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 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中山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 全科

资源简介

2012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试题
第 Ⅰ 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48分)
1.在我国,要保证人民充分享有民主,就应该
①加强专政职能,打击侵害人民民主权利的行为 ②不断扩大人民民主范围,使所有的人都享有民主 ③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④坚持依法治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首次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这是我们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生动体现。下列对基层群众自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主要表现为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B.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
C.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基层政权组织 D.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3.“公民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行使自己的集会、游行、示威权利,这是对公民政治自由权利的限制。”这种观点
  ①认为公民应无拘无束地行使政治自由权利②认为法律和自由是统一的③主张公民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权利 ④割裂了自由和法律的关系,因而是错误的
A.②③④ B.①③ C. ①③④ D.①④
4.设置“市长电话”沟通市民和市长之间的联系,通过电话将有关问题直接反映给市长。这种做法主要体现出我国公民享有批评建议权的具体保障制度中的
A.信访举报制度 B.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C.舆论监督制度 D.揭发检举制度
5.2010年是虎年,有的单位打出招聘广告说:今年招工不招属虎的。有的则在广告上说:不招某省的人。从政治生活角度看,这些单位的做法
A.是在履行自己的政治自由 B.违背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C.违背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D.违背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6.“知屋漏者在字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从政府权力监督的角度看,这主要是强调
A.国家权力机关对政府的监督 B.人民政协对政府的监督
C.社会与公民对政府的监督 D.司法机关对政府的监督
7. 居民老张对城管部门没收其经营的部分货物不服,他求助或投诉的法律途径有
①向新闻媒体提出行政申诉 ②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③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④对城管部门及其相关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A. ②③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8.“幸福指数”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每年进行的和谐社会指标体系调查。为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我国政府应该
A.认真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 B.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C.逐步淡化政府的监管职能 D.依法行政,扩大政府的职权范围
9.政府的权威是指政府在管理公共事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影响力。从根本上说,一个政府有没有这种权威的决定因素是
A.政府的形象 B.政府依法行政的态度 C.政府履行国家职能的能力 D.国家的性质
10.2009年重庆打黑风暴以来,重庆原司法局局长文强落马,50多名贪官入狱。为防止上述情况的出现,要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下列对权力制约和监督说法正确的是
①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 ②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③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④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2012年3月5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亿万人民的重托,从祖国各地聚首北京,出席会议,依法履行神圣职责,共商改革发展大计。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大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②全国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国家权力 ③全国人大代表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 ④全国人大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下列选项中,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基本原则的是  
①各级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在法律的制定上实行少数服从多数  
③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大常委会负责 ④在贯彻执行上实行严格的责任制  
A.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③④  
13.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十一届全国政协五次会议于2011年3月同时召开。这是为了便于
A.人大和政协两个国家机构共同决定国家大事B.加强人大对政协的政治领导
C.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互相监督D.发挥政协的职能,实现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14.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这是我们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生动体现。除“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外,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还包括
①选举制度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为督促和支持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依法行政,推进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2008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分赴黑龙江、湖北、云南等省对当地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这标明
①最高行政机关必须向全国人大负责 ②国家机关必须贯彻依法治国原则
③全国人大具有执法和检查职能 ④人大常委会是人大最高权力机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多年来,为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国家在政策上予以多方面照顾。这样做
A.虽不符合民族平等原则,但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B.是贯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原则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
C.有助于逐步消除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别
D.表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比汉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更重要
17、下列行为中,符合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有
A、公民有信教和不信教的自由 B、在宗教活动场所宣传无神论
C、在非宗教活动场所宣传有神论 D、外国宗教组织来我国传教
18、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由人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管理国家事务
D、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9.在2012年3月十一届全国政协五次会议上,政协委员们就经济发张、民生保障、文化教育等建言献策,共提交提案6069件 比去年同期增加307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这说明  
①人民政协是我国制定政策法律的重要机构 ②人民政协建言献策是我国实现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 ③提交议案是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根本途径 ④提交议案是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  
A.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20.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下列属于其职能的是
A.批准2010年中央预算 B.建议更加关心新生代农民工
C.修改《保守国家秘密法》 D.决定政协委员陈竺担任卫生部部长
2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这一准则的基本内容包含  
①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一样,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 ②各政党都享有宪法规定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政治地位平等 ③各政党都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活动 ④各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完全平等
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④  
22.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于2008年1月17日至25日在广州举行,大会听取了省政府的工作报告,并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长。这表明省人大行使的是 
A.提案权、审议权 B.监督权、决定权 C.监督权、任免权 D.质询权、审议权  
2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从这里可以看出,该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
①是该地方的最高权力机关 ②可以依法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法规
③有权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 ④其自治权即立法和文化管理自治权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56个民族紧密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这一大好局面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① 各族人民团结在党的领导下发挥了建设国家的积极性、创造性
② 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③ 我国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④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第 Ⅱ 卷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人肉搜索”的出现,将网络上传统的不见人、不闻声的信息搜索,转变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盯人、人查人的互动查询和寻找拷问,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将答案和真相公布于众。但大家对参与其中的方式和可能引发的后果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网络是虚拟世界,网民什么话都可以说。请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9分)
26.材料一:2012年3月5日,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召开。人民网、新华网、腾讯网合作设置“我有问题问总理”、“我为祖国许个愿”等栏目倾听网友的提问,听听他们的心里话,看看老百姓眼中的别样“两会”。网友对我国两会各方面的工作给予了热情的关注,并为国家机关决策提出了许多积极的建议和意见。
材料二:2010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按照规定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在“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部分指出: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法行政;切实改进行政执法工作,努力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直接参与民主决策过程?(4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何重要意义?(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要严格依法行政?(8分)
27.34.2010年7月17日,某县县委十一届八次会议对民生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县委书记在会上作《脚踏实地办实事,千方百计惠民生,努力把全县人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主题报告,提出用未来两年半的时间,为全县人民办好十个方面的20件大事,在解决全县人民最关心的十大民生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说明党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的解决?(12分)
28.目前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进入历史最好的时期。其中,内蒙古经济发展速度连续8年居全国之首,新疆经济发展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西藏生产总值比1959年增长65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取得显著成效。民族团结是西藏、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做好西藏新疆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今年以来,中央相继召开了西藏工作座谈会和新疆工作会议,贯彻落实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1)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回答为什么民族团结是做好民族工作的生命线?(5分)
(2)结合西藏、新疆、内蒙古实际情况说明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0分)
班级 登分号 姓名 统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2012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答题卡
25.有人认为,网络是虚拟世界,网民什么话都可以说。请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9分)
26、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直接参与民主决策过程?(4分)公民参与民族决定有何重要意义?(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要严格依法行政?(8分)
27、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说明党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的解决?(12分)
28、(1)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回答为什么民族团结是做好民族工作的生命线?(5分)
