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4月月考(期中)试题(8科8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4月月考(期中)试题(8科8份)

资源简介

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当前,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裁量受到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回答1~3题:
1.目前,多数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是                ( )
A.快速增长 B.负增长 C.接近零增长 D.零增长
2.21世纪下半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 )
A.人口数量过多 B.人口数量过少 C.人口年轻化 D.人口老龄化
3.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受到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  )
A.生产力水平  B.社会福利  C.文化观念 D.自然环境
4.世界人口最多的10个国家中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
A.中国 B.尼日利亚?    C.美国   D.印度
表1-1是1953-2000年江苏人口变化情况。据此回答5~6题
表1-1
年份 总人口(万人) 每百万人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家庭户规模(人)
1953 3767.29 4.49 14.78 4.19
1964 4452.21 3.71 14.83 4.09
1982 6052.11 5.55 15.82 3.91
1990 6705.61 6.79 21.24 3.66
2000 7438.01 8.76 41.49 3.23
5.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  )   
A.最近十年江苏人口的增幅达历史最大值
B.最近十年江苏城镇人口数量明显增加
C.江苏距离老龄化社会尚有较大距离
D.最近十年江苏的家庭户数呈现减少势头
6.对上题得出的结论,你认为产生的原因是                ( ) 
A.江苏经济发展较快,可供人口增长需要的消费资料增多
B.江苏人均GDP增长较快,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C.江苏的医疗卫生事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D.家庭观念发生变化,离婚率呈现上升趋势
7.近年来,我国的人口迁移不仅数量   ,而且频率   。      (  )
A.增加,减慢 B.增加,加快 C.减慢,减慢 D.减慢,加快
8.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最根本原因是                   ( )
A.自然环境因素 B.婚姻家庭因素 C.经济因素 D.政治因素
9.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是             (   )
A.政府放松了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控制 B.大型工程建设的需要 
C.压缩城市人口规模的需要      D.地区间的经济差异
10.“木桶效应”说法正确的是                   ( )
A.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取决于长的桶板
B.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取决于短的桶板
C.如果桶板代替资源,则长的板决定了人口的容量
D.地球上人口的容量决定于人类自身
11.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
A.资源基础 B.三大发明 C.消费水平 D.商品经济的发展
12.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 )
A.科技水平→获取资源数量→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文化→生活消费水平→环境人口容量
C.科技水平→环境人口容量→资源的获取
D.人口文化→环境人口容量→生活消费水平
13.我国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尤为突出的是什么资源    ( )
A.土地资源 B.淡水资源 C.森林资源 D.电力资源
14.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
A.商业区功能用地 B.住宅区功能用地
C.工业区功能用地 D.文化区功能用地
15.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 )
①不同的功能活动 ②城市环境的优劣 ③距离市中心远近 ④交通便捷程度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16.从地域分布上看,中心商务区一般位于 ( )
 A.城市居民区的边缘地带 B.城市的边缘地带
C.通达度最高的地区 D.工业区的中心部位
17.下列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低级住宅区往往与工业区相联系的,高级住宅区则与文化区相联系
B.在位置上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是相邻发展的
C.形成分化在工业革命以前已经出现
D.高级住宅区往往与低地相联系的,低级住宅区则与高坡相联系
18.若仅考虑付租能力这一因素,城市各功能区由市中心到郊区依次为 ( )
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19.提供下列服务的城市属于等级最高的是 ( )
A.小百货、副食品 B.早点铺、菜市场
C.医院、大商场 D.小学、理发馆
20.下面是某城市功能分区的四种方案(图2-1),最合理的是 ( )
21.关于城市等级、数目和服务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广
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广
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广
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广
22.关于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叙述正确的是 ( )
A.设计者尽可能的把高一级居民点设在低一级居民点的边缘 B.设计者尽可能的把高一级居民点设在低一级居民点的中央
C.设计者把居民点设置为四级
D.这样设置是根据该地的自然条件来设置的
23.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 )
A.城市的用地规模 B.城市的人口数量
C.城市的数量 D.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说明了 ( )
A.城市内环境质量相对下降,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降低
B.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C.大城市中心区萎缩,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下降
D.大城市经济发展停滞
25.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  )
A.起步早,发展慢 B.出现逆城市化
C.城市发展较合理 D.城市化水平低
二、综合题(共50分)
26.图1-1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有关问题:(14分)
(1)A表示__________国家,B表示__________国家。(发达或发展中)
(2)A类国家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是__________,B类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是__________。
(3)从平均年龄来看,A类国家平均年龄较 ,B国较 。
(4)上述两种人口年龄构成哪种好,为什么?
答: ,理由是

(5)针对不同的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分别是:
A国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B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7. 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
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 )
A.规模的大小 B.重要的程度
C.付出租金的高低 D.由政府的决策
(2)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下列因素: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②土地利用方式 ③交通通达度 ④ 企业的支付能力,其
中主要的是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 ;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____ 区,
因为这里接近最大的_______ ,故租金最 。
(4)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___ 区,因这里靠近 ,既有利于 ,又方便_______ 。
(5)图中C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___ 区。
(6)图中A、B、C中占地面积最小的是 (填字母)。
28.读图1-3,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目前,我国以占世界_______%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__________%的人口。
(2)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__________。耕地发展的可能趋势是_________。
(3)我国耕地承载量所面临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国家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读“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图1-4
(1)荷兰人在围海造田得来的圩田上规划居民点时应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理论,设计者把居民点分为__________等级,其中A级居民点__________个,B级居民点__________个,并充分考虑了各级居民点的__________,根据__________来布置相应的功能。
(2)在选择位置时,设计者尽量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最大限度地方便圩田上的全体居民。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二、 综合题
27、(1) C (2) B (3)A 商业区 消费人群 高 (4) 住宅区 市中心 上下班 购物(5) 工业区 (6) A
29、(1)中心地理论 三 1 4 17 人口 人口的需求
(2)高一级居民点设在低一级居民点的中央
图2-1第一部分:听力 (满分30 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划在试卷上。录音结束后,你有两分钟的时间将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 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l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dialogue?
A.The final score was zero-four.
B.England team lost the football match.
C. The man felt disappointed.
2.Where is this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ing place
A.On the bus. B.At the library.C. At the cinema.
3.What drink does the woman prefer?
A.Coffee.B.Cold water. C. Tea.
4.What’s the mall interested in during his free time?
A.Playing chess. B. Collecting stamps. C. Nothing but play.
5.What do the two speakers do immediately
A.Have a cup of coffee.
B.Take a taxi to the woman’s place.
C.Make an early start.
第二节(共15小题; 每小题1.5分,满分22. 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自。每段对话或独自后有几个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How long has Bill been looking for a new position?
A.For several weeks. B. For some day. C. For quite a long time.
7.How did Bill feel about the interview?
A.He was sure lie could get the new job.
B.He was uncertain if lie could get the new job.
C.He didn’t think the interview was difficult.
8. What can we know from the talk
A.Bill’s wife had a wonderful time.
B. Bill’s wife didn’t know the news.
C. Bill’s wife was satisfied with their life.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
9.Why did Li Ming go to Hainan Island
A. On business. B. For a holiday. C.To see his friends.
10.What did Li Ming do there
A. He went hiking in the mountains and swam in the sea.
B.He sometimes went shopping in the town.
C.He sometimes had a picnic in the mountains.
11.Why is it quite wet on Hainan Island
A.Because the wind there often comes from the warm sea.
B.Because it is the southern part of China.
C.Both A and B.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2至14题。
12.What’s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Husband and wife. B. Friends. C. Neighbors.
13.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football match
A.It will begin at one o’clock tomorrow morning.
B. It is between British arid the USA.
C.It will be a boring one.
14.Why did the woman decide not to watch the match
A. She was afraid that she would be late for work.
B.She was not interested in it. C.It took a long tine for leer to fall asleep.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5至16题。
15.Why did the woman have NOT seen the man for some times
A.He had been oil vacation.
B.He was catching up on things at home.
C.He had been sick.
16.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woman from the dialogue?
A.She was taking care of her mother who had the flu.
B.She had been sick.
C.She didn’t have the flu.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diet foods in America?
A.Americans spend 70 million dollars on diet foods.
B.Not many new diet foods are popular every year.
C.American supermarkets sell a variety of diet foods.
18.If people can’t lose weight on their own,what should they do?
A.Only cat ice cream for lunch and dinner.
B.Join diet groups.
C.Get help and encouragement somewhere.
19.What is the speaker mainly talk about?
A. Diet pills. B. Ice cream diet. C. American’s diet craze.
20.What’s the speaker’s attitude towards losing weight?
A. Disagree. B. Agree. C. Not mentioned.
第二部分:单选(语法和词汇部分)
第一节 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1. ---May I open the window to let in some fresh air
--- _________.
A. Come on! B. Take care! C. Hold on! D. Go ahead!
22. It was rude ______ you with your mouth full.
A. for; to talk B. of; to talk C. of; talking D. for; talking
23.---How about camping this weekend, just for a charge
--- OK, _______ you want.
A. whichever B. however C. whatever D. whoever
24._______ is often the case, we have worked out the production plan.
A. Which B. When C. What D.As
25. You did not bother me. ________, I like your company.
A. In other words B. On the contrary C. For one thing D. On the other hand
26. Mary shut the door heavily and burst into tears. No one in the office knew ________she was so angry..
A. whether B. why C. where D. that
27. The doctor thought ________ would be good for you to have a holiday.
A. this B. that C. one D. it
28.It is not worth ____________.
