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全科11个)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全科11个)

资源简介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化学)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在适量的浓度时,不能用于杀菌、消毒的是 ( )
A.苯酚溶液 B.乙醇溶液 C.双氧水 D.乙酸乙酯溶液
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
A.甲烷的电子式: B.丙烯的键线式: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乙醇的结构式:
3.下列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在氢核磁共振谱中只给出一种信号的是( )
A.    B.CH3CH2CH3 C.CH3COOCH3 D.C(CH3)4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醇在Cu或Ag的催化作用下都可以氧化
B.乙醇的分子间脱水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C.醇都可以在浓H2SO4作用下以及170℃时发生消去反应
D.一元饱和脂肪醇的化学式都可以用通式CnH2n+2O2表示
5. 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种气态烃和足量的氧气,用电火花点燃完全燃烧后,容器内气体体积保持不变,若气体体积均在120℃和相同的压强下测定的,这种气态烃是
A. CH4 B. C2H6 C. C2H2 D. C3H6
6.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
B.CH3CH2Br
D.CH2ClCH2CH3
7.有机物A在酸性溶液中加热水解生成B和C,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蒸气B和C所占体积相等,则A为可能为( )
A.甲酸甲酯   B.乙酸乙酯   C.乙酸甲酯   D.甲酸乙酯
8.现有四氯化碳、苯、酒精、己烯四瓶无标签液体,要将它们鉴别开,下列试剂中可行的是 ( )
A.水 B.溴水 C.浓硫酸 D.石蕊试液
9.已知A物质的分子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 l mol A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共热,充分反应后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 )
A.6mol B.7mol
C.8mo1 D.9mo1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甲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2H++CO32-== CO2↑+H2O
B.醋酸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2CH3COOH+Cu(OH)2 Cu2++2CH3COO-+2H2O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2C6H5O-+CO2+H2O 2C6H5OH+CO32-
D.甲醛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
HCHO+4[Ag(NH3)2]OH CO32-+NH+4Ag↓+6NH3+2H2O
11. 要检验某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
A.加入溴水振荡,观察水层是否有棕红色出现
B.滴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呈酸性,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C.加入NaOH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硝酸呈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D.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12.将 转变为 的方法为 ( )
A.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Na2CO3
B.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NaOH
C.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CO2
D.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后,再加入稀硫酸
13.下列三种有机物是某些药物中的有效成分: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种有机物都能与浓溴水发生反应
B.三种有机物苯环上的氢原子若被氯原子取代,其一氯代物都只有2种
C.使用FeCl3溶液和稀硫酸不能鉴别出这三种有机物
D.将等物质的量的三种物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阿司匹林消耗氢氧化钠最多
14.下列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
A. B.
C. D.乙酸和硬脂酸
15.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用饱和氯化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醇和乙酸杂质
  B.加浓溴水然后过滤以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
  C.乙酸乙酯与稀硫酸混合水浴加热,酯层完全消失
  D.向2mL10%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4~6滴2%硫酸铜溶液,再加入0.5mL乙醛溶液,加热,有红色沉淀出现
16.分子式为C4H10O的醇催化氧化后能生成的醛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17.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在一定条件下对于下列反应:①加成、
②水解、③酯化、④氧化、⑤中和、⑥消去,其中该物质可能发生的是: ( )
A.②③④ B.①③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
18.分子式C4H8O2的有机物与硫酸溶液共热可得有机物A和B。将A氧化最终可得C,且B和C为同系物。若C可发生银镜反应,则原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A.HCOOCH2CH2CH3 B.CH3COOCH2CH3 C.CH3CH2COOCH3 D.HCOOCH(CH3)2
19. 有机化合物A只由C、H两种元素组成且能使溴水褪色,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水平。A、B、C、D、E有下图所示的关系。则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鉴别A和甲烷可选择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B、D均能与金属钠反应
C.物质C的结构简式为CH3CHO
D.B+D→E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CH3COOC2H5
20.可用于鉴别以下三种化合物的一组试剂是(  )
①银氨溶液 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③氯化铁溶液 ④氢氧化钠溶液
A.②和③ B.③和④ C.①和④ D.①和②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21.(10分)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促使各国政府加大生物能源生产,其中酒精汽油已进入实用化阶段。
(1)乙醇在铜或银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X,X可发生银镜反应,请写出X被银氨溶液氧化的反应方程式(标出具体反应条件):

(2)乙醇可以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被直接氧化成Y,Y含有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乙醇与Y反应可生成一种有香味的物质W,化学方程式为 。
(3)现有两瓶无色液体,分别盛有Y、W,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该试剂可以是
(4)现代石油化工采用银作催化剂,乙烯能被氧气氧化生成环氧乙烷( ),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1)(6分)某烃化学式为C8H10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溴水不能褪色,该烃具有_____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该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_____组峰
(2)(8分)某有机物仅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且C、H、O原子个数之比为1:2:1,若该有机物为醛类,则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若该有机物为羧酸,则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若该有机物为酯类,则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若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3H6O3,且两分子该有机物可形成六元环状酯,则C3H6O3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3.(14分)化合物A(C8H8O3)为无色液体,难溶于水,有特殊香味,从A出发,可发生图示的一系列反应,图中的化合物A苯环上取代时可生成两种一取代物,化合物D能使FeCl3溶液显紫色,G能进行银镜反应。E和H常温下为气体。试回答:
(1)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A: ;B: ;E: G:
(2)反应类型:( I ) ;(Ⅱ) 。
(3) 写出D→H的化学方程式: 。
24.(12分)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A与银氨溶液反应有银镜生成,则A的结构简式是 。
(2)B→C的反应类型是 。
(3)E的结构简式是 。
(4)写出F和过量NaOH溶液共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下列关于G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与溴单质反应 b.能与金属钠反应
c.1molG最多能和3mol氢气反应 d.分子式是C9H7O3
(6)与D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含有酚羟基、酯基的有 种
25.(10分)某化学小组采用类似制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以环己醇制备环己烯
(1)制备粗品
将12.5 mL环己醇加入试管A中,再加入l mL浓硫酸,摇匀后放入碎瓷片,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
①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导管B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②试管C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精品
①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环己烯在_________层(填上或下),分液后用_________ (填入编号)洗涤。
a.KMnO4溶液 b.稀H2SO4 c.Na2CO3溶液
②再将环己烯按下图装置蒸馏,冷却水从_________口进入,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_________左右,实验制得的环己烯精品质量低于理论产量,可能的原因是( )
a.蒸馏时从70 ℃开始收集产品
b.环己醇实际用量了
c.制备粗品时环己醇随产品一起蒸出
(3)以下区分环己烯精品和粗品的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_。
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用金属钠 c.测定沸点
25 (10分 每空2分)(1)①防暴沸 冷凝 ②防止环己烯挥发
(2)①上层 C ②g 冷却水与气体形成逆流 ③83 oC C
(3)C
OH
A
(C8H8O3)
NaOH水溶液
反应(Ⅰ)△
B

C
氧化
E
氧化
F
H+
D
H
NaHCO3溶液
G
浓硫酸
反应(Ⅱ)△甘肃省张掖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地理)
注: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60分)和第Ⅱ卷(综合题4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请将答案直接涂写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图1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米)。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走向大体是
A.东北-西南走向 B.东西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南北走向
2.关于图中山体主峰东北坡的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上、下部均陡峭 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C.上、下部均平缓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图2是东亚部分地区图。完成3~4题。
3.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
①气温年较差 ②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③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 ④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甲所在国一月均温0℃等温线与北纬38度纬线基本吻合,而丙所在国一月均温0℃等温线大体位于秦岭-淮河一线,该事实说明
A.甲所在国的南北温差大 B.甲所在国的一月均温受冬季风影响较大
C.甲所在国受海洋影响较明显 D.甲所在国的雨季开始时间比丙所在国早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5~7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海区属于印度洋
B.该区域为热带草原景观
C.Q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D.橄榄是该区域主要农作物之一
6.导致图中L地与Q处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植被 D.海陆位置
7.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①引Q湖水灌溉 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溉技术 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完成8~10题。
8.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 土壤、水源 B. 光热、降水 C. 风向、地势 D. 地形、河流
9.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沙尘暴 C. 土地盐碱化 D. 洪涝灾害
10.甲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包括
① 欧亚大陆桥西端 ② 扼北海航线要冲 ③ 位于莱茵河入海口 ④ 经济腹地覆盖整个欧洲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读下列两幅岛屿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关于两图及两图所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的比例尺小于乙图的比例尺
B.甲图区域为正午时,乙图区域正值日落时刻
C.两图区域以东濒临同一大洋
D.甲图区域位于乙图区域的东北方向
12.下列关于两区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岛气候类型呈现南北分异,乙岛气候类型呈现东西分异
B. 甲岛东侧的洋流为寒流,乙岛东侧的洋流为暖流
C. 甲岛的植被属亚热带类型,乙岛的植被属热带类型
D. 甲岛河流汛期出现在夏季,乙岛河流汛期出现在冬季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13~15题。
13.农业地带沿0°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A.水分     B.热量    C.地形    D.土壤
14.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
15.当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普敦处于温和多雨季节
B.由大西洋进入直布罗陀海峡的船只顺风顺水
C.索马里半岛沿岸是寒流
D.坦桑尼亚热带草原上的长颈鹿向赤道以北迁徙
读右图,回答16~17题。
16.图中能看到的海峡是
A.霍尔木兹海峡 B.曼德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麦哲伦海峡
17.关于C海域形成的原因正确的是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生长边界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
C.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消亡边
D.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生长边界
右图(图8)所示为世界某国局部示意图,据图回答18~20题。
18.图示地区北部地势特点大致
A.西高东低 B.中间低四周高
C.东高西低 D.北高南低
19.该国以葡萄美酒著名,大范围种植葡萄的地点在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0.影响城市②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位于河流附近,航运便利 B.地形平坦,农业发达
C.矿物能源丰富,工业发达 D.气候温和湿润,水资源富
下图是“某国沿纬度为30°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21~23题。
21.该国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22.下列四项,属于该国的是( )
A.好望角 B.桂林山水 C.富士山 D.大堡礁
23.有关该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②处是平原区,此处河流少,但地下水丰富 B.东岸附近海域有寒流经过
C.是世界主要的水稻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D.有丰富的铁、石油出口
读下图,回答24~26题。
24.①岛地热资源丰富,其原因是该岛 A.位于板块交界处 B.受海洋影响大 C.纬度较低 D.为火山岛
25.下列关于图中⑤处水资源的叙述,正确 A.河水和地下水均很丰富 B.河水的补给主要来自东部山地的冰雪融水
C.地下水盐度高,但可作牲畜饮水 D.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当地降水下渗
26.图中②地区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为了缓解其限制性因素,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营造农田防护林 B.发展混合农业
C.东水西调 D.禁止过度抽取地下水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据图回答27~28题。
27.甲海域表层海水盐度较低,深层海水盐度较高,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①海域封闭 ②水体较深 ③蒸发旺盛
④陆地径流汇入 ⑤暖流影响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28.有关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西部河流为内流河 B.图示区域是第一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
C.甲海域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宝库 D.图中山脉西部降水多于东部
读某地等温线图,回答29~30题。
29.影响图中A、B两点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 ③海陆位置
④地形 ⑤洋流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④⑤
30.形成C岛东侧气候的因素有
①纬度较低 ②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③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④受暖流影响 ⑤ 受寒流影响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II卷(综合题共40分)
31.(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CHINDIA——一个中国和印度国名拼写合成的新词在媒体迅速流行,这是一个
寄托了两个大国人民和平合作理想的新词。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半岛的地势特征。(2 分)
(2)根据图中年平均温度(等温线)的分布情况,
分析该地冬季气温的特征,并说明原因。(4分)
(3)图中甲地区是经济作物棉花的分布区,分析该地棉花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
(4)印度的乙地(班加罗尔)以计算机软件为主的信息产业举世闻名,若将我国的上海浦东打造成中国的“班加罗尔”,其有利的条件有哪些?(4分)
32.(14分)读环地中海沿岸国家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环地中海沿岸图。
材料二:环地中海的法国、西班牙、阿尔及利亚、突尼斯、以色列等国的种植业实行
专业化生产,成为“时鲜业”的大规模生产基地,产品大量销往欧洲各地。随着保鲜技术的进步,市场前景更加看好。
(1)说明该地区的“时鲜业”为主的农产品以及影响其发展的不利气候因素。(4分)
(2)从社会经济区位因素的角度,分析该地区“时鲜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4分)
(3)根据法国和西班牙的农业区位差异,分析两国发展“时鲜业”的优势。(6分)
33.(13分)读中亚某区域图,完成下题。
(1)简析造成A水域盐度南北差异及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
(2)试分析B湖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4分)
(3)图示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图1
图2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2
图13
图15甘肃省张掖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政治理)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句话主要说明                    
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认识世界需要智慧
C.哲学是从人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 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挥人的智慧
2.下列关于哲学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②哲学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③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哲学家们对具体科学进行概括和总结才形成哲学 ⑤哲学是对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⑤
3.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如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则这种观点属于
A.不可知论 B.形而上学 C.唯心主义 D.唯物主义
4.下列说法中正确反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何者为第一性的是
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②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③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④理在气先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5.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①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③气者,理之依也 ④心外无物 ⑤存在即被感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
6.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             
A.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 B.指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
C.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D.动员和掌握群众变革社会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