(2)结合西藏、新疆、内蒙古实际情况说明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0分)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2012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试题
第 Ⅰ 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48分)
1.在我国,要保证人民充分享有民主,就应该
①加强专政职能,打击侵害人民民主权利的行为 ②不断扩大人民民主范围,使所有的人都享有民主 ③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④坚持依法治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首次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这是我们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生动体现。下列对基层群众自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主要表现为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B.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
C.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基层政权组织 D.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3.“公民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行使自己的集会、游行、示威权利,这是对公民政治自由权利的限制。”这种观点
  ①认为公民应无拘无束地行使政治自由权利②认为法律和自由是统一的③主张公民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权利 ④割裂了自由和法律的关系,因而是错误的
A.②③④ B.①③ C. ①③④ D.①④
4.设置“市长电话”沟通市民和市长之间的联系,通过电话将有关问题直接反映给市长。这种做法主要体现出我国公民享有批评建议权的具体保障制度中的
A.信访举报制度 B.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C.舆论监督制度 D.揭发检举制度
5.2010年是虎年,有的单位打出招聘广告说:今年招工不招属虎的。有的则在广告上说:不招某省的人。从政治生活角度看,这些单位的做法
A.是在履行自己的政治自由 B.违背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C.违背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D.违背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6.“知屋漏者在字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从政府权力监督的角度看,这主要是强调
A.国家权力机关对政府的监督 B.人民政协对政府的监督
C.社会与公民对政府的监督 D.司法机关对政府的监督
7. 居民老张对城管部门没收其经营的部分货物不服,他求助或投诉的法律途径有
①向新闻媒体提出行政申诉 ②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③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④对城管部门及其相关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A. ②③ B. ②③④ C.②④ D. ①③④
8.“幸福指数”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每年进行的和谐社会指标体系调查。为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我国政府应该
A.认真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 B.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C.逐步淡化政府的监管职能 D.依法行政,扩大政府的职权范围
9.政府的权威是指政府在管理公共事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影响力。从根本上说,一个政府有没有这种权威的决定因素是
A.政府的形象 B.政府依法行政的态度 C.政府履行国家职能的能力 D.国家的性质
10.2009年重庆打黑风暴以来,重庆原司法局局长文强落马,50多名贪官入狱。为防止上述情况的出现,要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下列对权力制约和监督说法正确的是
①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 ②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③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④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2012年3月5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亿万人民的重托,从祖国各地聚首北京,出席会议,依法履行神圣职责,共商改革发展大计。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大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②全国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国家权力 ③全国人大代表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 ④全国人大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下列选项中,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基本原则的是  
①各级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在法律的制定上实行少数服从多数  
③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大常委会负责 ④在贯彻执行上实行严格的责任制  
A.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③④  
13.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十一届全国政协五次会议于2011年3月同时召开。这是为了便于
A.人大和政协两个国家机构共同决定国家大事B.加强人大对政协的政治领导
C.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互相监督D.发挥政协的职能,实现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14.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这是我们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生动体现。除“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外,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还包括
①选举制度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为督促和支持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依法行政,推进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2008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分赴黑龙江、湖北、云南等省对当地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这标明
①最高行政机关必须向全国人大负责 ②国家机关必须贯彻依法治国原则
③全国人大具有执法和检查职能 ④人大常委会是人大最高权力机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多年来,为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国家在政策上予以多方面照顾。这样做
A.虽不符合民族平等原则,但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B.是贯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原则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
C.有助于逐步消除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别
D.表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比汉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更重要
17、下列行为中,符合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有
A、公民有信教和不信教的自由 B、在宗教活动场所宣传无神论
C、在非宗教活动场所宣传有神论 D、外国宗教组织来我国传教
18、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由人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管理国家事务
D、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9.在2012年3月十一届全国政协五次会议上,政协委员们就经济发张、民生保障、文化教育等建言献策,共提交提案6069件 比去年同期增加307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这说明  
①人民政协是我国制定政策法律的重要机构 ②人民政协建言献策是我国实现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 ③提交议案是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根本途径 ④提交议案是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  
A.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20.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下列属于其职能的是
A.批准2010年中央预算 B.建议更加关心新生代农民工
C.修改《保守国家秘密法》 D.决定政协委员陈竺担任卫生部部长
2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这一准则的基本内容包含  
①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一样,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 ②各政党都享有宪法规定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政治地位平等 ③各政党都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活动 ④各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完全平等
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④  
22.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于2008年1月17日至25日在广州举行,大会听取了省政府的工作报告,并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长。这表明省人大行使的是 
A.提案权、审议权 B.监督权、决定权 C.监督权、任免权 D.质询权、审议权  
2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从这里可以看出,该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
①是该地方的最高权力机关 ②可以依法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法规
③有权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 ④其自治权即立法和文化管理自治权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56个民族紧密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这一大好局面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① 各族人民团结在党的领导下发挥了建设国家的积极性、创造性
② 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③ 我国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④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第 Ⅱ 卷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人肉搜索”的出现,将网络上传统的不见人、不闻声的信息搜索,转变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盯人、人查人的互动查询和寻找拷问,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将答案和真相公布于众。但大家对参与其中的方式和可能引发的后果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网络是虚拟世界,网民什么话都可以说。请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9分)
26.材料一:2012年3月5日,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召开。人民网、新华网、腾讯网合作设置“我有问题问总理”、“我为祖国许个愿”等栏目倾听网友的提问,听听他们的心里话,看看老百姓眼中的别样“两会”。网友对我国两会各方面的工作给予了热情的关注,并为国家机关决策提出了许多积极的建议和意见。
材料二:2010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按照规定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在“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部分指出: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法行政;切实改进行政执法工作,努力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直接参与民主决策过程?(4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何重要意义?(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要严格依法行政?(8分)
27.34.2010年7月17日,某县县委十一届八次会议对民生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县委书记在会上作《脚踏实地办实事,千方百计惠民生,努力把全县人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主题报告,提出用未来两年半的时间,为全县人民办好十个方面的20件大事,在解决全县人民最关心的十大民生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说明党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的解决?(12分)
28.目前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进入历史最好的时期。其中,内蒙古经济发展速度连续8年居全国之首,新疆经济发展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西藏生产总值比1959年增长65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取得显著成效。民族团结是西藏、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做好西藏新疆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今年以来,中央相继召开了西藏工作座谈会和新疆工作会议,贯彻落实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1)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回答为什么民族团结是做好民族工作的生命线?(3分)
(2)结合西藏、新疆、内蒙古实际情况说明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0分)
2012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C D A C C B B D B B C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D D A B A D B B B C D B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有人认为,网络是虚拟世界,网民什么话都可以说。请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9分)
25.答: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言论自由是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之一。网民在网上充分发表个人的意见,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步的表现。(3分)
②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这要求我们每个网民要树立权利和义务意识,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又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3分)