A. to take a chance B. taking a chance C. to take chances D. having a chance
29._________we will go camping tomorrow depends on the weather.
  A .If B. Whether C. That D. Where
30. The motorcycle _______the fence and the cycler was badly injured all over.
A .run into B. knocked into
C. crushed onto D. crashed into
31. _______my mother, my father is a terrible cook.
A. Dislike B. Alike
C. Unlike D. Likes
32. He ______ at once when I promised to help him.
A. cheered up B. gave up C. lighted up D. turned up
33. ___________ is well known that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a recently.
A. It B. That C. Which D. As
34. This area is specially protected, people are not _______ to cut down trees and hunt animals.
A. permitted B. advised C. allowing D. permited
35. Yesterday my father made a promise ____________ he was free he would take me to Qingdao.
A. if B. whether C. that if D. That
第三部分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More and more students want to study in "hot" majors.As a 36 , many students want to37 their interests and study in these 38 such as foreign language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law, etc.
Fewer and fewer students choose scientific majors, 39 maths, physics and biology, and art 40 , like history, Chinese and philosophy(哲学).
 41students can study in these "hot" majors, because the 42 of these "hot" majors is limited.
If 43 has no interest in his work or study, 44 can he do well I 45 this from one of my classmates.He is 46 the countryside.His parents are farmers.Though he 47 biology, he chose "international business".He 48 to live a lif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49 of his parents.
In the end, he found he was not 50 in doing business.He found all the subjects to be 51 .
52 this wouldn't have happened if he had chosen his major according to his own interests.
Choosing a major in university 53 decide one's whole life.Majors 54 are not "hot" today may become the "hot" major of tomorrow.Choosing your major according to your own55 is the best way to succeed.
36.A.person B.way C.teacher D.result
37.A.give up B.pick up C.take up D.make up
38.A.places B.subjects C.areas D.schools
39.A.for example B.such as C.as to D.as well as
40.A.images B.majors C.features D.museums
41.A.Only a few B.Quite a few C.Perhaps few D.The few
42.A.number B.power C.level D.degree
43.A.that B.those C.one D.ones
44.A.why B.where C.how D.when
45.A.suggested B.guessed C.searched D.heard
46.A.above B.off C.in D.from
47.A.studies B.likes C.learns D.fails
48.A.wants B.starts C.refuses D.stops
49.A.what B.that C.which D.one
50.A.rich B.clever C.interested D.easy
51.A.lovely B.valuable C.simple D.tiresome
52.A.So B.Then C.Just then D.Maybe
53.A.does B.does not C.will D.can often
54.A.what B.in which C.which D.when
55.A.interests B.experiences C.mind D.skill
第四部分:阅读理解(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第一节:阅读下列短文,从下列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E)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part of teenage life.
A new report on 3,375 students aged from 10 to 18 in seven Chinese cities found that 38 percent of them believe they use the Internet often.While most of them get useful information and use the Internet to help in their studies, some are not using it in a good way.In order to help young people use the Internet in a good way, a textbook on good Internet behavior has started to be used in some Shanghai middle schools this term.The book uses real examples to teach students all about good ways of using the Internet.The book gives useful advice such as it's good to read news or find helpful information to study.
56.The textbook mainly tells us ______.
A.why we should use the Internet
B.how to study using the Internet
C.how to use the Internet correctly
D.how to get help from others
57.What's the attitude of teachers and parents towards the textbook
A.They are against it. B.They are for it.
C.They don't care about it. D.The passage doesn't mention.
58.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eenagers are NOT encouraged to _____.
A.read online news
B.make online friends
C.find helpful information online
D.meet a friend offline without letting their parents know
59.From this passage we know that _______.
A.more and more students have given up visiting bad Web sites
B.schools and teachers begin to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use of the Internet
C.no more homework will be given in Shanghai middle schools
D.less and less information can be found on line
B
I was very disappointed not to be able to go to the jazz concert last Friday.The advertisement in the paper said that you could buy tickets at the theatre box in Richland Hills any day between 10:00 and 4:00.Since I work from 9:00 to 5:30, the only time I could go to the theatre was during my 45-minute lunch break.Unfortunately, the theatre is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town, and the bus service between my office and Richland Hills is not very good.But if you are lucky, you can make the round trip in 45 minutes.Last Monday.I stood at the bus stop for 15 minutes waiting for the bus.By the time I saw one come around the corner, there was not enough time left to make the trip.So I gave up and went back to the office.The same thing happened on Tuesday, and again next day.On Thursday, my luck changed.I got on a bus right away and arrived at the theatre in exactly 20 minutes.When I got there, however, I found a long line of people at the box office, I heard one man say he had been waiting in line for over an hour.Realizing I would not have enough time to wait in line.I caught the next bus and headed back across the town.By Friday I realized my only hope was to make the trip by taxi, it was expensive, but I felt it would be worth it to hear the concert.The trip by taxi only took 10 minutes, but felt like an hour to me.When I got to the theatre, I was relieved to see that nobody was waiting in line.The reason, however, I quickly discovered, was that they had already sold all the tickets.
60.The man learned that there would be a concert last Friday.
A.from his friends B.from one of his work-mates
C.over the radio D.from the newspaper
61.He tried to go to the theatre every day but managed to get there only _______.
A.once B.twice C.three times D.four times
62.One day the man took _______ to get to the theatre by bus.
A.forty-five minutes B.fifteen minutes
C.just twenty minutes D.over an hour
63.The underlined word "relieved" may best be replaced by ___________.
A.surprised B.pleased C.puzzled D.sorry
C
Most musicians agree that the best violins were first made in Italy.They were made in Cremona, Italy, about 200 years ago.These violins sound better than any others.They even sound better than violins made today. Violin makers and scientists try to make instruments like the old Italian violins.But they aren't the same.Musicians still prefer the old ones.No one really knows why these old Italian violins are so special, but many people think they have an answer.
Some people think it is the age of the violins.They say that today's violins will also sound wonderful someday.But there is a problem here.Not all old violins sound wonderful.Only those from Cremona are special.So age cannot be the answer.There must be something different about Cremona or those Italian violin makers.
Other people think the secret to those violins is the wood.The wood of the violin is very important.It must be from certain kinds of trees.It must not be too young or too old.Perhaps the violin makers of Clemons knew something special about wood for violins.
But the kind of wood may not be so important.It may be more important to cut the wood in a special way.Wood for a violin must be cut very carefully.It has to be the right size and shape.The smallest difference will change the sound of the violin.Musicians sometimes think that this was the secret of the Italians.Maybe they understood more than we do about how to cut the wood.
There may never be other violins like the violins of Cremona.Their secret may be lost forever.Young musicians today hope this is not true.They need fine violins.But there aren't very many of the old violins left.Also, the old violins are very expensive.Recently, a famous old Italian violin was sold for about US $ 300,000!
64.This passage is about ________.
A.making violins B.musical instruments
C.scientific ideas D.the old Italian violins
65.The best violins ____________.
A.are made with modern techniques B.were lost many years ago
C.were made in Italy 200 years ago D.were made by scientists
66.Some people think that modern violins __________.
A.will sound better in the future
B.will sound worse in the future
C.sound wonderful naturally
D.will never be as old as those from Cremona
67.Violins made today ________.
A.look the same as the old ones B.sound the same as the old ones
C.are better than the old ones D.have the same varnish as the old ones
D
People believe that climbing can do good to health.Where can you learn the skill of climbing then If you think that you have to go to the mountains to learn how to climb, you' re wrong.Many Americans are learning to climb in city gyms(体育馆).Here, people are learning on special climbing walls.The climbing wall goes straight up and has small holding places for hands and feet.
How do people climb the wall To climb, you need special shoes and a harness(保护带)around your chest to hold you.There are ropes(绳索)tied to your harness.The ropes hold you in place so that you don' t fall.A beginner's wall is usually about 15 feet high, and you climb straight up.There are small pieces of metal that stick out for you to stand on and hold on to.Sometimes it's easy to see the next piece of metal.Sometimes, it's not.The most difficult point is to control your fear.It's normal for humans to be afraid of falling, so it's difficult not to feel fear.But when you move away from the wall, the harness and the ropes hold you, and you begin to feel safe.You move slowly until you reach the top.
68.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passage
A.People are fairly interested in climbing nowadays.
B.It is impossible to build up one's body by climbing.
C.People can only learn the skill of climbing outdoors.
D.It is always easy to see holding places in climbing.
69.The most difficult thing to do in wall climbing is _______.
A.to tie ropes to your harness B.to control your fear
C.to move away from the wall D.to climb straight up
70.The word "workout" underlined in the last paragraph most probably means_________.
A.settlement B.exercise C.excitement D.tiredness
71.Why does the author write this passage
A.To tell people where to find gyms.
B.To prove the basic need for climbing.
C.To encourage people to climb mountains.
D.To introduce the sport of wall climbing.
E
Social networking isn't only for the under 40s. More than 25 percent of Americans 50 years and older stay connected using sites such as Facebook, MySpace and Twitter, according to new research.
"The latest data tells us that more and more social networking is becoming a part of everyday life for Americans 50 plus," said Kevin Donnellan, the chief communications officer at AARP, which released the report.
