吹来的夏季风影响
C.受蒙古地区吹来的冬季风影响 D.受西伯利亚吹来的冬季风影响
【答案】B
【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解析】【分析】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随着夏季风增强,锋面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这时北方的冷空气势力虽已减弱,但仍可影响到江淮地区,两种气流在这里交锋,由于它们势均力敌,相持不下,形成准静止锋而产生连续性降水,雨带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徘徊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这时正是梅子成熟的时节,故称为梅雨天气,即诗中的“黄梅时节家家雨”。七月中旬以后,随着夏季风的进一步增强,锋面雨带移到华北、东北。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一诗句描写的是梅雨天气,在夏初江淮地区常常阴雨连绵,因为这时正值梅子黄熟季节,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梅雨”季节,由于下雨时间长,空气湿度大,百物生霉所以又叫“霉雨”,梅雨的天气特点是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相对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小,阴云笼罩,出现绵绵阴雨或阵性降雨.
3.(2020七下·上虞期末)读“中国沿北纬30°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问题。
(1)上图直接反映了我国(  )
A.地形类型多样,高原山地为主
B.地形类型多样,平原盆地为主
C.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
D.山脉纵横交错,地势南高北低
(2)上图反映的特征使得(  )
A.地势落差巨大,水能丰富
B.水汽不易深入,仅沿海地区湿润
C.东西部差异大,沟通不畅
D.冷空气受阻,东部地区四季温暖
【答案】(1)C
(2)A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
【解析】【分析】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图直接反映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上图反映的特征使得地势落差巨大,水能丰富。西高东低的地形,有利于水汽深入内陆,给我国带来大量的降水。这样的地形,促进了东西部之间的交流,促进沿海和内陆之间的经济联系。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①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夏季风)深入内陆,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大量的降水,有利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发展农业生产。②地势对河流的影响: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得我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滚滚流,同时在各阶梯的交界处河流产生巨大的落差,水能资源十分丰富。③地势对交通的影响:这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经济的大开发;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也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4.(2020七下·上虞期末)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下列描述符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区所在河段特征的是(  )
A.河床抬高,有“地上河”景观
B.峡谷众多,旅游资源异常丰富
C.江阔水深,被称为“黄金水道”
D.河道弯曲,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2)来自A省的小明,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乡,下列图片中可选用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C
(2)D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母亲河———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河床抬高,有“地上河”景观是描述黄河的下游地区; 峡谷众多,旅游资源异常丰富,是描述长江上游地区;江阔水深,被称为“黄金水道”,是描述长江干流的中下游地区;河道弯曲,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是描述长江下游地区。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区所在河段正好位于河流的下游地区,但这里洪涝灾害较少。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2)来自A省的小明,其中A省是四川省。题中图片①是坎儿井,应该在新疆;②是四川自贡的井盐;③是四川的都江堰宝瓶口;④是四川的川剧变脸;②③④ ,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黄河的中游流经了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这里植被遭到破坏,地表得不到保护,在夏季多暴雨的情况下,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使的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大量的泥沙被携带,到下游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高高在上的“地上河”。
5.(2020七下·上虞期末)读下图可知台湾岛(  )
①三面与海相邻
②气候寒冷干燥
③矿产资源丰富
④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台湾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台湾四面与海相邻,气候根据植物来推测不是寒冷干燥, 台湾气候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根据图例可知,台湾矿产资源丰富,地势中间高四周低。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与福建省隔海相望;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地区;它北临东海,南临南海,东临太平洋,西临台湾海峡.台湾岛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台湾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地形以台湾山脉为主,西部地形区以平原为主。台湾最高山峰是玉山。
6.(2020七下·上虞期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复杂的自然环境使我国不同区域的生产生活内容丰富多彩,下列被深深烙上黄土高原印记的是(  )
A.安塞腰鼓,窑洞居住 B.靠天养畜,牦牛成群
C.临河建屋,小船悠悠 D.绿洲农业,瓜果飘香
【答案】A
【知识点】黄土高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安塞腰鼓,窑洞居住是黄土高原风情;靠天养畜,牦牛成群是青藏高原风情;临河建屋,小船悠悠是南方地区的风情;绿洲农业,瓜果飘香是西北地区的风情。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一句俗谚,比喻一定的环境造就一定的人才.不同地域上的人,由于环境的不同、生存方式不同、思想观念不同、人文历史不同、为人处事不同,文化特征也不同.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风土人情大不相同.
