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达濠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8科13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汕头市达濠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8科13份)

资源简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请把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并在试卷及答题卷上写明班级、姓名、座号,交卷时把试卷和答题卷一齐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10年5月至10月,很多家长带着孩子不辞辛苦游世博,让孩子感受世界各国文化的魅力。家长们这样做是因为( )
A.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B.文化是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中俄两国继互办“国家年”之后,2009年中国又举办了“俄语年”,2010年俄罗斯也举办“汉语年”。在文化交流中中俄双方都必须( )
A.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B.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D.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3、我国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在全社会宣扬了民主和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促使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表明新文化运动作为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
A.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B.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C.决定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D.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4、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文化创新是“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 )
A.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文化创新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转折点
C.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文化创新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
5、今年全国将隆重举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在弘扬辛亥英雄的革命精神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体现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A.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B.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C.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D.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6、最近,重庆卫视着力打造“红色频道”,停播商业广告,增加新闻节日、红色文化节目、公益广告和公益宣传片,受到广大群众赞同。重庆卫视此举( )
①有利于促进我国文化市场的发展 ②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
③有利于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④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全国各地借机大力开展以“唱红歌”为主题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伟大祖国好、改革开放好的歌曲。唱红歌表明( )
A.在文化激荡中要奏响主旋律 B.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党的优良传统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D.唱红歌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8、2011年2月,因负责人在研究中有学术不端正行为,某项目获得的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被科技部撤销。科技部的做法是因为,我们的社会要求有科学文化修养的人也应该( )
A.是具有文化创新精神的人 B.是主动推动科学技术传播的人
C.是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人 D.是具有高尚思想道德的人
9、日前,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地的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向公众开放,正式启动公益性文化单位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工作。国家这一举措是为了( )
A.提高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促进先进文化发展 B.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C.显示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D.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
10、“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在生活上,这首诗对很多人有借鉴意义:心态好,就能超脱世俗杂事的困扰。在哲学上,“心远地自偏”的思想属于(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11、“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所谓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下列观点中与此相对立的是( )
A.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B.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
12、在2011年春节晚会上,赵本山精彩的表演中,“省略……字”使观众产生了多姿多彩的想象。观众的这些“想象”( )
A.不一定有事实根据 B.来源于观众的大脑
C.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D.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13、2010年12月,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四国商定,吸收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适应当前发展中国家加强合作的需要。“金砖四国”变为“金砖五国”体现了( )
A.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B.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4、胡锦涛总书记最近给青年学生提出三点希望: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这三点“紧密结合”蕴涵着唯物辩证法的( )
①联系观 ②人生价值观 ③矛盾观 ④发展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最近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危机,使反对发展核电的声音变得更加响亮。但是核电的种种好处不容置疑,我国已把安全发展核电列入“十二五”规划。对于发展核电,我们是( )
①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②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③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 ④坚持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潜能要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这一要求符合( )
A.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的观点 B.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的观点
C.矛盾特殊性原理 D.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17、2010年11月5日,南京7名中学生在公交车上漠视一位老大爷站在身边,“集体不让座”。对此,有的说让座不是义务,有的说我们学生比这些老人累多了。这一现象表明( )
A.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C.价值观对社会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 D.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18、5月1日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将恶意拖欠劳动者报酬的行为列为刑事犯罪行为严惩,以维护社会正常经济秩序。国家这一举措反映了( )
A.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9、《道路交通安全法》2011年5月1日正式实施,当天全国各地交警部门将查获的涉嫌醉酒驾车者依法刑事拘留。这表明( )
①国家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②司法机关严格执法,确保司法公正
③立法机关严格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 ④行政机关严格依法行政,确保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年来,我国平均关税从15.3%降到了9.8%。积极削减关税体现了我国遵循世贸组织的( )
A.非歧视原则 B.自由贸易原则 C.透明度原则 D.国民待遇原则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21、广州亚运会总结表彰大会提出,广州亚运精神是:“敢想会干为人民,和谐包容共分享”。广东要大力弘扬广州亚运会精神,在探索科学发展新路、率先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建设幸福广东中奋勇争先;在提升广东软实力中奋勇争先;为落实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要大力弘扬广州亚运精神。(10分)
(2)从意识的作用的角度,说明总结和弘扬广州亚运精神蕴涵哪些哲学观点。(10分)
22、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经济特区要继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当好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要高度重视青少年教育,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培育文明风尚。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回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0分)
23、水资源供需矛盾影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农田水利建设滞后影响了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因素,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缺少的因素。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水利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发展水利要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要坚持人水和谐,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合理开发、有效保护水资源。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分析我国发展水利所体现的哲学道理。(10分)
达濠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级期中考
思想政治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文科班)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1分)在广州亚运精神的影响下,广东能够更好地探索科学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和建设幸福广东新路。(1分)
④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1分)广州亚运精神是积极向上的精神,是时代精神的表现,弘扬广州亚运精神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1分)达濠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级期中考试
地理科(理科)试卷
本试卷共8页,7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天体属于卫星的是
A-火星 B.太阳 c.月球 D.金星
2.下列企业最应布局在居民区下风向地区的是
A.服装厂 B.饮料厂 c.手机装配厂 D.水泥厂
3.赤道低气压带近地面大气的运动状态和性质分别为
A.下沉扩散、干燥 B.辐合上升、湿润
c.下沉扩散、湿润 D.辐合上升、干燥
图1为不同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4—5题。
4.图中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相似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图中丁国将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重 B.少年儿童比重大、失业率高
C.人口总数少、自然增长率高 D.人口数量多、劳动力过剩
6.地面辐射
A.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大气逆辐射 B.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C.随温室效应强度的增大而增强 D.属于短波辐射
7.下列城市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
A.北京 B.东京 C.伦敦 D.新加坡
8.许多城市在近郊都有鲜奶厂,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水源 D.市场
9.当地中海沿岸处于炎热干燥季节时,下列现象符合实际的是
A.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B.广州昼短夜长
C.北京盛行偏北风 D.长江进入枯水期
10.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变暖、冰雪融水增多,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 B.整体性 C.恒定性 D.周期性
11.下列自然灾害中,由外力作用推动的是
A.地震 B.海啸 C.火山爆发 D.干旱
12.许多海外华侨乐意回自己家乡投资建厂。下列影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A.个人偏好 B.气候宜人 C.交通发达 D.资源丰富
13.我国从中亚大量进口石油和天然气,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海洋运输D.管道运输
14.图2是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③表示的是
A.搬运作用
B.侵入作用
C.变质作用
D.风化作用
15.太阳活动增强可能导致的现象有
A.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大阳高度角增大
B.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C.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干扰
D.地球不同纬度自转角速度差异增大
16.下列自然地理要素中,不具备地带性分布规律的是
A.植被 B.岩石 C.气候 D.土壤
17.能够正确描述地球自转的是
A.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B.自转的周期是1年
C.不同纬度的自转线速度相同 D.自转轴的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
18.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列日常行为中不值得提倡的是
A.分类放置生活垃圾 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C.自备购物袋购物 D.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19.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等级越高的城市,城市
A.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B.数量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c.数量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D.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20.决定一定区域内人口承载力大小的首要因素是
A.资源状况 B.民族构成 C.人口密度 D.城市化水平
21.9月10日我国教师节的这一天
A.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 B.北半球昼短夜长
C.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D.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22.城市内部商业区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气候类型 B.科技发展水平
c.居民受教育程度 D.市场和交通状况
23.图3各天气系统示意图中,能表示台风大气运动状况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4.聚落分布与地形有着密切的关系。山区聚落
A.呈带状分布在宽阔河谷地带 B.以团块状集中分布于山脊
c.呈放射状分布于陡坡 D.以同心圆状分布在山间峡谷
25.城市化进程可能导致的结果是
A.城市人口不断减少 B.城市面积不断扩大
c.城市中第三产业比重逐渐降低 D.乡村人口比重不断增大
26.对工业区位布局影响日益减弱的因素是
A.原料 B.劳动力素质 C.市场 D.科技
27. -些发达国家人们在迁出城市若干年后又迂回城市,是由于
A.乡村用地日益紧张 B.乡村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C.城市环境日益改善 D.城市地价不断上涨
28.我国北方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温室大棚、地膜覆盖等技术,目的是
A.增加降水量 B.提高土壤肥力 C.增加日照时数 D.改善热量条件
29.下表为某地农民平均年收入构成情况,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最可能是
A.水稻种植业C.混合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
30.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影响有
A.青藏高原抬升 B.海平面上升 C.南极永久冰川面积扩大 D.旱涝灾害频率降低
31.下列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基本相同的是
A.有色冶金厂、制糖厂 B.啤酒厂、面包厂
C.服装加工厂、水泥厂 D.电子设备制造厂、火电厂
32.图4所示风带,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

图4
A.① B.② C.③ D.④
33.下列地区的气候不受沿岸洋流影响的是
A.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 B.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
C.非洲热带荒漠气候 D.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
34.下列在同一区域集聚的各组工厂中,彼此之间在生产上完全没有产业链联系的是
A.钢铁厂、汽车厂、橡胶厂 B.面包厂、制伞厂、水泥厂
C.服装厂、机械厂、造船厂 D。塑料厂、织布厂、印染厂
35.假设某河流自西向东流,流水对北岸的侵蚀比南岸严重,而且在该区域一年中有两次
太阳直射,则该河流所处的纬度可能是
A.20°S B.20°N C.30°S D.30°N
36.我国南方的传统民居屋顶坡度比北方大,主要是考虑
A.热量差异 B.降水差异 C.文化差异 D.人口差异
37.大型物流企业的中转仓库一般位于
A.城市中心区 B.住宅区 C.商业区 D.近郊区
38.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A.定期休渔 B.竭泽而渔 C.毁林开荒 D.刀耕火种
39.在GIS中,将城市交通图层与人口分布图层叠加起来可以进行
A.城市水域面积计算 B.工农业生产总值估算
C.商业网点选址分析 D.环境质量实时监测
40.下列河流中,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是
A.塔里木河 B.珠江 C.淮河 D.海河
41.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木材产量 B.改善生态环境 C.确保薪炭林供应 D.提供就业机会
42.图5为台湾岛铁路分布示意图。影响台湾岛铁路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植被 B.河流 C.气候 D.地形
43.导致内蒙古高原草场载畜量东西部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日照时数 B.海拔高度 C.年降水量 D.风速大小
44.下列行为中,能造成明显水体污染的是
A.蓄水发电 B.网箱养鱼 C.封山育林 D.南水北调
45.下列区域通常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A.干旱区 B.自然带 C.气候带 D.行政区
46.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市场 B.劳动力数量 C.科技 D.原料
47.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区域划分依据相同的是
A.珠江流域、长江三角洲、干旱地区
B.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中纬度、亚欧大陆、华北平原
D.非洲、兰州市、湿润地区
图6是某地近地面气压变化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8~49题。


48.7—9日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A.热带气旋 B.温带反气旋 C.急行冷锋 D.准静止锋
49.该天气系统控制期间,最可能出现的天气是
A.细雨连绵 B.狂风暴雨 C.秋高气爽 D.艳阳高照
50. -艘货轮在大洋中航行,为了准确找到它,必须知道该货轮
A.排水量、体积 B.航向、航速
C.所处经度、纬度 D.所处海域风向、洋流流向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水体污染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称为水质性缺水;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造成的水资源
短缺称为资源性缺水。据此回答51~52题。
51.下列城市中,资源性缺水最严重的是
A.杭州 B.广州 C.南昌 D.石家庄
52.我国目前重点治理的“三湖”(江苏太湖、安徽巢湖、云南滇池)地区水质性缺水问
题突出。其污染物未源不包括
A.化肥农药残留物 B.生活污水 C.原油泄漏 D.工业废水
53.当今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我国将来可能会
A.一月份0°C等温线将整体向南推移
B.内蒙古草原将会变成亚寒带针叶林
C.海南岛的陆地面积将会比现在小
D.喜马拉雅山雪线降低
图7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54—55题。
54.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砍伐 D.过度养殖
55.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开垦陡坡,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填水域造耕地,扩大种植规模 D.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
一位游客由辽宁大连出发向西去新疆旅游,沿途依次看到森林、草原、荒漠等自然景
观。据此回答56—58题。
56.该游客沿途依次看到的景观可能有
A.“塞外江南”→“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层层梯田层层绿”
B.“碧海蓝天”→“风吹草低见牛羊” → “黄沙滚滚”
C.“林海雪原”→“滚滚麦浪”→“椰风海韵”
D.“三江并流”→“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 →“东方不夜城”
57.该游客看到的景观自东向西变化,体现了
A.自然带的周期性更替规律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随海拔升高而变化的垂直分异规律 D.‘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58.该游客看到的自然景观依次变化,主要是
A.人工改造自然的结果 B.水分差异形成的结果
C.自然灾害影响的结果 D.热量差异造成的结果
59.图8为城市某功能区工作日内不同时段的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由此判断该功能区是
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行政区
60.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生产与其主导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A.南疆的棉花种植—热量
C.河西走廊的棉粮种植—水源
B.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市场
D.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光照
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只选一项且正确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61.某大型肉食品加工企业将生产基地由广东迁往湖南,是因为湖南
A.气候适宜 B.水质优良 C.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低 D.原材料丰富、廉价
62.我国西南地区植被类型多样,原因是
A.位于中高纬度,光照充足 B.位于中低纬度,水热充足
C.山地面积广,地形起伏大 D.人工栽种的外来树种多
63.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下列防护
林与其主要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 B.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保持水土
C.沿海防护林—防止赤潮 D.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消烟除尘
64.图9所示局地热力环流,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
65.下列省区有大范围石质荒漠化现象的是
A.黑龙江省B.贵州省 C.云南省 D.江苏省
66.下列水域容易发生富营养化的是
A.地下河 B.湖泊 C.山间溪流 D.河口
67.若要监测和分析某市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最快捷的技术是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电子通信
68.洞庭湖、鄱阳湖等长江沿岸湖泊面积萎缩,造成的后果可能有
A.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加剧 B.长江上游枯水期流量减小
C.湖区地下水位上升 D.湖区水生生物多样性减少
69.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行之有效的措施有
A.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B.全面禁止使用氟氯烃类制冷物质
C.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 D.将石油和煤炭转化为气态燃料
70.下列地区与其主要农业生产类型对应合理的是
A.华北平原—水产养殖业 B.鄱阳湖平原—水稻种植业
C.四川盆地—大牧场放牧业 D.塔里木盆地—绿洲农业
达濠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级期中考试
地理科(理科)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每题一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三、双项选择(每题3分,共30分)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本试卷共8页,满分135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一部分:语言知识及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完形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Where to find a listener
Mr. Smith enjoys playing the violin in his free time. He is often lost in his own 1 . But it is terrible for his neighbours when Mr Smith plays, 2 he plays so badly.
One day Mr Smith sat by a 3 and began to play the violin as usual. But Mr Smith seems to make noises. He played 4 badly that some stones were thrown out of the window under which Mr Smith was sitting, but he did not 5 attention to it. The “music” continued. After a while, an empty bottle and a broken shoe were 6 out of the window too. Mr Smith knew this was not the place for 7 . The neighbours did not like his “music”. Mr Smith was very 8 . He was badly hurt. “Perhaps no living people enjoy my works.” So he 9 to go to a graveyard(墓地).
He came to a graveyard where there was no 10 sound except the bell of the church. The yard was a Heaven where 11 people rest. Mr Smith sat at a grave and thought a lot, “I must do my best to show that my music is 12 .” He was encouraged by himself and began to play his violin. Suddenly a foot stretched out(伸出) 13 the grave and gave Mr Smith a kick. His lovely 14 dropped from his hand. Mr Smith felt very sad because his works was not 15 by anyone, not even the dead.
