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开学考试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20九上·温州开学考)读图2,回答问题。(1)西成高铁是世界首条穿越艰险山脉的高铁,成都站所处区域A为( )A.黄土高原 B.四川盆地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华北平原(2)下列描述与西成高铁途径地区风土人情最可能相符的是( )A.金黄的麦浪到碧绿的稻田 B.一望无际的大草原C.菠萝与椰子林斑斓交织 D.沙海连天的荒漠2.(2020九上·温州开学考)今年6、7月,我国南方地区入梅时间较常年偏早,暴雨比常年明显偏多,多地出现涝灾。这反映了季风的( )A.不稳定性 B.雨热同期性 C.季节性 D.稳定性3.(2020九上·温州开学考)读图3,回答问题。(1)下列对巴西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东部濒临大西洋②全部位于热带③位于西半球④地跨南北半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读图可知,巴西人口主要分布于( )A.中部内陆 B.亚马孙平原 C.东南沿海 D.西部地区4.(2020九上·温州开学考)“及至始皇……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秦始皇为“制六合”采取的措施有( )A.推行科举制、实行三省六部制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废丞相、推行内阁制D.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和度量衡5.(2020九上·温州开学考)宋路振《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 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主要得益于( )A.造纸术的改进 B.火药的发明C.指南针的出现 D.印刷术的发明6.(2020九上·温州开学考)“自唐代镇兵拥立留后,积习相沿,直至五代,造成国擅(挟制)于将”,为改变这种局面,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A.设立军机处 B.采取重文抑武策略C.建立刺史制度 D.重用武将以制衡文臣7.(2020九上·温州开学考)雍正帝要求“僧格(驻藏大臣)与达赖等和衷办事,参与西藏日常管理”,其主要作用是( )A.维护统一名民族国家 B.强化皇权C.加强文化专制 D.促进民族之间经济交流8.(2020九上·温州开学考)19世纪中后期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认为“日本想脱胎换骨,就必须脱亚入欧”,反映了当时( )A.日本全面学习西方 B.日本向中国学习C.西方对日本的侵略 D.日本要加入欧洲组织9.(2020九上·温州开学考)“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A.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被誉为“启蒙运动”的开端B.《权利法案》的通过,标志着英国确立了民主共和制C.《人权宣言》的发布,意味着法国走上了独立的道路D.玄奘西行,体现了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10.(2020九上·温州开学考)19世纪末,“天演”“君主立宪”等术语成了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这反映了( )A.维新变法运动 B.洋务运动C.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D.闭关锁国政策二、非选择题11.(2020九上·温州开学考)浩瀚沙漠变绿洲。材料一:材料二:毛乌素沙漠主要位于A、B (见图4)两省交界处,曾经是个水草丰美的优质牧场,由于长期不合理开垦和战乱,地面植被丧失殆尽,形成达4万平方公里的沙漠。经过40多年的生态治理,600多万亩流沙“止步”生绿,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黄河年输沙量减少4亿吨。(1)读图4《毛乌素位置》,判断A、B分别代表哪两个省级行政区?(2)依据上述材料,分析毛乌素沙漠的形成原因有哪些?(3)根据材料二,分析毛乌素沙漠的治理对保护黄河流域有何意义?又有何启发?12.(2020九上·温州开学考)纵观历史,海防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国家的兴衰与荣辱。材料一: 1500 年前后,世界终于冲破茫茫大海阻隔,海洋时代就此开启。随着欧洲商人活动范围的空前扩大,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的直接商贸关系建立起来了,世界性商贸市场开始形成;英国这个仅有二十四万多平方公里土地的小小岛国,竟然抢占了三千多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材料二:然而中国,自郑和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从此以后,海洋带给中国人的不再是友谊和荣耀,而是噩梦的开始,骨肉的离散与悲欢。材料三:清朝重臣李鸿章认为“欲求自强,仍非破除成见,定购铁甲(舰)不可”,主张“防敌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的重任”,“废弃弓箭,专精火器,仿立外国船厂,购求西人机器。”(1) “1500年前后,世界终于冲破茫茫大海阻隔”是指什么事件?依据材料一,分析这一事件对人类的影响。(2)当海洋时代到来时,西方列强纷纷东来,举两例近代史上列强从沿海入侵中国并导致骨肉分离的战争及被离散的骨肉。(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为加强海防采取了哪些措施?13.(2020九上·温州开学考)大国崛起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材料一: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材料二:美国立法权属于国会,国会的决议须经总统批准,如未获批准,经国会再次以2/3多数通过,即可直接生效。行政权属于总统,但总统及其任命的政府不对国会负责。司法权有最高法院掌握,由总统任命、参议院同意的法官终身任职。材料三:从阿巴拉契亚山脉到落基山脉,从墨西哥湾到加拿大,美国拥有辽阔、肥沃的土地和优良的气候。经历了南北战争极度混乱的美国,出现了令人惊异的经济增长。在学习和引进欧洲最新科技的基础上,19世纪中后期建立遍及全国各地的研究所和实验室大胆地应用和创新,其中美国的电力电气工业从一开始就走在世界前列,到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1)华盛顿和林肯分别领导了美国历史上哪两次著名的战争?(2)材料二体现了美国政治运行的什么原则?这一.原则是通过哪一部文件确立下来的?(3)依据上述材料,分析美国崛起的原因有哪些?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B(2)A【知识点】四川盆地【解析】【分析】(1)、西成高铁是世界首条穿越艰险山脉的高铁,成都站所处区域A为四川盆地。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成高铁从陕西西安到成都,农作物的种类从小麦过渡到水稻。因此,西成高铁沿线可以看到的是金黄的麦浪到碧绿的稻田。其他没有经过。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西成高铁途经我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是我国首条穿越秦岭山脉的高速铁路。线路自西安北站引出,自北向南穿越关中平原,秦岭山脉,汉中平原等进入四川盆地,与成绵乐城际铁路相连,接入成都东站。2.