7.(2020七下·上虞期末)新冠肺炎防控一级响应期间,上虞区的村庄、社区及生产经营场所的出入口都设置了卡口,市民必须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这说明了规则(  )
①因生活需要而出现 ②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③都是由政府制定的 ④可以随意纂动修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规则的演变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随着新冠疫情的发展,村庄,社区及生产经营场所的出入口都设置了卡口,市民必须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这说明了规则是由于生活的需要而出现的,并且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主要是防控疫情的需要而制定的。这些规则不一定都是政府制定的,也是不能随意纂动修改的,需要严格执行。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规则是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规则可以是由书面形式规定的成文条例;也可以是约定俗成,流传下来的不成文规定。 规则,其实也不是一成不变。历史上,有许多规则随着社会的发展相继废立;现实中,也有许许多多的规则随着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完善。
8.(2020七下·上虞期末)世界文明区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存,下列遗存中属于海洋文明的是(  )
A.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 B.古埃及的纸草文书
C.巴基斯坦的摩亨佐·达罗城 D.克里特岛的米诺斯王宫
【答案】D
【知识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西方文明的摇篮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古埃及人写在纸草文书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人刻在泥版上的楔形文字, 巴基斯坦的摩亨佐·达罗城 ,都属于大河文明。克里特岛位于希腊本土以南130公里的地中海上,爱琴海以南,面积8236平方公里,是希腊最大的岛屿。 克里特岛的米诺斯王宫 ,属于海洋文明。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代希腊属于蓝色的地中海文明;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和古代中国都发源于大河流域.
二、综合题(本题有3小题,共30分)
9.(2020七下·上虞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武汉地方建制始于西汉……元世祖至元十八年,武昌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明代李釜源在《地图综要》中写道:“楚故泽国,耕稔甚饶。一岁再获柴桑、吴楚多仰给焉。谚曰 ‘湖广熟,天下足’……”
(1)根据材料一,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描述武汉市的地理位置。
(2)明代谚曰:“湖广熟,天下足。”根据材料,分析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3)材料二采用了哪种纪年方法?从史料类型看《地图综要》记录的内容属于哪类史料?
【答案】(1)相对位置:武汉位于湖北省的东部,长江的中游;经纬度位置:大约在东经114.3°,北纬30.5°附近。
(2)该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武汉位于长江沿岸,有利于灌溉和运输;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3)年号纪年法;文献资料
【知识点】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如何开展社会调查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武汉市的地理位置可以从相对位置和经纬度位置角度描述。故答案为,相对位置:武汉位于湖北省的东部,长江的中游;经纬度位置:大约在东经114.3°,北纬30.5°附近。
(2)根据材料,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角度分析。故答案为:该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武汉位于长江沿岸,有利于灌溉和运输;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3)材料二中,元世祖至元十八年,采用了年号纪年方法。从史料类型看《地图综要》记录的内容属于文献资料。
【点评】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主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半球位置等方面进行回答。 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即确定一个区域范围或具体地点,在地球表面具有唯一性;相对位置,主要看与周边事物的相对关系;海陆位置主要从海陆角度看,是否沿海,大陆的东西岸;半球位置是看在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10.(2020七下·上虞期末)2020年春,习近平主席考察了浙江、陕西、山西三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忘忧”解忧,脱贫大计。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享有“黄花之乡”盛名的大同市。该市近年来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带动了1.5万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1)巍巍秦岭,和合南北。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是(  )
①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接近 ②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
③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④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大同市享有“黄花之乡”美名的原因。
(3)区域联手,共奔小康。为了帮助山西、陕西省脱贫致富,国家实施哪一发展战略?浙江省可以为山西省的黄花菜产业提供哪些助力?
【答案】(1)B
(2)地处黄土高原(边缘),适宜黄花栽培;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种植技术成熟);政府的大力支持。
(3)中部崛起战略;或国家实施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浙江省可以充分利用东部地区的广阔的市场、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等多方面的优势,给山西省黄花菜产业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区域合作;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
【解析】【分析】(1)巍巍秦岭,和合南北。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是①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接近 ;④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③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①④,正确。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根据材料,大同地处黄土高原(边缘),适宜黄花栽培;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种植技术成熟);政府的大力支持。
(3)区域联手,共奔小康。为了帮助山西、陕西省脱贫致富,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或国家实施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战略。
浙江省可以充分利用东部地区的广阔的市场、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等多方面的优势,给山西省黄花菜产业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11.(2020七下·上虞期末)追寻生活足迹,探秘文明演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宝诉说历史】
【网络展示生活】
(1)根据所学知识,说说图①、图②分别向我们诉说了哪些历史的信息。
(2)根据材料,说说大众传媒对文化发展的作用。李洁祖孙三代在玉石创作中碰撞火花说明了什么?
