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常见的建筑 1、人类最早建筑的房屋是(山洞)。 2、新的建筑材料指(钢材)(玻璃)(塑料)(混凝土)。 3、江南的房屋多为 (瓦房),主要为了适应当地 (多雨)。 4、老北京人的住房是(四合院)。 5、(建筑机械)迅速发展,(建筑技术)的进步及各种(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使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相继出现。 6、楼房构成层次:砖—>墙—>房间—>单元—>楼房 7、不同地区的房屋在(外形)(材料)和(功能)方面各有不同。 8、傣族竹楼用木支架架起来,可防潮、防蛇蝎 四川民居屋顶大,晴天可挡太阳,雨天可遮风雨;窗大,便于通风采光; 圆顶土房蒙古包,用泥土建造,便于挡风取暖。 北京四合院适合冬季冷多风沙的天气,漂亮又挡风遮寒; 江苏民居,地基高,屋顶瓦片垒的很尖,便于防潮和雨水多。 9、[建筑技术]的进步及各种[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使[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相继出现,我们现在的[建筑功能]更具[综合性]了。 10、人类房屋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建筑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房屋的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 答:人类房屋的发展经历了由[天然洞穴]到现在的[高楼大厦],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单一]到[综合]的过程。建筑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人类房屋的。 二、巧妙的结构 1、赵州桥——拱形结构,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安普卡特中心——球形结构, 泰姬.马哈陵——圆屋顶结构, 金字塔——三角结构, 安菲尔铁塔——框架结构, 悉尼歌剧院——薄壳结构。 英吉利海峡大坝——实心结构 2、为了使房屋结实,耐用,屋顶或墙体的钢架结构一般是(三角形)。 3、建筑物的结构有薄壳结构,(如:体育馆);实心结构(如:大坝、桥墩);框架结构(如:铁架桥) 4、在建筑结构中,拱形结构能够(承载更多重量);空心结构可以(省材料);三角结构有(稳固)的作用。 5、北京奥运会主体体育馆构造为(鸟巢式),是典型的(仿生学)结构。 6、人们根据(王莲)结构建造了(顶棚跨度极大的展览厅)。 7、直径相同的实心纸棍和空心纸棍,实心纸棍更易折断。 8、为了使楼板轻便而结实,把楼板制成了(空心)。 9、建筑物结构分类: (1)整体结构:三角形、球形、弧形。 (2)屋顶结构:平顶、圆顶、弧形顶。 (3)墙体结构:实心、空心、框架。 (4)材料结构:钢结构、砖木结构、竹结构。 10、各具特色的结构:叶脉——网状结构,使叶面更加坚固、更容易吸收营养。 人体骨骼——空心及拱形结构,抗压能力强。 贝壳——薄壳结构,抗压能力强。 一种病毒——菱形及柱体支架结构,能增加稳固性。 蜂巢——六边形及管状结构,质量轻、空间大抗压能力强。 雪花——六角形结构,不易分散。 鸟巢——框架结构,结实稳固。 DNA——双螺旋结构,不易折断。 叶片气孔——椭圆型结构,有利于呼吸。 11、空心结构的特点:空心结构可以承受更大更重的力,所以楼板、立柱做成空心的。 实心结构的特点:实心辊承重能力弱,易折断,所以桥墩、大坝是实心结构。 拱形结构的特点:可增大建筑物的承受力使建筑物更加坚固,所以桥梁是拱形的。 三角形结构特点: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易变形的特点。 三、美丽的建筑 1、建筑物的美,一方面表现在它的自身(造型)和(色彩)上,另一方面还表现在与周围(环境)及(功能)的(协调一致)上。 2、对于公园长廊,我们应侧重欣赏它的(图案)美,壁纸的采用是增加建筑物的(装饰)。 3、仿生学建筑除了具有美丽的外观外,还具有(科学性)。 4、设计师设计建筑时,既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和(材料),又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还要考虑如何体现(建筑物的美)。 5、我们从建筑物的造型、图案、色彩、装饰、功能等方面欣赏建筑物的美。 6、建筑装修材料有:瓷砖、壁纸、装饰木线、石膏板。 四、人体的构成 1、绝大多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有的结构简单,只有(一个细胞);有的结构复杂,由(数亿个细胞)构成。 2、细胞的观察需要的仪器是(显微镜)。 3、观察细胞需借助显微镜或凸透镜,使用显微镜[两眼都要睁开。 4、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5、从外部形态上看,人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 6、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有机体 7、细胞是怎样构成人体的? 答:绝大多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有的结构简单,只有[一个]细胞,有的结构比较复杂,由数[亿个]细胞构成。人体内的细胞不断地吸取[氧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和[能量]。 8、细胞的作用? 答:人体内的细胞不断地吸取氧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和能量。 