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观察与比较课时数1教学内容P30—P32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感觉器官观察到的信息,可以通过比较、分析等活动,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特征及其变化。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用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特征和变化。。2.能够使用准确的词语进行描述。科学态度目标1.能够如实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2.愿意在合作中承担自己的工作,并积极参与研究活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够创造性地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事物。教学重点能够利用感觉器官进行事物之间不同之处的比较,探索事物的本质特征。教学难点通过实验体会同时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可以更精准、更全面地进行比较。教学准备学生材料:钥匙、泡沫、乒乓球、金属夹、白醋、塑料杯、水、记录单、水果教师材料:课件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活动方式设计意图教师学生复习导入二、探索活动一:火眼金睛活动二:千里耳活动三:坐排排关卡四:真真假假师:上一课我们一起利用了很多感觉器官,发现一个物体上有很多特征,这些特征可以用来干什么呢?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利用这些特征,在观察与比较的过程中发现事物更多的秘密。师:谁先来呢?先派出大家的小眼睛(板书:眼睛贴图),找不同。师:哇,你们这么快?一共有4个不同点,请你找到所有不同点之后再举手。师:我们请同学上来指一指,但是我有个要求,请上来的同学用这样的句式汇报自己的答案(ppt出示)。可以做到吗?师:用眼睛,找到了颜色方面的不同(板书:颜色)。很好,还有什么发现吗?师:怎么个不一样呢?师:用眼睛,找到了形状方面的不同(板书:形状)。还有吗?师:怎么个不一样呢?师:用眼睛,找到了大小方面的不同(板书:大小)。还有发现吗?师:你们可真厉害!用眼睛,找到了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的不同!看来小朋友们很擅长利用眼睛观察,但是除了眼睛,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吗?师:那我们来试试,是不是真的可以做到,我们先来试试耳朵(板书:耳朵贴图)(ppt出示)图中有四种物品,钥匙、橙子、泡沫和乒乓球,要求我们将这几种物品分别丢在地上,然后根据听到的声音判断是什么物品。用这些物品发出的声音你们在生活中听过吗?师:是什么样的?师:那我们来验证一下,现在请用你们的小耳朵听清楚要求,小嘴巴闭上。(ppt出示)所有同学闭上小眼睛;小耳朵听完四种声音才能睁开眼睛;你们可以做到吗?师:那我们开始挑战吧!小眼睛闭上!师:第一个是什么?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师: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请用你们的小眼睛、小耳朵一起来观察。师:你说对啦!我们把这样的声音称为声音高。第二个是什么呢?师:为什么?师:我们一起来验证。师:对吗?师:我们把这样的声音称为声音低,因此用耳朵,我们可以找到声音高低的不同(板书:高低)。第三个呢?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师:那我们一起来验证。师:原来泡沫被丢在地上发出的是这样的声音。第四个呢?师:耳朵听到了什么就认为是乒乓球呢?师:那我们来验证一下。师:原来眼睛看不到的时候,用耳朵,也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正确的信息。每一个感官对我们都很重要,不同的感官会带给我们不同的信息。老师这儿有3瓶液体,你可以给它们排序吗?现在给大家两分钟进行小组交流,商量出排序的方法。师:你们组准备使用的感觉器官是什么呢?师:眼睛看到了什么可以排出顺序呢?师:还可以使用其他的感觉器官给它排序吗?师:没错,嘴巴是一种观察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尝出各种味道,但是实验所用的材料我们不采用嘴巴尝的方法,同时也不能用我们的皮肤去直接接触,虽然你现在看到瓶子里的是很像水一样的东西,但是这里面可能不止水,尝了也许会导致生病或者中毒,非常严重,所以实验的东西都不能进嘴巴。还可以利用什么感觉器官吗?师:用鼻子,观察到什么就可以排除顺序呢?师:原来鼻子也可以帮助我们做观察,找到气味浓淡(板书:浓淡)的不同,利用鼻子怎样正确的闻气味呢(ppt出示)?