【答案】(1)骨笛的出土说明了当时的人们已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那一时期出现了原始的音乐。玉琮说明当时出现了贫富分化、等级分化以及高超的制造技术等。
(2)互联网、电视等大众传媒承载着文化传播的使命,更记载着生活时空的变迁。
李洁祖孙三代在创作中会碰撞出火花的原因是由于社会生活经验不同,不同时代的人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知识点】传媒的行程;区域的变化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骨笛的出土说明了当时的人们已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那一时期出现了原始的音乐。玉琮说明当时出现了贫富分化、等级分化以及高超的制造技术等。
(2)根据材料,互联网、电视等大众传媒承载着文化传播的使命,更记载着生活时空的变迁。
李洁祖孙三代在创作中会碰撞出火花的原因是由于社会生活经验不同,不同时代的人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点评】 良渚文化的手工业技术已比较发达且趋于专业化,玉石制作、制陶、木作、竹器编织、丝麻纺织等都达到较高水平,特别是在良渚古城内城中发现了制玉的手工业作坊,出土了各类玉器,其数量多、品种丰富、雕琢精美,采用透雕或减地浮雕技法,纹饰刻画精细,显示出当时的玉器制作技术已经相当高超。玉器在当时的良渚社会是高等级身份的体现物,如象征神权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权的玉钺都只出土于大型墓葬中,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专业化的为贵族阶层服务的高端手工业。
1 / 1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检测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共20分,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0七下·上虞期末)中国的饮食文化折射出鲜明的地域特色,下列餐饮招牌与其所属省区的简称对应一致的是(  )
A.①—滇 B.②—皖 C.③—甘 D.④—陇
2.(2020七下·上虞期末)“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诗句描述了江南地区的梅雨期景象,此地梅雨形成的
原因是(  )
A.受印度洋上吹来的夏季风影响 B.受太平洋上吹来的夏季风影响
C.受蒙古地区吹来的冬季风影响 D.受西伯利亚吹来的冬季风影响
3.(2020七下·上虞期末)读“中国沿北纬30°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问题。
(1)上图直接反映了我国(  )
A.地形类型多样,高原山地为主
B.地形类型多样,平原盆地为主
C.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
D.山脉纵横交错,地势南高北低
(2)上图反映的特征使得(  )
A.地势落差巨大,水能丰富
B.水汽不易深入,仅沿海地区湿润
C.东西部差异大,沟通不畅
D.冷空气受阻,东部地区四季温暖
4.(2020七下·上虞期末)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下列描述符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区所在河段特征的是(  )
A.河床抬高,有“地上河”景观
B.峡谷众多,旅游资源异常丰富
C.江阔水深,被称为“黄金水道”
D.河道弯曲,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2)来自A省的小明,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乡,下列图片中可选用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0七下·上虞期末)读下图可知台湾岛(  )
①三面与海相邻
②气候寒冷干燥
③矿产资源丰富
④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0七下·上虞期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复杂的自然环境使我国不同区域的生产生活内容丰富多彩,下列被深深烙上黄土高原印记的是(  )
A.安塞腰鼓,窑洞居住 B.靠天养畜,牦牛成群
C.临河建屋,小船悠悠 D.绿洲农业,瓜果飘香
7.(2020七下·上虞期末)新冠肺炎防控一级响应期间,上虞区的村庄、社区及生产经营场所的出入口都设置了卡口,市民必须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这说明了规则(  )
①因生活需要而出现 ②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③都是由政府制定的 ④可以随意纂动修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2020七下·上虞期末)世界文明区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存,下列遗存中属于海洋文明的是(  )
A.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 B.古埃及的纸草文书
C.巴基斯坦的摩亨佐·达罗城 D.克里特岛的米诺斯王宫
二、综合题(本题有3小题,共30分)
9.(2020七下·上虞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武汉地方建制始于西汉……元世祖至元十八年,武昌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明代李釜源在《地图综要》中写道:“楚故泽国,耕稔甚饶。一岁再获柴桑、吴楚多仰给焉。谚曰 ‘湖广熟,天下足’……”
(1)根据材料一,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描述武汉市的地理位置。
(2)明代谚曰:“湖广熟,天下足。”根据材料,分析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3)材料二采用了哪种纪年方法?从史料类型看《地图综要》记录的内容属于哪类史料?
