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丽水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丽水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1.(2020七下·丽水期末)疫情期间,各地学校积极组织学生 利用网络学习。为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某校对全体学生进行“网络学习满意度”的调查,最有可能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
A.文献调查法 B.实地考察法 C.访问调查法 D.问卷调查法
2.(2020七下·丽水期末)下列是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对其判断正确的是(  )
①②③④
①是我国最东端、最北端所在省区
②是我国民族最多的省区
③是这四个省区中人口密度最高的
④是陆上邻国最多的省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0七下·丽水期末)城市的特色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自然与人文特点。下列关于我国重要城市的特色,表述正确的有(  )
①北京——我国的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②台北——台湾海上运输的最大门户
③上海一一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重要工业基地
④乌鲁木齐——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20七下·丽水期末)读《中国沿北纬30°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景观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有(  )
①甲地草场广布,牦牛成群
②丙地山高谷深,竹海连绵
③乙地崎岖不平,石林广布
④地河湖密布,稻谷飘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丙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生产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玉米 B.油菜 C.小麦 D.水稻
5.(2020七下·丽水期末)区域的人文状况往往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对新疆的人口、城市分布影响最大的自然地理因素是(  )
A.光照 B.植被 C.水源 D.地形
6.(2020七下·丽水期末)从图表中获取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如图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
A.拉萨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因为海拔高、纬度低
B.拉萨的太阳能已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C.拉萨太阳辐射量最丰富,故有“日光城”之称
D.拉萨正在积极推进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
7.(2020七下·丽水期末)为有效防止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某管委会做出新的规定:居民进出小区必须出示管委会发放的通行证。这规定说明规则(  )
①因生活的需要而出现的
②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③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则
④总是以文字的形式存在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0七下·丽水期末)事实是事物的真实情况,观点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以下对丽水市教育现代化的描述,属于观点的是(  )
A.建成了“绿谷知行”研学实践管理平台
B.丽水市教育正逐步向教育现代化目标奋进
C.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率位居全省第一
D.中小学教室空调安装覆盖率达到了85.67%
9.(2020七下·丽水期末)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朝。这一时间大致位于下面年代尺中的(  )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30分)
10.(2020七下·丽水期末)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摇篮。如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A、B所代表的山脉名称。
(2)从四大地理区域和地势阶梯的角度描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3)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士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结合地图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4)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独具特色的黄土高原文化。列举两个黄土高原文化的典型代表。
11.(2020七下·丽水期末)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
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中学生小华准备去粤港澳大湾区旅行,为此收集了一些资料。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资料二:
2019年《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包括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高科技产品制造企业在内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共有20家(全国129家);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比较中,广东省居全国各省区榜首;在广东省制造业500强中,有460家来自珠江三角洲地区。
(1)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等九市组成。读图描述香港与广州的位置关系,并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所濒临的海域。
(2)粤港澳大湾区盛户水稻、甘蔗、水果等农作物,是现代化农业基地。读图分析粵港澳大湾区农业发达的自然原因。
(3)综合上述两则资料,概括粤港澳大湾区积极打造国际一流湾区的人文优势。
12.(2020七下·丽水期末)疫情期间,居家学习的中学生小华“云游”网络,探访人类早期文明,获得一些资料。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人类早期文明成就
①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②乌鲁克遗址 ③米诺斯人手迹
④良渚遗址出土的玉琮 ⑤纸草文书 ⑥奥尔梅克仪式面具
资料二:
2019年,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城面积达800万平方米,城内分布着莫角山宫殿区、反山王陵等大型建筑,城墙宽度可达60米:城内外祭坛上权贵们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如象征权力的玉琮、玉钺等:莫角山宫殿区是一座大型人工台地,而积约为30万平方米,是目前所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建筑物:莫角山宫殿区东面发现大型稻谷仓库,有人据此推测良渚古城的居民有近4万人。良渚古城外围的水利工程,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拦洪水坝。
(1)从资料的表现形式看,上述资料属于哪类型?图片反映的文明成就共同见证了人类史前时代哪时期的文明曙光?