【答案】A【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分析】根据题意, 今年6、7月,我国南方地区入梅时间较常年偏早,暴雨比常年明显偏多,多地出现涝灾。这反映了季风的不稳定性。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季风气候,是指受季风支配地区的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夏季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气候具有海洋性。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冷气流影响,气候寒冷,干燥少雨,气候具有大陆性。季风气候的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雨热同期,对发展农业十分有利,因为在作物生长旺盛,最需要水分的时候能有充足的雨水供应。3.【答案】(1)D(2)C【知识点】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西的地理位置:①东部濒临大西洋,③位于西半球,④地跨南北半球, ①③④ ,正确。②大部分位于热带,不是全部,错误。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2)、读图可知,巴西人口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地跨西经35到西经74度,北纬5度到南纬35度。东临南大西洋,北面、西面和南面均与南美洲任意一个国家接壤(智利、厄瓜多尔除外)。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领土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在世界上排行第五。巴西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中部和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的亚马孙河流域。4.【答案】D【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解析】【分析】据所学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了巩固统一,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A项推行科举制、实行三省六部制的是隋唐时期,不符合题意;B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汉武帝,不符合题意;C项废丞相、推行内阁制的是明太祖,不符合题意;D项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是秦始皇为“制六合”采取的措施,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注意识记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影响。5.【答案】B【知识点】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火药在唐末开始用于军事,从材料中的“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等信息可以推断,与之相关的发明应是火药。ACD三项与题干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B项火药的发明是题干现象出现的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四大发明的相关知识及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唐哀帝时”“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结合火药运用于军事分析。6.【答案】B【知识点】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转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ACD三项都不是为改变题干局面宋太祖采取的措施,不符合题意;B项是采取重文抑武策略为改变题干局面,宋太祖采取的措施,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相关知识。7.【答案】A【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727年,雍正帝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规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清朝对西藏的管理,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A项维护统一名民族国家是雍正帝要求“僧格(驻藏大臣)与达赖等和衷办事,参与西藏日常管理的主要作用,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不是雍正帝要求“僧格(驻藏大臣)与达赖等和衷办事,参与西藏日常管理的主要作用,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管辖西藏的作用。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措施。8.【答案】A【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解析】【分析】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主张日本不应与邻国一起共同复兴东亚,应该脱离亚洲,与西方国家同甘共苦,说明福泽谕吉主张日本全方位向西方国家学习。A项日本全面学习西方理解正确,符合题意;B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要求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题干信息、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9.【答案】D【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解析】【分析】A项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被誉为“启蒙运动”的开端对应不正确,文艺复兴时期,哥白尼提出的“太阳中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不符合题意;B项《权利法案》的通过,标志着英国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对应不正确,《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不符合题意;C项《人权宣言》的发布,意味着法国走上了独立的道路对应不正确,法国在法国大革命前后是独立的国家,《人权宣言》是为反对封建专治统治,阐明资产阶级社会基本原则而提出的纲领性文献,不符合题意;D项玄奘西行,体现了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应正确,唐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中外交往比较频繁,玄奘西行是这一时期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体现了唐朝对外开放的政策,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10.