③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若网民因“人肉搜索”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利,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3分)
26、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直接参与民主决策过程?(4分)公民参与民族决定有何重要意义?(4分)
26、答:(1)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渠道。(4分)②首先,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其次有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再次,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最后,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要严格依法行政?(8分)
(2)答:①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依法行政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2分)
②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2分)
③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增强政府的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8分)
27、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说明党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的解决?(12分)
27.答:(1)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分)
(2)这是由党的地位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分)
(3)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2分)
(4)中国共产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分)
28、(1)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回答为什么民族团结是做好民族工作的生命线?(5分)
28、答:(1)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5分)
(2)结合西藏、新疆、内蒙古实际情况说明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0分)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2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西藏、新疆、内蒙古的成就就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例证。(8分)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2012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55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20×2=40分)
1.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Gerhard Ertl对金属Pt表面催化CO氧化反应的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下列关于Pt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Pt和Pt的质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B. Pt和Pt的中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C. Pt和Pt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
D. Pt和Pt的质量数不同,不能互称为同位素
2. 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有关该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7 B. 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
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 D. 属于金属元素
3.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 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
② 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
③ 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④ 陶瓷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 制玻璃和水泥都需要的原料是( )
A. 黏土 B. 纯碱 C. 石灰石 D. 石英
5. 将CO2气体通入CaCl2溶液,若要有白色沉淀产生,可加入的试剂是( )
A.KCl溶液 B.Ca(HCO3)2溶液 C.氯水 D.NaOH溶液
6. 关于CO2和SiO2的比较错误的是( )
A.都是酸性氧化物 B.熔、沸点都比较高
C.都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D.都具有一定的氧化性
7. 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氯气、液氯和氯水是同一种物质
C.氯气能溶于水 D.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8.已知2FeCl3 + 2KI = 2FeCl2 + 2KCl + I2,H2S + I2 = 2HI + S,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氧化性:Fe3+>I2>S B. 氧化性:I2>S>Fe3+
C. 还原性:Fe2+>I->H2S D. 还原性:Fe2+>H2S>I-
9. 向NaBr、K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Cl2,然后将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物质是( )
A.KCl B.NaCl和KCl C.NaCl和KBr D.NaCl、KCl和I2
10. 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单质间直接化合制取的是( )
A.FeCl3 B.CuCl2 C.HCl D.FeCl2
11.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a在Cl2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将SO2通入足量的BaCl2溶液可生成BaSO3沉淀
C.Fe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烟
D.H2能在Cl2中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
12. 鉴别稀硫酸和浓硫酸既简单、又可靠的方法是( )
A. 加酚酞试液 B. 与铜片作用
C. 加BaCl2溶液和硝酸 D. 用玻璃棒各蘸一点涂在纸上
13.能证明SO2具有漂白性的实验是( )
A.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SO2使溴水褪色
C.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D.SO2使含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
14.收集NO和NO2两种气体( )
A.都可用排水法 B.NO用排水法,NO2用向上排气法
C.都可用向上排气法 D.NO用向上排气法,NO2用排水法
15. 在NO2与H2O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比为( )。
A.3:1  B. 1:3   C. 1:2    D. 2:1
16.氨溶于水所得溶液中,除了水分子外,数目最多的微粒是(  )
A.NH3 B.NH3·H2O C.NH D.OH-
17. 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下列装置中不适宜做NH3的尾气吸 收的是( )
A B C D
18. 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浓HNO3和稀HNO3都具有氧化性 B. 铜与稀HNO3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浓HNO3光照分解会产生氧气 D. 常温下,可用铝制容器盛装浓HNO3
19. 下列反应中,浓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
A. 浓硝酸与氧化铜反应 B. 氧化亚铁与浓硝酸反应
C. 氢氧化铝与浓硝酸反应 D. 碳与浓硝酸
20.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 CO2反应产物也相同
B.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二、选择题(每题有两个正确选项,5×3=15分)
21. 强热FeSO4固体发生反应:2FeSO4 Fe2O3 + SO2↑+ SO3↑,
若将此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则( )
A. 析出BaSO3沉淀 B. 析出BaSO4沉淀 C. 逸出SO3气体 D. 逸出SO2气体
22.可以在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法是( )
A.将浓氨水滴在CaO固体上 B.NH4Cl溶液和NaOH稀溶液混合
C.NH4Cl晶体加热分解 D.加热熟石灰和NH4Cl的固体混合物
23.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硫酸铵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共热:
NH4+ + SO42- + Ba2+ + OH-BaSO4↓ + NH3↑ + H2O
B. 氯化铵溶液中加入稀NaOH溶液 :NH4+ + OH- == NH3·H2O
C. 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共热:NH4++ OH-NH3↑ + H2O
D. 碳酸铵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CO32- + CO2 + H2O == 2HCO3-
24.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又知NH4H与水反应有氢气生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H4Cl受热能够分解,生成两种气体
B.NH4H溶于水,所得溶液显酸性
C.NH4H固体投入少量水中,有两种气体产生
D.NH4H与水反应时,NH4H是氧化剂
25. 将盛有24mLNO2和O2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4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是(  )
A.2.4mL B.2.8mL    C.8.6mL D.8.0mL
班级 登分号 姓名 统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2012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答题卡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5分)
三、填空题(35分)
26. (7分)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试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1)在图A的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
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 )。
A.HCl和H2O B.SO2和饱和NaHSO3溶液
C.Cl2和饱和NaCl溶液 D.CO2和NaOH溶液
(2)在图B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可能产生喷泉的是( )
A.Cu与稀盐酸 B.NaHCO3与NaOH溶液
C.CaCO3与稀硫酸 D.NaHCO3与浓盐酸
(3)如果提供如图C的装置,引发喷泉的方法和原理是

27. (10分)
(1)浓硫酸和木炭(C)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了验证反应的全部生成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2)上图A处是完成实验的必要装置,它是下列图中的(填编号) ;
(3) C装置中盛放的试剂为 ,
其作用是 ;
(4)能够证明存在CO2气体的实验现象是:

28. (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1)使用铜和稀硫酸制备硫酸铜晶体。步骤如下:
步骤①观察到的现象是: 。
步骤③的主要操作包括: 。
(2)某同学查资料知:铜与稀硫酸不反应,若在稀硫酸中加入H2O2,铜可逐渐溶解。
实验装置如右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铜粉放入稀硫酸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
一种物质后,铜粉开始溶解,溶液变蓝色,同时有气体
逸出,该物质是 (填字母);
A.Al2(SO4)3 B.Na2CO3
C.KNO3 D.FeSO4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9.(6分)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
(1)反应开始时,实验现象为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结束后,若铜有剩余,反应接近结束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四、实验题(10分)
30.(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次氯酸钠溶液的性质时发现:
往过量FeSO4溶液中滴入几滴NaClO溶液,并加入适量硫酸,溶液立即变黄。
请你协助他们完成该反应还原产物的探究。
(1)甲同学推测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Cl2;
乙同学推测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 。
(2)假设乙同学的推测是正确。
写出过量FeSO4溶液中,滴入几滴NaClO溶液,并加入适量硫酸的离子方程式: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乙同学的推测是正确的。
要求在答题卡上按下表格式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可以不填满):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上述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A中, 。
步骤2: 。
步骤3: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2012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C D B B A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C B C B C B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D AD BD BD AD
26. (1)BC(2分) (2)D (2分)
(3)挤压胶头滴管(1分),水进入烧瓶,氨气溶解,烧瓶内压强减小,
打开止水夹(1分),大气压把烧杯内的水压入烧瓶,发生喷泉(1分)。
27. (1)C + 2H2SO4(浓) CO2↑ + 2SO2↑ + 2H2O;(2分)
(2)③(2分)
(3)酸性KMnO4溶液(2分) 除去SO2;(2分)
(4)C中酸性KMnO4溶液不褪色,同时D中澄清石灰水变混浊。(2分)
28. (1)红色固体变黑(2分) 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3分)
(2)Cu + H2O2 + H2SO4= CuSO4 + 2H2O (3分)
(3)C (2分) 3Cu + 8H+ + 2NO3- =3Cu2+ + 4H2O + 2NO↑ (2分)
29. (1) 剧烈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溶液变绿色。 (2分)
Cu + 4HNO3(浓)== Cu (NO3)2 + 2NO2↑ + 2H2O (2分)
(2)3Cu + 8HNO3(稀)== 3Cu (NO3)2 + 2NO↑ + 4H2O (2分)
30. (10分)
(1)Cl- (2分)
(2)2Fe2+ + ClO-+ 2H+ = 2Fe3+ + Cl-+ H2O (2分)
SO42-、Cl-混合溶液中:要检验Cl-,排除SO42-干扰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上述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A中,滴加过量Ba(NO3)2溶液,振荡、静置。(2分) 有白色沉淀生成(1分)
步骤2:取试管A中上层清液于试管B中,加稀HNO3酸化,加几滴AgNO3溶液。(2分)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乙同学的推测正确;(1分)。
H2O2
铜屑
稀硫酸
△中山一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段考
数 学 试 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 若两个向量相等,则它们的起点和终点分别重合.