Nearly a quarter of older Americans are on Facebook and 73 percent said they use it to stay in touch with relatives, but not just their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They are using the Internet to keep up with the world and the people who are important to them," said Jean Koppen, the author of the report. She added that older adults are also on Facebook to stay connected, not only with their family, but with their friends and peers. Almost 50 percent of older adults were introduced to th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by a family member, mainly a child or grandchild. "Just under one-fifth of adults aged 50 and older say they do not use the Internet,"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The findings are based on a telephone survey of 1,863 adults. In addition to keeping up on Facebook and Twitter older adults are also aware of the latest technology. Eighty-three percent had heard about the Apple iPad and 11 percent intended to buy one.
72.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Social networking isn’t for the under 40s in the U.S.A.
American old people’s way of life is quite fashionable.
The Internet is also popular among the American over 50s.
Facebook, MySpace and Twitter are hot websites in America.
7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Nearly 2000 adults took part in the survey on line.
The over 50s were introduced to the Internet by the young.
About 20% of adults aged 50 and older don’t like the Internet.
Many Americans 50 plus stay connected using the Internet.
74. What’s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used for
A. It’s used as a reason for the popularity of the Apple iPad in America.
B. It’s used as an example of the older adults’ awareness of the latest technology.
C. It’s used as a suggestion to the readers who are interested in the IT products.
D. It’s used as a choice for the Americans intending to use Social networking.
75. Where can we most probably read this passage
A. In an experiment introduction. B. In a computer magazine.
In a product advertisement. D. In a news report
第五部分:用单词正确的形式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I planned to go ________________(市区) this Sunday.
We admire her for she has a ____________ (天赋)for singing and dancing.
Without ______________(氧气), we can’t live.
There is a _______________ (轻微的)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words.
The river is so polluted that every day we can see a lot of things __________ (漂浮)on the water.
As is known to all, smoking is _____________ (有害的)to our health.
To do this work well needs some ________________(耐心) .
Time is ____________(有限). We need to hurry.
It is ____________ (显然)that he has known the story.
It’s good ______________ (礼貌)to say goodbye to the host when leaving.
第六部分: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设你是李华,准备参加学校举办的主题为“健康成长”的英语作文比赛。请按要求写一篇短文,主要内容包括:
1. 乐观的人生态度;
2. 努力学习;
3. 参加体育锻炼
注意:1.词数100左右;
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高一英语试题答案
完形填空:36-40 DACBB 41-45 AACCD 46-50 DBABC 51-55 DDBCA
作文
We all want to grow up happily and healthily, and for this goal we must do several things. Firstly, we should develop a goodattitude to life. Life consists of not only sunshine but also hard times. We should be brave in front of difficulties. Secondly, we must study hard because knowledge is power. If we have the power, we can help to build our country and enjoy life better. In order to study well, we need to do sports so that we can keep fit. We can go running, play ball games or simply take a walk after a day’s study. If we do those things well, we will be able to grow up happily and healthily.第I卷(选择题,共39分)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筵(yàn)席 默契(qiè) 嚼(jiáo)烂
B.夙(sù)愿 晕眩(xuàn) 褶(zhé)皱
C.榫头(sǔn) 翩翩(piān) 铁杵(chǔ)
D.畏葸(sī) 浩瀚(hàn) 调剂(j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阑珊   澜言 瑕疵  欲盖弥彰
B.影碟 间谍 胀大  珊珊来迟
C.兵戎 敕造 撕打  沸反盈天
D.即兴 桌帏 磅礴  姹紫嫣红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21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 , , ; , ,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
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
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
③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
④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
⑤他们把大自然看做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
⑥从表面上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
A. ②③①④⑤⑥
B. ②③⑥④①⑤
C. ③①⑤②④⑥
D. ③④②①⑥⑤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事实上,达赖这种恬不知耻、处心积虑、欺世盗名的谎言,掩盖不住其分裂祖国、图谋“西藏独立”的真实意图和反动本质。
B.奚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C.针对美国酝酿对伊朗进行新的制裁,俄罗斯总参谋长警告说,俄同伊朗在各领域都有着传统的盟友关系。这番表态的弦外之音是一旦美国对伊朗动武,俄罗斯不会坐视不理。
D.从官员到老百姓,从教练员到运动员,“拜金”成为奥运的唯一目标,创建体育强国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5.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有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B.佳士得拍卖行一意孤行,坚持拍卖被劫掠的圆明园文物,不但违背了相关国际公约的精神和文物返还原属国的国际共识,也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文化权益。21世纪教育网
C.还有什么能比母亲对远行儿子的思念更深切的呢?每次走进这个小房间,看到里头陈设着的各式各样的儿子从前使用过的东西,她都会潸然泪下。
D.若一个人对社会作出贡献,社会能够给其应有回报,他就会对社会产生责任感。近年来,中国政府将明确提出这一基本理念,并在政策制定、执行上有所体现。
6、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赈灾文艺晚会上展示的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让台下的观众热血沸腾,许多人哭了,哭得那样深情、那样真实自然。
B.当我们气喘吁吁地上到绝顶之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便觉蓝天伸手可触,江山一眼可收。
C.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这句话说明了培养人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事。
D.中国坚持新安全观,参加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与东盟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坚持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南海资源的主张。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
王安石曾赋诗咏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在这里,当白梅和落雪引起人们视觉上的混淆时,发挥重要辨别作用的就是嗅觉。人类能够识别和记忆大约1万种不同的气味,其生理机制却一直是个谜。为此,许多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以求找到解开奇妙的嗅觉世界之谜的钥匙。
在嗅觉的早期研究中,气味的识别,一般被认为是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相结合的结果。1977年,科学家发现这种受体存在于嗅觉神经元伸入鼻腔黏膜的嗅纤毛上。一旦将这些嗅纤毛移除,嗅觉能力也将随之丧失。这说明嗅纤毛是嗅觉系统运行的起点。
但是,气味分子又是如何转化为嗅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的呢?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发现,当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结合后,作为化学信号的气味分子经过属于GTP蛋白(通称G蛋白)的嗅觉受体的复杂作用,转变为电信号后,便沿着嗅觉神经开始一场拉力跑。这些信号先从鼻腔进入颅内,最后被传至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在那里它们被翻译成特定的嗅觉信息,即人们感知。这就是阿克塞尔和巴克为我们描述的完整的嗅觉信号通路理论。
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科学家就发现在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存在着一套G蛋白信号通路,而且前人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研究成果也暗示G蛋白可能参与了嗅觉信号的传导过程。当阿克塞尔和巴克在构建嗅觉信号通路理论时,他们发现嗅觉受体属于G蛋白受体家族,蒙在嗅觉系统这个谜团上的“盖头”终于被掀开了一角。
7、下列对阿克塞尔和巴克的嗅觉信号通路理论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气味分子在属于G蛋白的嗅觉受体的作用下从化学信号转变成为电信号
B、嗅觉信号通路的末端是大脑嗅觉皮层中的某些精细区域。
C、嗅觉信号通路理论阐述的是气味分子转化为嗅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的过程。
D、作为化学信号的气味分子到达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被翻译成嗅觉信息。
8、下列对文中嗅觉研究成果的承接顺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发现嗅纤毛是嗅觉系统运行的起点后,科学家进一步认识到气味的识别是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相结合的结果。
B、在嗅觉信号通路理论提出后,科学家又发现了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存在着一套G蛋白信号通道。
C、在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研究成果暗示G蛋白可能参与了嗅觉信号的传导后,科学家发现了在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有一套G蛋白通路。
D、在得知G蛋白可能参与嗅觉信号的传导过程后,科学家即确认嗅觉受体属于G蛋白受体家族。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从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评选可以看出,基因研究很有可能成为嗅觉系统研究的重要方面。
B、王安石的咏梅诗和阿克塞尔、巴克的嗅觉研究说明,中国人关注的是审美,外国人关注的是科学。
C、人类能够识别约1万种气味,按照阿克塞尔和巴克的理论,人类自身也应该有约1万种属于G蛋白的嗅觉受体。
D、嗅觉研究的历史说明,科学研究应该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沿袭前人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这样都能取得进展。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12分,每小题3分)