历史观的统一③第一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④在前人的基础上,将哲学发展推向了最高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个“物质”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
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B.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C.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D.除了人脑以外的客观存在
9.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加上之前的智利、海地及中国汶川大地震,地震的频繁发生让民众产生恐慌情绪。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下列选项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
①昼夜更替 ②勾股定律③苹果落地④候鸟迁徙
⑤中学生守则⑥价值规律⑦价值围绕价格上下波动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⑥⑦ D.②⑥
11.2010年初,云南、贵州、四川等西南五省市持续严重干旱,导致6420多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46亿多元。这一现实使人们的节水意识普遍增强。这说明
A.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
C.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D.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12. 、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引导公众科学合理使用塑料购物袋,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通知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这体现了
A.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 B.物质决定意识
C.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发展
13.“心理暗示”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家人不时地对孩子进行表扬,并真正从内心认为这个孩子一定能成为优秀的人才,这个孩子就会慢慢进步进步,并取得好成绩。这种心理暗示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
B.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是第二位的
C.意识的能动作用有时是巨大的
D.对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提出了挑战
1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哲学寓意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5.“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朝同一方向迈进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这说明
A.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不容混淆的 B.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
C.真理和谬误是没有确定的界限的 D.真理和谬误具有客观性
16.从哲学上看,“守株待兔”寓言中的农夫的错误在于
①想问题、办事情没有从客观实际出发 ②把事物的个别现象当成了一般规律
③把事物之间偶然的联系当成了必然的联系 ④没有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2010年7月18日,我国四川、广西等地相继出现“天坑”,直径从数米到几十米不等。其他国家如委内瑞拉也出现了一个直径30 米的大“天坑”。由此引起网络上各类关于“地球末日”的猜想。产生这种猜想的主要原因在于
A.只看到事物的偶然联系与现象联系
B.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C.否定了世界的物质性
D.混淆了人为事物的联系与自在事物的联系
18.一次性物品的大量使用,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而且破坏了生态环境。这告诉我们
A.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B.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C.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D.人们可以改变联系的客观性
19. 一个木板长短不等的桶能装多少水,既不取决于最长木板的长度,也不取决于各木板的平均长度。这就是著名的“木桶原理”,也叫“短板效应”。从哲学上看,“木桶原理”
A、启示我们要充分重视部分对整体的统率作用
B、启示我们要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
C、说明部分不可缺少,可以用部分代替整体
D、说明只要搞好局部,就能推动整体的发展
20.2000多家IT企业宣布支持AMD64位计算技术,共同推动AMD64成为新一代计算标准。64位计算技术以其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内存及带宽以及增强型防病毒功能等优势为众多用户青睐,而以往许多在32位运算模式下无法实现的计算需求在64位的计算环境中变得游刃有余。这表明
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B.事物的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的过程
C.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
D.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发展
21.与“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观点相似的有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2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至今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这句话的哲学依据是
A.量变的积累可以引起质变
B.恶与善本身是不同质的事物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
D.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
23.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矛盾的同一性的是
A.量体裁衣 B.因材施教 C.积劳成疾 D.居安思危
24.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我们勾画了一副中国古代文学各具特色的历史画卷。这幅画卷生动直观地体现了
A.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
B.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D.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25.世博会主题是世博会的“灵魂”。上框几届世博会主题都反映了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却各具特色,这体现了 的相互关系。
A.整体与部分 B.共性与个性 C.实践与认识 D.多数与少数
26.“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以下名言、俗语中,与其包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有无相生 ,难易相承
C.牵牛要牵牛鼻子 D.眉毛胡子一把抓
27.古有一父,为解决家中鼠患,买了一只猫。猫抓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鸡,其子甚怨。父道上:“宁无鸡也不能无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遂其子不再怨。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28.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
A.否定 B.创新 C.联系 D.扬弃
29.推行居住证制度能从根本上解决深圳的人口管理问题,通过更新观念、创新手段、对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进行重大改革,构建制度化的高效管理体系。这体现出
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C.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D.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30.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联系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
C.全面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D.全面的观点和片面的观点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
31.材料一 :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力争在2020 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基本建立,农民人均纯收入比 2008年翻一番,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材料二:2010年一号文件仍然是关于三农问题。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央不断完善和创新农村政策。30年前,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今天,我国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新阶段,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适时作出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情况下,允许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新政策,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1)材料一对“三农”的分析体现了哪些唯物论道理? (10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党制定农村政策是如何体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这个哲学道理的?(9分)
32.材料:载人航天,是当今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从“神一”到“神六”,每一次发射都进一步优化,每一次飞行都有所完善改进,每一次空间试验都有新的收获。越是伟大的工程,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就越多。在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飞船之后,我国圆满完成“神舟6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神六“多人多天”飞行成功,无疑为下一步的航天员出舱活动.航天器交会对接以及建立空间站打下坚实的基础。预计在2007年左右实现航天员出舱和在太空行走。2009年至2012年,我们要完成发射目标飞行器,在空间轨道上实施飞行器的空间轨道交会对接技术,便可以形成真正的空间站;再向前发展,中国人将探测月球,甚至火星等更遥远的星体。
上述材料 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 (9分)
33.材料:2011年1月2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决定强调,要力争通过5到10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国家水利建设要坚持五个原则:一要坚持民生优先,二要坚持统筹兼顾,三要坚持入水和谐,四要坚持政府主导,五要坚持改革创新。
材料中国家关于水利建设的要求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12分)甘肃省张掖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数学文)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设,,,则 A. B. C. D.
2.已知为一次函数,且,则
A. B. C. D.
3.已知函数若,则
A. B. C. D. 2
4.下列函数中,对任意,(0,),当<时,都有>的是
A.= B. = C .= D
5.若为奇函数,则
A.-1 B. 0 C.1 D.2
6.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斜率为
A.1 B. 2 C. D.
7.函数 的图像恒过点
A. B. C. D.
8.函数的图象是
A. B. C. D.
函数的零点所在区间为
A. B. C. D.
10.函数在区间上存在反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11.按照左面的程序框图,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k的值是
A. 6 B. 5 C.4 D.3 12.设函数的定义域为,若所有点构成一个正方形区域,则的值为
A. B.
C. D.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只要求写出结果,不必写出计算和推理过程.)
设复数满足,则的实部是 ;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如果则”时,假设的内容应是 ;
关于回归分析有以下命题:①残差平方和越小的模型,拟合效果越好;②用来刻画回归方程,越小,拟合效果越好;③在残差图中,残差点比较均匀地落在水平的带状区域中,说明选用的模型比较合适;若带状区域的宽度越窄,说明拟合精度越高,回归方程的预报精度越高。以上判断正确的有 ;
设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与抛物线y=2x+1 只有一个公共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0分)
求的值.
(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若,使得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本题满分12分)
设斜率为2的直线过抛物线的焦点F,且和轴交于点A,若△OAF(O为坐标原点)的面积为4,求抛物线方程.
20.(本题满分12分)
设 其中为正实数.
(Ⅰ)当时,求的极值点;
(Ⅱ)若为上的单调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21.(本题满分12分)
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过点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点A,B两点,且
(Ⅰ)求椭圆的离心率
(Ⅱ)直线AB的斜率;
22.(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其中
(Ⅰ)当时,求曲线处的切线的斜率;
(Ⅱ)当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与极值。20.解:(Ⅰ)当时,,

得或
当或时,当时,
∴是极大值点,是极小值点.
(Ⅱ)若为上的单调函数,则在上不变号。
∵ ∴ 只需在上恒成立.
∵ , 因此
得.
21.(1)解:由,得,从而
22.(I)解:
(II)
以下分两种情况讨论。
(1)>,则<.当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 0 — 0 +
↗ 极大值 ↘ 极小值 ↗
第11题甘肃省张掖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英语)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三节,满分50分)
第一节 语音知识(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找出其划线部分与所给单词的划线部分读音相同的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 soft A. political B. common C. woman D. brother
2. precious A. police B. certainly C. condition D. official
3. trouble A. house B. proud C. soup D. enough
4. business A. custom B. minute C. summer D. butcher
5. developed A. pronounced B. mentioned C. excited D. demanded
第二节 语法和词汇知识(共15小题;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6. According to a recent U.S. report, children spent up to 25 hours a week _______ TV.
A. watching B. to watching C. to watch D. watch
7. The plane flew_______ in the sky and the people spoke_______ of the experienced pilot.
A. highly, highly B. high, high C. high, highly D. highly, high
8. Tom as well as his parents_______going to Japan next week.
A. are B. is C. will D. was
9. I was given three books on sewing, the first ______ I really enjoyed.
A. that B. which C. of which D. of that
10. If most people _______ a day’s pay to the Hope Project, then it will be hopeful.
A. leave B. present C. donate D. give
11. We visited the factory ________ makes 80 percent of the toys in the city.
A. where B. there C. in which D. which
12. I was not _______ her presence till she spoke to me.
A. aware B. aware about C. aware of D. aware to
13. -- We are going to hold a sports meeting tomorrow.
-- __________ it rains
A. How about B. What if C. If only D. Even if
14. The reason ___ he can’t come is ______ he has to work late.
A. because; that B. that; that C. why; that D. why; because
15. That's the best way to ________ into the dangerous area.
A. get people get B. stop people to get
C. keep people getting D. prevent people getting
16. Jane has been so ________ in getting used to everything that she hasn’t had time for social activities.
A. confused B. worried C. devoted D. occupied
17. Have you ever listened to the song Yesterday once more, ________ singer died in her early years
A. its B. it’s C. whose D. which
18. To qualify yourself for this kind of new job, I recommend that you ________ some online courses.
A. to take B. taking C. take D. would take
19. He was generally _________ to be the finest poet in the land.
A. received B. regarded C. seen D. acknowledged
20. After three years’ study, Jane got a ________ for teaching English.
A. qualification B. composition C. collection D. satisfaction
第三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There was a true story, a man had a lovely little daughter. One day, the man 21 his 6-year-old daughter for 22 a roll of gold wrapping paper. Money was tight(紧缺的) and he became 23 when the child tried to decorate a 24 to put under the Christmas tree. 25 , the little girl brought the gift to her 26 the next morning and said, “This is for you, Daddy.” The man was 27 by his earlier 28 , but his anger flared again when he found out the box was 29 . He yelled at her, stating. “Don’t you know, when you give someone a present, there is 30 to be something inside ” The little girl looked 31 at him with tears in her eyes and cried, “Oh, Daddy, it’s not empty 32 . I blew kisses into the box. They are all for you, Daddy.”
The father was crushed. He 33 his arms around his little girl, and he begged for her 34 .Only a short time later, an 35 took the life of the child. It is also told that her father kept that gold box by his bed for many 36 and whenever he was discouraged, he would take out a(n) 37 kiss and remember the love of the child who had put it there. In a very real sense, each one of us, as human beings, has been given a gold container 38 unconditional love and kisses… from our children, family members, friends and God. There is simply no other 39 , anyone could hold, more 40 than this.
21. A.asked B.praised C.begged D. punished
22. A.wasting B.stealing C.selling D.holding.
23. A.glad B. angry C.sad D.upset
24. A.room B.hall C.box D.ball
25. A.nevertheless B.But C.Therefore D.And
26. A.father B.mother C.teacher D.sister
27. A.puzzled B. surprised C.scared D.embarrassed
28. A.overwork B.overreaection C.overcoat D.overpass
29. A.empty B.heavy C.full D. wet
30. A.happened B.seemed C.supposed D. used
31.A.down B.back C.up D.forward
32.A.at all B.after all C.above all D.in all
33.A.put B.turned C.handed D.gave
34.A.kindness B.forgiveness C.sadness D.carelessness
35.A.overcoat B.incident C.accident D.action
36.A.days B.monthes C.nights D.years
37.A.imaginary B.kind C.gentle D.warm
38.A.filled with B.pleased with C.crowded with D.equipped with
39.A.world B.feeling C.possession D.love
40.A.expensive B.precious C.comfortable D.interesting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25小题;第一节每小题2分,第二节每小题1分;满分45分)
第一节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In 1986 , Mary Andersen was at the Miami airport checking in for a flight to Norway to be with her husband when she was told she wouldn’t be able to check her luggage without paying a $100 surcharge(超载). Mary had no money as her new husband had left for Norway and she had no one else to call. “I was completely desperate(绝望的) and tried to think which of my things I could manage without.” Says Mary.