B. 模相等的两个平行向量是相等向量.
C. 若和都是单位向量,则.
D. 两个相等向量的模相等.
2. 若,则点位于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 ( )
A. B. C. D.
4.下列函数中,最小正周期为的是 ( )
A. B. C. D.
5.要得到的图象只需将的图象( )
A、向左平移个单位 B、向右平移个单位
C、向左平移个单位 D、向右平移个单位
6.若则= ( )
A. B. C. D.
7. 若且同时满足和,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8.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如图所示,它是由4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大正方形,若直角三角形中较小的锐角为,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小正方形的面积是的值等于 ( )
A.1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9. =
10. 已知扇形面积为,半径是1,则扇形的圆心角是
11. 比较大小: . ( 填 >, < 或 = )
12.
13.若,则=
14. 如图所示,某游乐园内摩天轮的中心点距地面的高度为,摩天轮做匀速运动。摩天轮上的一点自最低点点起,经过后,点的高度(单位:),那么在摩天轮转动一圈的过程中,点的高度在距地面以上的时间将持续 .
中山一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段考数学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9. 10. 11.
12. 13. 14.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7分)已知,.求值:①;②.
16.(本小题满分7分)已知<<<,
(Ⅰ)求的值.
(Ⅱ)求.
17.(本小题满分8分)将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 再将所得图象上各点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3倍(纵坐标不变), 再将所得图象上各点纵坐标伸长为原来的4倍(横坐标不变), 得到函数的图象;
(Ⅰ)写出函数的解析式;
(Ⅱ)求此函数的对称中心的坐标;
(Ⅲ)用五点作图法作出这个函数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
18.(本小题满分7分)若函数
(Ⅰ)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
(Ⅱ)当时,求函数的值域.
19.(本小题满分7分)化简
(Ⅰ)
(Ⅱ)
20.(本小题满分8分)已知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
(1)求函数的解析式;
(2)设,且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和这两个根的和;
(3)在锐角中,若,求的取值范围.
中山一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段考
数 学 试 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 若两个向量相等,则它们的起点和终点分别重合.
B. 模相等的两个平行向量是相等向量.
C. 若和都是单位向量,则.
D. 两个相等向量的模相等.
2. 若,则点位于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 ( )
A. B. C. D.
4.下列函数中,最小正周期为的是 ( )
A. B. C. D.
5.要得到的图象只需将的图象( )
A、向左平移个单位 B、向右平移个单位
C、向左平移个单位 D、向右平移个单位
6.若则= ( )
A. B. C. D.
7. 若且同时满足和,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8.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如图所示,它是由4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大正方形,若直角三角形中较小的锐角为,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小正方形的面积是的值等于 ( )
A.1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9. =
10. 已知扇形面积为,半径是1,则扇形的圆心角是
11. 比较大小: . ( 填 >, < 或 = )
12.
13.若,则=
14. 如图所示,某游乐园内摩天轮的中心点距地面的高度为,摩天轮做匀速运动。摩天轮上的一点自最低点点起,经过后,点的高度(单位:),那么在摩天轮转动一圈的过程中,点的高度在距地面以上的时间将持续 .
中山一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段考数学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9. 10. 11.
12. 13. 14.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7分)已知,.求值:①;②.
16.(本小题满分7分)已知<<<,
(Ⅰ)求的值.
(Ⅱ)求.
17.(本小题满分8分)将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 再将所得图象上各点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3倍(纵坐标不变), 再将所得图象上各点纵坐标伸长为原来的4倍(横坐标不变), 得到函数的图象;
(Ⅰ)写出函数的解析式;
(Ⅱ)求此函数的对称中心的坐标;
(Ⅲ)用五点作图法作出这个函数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
18.(本小题满分7分)若函数
(Ⅰ)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
(Ⅱ)当时,求函数的值域.
19.(本小题满分7分)化简
(Ⅰ)
(Ⅱ)
20.(本小题满分8分)已知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
(1)求函数的解析式;
(2)设,且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和这两个根的和;
(3)在锐角中,若,求的取值范围.
中山一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段考数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B D B C B A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9. 10. 11. <
12. 13. 14. 4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解:①∵,,∴, 3分
4分
②; 7分
16.(满分7分)解:(Ⅰ)由,得
……………………………1分
∴,于是………3分
(Ⅱ)由,得
又∵,∴………5分
由得: ………7分
17.(满分8分)解:(Ⅰ)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 2分
(Ⅱ)使函数取值为0的点即为函数的对称中心,所以 ,
即函数的对称中心为 4分
(Ⅲ)(一)列表:
6分
(二)描点;(三)连线;图象如图:
8分
18.解:(Ⅰ)
3分
由解得
所以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5分
(2)当时,则,则
所以函数的值域为. 7分
19. (满分7分)解:(Ⅰ) 1分
2分
3分
4分
(Ⅱ)因为
所以
7分
20. (满分8分)解:由图易知
又 ∴
又由图知当时,取最大值5,
∴,即,
又 ∴ 故: ……2分
(2)∵ 由图象知,
要使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有且 …3分
当时, 方程的两根关于直线对称,则两根之和为
当时, 方程的两根关于直线对称,则两根之和为……4分
(3)∵, ∴ ∴(∵为锐角)……5分
∴=
……7分
又由锐角及,得,∴

∴ …8分
y
4
-4
x
O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1
5
y
4
-4
x
O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1
5
4
-4
7
x
y
O
4
1
52012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试题
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后面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判断,C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B.中国东部
C.拉丁美洲 D.中国西部
2.影响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 
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1·烟台调研)根据国家农调总队的抽样调查,中国每3个产业工人中就有2个来自农村地区。2007年到乡镇企业就业和外出务工的农民有2.26亿。读图完成3-4题。
图1 各省人口迁入数 图2 各省人口迁出数
3.我国人口净迁入最多的省区是
A.新疆、山东、北京 B.湖南、福建、海南 C.上海、新疆、云南 D.广东、浙江、上海
4.我国目前的这种人口流动将
A.严重阻碍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B.加重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
C..加快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 D.加速中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读城市化进程和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完成第5题