胡宿,字武平,常州晋陵人。宿为人清谨忠实,内刚外和。登第,为扬子尉。县大水,民被溺,令不能救,宿率公私船活数千人。以荐为馆阁校勘,进集贤校理。通判宣州,囚有杀人者,将抵死,宿疑而讯之,囚惮箠楚不敢言。辟左右复问,久乃云:“旦将之田,县吏缚以赴官,莫知其故。”宿取具狱繙阅,探其本辞,盖妇人与所私者杀其夫,而执平民以告也。
唐介贬岭南,帝遣中使护以往。宿言:“事有不可测,介如不幸道死,陛下受杀直臣之名。”帝悟,追还使者。
泾州卒以折支不时给,出恶言,且欲相扇为乱。既置于法,乃命劾三司吏。三司吏包拯护弗遣。宿曰:“泾卒固悖慢,然当给之物,越八十五日而不与,计吏安得为无罪?拯不知自省,公拒制命,纪纲益废矣。”拯惧,立遣吏。
拜枢密副使。曾公亮任雄州,赵滋颛治界河事。宿言于英宗曰:“忧患之来,多藏于隐微,而生于所忽。自滋守边,北人捕鱼伐苇,一切禁绝,由此常与斗争。南北通好六十载,内外无患,近年边遽来上,不过侵诬尺寸,此城砦之吏移文足以辨诘,何至于兴甲兵哉?今搢绅中有耻燕蓟外属者,天时人事未至,而妄意难成之福。愿守两朝法度,以惠养元元,天下幸甚。”宿以老,数乞谢事。治平三年,罢为观文殿学士、知杭州。明年,以太子少师致仕,未拜而薨,年七十二。赠太子太傅,谥曰文恭。
(选自《宋史卷三百一十八·列传第七十七》,有删节)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宿以老,数乞谢事 事:事情
B.苟有过,盍不早正 盍:何
C.泾卒固悖慢 悖:谬误
D.辟左右复问 辟:使……避开
11.下列加点虚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旦将之田,县吏缚以赴官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B.①泾州卒以折支不时给,出恶言,且欲相扇为乱 ②穷且欲坚,不坠青云之志
C.①宿疑而讯之 ②顺风而呼闻者彰,声非加疾也
D.①忧患之来,多藏于隐薇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胡宿清谨忠实的一组是( )
①宿率公私船活数千人 ②宿取具狱繙阅,探其本辞
③筑石塘百里,捍水患 ④介如不幸道死,陛下受杀直臣之名
⑤拯不知自省,公拒制命 ⑥愿守两朝法度,以惠养元元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③⑤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宿在担任湖州知府时,一些官员对前任太守花钱大兴学校,待其离任时,又“疑以为欺”,对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胡宿毫不留情地进行责备。
B.胡宿在做宣州通判时,有一个将“囚犯”判为死刑的的案件,经过他单独而仔细地审问,终于弄清事情的真相,使这一冤案水落石出。
C.在处理泾州卒欲作乱一案中,包拯本不想袒护相关官吏,当面对胡宿义正词严的告白时,包拯就将相关官吏赶走了事,免得授人以柄。
D.对于“北方”、“捕鱼伐苇”、“侵诬尺寸”引发的争端,胡宿主张“外和”,不必动用军事力量,必要时让地方官员用文书向对方申明即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1分)
14、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4分)
(2)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3分)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分)
15、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同是天涯沦落人, 。(《琵琶行》)
(2) ,雄飞雌从绕林间(《蜀道难》)
(3) ,蓝田日暖玉生烟 (《锦瑟》)
(4)万里悲秋常作客, 。 (《登高》)
(5) ,善假于物也。(《劝学》)
(7) ,塞上风云接地阴。(《秋兴八首》(其一))
(8)一去紫台连朔漠, 。(《咏怀古迹》(其三))
四、古诗赏析
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雨后池上
刘攽[bā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3分)。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4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16分)
严冬海猎
陈秉汗
①风静了,天空像硕大无朋的冰块银晃晃闪着寒光。沿海的海面弥漫着乳白色的雾气。海肚天脚一片胭红。怕冷的夕阳像喝醉了酒,醉醺醺地没入暮霭中。这是霜冻的征兆。几十年未遇的寒流袭来,往日闹市般的海湾冷冷清清。
“海龙——”海滩那边传来渺远的呼唤声。
“哎——”礁石上赤条条地爬上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他迅速穿上一件赤褐色的渔民衣服。衣服又宽又长,过了膝盖,袖口也卷了几卷,分明是他爸爸穿过的。
一年四季,海龙喜欢在这里洗澡、潜水,即使这样的鬼天气也不例外。现在正是尖头鱼最肥最值钱的季节,海龙的爸爸有一种祖传捕鱼绝招,越是天寒地冻效果越好;深夜走到沙滩,仰头喝下一瓶酒,脱下衣服,跳进海里。尖头鱼便迎着热气游过来……可是爸爸出海妈妈就心跳。所以爸爸不让海龙学这种原始的捕鱼法。但海龙觉得有趣,几次要跟着下海,被爸爸骂回来。最近爸爸连续几个晚上下海捕鱼,风寒侵入肌体,生起病来,家里仅有的一点钱在药煲里化作一缕缕轻烟,欠下一屁股债。年关在即,爸爸躺在床上发愁。
听到妈妈的喊声,海龙跳下礁石,赤着脚板,沿着沙滩走回来。
“浸浸海水少生病,邻居老叔说的。”海龙抓了一个番薯端着碗到屋外吃,看看海边的天色变化。
天黑下来,爸爸咳嗽着躺下,妈妈和妹妹也上床睡觉了。海龙装作睡着的样子,爸爸的咳嗽声和呻吟声渐渐静了,才蹑手蹑脚溜下床,溜到门外。
大海一片漆黑。墨兰的苍穹缀满星星,洒下淡淡的星光。海滩像一片蒙蒙轻雾。海龙全副武装,用尖担挑着鱼篓、干柴困,快步向海滩走去。他那稚嫩的脸蛋此刻十分凝重暗淡,和夜色融成一体。他不会喝酒,掏出两个还有些烫手的番薯,拍掉草木灰,连皮吞进肚里。他把尖担插在湖水线上,爬上礁屿,解开柴困,划了几根火柴。柴枝熊熊燃烧起来,照的海面红光闪烁。他脱下衣服,迅速溜下海里。深夜的海水不同白天,像冰一样。海龙感受到裂肌砭骨的寒冷。他没有反悔,没有退缩——爸爸忍受得了,自己为什么忍受不了?他咬咬牙,挥动双臂,捞水擦擦身体。敏感的尖头鱼已经感受到一团热气,它们笨拙地迎着热气游过来。海龙激动得心怦怦跳,忘记了寒冷,牙齿叼着鱼篓,双手左右开弓,左一条右一条,像捞漂浮在水里的萝卜,一一把它们丢进篓里。
海潮不断上涨。海龙随海水不断上浮,到插尖担的地方,鱼篓满了。要是爸爸便立即上岸小跑回家,钻进孩子们用体温焐热的被窝……不!此刻礁屿附近的尖头鱼还很多,他太舍不得离开了。可是鱼篓满了,没地方放呀!他爬上礁石,添了柴火,拿过裤子,用石头把裤带砸成两段,一段把裤脚扎牢,把篓里的鱼倒进去,再用另一段扎了口。海龙带着鱼篓又一次溜下海里,身子接触到密密麻麻的尖头鱼,他激动得热血沸腾,忘记了寒冷,忘记了饥饿,忘记了困乏,抓鱼的动作越来越快……他干狂了,干傻了,恨不得把海里的尖头鱼都抓进自己的鱼篓里。
海龙清醒过来,喝下一碗热水,钻进妈妈妹妹的暖被窝。冰冷的身子接触到妹妹,妹妹惊醒了,“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妈妈说:“哥哥捡回来好多好多的鱼哩。”妹妹揉揉惺忪睡眼,见地上许多尖头鱼,不禁破涕为笑。刺骨的寒风发出尖厉的哨音,穿过小屋的石缝溜走了,②黎明前的大海静了,静的像守着摇篮的母亲……
(选自《2004年广东散文精选》)
17.阅读文中两处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请分别说明作者的描写意图。(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海龙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海龙捕鱼时经受了严峻考验,请找出使他坚持下去的主要原因(3个即可)并结合全文简要分析(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运用(10分)
20、王旭是一位海外华人,在观看国庆60周年阅兵之后,他接受了中央电视台驻外记者的采访,请你替他表达一下此时此刻他内心激动、自豪的心情。要求语言表述连贯、得体,符合人物身份,不超过50个字。(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短文的第2段没有写完,请按要求续写。
要求:
(1)续写的文字,不少于50个字;至少有一处要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2)续写后,三段文字构成一篇内容完整、中心明确的短文。(5分)
早年,雨伞没有美丽的色彩。当人们需要的时候,它就张开臂膀,挺身而出,主动承受着风雨,为的是给人们一份温馨;当人们不需要的时候,它就紧缩身子,悄悄地站在房间角落,甘心寂寞。
后来,人们觉得雨伞的外表也应当是美丽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在,雨伞的心灵和外表都非常美丽。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曾经因为有几个大学生登山迷途丧生,而访问某位登山专家。其中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
登山专家说:“你应该向山顶走。”
“为什么不往山下跑?山顶风雨不是更大吗?”我怀疑地问。
“往山顶走,固然风雨可能更大,却不足以威胁你的生命。至于向山下跑,看来风雨小些,似乎比较安全,但却可能遇到暴发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登山专家严肃地说,“对于风雨,逃避它,你只有被卷入洪流;迎向它,你却能获得生存!”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也常常会遭遇风雨,难道不也应该迎向它吗?请以“迎向风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答案
一、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
1. C(A.“筵”读yán,“契”读 qì;B.“褶”读 zhě;D.“葸”读 xǐ。)
2、 D(A.澜—谰;B.珊珊—姗姗;C.撕—厮。)
4、 B “繁文缛节”指过分烦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烦琐多余的事项,不能用于文章;(A“处心积虑”:形容长期谋划,费尽心机,贬义词;C“弦外之音”,琴弦停止弹拨以后的余音,指言外之意;D“空中楼阁”,比喻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或凭空虚构的事物)
6、B( A.并列补语之间要用逗号,所以“那样深情”后面的顿号要改为逗号。C.括号移到句号的后面,这是句外括号。D.“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南海资源”应加引号。)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7、D.本题考查对概念的理解能力。涉及的信息区域就集中在第3自然段,仔细审读,“化学信号气味分子经过属于GTP蛋白(通称G蛋白)的嗅觉受体的复杂作用,转变为电信号”,“最后被传至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D项漏掉了“……转变为电信号”这个过程。答案:D。
C相关句子为:“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科学家就发现……传导过程。”B项“嗅觉信号道路理论提出后”又把时间弄错了。D.相关句子为4段“当阿克塞尔……构建嗅觉信号通路理论时,……受体家族……”,错成了“得知……过程后”。答案:C。
9、本题考查依据文中提供信息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A.其推断与文章最后一段文意完全吻合。B.王安石和阿克塞尔,一个是文学家代表,一个是科学代表,并不能得出“中国人关注的是审美,外国人关注的是科学”这种啼笑皆非的结论,根本没有因果关系。C.第2段说“这种受体存在于嗅觉神经元伸入鼻腔黏膜的嗅纤毛”上,可见一个人只有一个嗅觉受体,不可能有“万种”,强加因果。D.根本没有相关信息,属无中生有。答案:A。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10、A(事,职务,官位)
11、A,动词,到,往。B,①将;②转折,反而;C,①承接;②修饰;D,①在;②比。
12.D(①③勤政为民)
13.C(“包拯本不想袒护相关官吏”不对,包拯是想袒护相关官吏的;“赶走了事”不对,而是立即对相关官吏作出处理。)
14、翻译下列句子。(10分)(1)(4分)在这个时候,商鞅辅佐他,对内制定法律制度,致力于农耕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武器,对外采用连横的策略来使各诸侯互相争斗。(“务”“外”“斗”各1分,句意2分)
(2)(3分)各国诸侯非常恐惧,他们集会结盟,来图谋削弱秦国,不吝惜珍贵的器物、贵重的珠宝、肥沃富饶的土地,用它招纳天下的贤士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彼此结交成为一体。(“弱”“爱”“以致”各1分,句意1分)
15、默写:(每空1分,共8分)
相逢何必曾相识 (2)但见悲鸟号古木 (3)沧海月明珠有泪 (4)百年多病独登台(5 )君子生非异也 (6)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7)江间波浪兼天涌(8)独留青冢向黄昏
16(1)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2)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18、 勤劳坚强:连续几个晚上下海捕鱼,导致生病,为一家人的生计发愁。(2分 ) 爱护子女:不让海龙学习原始的捕鱼法,教导海龙天气冷别去耍海水,半夜不见海龙,赶紧和妈妈向海滩寻找。(2分)
六、语言运用(10分)
20答案:伟大的祖国是我们的坚强后盾,我为祖国的强盛而自豪,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衷心祝愿祖国繁荣昌盛,更加美好。(答案合理即可得满分)
21答案(示例):(后来,人们觉得雨伞的外表也应当是美丽的,)就给它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平时,它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静静地躲在主人的居室里;在风雨中,它则绽放盛开,雨景便增添了几分亮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答案)
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是 ( )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商品经济开始出现 D.资本主义经济出现
2、 以下是上海海关进出口货物统计,表中数据最能反映出
年份 中国进出口英国毛纺织品占当年英国输华商品的比例 中国对英国出口农副产品工业原料占当年中国第应出口的比例
1850年 6% 2%
1860年 4% 6%
1869年 30% 13%
A.英国对华输出的毛织品逐年增加 B.中国茶叶质高价廉具备较强竞争力
C.中国逐步沦为外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D.中国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3、中国近代第一家官办军用企业是
A.上海发昌机器厂 B.江南制造总局
C.安庆内军械所 D.开平煤矿
4、洋务运动中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减少外流之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
A.扭转了中外贸易的入超局面 B.垄断了中国航运权
C.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 D.实现了自强与求富
5、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使历史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主要体现在洋务运动
A.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D.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6、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A.增强了清朝封建统治力量 B.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D.引进了机器和西方近代科学技术
7、19世纪中后期,中国的关税税率大大低于当时西方各国。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①涌入了大量外国商品 ②冲击了中国小农经济