9、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 一、实验题目: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二、实验要求:说明植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 三、实验器材:显微镜、洋葱、镊子、滴管、载玻片、针、盖玻片、吸水纸、纱布。 四、操作步骤: 1、 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 用纱布将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 3、 用滴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4、 用镊子在洋葱鳞片叶上撕下一小片表皮。 5、 将撕下的表皮放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针将其展开。 6、 用镊子夹住盖玻片,先将一边接触载玻片的水滴边缘再慢慢把盖玻片放平,制成临时切片。 7、 将临时切片放到显微镜上,调整显微镜与临时切片位置,调好后组织学生顺序观察。 8、 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 A、 要尽力选薄一些的洋葱表皮,制成临时切片。 B、 为了看得清楚,可用红墨水染色。方法是:将一滴红墨水滴到盖玻片的边上。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水。红墨水就被吸了过去,表皮就被染色了。 五、消化与吸收 1、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 2、消化后营养成分穿过(小肠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 3、消化分解后的营养成分,主要在(小肠)被吸收掉。 4、暴饮暴食,可能引发的疾病是(急性肠炎) 5、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被送往全身各处,来满足其他器官的需要和体的正常活动。 6、食物经过的消化器官: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各个器官的作用:口腔(唾液)——咀嚼,初步消化食物;肝脏(胆汁)——分解酒精;胰腺(胰液)——分解消化油腻、酒精食物;胃(胃液)——人体内主要的食物消化器官;小肠(肠液)——吸收营养物质;大肠——暂时存储食物残渣。 7、大量饮酒对(肝脏)损害最大。 8、过多油食物以及大量饮酒的结果,先是使胰腺充血水肿,急性发炎,然后坏死。 9、怎么保护消化系统?(怎么保护消化器官?答案相同) 答:(1)保护牙齿,早晚刷牙,饭后漱 口;(2)吃饭定时定量,细嚼慢咽;(3)饭前饭后不做剧烈运动,饭后不马上看书(4)食物和餐具要清洁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 10、养成哪些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保证消化系统的正常工作,保持我们健康成长? 答:(1)吃饭细嚼慢咽,要有规律。(2)饭前便后要洗手。(3)不可暴饮暴食,不吃过冷、过热、过咸、变质食品。(4)合理搭配蔬菜水果。(5)注意口腔卫生,少饮酒,禁烟,保持良好心态。(6)饭后不立刻读书写字,不做剧烈运动。 11、暴饮暴食好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不好。(1)暴饮暴食会使唾液腺的分泌不能满足需要,咀嚼肌需要不停地运动。(2)暴饮暴食会导致胰腺充血水肿,急性发炎,然后坏死。(3)暴饮暴食会使胃胀大,增加胃的压力。(4)暴饮暴食、大量饮酒会使肝脏增加消毒负担。 六、呼吸与交换 1、人士的呼吸过程:从鼻腔或口腔吸入新鲜空气,通过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新鲜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泡里,被血液送到全身各处。从全身各处产生的废气(二氧化碳)被血液运回到肺,在经过支气管、气管、喉、鼻腔,排出体外。 2、吸气时胸腔(扩张),呼气时胸腔(收缩)。 2、通过呼吸,我们可以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3、(感冒)是人类最易感染的(呼吸道传染病)。 4、吞咽食物和呼吸都要经过(咽),所以(咽)既是消化器官又是呼吸器官。 5、(肺)是人体气体交换最重要的器官。呼吸系统中人体主要器官是(肺) 6、人体中负责给自然界进行气体交换的是(呼吸系统) 7、生活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呼吸系统的健康? 答:一氧化碳中毒,大量吸烟,大气污染。 8、适当加快呼吸能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氧气)。 9、感冒了吃什么药?为什么? 答:板蓝根,银翘片,伤风感冒胶囊,感康等用于抗病毒,解热,止疼;如果伴有发烧,扁桃体发炎,可用一些抗生素,如头孢类、罗红霉素、红根草,用于消炎、杀菌、抗病毒。 10、感冒药能治愈感冒吗?答:不能,因为只有强壮的肌体才能抵抗感冒。 11、感冒是怎样发生和传染的? 答:感冒是由于细菌或病毒进入人体呼吸道引起的。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吐痰等含有细菌或病毒的飞沫传染。 12、怎样减少呼吸道疾病? 答:答:(1)不接触流感病人。(2)保证充足睡眠。(3)勤锻炼,勤洗手,勤通风。(4)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13、测一测自己的肺活量实验 一、实验题目:测一测自己的肺活量 二、实验要求:测一测自己的肺活量 三、实验器材:胶皮管、2500ml大瓶子(可用大可乐瓶代替)、200ml烧杯、水、水槽、笔、胶条。有条件可直接用肺活量计 四、操作步骤: 1、选一个尽可能大的透明瓶子作为测量瓶,将胶条垂直贴在瓶上。 2、用200ml的烧杯向测量瓶中加水,每加200ml在胶条上做一刻度标记,直至加满测量瓶,做出完整的刻度标记。 3、找一个大水槽,向水槽中加入3/4容量的水。 4、将装满水的测量瓶倒扣在水槽中,不让瓶中的水流出来。 5、深吸一口气,然后通过胶皮管用力向倒置的测量瓶中呼出,呼气过程中不要停顿。