1. A. food B. body C. clothes D. music
2. A. because B. so C. or D. but
3. A. chair B. door C. window D. wall
4. A. too B. so C. such D. very
5. A. take B. make C. have D. pay
6. A. thrown B. taken C. put D. looked
7. A. them B. her C. him D. you
8. A. sad B. excited C. happy D. surprised
9. A. thought B. believed C. found D. decided
10. A. others B. other C. the other D. the others
11. A. died B. die C. dead D. death
12. A. bad B. sad C. noisy D. wonderful
13. A. to B. for C. from D. at
14. A. violin B. shoe C. dog D. foot
15. A. accepting B. accept C. accepted D. accepts
第二节 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阅读下面短文,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文连贯的要求,在空格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或使用括号中词语的正确形式填空,并将答案填写在答卷相应位置上。
Although English is not as old as Chinese, it is spoken by many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every day. English speakers are always making new words and we should be able to know 16 most words come from.
Sometimes, however, no one may really know where 17 word comes from. Did you ever think about why hamburgers are called hamburgers, 18 (especial) when they are not made 19 ham
About a hundred years ago, some men went to America from Europe. They came from a big city in Germany called Hamburg. They did not speak good English, 20 they ate good food. Some Americans saw them eating round pieces of beef. They 21 never seen such a strange way. They couldn’t help 22 (ask) the Germans what it was. The Germans did not understand the question and answered, “We came from Hamburg.” One of these Americans owned a restaurant, and had an idea. He 23 (make)up his mind to do something new. He cooked some round pieces of the beef like what the men from Hamburg ate and sold it in quite a few 24 (country) around the world.
Whether this story is true or not, it certainly is 25 (interest).
第二部分:阅读(共两节,满分50分)
第一节: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师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August has always been difficult for me. It is the time when I realize that the books my English teacher assigned to me are not going to read themselves and that I have a difficult month in front of me.
You might think that I don’t want to spend my summer reading, but that’s not the problem: I love reading. On the first day of my summer holidays this year, I went to the library and got “A Gathering of Old Men” by African-American writer Ernest Gaines. I enjoyed it very much. I read all the magazines that my parents subscribe to and spend about 30 minutes every day with the morning paper. So why do I hate summer reading for school Because the books on summer reading lists are often slow-going and just uninviting. Teachers and librarians don’t understand that summer reading can be entertaining as well as educational. They choose books that a friend of my mother’s calls “spinach books”: good for you, but not much fun to take in. Every summer, I read them, hate them and get bitter about the experience.
This bitterness started three years ago when I was about to begin high school. As preparation, my English teacher told me to read “The Age of Innocence” by American author Edith Wharton. I’m sure there are many people who enjoyed “The Age of Innocence”—some might even say it’s their favorite book.
But I don’t think any of these people read it as a 14-year-old boy on his summer vacation.
“The Age of Innocence” is the story of a forbidden romance in New York 100 years ago. At 14, my only experience with romance was my love for baseball. I couldn’t imagine being in love, much less being in love in 1900. “The Age of Innocence” was totally different to my life.
Most of my required summer reading has been like that—books written in a style that plays up the adjectives and plays down the verbs. I guess teachers don’t think exciting plots make for “good literature”. To me, though, a good writer describes events and characters in a way that makes the reader want to know what happens next.
If I were making up a summer reading list, it would include “The Friends of Eddie Coyle” by George V. Higgins, “The Right Stuff” by Tom Wolfe, and “Into Thin Air” by Jon Krakauer. These are all books that have literary value but, just as important, can also entertain kids on vacation. If the teachers could stand a little fun in the books they assign, my Augusts would be a lot more enjoyable.
26. The author thinks he will have a difficult August because _______.
A. he doesn’t like reading in summer vacation
B. he hates the English teacher assigning homework
C. he is to read the books boring and not right for kids
D. he hates August
27. What can make students interested in August reading ought to be ______.
A. romantic B. out of date C. pure D. entertaining and educational
28. The author listed such books as “The Friends of Eddie Coyle” because he thinks ______.
A. they can change his opinion B. he can learn a lot more from them
C. they are of literary value, and enjoyable D. he has to do as teachers tell him to
29. In the opinion of the author of this passage, a good writer should be one who _______.
A. uses a way of describing that makes the reader wish to know what to happen next
B. describes events and characters in different ways
C. is learned
D. is full of imagination
3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uld be the best title of this passage
A. I Don’t Like Reading on the Vacation B. Why Can’t Teachers Set Us Fun Books
C. Teachers, Don’t Set Us Any Reading Assignments D. Teachers, Set Us Free
B
Decisions, decisions! Our lives are full of them, from the small ones to the life-changing. The right to choose is central to everyone. Yet sometimes we make bad decisions that leave us unhappy or full of regret. Can science help
Most of us know little about the mental processes that lie behind our decisions. Luckily, what psychologists are finding may help us all make better choices. Here are some of their amazing discoveries to help you make up your mind.
Consider your emotions. You might think that emotions are the enemy of decision-making, but in fact they are a part of it. Whenever you make up your mind, your brain’s emotional centre is activ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ientist, Antonio Damasia, has studied people with damage to only the emotional parts of their brains, and found that they were unable to make basic choices about what to wear or eat. Damasia thinks this may be because our brains store emotional memories of past choice, which we use to help the present decision-making.
However, making choic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emotion can greatly affect the result. Take anger for example. A study by Nitika Garg of the 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 and other scientists found the angry shoppers were more likely to choose the first thing they were offered rather than considering other choices. It seems that anger can lead us to make quick decisions without much thinking.
All emotions affect our thinking and motivation,so it may be best to avoid making important decisions under their influence. Yet strangely there is one emotion that seems to help us make good choices. The American researchers found that sad people took time to consider the various choices on offer, and ended up making the best choices. In fact many studies show that people who feel unhappy have the most reasonable view of the world.
31.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central” mean
A. in the middle B. easy to reach C. important D. having power
32. Damasia’s study suggests that ________.
A. emotions are the enemy of decision-making.
B. our brain has nothing to do with decision-making.
C. people with physical damage find it hard to make up their minds.
D. our emotional memories of past choices can affect present decisions.
33. According to the text, what may help us make better decisions
A. To think about happy times. B. To make many decisions at a time.
C. To stop feeling regretful about the past. D. To learn about the process of decision-making.
34. Why are angry shoppers more likely to choose the first thing they are offered
A. They often forget their past choices. B. They make decisions without much thinking.
C. They tend to save time when shopping. D. They are too angry to bargain.
35. 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text
A. Emotions are a part of decision-making.
B. Sad people always make worse choices.
C. No emotion seems to help us make good choices.
D. Only sad feelings affect our thinking and motivation.
C
We gather a great deal of incidental knowledge from pets.If we look after them properly we learn what they like and dislike. We do not set out to gain this knowledge purposely, but in attending to our pets we gain it by the way. It is got without our realizing it.
In keeping our dogs or cats we learn about various diseases that can affect them,and the cures for these diseases.We learn how much sleep they need and what kind of food keeps them healthy. In looking after our fish we learn about the composition of water. We get to know what kinds of fish can live peacefully together and what kinds are hostile(敌对的)to each other. We learn that animal,fish and birds have a lot of things in common with human beings.
If children keep pets their general education is helped by this kind of incidental knowledge.One little incident after another in which their pets are involved adds to their store of learning.It is a more interesting form of learning than that given in the biology lesson in school.People who keep pets should have a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owards them.Children,too,should be taught to be responsible.Pets are completely dependent on their owners and the owners should respond to this dependence by looking after them.Irresponsible behavior towards pets is a form of cruelty.
In deciding to keep a pet we take on a task,we make ourselves responsible for providing proper food and shelter for the pet.In a crowded city like Hong Kong, where there is so little room for the exercise required by large pets,we should think twice before undertaking the responsibility of keeping one.
36.In keeping pets,we learn that .
A.pets dislike human beings
B.pets share what we have
C.human beings can gain knowledge by keeping pets
D.pets and human beings gather a great deal of incidental knowledge
37.For children .
A.keeping pets widens their general knowledge
B.keeping pets adds to their trouble
C.all kinds of knowledge are obtained by keeping pets
D.incidental knowledg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general knowledge
38.In keeping pets,responsibility means .
A.depending on them B.taking care of them
C.writing to them D.teaching them
39.In the last paragraph, the word “twice” can best be replaced by“ ”.
A. later B. two times C. second D. carefully
40.In Hong Kong, it is not proper to keep large pets because .
A.they eat a lot B.they rely too much on people
C.there is little space for them to move around D.the responsibility is too great
D
“I’ve changed my mind. I wanted to have a telescope, but now I want my dad back.” Lucien Lawrence’s letter to Father Christmas written after his father had been knifed to death outside his school gate, must have touched every heart. Lucien went on to say that without his father he couldn’t see the stars in the sky. When those whom we love depart from us, we cannot see the stars for a while.
But Lucien, the stars are still there, and one dya, when you are older and your tears have gone, you will see then again. And, in a strange way, I expect that you will find your father is there too, in your mind and in your heart. I find that my parents, long dead now, still figure in many of my dreams and that I think of them perhaps more than I ever did when they were alive. I still live to please them and I’m still surprised by their reactions. I remember that when I became a professor , I was so proud, or rather so pleased with myself, that I couldn’t wait to cable my parents. The reply was a long time in coming, but when it did, all mother said was, “I hope this means that now you will have more time for the children!” I haven’t forgotten. The values of my parents still live on.
It makes me pause and think about how I will live on in the hearts and minds of my children and of those for whom I care. Would I have been as ready ad Philip Lawrence have been to face the aggressors, and to lay down my life for those in my care How many people would want me back for Christmas It’s a serious thought, one to give me pause.
I pray silently, sometimes, in the dead of night, that ancient cry of a poet “Deliver my soul from the sword, and my darling from the power of the dog.” Yet I know the death comes to us all, and sometimes comes suddenly. We must therefore plan to live forever, but live as if we will die tomorrow. We live on, in the lives of those we loved, and therefore we ought to have a care for what they will remember and what they will treasure. If more parents knew this in their hearts to be true, there might be fewer knives on our streets today.
41. According to the whole text we can see that the first paragraph ___________.
puts forward the subject of the text B. shows the author’s pity on the kid
acts a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discussion D. makes a clear statement of the author’s view
42.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the author mainly wants to explain to us ___________.
how much he misses his parents now
B. why his parents often appear in his dreams
C. when Lucien will get over all his sadness
D. how proud he was when he succeeded in life
43. What feeling did the author’s mother express in her reply
A. Proud. B. Happy. C. Disappointed. D. Worried
44. In the author’s opinion, the value of a person’s life is ___________.
A. to leave behind a precious memory to the people related
B. to have a high sense of duty to the whole society
C. to care what others will remember and treasure
D. to share happiness and sadness with his family
45. What does the writer mean by the sentence taken from an old poem
A. Call on criminals and murderers to lay down their guns
B. Advise parents stay with their children safely at home
C. Spend every day meaningfully in memory of the death
Try to keep violence and murder far away from society
第二节:信息匹配(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下面是一篇应用文及其应用场合的信息,请阅读下列应用文和相关信息,并按照要求匹配信息。并在答题纸上将该选项标号涂黑。选项中有一项是多余的。
首先,请阅读下列广告语:
A. “Just do it!” — This slogan (口号) speaks out to teens. It tells them to do something, but only if they think it’s worth it. And if so, why not do it wearing Nike
B. “Always Coca-Cola.” — Coke’s slogans change every few years, but this one has enjoyed a lasting popularity because it shows the brand’s spirit. It seems to say “Coke is the only drink there is; there are no other forms of drink.”
C. “Share moments, share life.” — This slogan from Kodak connects photos and beauty. It asks people to remember the happy moments in life by taking photos of them — using Kodak film of course!
D. On hearing the slogan “Make yourself heard”, you will know there is Ericsson product for you to call anyone.
E. There are some public service advertisements (PSAs) that educate people about public service projects, such as Project Hope. Its slogan is “Project Hope — Schooling every child.”
F. One toothpaste ad says “Bright-teeth fights bad breath!” The advertisers want you to read the word “fight” and think that the toothpaste cures bad breath.
请阅读以下购买者的信息,然后匹配购买者和他/她拟购买产品的广告语:
46. Jack passed the entrance exam and was admitted to a famous university. These days, his father is looking for a mobile phone for him so as to keep in touch with each other closely.
47. Tom was a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 He likes sports very much and plays football every afternoon. But after class this afternoon he has to buy a pair of shoes because his shoes have been worn out.
48. There’s a party this evening — for Mary’s 15th birthday. Her family are making preparations for it. Her brother’s job is to buy some drink.
49. Joan doesn’t want to forget the past, especially the happy moments.
50. Alice is afraid of opening her mouth, because a bad smell will come out, which makes her feel embarrassed when talking with others. So she needs something which can remove the smell no matter how much it is.
第三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基础写作:(共1小题,满分15分)
采访:如何学好英语
你是校报小记者,最近进行了一次采访。以下是这次采访的情况:
时间:上星期五
对象:“疯狂英语”的发起人李阳老师
主题:如何学好英语
现状:(1) 相当多的学生学好英语困难很大;(2) 他们失去信心,有的甚至放弃了。
建议:(1)早、午、晚朗读英语,每次20多分钟;(2)朗读单词、课文,背诵名篇、诗歌, 甚至唱英语歌曲。
第二节:读写任务(共1小题,满分25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按照要求写一篇150词左右的英语短文。
Is the Spirit of Lei Feng out of Style
There are some voices claiming Lei Feng’s spirit has gone out of style in today’s society. They reason that in commodity economy(商品经济) people should seek more practical things, such as fame, money and the comfortable life. To them nothing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ose things, which are often regarded as the views of the present generation.
There are some other voices advocating(倡导) that the spirit of Lei Feng still has an enormous echo in millions of Chinese people. The great solider’s story has such a strong influence on people’s ideas, values and ways of life that in every field of society there arise countless “Living Lei Fengs”, who follow the example of Lei Feng and serve the people heart and soul.
In my opinion, the spirit of Lei Feng will never be out of date. Instead, it has been brought forward. Today more and more “ Lei Fengs” are coming forth from various circles among whom “Xu Hu” has already set a good example to the whole nation. The spirit of Lei Feng, an unselfish spirit, will always encourage us to go forward.
[写作内容]
1)概括短文的内容要点,该部分的词数大约30字左右;
2)就“雷锋精神过时了吗”这个主题发表你的看法,至少包含以下的内容要点,该部分的词数大约120字左右。
A).说一说你的班里有助人为乐的事例。你对这些助人为乐的事例有何感想
B).你认为雷锋精神过时了吗 为什么?是否该倡导雷锋精神?