③促进了城乡经济发展 ④导致了农产品大量出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以下事件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是( )
①洋务运动 ②辛亥革命 ③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 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9、1882年,商人何琨山计划在广州创办自来水公司,结果因为‘有伤风水’而未建成,这种情况说明( )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帝国主义束缚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封建主义束缚
C.民族资本主义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束缚
D.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没有发展的可能
10、1912~1919年的八年里,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有600多家,新增资本大约13000 万元,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其内因主要是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 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C.各种实业团体的广泛建立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11、自1902年起,荣氏兄弟与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1903年独资更名为“茂新”面粉厂。1905年又设立振新纱厂,1914年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从中看出中国民族工业的特点是
①“一战”期间发展迅速 ②官僚资本控制民族工业 ③行业多集中于面粉、纺织等轻工业 ④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2、观察《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业情况统计表》,表中反映的情况最准确的是
厂家数 开工纱锭数 布机数
外商企业 16家 338960锭 1986台
华商企业 25家 484192锭 2016台
A.洋务派引进机器,促进棉纺织业大幅发展 B.外商在华棉纺织企业严重萎缩
C.棉纺织业中民族企业发展超过了外资企业 D.民族工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13、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创办了一个实业,1916年前后该实业的状况不包括
A.他创办的企业很红火
B.政府提倡使用国货扩大国内市场
C.欧洲列强对中国的严重的经济侵略使之破产
D.实业救国思潮以及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发展
14.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主要任务是:(   )
A.加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C.健全党内外民主制度   D.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
15.为克服1959 ——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我党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   )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发动“大跃进”运动
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6.揭开中国经济改革序幕的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四大
17.下列事件,与“走出去”战略无关的是:(   )
A.海尔集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B.具有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
C.招商引资热潮的出现     D.对外承包、劳务合作规模的不断扩大
1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强调在管理上的宏观调控   B.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增强企业活力
19.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改革计划经济的管理方式
C.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对于“引进来”战略的内容,表述不恰当的是(   )
A.引进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   B.引进外资
C.引进先进的技术       D.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21.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   )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内地开放城市
A.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22.经济特区的“特”指:(   )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法B.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
C.特殊的地理位置     D.特殊的经济发展速度
23.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唱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其中“春天”的含义是:
A.改革开放 B.科教兴国 C.文革结束  D.包产到户
24.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因为:( )
①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③提出尽快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任务
④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 ②④
2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的发生,产生的影响有:( )
①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②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③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损伤 ④使我国经济经历了连续三年的经济困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材料解析题
26.瑞蚨祥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该公司的发展几乎浓缩了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瑞蚨祥1868年创建于山东济南,1893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分号北京瑞蚨祥绸布店,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
材料二 下图是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瑞蚨祥创办时的原因有哪些 (5分)
(2)材料二中是青岛瑞蚨祥生产经营销售额变化曲线图,说说1912年至1925年、1937年至1949年这两个阶段所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 扼要指出各自阶段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15分)
简答题
27.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在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出现哪些失误?原因各是什么?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20分)
28.简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10分)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2)1912年至1925年变化趋势:短暂的繁荣(或短暂的春天);原因: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国内抵制日货提倡国货反帝爱国的群众运动。1937年至1949年:日益萎缩直至陷入绝境;原因: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和经济掠夺、美国的经济侵略加剧、官僚资本的排挤、国民政府加税及通货膨胀。(15分)
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1966年—1976年,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恶性膨胀,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导致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线上徘徊,十年中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6分)
(2)原因:一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急于求成;二是“文革”期间的政治动荡。(4分)
主要内容: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在城市,进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中心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转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实行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20080806一.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F=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公式中G是引力常量,是人为规定的
B. r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
C .、之间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与、的质量是否相等无关
D . 、之间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
2.为了估算一个天体的质量,需要知道绕该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另一星球的条件是( )
A. 运转周期和轨道半径 B. 质量和运转周期
C. 轨道半径和环绕速度 D. 环绕速度和质量
3. 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
B、它是近地圆形轨道上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速度
C、它是能使卫星进入近地圆形轨道的最小发射速度
D、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大环绕速度
4如图1示,两球间的距离为r,两球的质量分布均匀,大小分别为,则两球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
A. G B. G
C .G D. G
在离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高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是地球表面的多少倍( )
A . 2 B .1 C . D .
6.地球半径为处的重力加速度是( )
A. B.
C. D.
7. 如图2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小球a以初速度向右运动,同时在它正上方有一小球b也已初速度水平向右抛出,并落于c点,则( )
A. 小球a先到达c点 B. 小球b先到达c点
C .两球同时到达c点 D .不能确定
8.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
B 匀速圆周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C 匀速圆周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D 匀速圆周运动是加速度不断改变的运动
9.匀速转动的水平转盘上有一相对转盘静止的物体,则物体相对于转盘的运动趋势是( )
A.沿圆周切线方向 B.沿半径指向圆心
C.沿半径背离圆心 D.没有相对运动趋势
10.如图3所示,a,b,c是地球大气层外圈圆形轨道上运动的三颗卫星,a和b质量相等且小于c的质量,则( )
A b所需向心力最小 B b、c的周期相同且大a
C 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D 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线速度
11. 有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它们的质量之比m1:m2=1:2,它们的运行轨道半径之比r1:r2=4:1,则( )
A.它们运行的速度之比为2:1
B .它们运行的周期之比为8:1
C.它们运行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16
D.它们运行时所受向心力比为1:4
12. 下列关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同步,但高度和速度可以选择,高度增大,速度减小
B.它的周期、高度、速度都是一定的
C.我们国家发射的同步通讯卫星定点在北京上空
D.我国发射的同步通讯卫星也定点在赤道上空
13. 人造同步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卫星离地面的高度越高( )
A.线速度越大 B.角速度越大
C.周期越大 D.向心加速度越大
14. 假设火星和地球都是球体,火星的质量M火与地球质量M地之比M火/ M地 = p ;火星的半径R火与地球的半径R地之比R火 / R地 = q ,那么火星表面的引力加速度g火与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地之比g火 / g地 等于( )
A. p / q2 B. p· q2 C. p / q D. p ·q
15. 关于经典力学和相对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典力学和相对论是各自独立的学说,互不相容
B.相对论是在否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C.相对论和经典力学是两种不同的学说,二者没有联系
D.经典力学包含于相对论之中,经典力学是相对论的特例
二、填空题(4小题共9空,每空3分)
16.两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质量之比为2:3,角速度之比为4:5,线速度之比为3:2,则它们的运动半径之比为 ,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所需向心力之比为 .