(2)这些图片反映的文明成果产生于不同的文明区域。与黄河流域、两河流域、中美洲地区相对应的图片,分别是哪一幅? (用序号表示)
(3)结合资料二,运用所学知识说明良渚文化时期已迈入文明社会阶段。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如何开展社会调查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 疫情期间,各地学校积极组织学生 利用网络学习。为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某校对全体学生进行“网络学习满意度”的调查,最有可能采用的调查方法是问卷调查法。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常用的调查方法有进行访问、问卷调查、野外考察、到图书馆查阅文字资料,上网查阅、到有关部门调查、绘制有关图表等。
2.【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根据给出的我国四个省级行政轮廓图看,①是黑龙江省,②是云南省,③是浙江省,④是内蒙古自治区。①是我国最东端、最北端所在省区,②是我国民族最多的省区,③是这四个省区中人口密度最高的, ①②③ ,正确。④是陆上邻国最多的省区是新疆不是内蒙古。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每一个省级行政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
3.【答案】C
【知识点】北京;上海;台湾;乌鲁木齐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北京——我国的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正确。②台北——台湾海上运输的最大门户,错误,高雄。③上海一一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重要工业基地,正确。④乌鲁木齐——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正确。 ①③④ ,正确。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4个地级市之一,西北第二大城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市政府位于水磨沟区。是全疆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 乌鲁木齐地处 中国西北,新疆中部,天山北麓,亚欧大陆腹地,毗邻中亚各国,有“亚心之都”的称呼。
4.【答案】(1)B
(2)D
【知识点】土地资源;自然景观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是青藏高原,乙是横断山区,丙是四川盆地,丁是长江中下游平原。①甲地草场广布,牦牛成群,正确。②丙地山高谷深,竹海连绵,错误。③乙地崎岖不平,石林广布,错误。④地河湖密布,稻谷飘香,正确。①④,正确。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丙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生产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成都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一般海拔600米左右,土壤肥沃。又有自古闻名的都江堰灌溉工程,水渠纵横,农业发达,物产富饶,人口稠密,是中国重要的水稻、甘蔗、蚕丝、油菜籽产区,自古有 “天府之国” 的美誉。
5.【答案】C
【知识点】新疆(丝路明珠)
【解析】【分析】 区域的人文状况往往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对新疆的人口、城市分布影响最大的自然地理因素是水源。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新疆地处东经73°40′~96°18′,北纬34°25′~48°10′之间。中国陆地面积第一大的省级行政区,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与高山环抱、喻称“三山夹二盆”。北部阿尔泰山,南部为昆仑山系;天山横亘于新疆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
6.【答案】C
【知识点】拉萨
【解析】【分析】根据题中信息可知, 拉萨太阳辐射量最丰富,故有“日光城”之称 。其他从图中看不出来。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辐射强,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由于空气稀薄,气温低。有“日光城”之称——拉萨市。
7.【答案】B
【知识点】社区功能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为有效防止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某管委会做出新的规定:居民进出小区必须出示管委会发放的通行证。这规定说明规则是:①因生活的需要而出现的,③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则。 ①③ ,正确。②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材料中是某管委会,不是国家。④总是以文字的形式存在的,也可能是口头的。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规则是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规则可以是由书面形式规定的成文条例;也可以是约定俗成,流传下来的不成文规定。 规则,其实也不是一成不变。历史上,有许多规则随着社会的发展相继废立;现实中,也有许许多多的规则随着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完善。
8.【答案】B
【知识点】生活的故事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给出的内容中,对丽水市教育现代化的描述, 丽水市教育正逐步向教育现代化目标奋进 。其他内容是事实,不是观点,不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 事实是事物的真实情况,观点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 题意要求选择的是观点,不是事实。
9.【答案】A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给出的标尺,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朝。这一时间大致位于下面年代尺中的A。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夏朝建立的识记。禹做部落联盟长的时候,我国原始社会走到了尽头。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10.【答案】(1)A太行山脉 B秦岭
(2)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和第二级阶梯。