[写作要求]
你可以使用实例或其它论述方法支持你的论点,也可以参照阅读材料的内容,但不要抄袭阅读材料中的句子。
达濠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
高二级英语答案
第一部分:语言知识及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We Need More Lei Feng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①答卷前,请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位号按要求写在答题纸上。
②选择题选出答案后,请用黑色钢笔、圆珠笔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③非选择题答题必须用黑色钢笔、圆珠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 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 3分,错选、不选得0分。
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线ab处于匀强磁场中,图1中各情况下导线都在纸面内运动,那么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都会产生感应电流
  B.都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C.甲、乙不会产生感应电流,丙、丁会产生感应电流
  D.甲、丙会产生感应电流,乙、丁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2.如图2所示,交变电流电压的瞬时表达式u=311sin50πt V时,三个电流表的示数相同,若电源电压改为u′=311sin100πt V时,则 ( )
A.电流表 的示数增大
B.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C.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D.三个电表的示数都不变
3.一矩形通电线框abcd可绕其中心轴OO′自 由转动,匀强磁场与转轴OO′ 垂直,当线框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时
A.线框静止,四边受到指向线框外部的磁场力
B.线框静止,四边受到指向线框内部的磁场力
C.线框转动,ab转向纸外,cd转向纸内
D.线框转动,ab转向纸内,cd转向纸外
4.在匀强磁场中放一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导轨跟大线圈M相接,如图4所示.导轨上放一根导线ab,磁感线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欲使M所包围的小闭合线圈N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则导线的运动可能是( )
  A.匀速向左运动 B.加速向左运动
  C.匀速向右运动 D.加速向右运动
5.如图5所示,矩形导线框abcd固定在匀强磁场中,磁感线的方向与导线框所在平面垂直,规定磁场的正方向垂直低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若规定顺时针方向为感应电流I的正方向,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
6.如图6所示,光滑导轨MN水平放置,两根导体棒平行放于导轨上,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当一条形磁铁从上方下落(未达导轨平面)的过程中,导体P、Q的运动情况是: ( )
  A.P、Q互相靠扰
  B.P、Q互相远离
  C.P、Q均静止
D.因磁铁下落的极性未知,无法判断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7.变压器的铁芯是利用薄硅钢片叠压而成的,而不是采用一整块硅钢,这是因为( )
A.增大涡流,提高变压器的效率   B.减小涡流,提高变压器的效率
C.增大铁芯中的电阻,以产生更多的热量 D.增大铁芯中的电阻,以减小发热量
8.如图7,固定在水平面上的U形金属框上,静止放置有一金属杆ab,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上的磁场中。当磁感应强度B 均匀减小时,杆ab 总保持静止,则在这一过程中
A.杆中的感应电流方向是从b到a
B.杆中的感应电流大小均匀增大
C.金属杆所受安培力水平向左
D.金属杆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9.如图8所示,是某种正弦式交变电压的波形图,由图象可确定该电压的(   )
A.周期是0.01 s
B.最大值是311 V
C.有效值是220 V
D.表达式为u=220sin 100πt (V)
10.如图9所示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所接交流电压的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波形.原、副线圈匝数比,串联在原线圈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为1 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为200W
B.变压器副线圈的电流为0.1A
C.变压器输出端的交流电的频率为100 Hz
D.此变压器为降压变压器
11.在研究自感现象的实验中,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a、b分别与自感系数很大的自感线圈L和定值电阻R组成如图10所示的电路(自感线圈的直流电阻与定值电阻R的阻值相等),闭合开关S达到稳定后两灯均可以正常发光。关于这个实验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闭合开关的瞬间,通过a灯和b灯的电流相等
B.闭合开关后,b灯先亮,a灯后亮
C.闭合开关,待电路稳定后断开开关,a、b两灯同时熄灭
D.闭合开关,待电路稳定后断开开关,b灯先熄灭,a灯后熄灭
12.图11为远距离高压输电的示意图.关于远距离输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增加输电导线的横截面积将增大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
B.高压输电是通过减小输电电流来减小电路的发热损耗
C.在输送电压一定时,输送的电功率越大,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越小
D.高压输电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一定是电压越高越好
13.如图12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n1=1000匝,副线圈匝数为n2=200匝,将原线圈接在u=200sin120πt(V)的交流电压上,电阻R=100Ω,电流表为理想电表。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交流电的频率为60Hz
B.穿过铁芯的磁通量的最大变化率为0.2Wb/s
C.的示数为0.4A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16W
三、实验与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4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一水平放置的矩形线圈abcd在条形磁铁S极附近下落,在下落过程中,线圈平面保持水平,如图13所示,位置1和3都靠近位置2,则线圈从位置1到位置2的过程中,线圈内 感应电流,线圈从位置2至位置3的过程中,线圈内 感应电流。(填:“有”或“无”)
(2)如图14所示,导线圈A水平放置,条形磁铁在其正上方,N极向下且向下移近导线圈的过程中,导线圈A中的感应电流方向是 ,导线圈A所受磁场力的方向是 。若将条形磁铁S极向下,且向上远离导线框移动时,导线框内感应电流方向是 ,导线框所受磁场力的方向是 。
(3)如图15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
①将图中所缺导线补接完整.
②如果在闭合开关时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了一下,那么合上开关后:
A.将原线圈迅速插入副线圈时,灵敏电流计指针将________.(填“向左偏转一下”或“向右偏转一下”或“不偏转”)
B.原线圈插入副线圈后,将滑动变阻器触头迅速向左拉时,灵敏电流计指针________.(填“向左偏转一下”或“向右偏转一下”或“不偏转”)
15. (10分)有一个100匝的线圈,总电阻为16Ω,在0.2s内垂直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从0.02Wb均匀增加到0.1Wb。求:
(1)这段时间内线圈中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
(2)通过线圈的平均感应电流;
16.(12分)如下图所示,一个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在220V的市电上,向额定电压为18V的霓虹灯供电,使它正常发光。为了安全,需在原线圈回路中接入熔断器,若副线圈电路中电流超过12A时,熔丝就熔断。
(1)求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
(2)熔丝的熔断电流是多大?
(3)当副线圈电路中电流为10A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多大?
17.(14分)如图,处于同一水平面内的光滑金属导轨平行放置,相距为L,左端连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一导体棒ab垂直于导轨放置,电阻值也为R,回路中其余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
当导体棒ab受水平外力作用以速度v匀速向右滑动时,求:
(1)导体棒中的电流大小及方向。
(2)导体棒的发热功率。
(3)水平外力F的大小和方向。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高二级物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2)(4分)根据欧姆定律得,线圈的平均感应电流: (2分)
(2分)
16.【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变压器的相关计算。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两个关键知识点:①变压器的变压比的求法;②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的关系及计算。
【答案】(1)(2)0.98A(3)180W
16.【解析】(1)由变压器的变压关系得(2分),所以(2分)。
(2)设原、副线圈上的电压、电流分别为U1、U2、I1、I2,根据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有I1U1=I2U2 (2分)
当I2=12 A时,I1即为熔断电流,代入数据,得I1=0.98A(2分)
(3)设副线圈中电流为I2′=10A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P1,根据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有P1=I2′U2 ,(2分)
代入数据得,P1=180W(2分)
图2
B
O
O’
I
a
b
c
d
图3
a
B
b
图7
图8
u/V
0.02
0.01
t/s
0
图9
图10
图11
A
图12
A
图13
图14
图15说明:全卷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5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脊梁(jǐ) 炮烙(páo) 白炽灯(zhì) 一叶扁舟(biǎn)
B.伶人(líng) 悭吝(jiān) 一沓纸(dá) 目眦尽裂(cì)
C.伺机(sì) 蜷曲(quán) 瞋目(chēn) 人为刀俎(zǔ)
D.拘泥(nì) 攻讦(jié) 刽子手(guì) 喟然长叹(wèi)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秋天到了,行将就木的落叶任秋风卷起,到处飘零,而连绵的秋雨不停地下着,这一切勾起了游子们绵绵的乡愁。
B.经过精心筹备的小商品博览会,汇集的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达到60000多种,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C.近期煤炭价格一涨再涨、网友戏称继“蒜你狠”、“豆你玩”之后上演的“煤超疯”它将会进一步推动消费品价格水涨船高。
D.记者看到,在几家大型卖场,电暖器、饮水机等这些热销的半大不小的商品,商场不给送货,消费者买后需自己搬回家去。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方舟子与韩寒的网络论战愈演愈烈,韩寒委托律师因侵犯名誉权为由,将方舟子诉至上海市某人民法院,此案目前正等待法院受理。
B.父辈要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让孩子知道爱,懂得爱,特别是父母的深重、无私、真挚和长远,年轻人也要努力提高爱的能力。
C.中国艺术发展到今天,追求的不能只是热闹,而应该是对艺术品质的坚守和对当代艺术的追问,并参与到国际文化的对话中。
D.虽然枸杞子具有很好的滋补和治疗作用,但并非适合所有的人服用,由于它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正在感冒发烧的人最好别吃。
4、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有些便沾挂在平铺的碧草上
②天气是醉人的温暖,恰好是樱花落尽的时节
③几树梨花还点缀着嫩白的残瓣
④细沙的人行道上,满是狼藉的粉色花片
⑤这里正是一年好景的残春,到处有媚丽的光景,使人流连
⑥北面与西面小山上全罩着淡蓝色的衣帔,小燕子来回在林中穿、跳
A.②⑤③①④⑥ B.⑤②④①③⑥
C.②④①③⑥⑤ D.⑤③⑥④①②
二、本大题10小题,共3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小题。(22分)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也。少知名,号八俊。长八尺余,姿貌甚伟。以大将军掾为北军中侯。灵帝崩,代王叡为荆州刺史。是时山东兵起,表亦合兵军襄阳。袁术之在南阳也,与孙坚合从,欲袭夺表州,使坚攻表。坚为流矢所中死,军败,术遂不能胜表。李傕、郭汜入长安,欲连表为援,乃以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假节。天子都许,表虽遣使贡献,然北与袁绍相结。治中邓羲谏表,表不听。羲辞疾而退,终表之世。张济引兵入荆州界,攻穰城,为流矢所中死。荆州官属皆贺,表曰:“济以穷来,主人无礼,至于交锋,此非牧意,牧受吊,不受贺也。”使人纳其众,众闻之喜,遂服从。长沙太守张羡叛表,表围之,连年不下。羡病死,长沙复立其子怿,表遂攻并怿。南收零、桂,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
太祖与袁绍方相持于官渡,绍遣人求助,表许之而不至,亦不佐太祖,欲保江汉间, 观天下变。从事中郎韩嵩、别驾刘先说表曰:“豪杰并争两雄相持天下之重在于将军将军若欲有为起乘其弊可也若不然固将择所从将军拥十万之众安坐而观望夫见贤而不能助请和而不得此两怨必集于将军将军不得中立矣。夫以曹公之明哲,天下贤俊皆归之,其势必举袁绍,然后称兵以向江汉,恐将军不能御也。故为将军计者,不若举州以附曹公,曹公必重德将军。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 表大将蒯越亦劝表。表狐疑,乃遣嵩诣太祖以观虚实。嵩还,深陈太祖威德,说表遣子入质。表疑嵩反为太祖说,大怒,欲杀嵩。考杀随嵩行者,知嵩无他意,乃止。表虽外貌儒雅,而心多疑忌,皆此类也。
刘备奔表,表厚待之,然不能用。建安十三年,太祖征表,未至,表病死。
( 选自陈寿《三国志》 )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封成武侯,假节 假:给予
B.曹公必重德将军 德:品德
C.济以穷来,主人无礼 穷:困厄,走投无路
D.长享福祚,垂之后嗣 垂:流传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以大将军掾为北军中侯 然后称兵以向江汉
B.袁术之在南阳也 此万全之策也
C.表虽外貌儒雅,而心多疑忌 表许之而不至
D.乃以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 知嵩无他意,乃止
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体现刘表“儒雅”的一组是(  )(3分)
①济以穷来,主人无礼,至于交锋,此非牧意,牧受吊,不受贺也。
②表许之而不至,亦不佐太祖,欲保江汉间, 观天下变。
③少知名,号八俊。
④众闻之喜,遂服从。
⑤乃遣嵩诣太祖以观虚实。
⑥考杀随嵩行者,知嵩无他意,乃止。
A.①⑤⑥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表在做荆州刺史时,趁山东兵起,带兵驻守襄阳,并击败袁孙联军。
B.天子定都许都,刘表暗中与袁绍勾结。治中邓羲进谏刘表,但刘表不听,邓羲辞官离他而去,一直到刘表死也不愿再在他手下做官。
C.太祖与袁绍对峙官渡,刘表欲保江汉间,观天下变。韩嵩和刘先认为,由于刘表实力不济,为了长享福祚,垂之后嗣,不如投降太祖曹操。
D.刘表的部属韩嵩从曹操那里回来,极力陈说曹操如何有威德,不如拿整个荆州归附曹操。刘表怀疑韩嵩反过来替曹操游说,要杀掉韩嵩。后来把韩嵩随从人员拷打至死也没得到韩嵩私通曹操的口供,知道韩嵩无他意,才停止。
9、 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一段文字断句。(4分)
豪 杰 并 争 两 雄 相 持 天 下 之 重 在 于 将 军 将 军 若 欲 有 为 起 乘 其 弊 可 也若 不 然 固 将 择 所 从 将 军 拥 十 万 之 众 安 坐 而 观 望 夫 见 贤 而 不 能 助 请和 而 不 得 此 两 怨 必 集 于 将 军 将 军 不 得 中 立 矣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使人纳其众,众闻之喜,遂服从。
②表狐疑,乃遣嵩诣太祖以观虚实。
10.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待储光羲不至
王 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要欲:好像。  了自:已经明了。  空复情:自多情。
(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2)全诗表达了什么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共6分)
⑴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⑵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 。(《氓》)
⑶      ,     ,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
⑷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三、本大题7小题,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16分)
英雄:全人类共同的话题
潘天强
英雄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它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能够反映东西方基本意识形态的文化现象。
中国的英雄史观着重于守卫国土,维护政权;而西方的英雄史观着重于塑造人格,创造历史。
但是两者的共同点就是英雄的理念首先是创立具有当时人们可以效仿的榜样,是某一个历史时期人们崇拜和追随的对象。中国的英雄文化诞生于混沌时期,盘古开天、夸父追日以及三皇五帝的传说都包含着英雄主义的浪漫色彩。
在此后的漫长岁月中,从诗歌到戏剧,从说唱到小说,一代一代的英雄和伟人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崇拜和追随的目标。在西方文化节中,英雄往往站在天意的对立面,一次又一次地通过自身的抗争挑战宿命。比如希腊神话中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希腊悲剧中始终无法摆脱弑父娶母命运的俄狄浦斯,以及中世纪英格兰的不断挑战自身命运的英雄罗宾汉等。而在中国,英雄则替天行道,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孙悟空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水浒英雄造反杀贪官保皇帝都是替天行道。
东西方英雄文化都是宿命论,西方的宿命包含着对命运的挑战和不屈,而东方的英雄往往赋予命运一种妥协和变通。西方英雄是绝对个人英雄主义,他们虽然也讲义气重友情,但始终以自己的利益为最高利益。特洛伊王子出于个人的欲望不顾可能的后果强行拐走海伦,这在西方社会属于小节,无损英雄的形象,而在东方却是不能容忍的自私行为。在东方,英雄意味着比常人更严格地恪守道德规范,所以桀骜不驯的孙悟空还是逃不脱如来佛的手心,还是要做唐僧的门徒;而打虎的武松,粗野的李逵也必须口服心服地服从宋江的领导。
英雄文化的共同特点是善恶分明,嫉恶如仇。但是在西方,“恶”的标准是有限制的,一般是恶龙、巨兽或是极端残暴者和异教徒。而两位君主之间的争斗并不被当作善恶之争,人们往往把争斗双方同时当作英雄歌颂,即使一方是自己的敌人。法国大仲马的《三剑客》和波兰显克微支的《十字军骑士》都有这种倾向。西方英雄文化强者为王的观念较为明显,对西方人而言,英雄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即使是对手的英雄行为也值得歌颂。但是这种观念在长期大一统观念下植根而生的中国文化表现为胜者为王败者为匪,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手就是异类,对手的英雄不仅代表自己,还是敌人的象征。所以与西方领主经济下形成的文化不同,中国文化中对于对手的英雄气概一般都是贬低和挖苦,不能灭自己威风长敌人志气。《三国演义》虽然有开关的曹操煮酒论英雄,但最终还是把曹操描绘成奸雄。
英雄爱美人是英雄文化的共同点。但是在江山和美人的选择上,中西文化也有不同。
为了美人舍弃江山,在西方文化中仍然是英雄行为,比如特洛伊王子和海伦的故事。而在中国却要遭到无情指责,并且将责任推到美人身上,斥之为红颜祸水。在漫长的男性为主体的古代社会,东西方的英雄绝大部分都是男性,女性只是男性的陪衬。但是,西方偶尔也会出现一些让人们肃然起敬的女英雄如圣女贞德,而中国的女英雄必须要女扮男装才能成为英雄,如花木兰、穆桂英。可以看出,东西方英雄文化是随着文化的不断交流和进步都在发生着变化。比如中国的反封建运动和西方的女权主义兴起,使得东西方女性英雄和伟人不断增加。东西方在英雄标准和英雄行为的认识上有逐步接近的可能。
(节选自《南方日报》2011、3)
12、下列对东西方英雄文化的共同点的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东西方的英雄文化有很多共同点,例如,善恶分明,嫉恶如仇;例如,英雄爱美人。
B、东西方都有令人肃然起敬的、女性价值得到充分肯定的女英雄。
C、东西方的英雄虽然对待命运的具体态度不同,但东西方的英雄文化都是宿命论。
D、东西方的英雄都是讲义气重友情,都能为朋友两肋插刀。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在西方文化中,英雄往往是叛逆的,通过自身的抗争挑战宿命的;而在中国,英雄则是替天行道的。
B、在中国和西方,都有英雄因爱“美人”而影响江山的事,但人们对这类事情的态度却不尽相同。
C、就“恶”而言,中国的标准要比西方宽泛,中国人认定的能称得上“恶”的对象要多于西方。D、特洛伊王子若在中国,他的英雄称号就会被质疑;而夸父若生在西方,也一定不会被称为英雄。
14、为什么说“东西方在英雄标准和英雄行为的认识上有逐步接近的可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
答:
15、纵观全文,中国人眼中,什么样的人可称为英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14分)
收藏幸福
池莉
一个人宣称自己幸福的时候,那不一定是真的幸福。去年秋天,我在中央电视台参加一个节目的拍摄,遇上一个少女。在演播开始之前,我们都坐在演播室外面的走廊里,惟有她坐不住.她兴奋的双眼炯炯,手足无措,不断地对我们说:“我真是幸福!我太幸福了!”她为生平第一次被中央电视台邀请而感到幸福,更为即将被某部领导接见而感到幸福.。
我再次见到这个少女是前不久的事情,在北京的一个读者俱乐部里,她静静的坐着,年轻的脸上布满过分凝重的沉稳。后来,她十分沧桑地告诉我:“我是多么幼稚可笑啊!那天我简直就是小丑!当然,我再也不会那么傻了,哪里有什么幸福?狗屁!”