10.(2020七下·上虞期末)2020年春,习近平主席考察了浙江、陕西、山西三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忘忧”解忧,脱贫大计。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享有“黄花之乡”盛名的大同市。该市近年来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带动了1.5万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1)巍巍秦岭,和合南北。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是(  )
①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接近 ②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
③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④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大同市享有“黄花之乡”美名的原因。
(3)区域联手,共奔小康。为了帮助山西、陕西省脱贫致富,国家实施哪一发展战略?浙江省可以为山西省的黄花菜产业提供哪些助力?
11.(2020七下·上虞期末)追寻生活足迹,探秘文明演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宝诉说历史】
【网络展示生活】
(1)根据所学知识,说说图①、图②分别向我们诉说了哪些历史的信息。
(2)根据材料,说说大众传媒对文化发展的作用。李洁祖孙三代在玉石创作中碰撞火花说明了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重庆小面—重庆,简称是渝;②沙县小吃—福建,简称是闽;③兰州拉面—甘肃,简称是甘或陇;④西安肉夹馍—陕西,简称是陕。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每一个省级行政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
2.【答案】B
【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解析】【分析】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随着夏季风增强,锋面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这时北方的冷空气势力虽已减弱,但仍可影响到江淮地区,两种气流在这里交锋,由于它们势均力敌,相持不下,形成准静止锋而产生连续性降水,雨带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徘徊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这时正是梅子成熟的时节,故称为梅雨天气,即诗中的“黄梅时节家家雨”。七月中旬以后,随着夏季风的进一步增强,锋面雨带移到华北、东北。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一诗句描写的是梅雨天气,在夏初江淮地区常常阴雨连绵,因为这时正值梅子黄熟季节,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梅雨”季节,由于下雨时间长,空气湿度大,百物生霉所以又叫“霉雨”,梅雨的天气特点是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相对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小,阴云笼罩,出现绵绵阴雨或阵性降雨.
3.【答案】(1)C
(2)A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
【解析】【分析】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图直接反映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上图反映的特征使得地势落差巨大,水能丰富。西高东低的地形,有利于水汽深入内陆,给我国带来大量的降水。这样的地形,促进了东西部之间的交流,促进沿海和内陆之间的经济联系。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①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夏季风)深入内陆,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大量的降水,有利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发展农业生产。②地势对河流的影响: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得我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滚滚流,同时在各阶梯的交界处河流产生巨大的落差,水能资源十分丰富。③地势对交通的影响:这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经济的大开发;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也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4.【答案】(1)C
(2)D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母亲河———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河床抬高,有“地上河”景观是描述黄河的下游地区; 峡谷众多,旅游资源异常丰富,是描述长江上游地区;江阔水深,被称为“黄金水道”,是描述长江干流的中下游地区;河道弯曲,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是描述长江下游地区。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区所在河段正好位于河流的下游地区,但这里洪涝灾害较少。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2)来自A省的小明,其中A省是四川省。题中图片①是坎儿井,应该在新疆;②是四川自贡的井盐;③是四川的都江堰宝瓶口;④是四川的川剧变脸;②③④ ,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黄河的中游流经了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这里植被遭到破坏,地表得不到保护,在夏季多暴雨的情况下,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使的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大量的泥沙被携带,到下游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高高在上的“地上河”。
5.【答案】D
【知识点】台湾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台湾四面与海相邻,气候根据植物来推测不是寒冷干燥, 台湾气候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根据图例可知,台湾矿产资源丰富,地势中间高四周低。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与福建省隔海相望;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地区;它北临东海,南临南海,东临太平洋,西临台湾海峡.台湾岛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台湾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地形以台湾山脉为主,西部地形区以平原为主。台湾最高山峰是玉山。
6.【答案】A
【知识点】黄土高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安塞腰鼓,窑洞居住是黄土高原风情;靠天养畜,牦牛成群是青藏高原风情;临河建屋,小船悠悠是南方地区的风情;绿洲农业,瓜果飘香是西北地区的风情。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一句俗谚,比喻一定的环境造就一定的人才.不同地域上的人,由于环境的不同、生存方式不同、思想观念不同、人文历史不同、为人处事不同,文化特征也不同.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风土人情大不相同.