【答案】A【知识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维新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严复,在他的译著《天演论》中,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生于今”的进步观点,震动了当时的思想界,推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维新变法运动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制。A项维新变法运动和题干中的“天演”“君主立宪”等术语相关,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中的“天演”“君主立宪”等术语无关,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即可作答。注意识记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及重大事件。11.【答案】(1)A:陕西省B:内蒙古自治区(2)自然原因:毛乌素沙漠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较少。原因:由于人类长期不合理开垦和战乱造成植被遭到严重破坏。(3)减少黄河含沙量,有利于当地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合理开发资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解析】【分析】(1)、读图4《毛乌素位置》,A:陕西省B:内蒙古自治区。(2)、依据上述材料,分析毛乌素沙漠的形成的自然原因:毛乌素沙漠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较少。人为原因:由于人类长期不合理开垦和战乱造成植被遭到严重破坏。(3)、根据材料二,分析毛乌素沙漠的治理可以减少黄河含沙量,有利于当地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启示:因地制宜,合理开发资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点评】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12.【答案】(1)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各主要国家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西方殖民者进行疯狂的殖民扩张(2)鸦片战争:香港岛;甲午中日战争:台湾岛、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3)创办军事工业;建立北洋水师【知识点】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1)据材料“1500年前后,世界终于冲破茫茫大海的阻隔,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所说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事件是新航路开辟。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与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2)结合所学知识,1840年,英国舰队从广东海绵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后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1894年,中国北洋舰队在黄海遭到日本舰队的袭击,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后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岛给日本。(3)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时期,我国在海防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等,军事工业并创办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同时派人出国留学,学习海防知识,培养海军人才。故答案为:(1)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各主要国家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西方殖民者进行疯狂的殖民扩张。(2)鸦片战争:香港岛;甲午中日战争:台湾岛、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3)创办军事工业;建立北洋水师。【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的开辟、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新航路的开辟、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洋务运动的史实。13.【答案】(1)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南北战争(2)三权分立原则;美国《1787年宪法》(3)①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获得独立,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②《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③优越的自然环境;④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⑤学习吸收欧洲先进科技,重视研究创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取得巨大成就。【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美国的诞生【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华盛顿领导了独立战争,使美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林肯领导了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扫除了障碍。(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体现了美国政治运行三权分立(或分权与制衡)的原则,这一原则是通过1787美国宪法确立下来的。(3)依据材料一可知美国的崛起和美国独立战争 、南北战争有关;依据材料二可知美国的崛起和《1787年宪法》有关;依据材料三可知美国的崛起和优越的自然环境、第二次工业革命、吸收欧洲先进科技,重视研究创新有关。故答案为:(1)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南北战争。(2)三权分立原则;美国《1787年宪法》。(3)①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获得独立,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②《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③优越的自然环境;④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⑤学习吸收欧洲先进科技,重视研究创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取得巨大成就。【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美国的历史及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 / 1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开学考试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20九上·温州开学考)读图2,回答问题。