(3)自然原因: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夏季多暴雨;黄土支离破碎,土质疏松;人为原因:人类过度放牧、毁林开荒等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
(4)典型代表:窑洞、信天游、腰鼓等。
【知识点】黄土高原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太行山脉 ,B秦岭。
(2)、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和第二级阶梯。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夏季多暴雨;黄土支离破碎,土质疏松;人为原因:人类过度放牧、毁林开荒等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
(4)、根据题意,列举两个黄土高原文化的典型代表:窑洞、信天游、腰鼓等。
【点评】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这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这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奇葩。其歌词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为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变文体,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它便是陕北民歌。在陕北它叫“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 在山西被称为“山曲”,在内蒙古则被叫作“爬山调”。
11.【答案】(1)香港位于广州的东南方向。南海。
(2)地处低纬,热量十分充足;季风气候显著,降水极为丰沛,雨热同期;平原广阔,土壤肥沃,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3)发达的交通网络逐渐形成,各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便捷。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快,是亚洲乃至世界的信息产品制造业基地和出口基地,被誉为“世界工厂”。
【知识点】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感受区域的发展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香香港位于广州的东南方向。粤港澳大湾区所濒临的海域是南海。
(2)、读图分析可知,粵港澳大湾区农业发达的自然原因是该地地处低纬,热量十分充足;季风气候显著,降水极为丰沛,雨热同期;平原广阔,土壤肥沃,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3)、综合上述两则资料,概粤港澳大湾区发达的交通网络逐渐形成,各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便捷。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快,是亚洲乃至世界的信息产品制造业基地和出口基地,被誉为“世界工厂”。
【点评】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珠三角)九个地市组成,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8年末总人口已达7000万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推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深化内地和港澳交流合作,对港澳参与国家发展战略,提升竞争力,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12.【答案】(1)实物资料。新石器时代
(2)黄河流域:①两河流域:②中美洲地区:⑥
(3)人类迈进文明时代的标志有阶级的分化、国家和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等。象征军事和宗教权力的玉器、大型的宫殿、先进的稻作农业、发达的水利工程,说明当时的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当时的社会已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当时的社会统治者已具有较强的调动和组织能力,出现了早期的国家。综上所述,良渚文化时期已迈入文明社会阶段。
【知识点】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西方文明的摇篮
【解析】【分析】(1)“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乌鲁克遗址”“米诺斯人手迹”“良渚遗址出土的玉琮”“纸草文书”“奥尔梅克仪式面具”都属于实物资料。图片反映的文明成就共同见证了人类史前时代新石器时代的文明曙光。
(2)“①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反映的是黄河流域古中国的文明成果;“②乌鲁克遗址”反映的是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的文明成果;“⑥奥尔梅克仪式面具”反映的是中美洲古印第安文明萌芽阶段的文化。
(3)材料“城内分布着莫角山宫殿区、反山王陵等大型建筑,城墙宽度可达60米:城内外祭坛上权贵们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如象征权力的玉琮、玉钺等:莫角山宫殿区是一座大型人工台地,而积约为30万平方米,是目前所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建筑物:莫角山宫殿区东面发现大型稻谷仓库……”等说明良渚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了国家和文字等,这些都说明良渚文化早在5000年前就已进入了文明时代。
故答案为:(1)实物资料。新石器时代。
(2)黄河流域:①;两河流域:②;中美洲地区:⑥。
(3)人类迈进文明时代的标志有阶级的分化、国家和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等。象征军事和宗教权力的玉器、大型的宫殿、先进的稻作农业、发达的水利工程,说明当时的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当时的社会已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当时的社会统治者已具有较强的调动和组织能力,出现了早期的国家。综上所述,良渚文化时期已迈入文明社会阶段。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人类早期文明成就。注意对材料的分析与解读。
1 / 1浙江省丽水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1.(2020七下·丽水期末)疫情期间,各地学校积极组织学生 利用网络学习。为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某校对全体学生进行“网络学习满意度”的调查,最有可能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