As tears ran down her face, a voice behind her said, “That’s okay, I’ll pay for her.”
Rather surprised,Mary turned around to see a tall man whom she had never seen before. He had a gentle and kind voice that was firm and decisive.Although this happened twenty years ago, Mary still remembers the authority(权威)that radiated(发出)from the man.
Mary was pleased to bring her luggage to Norway and told the stranger she would give his money back. The man wrote his name and address on a piece of paper he gave to Mary. She thanked him repeatedly. When she finally walked off towards the boarding gate, he waved goodbye to her.
That man turned out to be Barack Obama.
Mary paid the money back to Obama the day she joined her husband. At that time he had just finished his job as a poorly paid community worker in Chicago, and had started his law studies at Harvard University.In the spring of 2006 Mary’s parents heard Obama was considering a run for president. They wrote a letter saying that they would support him. At the same time, they thanked Obama for helping their daughter 20 years earlier.
And Obama replied, “ I want to thank you for the lovely things you wrote about me and for reminding me of what happened at Miami airport. I’m happy I could help her then, and I’m delighted to hear that your daughter is happy in Norway. Please send her my best wishes. Sincerely, Barack Obama, United States Senator.”
41. Why did Mary feel completely desperate
A. She had missed the only flight to Norway.
B. Her new husband abandoned her suddenly.
C..She didn’t have the money to buy a ticket.
D.She had no money to pay for the surcharge.
42. How did Mary feel when someone offered to help her
A. Amazed. B. Puzzled. C. Delighted. D. Annoyed.
43. Mary asked the stranger to leave his name and address______.
A. in order to contact him later B. so that she could repay him
C. because he impressed her deeply D. because she fell in love with him
44. What’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A. A letter from Barack Obama. B. Mary’s parents support Obama.
C. Obama helped a stranger 20 years ago. D. Mary was lucky to get help at the airport.
B
Positive thinkers admit when they feel frustrated(受挫折的) or depressed, they don't ignore it. But they don't blame themselves either. Instead, they try to understand the negative thoughts and feelings and counter(反击) them with more positive ones. So how do you stay positive, maintain motivated and sustain healthy behaviors Here are some tips:
Look for a good role model. There is always someone who seems to be doing just what you want to be doing. Maybe they've scheduled exercise into their workday and switched from coffee to green tea. Learn from a successful friend, family member or colleague. Ask them how they keep healthy and follow in their footsteps.
Try some positive self-talk and avoid negative-talk. Take a minute to give yourself an ego boost. Repeat some motivational words out loud to yourself. Negative talk such as "I can't do it," "I'm fat," is dangerous for your well-being and healthy goals. Try to avoid the negative self-talk before it harms you. Remind yourself that you deserve happiness and can make positive changes.
Get support. Tell your friends and family about your healthy habits. It helps to have an encouraging network.
Reward yourself. Treat yourself to something for your healthy efforts. Take a nice bath, get a massage, and enjoy a new DVD or CD.
Have a plan. Making a plan to exercise or eat healthy lunches with a friend can mean the difference of sticking with your goals or falling off track. If you've planned for an activity, you'll likely stick with it. You may even find that writing down your goals and steps to achieve them can help you stay on track. Take it day by day or week by week. The process of writing down your personal action plan is a good way to keep you honest and watch your progress or failures.
45. By writing the text the author intends to _______.
A . offer some advice on how to stay positive
B. persuade readers to learn from a role model
C. provide some solutions to personal problems
D . inform readers of some tips on physical health
46. What does the phrase “to give yourself an ego boost” in Paragraph 3 mean
A. to get lost in deep thought. B. to think about the hardships.
C. to check what mistake you made. D. to make you feel better about yourself.
4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the author Not agree to
A. Saying some positive words to yourself helps you to feel good.
B. By staying with your companion you can avoid the negative-talk.
C. A successful friend, relative or colleague can be your role model.
D. Creating a helpful network is a good way to keep you motivated.
48. To make sure that you always stay on track, what should you do
A. Eat out with your best friends. B. Relax yourself after a hard day.
C. Write down what you want to achieve D. Modify your plans as often as you can.
C
A device that stops drivers from falling asleep at the wheel is about to go through testing at Department of Transport laboratories and could go on sale within 12 months.
The system, called Driver Alert, aims to reduce deadly road accidents by 20% - 40% that are caused by tiredness. Airline pilots can also use it to reduce the 30% of all pilot-error accidents that are related to tiredness.
Driver Alert is based on a computerized wristband(手表带). The device, worn by drivers or pilots, gives out a sound about every four minutes during a car journey. After each sound the driver must respond by squeezing(挤压) the steering wheel (方向盘). A sensor in the wristband detects this pressing action and measures the time between the sound and the driver’s response.
Tirednes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a driver’s response (反应)time. Usually, a watchful driver would take about 400 milliseconds to respond, but once that falls to more than 500 milliseconds, it suggests that the driver is getting sleepy.
In such cases the device gives out more regular and louder sounds, showing that the driver should open a window or stop for a rest. If the driver’s response continues to slow down, the sounds become more frequent until a nonstop alarm warns that the driver must stop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device has been delivered to the department’s laboratories for testing. If these tests, scheduled for six months’ time, are successful, the makers will bring the product to market within about a year.
49. According to the text, Driver Alert ______.
A. aims to reduce tiredness-related accidents
B. has gone through testing at laboratories
C. aims to prevent drivers form sleeping
D. has been on sale for 12 months
50. How should a driver respond to the sounds from Driver Alert
A. By sounding a warning. B. By touching the wristband.
C. By checking the driving time. D. By pressing the steering wheel.
51. We can learn form the text that the driver needs to stop for a break when his response time is __________________.
A. about 400 milliseconds B. below 500 milliseconds
C. over 500 milliseconds D. about 4 minutes
52. When the driver gets sleepy while driving, Driver Alert ______.
A. moves more regularly B. stops working properly
C. opens the window for the driver D. sounds more frequently and loudly
D
Hotel Reservations
Welcome to the Kampala Beach Hotel Reservations(预定)System. You can reserve a room or package one of three ways: (a) online, (b) by phone, and(c)by email.
Did you know You can take advantage of special savings by booking direct with us online.
A.Online Reservations
Enter your travel dates and the number of guests below to book your room online now.
Click here to check on an existing online reservation.
If you are searching for a specific package, please make sure your check-in and check-out dates allowing for the minimum number of nights in the package.
You may make reservations for a maximum of 4 guests per room. For requests of 10 rooms or more, please refer to Group Accommodations.
B.Reservations By Phone
If you prefer to reserve by phone, please call:
Toll Free from the USA, Canada, and Hawaii: +1-800-262-8450
Worldwide Direct: +1-808-661-0011
Hours (Hawaii Standard Time):
Monday to Friday: 6 a.m. to 6 p.m.
Saturday: 7 a.m. to 5 p.m.
Sunday: 7 a.m. to 4 p.m.
C. Reservations By E-mail
If you prefer to submit(提交) an e-mail reservations request, click here.
Submitting an e-mail request does not guarantee a reservation. For immediate confirmation and booking, please use online reservations engine above.
53. What is the purpose of writing the passage
A. To show the importance of science.
B. To introduce a new hotel.
C. To attract more tourists to the hotel.
D. To make the trip for tourists.
54. If you want an immediate booking, you’d better use“ ”.
A. Online Reservations B. Reservations By Phone
C. Reservations By E-mail D. Reservations By Letter
55. From the passage we may infer the hotel is in __________ .
A.Canada   B. mainland America C. French   D. Hawaii
56. If you want to book a package you have to __________ . .
A. submit an e-mail reservations request
B. make sure of your check-in and check-out dates
C. refer to Group Accommodations
D. wait for further notice
E
To get an extra 14 years of life, don’t smoke, eat lots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exercise regularly and drink alcohol in a proper amount. That is according to a study published this Monday in the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Medicine Journal.
After tracking more than 20,000 people aged 45-79 years in the United Kingdom from about 1993-2007, Kay-Tee, Khaw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and his colleagues found that people who adopted these four healthy habits lived an average of 14 years longer than those who didn’t.
“We’ve known for a long time that these behaviors are good things to do, but we’ve not seen this benefit before, ” said Susan Jebb, head of Nutrition and Health at Britain’s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The benefit was also seen regardless of whether or not people were fat and what social class they came from.”
Study participants(参与者)scored a point each for not smoking,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eating five servings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a day and moderate alcohol intake.
Public health experts said they hoped the study would inspire governments introduce policies helping people to adopt these changes. But because the study only observed people rather than testing specific changes, it would be impossible to conclude that people who suddenly adopted these healthy behaviours would surely gain 14 years.
“We can’t say that any person could gain 14 years by doing these things,” said Doctor Tim Armstrong, a physical activity expert at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he 14 years is an average across the population of what’s theoretically(理论上)possible.”
“Most people know that things like a good diet matter and that smoking is not good for them”, Susan Jebb said, ”We need to work on providing people with much more practical support to help them change.”
5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esn’t belong to the four healthy habits
A. Eating five servings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a day.
B. Doing proper exercise in the morning every day.
C. Having a cigarette before going to bed every day.
D. Drinking alcohol in the proper amount every day.
58. 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_____.
A. the study observed people as well as tested specific changes
B. Susan Jebb did not take part in the study
C. there is no need for people under 45 adopt these good habits
D. only those from first class can benefit from these healthy behaviours
59. 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A. Governments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help people change their bad habits.
B. People aged 45-79 have bad habits in the United Kingdom.
C. All the people are well aware of the harm of their bad habits.
D. People have adopted the four healthy habits after knowing they’re good.
60. 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A. Smoking and Drinking Cuts You 14 Years
B. Healthy Habits Could Gain You Extra 14 years
C. A New Way of Keeping Healthy
D. Smoking and Drinking Harms Your Health
第二节:根据对话内容,从对话或所给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个为多余选项.
A: Good afternoon. Customer Service.
B: Good afternoon. May I speak to the manager, please
A: ____61_____
B: I’ve bought one of your tape recorder, but it’s stopped working
A: _____62____.
B: Last Sunday. But it stopped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A: ______63_____
B: From your main department
A: How much did you pay for it
B: ______64_____
A: Did you call the store where you bought it
B: Yes , I did____65_____
A:I see. I’ll call the manager myself and tell him to change it for you.
B: Thank you. Bye.
A: Bye.
A. Originally, it was ﹩50, but I bought it in a sale ﹩40
B. Hold on a minute, please.
C. And , where did you buy it
D. But the manager said that I couldn’t change it.
E. Speaking.
F. When did it break down
G. When did you buy it
第II卷
第三部分:写作(共三节,满分55分)
:单词拼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根据下列句子及所给汉语注释, 在句子右边的横线上写出空缺处各单词的正确形式.
(每空只写一词)
66. He was poor in maths so his parents employed a _____ (家庭教师) to teach him.
67. Please accept my _______(道歉) for any trouble my mistake has caused you.
68. I’ve got lots of __________ (准备) to do for the dinner party tonight.
69. After the fire it was long before the town returned to its everyday ______(常规).
70.This new computer will meet almost all our ___________(要求)
71. Seize the chance , ________(否则,要不然) you will regret it .
72. With prices going up, the people on ______ (养老金) find it difficult to live.
73. All the students in the class are expected to _________ (参加)in the discussion.
74. When we reached the ________ (目的地)of our journey, we were almost tired to death.
75. You have not learned to swim yet and you’d better stay in the ______ (浅的)water.
第二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此题要求改正所给短文中的错误。对标有题号的第一行作出判断:如无错误,在该行右边横线上画一个勾(√);如有错误则按下列情况改正:
此行多一个词: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该词,并也用斜线划掉。
此行缺一个词: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该加的词。
此行错一个词:在错的词下画一横线,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改正后的词。
As a senior student. I like make friends with 76.
people and l do my best to get well with everyone. 77.
But last week l had found out that one of my 78.
friends wrote their diary ,saying that she disliked me 79.
she doesn’t want to be my friend any longer, And 80.
now she has started laughing at me because of 81
I’m fat. I’m kind to her but how can’t she be friendly 82.
to me As for losing the discouraging weight, 83.
should l do more exercise Use pills And do you 84.
know any other ways Please give me some advices. 85.