大约前后也就是一年光阴吧,那少女就全盘否定了她以前那么充沛的幸福之感。我不知道在那少女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但是,在我看来,她健康地活着,她年轻漂亮,她还有阅读文学作品的热情,她身上挂着激光随身听,她喝茶的时候嘴唇有力而且充满渴望,她的皮鞋光洁如新,这就够了。这就证明她完全有可能遭遇幸福,不过自古少年多激愤,常常喜欢为赋新词强说愁,这个样子的少女也是不奇怪的。
幸福到底有没有 当然是有的,只是幸福肯定没有那么简单和肤浅。新鲜感和兴奋感都不能当作幸福,新鲜感和兴奋感都不过是一种燃烧,注定会转瞬即逝。幸福则是另外一种东西,它直接与我们自己的心灵有关,而与世俗的一切,与物质的一切没有什么必然联系。所以,受到某个领导的接见,或某种规格的邀请,获得某种荣誉得到某种奖赏,被某个人赏识,到达某种地位,甚至所有这一切的发生都是世界性的,它们也不一定就是幸福。要知道所谓世界性也都是一群人在热闹而已.有太多的因素随时会击碎人为构造的热闹和光荣。这种游戏,人类已经在反复操练。
关键的是自己的心灵,它是否在那一瞬间冲破肉体层层屏障,直接接受那极度欣悦之感,并且把那欣悦之感攫取回来种植在我们的感觉之中,然后,就有一股甘泉开始在我们的血管里缓缓流淌,长久不衰地滋润着我们的生命;无论我们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只要想起它,它就会流淌和滋润。这才是幸福.。
说实在的,人的短暂一生,幸福并不多见,它是需要我们精心收藏的。当你埋头工作了许多时日,终于在某一时刻圆满地完成了预想的工作,你站起身来,推开窗去,恰好这一天外面是连天白云,花香草也香,那么深深地呼吸吧,放眼远望吧,微笑吧、呼喊吧,不要急于结束这一刻,不要忽略了这一刻,这就是幸福,慢慢品味它,享受它,并且收藏它吧。当你独自在机场候机,你的班机一再延误,你烦躁的眼睛在茫然的游动中突然被另一只烦躁的眼睛所理解,你们不由自主地相视一笑,都在同情和安慰对方,如果你的心情忽然就熨帖了一点点,这就是幸福!当你正在痛苦的时刻接到朋友的电话,这个朋友仅仅从你一声“喂”中立刻就捕捉达到你此刻的心态,那么,这也就是人生的一种幸福,你应该感恩并且好好的收藏它,因为此时此刻与你同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大家都很忙碌,都分别在各自的磁场中,而听你一声动静就可以进入你的心情,实在是非常非常难得的。你孩子梦呓中呼唤你,这就是你的幸福;你丈夫在你突然落后他几步的时候,搜寻你的目光中闪现出一丝失落的张皇,这就是你的幸福。抓住并默默地收藏起它吧。
不要以为幸福直接等于金钱,不要以为幸福直接等于情爱,不要以为幸福直接就是香车宝马、功名利禄,不要以为幸福直接就是随心所欲、无法无天。幸福是另外的东西,是有灵性的东西,是需要有微妙对应的东西。只有懂得收藏才会懂得品味,只有懂得品味才会抓住幸福。幸福这东西,拿起来与放开去是大不一样的,就如我认识的那个少女,她一旦放弃就会发现幸福全部流走了,她只好认为幸福是狗屁,但我们谁都明白幸福不是狗屁,人生需要它,否则,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16、阅读第6段,作者认为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应当收藏哪几个方面的幸福?请简要概括。(4分)


17、文中说“幸福这东西,拿起来跟放开去是大不一样的”,其中“拿起来”与“放开去”的具体内涵是什么?结合全文分析。(6分)

18、作者看来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为什么说要收藏幸福?请结合全文分析。(4分)


四、语言表达运用(12分)
19、 “泪奔”是一个当前比较流行的网络词汇。字面上看,“泪奔”指流着泪奔跑。事实上,这个词可用于很多场合,用来代表各种各样的心情。请指出下面各句中的“泪奔”各代表了怎样的心情。(6分)
(1)年度贺岁大片《十月围城》上映以来,引发了影院大规模的“泪奔”,几乎所有观众在离场的时候都是眼角挂泪而出。
(2)泪奔!东亚足球四强赛中中国男足3比0战胜了韩国队,结束了32年“恐韩症”。
(3)日前,网友杜杜鸟在大洋网上发表了一篇《泪奔!我在广州火车站经历的折磨人的订票过程》,引起广大网友的共鸣。
答:(1) (2) (3)
20、“到哪儿去买休闲服?”就这个问题,记者选取北京、上海、南京和武汉4个城市,在各自的主要商业街上,随机抽取了拍400个样本进行调查,结果见下表。阅读比较此表,试从不同角度归纳出两点结论。(6分)
各收入阶层在购买休闲服饰时选择商店的比例
收入水平(元/年) 〈8000元 8000万~1.5万 1.5万~2万 2万~3万 >3万
专卖店 49.91% 49.91% 52.34% 52.82% 52.20%
外资或合资商店 5.99% 12.16% 13.06% 17.86% 23.90%
私营服装店 21.51% 15.24% 14.96% 14.66% 10.66%
(1)
(2)
五、本大题1小题,(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遇者,不期而会也。”(《论语 义疏》)人在旅途,遇无数人,遇无数事,遇无数物。
一个“遇”字,可以打开多么丰富的人生境界啊。
请以“遇”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
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达濠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级期中考试
语文科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少年时就很有名,是汉末名士八俊之一。他身高八尺左右,长得高大魁伟,相貌堂堂。先前凭着大将军随员的身份任北军中侯。灵帝死后,接替王睿做了荆州刺史。当时,关东各州郡纷纷起兵讨伐董卓,刘表也带领荆州兵马驻守襄阳。袁术这时是南阳太守,他与长沙太守孙坚串通一气企图夺取荆州,让孙坚向刘表发起进攻。交战中孙坚被流矢射中身亡,军队溃败,袁术无力战胜刘表。李鹤、郭汜等董卓旧部率兵叛乱占据长安后,也想联合刘表作为援军,于是任命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并授予相应的符节。太祖曹操迎接献帝到许都,刘表虽然也派出使节前往朝拜,送上一些贡品,但暗中仍与袁绍来往密切。治中邓羲劝他不要这样做,刘表不听,邓羲于是称病辞官离开了他,一直到刘表死也不愿再在他手下做官。董卓部将张济率兵进入荆州地盘攻打穰城,城未攻下而张济中流矢阵亡。荆州的官员们听到这个消息都高兴地互相祝贺,刘表却说:“张济是因为穷困无路可走才到我们荆州来的,我们这些做主人的没能以礼相待,才造成了双方兵戎相见的不幸后果,这实在不是出于我这个荆州牧的本意啊!如今张济将军不幸阵亡,大家应该难过才是。我作为荆州牧,只接受大家祭吊,不能接受祝贺。”他派人去集合收编张济的军队,张济的将士们闻知刘表这样说都很高兴,于是便都归附了刘表。长沙太守张羡背叛刘表,刘表领兵前往征讨,围城数年而不克。后来张羡病死,部属们又拥立他的儿子张怿为长沙太守。刘表终于打败了张怿,收复了长沙郡的土地。刘表又乘胜进军西南,收取了零陵、桂阳等地,向北占据汉川,拥有地盘数千里,兵马几十万。
刘备在徐州被曹操打败,辗转投奔刘表。刘表对他厚礼相待,但并不予以信任和重用。建安十三年,太祖曹操率大军南征刘表,曹军未到荆州,刘表已经病死。
10.( 1)①天色已晚。②下起细雨。(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①扣“晚钟鸣上苑”或诗中“朝”、“晚”二字分析作答。②扣“疏雨过春城”分析作答。只摘抄颈联而不作分析的给1分。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缩小差异,向对方趋近。(共两点,每点2分,照抄原文相关信息每点只得1分)
15、解析:只要把全文中有关中国英雄的特点找出来,然后归纳概括即可。
答案:(4分)守卫国土,维护当时的政权,值得人们崇拜和追随;替天行道,救民于水火;敌我分明,嫉恶如说明: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卷两部分,试题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请将答案写在答卷上。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第Ⅰ卷(选择题 共52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 苯酚沾在皮肤上,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酒精洗涤 B.水洗 C.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D.溴水处理
2.在下列物质中,分别加入金属钠,不能产生氢气的是 ( )
A.蒸馏水 B.煤油 C.无水乙醇 D. 75%的酒精
3. 下列有机物属于酚的是( )
A. C6H5—CH2OH B. HO—C6H4—CH3
C. C10H7—OH D. C6H5—CH2CH2OH
4.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A、 2-乙基丙烷 B.CH3CH2CH2CH2OH 1-丁醇
C、 间二甲苯 D. 2—甲基—2—丙烯
5.用一种试剂就能区分开苯酚、乙醇、NaOH溶液、AgNO3溶液、KSCN溶液这六种无色液体。它是( )
A.溴水 B.FeCl3溶液 C.金属钠 D.CuO
6.乙醇的熔沸点比含相同碳原子的烷烃的熔沸点高的主要原因是( )
A.乙醇的分子量比含相同碳原子的烷烃的分子量大
B.乙醇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
C.碳原子与氢原子的结合没碳原子与氧原子的结合的程度大
D.乙醇是液体,而乙烷是气体
7.既可以发生消去反应,又能被氧化成醛的物质是( )
A.2—甲基—1—丁醇 B.2,2—二甲基—1—丁醇
C.2—甲基—2—丁醇 D.2,3—二甲基—2—丁醇
8.丙烯醇(CH2=CH-CH2OH)可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①加成 ②氧化 ③燃烧 ④加聚 ⑤取代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只有①③④
9.能够鉴定氯乙烷中氯元素的存在的操作是 ( )
A.在氯乙烷中直接加入AgNO3溶液
B.加蒸馏水,然后加入AgNO3溶液
C.加入NaOH溶液,加热后酸化,然后加入AgNO3溶液
D.加入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后酸化,然后加入AgNO3溶液
10.关于苯和苯酚分别与溴反应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苯和液溴反应而苯酚和浓溴水反应
B.二者都需要催化剂
C.苯生成一溴代产物而苯酚生成三溴代产物
D.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3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1.没食子儿茶素的结构简式如下,它是目前尚不能人工合成的纯天然的抗氧化剂。下列有关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15H12O5
B.1mol该物质与3molNaOH恰好完全反应
C.该物质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D.该物质可以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12.莽草酸是一种合成治疗禽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鞣酸存在于苹果、生石榴等植物中。下列关于这两种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酸都能与溴水反应 B.两种酸遇三氯化铁溶液都显紫色
C.鞣酸分子与莽草酸分子相比多了两个碳碳双键
D.等物质的量的两种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的量相同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8分)
13.(8分)给下列有机物命名
14.(9分)按顺序写出实现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CH3CH2Br CH3CH2OH CH2==CH2 CH2BrCH2Br
(1)
(2)
(3)
15. (12分)某一无色透明溶液A,焰色反应呈黄色。当向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时则得到浑浊液B,B加热到70OC左右,浑浊液变澄清。此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饱和溴水,立即有白色沉淀C产生。分别写出A、B、C的名称和结构简式:
A: ;B: ;C: 。
完成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6.(19分)从樟科植物枝叶提取的精油中含有甲、乙两种成分:
(1) ①甲和乙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分别为 和 。
②请写出甲的一种能同时满足下列3个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a.苯环上有两个不同的取代基
b.能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c.遇FeCl3溶液显呈现紫色
(2) 由甲转化为乙的过程为(已略去无关产物):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反应I的反应类型为 ,1mol甲最多可与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达濠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级月考
(理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CH3-CH-CH3
CH2 CH3
CH3-C=CH2
CH3
CH3—
—CH3
CH=CH—CH2OH

CH=CH—CHO

O2/Cu


一定条件

CHCH2CH2OH
Cl
Y 乙
一定条件
Ⅱ本试卷共8页,共7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维系中国古代宗法制的纽带是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上下级关系 D.君臣关系
2.地理环境与文明起源有密切的关系。孕育古希腊文明的地理环境是
A.大河谷地 B.大陆草原 C.沙漠与绿洲 D.海岛与山峦
3.18世纪以来在英国行使最高行政权力的是
A.议会 B.内阁 C.国王 D.法院
4.法国共和制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A.法国大革命的胜利 B.《人权宣言》的发表
C.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5.《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发表于
A.1689年 B.1787年 C.1848年 D.1871年
6.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近代曾被列强侵占。强迫清政府割让台湾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资政新篇》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它的作者是
A.林则徐 B.洪仁玕 C.康有为 D.孙中山
8.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
A.总统 B.议会 C.内阁 D.全体国民
9.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导火线是
A.袁世凯复辟帝制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九一八事变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
11.1984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A.“区域自治” B.“政治协商” C.“一国两制” D.“九二共识”
12.1967年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一年,这一年建立了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欧洲共同体
C.欧洲联盟 D.联合国
1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发生剧变,剧变的实质是
A.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B.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完善
C.政权性质的根本变化 D.最高领导人的频繁更换
14.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赞扬和拥护。这个方针是
A.区域合作 B.“另起炉灶” C.反对霸权主义 D.“求同存异”
15.21世纪初,中国为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促进中亚地区和平与稳定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与美国实现外交关系正常化
C.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16.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机工”是
A.资本家 B.雇佣工人 C.奴隶 D.地主
17.新航路开辟前,欧洲的贸易中心在
A.大西洋沿岸 B.太平洋沿岸 C.印度洋沿岸 D.地中海区域
18.英国的世界殖民霸权地位确立于
A.16世纪 B.17世纪 C.18世纪 D.19世纪
19.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全面走向国际市场
C.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刺激经济的措施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巾国的经济侵略
20.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首先发生在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21.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中的一项措施是
A.征收粮食税 B.实行余粮收集制 C.实行集体化 D.增加农庄的自主性
22.关于苏联赫鲁晓夫改革,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A.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 B.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C.促进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没有取得任何成效
23.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发展
A.农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商业
24.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是
A.经济建设 B.社会主义改造
C.阶级斗争 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5.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最早开办的经济特区是
A.上海浦东 B.海南
C.大连、青岛 D.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26.实现了贸易自由化并发行了统一货币的区域性合作组织是
A.欧洲联盟 B.东南亚国家联盟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亚太经合组织
27.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A.1949年 B.1978年 C.1992年 D.2001年
28.交通工具的进步给近代中国人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的是