A.文献调查法 B.实地考察法 C.访问调查法 D.问卷调查法
【答案】D
【知识点】如何开展社会调查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 疫情期间,各地学校积极组织学生 利用网络学习。为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某校对全体学生进行“网络学习满意度”的调查,最有可能采用的调查方法是问卷调查法。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常用的调查方法有进行访问、问卷调查、野外考察、到图书馆查阅文字资料,上网查阅、到有关部门调查、绘制有关图表等。
2.(2020七下·丽水期末)下列是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对其判断正确的是(  )
①②③④
①是我国最东端、最北端所在省区
②是我国民族最多的省区
③是这四个省区中人口密度最高的
④是陆上邻国最多的省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根据给出的我国四个省级行政轮廓图看,①是黑龙江省,②是云南省,③是浙江省,④是内蒙古自治区。①是我国最东端、最北端所在省区,②是我国民族最多的省区,③是这四个省区中人口密度最高的, ①②③ ,正确。④是陆上邻国最多的省区是新疆不是内蒙古。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每一个省级行政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
3.(2020七下·丽水期末)城市的特色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自然与人文特点。下列关于我国重要城市的特色,表述正确的有(  )
①北京——我国的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②台北——台湾海上运输的最大门户
③上海一一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重要工业基地
④乌鲁木齐——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北京;上海;台湾;乌鲁木齐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北京——我国的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正确。②台北——台湾海上运输的最大门户,错误,高雄。③上海一一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重要工业基地,正确。④乌鲁木齐——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正确。 ①③④ ,正确。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4个地级市之一,西北第二大城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市政府位于水磨沟区。是全疆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 乌鲁木齐地处 中国西北,新疆中部,天山北麓,亚欧大陆腹地,毗邻中亚各国,有“亚心之都”的称呼。
4.(2020七下·丽水期末)读《中国沿北纬30°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景观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有(  )
①甲地草场广布,牦牛成群
②丙地山高谷深,竹海连绵
③乙地崎岖不平,石林广布
④地河湖密布,稻谷飘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丙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生产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玉米 B.油菜 C.小麦 D.水稻
【答案】(1)B
(2)D
【知识点】土地资源;自然景观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是青藏高原,乙是横断山区,丙是四川盆地,丁是长江中下游平原。①甲地草场广布,牦牛成群,正确。②丙地山高谷深,竹海连绵,错误。③乙地崎岖不平,石林广布,错误。④地河湖密布,稻谷飘香,正确。①④,正确。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丙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生产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成都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一般海拔600米左右,土壤肥沃。又有自古闻名的都江堰灌溉工程,水渠纵横,农业发达,物产富饶,人口稠密,是中国重要的水稻、甘蔗、蚕丝、油菜籽产区,自古有 “天府之国” 的美誉。
5.(2020七下·丽水期末)区域的人文状况往往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对新疆的人口、城市分布影响最大的自然地理因素是(  )
A.光照 B.植被 C.水源 D.地形
【答案】C
【知识点】新疆(丝路明珠)
【解析】【分析】 区域的人文状况往往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对新疆的人口、城市分布影响最大的自然地理因素是水源。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新疆地处东经73°40′~96°18′,北纬34°25′~48°10′之间。中国陆地面积第一大的省级行政区,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与高山环抱、喻称“三山夹二盆”。北部阿尔泰山,南部为昆仑山系;天山横亘于新疆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
6.(2020七下·丽水期末)从图表中获取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如图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
A.拉萨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因为海拔高、纬度低
B.拉萨的太阳能已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C.拉萨太阳辐射量最丰富,故有“日光城”之称
D.拉萨正在积极推进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
【答案】C
【知识点】拉萨
【解析】【分析】根据题中信息可知, 拉萨太阳辐射量最丰富,故有“日光城”之称 。其他从图中看不出来。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辐射强,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由于空气稀薄,气温低。有“日光城”之称——拉萨市。