(1)西成高铁是世界首条穿越艰险山脉的高铁,成都站所处区域A为( )A.黄土高原 B.四川盆地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华北平原(2)下列描述与西成高铁途径地区风土人情最可能相符的是( )A.金黄的麦浪到碧绿的稻田 B.一望无际的大草原C.菠萝与椰子林斑斓交织 D.沙海连天的荒漠【答案】(1)B(2)A【知识点】四川盆地【解析】【分析】(1)、西成高铁是世界首条穿越艰险山脉的高铁,成都站所处区域A为四川盆地。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成高铁从陕西西安到成都,农作物的种类从小麦过渡到水稻。因此,西成高铁沿线可以看到的是金黄的麦浪到碧绿的稻田。其他没有经过。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西成高铁途经我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是我国首条穿越秦岭山脉的高速铁路。线路自西安北站引出,自北向南穿越关中平原,秦岭山脉,汉中平原等进入四川盆地,与成绵乐城际铁路相连,接入成都东站。2.(2020九上·温州开学考)今年6、7月,我国南方地区入梅时间较常年偏早,暴雨比常年明显偏多,多地出现涝灾。这反映了季风的( )A.不稳定性 B.雨热同期性 C.季节性 D.稳定性【答案】A【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分析】根据题意, 今年6、7月,我国南方地区入梅时间较常年偏早,暴雨比常年明显偏多,多地出现涝灾。这反映了季风的不稳定性。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季风气候,是指受季风支配地区的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夏季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气候具有海洋性。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冷气流影响,气候寒冷,干燥少雨,气候具有大陆性。季风气候的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雨热同期,对发展农业十分有利,因为在作物生长旺盛,最需要水分的时候能有充足的雨水供应。3.(2020九上·温州开学考)读图3,回答问题。(1)下列对巴西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东部濒临大西洋②全部位于热带③位于西半球④地跨南北半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读图可知,巴西人口主要分布于( )A.中部内陆 B.亚马孙平原 C.东南沿海 D.西部地区【答案】(1)D(2)C【知识点】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西的地理位置:①东部濒临大西洋,③位于西半球,④地跨南北半球, ①③④ ,正确。②大部分位于热带,不是全部,错误。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2)、读图可知,巴西人口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地跨西经35到西经74度,北纬5度到南纬35度。东临南大西洋,北面、西面和南面均与南美洲任意一个国家接壤(智利、厄瓜多尔除外)。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领土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在世界上排行第五。巴西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中部和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的亚马孙河流域。4.(2020九上·温州开学考)“及至始皇……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秦始皇为“制六合”采取的措施有( )A.推行科举制、实行三省六部制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废丞相、推行内阁制D.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答案】D【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解析】【分析】据所学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了巩固统一,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A项推行科举制、实行三省六部制的是隋唐时期,不符合题意;B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汉武帝,不符合题意;C项废丞相、推行内阁制的是明太祖,不符合题意;D项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是秦始皇为“制六合”采取的措施,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注意识记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影响。5.(2020九上·温州开学考)宋路振《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 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主要得益于( )A.造纸术的改进 B.火药的发明C.指南针的出现 D.印刷术的发明【答案】B【知识点】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火药在唐末开始用于军事,从材料中的“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等信息可以推断,与之相关的发明应是火药。ACD三项与题干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B项火药的发明是题干现象出现的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四大发明的相关知识及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唐哀帝时”“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结合火药运用于军事分析。6.(2020九上·温州开学考)“自唐代镇兵拥立留后,积习相沿,直至五代,造成国擅(挟制)于将”,为改变这种局面,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A.设立军机处 B.采取重文抑武策略C.建立刺史制度 D.重用武将以制衡文臣【答案】B【知识点】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转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ACD三项都不是为改变题干局面宋太祖采取的措施,不符合题意;B项是采取重文抑武策略为改变题干局面,宋太祖采取的措施,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相关知识。7.(2020九上·温州开学考)雍正帝要求“僧格(驻藏大臣)与达赖等和衷办事,参与西藏日常管理”,其主要作用是( )A.维护统一名民族国家 B.强化皇权C.加强文化专制 D.