A.马车 B.轮船 C.火车 D.自行车
29.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根本目的是
A.推行法家思想 B.加强中央集权
C.实行“无为而治” D.提倡“百家争鸣”
30.据目前所知,商朝出现的成熟文字有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原始刻划符号
31.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徽班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徽班进京的时间是
A.唐朝贞观年间 B.明朝洪武年间 C.清朝乾隆年间 D.民国时期
32.古希腊智者学派关注的重点是
A.自然 B.人 C.宇宙 D.神
33.16世纪欧洲出现了反对教皇权威的宗教改革。它首先发生于
A.意大利 B.德国 C.瑞士 D.英国
34.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集中批判的是
A.专制主义 B.人文主义 C.霸权主义 D.理性主义
35.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兴起的标志是
A.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B.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
C.胡适提倡白话文运动 D.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36.十月革命后,在中国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发表了《庶民的胜利》等文章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董必武
37.下列科学家中,对量子论的诞生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A.达尔文 B.牛顿 C.普朗克 D.法拉第
38.在音乐史上既将古典音乐推向新的高峰,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先河的音乐家是
A.莫奈 B.莫扎特 C.猫王 D.贝多芬
39.19世纪末诞生的传播媒介是
A.电影 B.电视 C.报纸 D.互联网
40.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南方谈话的理论贡献是
A.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
B.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深刻阐明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41.某机构不设专官,其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凡入选该机构的大臣,虽然参与军国大政,但是没有决定权,他们不过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而已。该机构是
A.内阁 B.军机处 C.参议院 D.中朝
42.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各州不论人口多少都选举两名参议员。这~规定调和了
A.立法权与行政权的矛盾 B.美国与英国的矛盾
C.共和党与民主党的矛盾 D.大州与小州的矛盾
43.晚清时期一个中国驻外使节在日记中写道:“昨夜叛勇已入巴黎,约千万人,哗言鼓噪,声言将吏、兵二部大僚,并民勇将军、巴黎提督、按察司皆改用其党。各官畏惧,皆避往凡洒(凡尔赛)等处,巴黎遂无主矣”。这则日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巴黎和会 B.普法战争 C.巴黎公社革命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44.在一次重要会议上,毛泽东批判当时领导人在军事路线上的错误:“先是冒险主义,继而是保守主义,然后是逃跑主义”。这次会议召开于
A.国民革命期间 B.红军长征期间
C.抗日战争期间 D.解放战争期间
45.“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长期没有举行过会议。这反映当时
A.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B.政治协商制度被抛弃
C.多党合作制度~度停止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断
46.下示材料表明美国政府将采取的行动是
A.援助希腊反政府武装   B.介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C.推行遏制共产主义战略   D.与英国在希腊展开争夺
47.建国前夕,毛泽东明确提出:“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可以体现此理念的新中国外交政策是
A.不结盟 B.“一边倒” C.开展多边外交 D.改善中美关系
48.明朝中期,山西大同等处,“膏腴土田……悉为豪强占种。”这反映了当时
A.农业耕作技术提高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自然经济解体 D.土地兼并严重
49.19世纪初,英国流行一种说法:“万锭纱爵爷”已经和“万亩田爵爷”平起平坐了。这个现象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工业资产阶级地位提高 B.资产阶级革命即将发生
C.垄断资本主义出现 D.贵族阶层已经消失
50.20世纪初,清政府曾颁发渝旨:“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自积习相沿,视工商为末务,国计民生,日益贫弱,未始不因乎此。亟应变通尽利,加意讲求。”由此可推出
A.中国古代一直推行重商政策 B.洋务运动实现了中国的富强
C.清政府将实行振兴工商业的政策 D.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没有发展
5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已从传统的资本主义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与传统资本主义相比,现代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是
A.取消了社会保障体系 B.国内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C.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 D.大规模经济危机基本消失
52.2006年俄罗斯学者撰写的《俄罗斯历史》中写道:“斯大林时代就类似太空中突然喷发出的一颗超新星,然后逐渐熄灭,但在它的光辉照耀下把我们向前推进了差不多4年。”这句话可以用来说明,斯大林模式
A.给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的只有灾难 B.在俄国的历史上仅仅存在了40年
C.对俄国的贡献只有发达的航天工业 D.曾经对俄国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53.右图所示漫画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A.抗日战争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改革开放时期
D.“大跃进”时期
54.20世纪60年代中期,法国用大量美元向美国政府兑换黄金,减少美元储备。这反映了
A.美国丧失经济霸权地位 B.法国对美元的信心动摇
C.法国准备用欧元代替美元 D.美国黄金储备在不断增加
55.“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说这段话的应该是
A.朱熹 B.孟子 C.董仲舒 D.荀子
56.彼特拉克曾说:“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体现了
A.人文主义思想 B.禁欲主义思想
C.重商主义思想 D.专制主义思想
57.近代有篇文章回顾中西文化争论时说:“盖在昔日,仅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今日”是指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戊戌变法时期
58.“它反对美的规律.反对艺术表现力的常规和方法,反对人类在长期艰难的向前发展的历史中所形成的艺术语言。”具有这一现代主义创作精神的作者是
A.毕加索 B.巴尔扎克 C.卢梭 D.雨果
59.《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根据此方针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
A.普及义务教育 B.恢复高考
C.开展工农教育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60.毛泽东曾经指出:“在抗日时期,我们才制定了合乎情况的党的总路线和一整套具体政策。这时候,中国民主革命这个必然王国才被我们认识,我们才有了自由。”这里的“合乎情况的党的总路线和一整套具体政策”属于
A.国民革命理论 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C.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D.“三个世界”理论
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得2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得1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61.西汉初年分封同姓异姓诸侯,建立封国,并在地方设置郡县。由此可知,西汉初期
A.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 B.与西周时期的制度有部分相似之处
C.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完全靠血缘维系 D.对地方的管理与秦朝完全相同
62.1917年俄国发生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关于这两场革命,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两场革命都是在列宁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
B.革命后建立的政权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
C.工人和士兵都是两次革命的参与者
D.两场革命的性质完全不同
63.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时,答应美国将部分而不是全部从台湾撤军。毛泽东对此评论美国人正处在从猴子变人的进化过程中,“猴子变人还没有变过来,还留着尾巴。台湾问题也留着尾巴,它已不是猴子,是猿,尾巴不长。”由此可知,当时
A.中美关系有所缓和 B.基辛格访华未取得任何成效
C.毛泽东对台湾问题的解决充满信心 D.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
64.自商鞅变法以后,重农抑商政策为历代统治者所奉行。这种政策的表现有
A.宣扬“农为天下本务” B.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
C.着重发展对外贸易 D.对商业加征重税
65.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包括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欧美国家的殖民扩张
C.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传播 D. 工业革命和科技的进步
66.2006年戈尔巴乔夫75岁生日时,有人问他:“如果不搞改革,您现在在干什么?”戈尔巴乔夫回答说:“当苏共中央总书记。在我执政的时候,体制也还是足够稳固的。”由此可知,在戈尔巴乔夫看来,他的改革
A.从政治改革开始 B.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C.使苏共丧失了执政地位 D.使苏联的政治体制更加巩固
67.2006年中国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时,第一次以“规划”代替“计划”,制订了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这反映了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需要任何计划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C.我国仍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原则
D.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68.梁启超说:“屈原以前的文学,我们看得着的只有《诗经》”,《诗经》“好的作品,都是写实感。实感自然是文学主要的生命;但文学还有第二个生命,日想象力。从想象力中活跳出实感来,才算极文学之能事。就这一点论,屈原在文学史的地位,不特前无古人,截到今日止,仍是后无来者。”可见,粱启超认为
A.《诗经》中好的作品都具有想象力 B.屈原的作品反映了现实生活
C.屈原的作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D.《诗经》是屈原的诗歌总集
69.有学者指出,19世纪中期的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这两个学说指的是
A.进化论 B.量子论 C.马克思主义学说 D.相对论
70.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中共中央的贺电称,这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意
A.极大地增强了中国国防实力 B.导致中苏关系彻底破裂
C.不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打破了美苏等少数国家的核垄断
达濠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历史科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理班)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希腊之生存已受恐怖分子威胁,由共产党领导之数千武装人员在许多地区,尤以北部边界各处,违抗政府之命令……欲使希腊成为自足、自给、自尊之民主国家,(政府)必须获得援助。而美国必须予以援助。
——杜鲁门,1947年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主要反映出的信息是:
图一 图二
A.分封现象至此消除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C.地方对中央的威胁已经消除 D.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唐太宗在《百字箴》中说到:“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下列对材料的分析,错误的是
A.反映了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体现了唐太宗善于体察民情、体惜百姓的民本思想
C.反映小农家庭自给自足,生活安逸、富足
D.体现了唐太宗提倡节俭、注重修养的美德
3.《君主论》作者、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维利是一位极有争议的思想家,面对道德与利益、道德与政治的冲突,他提出“为政必须会玩弄权术”的思想。以下思想家,哪一位的思想更接近于马基雅维利的思想
A.荀子 B.墨子 C.韩非 D.董仲舒
4. 1975年湖北云梦发现《睡虎地秦墓竹简》,内有秦律187条,其中一条规定“有贼杀伤人冲术,偕旁人不援,百步中比野,当赀二甲”。此条文主要体现的历史信息是
A.秦律规定见义勇为是义务 B.秦律法严苛
C.秦律规定有违社会道德 D.秦律鼓励百姓和睦相处
5.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示了动画版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再现了宋代都市生活。如果你能时光倒流回到宋代汴京城,你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A.汴京晚上实行宵禁 B.妇女夜间骑马逛夜市
C.在夜市里吃到烤番薯 D.街市两边商铺林立,夜间灯火明亮
6. “奉天承运”是中国古代封建帝王诏书开头的套语。最早从秦朝开始使用,明朝正式使用在帝王诏书上,《典故纪闻》卷一记载太祖尝言:“见人言动皆奉天而行,非敢自专也。”可见,这一词语主要体现了古代帝王
A.宣扬迷信思想 B.祭祀天地神灵 C.宣扬君权神授 D.报答天地之恩
7. 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Arnold Toynbee)认为“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下列各项中能印证“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的是
A.秦为加强中央集权而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B.汉初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政策
C.隋炀帝穷兵黩武,干戈不息,民怨无休,最终亡国
D.明初统治者严厉打击官员腐败行为
8.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下列哪本著作最能看到关于这一发明的相关介绍
A.司马迁的《史记》 B.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C.沈括的《梦溪笔谈》 D.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9. 彼得·克鲁兹认为“在公元前二世纪罗马进行地区扩张重要历史时期,她吸收和修正了希腊思想和哲学,造就了几近完美的一个制度,它具有适应性,持久且实用。”。作者主要是强调了
A.罗马法走向辉煌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古希腊文化的影响
B.罗马对外扩张是受到古希腊思想和哲学的影响
C.罗马的对外扩张造就了罗马的法律制度
D.罗马法近乎完美
10.“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变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古代希腊和近代美国在“提防”英雄方面做得比较出色,主要是指
A.古希腊实行直接民主制度;近代美国实行代议制民主制度
B.古希腊实行陶片放逐法;近代美国实行三权分立
C.古希腊由多名执政官掌权;近代美国是由议会多数掌握行政权
D.古希腊设有民众法庭;近代美国设有联邦法院
11. 人文主义(humanism)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以下各项,不能直接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普罗塔哥拉“人事万物的尺度”
B. 罗马教廷提出“因行称义”
C.加尔文提出“先定论”
D.拉斐尔创作《西斯廷圣母》
12.《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卢梭的棺木中伸出的一只手,握着一支火焰浓烈的火把。这支火把很快就点燃了巴黎乃至世界”,对这句话最为准确的理解是
A.卢梭领导了法国大革命,对世界影响深远
B.卢梭的思想成为包括法国在内世界各国革命的理论武器
C.卢梭的自由、民主理念,推动了各国的改革
D.卢梭的思想影响深远,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13.下图为欧洲在公元1200~1930年的人口成长曲线图。其中标示A的时期显示人口锐减的现象,只因当时流行黑死病,标示B的时期则显示人口激增的趋势。请问:标示B的变化,与下列何者有密切关系?