第三节:书面表达(满分30分)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已走进很多学校的课堂。课间休息时,有些学校利用它来播放音乐。你班就“课间是否要播放音乐”展开讨论。请你根据下表所提供的信息用英语写一篇短文,陈述讨论结果及你个人的看法、建议 。(字数 100 词左右,不计开头 )
大多数同学认为 部分同学认为 个人看法
能活跃气氛 ;能使大脑得到放松,减轻学习的疲劳,使大家在快乐的氛围中做好下一堂课的准备 ;能给大家带来快乐 课间时间太短 ,播放音乐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课间需要的是安静而不是嘈杂的声音 。 考生陈述自己观点及建议。
Our class held a discussion about whether music should be played during the break or not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甘肃省张掖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生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
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A.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B.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C.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整体
的生命起作用
D.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2.蓝藻与酵母菌共有的结构是
A.细胞壁与核糖体 B.核膜与细胞膜
C.中心体与核糖体 D.线粒体与细胞膜
3.艾滋病是当今世界上最难治愈的疾病之一,被称为“超级癌症”,艾滋病病毒属于生物的理由是
A.由有机物组成 B.具有细胞结构
C.能使其他生物致病 D.能复制产生后代
4.下列与一块草地上的全部蒲公英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
A.池塘中的全部鱼
B.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年蚜
C.培养基被污染后除大肠杆菌外,又滋生了别的细菌和真菌
D.在一棵枯树枝上生活着蚂蚁,长满了苔藓
5.组成人体细胞的微量元素是
A.C、H、O、N、Ca、S B.K、S、P、Mg、Fe、B
C.Fe、Mn、Zn、Cu、B、Mo D.Fe、Mn、Zn、Ca、B、Mo
6.水是生命的源泉,人体中水的含量约占65%,下列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为自由水
B.结合水是构成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之一
C.心肌细胞只含结合水,血液只含自由水
D.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影响新陈代谢的强弱
7.下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占细胞鲜重的含量,按1、2、3、4顺序排列,正确
的是
A.水、蛋白质、糖类、脂肪
B.蛋白质、糖类、脂质、水
C.水、蛋白质、脂质、糖类
D.蛋白质、水、脂质、糖类
8.下列关于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
B.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
C.构成纤维素的单体(基本单位)是葡萄糖和果糖
D.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
9.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含有这两种物质的混合染色剂对真核细胞进行染色,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
A.红色主要位于细胞核中,绿色主要位于细胞质中
B.只有细胞质被染成绿色
C.只有细胞核被染成红色
D.绿色主要位于细胞核中,红色主要位于细胞质中
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生理功能
A. 保护性屏障 B.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 信息的接收和传递 D. 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11.最可能构成细胞膜的一组元素是。
A. C 、 H 、 O 、 N B. C 、 H 、 O
C. C 、 H 、 O 、 P D. C 、 H 、 O 、 N 、 P
12.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是
A.不同时期,不同物质的不同形态
B.不同时期,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
C.同一时期,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
D.同一时期,不同物质的不同形态
13.某植物相邻的三个细胞A、B、C按下列方式排列,其细胞液浓度为A>B>C,
这三个细胞间水分渗透的方向为:
A. 水分渗透方向为从A→B→C
B. 水分渗透方向为从C→B→A
C. 水分渗透方向为B→C、B→A、C→A
D. 水分渗透方向为C→B、B→A、C→A
14.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15.下图是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它们分别属于
A.细胞膜、叶绿体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
B.叶绿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核膜
C.细胞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核膜
D.线粒体膜、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16.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吸收母乳中的氨基酸。氨基酸被吸收到
血液中的方式是
A. 主动运输 B. 被动运输 C. 协助扩散 D. 自由扩散
17.用酵母菌酿酒时,如果向酿酒的原料中注入足量的氧气,会出现的现象是
A.酵母菌死亡,不产生酒精 B.酵母菌增多,不产生酒精
C.酵母菌增多,产生酒精增多 D.酵母菌减少,产生酒精增多
18.人体细胞的储备能源物质、主要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依次是
A.糖原、葡萄糖、ATP B.脂肪、ATP、葡萄糖
C.糖原、氨基酸、ATP D.糖类、脂肪、蛋白质
19.在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加入少量碳酸钙的目的是
A.增加叶绿素的溶解度
B.破坏膜系统,使叶绿素被充分提取
C.防止叶绿素在提取时受到破坏
D.防止叶绿素与其它物质结合
20.在正常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与突然改变某条件后,发现该植物叶肉细胞内五碳化合物含量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A.停止光照       B.升高CO2浓度
C.降低CO2浓度 D.停止光照并降低CO2浓度
21.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吸进来的氧最终
A.参与氧化有机物 B.直接参与ATP的生成
C.参与水的生成 D.参与酶的催化作用
22.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装片时,视野中的大多数细胞处于
A.间期 B.前期 C.后期 D.末期
23.熊猫体细胞和小麦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共同特征是
A.有中心体的复制 B.有染色体的复制和平均分配
C.细胞板扩展分裂细胞质 D.细胞膜内陷缢裂细胞质
24.下图是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模式图,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从起始到终止的全过程的是
A.甲→甲; B.乙→乙; C.甲→乙; D.乙→甲
25.关于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的共同表现是
A.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B.新陈代谢速度减慢
C.遗传物质数量和结构发生改变
D.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
26.细胞的癌变常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A、间期 B、前期 C、后期 D、各个分裂期
27.癌细胞容易转移,这是因为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癌细胞为球形
C.癌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D.癌细胞体积较小
28.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稳定性变化,这种变化一般是
A.可逆性的 B.不可逆转的 C.发展变化的 D.无序可循的
29.细胞分化达到最大限度的时期是
A. 受精卵时期 B. 有丝分裂时期
C. 细胞的增殖时期 D. 胚胎时期
30.下列有关细胞凋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细胞凋亡是因为环境因素的突然变化所导致的细胞死亡
B.细胞死亡也可以称为细胞凋亡
C.细胞凋亡是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由严格的遗传机制决定
D.细胞凋亡对机体可能造成伤害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31.(4分)根据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与某些化学试剂相互作用能产生颜色反应的原理,可以鉴定生物组织中某些有机物的存在。
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需鉴定的有机物 用于鉴定的试剂 反应产生的颜色
还原糖 斐林试剂 ①
蛋白质 ② 紫色
淀粉 碘液 ③
脂肪 ④ 橘黄色
32.(3分)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性的特点,其催化作用需要________条件。
33.(6分)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盖玻片一侧滴加质量分数为0.3 g/mL的蔗糖溶液后,出现了如下图所示的情形,请回答:
(1)此细胞发生了______现象,是细胞_______的结果。
(2)图中②的结构名称是______,②④⑤共同构成了_____
(3)图中⑦充满了______。
(4)将此细胞置于清水中,⑥的体积会______
34.(6分)根据下图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中,①和⑦分别是 。该化合物称为 肽。
(2)该化合物中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 基团决定的。
(3)该化合物由 个氨基酸脱去 分子水形成,这种结
式叫做 。
35.(7分)下图为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其中氧气参与_____________的形成过程,场所为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③中均产生CO2,则产生场所依次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如果氧气供应不足,酵母菌细胞内C6H12O6的分解产物是 ,乳酸菌细胞内C6H12O6的分解产物是 。
36.(7分)如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B]________的组成单位是________。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__。
(3)细胞膜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____性,功能上具有____________ 。
(4)细胞膜的结构模型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右图为细胞有丝分裂某一时期图像(6分)
(1)该细胞是_________(动物或植物)细胞,
处于有丝分裂的 期。
(2)该细胞有 个染色体,_____个DNA分子,_______个染色单体。
(3)该生物体细胞中含 条染色体。
38.下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显微结构模式图。(10分,符号与文字全对才给分)
⑴.B图细胞为       细胞,
判断依据为      (填两项)
⑵.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工厂”为[ ]        。
⑶.结构5为       ,在动物细胞中的功能为        ,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与       形成有关。
⑷.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构是
[ ]       ,有双层膜的结构但又不属于细胞器的是       。
(5). 如果B图为大蒜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       。
(6).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结构是[ ]_________ 。
39.下图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上图应为__________下观察到的结构图。
(2)在A中发生的反应称__________,参与此反应的特有物质有__________。
(3)CO2进入叶绿体后,在基质中经__________后形成甲物质。
(4)能溶解于丙酮中的是存在于A结构的__________,其中决定叶片为绿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甘肃省张掖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
第Ⅰ卷(客观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的形成打下牢固阶级基础的是
A.颁布“解负令”
B.鼓励发展工商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
C.按照财产多寡将全体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
D.创立了四百人会议
2.梭伦改革的措施与商鞅变法内容截然相反的是①农业政策 ②工商业政策 ③政治主张 ④历史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春秋时各国改革就整体而言主要是针对上层建筑方面的
B.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有效地打击了旧制度,增强了国力
C.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旧的统治秩序,使新兴地主阶级的地位得以强化
D.战国变法是在春秋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更加彻底
4.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变法的共同原因主要有①铁器牛耕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②新兴地主阶级壮大,要求变革③实现富国强兵和争霸战争的需要④商鞅变法的促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南宋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说:“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然六国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国人。……独秦不然……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网罗并重用人才是秦国实现统一的重要原因
B.秦国给人才的待遇高于其他六国
C.战国时人才不能自由流动
D.秦国经济军事力量绝胜于六国
6.商鞅变法中哪些内容直接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①军功授爵制 ②重农抑商 ③废除井田制 ④废分封行县制 ⑤实行连坐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⑤
7.《 魏书·良吏传序》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
B.移风易俗,实行汉制
C.颁布均田令,实行三长制
D.迁都洛阳,控制中原
8.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直接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改革措施是①俸禄制 ②均田制 ③三长制 ④租调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9.梁启超在《王荆公》中称王安石“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他把青苗法和□□法看作近代“文明国家”的银行,把□□法视作“与今世各文明国收所得税之法正同”,认为保甲法“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梁启超文中的两个□□应该是①市易法②募役法③均输法④将兵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这里所说的中国“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指的是
A.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
11.2003年德国电视二台曾举办过“最杰出的德国人”的评选活动。宗教改革先驱马丁· 路德超越马克思名列第二。马丁·路德当选的理由不正确的是他
A.张贴“九十五条论纲”,开始宗教改革
B.主张普通教徒有权直接阅读《圣经》
C.主张灵魂能否得救在于心中的信仰
D.主张简化教会圣礼,神职人员不能结婚
12.“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谴责,这样做就是亵读神明。”材料所体现的是
A.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B.马丁·路德信徒得救只能靠终生“悔改”
C.洛克财产权是通过劳动获得的
D.马基雅弗利君主为维护权力而不择手段
13.面对奥斯曼素丹的诏书,穆罕默德·阿里说:“我作为一个不知名的冒险家来到埃及。……如今,我在这里已经站稳脚跟”、“我从来就没有什么主人!”这表明穆罕默德·阿里
A.要取代奥斯曼素丹的地位
B.已经实现对埃及的统治
C.准备打击马木路克势力
D.经过改革埃及实力强大
14.亚历山大二世说:“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准备
A.强化俄国的农奴制    
B.发动克里木战争
C.改革农奴制    
D.镇压革命行动
15.1868年明治政府公布了著名的“五条誓文”,其中规定:“官武一途以至庶民,务使各遂其志……破旧有之陋习,立基于天地之公道。”为达到这一目的,日本政府
①废除幕藩体制,建立中央集权 ②废除武士特权,实现“四民平等” ③废除专制制度,建立民主政治 ④废除等级制度,实现民主平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16.下列关于闭关锁国时期日本社会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经济停滞不前②日本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③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一些商业城市繁荣起来
④出现富甲日本的大商人⑤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17.中下级武士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反对现存秩序,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树立天皇的权威