7.(2020七下·丽水期末)为有效防止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某管委会做出新的规定:居民进出小区必须出示管委会发放的通行证。这规定说明规则(  )
①因生活的需要而出现的
②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③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则
④总是以文字的形式存在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社区功能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为有效防止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某管委会做出新的规定:居民进出小区必须出示管委会发放的通行证。这规定说明规则是:①因生活的需要而出现的,③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则。 ①③ ,正确。②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材料中是某管委会,不是国家。④总是以文字的形式存在的,也可能是口头的。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规则是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规则可以是由书面形式规定的成文条例;也可以是约定俗成,流传下来的不成文规定。 规则,其实也不是一成不变。历史上,有许多规则随着社会的发展相继废立;现实中,也有许许多多的规则随着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完善。
8.(2020七下·丽水期末)事实是事物的真实情况,观点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以下对丽水市教育现代化的描述,属于观点的是(  )
A.建成了“绿谷知行”研学实践管理平台
B.丽水市教育正逐步向教育现代化目标奋进
C.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率位居全省第一
D.中小学教室空调安装覆盖率达到了85.67%
【答案】B
【知识点】生活的故事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给出的内容中,对丽水市教育现代化的描述, 丽水市教育正逐步向教育现代化目标奋进 。其他内容是事实,不是观点,不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 事实是事物的真实情况,观点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 题意要求选择的是观点,不是事实。
9.(2020七下·丽水期末)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朝。这一时间大致位于下面年代尺中的(  )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给出的标尺,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朝。这一时间大致位于下面年代尺中的A。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夏朝建立的识记。禹做部落联盟长的时候,我国原始社会走到了尽头。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30分)
10.(2020七下·丽水期末)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摇篮。如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A、B所代表的山脉名称。
(2)从四大地理区域和地势阶梯的角度描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3)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士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结合地图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4)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独具特色的黄土高原文化。列举两个黄土高原文化的典型代表。
【答案】(1)A太行山脉 B秦岭
(2)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和第二级阶梯。
(3)自然原因: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夏季多暴雨;黄土支离破碎,土质疏松;人为原因:人类过度放牧、毁林开荒等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
(4)典型代表:窑洞、信天游、腰鼓等。
【知识点】黄土高原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太行山脉 ,B秦岭。
(2)、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和第二级阶梯。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夏季多暴雨;黄土支离破碎,土质疏松;人为原因:人类过度放牧、毁林开荒等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
(4)、根据题意,列举两个黄土高原文化的典型代表:窑洞、信天游、腰鼓等。
【点评】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这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这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奇葩。其歌词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为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变文体,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它便是陕北民歌。在陕北它叫“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 在山西被称为“山曲”,在内蒙古则被叫作“爬山调”。
11.(2020七下·丽水期末)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
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中学生小华准备去粤港澳大湾区旅行,为此收集了一些资料。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资料二:
2019年《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包括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高科技产品制造企业在内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共有20家(全国129家);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比较中,广东省居全国各省区榜首;在广东省制造业500强中,有460家来自珠江三角洲地区。