5.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A.甲 B.乙
C.丙 D.甲或乙
气候区 合理人口容量(亿) 合理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热带雨林气候 28.00 200
亚热带季风气候 9.30 100
地中海气候 2.25 90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7.35 30
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部分),完成6-7题。
6.表格中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测算,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地形 B.生物资源
C.社会经济 D.生产技术
7.目前,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苔原气候
读右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8-9题。
8.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图中②国0-14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A.40% 鼓励生育 B.60% 计划生育
C.15% 采取移民政策 D.85% 鼓励人员出国
右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比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10-11题。
10.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11.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12.下列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与农业生产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A.藏南谷地发展种植业——热量 B.横断山区发展“立体农业”——地形
C.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变迁——市场 D.埃及尼罗河三角洲种植长绒棉——地形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2008年比较图”,读图回答12-13题。
13.影响图中大型商场的布局因素最主要是
A.位于市中心的位置 B.交通通达度高 C.都近工业区 D.位于住宅区内
14.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不是因为
A.城区用地紧张  B.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C.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D.接近消费市场
读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以下15-16题。
地区 种植业比重 畜牧业比重 商品率 投入劳动力数量
甲 82% 10% 20% 多
乙 40% 50% 90% 少
丙 6% 90% 89% 少
15.甲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
16.与丙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刚果盆地 B.四川盆地 C.潘帕斯草原 D.墨累—达令盆地
读右侧气候资料图,完成17-18题。
17.该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大牧场放牧业 B.乳畜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18.该农业地域类型在该地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①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 
③劳动力丰富  
④机械化水平低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19.下图是立体农业、灌溉农业、茶叶园艺农业、热带作物种植业的主要制约条件图,按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①立体农业; ②灌溉农业; ③茶叶园艺农业; ④热带作物种植业
B.①热带作物种植业; ②茶叶园艺农业; ③灌溉农业; ④立体农业
C.①茶叶园艺农业; ②立体农业; ③灌溉农业; ④热带作物种植业
D.①灌溉农业; ②热带作物种植业; ③立体农业; ④茶叶园艺农业
右图中甲为某城市的风向玫瑰图(全年各月平均风向频率),乙为雨量与风向关系图(某风向期间的降雨量),读图回答第20题。
20.关于该地风向与雨量、工业布局的相关情况,正确的是
A.吹东南风时,降水量最少
B.东北风出现频率最高
C.化工厂应该建设在城市的西南地区
D.火电厂应该建设在城市的东北地区
澳大利亚国土面积7 682 300.00平方千米,人口2 071万,每平方千米不到2.7人(2006年);平均海拔350米,天然草场和耕地面积广阔。澳大利亚的小麦—牧羊混合农业被推为世界先进农业的典型。读材料和图,完成21~22题。
21.以下不是澳大利亚小麦—牧羊混合农业地域类型好处的是
A.良性的生态循环
B.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
C.满足国内羊肉的大量需求
D.面向市场的灵活生产选择
当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正处于剪羊毛忙季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中海沿岸受西风带控制
B.印度低压势力强盛
C.北京气候寒冷干燥
D.印度半岛盛行东北季风
23.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对人口合理容量进行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读亚洲四个国家城市化趋势曲线图,回答24-25题。
四国共同的城市化特点是
A.起步晚,水平低 B.起步早,水平高
C.起步晚,水平高 D.起步早,水平低
根据图中曲线判断,1990至2000年城市化速度最慢的国家是
A.中国 B.印度
C.马来西亚 D.印度尼西亚
近年来,由于城市环境问题加重,全国诸多城市鼓励市民乘坐公汽出行,城市实施“公交先行”策略对城市发展影响中,说法不确切的是
A.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B.降低能源消耗
C.缓解交通压力 D.降低道路通行速度
某城市是环行放射状道路,读下图,完成27、28题。
27.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
28.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化区
读下图,回答29-30题。
关于A、B、C城市的等级,说法正确的是
A.B等级最高,C等级最低
B.A等级最高,B等级最低
C.C等级最高,A等级最低
D.B等级最高,A等级最低
30.若A、B、C为三个不同级别的商业网点,分别对应的服务最合理的是
A.小旅馆 普通宾馆 豪华酒店
B.小旅馆 豪华酒店 普通宾馆
C.普通宾馆 豪华酒店 小旅馆
D.豪华酒店 小旅馆 普通宾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新华社莫斯科2009年6月1日电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1日在莫斯科克姆林宫向8个多子女家庭的父母办法了“光荣父母勋章”。
据报道,俄罗斯是世界山人口减少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目前俄罗斯总人口约为1.5亿,但人口死亡率远高于出生率,人口危机成为俄罗斯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之一。俄罗斯自2009年初起恢复苏联时期向生育子女多的妇女授予“英雄母亲”称号的做法,不过向父母双方颁发“光荣父母勋章”。
材料二 2006年12月12日,《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发表,表明中国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积极态度。
(1)材料一反映了俄罗斯现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 ,其基本特征是 、 、 。(4分)
(2)俄罗斯存在的人口问题有哪些?你认为应当采取怎样的解决措施?(4分)
(3)读材料二,分析我国人口增长存在的问题是 。(2分)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世界不同国家城市化进程图
材料二:进入20世纪,英国开始出现迁往郊区居住的现象。一些原先位于伦敦城周围的小城镇逐渐被伦敦所“吞没”。
材料三:20世纪下半叶,大伦敦的城市人口出现减少的趋势。其他一些大城市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伴随着这一过程,这些大城市的市中心出现了“空洞化”等显现。
材料四:面对城市人口的减少,英国的大城市采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措施开发中心衰落区,吸引年轻专业人员回城居住,城市人口开始出现微弱增长。
衡量某地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材料一,图中表示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填序号) ;表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填序号) 。请分别概括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8分)
目前,发展中国家大多处于城市化的 阶段,城市发展过程中易产生哪些问题 (4分)
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描述的现象分别 是 、 、 。(3分)