B.日本新的生产关系尚不成熟
C.列强入侵加剧了民族危机
D.幕府统治者对外妥协退让
18.中国近代史上有人提出:“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 “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司无所卸其职,草野小民无所积其怨,故断不至数代而亡,一朝而厌也。”材料中所主张的是
A.加强君主专制 B.实行相互监督
C.实行君主立宪 D.倡导民主共和
19.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证明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但它给后来的奋斗者提供的最重要的历史经验是
A.可以走日本明治维新之路
B.可以走俄国农奴制改革之路
C.丢掉改良幻想,运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朝
D.可以走法、美革命之路
20.《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即行停罢。”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A.百日维新 B.戊戌政变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21.下面四幅插图中,其内容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有
①《卡诺莎事件》 ②《解放农奴》
③《萨拉丁堡大屠杀》 ④《大政奉还》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22.某学校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甲午战败后,中国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论文主题可能是
A.欧美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C.资本主义制度在亚洲普遍确立
D.工业革命推动亚洲经济发展
23.中世纪欧洲王权比较弱,主要表现在①国王登基要经教皇加冕才算有效②王室领地少,国王不能在贵族领地内直接向人民征税③国王军队很少,遇有战事需召集贵族带领他们的士兵参战④城市的内部管理不受国王干预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4.斯宾诺莎认为:“当时的荷兰有一定的自由,但并不民主。”他得出这一观点的直接原因是
A.16世纪末,荷兰最早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
B.17世纪的欧洲,荷兰是最自由的地方
C.荷兰实行宗教宽容的政策
D.荷兰共和国的自由是富人特权阶级的自由,普通人并不能自由发表意见
25.卢梭的理想社会是“没有一个公民可以富得足以购买另一个人,也没有一个公民穷得不得不出卖自身”。这句话反映出卢梭追求平等社会目标的实质是
A.社会生活上的平等 B.经济状况上的平等
C.政治地位上的平等 D.私有财产要平等
第Ⅱ卷(主观题,共50分)
本卷共3小题,其中第26题18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6分,共50分。
26.(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梭伦颁布的第一条法令就是“解负令“。根据这个法令,平民所欠的各种债务一律废除;禁止在放债时以债户的人身作抵押,废除债务奴隶制;由国家赎回因负债而被卖到外邦为奴的人。梭伦还对公民的财产进行了一次调查分等,并按照财产等级规定相应的政治权利。这些新的法令还包括:设立四百人会议;禁止买卖婚姻,保障妇女孤儿的利益;修改死刑法;其他鼓励手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措施。
——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
材料二 史学界有句俗语“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欧洲”,“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以其世俗主义标志着近代的开端。
——(美)约翰·巴克勒《西方社会史》
材料三 1872年,新政府宣布停止使用以月亮运行为基础的历法(太阴历),而同西洋各国一样,明确实行以太阳运行为基础的太阳历。而且确定一天为24小时,一周为7天,将此作为全国的共同时间。于是,人们生活所依据的历法和时间的划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前,普通民众一年中的重大节日(如3月3日,5月5日,7月7日等),都是从中国传入的。政府改以天皇和皇室的活动为中心,规定新的节日,要求民众届时庆祝。如神武天皇即位日(神话传说中的第一位天皇),天皇的生日等。但是由于旧历法及基于旧历法的各种节日活动同农业生产及习俗密切关联,所以在有些地域仍然长时间地延续着。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1)据材料一说明梭伦改革要解决的社会矛盾 (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调解社会矛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梭伦改革中有哪些措施能体现这一思想?(2分)
(2)材料二为什么说“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欧洲”,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的标志事件是什么?(8分)
(3)概括日本节日改革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4分)
27.(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天然是个社会的和政治的动物,注定比其他一切动物要过更多的合群生活。物质世界存在着天道的某种秩序,在这种秩序之下,所有的物体都受到第一物体即天体的控制。
蜜蜂有一个王,而整个宇宙有一个上帝。
世俗权力之服从宗教权力,犹肉体之服从灵魂。所以,如果一位主教就世俗权力受其支配的那些事情对事物发生兴趣,或者对世俗权力交其处理的问题发生兴趣,那并不算是越权。
根据既为祭司又为国王的基督启示,教皇的权力在世俗问题和宗教问题上都是至高无上的。
——《阿奎那政治著作》:
材料二 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们就使自己与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人民享有恢复他们原来的自由的权利,并通过建立他们认为合适的新立法机关以谋求他们的安全和保证。当人民发现立法行为与他们的委托相抵触时,人民仍然享有最高的权利来罢免或更换立法机关。
——洛克《政府论》
材料三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的自由,要保障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多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记》
(1)根据材料一,归纳出阿奎那的思想观点。(4分)
(2)归纳材料二中洛克的主要思想。(4分)结合所学知识,除立法权外,作者认为的国家权力主要还有哪些?(2分)
(3)归纳材料三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影响。 (6分)
28.(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败绩,证明了自强运动有不足之处。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官员意识到这场运动的局限性,认为必须扩大现代化的纲领,把政治改革也包括进去。自信的思想家康有为和他著名的弟子梁启超,鼓动皇帝遵循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的方式,实行维新变法。然而,即使在后期阶段,维新分子也并不倡导完全西化,而只是鼓吹建立一种融中西诸因素于一体的混合政体。康有为改革方案的结果,是1898年的“百日雏新”,但却突然地以失败而告终。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康梁之徒,欲以最短期内铲除千余年之积弊,俾中国欲为强国。……不知环境之阻力,偏于理想,多招忌妒,终则一无所成,其人固无经验之书生也。
——陈恭禄《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中国数千年之腐败,其祸极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而来,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而自由云者,正使人自如其本性,而不受钳制于他人。今日非施此药,万不能愈此病。欲兴民权,宜先兴绅权;欲兴绅权,宜以学会为之起点……自时务学堂、南学会既开后,湖南民智骤开,士气大昌,人人皆能言政治之公理,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其英俊沉毅之才遍地皆是。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材料一中康有为和梁启超主张建立的“混合政体”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呈现出的特点。(8分)
(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梁启超认为国家落后原因 (4分)
27.
(1)王权来自神权,王权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王权低于教权。(4分)
(2)思想:如果立法者违背了人民意愿,人民就不再服从它;有权使用武力推翻其统治,重新建立新的立法机构。(4分)
权力:行政权和对外权,都属于国王。(2分)
(3)思想: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2分)。
历史渊源:源于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的思想(2分)。
影响:为西方民主政治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2分)
28.
(1)混合政体:君主立宪制(2分)。
特点:西方文化认识的不断加深而逐步推进,经历了一个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的过程;由初期模仿西方的科学技术到后来逐渐领悟到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教育制度等;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走了一条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道路。(6分)
(2)维新派自身局限;顽固派势力强大。(4分)
(3)原因:梁启超认为中国民智未开,民众愚昧;奴隶性,不自由。(4分)甘肃省张掖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物理)
一、选择题(12小题,共48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正确,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错选得0分)。
1.在物理学史上,奥斯特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随后,物理学家提出“磁生电”的闪光思想。很多科学家为证实这种思想进行了十多年的艰苦研究,首先成功发现“磁生电”的物理学家是 ( )
A.安培 B.法拉第 C.麦克斯韦 B.爱因斯坦
2.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大。
B.闭合线圈和磁场发生相对运动,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
C.线圈放在磁场越强的位置,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大。
D.穿过闭合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中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
3.由交流电动势瞬时值表达式e=10sin4πt(V),可知( )
A. 此交流电的频率是4π(Hz)
B. 此交流电的周期是0.5 s
C.当t = 0.5s时,此交流电动势有最大值
D. 当t = 0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
4.一台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各为1210匝和33匝。在副线圈连接的电路中只接有一盏“6V 、11W”的低压灯,并能正常发光。这时变压器的( )
A.原线圈所加电压为110V B. 原线圈通过的电流为0.05A
C.原线圈输入的电功率是11W D..副线圈通过的电流约为0.55A
5.某电站用11 kV交变电压输电,输送功率一定,输电线的电阻为R,现若用升压变压器将电压升高到330 kV送电,下面哪个选项正确 (   )
A.因I=,所以输电线上的电流增为原来的30倍
B.因I=,所以输电线上的电流减为原来的1/30
C.因P=,所以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原来的900倍
D.若要使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不变,可将输电线的半径减为原来的1/30
6.利用光敏电阻制作的光传感器,记录了传送带上工件的输送情况.如图中甲所示为某工厂成品包装车间的光传感记录器,光传感器B能接收到发光元件A发出的光每当工件挡住A发出的光时,光传感器就输出一个电信号,并在屏幕上显示出电信号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乙所示.若传送带始终匀速运动,每两个工件间的距离为0.2 m,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
A.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0.1 m/s
B.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0.2 m/s
C.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3600个工件
D.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7200个工件
7. 下列关于光电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某材料的逸出功是W0,则它的极限频率
B. 光电子的初速度和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C.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和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D.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照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8.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如右图所示,由图可知 (   )
A.随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
B.随温度降低,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
C.随温度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D.随温度降低,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
9.关于冲量、动量与动量变化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动量等于物体所受的冲量
B.物体所受外力的冲量大小可以大于物体动量的变化大小
C.物体所受外力的冲量方向与物体动量的变化方向相同
D.物体的动量变化方向与物体的动量方向相同
10.甲乙两船自身质量为120 kg,都静止在静水中,当一个质量为30 kg的小孩以相对于地面6 m/s的水平速度从甲船跳上乙船时,不计阻力,甲、乙两船速度大小之比( )
A. 4:5 B.5:4 C.2:3 D.3:2
11.如右图所示,光滑圆槽的质量为M,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其内表面有一小球被细线吊着恰处于槽的边缘处,如将线烧断,小球滑到另一边的最高点时,圆槽的速度为( )
A.0 B.向左 C.向右 D.无法确定
12.如右图所示,设车厢长度为L,质量为M,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车厢内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V0向右运动,与车厢壁来回碰撞n次后,静止于车厢中,这时车厢的速度为( )
A.V0,水平向右 B.0
C.mv0/(M+m),水平向右 D.mv0/(M-m),水平向右
二、实验题(三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13.如右图所示,一验电器与锌板相连,在A处用一紫外线灯照射锌板,关灯后,指针保持一定偏角.
(1)现用一带负电的金属小球与锌板接触,则验电器指针偏角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使验电器指针回到零,再用相同强度的钠灯发出的黄光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无偏转.那么,若改用强度更大的红外线灯照射锌板,可观察到验电器指针 (填“有”或“无”)偏转.
14.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子不仅具有能量,也有动量,右图给出了光子与静止电子碰撞后,电子的运动方向,则碰后光子可能沿方向 运动,并且光子波长 (填“不变”“变小”或“变长”).
15.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过程中不变量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下图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1) 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下图所示,并将测得的各计数点间距离标在图上,A点是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 段来计算A的碰前速度,应选 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格填“AB”或“BC”或“CD”或”DE”).
(2) 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A=0.40kg,小车B的质量mB=0.2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mAvA+mBvB= kg·m/s;碰后mAvA,+mBvB,= kg·m/s.并比较碰撞前后两个小车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是否相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4小题,共36分。计算除有重要的演算公式外,必须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16.(6分)质量为1kg的铜块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颗质量为50g的小球以1000
m/s的速率碰到铜块后,又以800 m/s的速率被反弹回,求铜块获得的速度。
17.(8分) 分别用λ和3/4λ的单色光照射同一金属,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1∶2.以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此种金属的逸出功是多大?
18.(10分)如图所示为交流发电机示意图,匝数为n=100匝的矩形线圈,边长分别为10 cm和20 cm,内阻为5 Ω,在磁感应强度B=0.5 T的匀强磁场中绕OO′轴以50rad/s的角速度匀速转动,线圈和外部20 Ω的电阻R相接.开关S闭合时。求:
(1) 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
(2) 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900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是多少?