A.宗教改革后,世人重视现世生活
B.文艺复兴后,提升欧洲人的物质生活
C.中古晚期,商业复醒 城市兴起
D.工业技术不断的改良,改善了人类的生活。
14.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画家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反映的是19世纪早期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艺术领域的突出成就,浪漫主义主要特点是: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这一思潮兴起的时代背景是
A.受世界大战和经济大危机冲击,人们从理性主义中惊醒而陷入怀疑、迷惘、苦闷中
B.各国改革或革命成功后,人们对启蒙学者所描绘的“理性”王国愤懑与失望
C.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思想领域兴起了反封建、反教会特权的斗争
D.战后各国进行改革,社会矛盾有所缓和
15.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 “历史结论”是在 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在 1932 年的总统选举中,胡佛在四面楚歌中下台
B.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C.克林顿上台后实施了“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D.为实现工业化,苏联人民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国家建设
16.科学未萌之时,人们对世界认识有限,许多解释不清的事情,最后的解释权往往属于上帝或其他神灵。不过,历史地看,随着科学的发展,神灵在人们思想中的地盘是不断丧失的,近代有两位科学家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其中“一位把上帝从物理学中赶走,一位则把上帝从生物学中赶走。”这两位科学家分别是
A.伽利略、爱迪生 B. 牛顿、达尔文
C.爱因斯坦、哥白尼 D.诺贝尔、赫胥黎
17.汕头小公园一带在近代曾是汕头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汕头开埠后,外商纷至沓来,在这里开商店、设洋行、建楼房……,小公园可谓是“百载商埠”的重要历史标志。汕头近代开埠通商源于哪一场战争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18.《南京条约》中文版第一条内容是:“嗣后大清大皇帝与英国君主永存平和,所属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人身和财产要得到完全安全的保护)”。持文明史观的学者认为,这一条款具有重要意义。其“其重要意义”的含义是
A.仅仅是礼节性的和好关照,没有实际意义
B.只是为了掩盖《南京条约》的掠夺性质
C.这一条款体现了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人对人权的重视
D.只是施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款
19.学者杨天石认为在辛亥革命中,“革命党人的主观愿望是使革命成为种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的三合体,但是,革命党人所期望的“社会革命”始终未及实行”。这里所说的“社会革命”是指
A.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
B.推翻清王朝的君主专制统治
C.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行民主自由
20.近代某一时期重庆餐饮业结构发生很大改变,据统计,这一时期重庆共有餐馆260多家,其中外地餐馆150多家,占60℅,远远超过本地餐馆,而且各大菜系,几乎无所不包。下列就这一时期重庆餐饮业的变化,分析最为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后,西餐馆在中国兴起
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外来军阀部队带动重庆地区餐饮业变化
C.甲午中日战争后,重庆被迫开放通商,西餐馆大大增加
D.抗战时期,大量人口内迁,导致重庆餐饮业消费群体的多元化
21.“火花”是指火柴盒上的贴画,在方不盈寸的火花上,我们可以看到它忠实地记载历史的变革、社会的变迁。右图是汕头利生火柴厂的一枚“火花”,其反映的主要历史时期是
A. 建国初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 大跃进时期
C. 三大改造时期 D. 文革时期
22.“老三届”指的是在1966-1968年三年中毕业的初、高中生。汕头某校张老师作为一位“老三届”,他最不可能经历到的是
A.文革中参加“上山下乡”运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B.参加红卫兵,串联去北京
C.学校搞教育大革命,学习之余要参加生产劳动
D.恢复高考后,参加高考并考上北京师范大学
23.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现象说明:
A.不结盟运动是一个与美苏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
B.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C. 不结盟运动兴起后日益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一支政治力量
D.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是美苏“冷战”加速瓦解的根本原因
24.20世纪50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今天,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这直接说明
A.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B.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
C.知识经济时代人民政治自觉性提高
D.人类政治文明往往领先于文化水平而发展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第25题16分,第26题14分,第27题22分,共计52分。)
25.(16分)人类思想文明的发展具有多样性,中国的诸子百家学说和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
——《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与老子、孔子同时代,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印度释迦牟尼等许多伟大的精神导师诞生。他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世界,面对人。
材料三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表现(各举一例)(4分)。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秦汉时期中国传统文化是如何“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的?(4分)
(3)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古希腊哲学家是如何关注人自身发展的。(举两例加以说明)(4分)
(4)材料一所说的“民本”和材料三所说的“民主”是否一样?为什么 (4分)
26.(14分)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切难以管理。这个问题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全球大约有14个国际卡特尔组织,它们的出现,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推动全球化的因素有哪些?(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外经济扩张形式有什么不同。(4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史实说明,近30多年来,中国是怎样踩着这三个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6分)
27. (22分)现代化包括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请回答:
(1)现代化最早发端于哪国?(2分)试从政治、经济方面理解该国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6分)
(2)19世纪50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使俄国倍感“现代化的压力”?(2分)为了实现现代化,亚历山大二世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3)列举18世纪以来,西欧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顺应现代化潮流而发生的重大事件各一例,并分别简单加以说明。(6分)
(4)有学者认为,1840-1895年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阶段,列举这一阶段推动中国近代化的主导力量及其推动近代化的实践。(2分)(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请把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并在试卷及答题卷上写明班级、姓名、座号,交卷时把试卷和答题卷一齐上交。
一、单项选择I: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货币具有商品的基本属性,但又不是一般的商品。从本质上看,货币( )
A.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B.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价值
C.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的职能 D.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现实生活中,尽管轿车的价格有时下降很多,自行车的价格上涨幅度很大,但轿车的价格总是高于自行车的价格。这说明商品价格( )
A.与价值总是保持一致 B.高于商品价值 C.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D.是由价值决定的
3、居民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是( )
A.物价水平 B.收入 C.商品价格 D.储蓄
4、《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于2008年6月1日正式实施,商家开始有偿提供塑料购物袋,消费者也重新挎起了菜篮子。限塑令的实施有利于( )
①资源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②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③建设节约型社会 ④引导消费者适度消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根据国资委的部署,国有经济要对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等七大行业保持“绝对控制力”,对基础性和支柱产业领域的重要骨干企业保持“较强控制力”。这说明国有经济( )
A.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B.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
C.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D.必须在所有领域占支配地位
6、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是( )
A.存款业务 B.贷款业务 C.结算业务 D.兑换业务
7、下列选项中,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特点的投资理财品种是( )
A.国债 B.基金 C.股票 D.保险
8、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分配制度是( )
A.按劳分配与按贡献分配相结合 B.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参与程度分配
C.按资本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 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9、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初次分配注重公平,再分配注重效率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③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④鼓励人们创业致富,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其中最普遍的财政收人形式是( )
A.税收收入 B.利润收入 C.债务收入 D.其他收入
11、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是国家财政的作用之一。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作用的是( )
A.减少财政赤字 B.加强对基础设施行业的投资 C.增加发行国债 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12、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信用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市场经济只要信用不要法律 B.经营者只要讲诚信就一定能盈利
C.诚信能消除市场经济的缺陷 D.诚信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条件
13、在我国当前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货币政策以刺激需求。货币政策是属于宏观调控中的( )
A.法律手段 B.经济手段 C.行政手段 D.道德手段
14、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 )
①生产全球化 ②消费全球化 ③贸易全球化 ④资本全球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C.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D.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6、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工农联盟 C.对少数人专政 D.人民当家作主
17、某地群众常通过“民主恳谈会”的形式对基层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建设规划提出批评和建议。这是公民在行使( )
A.选举权 B.决策权 C.管理权 D.监督权
18、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下列关于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公民实行民主监督必须选择合法的渠道
B.公民可以直接参与政府所有的决策
C.公民参与基层民主管理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D.公民参与民主选举应出于公心,以人民的利益为重
19、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政府坚持依法行政体现了( )
A.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B.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C.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D.人大意志和政协意见的统一
20、为防止权力滥用,必须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 )
A.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B.党的监督 C.人大监督和政协监督 D.舆论监督
21、有权威的政府必定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享有声望。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根本标志是( )
A.政府工作人员是否具有高素质 B.政府决策是否让全体公民参与
C.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 D.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否科学合理
2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 )
A.少数服从多数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民主选举 D.实行民主集中制
23、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 )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遵守宪法和法律
C.坚持人民政协的组织形式 D.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24、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立法权
B.民族区域自治以高度自治为前提和基础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消除了民族差别,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和谐
D.民族自治地方要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法律赋予的自治权
25、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中,被称为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的是( )
A.领土 B.主权 C.政权 D.人口
26、联合国是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宗旨是( )
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D.消除南北发展不平衡,建立国际新秩序
27、世界各国之所以会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其决定因素是( )
A.国家制度 B.外交政策 C.国家利益 D.国家力量
28、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文化是基础,政治和经济是文化的反映 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C.一定的政治、经济由一定的文化所决定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与政治互不相关
29、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充分展示了四大发明、书画、击缶等多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极大地振奋了国人精神。这说明( )
A.文化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B.文化一定能塑造健全的人格
C.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文化能够提高人的道德修养
30、下列关于对待文化多样性的观点正确的是( )
①要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②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④理解、包容和吸收所有的外来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1、下列做法能体现出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 )
A.全面继承,为我所用 B.推倒重来,另起炉灶
C.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32、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 )
A.社会实践 B.交流与借鉴 C.科技进步 D.创作灵感
33、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 )
A.多样性 B.包容性 C.灵活性 D.独创性
34、当前,必须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这是因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
①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②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③是我国当前的工作中心 ④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5、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 )
A.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C.弘扬主旋律,提倡多元化 D.发展市场需要的文化
36、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目标是( )
A.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B.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培育“四有”公民
37、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
A.思想道德建设 B.科学文化建设 C.培养诚信意识 D.改造主观世界
38、下列关于世界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观是人们对主观世界的根本看法
B.世界观是理论化、系统化的正确观点
C.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D.世界观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科学
39、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C.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 D.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关系问题
40、否定自然界先于人的活动而存在,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 )
A.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B.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C.主观精神依赖于客观事物 D.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4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反映了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
A.客观实在性 B.静止 C.运动 D.客观存在
42、2009年3月1日,在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嫦娥一号卫星准确落于预定撞击点,我国探月一期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表明( )
A.科学知识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C.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取得成功 D.意识对改造世界都有积极作用
43、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必须( )
①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②求真务实,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④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4、下列关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5、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
A.客观性 B.无限性 C.有用性 D.反复性
46、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其总特征是( )
①辩证否定的观点 ②发展的观点 ③对立统一的观点 ④联系的观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47、下列关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整体的功能一定大于部分的功能
B.立足局部,用局部推动整体发展
C.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D.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变化会影响部分
48、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A.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B.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C.促进事物的质变 D.一种事物取代另一种事物
49、下列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社会意识总是先于社会存在
B.社会存在推动社会意识同步发展
C.社会意识必然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50、2009年6月,广州亚运城市志愿服务拉开序幕,13000多市民争当爱心推广大使,积极投身于“促文明、迎亚运”的活动当中去。这反映了人的价值在于( )
A.追求个人名利 B.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C.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D.树立坚定的信念
二、单项选择II: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51、2008年9月,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企业的破产或被收购是( )
A.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的结果 B.公司制运作的必然结果
C.政府干预的必然结果 D.企业做出的战略决策
5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迫切要求政府从“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地方“补位”,把不该管的事交给市场,把该管的事不折不扣地管好。这说明( )
A.市场经济应该完全由市场自由调节 B.市场经济应弱化政府的宏观调控
C.宏观调控对资源配置具有基础作用 D.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应有机结合
53、我国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扩大内需,绝不能放松出口。面对外部需求急剧萎缩、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严峻形势,要加大对进出口工作的支持力度,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这表明在新的形势下需要( )
A.统筹城乡发展 B.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C.统筹区域发展 D.统筹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
54、为进一步促进广东经济发展,广东省政府于2009年6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指导意见》。这反映了政府主要在履行( )
A.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B.协调人民内部矛盾的职能
C.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D.保障人民民主的职能
55、在某市召开的新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人大代表就本市该年的财政预算案提出了许多批评意见,市财政局长就预算中的一些问题回答了代表的提问。人大代表在此行使的权力是( )
A.提案权 B.质询权 C.表决权 D.决定权
56、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目前,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主要内容是( )
①村民自治 ②城市居民自治 ③乡镇政权建设 ④企事业单位工会建设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57、广东南海九江镇被称为“龙舟之乡”,该镇的龙舟赛具有悠久的历史,至今每年都要举行龙舟赛,吸引了大批人前来观看。这说明文化的影响具有( )
A.潜移默化的特点 B.深远持久的特点 C.多样性的特点 D.时代性的特点
58、下列成语或典故中能反映中华文化中自强不息精神的是( )
A.同舟共济 B.三顾茅庐 C.舍生取义 D.愚公移山
59、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系统工程,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意愿和需要,而不能搞成政治运动,也不能搞“政绩工程”。其哲学理论依据是( )