33.读下列图文材料,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美国农业带分布图
材料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生产出的谷物有95%销售至本国及国际市场。农业的商品化促进了农业的专业化和区域化,美国是世界上农业地域专业化生产程度最高的国家。
(1)根据材料一,图示B、C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该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美国的 。其中B、C处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 和 ,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地区和 地区。(7分)
(2)试描述B、C处农业类型农业生产的一般特点。(3分)
(3)根据材料一,A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该农业类型在西欧也有广泛分布,试分析其在西欧广布的主要原因。(5分)
班级 登分号 姓名 统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2012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答题卡
31.(共10分)
(1)
(2)人口问题:
解决措施:
(3)
32.(共15分)
(1)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2)
(3)
33.(共15分)
(1)
(2)
(3)
2012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D B C B A C B C B D B D A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D D D C B C A A D D C D 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共10分)
(1)现代型(1分) 低出生率(1分) 低死亡率(1分) 低自然增长率(1分)
(2)人口问题:①人口负增长;②老龄化问题加重;③劳动力短缺;④社会福利压力大等(每点1分,共2分)
解决措施:①鼓励生育;②积极吸纳国外移民等(每点1分,共2分)
(3)人口老龄化(2分)
32.(共15分)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分) ①(1分) ②(1分)
发展中国家:①起步晚;②目前速度快;③目前水平低,处于城市化的中期阶段;(每点1分,共2分)
发达国家:①起步早;②目前速度慢;③目前水平高,处于城市化的后期阶段;(每点1分,共2分)
(2)中期(1分) 城市化问题:①耕地面积减少;②水资源短缺;③交通拥挤;④住房紧张;⑤就业困难;⑥社会秩序混乱;⑦环境污染(大气、水、固体垃圾、噪声);(每点1分,共3分)
(3)郊区城市化(1分) 逆城市化(1分) 再城市化(1分)
33.(共15分)
(1)商品谷物农业(2分) 中部平原(1分)小麦(1分) 玉米(1分) 东北(1分) 西北(1分)
(2)①生产规模大;②机械化水平高;③科技水平高;④商品率高;(每点1分,共3分)
(3)乳畜业(2分)
原因:①气候温凉多雨雾,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②土壤肥沃,土层深厚;③地形平坦,利于牧草和饲料作物生长;④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⑤人们有引用牛奶的习惯,市场广阔。(每点1分,共3分)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a
b
c
0
0.5
1.5
2.5
3.5
(%)
2
3
12012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
(满分100分,120分钟完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深邃(suì)  龇牙(zī) 纶巾(guān) 脖颈(jǐng)  
B.后裔(yì) 崔嵬(wéi) 凝噎(yē) 毡房(zhān)
C.悭吝(jiān) 钿头(diàn) 氤氲(wēn) 倏忽(shū)
D. 模样(mó) 惘然(wǎng) 狭仄(zè) 浣纱(huà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有误的一项是( )
A.最让我痛心的是,我连累了一位萍水相逢后患难时刻鼎力相助的朋友,这份亏欠我不知道该如何补偿。
B. 中国人民在困难面前从不垂头丧气,而是气吞山河,发愤图强。
C. 最近,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吴英案再起风波,一些人为吴英鸣冤叫屈,认为她罪不容诛,不该被判死刑。
D. 早在50年代,传统剧目《百岁挂帅》进京演出,名噪一时,并受到周恩来总理的盛赞。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能不能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B. 奶奶看到我俩非常高兴,就急忙从炕上下来,拉住我们的手问这问那。
C. 鲁迅先生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高昂的斗志,手握一支“金不换”,写了许多富有激情的作品。
D. 她从《羊城晚报》上看到了南方医院采用新技术,为小儿麻痹后遗症、两腿长度不一的患者施行肌骨一次延长手术。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词又名长短句、曲子词等,形成于唐代,繁荣于宋代。词的一个段落叫“阙”或 “片”。每首词的格式名称叫词牌。词有豪放和婉约两派,前者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等,后者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等。
B. 王维,字摩诘 ,世称王右丞。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味摩诘诗,诗中有画;观摩诘画,画中有诗”,是苏轼赞王维之语。
C.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圣”。其作品展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作“诗史”。
D.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北宋著名爱国词人。其词多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他与苏轼共为豪放派的代表。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人口不过二十万, ; , ,枕着清澈的多瑙河水, ;这是一个孕育了音乐奇才的小城,莫扎特让城中的一石一木无不浸润着音韵的魅力。
①面积不过八十公顷 ②这是一个古老的小城
③偎倚在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峰之间 ④.这是一个迷人的小城
⑤却有着千年的沧桑历史 ⑥美得让人不忍离去
A.④⑤①②③⑥ B. ②①⑤④③⑥
C. ②⑤①③⑥④ D. ④⑥①③②⑤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5—12题。
白居易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传
(元)辛文房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居易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字乐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太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下邽人。弱冠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会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初致仕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履道里,与香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卢贞、张浑、如满、李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极善胶漆音韵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云公好神仙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 (本文有删节)
【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③鸡林国:朝鲜半岛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古国名。
6.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权贵有嫌其出位         出位:言行出格。
B.居易累以忠鲠遭摈        累:屡次。
C.与胡杲……李文爽燕集      燕:通“宴”,宴饮。
D.不尚艰难            尚:崇尚,追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权贵有嫌其出位 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
B.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 骊山北构而西折
C.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D.久之,转中书舍人 顷之,持一象笏至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9.断句(3分)
与元稹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云公好神仙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
10.把文言文阅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6分)