(3) 线圈转动一周,外力做功多大
19.(12分)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叠放A、B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A、mB,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质量为m的小球以水平速度v0射向A,以v0/5的速度返回,则
⑴A与B相对静止时的速度
⑵木板B至少多长,A才不至于滑下B物体
三、计算题(4小题,共36分。计算除有重要的演算公式外,必须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16.(6分)
解:由动量守恒定律,取小球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m 1v0 = m1v1 + m2v2
v2 = m1(v0-v1)/m2
代入数据得:
V2 = 90m/s
17.(8分)
解: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得:
EK1 = hc/λ-W0 ①
EK2 = 4hc/3λ-W0 ②
又∵EK1:EK2 = 1:2
解得:W0 = 2hc/3λ
18.(10分)
解:(1)由
电压表的读数:
电流表的读数:
(2)
(3)由功能关系:甘肃省张掖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语文)
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共49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重新认识宋代历史
①钱钟书曾说:“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时代一向是相提并论的,文学就说‘唐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都要说到宋代。”宋代的历史上,有许多看似矛盾的现象,存在着广阔的认识空间。比如说,中国主要朝代的创业君主中,真正由职业军人出身的只有赵匡胤。然而,赵宋王朝偏偏以对外军事作战不竞不振而著称。赵宋朝廷倾向于务实,却造就了许多或严谨或浪漫、多才多艺、长于思辩的杰出历史人物。对于当时政活局面的特性,有学者批评为君主专制独裁,也有学者认为是中国帝制阶段中“思想最为自由”的时期。
②如果把北宋的疆域与自然地理区域叠压到一起,我们会看到,其疆域与东部季风区的边缘高度重合。东部季风区是传统的农耕地带,西北干旱区则是游牧民族较为活跃的地区。在中国历史上,如果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势力相对均衡,那么农耕民族想把统治触角延伸到草原地区、游牧地区不很容易,反之亦然。
③我们的教科书一直说宋代是个“积贫积弱”的时期。“贫”指国力、财政上面的贫乏困窘;“弱”指在对外竞争,特别是军事竞争中力量薄弱。但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北宋与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焦点就在宋代,不管是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被马克思称为“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其关键改进期、应用普及期及向外传播期都是在宋代。美国学者都若贝谈到宋神宗时期,中国的铁产量在7.5万吨到15万吨之间,相当于1640年英国铁产量的2.5倍到5倍。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是在北宋出现的。
④五代八姓十四君,一共只维持了53年。赵匡胤黄袍加身,一般人大概觉得这只是短命的第六代而已。但是这个王朝稳定了下来,法宝就是“防弊政”,其核心精神是防微杜渐。宋代科举考试发展出弥封、誊录等技术操作办法,使得主考官员即使有心照顾,也难以操作。
⑤自古认为务农才是“本”,宋人却提出士农工商皆本业。11世纪前期,非农业税所占的比重,第一次超过了农业税。法国汉学家谢和耐说,在上层精英和民众集团之间,出现了一个非常活跃的阶层,就是商人。他们不仅促进都市商业的繁荣,还使商业的触角延伸到了农村。
⑥宋代官学充分淡化了学生的身份背景,即便是艰难谋生的下层百姓,也要每日积攒一两文钱,让儿子将来有机会入学。欧阳修4岁丧父,买不起纸笔,拿芦苇秆在地上画着学字。范仲淹也是断齑画粥,坚持学业。宋代的书院是对官学的补充,书院提倡独立于选士、取士的教育理念、学术思想和人生价值。在宋代,科举落第者或聚徒讲学,或影响公众事务。蒙学不仅教儿童识字,最关键的是把儒家的理念、价值观、核心思想变成现实的社会规范,传达到百姓中去。
⑦唐代长安城格局井然、尊卑地位呈现鲜明。开封、临安却没有分隔整齐的坊、市,而是一种街市状态,官府、民户、商家相互混杂。开封海纳百川,城内有各种宗教活动场所。群众喜闻乐见的戏剧、曲艺表演等市井文化,在瓦舍、勾栏中展现雏形。
⑧如果把宋代放到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唐到宋经历着一个重要的社会变迁过程。如果予以比较简洁、明确的概括,或许可以归纳为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它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成就,在制度方面的独到建树,它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与牵动,使其无愧为历史上文明昌盛的辉煌阶段。
(2011年9月26目《人民日报 海外版》,有删节)
1.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北宋与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以下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三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其关键改进期、应用普及期及向外传播期都是在宋代。
B.对于当时宋朝的政治局面的特性,有人认为是君主专制独裁,也有人认为是中国帝制阶段中“思想最为自由”的时期。
C.宋神宗时期,中国的铁产量在7.5万吨到15万吨之间,相当于1640年英国铁产量的2.5倍到5倍。
D.不管是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在中国的文献中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其主焦点往往在宋代。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北宋的疆域与东部季风区的边缘高度重合,意在强调北宋和西北干旱区游牧民族的势力相对均衡,都无法将统治触角延升到对方区域。
B.宋代的官学充分淡化了学生的身份,下层百姓的儿子也有机会入学,而宋代的书院提倡独立于选士、取士的教育理念、学术思想和人生价值,是官学的补充。
C.作者认为宋代国力、财政贫乏困窘,在对外竞争,特别是军事竞争中力量薄弱,但在科技以及人类文明发展方面贡献巨大。
D.钱钟书认为,在文学、绘画和学术思想等方面都要说到宋代,要充分认识和正确对待宋代许多看似矛盾的现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长安城格局井然,宋代开封、临安却没有分隔整齐的坊、市,而是一种街市状态,官府、民户、商家相互混杂。
B.宋代蒙学不仅教儿童识字,最关键的是把儒家的理念,价值观、核心思想变成现实的社会规范,传达到百姓中去。
C.法国汉学家谢和耐说,宋代商人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阶层,他们不仅促进了都市商业的繁荣,还使商业触角延伸到了农村。
D.赵宋王朝以对外军事作战不竞不振而著称,这是因为由职业军人出身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朝廷事务中倾向于务实。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杨廷和,字介夫,新都人。父春,湖广提学佥事。廷和年十二举于乡。成化十四年,年十九,先其父成进士。改庶吉士。廷和为人美风姿,性沉静详审,为文简畅有法。好考究掌故、民瘼、边事及一切法家言,郁然负公辅望。
乾清宫灾,廷和请帝避殿,下诏罪己,求直言。因与其僚上疏,劝帝早朝晏罢,躬九庙祭祀,崇两宫孝养,勤日讲。复面奏开言路,达下情,还边兵,革宫市,省工作,减织造,凡十余条,皆切至。帝不省。寻以父卒乞奔丧,不许。三请乃许。阁臣之得终父母丧者,自廷和始也。服甫阕,即召至。帝方猎宣府,使使赐廷和羊酒银币,廷和疏谢,因请回銮,不报。复与大学士蒋冕驰至居庸,欲身出塞请。帝令谷大用扼关门,乃归。帝命回銮日群臣各制旗帐迎,廷和曰:“此里俗以施之亲旧耳。天子至尊,不敢渎献。”帝再使使谕意,执不从,乃已。
江左比岁不登,中官请遣官督织造。工部及给事、御史言之,皆不听,趣内阁撰敕。廷和等不奉命,因极言民困财竭,请毋遣。帝趣愈急,且戒毋渎扰执拗。廷和力争,言:“臣等与举朝大臣、言官言之不听,顾二三邪佞之言是听,陛下能独与二三邪佞共治祖宗天下哉?宪宗、孝宗爱民节财美政非一,陛下不取法,独法其不美者,何也?”因请究拟旨者何人,疑有假御批以行其私者。帝为谢不审,俾戒所遣官毋纵肆而已,不能止也。
廷和先累疏乞休,其后请益力。三年正月,帝听之去。明年六月卒,年七十一。居久之,帝问大学士李时太仓所积几何,时对曰:“可支数年。”帝慨然曰:“此杨廷和功,不可没也。”
(节选自《明史·杨廷和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性沉静详审 审:慎重
B.为文简畅有法 为:写作
C.劝帝早朝晏罢 晏:晚
D.还边兵,革宫市 革:改变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杨廷和直言劝谏的一组是(3分)
①下诏罪己,求直言 ②凡十余条,皆切至
③驰至居庸,欲身出塞请 ④天子至尊,不敢渎献
⑤因极言民困财竭,请毋遣 ⑥疑有假御批以行其私者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廷和少年成名志向远大。他十二岁中举,十九岁时比父亲先考中进士,喜欢考察研究国家的旧制旧例、民情、边防事务及一切法家理论,志向高远。
B.杨廷和讲究孝道。父亲去世时,他请求允许奔丧,但皇上不答应,杨廷和再三请求,皇上才答应了。杨廷和的做法也开了内阁大臣得以守满丧期的先例。
C.杨廷和敢于制止皇帝的不合理要求。皇上在宣府打猎,命令群臣在他回京之日制旗到帐前来迎接,杨廷和认为这些要求不妥,执意不从,皇上只好作罢。
D.杨廷和爱惜民力。江东一带连年歉收,宦官请求派官员督促织造,杨廷和等不奉命,趁机极力说明人民困顿、财物枯竭,请求不要派遣,终于阻止了此事。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凡十余条,皆切至。帝不省(3分)
(2)帝趣愈急,且戒毋渎扰执拗。(3分)
(3)宪宗、孝宗爱民节财美政非一,陛下不取法,独法其不美者,何也?(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11分)
[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退隐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倚仗立云沙①,回首见山家②。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注]①云沙:云海。②山家:山那边
8.前四句描绘子怎样的画面 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什么 (5分)
9.简要说说曲中“眠”“戏”二字的作用。全曲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古来圣贤皆寂寞, 。陈王昔时宴平乐, 。
②细草微风岸, 。……飘飘何所似, 。
③岁暮阴阳催短景, 。……卧龙跃马终黄土, 。
④燎沉香, 。鸟雀呼晴, 。
⑤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第Ⅱ卷(共101分)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银行里的小男孩
[美]菲利普·罗斯
已经是午饭时间,储蓄所里只有一个职员在值班。那是一位大约40岁的黑人,紧贴头皮的头发,小胡子,整洁、笔挺的棕色西装,身上的每一处都暗示着,他是一位细心谨慎的人。
这位职员正站在柜台后面,柜台前站着一位白人男孩,黄棕色的头发,穿着一件V字领的毛线衣,一条卡其裤和一双平底鞋。我想我特别注意他是因为他看起来更像一位初中生,而不是一位银行的顾客。
他手上拿着一本打开的存折,脸上写满了沮丧的表情。“但是我不明白,”他对银行职员说,“我自己开的账户。为什么我不能取钱 ”
“我已经向你解释过了。”职员对他说,“没有父母的信函,一个14岁的小孩不能自己取钱。”
“但这似乎不公平,”男孩说,他的声音有点颤抖,“这是我的钱。我把钱存进去。这是我的存折。”
“我知道是你的存折。”职员说,“但规定就是那样。现在需要我再讲一遍吗?”
他转身对我微笑了一下。“先生,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
我本来想开一个新账户,但是看到在这里刚刚发生的一幕后,我改变了主意。”我说。“为什么?”他说。
“就因为你说的话。”我说,“如果我理解得没错的话,您刚才的意思是说,这个孩子已经够年龄把钱存入你们的银行,却不够年龄取出他的钱。如果无法证明他的钱或者他的存折有任何问题的话,那么银行的规定的确太可笑了。”
“对你来说也许可笑,”他的声音稍微提高了一点,似乎有点生气了,“但这是银行的规定,除了遵守规定,我没有别的选择。”
在我跟银行职员辩论的时候,男孩满怀希望地紧挨着我,但最终我也无能为力。突然我注意到,在他手上紧抓着的那本打开的存折上显示只有100美元的结余。存折上面还显示进行过多次小额的存款和取款。
我想我反驳的机会来了。
“孩子,以前你自己取过钱吗?”我问男孩。
“取过。”他说。
我一笑,转问银行职员:“你怎么解释这个?为什么你以前让他取钱,现在不让呢 ”
他看起来发火了。“因为以前我们不知道他的年龄,现在知道了。就这么简单。”我转身对男孩耸耸肩,然后说道:“你真的被骗了。你应该让你的父母到这里来,向他们提出抗议。”
男孩看起来完全失望了。沉默了一会儿,他把存折放进背包,然后离开了银行。
银行职员透过玻璃门看着男孩的背影消失在街道的拐角,转身对我说道:“先生,你真的不应该从中插一杠。”
“我不应该插一杠?”我大声说道,“就你们那些该死的规定,难道他不需要一个人来保护他的利益吗?”
“有人正在保护他的利益。”他平静地说。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银行。”
我无法相信这个白痴居然会这样说。“瞧,”我揶揄道,“我们只是在浪费彼此的时间。但你也许愿意跟我解释解释银行如何保护那个孩子的利益。”
“当然,”他说道,“今天早上我们得到消息,街上的一帮流氓已经勒索这个孩子一个多月了。那帮混蛋强迫他每周取一次钱给他们。显然,那个可怜的孩子由于太过害怕而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那才是他为什么如此烦恼的原因。取不到钱,他害怕那些流氓会打他。不过警察已经知道这件事,今天他们也许就会实施抓捕行动。”
“你的意思是说根本没有年龄太小而不能取钱的规定?”
“我从没听说过这个规定。现在,先生,你还需要开户吗?”