17.月球绕地球转动的的周期为T,轨道半径为r,则由此可得地球质量M的表达式为 ;若地球的半径为R,则其密度表达式 =
18.两颗行星的质量分别为、,它们绕太阳轨道的半长轴分别为、,如果=2,=2,那么,它们的运行周期之比:= .
19. 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是和,当它们相距为时,它们间的引力是F.
(1)当增大为2,增大为3,其他条件不变,则引力为6F.
(2)当增大为,其他条件不变,则引力为1/4F.
(3)当、、都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引力为1F.
三.计算题(4小题,共计28分)要求:答题时写上必要的文字说明
20.(4分)若取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8,某行星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6倍,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5倍,试求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21.(15分)2007年我国发射了“嫦娥”1号绕月飞船,“嫦娥”1号飞船发射后先绕地球运转,经多次变轨后进入月球轨道成为绕月卫星。若已知飞船质量为m,绕月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周期为T,,月球半径为,万有引力常量为G,试求:(1)飞船绕月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2)月球的质量M;
(3)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2.(5分) 在如图所示的圆锥摆中,已知绳子长度为L,小球的质量为m,绳子转动过程中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求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重力加速度取g)
(4分) 质量为4000kg的汽车,通过半径为40m的凸形桥顶端时,对桥顶的压力正好为零,求汽车速度的大小。(g=10m/)
三.计算题
20.16
23.20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He 4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Cu 64 P 31 Si 28 Fe 56 Ag 108 Li 7 F 19
Ⅰ卷(40分)21世纪教育网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19世纪中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21世纪教育网
A.提出原子学说 B.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C.提出分子学说   D.发现氧气21世纪教育网
2.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在2006年10月16日宣布,实验室科研人员与俄罗斯科学家合作,利用俄方的回旋加速器设备,成功合成了某种物质,其中发现了第118号21世纪教育网
A.原子 B.分子 C.核素 D.元素
3.下列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
4.下列表达方式不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四氯化碳 B.氟化钠的电子式
C.硫离子的结构示图 D.碳-12原子 21世纪教育网
5.下列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A.某些花岗岩会产生氡(),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的质量数是222
B.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互为同位素。
C.C-NMR(核磁共振)可以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C的中子数为6
D.的浓缩一直为国际社会关注,与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21世纪教育网
6.下列有机物质中,属于不饱和烃的是w.w.w不饱和.s.5.u.c.o.m
A.乙烷 B.丁烷 C丙烯 D.1,2-二溴乙烷
7.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有如下叙述:①元素周期表是同学们学习化学知识的一种重要工具;②利用元素周期表可以预测新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③利用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可以预言新元素;④利用元素周期表可以指导寻找某些特殊的材料。其中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只有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③④ D.①②③④
8.“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它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外观像冰。1体积“可燃冰”可贮载100~200体积的天然气。下面关于“可燃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可燃冰”的主要可燃成分是甲烷 B.“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例证
C.“可燃冰”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 D.“可燃冰”是一种比较洁净的能源
9.下列有关原子核外电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分别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
B.电子总是尽可能地先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
C.每个电子层作为最外层时,最多可容纳8个电子21世纪教育网
D.离原子核近的电子能量低,离原子核远的电子能量高
10.为了说明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甲、乙、丙、丁四位学生分别设计了如下A~D四个实验,你认为结论不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和大理石粉与相同的盐酸反应,大理石粉反应快
B.将相同大小、形状的镁条和铝条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两者速率一样大
C.将浓硝酸分别放在冷暗处和强光照射下,会发现光照可以加快浓硝酸的分解
D.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相同质量的双氧水,其中一支试管中再加入几滴氯化铁溶液,产生氧气的快慢不同21世纪教育网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甲烷与二氯甲烷的分子结构相同,都是正四面体结构
B.烷烃同系物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一般熔沸点逐渐升高
C.正丁烷的沸点高于异丁烷的沸点
D.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将水与己烷的混合物分离且从分液漏斗下层分离出的液体是水
12.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O2和O3 B.H和 H
C.CH4和CH3CH3 D.
13.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A. NH3 H2O CO2 B.H2O Na2O CO2
C.CaCl2 NaOH H2O D.HCl MgCl2 NH4Cl
14、X、Y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周期表中IA族,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X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的原子半径
B.X与Y的简单离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不可能为1:1
D.X2Y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1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在给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较快,说明化学反应速率快,所以不能通过延长化学反应的时间来改变反应的限度21世纪教育网
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一个化学反应的限度
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浓度不变,(正)=(逆)=0
16.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HClO4、H2SO4、H3PO4的酸性依次增强 B.HCl、HBr、HI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C.Al3+、Mg2+、F-粒子的半径依次减小 D.K、Rb、Cs最高正价依次降低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共价键
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一定不含非极性键
C.离子化合物在溶于水和熔融态时都能导电,有些共价化合物在溶于水时导电,但在液态时不能导电21世纪教育网
D.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18.燃料电池是目前电池研究的热点之一。现有某课外小组自制的氢氧燃料电池,如右图所示,a、b均为惰性电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电极是负极,该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b极反应是 O2+4OH--4e- = 4H2O
C.总反应方程式为 2H2 + O2 = 2H2O
D.使用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pH逐渐减小
19.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CH4+Cl2CH3Cl+HCl B.CH3CH2OH CH 2==CH2 ↑ + H2O
C.CH4+2O2 点燃 CO2 + 2H2O 21世纪教育网
D.CH2=CH2 + H2 CH3-CH3 21世纪教育网
20.把0.6molX气体和0.4molY气体混合于2L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
3X(气)+Y(气)= nZ(气)+2W(气)。5min末已生成0.2molW,若测知以Z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化学反应平均速率为0.01mol L-1 min-1,则上述反应中Z气体的计量系数 n的值是
A.1   B.2    C.3    D.4 21世纪教育网
第Ⅱ卷(非选择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共60分)21世纪教育网
21.(8分)化学反应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1)将20gBa(OH)2·8H2O晶体与10g NH4Cl晶体一起放入烧杯中,并将烧杯放在滴有几滴水的玻璃片上,用玻璃棒快速搅拌,闻到 气味,用手触摸烧杯底部感觉 ,烧杯下面的玻璃片可能与烧杯 。 说明Ba(OH)2·8H2O跟NH4Cl的反应是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1世纪教育网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OH稀溶液跟稀盐酸反应的中和热与KOH稀溶液跟稀硫酸反应的中和热
(填 “相等”或“不等”),原因是(用适当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解释)
(3)下列措施可以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的是 (填序号)21世纪教育网
①提高燃料的着火点,②降低燃料的着火点,③将固体燃料粉碎,④将液体燃料雾化,⑤将燃料煤气化处理,⑥通入适量空气21世纪教育网
22.(11)分有些化学反应的化学能能直接转化成电能21世纪教育网
I.利用 Fe + CuSO4 = FeSO4 + Cu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
(1)在右框中画出装置图(标明电解质溶液、正、负极和21世纪教育网
电极材料)21世纪教育网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21世纪教育网
A.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负极移动 B.电子通过外导线由负极流向正极
C.当导线中有1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正极放出1g气体
D.若所选电极的质量相等,理论上两极质量差为60g,导线中有1 mol电子通过
II.三套装置如下图所示, A、B、C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1)比较A、B、C中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2)若C中电解质溶液是氯化钠溶液,则Fe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III.目前常用的镍(Ni)镉(Cd)电池,其电池总反应可以表示为:
Cd + 2NiO(OH)+ 2H2O 2Ni(OH)2 + Cd(OH)2
已知Ni(OH)2和Cd(OH)2均难溶于水但能溶于酸。21世纪教育网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①以上反应是可逆反应 ②以上反应不是可逆反应
③充电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④放电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2)废弃的镍镉电池已成为重要的环境污染物,资料表明一节废镍镉电池可以使一平方米面积的耕地失去作用价值。在酸性土壤中这种污染特别严重,这是因为
(3)另一种常用的电池是锂电池,锂是一种碱金属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7,由于它的比容量(单位质量电极材料所能转换的电量)特别大而广泛应用于心脏起搏器,一般使用时间可长达十年,它的负极用金属锂制成,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Li+ MnO2 = LiMnO2。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锂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需用非水溶剂配制,为什么这种电池不能使用电解质的水溶液(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w.k.s.523.(8分)如右图所示,用排饱和食盐水法先后收集20ml CH4 和80ml 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日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w.w.w.21世纪教育网.c.o.m
(1)大约30min后,可以观察到量筒壁上出现 状液体,该现象说明生成了 ((填序号))21世纪教育网
①CH3Cl ②CH2Cl2 ③CHCl3 ④CCl4
量筒内出现的白雾是     ,量筒内液面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2)使0.5摩尔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四种有机取代物,则需要氯气的物质的量是 21世纪教育网
A.2.5mol B.2 mol C.1.25 mol D.0.5 mol
(3)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试写出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将现用液化石油气的燃具改用天然气时应 进空气的风口。(填增大或减少)
(4)下列烷烃的分子式有 3种同分异构体的是 。(填字母)
A.C5H12 B.C4H10 C.C3H8 D.C2H6
24.(6分)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请回答:
(1)乙烯的结构式是 。21世纪教育网
(2)若将乙烯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的试剂是 。(填序号)
①水 ②氢气 ③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④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4)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能与水反应生成有机物A。A的结构简式是 ,
其反应类型是 反应(填“取代”或“加成”)。
(5)下列化学反应原理相同的是 (填序号) w.w.w.k.s.5.u.c.o.m
①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SO2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21世纪教育网
③SO2使品红溶液和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
④ 乙烯与溴水的反应和苯与液溴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
25.(9分)在3种有机物 ① CH4、② CH2=CH2、③
(1)从煤干馏产物中获得的液态化工原料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是 。属于烃类的是 ,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2)其中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写出发生取代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为
EMBED ChemWindow.Document 发生加成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为 。21世纪教育网
26.(6分)把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片5.0g投入盛有500mL
0.5mol L—1盐酸溶液的烧杯中该铝片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与反应时间可用如图所示的坐标曲线来表示,回答下列问题:21世纪教育网
(1)曲线由0→a段不产生氢气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
为 ;
(2)曲线由b→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 ;
(3)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能加快上述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蒸馏水 B.改用铝粉 C.饱和氯化钠溶液 D.浓盐酸 E.少量硫酸铜溶液
27.根据要求作答(各2分共6分)
(1))写出己烷的同分异构体(只写出碳链结构)
(2)写出乙烯能使溴水褪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写出乙烯与水的加成反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8.计算题
在标准状况下,某气态烃的密度是1.34g/L,将0.1mol该气体充分燃烧生成8.8g
CO2和5.4gH2O,试确定该气体的分子式。(6分)
高一化学 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C A C C D B C B
11 12 13 14 1521世纪教育网 16 17 18 19 20
A C A D D B C B A A
W*w.w.21世纪教育网.c.o.m
22、(11分)W*w.w.21世纪教育网.c.o.m
I.(1)略
(2)B. D.