呼气完成时,迅速封住管口,记录瓶中气体的容量,这就是自己的肺活量。 七、循环与运输 1、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 2、心跳的快慢与(运动剧烈程度)有关。 3、心脏的大小与自己握紧的(拳头)相似。心脏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推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 身各部位,从而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4、血管堵塞了需要做(血管扩张)手术,手术时医生将一个小(支架)导入狭窄血管中,支架到达堵塞部位会膨胀,使血管腔扩大,血液可正常流过。 5、正常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心率是(75次)左右,儿童的心率略(高)于成年人。 6、心跳加快时,输送到全身的血液(流动加快),从而运送到全身(营养)和(氧气)增加。 7、动脉血的颜色呈鲜红色,主要是因为血液中含有大量的(氧气)。 8、血管中的血呈暗红色,此血管里的血为(静脉血)。 9、血液里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是在(肺)内完成的。 10、心脏内有(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个腔。 11、心跳与脉博的频率(一致) 12、测量心率时要保持(平静)。 13、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和(血管)。 14、运动员和一般人相比,心率较(慢),每搏输出量(大)。 15、测量脉搏的方法: (1)直接用听诊器测量。(2)用手的食指和中指摸颈动脉处。(3)用手的食指和中指摸腕处的动脉。 16、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是?(心跳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心跳快慢与(1)心情有关;(2)是否运动有关;(3)身体受到外界刺激有关;(4)吃很辣很烫的食物有关。 17、心脏是如何工作的? 答:心脏的大小与自己握紧的拳头相似。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氧气和养料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的生长发育的需要。 八、生理与适应 1、从刺激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存在的时间间隔,被称为(反应时)。 2、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月亮是地球的(卫星)。 3、神经系统由(脑)、(脊髓)、(神经)组成。 4、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我们对刺激的感觉与真实情况并不相同,这就是(错觉)。 5、人类不仅具备(消化)(呼吸)(血液循环)(身体运动)等重要生理功能,且具有(感觉)(思维)(情绪)等重要心理功能。心理功能主要由人体内的(神经系统)实现的。 6、举出适应现象的例子 答:(1)刚进入电影院瞬间什么也看不清,过一会儿就看清了。 (2)下水游泳,刚开始觉的水很凉,后来不觉得那么凉了。 (3)刚进花园闻到浓郁的花香,过一段时间,感觉不到那么浓郁的花香了。 7、举出产生错觉的例子 (1)胖人穿竖条衣服显得瘦一些 (2)镜子可以让人感觉室内空间增大。 (3)看早晨的太阳比中午的太阳感觉大一些 8、判断:在任何情况下,人们对刺激的感觉与刺激的真实情况是一致的。(错)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对刺激的感觉与刺激的真实情况是一致的;但是在特殊条件下,我们对刺激的感觉与刺激的真实情况并不相同。)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说明人看到的一定是正确的。(错) 九、健康成长 1、在青春期,我们的(身高)(体重)(肺活量)在明显增长。 2、每个人的青春期略有不同,一般为10岁到20岁,女孩比男孩平均早2岁。 3、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 4、青春期的发育,决定着我们以后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况)。 5、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心理发生着重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愿意独立行事。 (2)有许多小秘密不想让别人知道。 (3)总想去冒险,做大人不让做的事。 6、如何健康度过青春期? 答:(1)身体发育迅速,活动量增大,需要全面合理的营养,做到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2)强壮的身体对我们一生都很重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积极参加适当的劳动。(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刷牙、洗澡、勤洗衣服。(4)不要过分要求独立的权力,青春期容易出现对事物判断的失误,产生不健康的心态,有事多和家长、老师交流、沟通,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十、小池塘大世界 1、像池塘这样,由水草、鱼、虾、水蚤和各种细菌等生物及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非生物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被称为(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构成层次: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中的平衡不是不变的,而是一种动态平衡。 