请看到赵老师这里,用小手轻轻的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不这样,会出现什么后果呢?如果闻得是有毒的气味,可能会导致中毒。刚刚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种排序的方法,可是这只是你们的猜测,要怎么办才能证明你们说的可以排出顺序呢?师:那请你们小嘴巴闭上,小耳朵听清楚要求。a、1号同学做实验;b、2号同学验证1号同学的实验是否正确;c、3号同学听2号同学描述的实验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d、4号同学保管和实验后整理实验器材;师:听清楚了吗?师:那开始实验吧!师:我们请小组来汇报一下。师:手观察到什么,就可以排出这个顺序?师:鼻子观察到什么,就可以排出这个顺序?师:我们发现运用不同的感官觉器,得到的信息是不一样的。一个事物有很多个方面,要对事物有完整认识,我们需要调用更多的感官,才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不信我们来试一下?这儿有6个水果,其中有得是真的水果,有的是仿真水果。你可以挑选出仿真水果吗?现在我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交流,商量出挑选的方法。师:我们请小组来汇报(ppt出示)。师:眼睛看到了什么可以挑选出来?师:现在请你利用眼睛来进行验证。师:你确定吗?师:那你要确定该怎么办?师::接下来请你上来验证?师:你怎么发现的?师:用小手,找到了轻重(板书:轻重)的不同。还有什么区别吗?师:怎么个不一样呢?师:用鼻子,找到了气味香臭(板书:香臭)的不同。我们发现从各个方面都可以判断出它是仿真的。但是同学们,老师告诉你,这里面还藏了一个仿真水果哦!有什么办法可以挑选出来呢?师:你确定吗?师:你看到了什么就觉得它是仿真水果呢?师:你利用其他感觉器官还捕捉到了什么信息吗?师:真棒!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利用多种感觉器官有什么好处呢?师: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就跟挑仿真水果一样,是需要我们用很多种感官去共同完成,就好像妈妈做的菜好不好吃,光靠眼睛看,还看不出来,还需要闻一闻、尝一尝,等等,所以综合运用感官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更全面的了解一个物体。好,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生:寻找生:实验生:可以,汇报。生:我使用的感觉器官是眼睛,发现第一幅图鸭子衣服的颜色与第二幅图鸭子的颜色不一样。生:发现床上的标志不一样。生:形状不一样生:发现虫子不一样。生:一只大一只小生:发现第一幅图嘴巴上有铅笔,第二幅图嘴巴上没有。生:耳朵、鼻子、嘴巴等等生:听过生:生:可以生:实验,听声音,汇报。生:是钥匙生:因为生:是橙子生:因为生:对生:是泡沫生:声音是生:是生:因为生:交流讨论生:眼睛生:多少(板书:多少)生:嘴巴(板书:嘴巴贴图)生:鼻子(板书:鼻子贴图)生:生:实验生:听清楚了生:汇报生:生:生:讨论交流生:眼睛生:生:实验,这一个是仿真水果生:用更多的感觉器官生:小手(板书:小手贴图)生:气味不一样生:香味、臭味生:生:生:生:可以观察到更多的信息。a、学生利用单一、熟悉的感官(眼睛)观察,对两幅图进行比较,找出不同之处;b、要求学生找齐所有不同之后再举手汇报,培养学生全面、严谨思考问题;c、利用规范句式进行汇报,培养学生完整表达的能力。d、亮点:本环节为了突出利用眼睛,可以比较出颜色、形状、大小等的不同,更改了教科书图片。a、学生利用单一、陌生的感官(耳朵)观察,对五种物体的声音进行比较或与生活经验中的声音比较,找出不同之处,得出结论。b、要求学生听完之后再进行汇报,培养学生全面整理、分析、提取正确信息的能力;c、亮点:为了突出层次,选取了泡沫与钥匙来比较出声音高低的不同,烧杯与烧杯比较出声音大小的不同,代替了书上建议的实验材料;a、本环节准备了多少不同的液体,让学生根据观察目的,合理调用感官获取信息,进行比较,得出结论。b、亮点:本环节将教科书上的酱油改为白醋,让学生利用更多的感觉器官,获取信息进行比较,c、在汇报环节,为了方便说明,将不同的贴纸贴在瓶子上,这样就可以一目了然地发现每组的排序情况。a、经过前一个环节的铺垫,学生已经能够初步体会利用多种感官观察,可以获得不同的信息b、本环节有意识地渗透科学的探究方法,要求学生在教师给出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内交流讨论,并做出合理的假设(挑选方案),然后制订计划并付诸实践验证,结论得出后及时反思、修正。练习设计从生活中寻找物品,运用感觉器官从多方面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更全面的认识物品板书设计观察与比较颜色形状大小多少高低大小浓淡香臭软硬光滑程度冷热轻重各种味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