II.(1)B、A、C (2)O2+2H2O+4e- = 4OH-
W*w.w.21世纪教育网.c.o.m
24、(6分)W*w.w.21世纪教育网.c.o.m
(1) (2)CH2 = CH2 + Br2 CH2Br—CH2Br
(3) ③ (4) CH3 CH2OH 加成 (5)②
25.(9分)W*w.w.21世纪教育网.c.o.m
(1)③, ①, ② , ①②③, ②③
(2)
W*w.w.21世纪教育网.c.o.m
27(6分)略
28.(6分)
C2H6
CH3
CH3—CH2—CH2—CH3
CH3—CH—CH3 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今年“两会”召开前,多名农民工建议全国人大代表向“两会”提交一份关于农民工医疗、养老等问题的提案。农民工的行为是( )
A.依法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B.依法间接参与民主决策
C.依法直接参与民主管理 D.依法间接参与民主管理
2.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维护公民的民主权利,200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这表明在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具有( )
A.物质保障 B.法律保障 C.制度保障 D.政权保障
3.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 )
①的本质属性是阶级性 ②具有专政职能
③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 ④维护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执掌政权
C.人民当家作主 D.社会主义民主
5.四项基本原则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新的要求,表现在( )
①扩大人民民主,坚持依法治国 ②强化政府职能,加强经济建设
③提高公民素质,繁荣文化生活 ④改善民生状态,构建和谐社会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宪法和法律规定了我们的权利和义务。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________为基础和准则的( )
A.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 B.获得中国公民身份,享有民主权利
C.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D.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履行政治义务
7.有人认为:“政治自由就是人们能够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也有人认为:“政治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对这两种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
①前者肯定了自由的绝对性 ②前者否定了自由的相对性
③后者肯定了自由的条件性 ④后者否定了自由的绝对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2008年12月,法国总统萨科奇在波兰会见达赖,我国政府和人民对此表示强烈的抗议。这表明,我国公民具有( )
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B.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义务
C.参与政治生活、表达政治诉求的义务 D.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政治权利
9.2007 年 7 月,国务院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并将在 3 年内全面推开。这表明政府在履行( )
A.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B.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10.市民积极反映如厕难的问题,体现出公民( )
A.积极参与民主决策,维护公民权利 B.积极参与民主选举,行使监督权利
C.积极参与民主监督,行使政治权利 D.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履行公民义务
11.公民通过电话、网络、媒体等反映问题,表明公民可能采用了 的合法渠道,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
①信访举报制度 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
③舆论监督制度 ④监督听证会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2.我国农村,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组织是( )
A.村民大会 B.村党支部 C.村人大 D.村民委员会
13.不断发展和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公民可以( )
①直接参与决策,扩大政治权利 ②监督政府工作,维护合法权益
③行使民主权利,保证当家作主 ④民主评议干部,消除腐败现象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4.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是( )
A.权力机关,管理国家一切事物 B.司法机关,确保法律实施
C.行政机关,履行对内对外职能 D.执行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
15.为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我国正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主要包括( )
①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创设良好社会环境
②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③健全医疗保障体系,促进人民身心健康
④坚持环境保护国策,创设优美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敏锐的“眼睛”。这说明在我国,公民可以通过_________途径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 )
A.行政监督 B.人大监督 C.政协监督 D.舆论监督
17.“喜中别添忧”在“焦点访谈”中播出后,某省政府向全省发出通知,取消了各地开具结婚证明时的搭车收费项目。这说明政府( )
A.有权必有责,行使权力要承担责任 B.用权受监督,行使权力要受到监督
C.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的水平 D.要审慎用权,坚持科学民主的决策
18.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 )
A.制约和监督机制 B.民主和法制体系
C.诚实和信用体系 D.参与和决策体系
19.2004年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双语教学工作。让每一位孩子在初高中阶段就过了汉语关,为今后的大学教育提供良好的基础。这说明新疆自治区政府( )
A.体察民情,不断完善服务体系 B.反对迷信,提高公民文化素质
C.重视教育,履行文化建设职能 D.关注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0.“脱贫两三年,一病到从前”,这是医疗改革后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句歌谣。2007年“两会”期间,有一位全国政协委员提议政府应重视医药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对此国家正在加强对医药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监管,积极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从政治生活看,国家的这一举措表明( )
①国家在履行管理经济建设的职能 ②国家在履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③医药费用属于国家公共财政支出 ④体现政协在国家管理中的决策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2008年2月1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灾后重建工作。会议要求认真落实救助受灾群众的各项政策措施,组织好缺粮农民的粮油供应,大力开展生产自救,帮助农民度过春荒。这体现了( )
①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
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③灾后重建根本出发点是落实各项政策措施
④国家机关以对人民负责为行为准则和宗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关停并转了污染环境的小企业,这从一个方面表明了我国各级政府在有效地行使了_________的职能( )
A.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B.管理公共事务,维护生态平衡
C.调整经济结构,搞好国有企业 D.保护自然环境,维护国家安全
23.某县100多户农民因购买假稻种而蒙受重大经济损失,受害的农民通过向法院诉讼,获得了相应的赔偿。这件事表明( )
①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 ②行政诉讼是维权的有效途径
③国家机构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 ④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当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侵害了公民的合法权利和利益时,公民有权( )
①使用选举权,罢免不称职的工作人员
②行使诉讼权,要求有关机关进行行政裁决
③行使检举权,向有关国家机关进行举报
④行使制裁权,惩罚违法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5.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但行使这些权利必须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游行示威法》规定的原则、程序以及注意事项。这意味着( )
A.公民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是统一的 B.依法办事的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稳定
C.法治社会中真正的自由是受限制的 D.宪法与法律面前所有人民一律平等
26.下列事件你认为必须找政府解决的是( )
①某市小摊贩占道叫卖,造成交通严重拥堵
②某企业引资决策迟缓,错失发展壮大机会
③某股票价格不断下跌,引起持股股民不满
④某食品公司制售假货,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27.住房是百姓安身立命之所,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解决好群众买房难、买房贵的问题,是各级政府的责任。中国建设部明确要求,全国所有市县在2007年年底前必须建立“廉租房”制度。这体现出政府( )
①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 ②是法律的制定者和最终执行者
③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④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2006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
28.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法律的运行,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
法等;另一方面就是对法律运行过程的监督,《监督法》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 ) ①健全人大的监督机制 ②加强党对人大的监督
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④加快民主建设的步伐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④
29.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其中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具有监督权,人民政协也具有民主监督的职能。人大监督与政协监督的最大不同点在于( )
A.人大监督具有法律效力 B.人大监督是集体监督
C.人大监督是民主监督 D.人大监督是舆论监督
二、非选择题:根据题目要求作答,紧扣题意,适当分析。
30.能否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决定着我们能否真正地享受民主生活。这也是对我们政治素养的检验。谈谈公民积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4分)。
31.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给中国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奥运遗产。而物质上的遗产更为具体而庞大:北京焕然一新的城市面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特别是以鸟巢、水立方为代表的具有世界最高水平的奥运场馆群,不但为北京市民带来更优质的公共设施,也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的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
面对这笔丰厚的奥运遗产,北京市政府正积极进行有效的规划,切实的执行,让奥运遗产惠及每一个曾经为奥运出钱出力的国人。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北京市政府为何要让奥运遗产惠及国人(9分)。