校园生态系统构成: 校园生态系统 生物 非生物 动物 植物 微生物 水 空气 阳光 温度 土壤 虫子 蝴蝶 花 草 细菌 真菌 病毒 十一、小瓶子大学问 1、生态瓶实验说明完整生态系统内,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应保持平衡。 2、能利用阳光和水制造营养供自己和其他生物生长的植物叫(生产者);不能自己制造食物、靠生产者的劳动成果生存的生物叫(消费者);能分解动物的粪便、尸体或腐烂植物的细菌等微生物叫(分解者)。 3、地球上最大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表面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因素。 4、(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 5、生态农业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6、利用生态瓶模拟生态系统时,必须具备的条件是(阳光)。 7、地球上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大到整个海洋,整个陆地,小到一片草地,一个池塘。 8、当生态系统中某一类生物突然减少甚至消失时,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9、北京大兴[留民营]村,为了维持[生态平衡],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正式确认为[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 10、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做? 答:(1)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2)减少废弃物,并尽量回收利用。(3)尽量少使用农药,短距离路程尽量不乘汽车。(4)拒绝使用珍贵木材制品。(5)不购买野生动物制品。(6)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7)积极参加植树活动。(8)见到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加以制止。 十二、小行为大环境 1、美国科学家建造“生物圈2号”模拟地球生物圈的试验失败了,证实(地球)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惟一的家园。 2、当你朋友掏鸟蛋时应怎么做?答:向他说明他的行为将会破坏生态环境。 3、你朋友劝阻你不要使用一次性筷子,你怎么做?答:不再使用一次性筷子。 4、你家附近的化工厂常将化工污水直接排入河水中,你怎么样做?答:向工厂领导说明这样做会破坏湖泊生态环境。 5、人和生物圈有怎样的联系? 答:人的生存和生物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物圈是人类的家,他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的衣食住行用都离不开生物圈。 6、为什么说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答:因为生物圈是无法替代的,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所以说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十三、浩瀚的宇宙 1、(第一颗人造卫星飞上了太空),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太空时代)。 2、说说你知道的银河系? 答:从地球上看,银河系是穿过夜空的一条满是星星的带子;从宇宙中看,银河系就像一个不断旋转的大铁饼;从侧面上看,银河系就像一只织布的梭子。银河系实际上是由500亿恒星2000亿颗行星组成。 3、科学家用[光年]来表示星球之间的距离。一光年就是光在一年里所走的距离。 4、用自己的话描述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宇宙之间的关系。 答:银河系由[恒星]和[行星]组成。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恒星],而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行星],银河系只是浩瀚宇宙的沧海一粟。 5、按照有大到小的顺序是: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 6、我国古代一些天文观测仪器,其中有一个巨大的铜球引人注目,就是[浑天仪],这表明500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用一些仪器来观测太阳、月球和星星。 十四、探索宇宙 1、中国航天的创始人是(钱学森)。 2、天文学家把所有的空间以及其中的万物叫做(宇宙)。 3、意大利人(伽利略)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望远镜观测恒星和行星的天文学家。 4、(用望远镜观察星空)标志着进入了现代天文学的时代。 5、火箭是中国人一千年前发明的,当时使用的燃料是(火药)。现在人们用(煤油)或(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 6、常见的太空探测器及其用途:麦哲伦太空探测器——围绕金星运转,它向地球发回无线电信号来展示金星表面的样子;哈勃太空望远镜——围绕地球运转,观测宇宙深处,比地球上任何望远镜看得更远;射电望远镜转动巨耳——收听恒星信息;天文观测站——观测天文。 十五、人造地球卫星 1、科学家把(发射人造卫星)视为宇宙航行的开端。 2、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把卫星发射到太空的国家是(前苏联)。