促进民族之间经济交流【答案】A【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727年,雍正帝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规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清朝对西藏的管理,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A项维护统一名民族国家是雍正帝要求“僧格(驻藏大臣)与达赖等和衷办事,参与西藏日常管理的主要作用,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不是雍正帝要求“僧格(驻藏大臣)与达赖等和衷办事,参与西藏日常管理的主要作用,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管辖西藏的作用。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措施。8.(2020九上·温州开学考)19世纪中后期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认为“日本想脱胎换骨,就必须脱亚入欧”,反映了当时( )A.日本全面学习西方 B.日本向中国学习C.西方对日本的侵略 D.日本要加入欧洲组织【答案】A【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解析】【分析】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主张日本不应与邻国一起共同复兴东亚,应该脱离亚洲,与西方国家同甘共苦,说明福泽谕吉主张日本全方位向西方国家学习。A项日本全面学习西方理解正确,符合题意;B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要求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题干信息、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9.(2020九上·温州开学考)“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A.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被誉为“启蒙运动”的开端B.《权利法案》的通过,标志着英国确立了民主共和制C.《人权宣言》的发布,意味着法国走上了独立的道路D.玄奘西行,体现了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答案】D【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解析】【分析】A项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被誉为“启蒙运动”的开端对应不正确,文艺复兴时期,哥白尼提出的“太阳中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不符合题意;B项《权利法案》的通过,标志着英国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对应不正确,《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不符合题意;C项《人权宣言》的发布,意味着法国走上了独立的道路对应不正确,法国在法国大革命前后是独立的国家,《人权宣言》是为反对封建专治统治,阐明资产阶级社会基本原则而提出的纲领性文献,不符合题意;D项玄奘西行,体现了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应正确,唐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中外交往比较频繁,玄奘西行是这一时期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体现了唐朝对外开放的政策,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10.(2020九上·温州开学考)19世纪末,“天演”“君主立宪”等术语成了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这反映了( )A.维新变法运动 B.洋务运动C.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D.闭关锁国政策【答案】A【知识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维新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严复,在他的译著《天演论》中,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生于今”的进步观点,震动了当时的思想界,推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维新变法运动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制。A项维新变法运动和题干中的“天演”“君主立宪”等术语相关,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中的“天演”“君主立宪”等术语无关,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即可作答。注意识记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及重大事件。二、非选择题11.(2020九上·温州开学考)浩瀚沙漠变绿洲。材料一:材料二:毛乌素沙漠主要位于A、B (见图4)两省交界处,曾经是个水草丰美的优质牧场,由于长期不合理开垦和战乱,地面植被丧失殆尽,形成达4万平方公里的沙漠。经过40多年的生态治理,600多万亩流沙“止步”生绿,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黄河年输沙量减少4亿吨。(1)读图4《毛乌素位置》,判断A、B分别代表哪两个省级行政区?(2)依据上述材料,分析毛乌素沙漠的形成原因有哪些?(3)根据材料二,分析毛乌素沙漠的治理对保护黄河流域有何意义?又有何启发?【答案】(1)A:陕西省B:内蒙古自治区(2)自然原因:毛乌素沙漠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较少。原因:由于人类长期不合理开垦和战乱造成植被遭到严重破坏。(3)减少黄河含沙量,有利于当地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合理开发资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解析】【分析】(1)、读图4《毛乌素位置》,A:陕西省B:内蒙古自治区。(2)、依据上述材料,分析毛乌素沙漠的形成的自然原因:毛乌素沙漠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较少。人为原因:由于人类长期不合理开垦和战乱造成植被遭到严重破坏。(3)、根据材料二,分析毛乌素沙漠的治理可以减少黄河含沙量,有利于当地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启示:因地制宜,合理开发资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点评】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12.(2020九上·温州开学考)纵观历史,海防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国家的兴衰与荣辱。材料一: 1500 年前后,世界终于冲破茫茫大海阻隔,海洋时代就此开启。随着欧洲商人活动范围的空前扩大,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的直接商贸关系建立起来了,世界性商贸市场开始形成;英国这个仅有二十四万多平方公里土地的小小岛国,竟然抢占了三千多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材料二:然而中国,自郑和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从此以后,海洋带给中国人的不再是友谊和荣耀,而是噩梦的开始,骨肉的离散与悲欢。