(1)上述材料体现出政治生活中的什么关系?(4分)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政府的对内职能有哪些?(8分)
3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颂布施行2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宪法意识和宪法权威,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请回答:我国政府应如何贯切落实上述要求?为什么?(8分)
34.某县有种西瓜的传统,考虑到农民单门独户难以应付市场风险,该县政府蔬菜办公室决定给瓜农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技术指导,并决定不论西瓜成熟时供求情况如何,都按固定价格收购。瓜农很满意,并纷纷签定合同。可到了收获季节,瓜农看市场行情不错,自己偷偷将西瓜卖了,致使县蔬菜办公室连种子、肥料钱都没收回来。
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对政府行为和农民行为进行评价。(9分)
高一政治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材料反映了农民工在间接的行使权利,故 A、C 不符合题意;“多名农民工建议全国人大代表……提案”表明农民工在间接参与民主决策而非民主管理,故选 B。
2.B解析: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具有真实性、广泛性的特点。题目材料说明《选举法》保障公民的选举权利,这是从法律角度保障民主的真实性。
5.D解析: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时期有新要求: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政府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所以,本题全选。
6.C解析:法律是公民一切行动的准绳。题目涉及政治生活领域,所以A范围大,排除。
7.B解析:自由是相对的。认为“政治自由就是人们能够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一观点将自由绝对化;而“政治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这一观点恰好肯定了自由的条件性。
8.A解析:参与国家管理、参与政治生活、表达政治诉求是权利不是义务,B、C排除。公民不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D错误。
9.D解析:根据材料中“国务院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这一个关键语句,我们可以得出是政府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因此 D 符合题意。A、B、C 说法不符合题意。
10.C解析:市民反映如厕难的问题,是表达自己的意见,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不是履行义务,所以排除D;没有涉及政府如何决策,更不是选举代表,排除A、B。
11.A解析:本题考查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打电话可能是采用信访举报方式,利用网络、媒体则是采用舆论监督方式。
12.D解析:基层群众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组织在农村为村民委员会,在城市为居民委员会。
13.B解析:政治权力不能扩大,①基层民主自治有利于防止腐败,但杜绝腐败的方式途径是多种的,④太绝对。
14.C解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我国政府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A、D排除;我国的司法机关是法院和检察院,B排除。
18.A解析:本题中B选项的干扰较大,民主和法制是如何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的方法,B排除。
19.C解析:文化职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进行思想教育,二是发展教科文卫事业,提高文化软实力。材料直接指向新疆自治区政府发展教育事业,所以是文化职能的体现。
20.B解析:政协没有决策权,完善医疗保健制度是政府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21.D解析:国务院和各级政府灾后重建措施关注民生,反映出政府的性质和宗旨。
22.B解析:关停并转污染环境的小企业,是政府维护自然环境的体现,说明政府具有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23.B解析:国家机构是要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这是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原则之一,但是题目行为主体是农民,而非国家机关,所以排除③。
24.D解析:选举权是指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公民没有任免权、制裁权,排除①④。
25.A解析:自由是相对的,法制社会才有公民的自由,C错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D错误。
26.D解析:政府不是万能的,我们的政府是有限政府,政府在经济活动中进行宏观调控,但不能直接干预经济发展。
27.C解析:我国政府是行政机关,不是国家法律的制定者,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应该是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
28.C解析:《监督法》是强调人大的监督作用,党对人大是领导作用。
29.A解析:人大是权力机关,它的监督具有法律效力;政协是多党合作的组织形式,具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二、非选择题
30.政治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每一个公民都应该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有助于提高自身政治素质,提高辨别是非能力,关注国情,培养公民主人翁意识。
32.(1)材料体现出人大和政府的关系。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政府是其执行机关,作为行政机关,政府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2)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努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优化生态环境,防治污染。
33.(1)政府必须依法行政,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
(2)①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从根本上讲,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②在我国,政府是与人民联系最密切的国家机关,政府能否做到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方略能否落到实处。
34.(1)我国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该县政府蔬菜办公室发挥了经济调节和社会公共服务等职能,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说明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是便民利民的政府,体现了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应履行相应的义务。该县瓜农享受了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却没有支持政府的工作,只享有了权利而未履行自己的义务,缺乏诚信,其做法是不对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在享受政府服务的同时,必须依法支持和配合政府的工作。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抽签法中确保样本代表性的关键是( )
A.制签 B.搅拌均匀 C.逐一抽取 D.抽取不放回
2.下列现象是不可能现象的是( )
A.导电通电时发热 B.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C.没有水分种子发芽 D.某人买彩票连续两周都中奖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任何事件的概率总是在(0,1)之间
B. 频率是客观存在的,与试验次数无关
C. 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一般会越来越接近概率
D. 概率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
4.掷一枚骰子,则掷得奇数点的概率是( )
A.  B.  C.  D. 
5.在简单随机抽样中,某一个个体被抽中的机会是(  )
A.与第n次抽样无关,每次抽中的机会都相等
B.与第n次抽样有关,第一次抽中的机会要大些
C.与第n次抽样有关,最后一次抽中的机会大些
D.该个体被抽中的机会无法确定
6. 某小组共有10名学生,其中女生3名,现选举2名代表,至少有1名女生当选的概率为( )
A. B. 1 C. D.
7、回归方程=1.5x-15,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A.=1.5-15 B.15是回归系数a
C.1.5是回归系数a D.x=10时,y=0
8.在抽查产品的尺寸过程中,将其尺寸分成若干组,[a,b)是其中的一组,抽查出的个体在该组上的频率为m,该组上的直方图的高为h,则|a-b|=(   )
A.hm B.
C. D.h+m
9. 要从已编号(1~50)的50枚最新研制的奥运会特型烟花中随机抽取5枚来进行燃放试验。用每部分选取的号码间隔一样的系统抽样的方法确定所选取的5枚烟花的编号可能是( )
A.5,10,15,20,25 B.1,2,3,4,5
C.3,13,23,33,43 D.2,4,8,16,32
10.设有两组数据x1,x2,…,xn与y1,y2,…,yn,它们的平均数分别是和,则新的一组数据2x1-3y1+1,2x2-3y2+1,…,2xn-3yn+1的平均数是(  )
A.2-3  B.2-3+1
C.4-9 D.4-9+1
11.把红桃、黑桃、方块、梅花四张纸牌随机发给甲、乙、丙、丁四个人,每人分得一张,事件“甲分得梅花”与事件“乙分得梅花”是(  )
A.对立事件      
B.不可能事件
C.互斥但不对立事件
D.以上答案均不对
12. 对学生进行某种体育测试,甲通过测试的概率为,乙通过测试的概率为,则甲、乙至少1人通过测试的概率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有A、B、C三种零件,其中B种零件300个,C种零件200个,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45的样本,A种零件被抽取20个, C种零件被抽取10个,三种零件总共有________个.
14.从编号为1至5的5个大小相同的球中任取2个,则所取球的最大号码不超过3的概率为________.
15、五个数1,2,3,4,a的平均数是3,则a=____,这五个数的标准差是_________.
16.先后抛3枚均匀的硬币,至少出现一次正面的概率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大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有10件产品,其中有2件次品,从中随机抽取3件,求:
(1)其中恰有1件次品的概率;(2)至少有一件次品的概率、
18.(12分)用简单随机抽样从含有8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的样本.问:
①总体中的某一个体在第一次抽取时被抽到的概率是多少
②个体在第1次未被抽到,而第2次被抽到的概率是多少
③在整个抽样过程中,个体被抽到的概率是多少
20.(本题满分12分)对甲、乙的学习成绩进行抽样分析,各抽5门功课,得到的观测值如下:
甲:60 80 70 90 70
乙:80 60 70 80 75
问:甲、乙谁的平均成绩好?谁的各门功课较平衡?
21.(本题满分12分)有朋自远方来,他乘火车、轮船、汽车、飞机来的概率分别为0.3,0.2,0.1,0.4.
试问:(1)他乘火车或乘飞机来的概率;
(2)他不乘轮船来的概率;
(3)如果他来的概率为0.5,请问他有可能是乘何种交通工具来的.
即他不乘轮船来的概率为0.8.
22.(本题满分14分)抽样调查30个工人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得到如下数据:(单位:元)
404 444 556 430 380 420 500 430 420 384 420 404 424 340 424 412 388 472 358 476 376 396 428 444 366 436 364 438 330 426
(1)取组距为60,起点为320,列出样本的频率分布表;
(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3)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人均月收入在[440,500)中的家庭所占的百分比.
高一数学答案
18.解:①总体中的某一个体在第一次抽取时被抽到的概率是;
  ②个体在第1次未被抽到,而第2次被抽到的概率是;
  ③由于个体在第一次被抽到与第2次被抽到是互斥事件,所以在整个抽样过程中,个体被抽到的概率是.
(3)取出的数大于3或能被3整除,共有5种可能:3、4、5、6、7,故所求事件的概率为.
20. 解: 甲=×(60+80+70+90+70)=74,
乙=×(80+60+70+80+75)=73,
s甲=≈10.2,
s乙=≈7.5.
因为甲>乙,s甲>s乙.
所以甲的平均成绩较好,乙的各门功课较平衡.
(2)P()=1-P(A2)=1-0.2=0.8.
(3)由于0.3+0.2=0.5,0.1+0.4=0.5,
故他有可能是乘火车或轮船来的;也有可能是乘汽车或飞机来的
22. 解:(1)
分组 频数 频率
[320,380) 6 0.20
[380,440) 18 0.60
[440,500) 4 0.13
[500,560) 2 0.07
合计 30 1.00
(2)频率分布直方图为:
(3)人均月收入落在[440,500)中的家庭所占的频率为:0.13=13%.所以估计人均月收入在[440,500)的家庭所占的百分比为1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