A.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B.价值观都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C.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D.人民群众的世界观总是正确的
60、为推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出台政策调整了农村土地制度,允许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程度
B.只要调整生产关系就一定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D.生产关系的调整必然引起经济基础的根本变化
三、双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最符合题意。未选、错选不得分,只选一项且正确得1分。
6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右图所体现的经济学观点是( )
A.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B.价格上升,需求量随之减少
C.价格下降,需求量随之减少
D.价格和需求量都由价值决定
62、小王大学毕业两年了,一直没有找到他认为合适的工作,原因是他觉得有些工作太累,有些工资太少,有些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对口。你认为小王要就业就应该树立( )
A.专业对口观 B.职业稳定观 C.职业平等观 D.多种方式就业观
63、 自2008年3月1日起,我国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提高征税起征点能促进公民依法纳税 B.这一举措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
C.公民的所有收入都必须缴纳个人所得税 D.这一举措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64、在建设服务型政府过程中,某地政府采取了“一站式办公”、“网上审批”等措施为民服务。这些做法既节省了群众的时间和费用,也增进了群众对政府的感情。这充分反映了( )
A.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 B.弱化政府职能是大势所趋
C.只要简化办事程序,就能够建成服务型政府D.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65、温家宝总理在第63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言时强调:“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不会损害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也绝不称霸。中国将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主要表明( )
A.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B.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D.维护世界人民的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
66、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年由过去的“吃喝年”逐渐发展成为“休闲年”,“网上过年应运而生。“网上过年”在给人们提供新的过年方式的同时,也让传统习俗在高科技条件下找到了与年轻人的亲和点。这包括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
A.民族节日应该在继承中发展 B.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C.只有利用网络,才能实现文化的创新 D.“网上过年”已经取代了传统过年的方式
67、近年来,“山寨文化”借助其草根性、民间性而受到一些人的追捧,一些不健康的文化也“山寨”之名大行其道。这要求我们( )
A.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各种文化 B.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C.要不断抛弃传统,追求时尚文化 D.要对文化市场加强管理和正确引导
68、列宁说:“当我们不知道自然规律的时候,自然规律是在我们的认识之外独立地存在着并起着作用,使我们成为‘盲目的必然性’的奴隶,一经我们认识了这种不依赖于我们的意志和我们的意识而起着作用的规律,我们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这表明( )
A.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B.只要创造充分的条件就能改造规律
C.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D.人既是规律的主人又是规律的奴隶
69、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其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今天,我们不仅要批判和继承,更要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从哲学上看,这一认识坚持了( )
A.一分为二的观点 B.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观点 C.辩证否定观 D.联系的客观性观点
70、当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政府一般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给经济“降温”;反之,政府往往采用扩张性财政拉动经济增长。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
A.量变质变关系原理 B.主次矛盾的原理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一切从实际出发
达濠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级期中考
思想政治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理科班)
单项选择II: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建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施莱登和
A.沃森 B.施旺 C.达尔文 D.克里克
2.下图是一些细胞的模式图,由图可以看到,生物体的细胞
A.形态多样 B.结构相同 C.外形一样 D.大小一致
3.某蛋白质由764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共脱去763个水分子,则该蛋白质的肽键数目是
A.762 B.763 C.764 D.765
4.下列物质中,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可直接用于细胞进行生理生化活动的是
A.蛋白质 B.糖原 C.脂肪 D.ATP
5.下图为人工合成的脂质双分子层示意图。下列物质中,可自由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的是
A.02 B.Na+ C.葡萄糖 D.氨基酸
6.水对细胞的活动有重要作用。细胞内的水可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其中结合水的作用是
A.便细胞凋亡 B.运输营养物质
C.维持细胞酸碱平衡 D.作为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7.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可以伸出伪足向前移动(如下图),这一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
A.流动性
B.保护作用
C.隔离作用
D.选择透过性
8.地球上人口不断增长,这需要更多的资源,有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下列选项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
A.森林木材 B.草原牧草 C.地下石油 D.海洋鱼类
9.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问题的是
A.通货膨胀 B.土地荒漠化 C.全球气候变暖 D.臭氧层破坏
10.蜜蜂用不同的舞蹈动作把所发现蜜源的信息传递给同伴。蜜蜂跳舞属于
A.化学信息 B.物理信息 C.行为信息 D、定位信息
11.某生态系统中,免吃草,狐食兔,狼捕食狐,构成了一条食物链,狐所处的消费者级别及营养级分别是
A.次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B.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C.三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D.三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12.植物群落不是静止不动的,是随着时间的进程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群落演替的是
A.退耕还林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沙漠变绿洲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3.下表所示为三个城市的入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若将这三个城市人口增长率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乙>甲>丙 C.甲>丙>乙 D.乙>丙>甲
14.个体衰老是不可逆转的自然现象,它以细胞衰老为基础。在细胞衰老过程中,发生一系列变化,其中有
A.细胞内自由水含量不变 B.细胞不断分裂
C.细胞不断分化 D.细胞内多种酶活性降低
15.若取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用吡罗红试剂染色以观察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正常情况下,在显微镑下看到
A.细胞核呈蓝色 B.细胞不被染色 C.细胞质呈红色 D.细胞质呈绿色
16.二倍体水稻的体细胞有24条染色体,其正常花粉细胞(雄性生殖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应该是
A.6条 B.12条 C.36条 D.48条
17.人类性别差异的基础是性染色体(X、Y)的不同。正常情况下,可能含有两条X染色体的细胞是
A.卵细胞 B.精子 C.受精卵 D.精原细胞
18.右图是两位科学家的工作照片。1953年,他们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
A.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B.膜流动镶嵌模型
C.杂交育种理论
D.自然选择理论
19.在一个正常的双链DNA分子中,若含有35%的腺瞟呤(A),则它所含的鸟瞟呤(G)应该是
A.15% B.30% C.35% D.70%
20.下列选项中,可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A.DNA与mRNA B.mRNA与氨基酸 C.tRNA与氨基酸 D.氨基酸与DNA
21.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为半保留复制 B.不需要酶的参与
C.形成两个不相同的DNA分子 D.复制时DNA分子不解旋
22.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优生优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下列准备生育的青年中,最需要进行遗传咨询的是
A.患过肝炎者 B.父母中有伤残者
C.患过脑炎者 D.近亲中有先天畸形者
23.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先生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他研究的突破得益于发现了一株异常水稻,经鉴定为雄性不育植株,此株水稻性状改变的根本原因是
A.生理变异 B.遗传变异 C.形态变异 D.性状分离
24.人类基因组研究对我们了解基因、全面认识自身具有重要意义。“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
A.蛋白质序列 B.多糖序列 C.RNA序列 D.DNA序列
25.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著名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以现代遗传学的观点看,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生殖隔离 B.表现型分离 C.基因型分离 D.等位基因分离
26.某养猪场有黑色猪和白色猪,假如黑色(B)对白色(b)显性,要想鉴定一头黑色公猪是杂种(Bb)还是纯种(BB),最合理的方法是
A.让该公猪充分生长,以观察其肤色是否会发生改变
B.让该黑色公猪与黑色母猪(BB或Bb)交配
C.让该黑色公猪与白色母猪(bb)交配
D.从该黑色公猪的表现型即可分辨
27.下图为人体处于某一状态时的皮肤结构示意图据图可知,此人正处于
A.温度适宜环境中
B.炎热环境中
C.寒冷环境中
D.剧烈运动中
28.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治疗此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给患者注射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生长素 D.甲状腺激素
29.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A.体液调节 B.神经调节 C.免疫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30.与“瓜熟蒂落”现象直接相关的激素为
A.胰岛素 B.青霉素 C.生长素 D.脱落酸
二、单项选择题I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31.牛以草为食物,草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组成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
A.氨基酸 B.核苷酸
C.脂肪酸 D.葡萄糖
32.小刘同学用斐林试剂检测某饮料,他想检测的成分应该是
A.蛋白质 B.还原糖
C.脂肪 D.核酸
33.若苏丹红I号通过饮食进入人体,会导致人患癌症,该物质属于
A.生物致癌因子 B.物理致癌因子
C.化学致癌因子 D.辐射致癌因子
34.小伟患痢疾出现腹泻而引起严重脱水,医生除了用药物治疗外还考虑补液。下列补液方法中,最恰当的是
A.喝葡萄糖水 B.喝橘子汁
C.输生理盐水 D.喝蒸馏水
35.小朱将洋葱表皮放人质量浓度为0.3g/mL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表皮细胞紫色的中央液泡缩小,这一现象说明表皮细胞
A.发生了质壁分离 B.在生长
C.发生了分裂作用 D.在分化
36.下表为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记录,据表判断甲、乙分别是
A.甲乙都为1802 B.甲乙都为02
C.甲为1802、乙为02 D.甲为02、乙为1802
37.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都是有害的 B.基因突变一定引起表型改变
C.某些化学物质可以引起基因突变 D.基因突变都需要外界因素的诱导
38.下图表示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该规律简称为遗传学的
A.分离定律
B.中心法则
C.自然选择
D.共同进化
39.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都相同,下列食物链中,猫头鹰能够获得最多能量(绿色植物提供)的食物链是
A.绿色植物→蝗虫→蜘蛛→蜥蜴→蛇→猫头鹰
B.绿色植物→蝗虫→青蛙→蛇→猫头鹰
C.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
D.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40.小强拟构建一个人工微型的陆地生态系统,下列选项中,不必需成分的是
A.绿色植物 B.瞭望塔
C.土壤 D.水
41.某种群进入一个适合其生长和繁殖的环境中,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内该种群的增长曲线可能为
42.我国著名的女子花样游泳运动员蒋雯雯和蒋婷婷是同卵孪生姊妹,长得十分相像。她们相像的根本原因是
A.基因型相同 B.生活环境相同
C.性状充分表达 D.饮食结构相同
43.遗传学上,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下列选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菊的黄花与菊的重瓣花 C.豌豆的高茎与蚕豆的矮茎
B.南瓜的黄色与南瓜的圆形 D.兔子的黑毛与兔子的白毛
44.在用蚕豆种子进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时,正确步骤是
A.低温处理→发根→固定→制片 B.固定→发根→低温处理→制片
C.发根→低温处理→固定→制片 D.发根→制片→低温处理→固定
45.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下列使用恰当的是
A.用低浓度的2,4-D喷洒农田除去杂草
B.黄瓜结果后,喷洒较高浓度的脱落酸保果
C.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喷洒芦苇使植株长得更高以获得长纤维
D.番茄开花后,喷洒较高浓度的乙烯利溶液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4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进化只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B.发生变异的个体总是能适应环境的
C.生物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相互影响
D.共同进化总是通过物种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47.下图是某实验示意图,经过一段时间(t)后,漏斗中的液面上升,这是因为半透膜有
A.较高的流动性
B.选择透过性
C.一定的厚度
D.一定的弹性
48.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想观察到分裂从间期到末期的全部过程。固定制片后,最好的观察方法是
A.随机选一个视野观察各时期细胞
B.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
C.选一个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持续观察
D.找到间期细胞,再从周围细胞中寻找其它时期细胞
49.小陈想检验唾液对淀粉的降解作用,他向10ml的热米汤(100℃)加入lml唾液,反应较长时间后加入适量碘液,显出很深的蓝色,表明米汤中的淀粉未被降解,最可能的原因是
A.唾液中有脂肪酶,抑制了淀粉酶 B.高温(100℃)使淀粉酶失活
C.唾液中有核酸酶,抑制了淀粉酶 D.淀粉酶需要诱导才表现出活性
50.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便受体失去传递兴奋的能力。据此可知,α-银环蛇毒中毒会造成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 B.肌肉松弛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 D.肌肉持续收缩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2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3分,少选且正确得1分,未选、错选得0分。
51.下列物质中,属于脂质的是
A.纤维素 B.脂肪 C.磷脂 D.胆固醇
52.酶在细胞代谢中起重要作用。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具有高效性 B.酶具有专一性
C.酶可以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 D.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53.为了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是有效的途径之一,恰当的措施为
A.提高CO2浓度 B.增强光照强度
C.延长光照时间 D.补充绿光光照
54.动物和植物都通过线粒体来进行
A.有氧呼吸 B.酒精发酵
C.光合作用 D.能量代谢
55.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经历一系列的变化,其中有
A.染色体形成 B.纺锤体形成
C.细胞核重新形成 D.淀粉粒形成
56.澳大利亚原来并没有仙人掌类植物,当地人从美洲引种一种仙人掌作为篱笆,结果仙人掌过度繁殖,侵占大量的农田和耕地,给当地生态造成危害。此事例说明
A.不适当地引进外来物种有可能造成生态危害
B.外来物种都不能在当地生长和繁殖
C.外来物种都能改良当地的生态环境
D.一些外来物种能适应并影响当地的环境
57.下列生物中,可以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射活动的是
A.猴子 B.草履虫
C.青蛙 D.向日葵
58.病原体进入人体后,机体会对其做出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反应。下列选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 B.皮肤出现荨麻疹
C.B淋巴细胞转化为浆细胞 D.体液中的溶菌酶杀死病原菌
59.苜蓿种子的子叶黄色(Y)对褐色(y)显性,圆粒(R)对这肾粒(r)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若要使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则两亲本的组合是
A.YyRr x YyRr B.YyRr x yyrr
C.Yyrr x Yyrr D.Yyrr x yyRr
60.血友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下图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II-3为血友病患者,II-4与II-5为异卵双胞胎。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I-1不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
B.I-2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
C.II-4可能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
D.II-5可能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
达濠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高二级文科班
生物科答案一.单选(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
在2008年樱花盛开的季节,胡锦涛主席一行圆满完成了对日本的“暖春之旅”。此行进一步推进了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据此回答问题1-2题。
1.日本与我国一水之隔,这里的“一水”是指
A.日本海 B.渤海 C.黄海 D.东海
2.每年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日期各不相同。从4月初到6月末樱花依次盛开的地区是
A.本州、九州、北海道 B.北海道、本州、九州
C.九州、本州、北海道 D.北海道、九州、本州
3.对巴厘岛区域特征的描述可信的是
A. 5月到9月比较凉爽,为旅游旺季 B. 地势四周高中部低,森林覆盖率高
C. 四季如春,降水丰沛 D. 气旋活动频繁,多上升气流
4.图中A海峡
①位于马来半岛与爪哇岛之间
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③该海峡波浪滔天
④日本把此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下表为印度主要农产品总产量在世界的位次表, 据此回答:5-6题。
类别 谷物 棉花 大豆 花生 油菜籽 甘蔗 茶叶 烟草 黄麻
位次 3 4 5 1 2 2 1 4 1
5.从表中可以看出,印度的经济特点是:
A.世界工业大国 B.世界农业大国
C.农业现代化程度高 D.农产品以出口为主
6.印度农产品产量很大,而出口量很少,其原因是
A.工业发达,农业原料消费多 B.畜牧业发达,饲料需求量大
C.人口众多,消耗农产品多 D.环境污染严重,农产品质量不合格
读印度五个城市相对位置示意图,回答7—8题。
7.甲是全国最大的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
附近地区利于棉花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A.沿海地区降水丰富 B.沿海平原地势平坦
C.是本国降水相对较少的地区 D.是本国地势最高的地区
8.乙城市的主导产业是
A.煤炭、电力 B.钢铁、机械 C.电子信息 D.麻纺、核能
9.关于图中B、D两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建立起来的
B.都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区
C.都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D.工业区B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工业区D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10.下列平原中濒临里海的是
A.恒河平原 B.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C.图兰平原 D.印度河平原
11.被称为“白金之国”的国家是
A.哈萨克斯坦 B.土库曼斯坦 C.乌兹别克斯坦 D.塔吉克斯坦
读某地年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题。
12.对该地气候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温年较差小
B.最冷月气温大于18°C
C.降水季节分布均匀
D.夏季降水丰富
13.有关中亚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五国全为内陆国
②古代东西方陆路骆队商人和“丝绸之路”均经过这里
③第二条“亚欧大陆桥”(连云港~鹿特丹)从中亚腹地通过
④中亚有4国同我国相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0年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的一年,东南亚自然地理环境优越,物产丰富多样,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具有经济发展的良好条件。该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继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14-15题
14.有关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地理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马来西亚可见成片的橡胶园 B.泰国可见成群的大象
C.“新马泰”旅游资源最具特色的是热带风光 D.新加坡海峡波浪滔天
15.下列关于东南亚与南亚地理特征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热带季风影响,农业生产具有良好水热条件
B.大部分地区属高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C.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均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D.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工业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听到这首《亚洲雄风》,我们的脑海中会涌现出一幅壮丽山河的画卷。据此回答16~17题。
16.“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指 ( )
A.天山 B.阿尔卑斯山
C.青藏高原 D.珠穆朗玛峰
17.“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是说亚洲河流众多,奔流不息,下列关于亚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大河都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入太西洋和印度洋
B.中南半岛河流自西向东流,说明地势西高东低
C.鄂毕河、叶尼塞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
D.印度河主要流经印度,注入孟加拉湾
2008年5月2日,强热带风暴“纳尔吉斯”袭击缅甸,造成巨大危害。读图,回答18~19题。
18.甲区域是世界重要农业区,该地(  )
A.盛产小麦,商品率高 B.为热带沙漠气候区,灌溉农业发达21世纪教育网
C.地广人稀,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D.水旱灾害频繁,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19.通常年份,在孟加拉湾形成的强热带风暴在孟加拉国登陆,对缅甸影响不大,而“纳尔吉斯”造成缅甸伤亡惨重,原因不正确的是(  )
A.受灾地区人口稠密,房屋质量差 B.灾发前不能进行准确预报
C.风暴角度和风向罕见,绕过天然屏障 D.沿海地区红树林破坏严重
新华网南宁2009年3月12日电 第六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主题为“广阔的视野,积极的行动”。围绕这个主题分设两个专题会议:一是中小型企业合作;二是投资合作。读东盟国家局部图,回答20-21题。
20.下列国家不属于东盟的是(  )
A.越南 B.菲律宾
C.印度尼西亚 D.孟加拉国