第一个通讯卫星发射到太空的国家是(美国)。 3、我们平时在电视上看到的精彩节目,是通过(通信)卫星传送的。 4、人造卫星有哪些重要用途? 答:具有科学实验、通信、导航、侦察、气象预报、资源勘测和天文观测等用途。 我国明朝一位名叫[万户]的人试图用火箭飞上天,但是他没有成功,并献出了生命。 5、火箭是[中国人]最早发明的。火箭是利用了[反冲力]原理上天的。是中国人在1000多年前发明的,当时使用的燃料是[火药],现在人们使用[煤油]或[液态氢]作为燃料,可以产生巨大的[推力],将各种[卫星]、[载人航天舱]或[太空探测器]发射到太空中去。 6、我们用气球做模拟实验来研究[火箭的动力问题],实验中我们发现空气[向下]喷出,气球[向上]飞出,气球是靠[反冲力]力量前进的。火箭是靠[煤油]或[液态氢]的燃烧所产生巨大的推动力飞行的。 7、常见的望远镜:伽利略的折射望远镜、牛顿的反射望远镜、双筒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世界上能观测宇宙最深处的望远镜是[哈勃太空望远镜]。 8、我们不能用望远镜观测太阳,因为望远镜是利用[凸透镜]制成的,这样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9、[前苏联人加加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太空中飞行的宇航员,随后又有许多宇航员曾在太空中飞行。 10、在太空中生活、工作与在地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答:(1)宇航员吃太空脱水食品。(2)太空中站着睡觉与躺着睡觉同样舒服。(3)宇航员洗澡是个困难的事情。 11、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工作与在地球不同的原因是[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 12、[杨利伟]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宇航员;[崔志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在太空行走的宇航员。 十六、在太空中生活 1、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是(杨利伟),他乘坐的飞船是(神舟5号)。 2、神舟5号是我国独立设计和研制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自主能力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3、可供多名宇航员长期工作的载人航天飞行器称作(空间站)。 4、(“和平号”空间站)是当今世界上最大、飞行时间最长的空间站。 5、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太空中飞行的宇航员是前苏联人(加加林)。 6、目前,(美国)(日本)(俄罗斯)和其他几个国家正在建造一个绕地球转动的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和科学家将在那 十七、走近科学家 1、科学家及成就: 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 牛顿,发现了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 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定律,浮力定律。 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居里夫人,发现了镭、钋(po)。 2、哪几位科学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有哪些成就?我们要学习科学家的哪些科学精神? 答: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居里夫人发现了镭、钋,李四光发现中国第一口油田“大庆油田”,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袁隆平研制出高产杂交水稻。 我们要学习他们刻苦学习、忘我工作、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坚持真理的精神和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3、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以及劳动人民的[辛勤耕耘],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4、食品保鲜技术:晒干保鲜、用冰块保鲜、制成罐头保鲜、用保鲜膜保鲜、用冰箱保鲜。 汽车发展史:1769年法国制造的第一辆三轮蒸汽汽车、1886年德国人制造的四轮汽车、1980年美国人制造的T型福特汽车、现代汽车。 5、从学习科学课第一天起,我们就像科学家一样,通过[各种各样的科学探究活动],学习、发现一些科学知识,并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6、科学探究活动种类:[观察与试验、计划与实施、阅读与理解、设计与制作]。 7、探究活动的过程:[提出问题]、[表达与交流]、[猜想、假设与预测]、[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操作或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 8、我们掌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观察、纪律、预测、分类、对比试验、设计与制作、建立模型、信息搜集和整理、表达与交流。 9、科学探究活动的种类不同,但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过程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