①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3分)
②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刺史。(3分)
1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7分)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①。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②,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③。
【注释】①翠微:青翠的山坡。 ②松风:指古乐府《风入松》曲,也可作歌声随风入松林解。 ③机:世俗的心机。
(1)“美酒聊共挥”句中的“挥”改为“饮”好不好?为什么?(3分)
(2)结合全诗分析,让诗人“醉”的原因除了酒,还有哪些?(4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任选6小题,多选只按前6题计分)
(1)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
(2) ,以手抚膺坐长叹。
(3) 人生如梦, 。
(4) ,凝绝不通声暂歇。
(5) 念去去千里烟波, 。
(6) ,不尽长江滚滚来。
(7) ,只是朱颜改。
三、阅读下面课内文段,按要求完成13—14题。(6分)
有一次我碰上巩乃斯草原夏日迅疾猛烈的暴雨。那雨来势之快,可以使悠然在晴空盘旋的孤鹰来不及躲避而被击落,雨脚之猛,竟能把牧草覆盖的原野瞬间打得烟尘滚滚。就在那场暴雨的豪打下,我见到了最壮阔的马群奔跑的场面。仿佛分散在所有山谷里的马都被赶到这儿来了,好家伙,被暴雨的长鞭抽打着,被低沉的怒雷恐吓着,被刺进大地倏忽消逝的闪电激奋着,马,这不肯安分的牲灵从无数谷口、山坡涌出来,山洪奔泻似地在这原野上汇集了,小群汇成大群,大群在运动中扩展,成为一片喧叫、纷乱、快速移动的集团冲锋!争先恐后,前呼后应,披头散发,淋漓尽致!有的疯狂地向前奔驰,像一队尖兵,要去踏住那闪电;有的来回奔跑,俨然像临危不惧、收拾残局的大将;小马跟着母马认真而紧张地跑,不再顽皮、撒欢,一下子变得老练了许多;牧人在不可收拾的潮水中被携裹,大喊大叫,却毫无声响,喊声像一块小石片跌进奔腾喧嚣的大河。
雄浑的马蹄声在大地奏出鼓点,悲怆苍劲的嘶鸣、叫喊在拥挤的空间碰撞、飞溅,划出一条条不规则的曲线,扭住、缠住漫天雨网,和雪声雨声交织成惊心动魄的大舞台。而这一切,得在飞速移动中展现,几分钟后,马群消失,暴雨停歇,你再看不见了。
我久久地站在那里,发愣、发痴、发呆。我见到了,见过了,这世间罕见的奇景,这无可替代的伟大的马群,这古战场的再现,这交响乐伴奏下的复活的雕塑群和油画长卷!我把这几分钟间见到的记在脑子里,相信,它所给予我的将使我终身受用不尽……
13、作者为什么一开始要写夏日之雨“来势之快”“雨脚之猛”?(3分)
答:
14、第一段文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试选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做简要分析。(3分)
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0分)
有钱无钱
钱百万姓钱名百万。钱百万姓钱却没有钱,钱百万的钱只能看不能用。钱百万的钱不是假钞,不是冥钱,是货真价实的钱币,只是不能流通罢了——钱百万的钱,全是古钱。人称钱百万是古庙镇一怪:乃钱币爱好者也。
每天,钱百万都不忘把那些搜集的钱币拿出来反反复复摩挲欣赏,组合排列,辨识鉴定,乐此不疲。
钱百万的钱币使小镇人大开眼界,其中有空首布、有齐刀、有秦半两、有汉代厌胜钱、有永安五铢、有开元大钱、有北宋铁母、有太平天国珍钱,更多的是清代的钱币,真可谓洋洋大观。
钱百万是退休的小学教师,那点可怜的退休金还不够他每月搜罗两三个钱币。钱百万唯有从牙缝里抠,平素鱼肉几乎是不进门的,常常素菜一碟、白饭一碗,自得其乐。
幸好早先这些古钱币在小镇人心目中并不金贵,半送半卖给钱百万的。
近年开放了,小镇人渐渐明白:这些古钱币其实老值钱呢。因而再不肯轻易售之于钱百万。渐渐有了专做古钱生意的,在小镇上收了,贩到市里、省城里。古钱价被越抬越高。
钱百万开始望钱兴叹。看中的,爱不释手的,却无钱购之。钱百万先后发现了圜钱、饼钱、永乐钱异品等,看得钱百万心儿痒痒,又恨恨不已。
钱钱钱,我钱百万姓钱名百万,拥钱“百万”想集几枚喜之爱之的古钱却囊中羞涩,这钱币岂不是不集还罢,越集越气。
那些发了的大款,仿佛洞察了钱百万的心理,三天两头儿有人上门来拜访钱百万,意欲高价收购钱百万的古钱珍藏:头几次来的,无不被钱百万骂了个狗血喷头。
后几次来的,钱百万快人快语:“免开尊口。”
再后来上门的,钱百万傲然不理。
来人不急不躁,只叙家常,不谈钱币。
说起来钱百万家也真可怜,屋里摆设像开阶级教育展览,除了钱币别无它物。
来人很诚恳地说:“人生在世,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些钱币是能吃是能用,还是能带到棺材里?苦了一辈子,没享半点清福,冤不冤?凭你的经济实力,再想觅个看得上眼的古钱币比登天还难,与其空守着,还要提心吊胆别人来偷来骗,倒不如趁早出手,也免操了那种种的心思,乐得眼不见心不烦。一个人安享天年,强似现今这般千倍百倍呢……”钱百万颔首不语,心海涟漪微漾。
钱百万经不住车轮大战式的劝说,再说对集珍稀古币已不敢奢望,终于狠狠心:出手。说句笑话,钱百万多年来一直在做“钱奴”,为“钱”奔忙,为“钱”辛苦。如今算是把颠倒的历史颠倒过来了,试试驱使、奴役金钱,不知啥滋味?
钱百万真正有了钱后,搬进了古庙镇新建的公寓。家像个家了,也告别了青菜萝卜家常菜,酱瓜酱茄就泡饭的清苦日子。
安逸得比死还难过的日子,钱百万不久就厌了腻了。想想,整天无所事事,那日子如何打发。常常莫名其妙地感到恍恍惚惚,怅然若失,这种日子无聊透顶。
钱百万终于受不住古钱的诱惑,又悄悄地开始收集古钱币。只是比之以前集钱币要难上十倍百倍。钱百万又忙碌了起来,他一枚一枚地觅,一枚一枚地集,生活似乎又有了盼头。他固执地搬回了原来的老屋,又吃起了酱瓜酱茄……
有人说他:憨棺材!钱百万只当没听见,活得有滋有味。
15.根据小说内容,概括钱百万的形象特点。(2分)
答:
16.小说在情节的安排上有何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简析。(4分)
答:
17.这篇小说意蕴丰富,表现了深刻的主题,你认为小说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4分)
答:
四、语言运用(6分)
18.将下面的长句改写为4个语意连贯的短句,使句意更清楚,行文更通畅。(不能改变原意,可以增删、调换个别词语)(4分)
以“传承民族文化、沟通人类文明、共建和谐世界”为主题的由成都市政府、四川省文化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我国也是世界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办的第一个国际性节庆活动——“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5月23日在四川成都拉开帷幕。
(1)
(2)
(3)
(4)
19.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2分)
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园
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
(1)新春对联——
上联:
下联:
(2)教师办公室对联——
上联:
下联:
六、作文(40分)
2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任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这是歌曲《蜗牛》里的一段歌词。诚如歌曲唱的那样,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有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梦,有的实现了,有的还没有实现。
请以“我终于圆了一个梦”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立意自定,写出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班名、人名。
高一语文下学期段考题参考答案
1、B.(A.颈gěng C悭 qiān 氲yūn D模mú)
2、C(罪不容诛: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形容罪大恶极)
3、A.(B项歧义,一是“我俩非常高兴”,二是“奶奶看到我俩后,她自己非常高兴”。C主谓不配,改为“晚年的鲁迅先生”。D.项缺宾语中心词,最后应加上“的消息”三个字。
4、D.(南宋爱国词人) 5、B. ②①⑤④③⑥
6.A(出位:越职行事)
7.D(音节助词,无实义。A.代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他/语气副词,表祈使语气。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C.介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因为/介词,凭借。)
8.D(“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错,他“独善其身”,信奉佛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是在他仕途失意之后。)
9、断句(3分)
与元稹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极善胶漆,音韵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亦同,天下曰“元白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云。公好神仙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
10.(1)①顾况是吴地人,自恃有才华,很少有他推许认可的人。
②河北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无功,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被任命为杭州太守。(划线处为得分点,各1分,其余语句通顺各1分)