21.图中①~④代表的四个城市在气候方面的相同点是(  )
A.气候类型 B.降水季节分配
C.全年盛行风向 D.全年高温
中亚东部的山麓地带为主要农业区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沃 B.人口密集
C灌溉水源丰富 D.热量条件好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6分)
(28分)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在回归线以北和以南的流域存在明显差异,这主要受 因素制约。其回归线以北的地形地势特点是 。(6分)
(2)该河下游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2分)产生原因是 。(4分)
(3)图示区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水稻种植区域。回答有关水稻种植的几个问题。
①本区水稻种植主要分布 (2分)。
②分析本区水稻种植业主要区位因素
(6分)。
(4)我国与流域内其他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是(8分)
41.(28分)读“印度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和“孟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配图”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农作物名称
B________; 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4分)
2.该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 _____;(6分)
最主要的不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_____。(2分)
3.A、B所示的农作物如图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4分)
4.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分配状况,可以判断这是属于__________气候(2分),这种气候除了在南亚分布很广泛,还在东南亚的___________分布很广。(4分)
5.在印度半岛的西北部分布有较大面积的沙漠,是分析该沙漠形成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6分)
_
高二文期中考试
地理答案
41. (28分)
图3
7-8题图
第9题图(本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36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颤。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主要是下丘脑
B.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骨骼肌
C.寒冷刺激引起的兴奋在该反射弧的突触上双向传导
D.寒冷刺激引起的兴奋经过突触时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某学者欲研究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中细菌数量,并从中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利用平板划线法对细菌进行计数 B.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
C.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菌种 D.称取和稀释土壤时应在火焰旁
3、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生过敏反应的人,之前必定接受过同种过敏原的刺激
B.反应特点是发病迅速,反应强烈,但消退较慢
C.T细胞是参与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
D.过敏反应属于自身免疫疾病,一般会损伤组织
4、下表中P和p表示某地区某种生物的一对等位基因。表中数据能说明( )
年份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基因P的频率 0.99 0.81 0.64 0.49 0.36 0.25 0.16 0.10
基因p的频率 0.01 0.19 0.36 0.51 0.64 0.75 0.84 0.90
A.1970年杂合子的比例为18%
B.1930年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数目接近
C.1970年后的较短时间内P的频率为0
D.显性纯合子更能适应该地区变化的环境
5、艾滋病病人的死亡率极高。当人体感染HIV时( )
A.机体依靠非条件反射立即作出反应
B.T细胞能对侵入的HIV进行攻击
C.RNA病毒疫苗都可有效阻止其扩散
D.HIV能抑制T细胞产生抗体等物质
6、实验表明,乙烯能抑制根系生长;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根系生长,稍高浓度的生长素则抑制根系生长。有关解释合理的是( )
A.生长素与乙烯相互转化
B.生长素可诱导乙烯的合成
C.生长素与乙烯的化学本质相同
D.生长素对乙烯进行负反馈调节
7、下列有关农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物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
B.核糖体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
C.线粒体是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D.Ti质粒上的T-DNA可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
8、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B.蛋白质工程可通过直接改造蛋白质的结构从而改变其功能
C.克隆羊的培育涉及细胞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
D.牛胚胎发育的历程是:受精卵→桑椹胚→囊胚→原肠胚→幼体
9、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制作果醋时应不断通入无菌空气
B.在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实验中,应采用平板划线法
C.通过比色法来检测亚硝酸盐含量需要制备标准显色液
D.利用DNA和蛋白质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提取DNA
10. 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轴突末端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可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B.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
C.在神经纤维上及两个神经元之间,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抑制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
D.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不一致
11、右图表示人体(或植物体)在某种条件变化时体内某种激素的含量变化。这种条件变化和激素分别是( )
A.口渴——抗利尿激素
B.饥饿——胰岛素
C.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向光侧生长素
D.种子萌发——乙烯
12、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下列属于体液免疫功能的是( )
A.裂解病毒感染的细胞 B.合成抗体抑制病菌繁殖
C.分泌淋巴因子以增强免疫效应 D.分泌溶菌酶杀灭病原体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者得1分,错选、不选得0分。
13、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都需要脱分化
B.用胰蛋白酶处理幼嫩动物组织不会消化其细胞
C.体细胞核移植的受体细胞是MII期的卵母细胞
D.胚胎移植实质上是早期胚胎空间位置的转移
14、下列有关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体对花粉或某些药物产生的过敏反应是先天性免疫缺乏病
B.血清中的抗体与破伤风杆菌结合并抑制其繁殖属于细胞免疫
C.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被感染的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D.切除胸腺后,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都会受到影响
15、新技术的建立和应用对生物学的发展至关重要。下列技术与应用匹配正确的是 ( )
A.PCR技术——以少量DNA翻译大量蛋白质
B.电泳技术——蛋白质和DNA的分离和纯化
C.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
D.胚胎分割技术——得到性别不同的个体
16、下列有关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说法,合理的是( )
A.调查群落丰富度可用到样方法
B.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
C.植物开花和孔雀开屏都属于行为信息
D.人工高产鱼塘中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不足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第Ⅱ卷 非选择题(64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满分为64分。如无说明,每空2分。
17、(16分)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③⑤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
是 、 。
(2)若⑧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对⑧的
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有
、 (4分)。
(3)外界环境温度下降,刺激皮肤感受器产生兴奋时,此过程中神经纤维膜内的电位变化是 。神经冲动传导到位于 中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作用维持体温的恒定。
(4)免疫功能过强或过弱,都会引起机体功能紊乱。当⑥再次侵入机体内环境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称为 。
(5)图示表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 共同调节的结果。
18、(16分)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下图为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
请据图回答:
(1)A过程需要的酶有 、 。
(2)B过程及其结果体现了质粒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
(3)构建重组质粒,除有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外,还必须有_________和_________。其化学结构都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____________ 。
(4)培养基中除含有必要营养物质、琼脂和激素外,还必须加入________________进行筛选。
(5)抗虫基因能否在棉株体内稳定遗传的关键是: 。
(6)如果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对再生植株进行检测,D过程应该用 标记的 作为探针。
19、(16分)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污水排放量增加。为解决居民生活饮用水问题,某水厂建设了水源生态湿地。下面为人工湿地群落组成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输入该人工湿地的能量有 。
(2)湿地中芦苇、绿藻和黑藻等植物的分层配置,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湿地中的芦苇、浮萍、浮游动物等生物共同构成 。
(3)某化工厂违规排放大量污水,引起部分浮游动物死亡,进一步加重了污染,进而导致更多生物死亡,该过程属于 调节。
(4)控制污水流入人工湿地的速率,除有利于有机污染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 ,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废水不能过量流入人工湿地,说明生态系统的 。
(5)在下图中,用箭头和必要的文字表示能量的流动方向:
20、(16分)下图为人体内血糖的来源和去向示意图,受多种激素调节,从而维持血糖平衡。请据图回答:
(1)①过程中小肠吸收葡萄糖进入血液的方式是 。
(2)促进②③过程进行的激素是 和肾上腺素,而由 分泌的激素,能促进⑤的合成和转变过程进行。
(3)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血糖含量维持在80—120mg/dL,若某人④过程持续时间过长,表示可能患糖尿病。现给出以下材料,请你设计实验验证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缺乏引起的。
实验材料:两只健康且大小相同的狗、胰岛素、试管、斐林试剂及其他必需用品。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两只健康、大小相同的狗,将其中一只狗的胰岛切除,另一只狗不做任何处理。第二步:分别收集狗的尿液于两支小试管中,然后滴加斐林试剂并加热,观察颜色变化。第三步:第天定时给切除胰岛的狗喂食适量的胰岛素,然后收集尿液,用斐林试剂鉴定,观察颜色变化。
请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①指出上述实验步骤中的一项不严谨之处: 。
②请推测实验步骤纠正后实验狗的实验现象。
第二步的实验现象是 ;第三步的实验现是 。
③本实验设置了两种对照:一种是 ,另一种是 。
达濠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级期中考试
生物科答案(理科)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36分)
19. (16分)
(1)太阳能和化学能
(2)垂直 生物群落
(3)正反馈
(4)无机盐被充分吸收 自我调节能力有限
(5)(4分,可利用的太阳能到浮游植物1分,呼吸作用以热能散失1分,浮游植物到细菌真菌1分,其他1分)


抗虫基因
含kan质粒
重组质粒
土壤农杆菌
含重组质粒土壤农杆菌
A
构建
导入
B
培养选择
转基因抗虫植株
再生植株
愈伤组织
离体棉花叶片组织
C
诱导选择
分化
D
检测
E
浮 游
植 物
浮 游
动 物
细 菌
真 菌说明:本试卷共8页,60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每题选出答案后,将答案的序号写在答题卷上。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水:H2O B.氧化钠:Na2O2
C.一氧化氮:N2O D.硫酸钾:KSO4
2.碘131是碘元素的一种放射性核素。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数为131 B.质子数为78
C.核外电子数为78 D.中子数为53
3.用mol·L-1作为单位的物理量是
A.长度 B.质量 C.物质的量 D.物质的量浓度
4.P2O5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
A. +3 B. +5 C. +4 D. +6
5.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A.石墨 B.硫铁矿 C.青铜 D.碳素墨水
6.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7 B.最外层电子数为2
c.核外电子数为7 D.核外有3个电子层
7.下列气体通入水中,不能形成电解质溶液的是
A.NH3 B.O2 C.HBr D.HCl
8.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的干馏 B.石油的裂解 C.煤的气化 D.石油的分馏
9.碳元素可以存在于自然界的多种物质中,这些物质肯定不包括
A.石油 B.石灰石 C.天然气 D.石英砂
10.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用药匙取用少量Na2SO4固体
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NaC1溶液
C.加热盛有体积K2 SO4溶液的试管
D.用10 mL量筒量取8 mL1.0mol·L-1 NaOH溶液
11.鉴别甲烷和氢气两种无色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A.通入溴水 B.点燃后罩上干燥的冷烧杯
c.通入澄清石灰水 D.点燃后罩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12.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A.苯 B.乙烯 C.乙醇 D.氯化铁
13.工业上合成NH3。除了需要N2外,一定还需要
A.H2 B.O2 C.CO2 D.CO
14.雷雨时,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可生成氮的氧化物,该氧化物进一步反应后遇水变成
A.NO2 B.HNO3 C.H2SO4 D.NH3·H2O
15.用98﹪浓硫酸配制200 mL 0.5mol·L-1的硫酸溶液,一定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是
①玻璃棒 ②烧杯 ③烧瓶 ④量筒 ⑤200 mL容量瓶
A.①②③ B.①②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1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铁与稀盐酸反应:2Fe + 6H+ =2Fe3 ++ 3H2↑
B.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OH—+ H+ = H2O
C.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2+ = Zn2+ + Cu
D.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 + SO42- = BaSO4↓
17.可用于鉴别葡萄糖溶液与淀粉溶液的试剂是
A.氨水 B. Na2CO3溶液 C.FeCl2溶液 D.新制Cu(OH)2悬浊液
18.在某些食品包装盒内常有一小包灰黑色粉末。将该粉末溶于盐酸,取上层清液,滴加几滴氯水后,再滴加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关于该粉末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Fe元素 B.一定含有Mg元素
C.一定禽含有Cu元素 D.一定含有Al元素
19.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A.K2CO3和K2O都属于盐 B.H2SO4和HNO3都属于酸
C.KOH和Na2CO3都属于碱 D.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
20.第ⅡA族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由于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A.原子半径 B.电子层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21.1mol MgSO4·7H2O含有结晶水的质量为
A.16 g B.18 g C.112 g D.126 g
22.将40℃时的饱和KCl溶液冷却至10℃,该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A.KCl的溶解度 B.溶剂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溶液中K+的数目
23.与N2分子含有相同电子数的分子是
A.O2 B.CO C.NO2 D.CO2
24.下列物质中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是
A.NaI B.CaCl2 C.NO2 D.KNO3
25.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CCl4后,滴加少量氯水,振荡,CCl4层变成紫色,继续滴加氯水,振荡,CCl4层颜色会逐渐变浅直至无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Cl4层显紫色是因为有I2生成
B.CCl4层颜色变浅是因为I2变成I-
C.CCl4层显紫色是因为有Cl2生成
D.CCl4层颜色变无色是因为I2的升华
26.白蚁能分泌一种叫做蚁酸的物质,其化学性质与乙酸相似。据此推断,下列最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
A.黄金饰品 B.镀锌水管 C.铝合金门窗 D.石灰墙面
27.如图1装置所示,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
A.Zn2++ 2e一 =Zn
B.2H++2e一= H2 ↑
C.Zn一2e一=Zn2+
D.Cu2++2e一= Cu
28.打开汽水瓶盖时逸出大量气泡,气泡的主要成分为
A.N2 B.CO2 C.O2 D.H2
29.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稀HNO3至溶液呈酸性,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溶液一定含有
A.CO32― B.OH― C.SO42― D.HCO3―
30.下表为某汽车在不同速率时所产生的空气污染物质量(按汽车平均行驶1公里计算)
污染物/g·km―1 速率/km·h-1
50 80 120
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 8.70.60.7 5.41.50.6 9.63.80.8
根据上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汽车行驶时,污染物中CO含量最高
B.汽车速率为120 km·h一1时,污染最严重
C.从环保角度考虑,最合适的汽车速率为50 km·h-1
D.汽车速率增大时,产生的氮的氧化物也随之增多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3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显酸性的是
A.烧碱 B.生石灰 C.食醋 D.小苏打
32.可与人体血液中的物质结合导致中毒的空气污染物是
A.H2 B.N2 C.CO2 D.CO
33.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纯碱 B.小苏打 C.烧碱 D.漂白粉
34.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酸性最强的是
A.HCl B.H2SO4 C.CH3COOH D.NaCl
35.反应A+B = C +D, 8g A和 12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9 g D,则生成C的质量为
A.9 g B.10 g C.11 g D.12 g
36.蓝宝石的主要成分为第ⅢA族元素的氧化物,该氧化物为
A.A12O3 B. CuO C.Fe2O3 D.MgO
37.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核电荷数:AlAl
C.原子序数:Na>C1 D.原子半径:Cl>Na
38.某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ⅥA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
C.该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D.该元素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39.H2在O2中燃烧生成气态H2O的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在反应过程中
A.核能转化成热能
B.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C.生成物的总能量等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D.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40、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2Mg + O2 点燃 2MgO B.2Al + Fe2O3 高温 Al2O3 + 2Fe
C.CaCO3 高温 CaO + CO2↑ D.KCl + AgNO3 = AgCl↓+ KNO3
41、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H+ 、SO42- 、SO32- B.Ba2+ 、CO32- 、NO3-
C.Na+ 、Cl- 、SO42- D.Ca2+ 、 SO42- 、K+
42.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B.实验结束后,用嘴吹灭酒精灯
C.皮肤上不慎沾上NaOH溶液,立即用盐酸冲洗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43.下列措施不能有效防止钢铁腐蚀的是
A.在钢铁中加入铬
B.把钢铁零件放在机油中保存
C.在较小钢铁制品的表面包裹塑料
D.在大型铁壳船表面喷涂油漆并铆上铜块
44.在一定温度下,2 L密闭容器内,反应2NO(g)+O2(g) 2NO2(g)体系中,n(NO)
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时间是
A.3 min B.1 min C.2 min D.0 min
45.图2是产生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适合于
A.用浓硝酸与Cu反应制取NO2
B.用H2O2溶液和MnO2反应制取O2
C.用浓盐酸和MnO2反应制取C12
D.用NH4C1和Ca(OH)2反应制取NH3
46.下列物质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是
A.甲醇 B.食盐 C.柠檬酸 D.苯甲酸钠
47.下面食谱营养搭配最均衡的是
A.凉拌青菜、土豆丝、馒头
B.糖醋排骨、清蒸鲈鱼、米饭
C.虾仁白菜、红烧带鱼、酸菜炖猪蹄、萝卜汤
D.酱牛肉、炒油菜、红烧豆腐、西红柿蛋汤、馒头
48.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积极推广使用新型环保装饰材料
B.发展清洁煤技术,开展煤的综合利用
C.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改善水体质量
D.关闭垃圾焚烧处理厂,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全部就地填埋处理
49.某环境监测站每隔一段时间抽取雨水试样,测定其pH,数据如下:
测定时间/min 0 1 2 3 4 5
pH 4.9 4.7 4.5 4.4 4.4 4.4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雨水的酸性持续减小
B.雨水的酸性一段时间后趋于稳定
c.酸雨对农作物的生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D.工业废气中的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
50.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鲜榨橙汁遇到碘水会变蓝 B.馒头越嚼越甜
C.油脂经水解可变成葡萄糖 D.土豆中的淀粉经水解可变成酒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少选且正确得1分,未选、错选不得分。
51.玻璃、陶瓷和水泥是三大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它们的组成成分都含有的元素是
A.S B.C C.Si D.O
52.可用于鉴别乙酸和乙醇的是
A.NaCl溶液 B.KNO3溶液 C.Na2CO3溶液 D.紫色石蕊试液
53.一定条件下的某可逆反应,其正反应速率
υ(正)和逆反应速率υ(逆)随时间的变化如
图3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时刻,υ(正)< υ(逆)
B.t2时刻,υ(正)> υ(逆)
C.t3时刻,υ(正)= υ(逆)
D.t4时刻,υ(正)= υ(逆)
54.下列实验操作过程中不需要使用两开门圆底烧瓶的是
A.过滤 B.蒸馏 C.溶解 D.分液
55.下列实例中与胶体性质有关的是
A.用明矾净水 B.用食醋除去水垢
C.用石膏使豆浆变成豆腐 D.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56.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和化工原料,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难溶于水 B.易挥发,有毒性
C.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属于烃类化合物
57.制造下列文化用品的原料属于有机材料的是
A.纸 B.铅笔芯 C.橡皮擦 D.塑料文具盒
58.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后静置,出现分层的是
A.乙酸乙酯 B.乙醇 C.三氯甲烷 D.四氯化碳
59.氢气还原氧化铜:CuO+H2 Cu + H2O,在该反应中
A.CuO作还原剂 B.CuO作氧化剂
C.铜元素化合价降低 D.铜元素化合价升高
60.下列关于常见化学物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干冰能用作冷冻剂
B.氯化钠可用作净水剂
C.味精可用作食品调味剂
D.小苏打是一种膨松剂,可用于制作馒头和面包
达濠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级文班期中考试
化学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7
2 8 7
图1
图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