(1)下列对小说情节的理解和分析最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情节不很复杂,但在构思上,以矛盾误会为主要内容,以对话、辩论为主要表述方式,这样也增强了情节的曲折性与吸引力。
B.小说通过银行职员帮助保护小男孩的故事,意在展现银行职员尽职尽责、默默关爱他人、敢于与恶势力作正面斗争的美好心灵。
C.银行职员默默地了解了真相,暗中对男孩进行保护,并将对作恶的流氓予以惩处,这都表现了他的严谨细心还有善良。
D.小说以“我”的视角展开故事,巧妙地通过“我”的同情逐步展现了男孩遇到的困境,通过“我”的误会,逐步展现了银行职员帮人解困的责任感。
E.当“我”质疑银行职员提出的规定时,他稍微提高了声音反驳“我”,这一细节意在表明他对“我”很生气。
(2)银行职员与我的矛盾冲突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试简要概括。(6分)
(3)小说开头通过对银行职员的外貌描写,展现了他是一个细心谨慎的人,那么,小说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体现他的细心谨慎?试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6分)
(4)从银行职员的角度看,“我”的确不该插一杠,但从小说艺术构思的角度看,“我”还真该插一杠。试探究作者这样设计的艺术价值。(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清词第一人纳兰性德
有人说,十七世纪的北京,既是康熙大帝的,又是纳兰性德的。一个乃一代英主,雄韬伟略;一个是御前侍卫,却诗才俊逸。只是纳兰性德英年早逝,令北京城的晴空黯淡了许多。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其显赫家世足以令世人瞠目。他的父亲,旧时权倾朝野的武英殿大学士明珠,而纳兰性德本人也是少年英才,十八岁中举人,二十二岁时参加进士考试,中二甲第一名。康熙当即龙颜大悦,钦点其为御前侍卫,很快就由三等晋升为一等,可算是少年得志,前途无量了。
世人皆知纳兰为清代的大词人,且清词以他为最,似乎无人能出其右。但这位豪门公子不但能文,而且还是个武将。既然是御前侍卫,武功定是十分了得。满族尚武,在马背上打天下,所以纳兰性德也被父辈们授以武功,从小练就了一身搏击之术,并精于骑射。纳兰性德倒是个文武全才。当然,纳兰骨子里还是个文人。
由于家庭出身的原因,他没有李白那种“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豪迈气概,也不可能拒绝皇恩浩荡,他还是捧着文房四宝上了天子的船,一边为皇帝保驾,一边做着职业以外的工作:吟诗填词。而他的不务正业照样赢得了皇帝的宠信。康熙爱读性德的诗词,经常赏赐他金牌、佩刀、字帖等礼物,以资鼓励。
纳兰性德是个真性情的人,他对“侍卫”这个职位其实并没有什么兴趣。他得到过皇帝无数次的赏赐,但在他的内心深处,一直苦于仕途漂泊,厌恶进阶伫立的侍卫生涯。率真的诗兴遭遇浑浊的政治,自然是徒增“胸中块垒”。
纳兰性德能入康熙法眼,外表应该也是个很重要的因素。他的人同他的词一样纯任灵性,纤尘不染,当得起玉树临风一词,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同是康熙皇帝的侍卫,和纳兰性德是同事关系,曹寅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忆昔宿卫明光宫,楞伽山人貌姣好。”楞伽山人就是纳兰性德的号。
人长得帅,骑术、剑术、武技都很高超,诗词文章也堪称一流——这样的人生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但纳兰性德过得并不快乐,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数字统计:在纳兰性德现存的三百多首词里,“愁”字出现了九十次,“累”字用了六十五次,“恨”字使用了三十九次,其他如“断肠”、“伤心”、“惆怅”、“憔悴”、“凄凉”等字句,更是触目皆是。按他自己的话说,他是“斗鸡人拨佛前灯”,在滚滚红尘中寻找残月西风、衰草枯杨。
曾经有人说,纳兰性德就是《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原型。纳兰与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同为康熙皇帝的侍卫,相处了八年,交情很深。曹寅曾为纳兰性德词集作序,纳兰去江南游历时到了南京,专门为曹寅赋词两首《金陵》和《满江红·为曹子清题其先人所购楝亭,亭在金陵蜀中》,曹子清就是曹寅。
后来,曹雪芹写《红楼梦》,稿未完而人先亡。和珅将文稿呈献给乾隆皇帝,乾隆阅后说了一句:“此盖为明珠家事作也。 ”虽说此说有捕风捉影之嫌,但纳兰性德与贾宝玉确有许多相似之处,而曹雪芹的《红楼梦》也确实受到了纳兰性德词的影响。
《饮水词》中有这样的词句:“今宵便有随风梦,知在红楼第几层?”“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此夜红楼,天上人间一样愁。”词中多次提到“红楼”,这对《红楼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在祖父的影响下,曹雪芹自幼熟读纳兰性德词,熟悉纳兰的遭际,对纳兰性德深感同情。《饮水词》中多次咏竹,而林黛玉爱竹,别号“潇湘妃子”,曹雪芹又为他的居处潇湘馆安排了“凤尾森森,一片翠竹环绕”的环境,这也绝不是巧合。而且更关键的是,纳兰性德也有一段愁云惨雾的爱情往事,和《红楼梦》中宝、黛、钗三人的关系十分相似。
当所有的富贵功名皆成尘土,那一本《纳兰词》读来还是令人唇齿流香,三百年都不曾消退,因为他“不是人间富贵花”,当围绕在他身边的繁华如云烟般散尽之后,诗人如愿以偿地回归到诗人本身——也许,这才是世上最幸运的事情。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纳兰性德不仅才貌出众,文武兼备,而且还是清代享有盛名大词人,但纳兰性德生前过得并不快乐,而他的《纳兰词》却流传后世。
B. 纳兰性德二十出头就成为皇帝身边的御前侍卫,是令人羡慕的少年英才,但“斗鸡人拨佛前灯”的诗句却反映了他常人所不理解的心境。
C.纳兰性德骨子里是个文人,所以他“苦于仕宦漂泊,厌恶进阶伫立的侍卫生涯”,率真的诗兴遭遇浑浊的政治,便徒增“胸中块垒”。
D.文章为了表明纳兰性德过得并不快乐,他的词句尽显多愁善感,列举了数字和“愁恨”“断肠”“伤心”“惆怅”等字句。
E.他还是捧着文房四宝上了天子的船,一边为皇帝保驾,一边做着职业以外的工作:吟诗填词。幽默的语言表现了纳兰性德对文学的挚爱。
(2)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纳兰性德的?结合文本分条概括。(6分)
(3)“曾经有人说,纳兰性德就是《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原型。”这一说法有一定的依据。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4)本文采用多种手法塑造纳兰形象,请就其中一种手法,结合文本加以分析。并说说本文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16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十二五”期间,宣城各县市区要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加强与电力公司的联系和配合,为当地电力发展推波助澜。
B.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和覆盖面,这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又一重大举措。消息一传出,广大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C.最令我敬佩的是钱学森老人的人品,他胸无城府,朴实无华,心灵如蓝天一般透明,在今天这个年代实在难能可贵。
D.2012年春晚上,萨顶顶演唱的《万物生》受到了观众的极大关注。她的歌声如空谷足音般美妙动听,让人如痴如醉。
1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目前血液供应相当紧张,中国人口众多,不缺血源,能否真正建立无偿献血的长效机制,是解决“血荒”问题的根本办法。
B.以娱乐性阅读为主要目的的穿越小说往往并不叙述具体的历史事件,而是借用历史人物的名字,讲述历史版本的现代爱情故事。
C.国家将在“十二五”期间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30张养老床位。
D.“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 。 , ,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_ 。
①一阵晨风拂过
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
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谦虚的世故
A. ③②⑥⑤①④ B.④②①⑤⑥③
C. ②⑥⑤①④③ D.③①⑤②⑥④
16.试在下面《执著》的短文空格内填上跟上下文相称的词语,使之与内容相一致。(4分)
执著的故事不老,有女娲补天,有夸父追日,有 有 。
执著的人物不死,有卧薪尝胆的勾践,有 ,有面壁静修的达摩,有 。
执著是殚精竭虑,义无反顾。驰心旁骛,见异思迁的人执著不了,而执著不了的人也成功不了。
执著,一阕永无休止符号的进行曲。
17.根据下面表格显示的内容,将表后文段的空缺处补充完整。要求,语言连贯、简洁,不得出现数字。(3分)
近年部分国家经济增长及社会发展支出比例统计表
国家分项 发达国家 新兴经济体
美国 英国 巴西 印度 中国
经济增长率 3% 2.3% 6% 6.8% 9.6%
教育、卫生、社保等公共事业支出占GDP的比例 16% 21% 14% 13% 10%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增长率不但远高于美、英等发达国家,① 。然而,我国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发展支出方面还存在欠缺。例如教育、卫生、社保等基本公共事业支出占GDP的比例,就与经济的高速增长不相协调,② ,甚至低于经济落后于我们的印度。因此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国将③ ,加快建设和谐社会,缔造“幸福中国”。
六、写作(60分)
一个牧场主养了许多羊,他的猎户邻居养的凶猛的猎犬常常跳过栅栏袭击牧场里的小羊羔。牧场主几次让猎户把狗关好,但猎户都不以为然,猎狗咬伤了好几只羊羔。
忍无可忍的牧场主找到镇上的法官评理。法官说:“我可以处罚那个猎户,也可以发布法令让他把狗锁起来,但这么一来你就失去了一个朋友,多了一个敌人。我可以给你一个更好的主意。”
牧场主到家后,按法官说的,挑选了三只最可爱的小羊羔送给猎户的三个儿子,孩子们如获至宝,因为怕猎狗伤害到儿子的羊羔,猎户做了个大铁笼,把狗关了进去。从此两家相安无事,还成了好邻居。
自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自选文体,自拟文题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乾清宫发生火灾,杨廷和请皇帝避开大殿,下诏批评自己的过错,征求正直之言。趁此与下属官员一起上疏,劝皇帝早些上朝,晚些退朝,亲自参加九庙祭祀,尊崇对两宫皇太后的孝顺供养,勤于每天的经史讲习。又面奏皇上广开言路,通达民情,遣还边兵,革除宫市,节省土木建筑,减少织造,一共十多条,都切中时弊。但皇帝不省察。不久因父亲去世,请求允许奔丧,皇帝不答应。杨廷和再三请求,皇帝才答应。内阁大臣得以守满丧期的,从杨廷和开始。服丧期刚满,杨廷和就被皇帝召回。当时皇帝正在宣府打猎,派使臣赐给杨廷和羊和美酒、银两和丝织品。杨廷和上疏推辞,趁机请皇帝回京,皇帝没有回复。杨廷和又与大学士蒋冕骑马到居庸关,想亲自出塞请武宗回来。皇帝命令谷大用把守关门(不允许他们出关),他们才回京。皇帝命令群臣在他回京之日各做旗帜到帐前来迎接,杨廷和说:“这是民间百姓用来表示对故旧的亲热罢了,天子是最为尊贵的,我们不敢亵渎奉献这些。”皇帝再次派使臣前来说明意思,但杨廷和执意不从,皇帝只好作罢。
江东一带连年歉收,而宦官又请求派官员督促织造。工部和给事、御史进谏,都不听从,催促内阁起草敕书。杨廷和等不奉命,趁机极力说人民困顿财物枯竭,请不要派遣。皇帝催促更为急迫,并告诫不要固执阻挠。杨廷和极力劝谏,说:“臣等及满朝大臣、谏官的话都不听,反而听信几个邪恶小人的话,陛下能只与这二三个奸邪小人共同治理祖宗的天下吗?宪宗、孝宗爱护人民节省财物的美好政绩有很多,陛下不效法,偏偏效法那些不足效法的,这是为什么呢?”因而请求追究拟旨的是何人,怀疑有人假借御批来实现私欲。皇帝推辞说不清楚,只是告诚所遣宦官不要过分放肆而已,但不予阻止。
杨廷和起先屡次上疏请求退休,后来请求更加坚决。三年正月,皇帝允许杨廷和离职。第二年六月,杨廷和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过了很长时间,皇帝问大学士李时太仓积聚的粮食还有多少,李时回答说:“还可以支付几年。”皇帝感慨地说:“这是杨廷和的功劳啊!不可以抹杀。”
(二)古诗阅读(11分)
8.前四句围绕着“云”和“山”展开,描绘了一幅云山飘渺变化的优美画面。(3分)最突出的手法是衬托(云山互衬)。云和山相互衬托而相得益彰。山因云的飘逸而明暗交错,云因山势错落而上下飘绕。(2分)
9.“眠”写野鹿在山草中悠闲卧睡的神态;“戏”写出猿在野花中欢跳嬉戏的状态。(2分)构成了一幅恬静、平和、动静结合的画面。(2分)表现了作者陶醉云山,恬然自得的隐后生活情趣。(2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
12.(1)C、E(C纳兰性德“苦于仕宦漂泊,厌恶金阶伫立的侍卫生涯”是性情所致;E主要是为了表现纳兰性德的无奈。)
(2)①家庭出身。纳兰性德家世显赫,父亲是权倾朝野的大学士明珠。②外表。人长得帅,当得起玉树临风一词。③文才。诗才俊逸,是世人皆知的大词人。④武功。从小练就了一身搏击之术,并精于骑射,是康熙的 御前侍卫。⑤性格。性情率真,多愁善感。在内心深处厌倦官场庸俗和侍从生活,无心功名利禄。⑥影响。传世的纳兰词享有盛誉,曹雪芹的《红楼梦》深受其影响。
(3)①纳兰性德与贾宝玉确有许多相似之处,康熙阅后说:此盖为明珠家事作也。②纳兰性德也有一段伤心的爱情经历,和红楼梦中的宝黛钗三人的关系十分相似。③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与纳兰性德关系密切,曹雪芹熟知纳兰性德的遭际,对他深感同情。④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有许多纳兰性的词的影子。(答出四点中的任三点即可)
(4)写作手法:①对比手法。纳兰传奇的一生充满纠结:他出身名门,却厌恶功名富贵;少年得志,前途无量,却并不快乐;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为人率真,然而现实浑浊,只能徒增胸中块垒。对比手法是纳兰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②衬托手法。文章多处提及康熙,借富有雄韬伟略的康熙大帝对纳兰的极其赏识宠信,侧面烘托纳兰非凡的才华。(也可答正侧结合或侧面烘托)
③评传结合。文章有很多作者评论性的文字,如开头和结尾。他不但突出了纳兰的形象特征,而且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答出其中一点并结合文本分析就行,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13.C ,A推波助澜感彩不当。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贬义词。 B拍手称快:拍着手喊痛快。多用来表示仇恨得到消除的愉快。用此不合语境。
C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 常被误用为贬义词,理解成没有文化或没学问。形容人没有心机,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单纯。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难于揣测的深远用心。含褒义。
D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事物。
14.B(A、一项与两项搭配不当;C.缺宾语; D.属结构混乱)
15.A 第一处选填④与②句都不能与前面的语意很好地衔接,因为第③句是对“成熟的向日葵”的赞美,故排除BC两项。比较AD两项,第②句交代对象“我家的这几株初出茅庐的向日葵”,⑥⑤①④句是对其具体评述,而D项把第②句放入①⑤与⑥④之间显得语意混乱,所以选A更好
16.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闻鸡起舞的祖逖、程门立雪的杨时;
17.(5分)(1)而且高于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
(2)这一比例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
(3)大力增加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甘肃省张掖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数学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是虚数单位,复数满足,则的实部为( )
A.2 B.1 C.3 D.-3
2.函数的导数是( )