7.【答案】A
【知识点】规则的演变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随着新冠疫情的发展,村庄,社区及生产经营场所的出入口都设置了卡口,市民必须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这说明了规则是由于生活的需要而出现的,并且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主要是防控疫情的需要而制定的。这些规则不一定都是政府制定的,也是不能随意纂动修改的,需要严格执行。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规则是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规则可以是由书面形式规定的成文条例;也可以是约定俗成,流传下来的不成文规定。 规则,其实也不是一成不变。历史上,有许多规则随着社会的发展相继废立;现实中,也有许许多多的规则随着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完善。
8.【答案】D
【知识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西方文明的摇篮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古埃及人写在纸草文书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人刻在泥版上的楔形文字, 巴基斯坦的摩亨佐·达罗城 ,都属于大河文明。克里特岛位于希腊本土以南130公里的地中海上,爱琴海以南,面积8236平方公里,是希腊最大的岛屿。 克里特岛的米诺斯王宫 ,属于海洋文明。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代希腊属于蓝色的地中海文明;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和古代中国都发源于大河流域.
9.【答案】(1)相对位置:武汉位于湖北省的东部,长江的中游;经纬度位置:大约在东经114.3°,北纬30.5°附近。
(2)该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武汉位于长江沿岸,有利于灌溉和运输;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3)年号纪年法;文献资料
【知识点】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如何开展社会调查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武汉市的地理位置可以从相对位置和经纬度位置角度描述。故答案为,相对位置:武汉位于湖北省的东部,长江的中游;经纬度位置:大约在东经114.3°,北纬30.5°附近。
(2)根据材料,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角度分析。故答案为:该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武汉位于长江沿岸,有利于灌溉和运输;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3)材料二中,元世祖至元十八年,采用了年号纪年方法。从史料类型看《地图综要》记录的内容属于文献资料。
【点评】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主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半球位置等方面进行回答。 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即确定一个区域范围或具体地点,在地球表面具有唯一性;相对位置,主要看与周边事物的相对关系;海陆位置主要从海陆角度看,是否沿海,大陆的东西岸;半球位置是看在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10.【答案】(1)B
(2)地处黄土高原(边缘),适宜黄花栽培;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种植技术成熟);政府的大力支持。
(3)中部崛起战略;或国家实施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浙江省可以充分利用东部地区的广阔的市场、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等多方面的优势,给山西省黄花菜产业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区域合作;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
【解析】【分析】(1)巍巍秦岭,和合南北。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是①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接近 ;④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③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①④,正确。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根据材料,大同地处黄土高原(边缘),适宜黄花栽培;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种植技术成熟);政府的大力支持。
(3)区域联手,共奔小康。为了帮助山西、陕西省脱贫致富,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或国家实施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战略。
浙江省可以充分利用东部地区的广阔的市场、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等多方面的优势,给山西省黄花菜产业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11.【答案】(1)骨笛的出土说明了当时的人们已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那一时期出现了原始的音乐。玉琮说明当时出现了贫富分化、等级分化以及高超的制造技术等。
(2)互联网、电视等大众传媒承载着文化传播的使命,更记载着生活时空的变迁。
李洁祖孙三代在创作中会碰撞出火花的原因是由于社会生活经验不同,不同时代的人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知识点】传媒的行程;区域的变化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骨笛的出土说明了当时的人们已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那一时期出现了原始的音乐。玉琮说明当时出现了贫富分化、等级分化以及高超的制造技术等。
(2)根据材料,互联网、电视等大众传媒承载着文化传播的使命,更记载着生活时空的变迁。
李洁祖孙三代在创作中会碰撞出火花的原因是由于社会生活经验不同,不同时代的人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点评】 良渚文化的手工业技术已比较发达且趋于专业化,玉石制作、制陶、木作、竹器编织、丝麻纺织等都达到较高水平,特别是在良渚古城内城中发现了制玉的手工业作坊,出土了各类玉器,其数量多、品种丰富、雕琢精美,采用透雕或减地浮雕技法,纹饰刻画精细,显示出当时的玉器制作技术已经相当高超。玉器在当时的良渚社会是高等级身份的体现物,如象征神权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权的玉钺都只出土于大型墓葬中,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专业化的为贵族阶层服务的高端手工业。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