(1)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等九市组成。读图描述香港与广州的位置关系,并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所濒临的海域。
(2)粤港澳大湾区盛户水稻、甘蔗、水果等农作物,是现代化农业基地。读图分析粵港澳大湾区农业发达的自然原因。
(3)综合上述两则资料,概括粤港澳大湾区积极打造国际一流湾区的人文优势。
【答案】(1)香港位于广州的东南方向。南海。
(2)地处低纬,热量十分充足;季风气候显著,降水极为丰沛,雨热同期;平原广阔,土壤肥沃,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3)发达的交通网络逐渐形成,各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便捷。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快,是亚洲乃至世界的信息产品制造业基地和出口基地,被誉为“世界工厂”。
【知识点】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感受区域的发展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香香港位于广州的东南方向。粤港澳大湾区所濒临的海域是南海。
(2)、读图分析可知,粵港澳大湾区农业发达的自然原因是该地地处低纬,热量十分充足;季风气候显著,降水极为丰沛,雨热同期;平原广阔,土壤肥沃,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3)、综合上述两则资料,概粤港澳大湾区发达的交通网络逐渐形成,各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便捷。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快,是亚洲乃至世界的信息产品制造业基地和出口基地,被誉为“世界工厂”。
【点评】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珠三角)九个地市组成,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8年末总人口已达7000万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推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深化内地和港澳交流合作,对港澳参与国家发展战略,提升竞争力,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12.(2020七下·丽水期末)疫情期间,居家学习的中学生小华“云游”网络,探访人类早期文明,获得一些资料。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人类早期文明成就
①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②乌鲁克遗址 ③米诺斯人手迹
④良渚遗址出土的玉琮 ⑤纸草文书 ⑥奥尔梅克仪式面具
资料二:
2019年,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城面积达800万平方米,城内分布着莫角山宫殿区、反山王陵等大型建筑,城墙宽度可达60米:城内外祭坛上权贵们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如象征权力的玉琮、玉钺等:莫角山宫殿区是一座大型人工台地,而积约为30万平方米,是目前所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建筑物:莫角山宫殿区东面发现大型稻谷仓库,有人据此推测良渚古城的居民有近4万人。良渚古城外围的水利工程,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拦洪水坝。
(1)从资料的表现形式看,上述资料属于哪类型?图片反映的文明成就共同见证了人类史前时代哪时期的文明曙光?
(2)这些图片反映的文明成果产生于不同的文明区域。与黄河流域、两河流域、中美洲地区相对应的图片,分别是哪一幅? (用序号表示)
(3)结合资料二,运用所学知识说明良渚文化时期已迈入文明社会阶段。
【答案】(1)实物资料。新石器时代
(2)黄河流域:①两河流域:②中美洲地区:⑥
(3)人类迈进文明时代的标志有阶级的分化、国家和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等。象征军事和宗教权力的玉器、大型的宫殿、先进的稻作农业、发达的水利工程,说明当时的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当时的社会已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当时的社会统治者已具有较强的调动和组织能力,出现了早期的国家。综上所述,良渚文化时期已迈入文明社会阶段。
【知识点】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西方文明的摇篮
【解析】【分析】(1)“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乌鲁克遗址”“米诺斯人手迹”“良渚遗址出土的玉琮”“纸草文书”“奥尔梅克仪式面具”都属于实物资料。图片反映的文明成就共同见证了人类史前时代新石器时代的文明曙光。
(2)“①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反映的是黄河流域古中国的文明成果;“②乌鲁克遗址”反映的是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的文明成果;“⑥奥尔梅克仪式面具”反映的是中美洲古印第安文明萌芽阶段的文化。
(3)材料“城内分布着莫角山宫殿区、反山王陵等大型建筑,城墙宽度可达60米:城内外祭坛上权贵们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如象征权力的玉琮、玉钺等:莫角山宫殿区是一座大型人工台地,而积约为30万平方米,是目前所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建筑物:莫角山宫殿区东面发现大型稻谷仓库……”等说明良渚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了国家和文字等,这些都说明良渚文化早在5000年前就已进入了文明时代。
故答案为:(1)实物资料。新石器时代。
(2)黄河流域:①;两河流域:②;中美洲地区:⑥。
(3)人类迈进文明时代的标志有阶级的分化、国家和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等。象征军事和宗教权力的玉器、大型的宫殿、先进的稻作农业、发达的水利工程,说明当时的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当时的社会已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当时的社会统治者已具有较强的调动和组织能力,出现了早期的国家。综上所述,良渚文化时期已迈入文明社会阶段。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人类早期文明成就。注意对材料的分析与解读。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