A. B. C. D.
3.曲线在处的切线平行于直线,则点的坐标为
A. B. C.和 D.和
4. 曲线与两坐标轴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为( )
A. 4 B. 2 C. D. 3
5.若,则以为坐标的点的个数为( )
A. 7 B. 12 C. 64 D. 81
6.方程的解集为( )
A.4 B.14 C.4或6 D.14或2
7.在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 )
A. B. C. D.
8.设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列为,则常数的值为( )
A. B. C. D.6
9.设随机变量~B(6,),则P(=3)的值是( )
A. B. C. D.
10. 有一道竞赛题,甲解出它的概率为,乙解出它的概率为,丙解出它的概率为,则甲、乙、丙三人独立解答此题,只有1人解出此题的概率是( )
A. B. C. D.1
11.个人坐在一排个座位上, 个空位只有个相邻的坐法种数位( )
A.24 B.36 C.48 D.72
12.设函数的定义域为,若所有点构成一个正方形区域,则的值为
A. B. C. D.不能确定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只要求写出结果,不必写出计算和推理过程)
13.,则=_____ ____;
14.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如果则”时,假设的内容应是 ;
15. 一个袋中装有外形相同的6个红球和4个白球,不放回地依次摸出2个球,记第一次摸出红球为事件A,第二次摸出红球为事件B,则= ;
16. 设函数,给出下列命题:
①b=0,c>0时,只有一个实数根;
②c=0时,是奇函数;
③的图象关于点(0,c)对称;
④方程至多有2个实数根.
上述命题中正确的序号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0分) 已知函数在与时都取得极值.
(1)求的值与函数的单调区间;
(2)若对,不等式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18. (本题满分12分) 从一批含有13只正品,2只次品的产品中,不放回的任取3件;
(1)求取得次品数为X的分布列;
(2)求至多取得1件次品的概率.
19. (本题满分12分) 已知某射手射击一次,击中目标的概率是.
(1)求连续射击5次,击中目标的次数X的分布列
(2)假设连续2次未击中目标,则中止其射击,求恰好射击5次后,被中止射击的概率.(本题结果用分数表示即可).
20. (本题满分12分) 如图,铁路AB长为80,BC⊥AB,且BC=10,为将货物从A运往C,现在AB上距点B为x的点M处修一公路至C,已知单位距离的铁路运费为2,公路运费为4.
(1)将总运费y表示为x的函数;
(2)如何选点M才使总运费最小?
21. (本题满分12分) 数列{an}中,.
(Ⅰ)求;
(Ⅱ)猜想的表达式,并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
22. (本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
(Ⅰ)当时,讨论的单调性;
(Ⅱ)设当时,若对任意,存在,使
,求实数取值范围.
(2),当时,为极大值,而,则为最大值,要使恒成立,
则只需要,得.
18.
X 0 1 2
P
P(X≤1)=P(X=0)+P(X=1)=
19.解:(1)
(2) 设“甲恰好射击5次后,被中止射击”为事件C,由于甲恰好射击5次后被中止射击,所以必然是最后两次未击中目标,第三次击中目标,第一次与第二次至少有一次击中目标,则

答:甲恰好射击5次后,被中止射击的概率为.
20.解:(1)依题,铁路AM上的运费为2(50-x),公路MC上的运费为,则由A到C的总运费为
(2),令,解得(舍)
当时,,;当时,,
故当时,y取得最小值,即当在距离点B为时的点M处修筑公路至C时总运费最省.
22.
(Ⅱ)当时,在(0,1)上是减函数,在(1,2)上是增函数,所以对任意,
有,又已知存在,使,所以,,
即存在,使,即,即,所以,解得,即实数取值范围是。
A
B
C
M甘肃省张掖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政治)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之间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于科学的方法论,科学的方法论是科学世界观的反映 ③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
④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系统地学习哲学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2.承办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是南京市委、市政府从南京的实际出发,为全面展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以及现代化大都市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加快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这体现了
A.物质与意识不可分 B.物质与意识同等重要
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3.下列观点与“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③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④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
4.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             
A.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
B.指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
C.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D.动员和掌握群众变革社会
5.甲、乙两位同学就物质概念进行了辩论。甲说:“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乙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对甲、乙两位同学的说法,在你看来评价正确的应是 
A.前者正确,后者错误
B.前者错误,后者正确
  C.两者各自片面地强调了一个方面,都是不正确的
  D.两者都是正确的,前者是就物质的概念而讲的,后者是就具体物质而言的
6.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它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世界是物质的  ②物质是运动的 
③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④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10年春季云南等西南五省区市遭受严重的干旱。为了抗旱救灾,云南气象部门先后在77个县进行人工增雨作业,共发射高炮和火箭弹3203发,起到了明显的增雨效果。这表明
A.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能改变降雨规律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人们办事情能否成功,取决于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
D.人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造世界,造福于人类
8.在美学中总要谈到“移情”现象,即“情景交融”,比如我们高兴时,仿佛骄阳在笑;悲伤时,又觉得雨如泪,风如咽。“移情”的说法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A.意识是人脑机能
B.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像
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D.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9.“心理暗示”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家人不时地对孩子进行表扬,并真正从内心认为这个孩子一定能成为优秀的人才,这个孩子就会慢慢进步进步,并取得好成绩。这种心理暗示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
B.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是第二位的
C.意识的能动作用有时是巨大的
D.对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提出了挑战
10.“没有一定的物质文明作基础,精神文明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但如果精神文明
搞不好,即使物质文明取得一定成果,也迟早要发生‘塌方’。上述论断体现的哲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B.物质和意识不可分
C.办事情一定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D.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11.2010年12月0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了2011年经济工作,指出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这是2008年11月中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出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之后,首次回归“稳健”。这一调整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④同一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矛盾的特点是不同的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第六次人口普查。早在1957年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就预见到人口众多给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主张计划生育,避免人口的无节制增长。当年的《新人口论》遭到批判,而现在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告诉我们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13.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其中蕴涵的哲理是
①获得理性认识才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②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③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④认识是主体创造客体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4.针对目前推进素质教育出台的有关政策,社会各界人士对其理解和看法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由于
①人们所处的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观点和方法不同 ②世界的变化使人永远无法正确认识事物 ③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 ④意识反映的对象存在差别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15.曾有一位教授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帐: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价值不止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
A.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B.人类认识的客观性
C.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D.人类认识的主观性
16.近年来,现代都市中出现了一类富有浓厚时代气息的特殊人群——“拼族”,就是几个消费意向相同的人聚在一起,共同进行消费。“拼车”的可以节约50%以上的车费,“拼饭”的可以品尝几倍于自己餐费的美味……。“拼族”这一消费行为说明了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事物之间固有的联系是不存在的
B.量变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顺序和结构上的改变
C.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功能
D.部分影响整体
17.2012年4月4日是清明节,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有更多的人选择了一种新的祭祖方式——网上祭祖。这种方式既节省时间又经济环保,尤其是为许多远在异乡的游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下面对这种祭祖方式看法正确的是   
①网上祭祖是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②网上祭祖发展的速度慢,不可能成为新事物③网上祭祖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④网上祭祖作为新出现的事物要被大众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8.“5.12”汶川大地震后,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川中学高三学生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多难兴邦”一词蕴含的哲理是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③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电信、计算机和有线电视三大网络“三网融合”,在2010年至2012年为试点阶段,2013年至2015年为推广阶段。总结推广试点经验。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部分对整体的功能和状态起决定作用 D.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20.2011年9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时提出,坚持因地制宜,科学编制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年度建设任务,不搞“一刀切”。材料蕴涵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道理有
A.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C.事物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D.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1.1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二五”时期(2011年-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主要体现
A.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B.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D.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22.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辩证否定观的是
A.“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B.“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D.“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3.推行居住证制度能从根本上解决深圳的人口管理问题,通过更新观念、创新手段、对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进行重大改革,构建制度化的高效管理体系。这体现出
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C.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D.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4.“我爸是李刚”、“给力”、“神马都是浮云”…… 2010年不少红遍网络的热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蹿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们唏嘘不已,仿佛置身现场。网络热词的出现体现着
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真理与谬误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25.胡锦涛在接受美国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中国经济长期快速发展和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的事实也证明,中国政治体制是符合国情的,总体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这说明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③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新解决中实现的 ④改革的目的在于消除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进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6.2011年7月23日上海铁路局管内杭深线动车组列车追尾事故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分别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第一位的任务是救人,强调要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从哲学角度讲,材料体现了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②抓主要矛盾 
③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坚持以人为本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7.优秀共产党员杨善洲,“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他主动放弃在城市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山办林场,把总价值3亿多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国家。杨善洲的高尚情怀体现了  
A.实现人生价值不能追求物质利益
B.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一定能实现人生价值
C.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D.不同社会地位决定了人们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28.“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下列与此古语蕴含的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A.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B.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
C.寒暑渐于春秋,隆替起于得失 D.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29.一个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刻一块尚未形成的大理石,渐渐地脑袋、肩膀露出来了,雕出了一个美丽的天使。一个小女孩看到后问:“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雕刻家说:“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我是用心在雕刻。”上述材料说明
①艺术创作能否实现“无中生有”,要受到艺术家的技艺水平的影响
②艺术创作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摆脱事物外在形态和属性的束缚
③价值判断及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
④价值观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而价值选择以价值判断为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0.下列名言与“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关爱别人,快乐自己”启示的人生哲理相一致的是
A.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恶矣
B.最好的苹果酒常带有木桶的味道;太阳也会看到有黑点
C.我的生活依赖着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来报偿别人
D.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
31.材料:国务院2009年至2012年先后批复了许多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发展规划,这些规划地区各具特色、不仅具有巨大发展潜力,而且在整体布局中又具有重要地位,将以点带面,盘活全国经济版图。
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11分)
32.材料:根据我国能源短缺的现实,2011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是“节能我行动,低碳新生活”。广东围绕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开展“七个一”活动,即办好一次展、制作一个专栏、开展一次能源紧缺体验、开好一次会、组织一次专家行、办好一件实事、做好一系列推广活动,旨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宣传国家及省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增强全社会的节能意识,传播节能理念,普及节能知识,营造浓厚的节能减排社会氛围,进一步推动节能全民行动,为实现“十二五”节能约束性目标起好步、开好头。
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简述“七个一”体现了那些哲学观点?(9分)
33.蚂蚁有永不言弃的精神:如果我们试图挡住一只蚂蚁的去路,它会立刻寻找另一条路。要么翻过或钻过障碍物,要么绕道而行;蚂蚁有强烈的期待情怀:在严冬中,蚂蚁们时刻提醒自己严寒就要过去了,温暖舒适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蚂蚁还有勤勤恳恳,团结协作,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
结合材料,蚂蚁的精神品质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有什么哲学启示?(8分)
34.材料:党和政府根据我国民生现状和社会建设的实际,2010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京召开,会议研究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十二五”规划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结合材料,说明加快以关注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哲学依据?(1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