材料三:清朝重臣李鸿章认为“欲求自强,仍非破除成见,定购铁甲(舰)不可”,主张“防敌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的重任”,“废弃弓箭,专精火器,仿立外国船厂,购求西人机器。”(1) “1500年前后,世界终于冲破茫茫大海阻隔”是指什么事件?依据材料一,分析这一事件对人类的影响。(2)当海洋时代到来时,西方列强纷纷东来,举两例近代史上列强从沿海入侵中国并导致骨肉分离的战争及被离散的骨肉。(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为加强海防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1)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各主要国家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西方殖民者进行疯狂的殖民扩张(2)鸦片战争:香港岛;甲午中日战争:台湾岛、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3)创办军事工业;建立北洋水师【知识点】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1)据材料“1500年前后,世界终于冲破茫茫大海的阻隔,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所说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事件是新航路开辟。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与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2)结合所学知识,1840年,英国舰队从广东海绵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后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1894年,中国北洋舰队在黄海遭到日本舰队的袭击,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后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岛给日本。(3)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时期,我国在海防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等,军事工业并创办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同时派人出国留学,学习海防知识,培养海军人才。故答案为:(1)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各主要国家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西方殖民者进行疯狂的殖民扩张。(2)鸦片战争:香港岛;甲午中日战争:台湾岛、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3)创办军事工业;建立北洋水师。【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的开辟、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新航路的开辟、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洋务运动的史实。13.(2020九上·温州开学考)大国崛起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材料一: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材料二:美国立法权属于国会,国会的决议须经总统批准,如未获批准,经国会再次以2/3多数通过,即可直接生效。行政权属于总统,但总统及其任命的政府不对国会负责。司法权有最高法院掌握,由总统任命、参议院同意的法官终身任职。材料三:从阿巴拉契亚山脉到落基山脉,从墨西哥湾到加拿大,美国拥有辽阔、肥沃的土地和优良的气候。经历了南北战争极度混乱的美国,出现了令人惊异的经济增长。在学习和引进欧洲最新科技的基础上,19世纪中后期建立遍及全国各地的研究所和实验室大胆地应用和创新,其中美国的电力电气工业从一开始就走在世界前列,到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1)华盛顿和林肯分别领导了美国历史上哪两次著名的战争?(2)材料二体现了美国政治运行的什么原则?这一.原则是通过哪一部文件确立下来的?(3)依据上述材料,分析美国崛起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南北战争(2)三权分立原则;美国《1787年宪法》(3)①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获得独立,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②《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③优越的自然环境;④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⑤学习吸收欧洲先进科技,重视研究创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取得巨大成就。【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美国的诞生【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华盛顿领导了独立战争,使美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林肯领导了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扫除了障碍。(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体现了美国政治运行三权分立(或分权与制衡)的原则,这一原则是通过1787美国宪法确立下来的。(3)依据材料一可知美国的崛起和美国独立战争 、南北战争有关;依据材料二可知美国的崛起和《1787年宪法》有关;依据材料三可知美国的崛起和优越的自然环境、第二次工业革命、吸收欧洲先进科技,重视研究创新有关。故答案为:(1)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南北战争。(2)三权分立原则;美国《1787年宪法》。(3)①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获得独立,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②《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③优越的自然环境;④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⑤学习吸收欧洲先进科技,重视研究创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取得巨大成就。【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美国的历史及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开学考试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开学考试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