【参考译文】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他在年近二十名声未起的时候,(有一次)去京城游玩,拜见(当时名流)顾况。顾况是南方吴地人氏,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人,于是就取笑白居易说:“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要想‘居’于此,是非常不容易的。”等到翻阅白居易诗卷,读到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诗时,他就又感慨道:“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老夫我之前的话是开玩笑的了。”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主持进士考试,选拔英才,白居易全都考中,被朝廷授任为校书郎。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作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皇帝读了他的诗后非常喜欢他,召见他并且授任他翰林学士一职,接着又历任了左拾遗。当时有盗贼刺杀了宰相,京城议论纷纷。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紧急抓捕盗贼。有权贵厌嫌他越职行事,对他十分恼怒。不久就有传言说:“白居易的母亲落井而死,他却写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华丽,如此品行不可重用。”后来白居易就被贬为江州司马。起初白居易只是认为不应当让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暴尸街头,其实并没有别的想法,(想不到却)触怒了奸党,于是志向受挫。但他能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借佛教的生死之说超脱形体的痛苦。很长一段时间后,又调任中书舍人,主管制定朝廷的政令。有一年,河北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无功,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担任了杭州太守。唐文宗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即位后,下诏升任白居易为刑部侍郎。会昌初年辞职回家,最后死在家中。
  白居易多次因为忠诚耿直遭到排斥,于是就纵情喝酒作诗。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在履道里购宅定居,与香山僧人如满等成立净社。每天开挖沟池,栽种树木,建造石楼,开凿八节滩,作为游玩之乐,茶壶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锅子酒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不离身。曾经有一次光着头,像箕一样张开腿盘坐着,谈论佛理,吟咏古诗,十分清静安闲。自己号称醉吟先生,并且还为此作了篇传记。白居易十分喜欢佛教,也常常几个月不吃荤,自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等人宴饮集会。这些人都是年纪大却不肯做官的人,每天互相招待邀请,当时人们很羡慕他们,有人给他们画了一幅《九老图》。
  白居易的诗以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为主,不推崇艰涩难懂,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里的老婆婆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后人评价白居易的诗作就像崤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以东的百姓谈论农桑之事,字字句句都是非常朴实的话。鸡林国的商人把他的诗作卖给他们的国相,每篇都是一百两银子,如果是伪造的,鸡林国相马上就能分辨出来。白居易与元稹关系十分要好,友情可谓如胶似漆,写诗追求的音韵也相同,天下人把他们并称为“元白”。元稹死后,白居易与刘禹锡齐名,并称为“刘白”。白居易喜欢神仙,曾经自己造了一双飞云鞋,点起香举起脚,好像在腾云驾雾,云雾冉冉降临。刚来九江时,居住在庐阜峰下,建了一座草堂,炼制丹药。这座草堂如今还保存着。
11.【古诗鉴赏】(7分)
(1)不可以。“挥”字写出了诗人饮酒时的豪放、洒脱的形象,而“饮”不具备这种表现力。(2分)其次,“挥”押韵而“饮”不押韵。(1分)
(2)让诗人“醉”的一是风景:白天游山,怡人的山景让诗人沉醉。(1分)其次,饮酒时天上有明月星星,身边有绿竹、靑萝、幽径,那环境让人迷醉。(1分) 二是人情:能在朋友的家里和知己“欢言”、“长歌”,忘记人世间的一切烦恼,自然会陶醉。(2分)
12、(1)凄凄惨惨戚戚。
(2)扪参历井仰胁息
(3) 一尊还酹江月。
(4)冰泉冷涩弦凝绝
(5)暮霭沉沉楚天阔。
(6)无边落木萧萧下
(7)雕栏玉砌应犹在
13、这是环境描写,写雨的来势快、猛,更能突出马群的热烈奔放,为下文马群自由奔放天性的展现作铺垫。(意思对即可)(3分)
14、多使用短句,表现了马群奔腾喧嚣的气势;使用排比的修辞方法,语言气势充沛;比喻手法的运用,使场面显得生动形象。(特点1分,结合课文分析2分)
15.根据小说内容,概括钱百万的形象特点。
答:生活上甘于贫困,在物质和精神的选择中追求精神的充盈。(各1分,言之成理即可)
16.小说在情节的安排上有何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简析。
答:小说的情节一波三折,在“有钱”和“无钱”之间不断构成矛盾冲突(1分)。当钱百万想收集古钱时,他没有钱但精神充实;当钱百万放弃了古钱时,他有了钱但精神空虚;当钱百万生活富裕后,他却又想回到过去收集古钱的清苦生活中。(结合情节分析2分)在这种不断冲突的情节变化中小说主题得以突显。(作用1分)
17.这篇小说意蕴丰富,表现了深刻的主题,你认为小说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答:①小说描写了一个痴迷于收藏古钱币的普通人的形象,对现代人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它告诉我们,人的幸福不在于物质生活的优裕,而是取决于精神上的追求,只要精神上有自己的寄托,幸福就会永远陪伴身边。(2分)②小说意蕴丰富,通过钱百万有钱无钱的情节变化启示我们:现代人总是处在物质生活困顿却精神充盈,物质生活富裕了却精神空虚的二律背反的境地,小说深刻地表现了现代人在价值取向上的困境。(2分)
18.①“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5月23日在四川成都拉开帷幕。
②它的主题是“传承民族文化、沟通人类文明、共建和谐世界”。
③它由成都市政府、四川省文化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
④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办的第一个国际性节庆活动。
(一句1分,共4分)
19、答案:新春对联——翠柳迎春千里绿;黄牛耕地万山金
教师办公室——桃李满园春绣绵;芝兰绕阶座凝香。(每联1分,全对给分)
20.作文指导:
“任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这是歌曲《蜗牛》里的一段歌词。诚如歌曲唱的那样,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有一个个大大的梦,有的实现了,有的还没有实现。请以“我终于圆了一个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少于800字;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写出真情实感;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0分)
【思路导引】
首先,认真审读题目,题干的核心词 “圆梦”,应理解为为实现理想而行动。这里的“梦”并非是做的梦,而是对理想的诠释。 “圆梦”应体现在行动层面,演绎圆梦的过程,而非名词概念的阐释。题目的题眼“终于”一词不能忽略,它是修饰、限制“圆梦”过程的,必须经过一定的波折,“终于”的约束,“不是一下子”就实现的过程,才紧扣题意。
其次,在行文选材的过程中,大题小做,就是将“梦想(理想)”具体化,选择小角度写,“梦想”就是自己的目标、理想、愿望、发展方向,如学好语文、写好作文、发表文章等等。
最后,要写出自己的情感和心理变化,一开始的渴望,实现过程中的失败的沮丧、灰心,继而不放弃、振作到实现后的欣喜与自豪之情,这样文章才真实动人,从而打动读者。
范文:我终于圆了一个梦
我喜欢写作文,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我的作文水平不错,写的作文常能被老师当作精彩美文评赏,可对此,我并不满足,在我的心中一直有这么一个梦想:自己写的文章能在知名的报刊杂志上发表,让大家都能承认我,肯定我。
从初一开始,我就已经开始付诸于行动了。我将我自认为的一些得意之作先后寄往各家杂志社,总是希望哪天打开自家的信箱时,能发现一个个来自不同杂志社的信封,里面装着稿费和一封封肯定我文章,肯定我水平的信。
可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邮局的门槛我已不知迈进过了多少次,我家的邮箱已不知打开过多少次,可都是一无所获。我感觉奇幻的文学世界就像那望子成龙不到头的大海,那远方美丽的海天一色是如此让我神往,我的一篇篇投稿就像一只只承载着希望的小纸船,慢慢地,缓缓地驶向海的那边,却杳无音信。
有时我几乎伤心得想哭,感叹世界是如此的不公,可是每次都会有一个内心的呼唤把我从绝望的边缘拉回来,我能感觉到它在呐喊,在呼唤:“不要灰心,不要丧气,坚持!坚持!坚持下去!难道你忘了你的梦想了吗?难道你不想去实现它了吗?对,我不能放弃。”我会告诉自己擦干泪水,我又会拿起笔,去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旱晨,我习惯性地去楼下帮父母拿报纸,就在我用钥匙打开锁,信箱门打开的那一刹寻,我沸腾了,我看到了一个信封,我激动得一把把它抢到手里,翻到封面上一看,是《好家长》杂志社会寄来的,天啊,我简直感到自己手中握着的不仅仅是一个信箱,而是整个世界。
之后打开了那个信封,正是我期盼已久的,10元钱的稿费和一张通知我的文章已被采用的单子,一种油然而生的激动再次充斥了我的全身。晚上躺在床上,我的心还是久久不能平静,内心的呼唤再次在我心中响起:“成功了!成功了!我终于圆了我的写作梦,虽然这仅是第一步。却让我懂得了,梦想的实现虽然曲折,而那些道路上的挫折其实都是对你的考验,只要坚持了下来,就一定能够感受圆梦的喜悦!”
【点评】
本文是一篇典范的以小见大的记叙文佳作,对题目的审读准确到位,不仅写出了圆梦的详细过程,而且紧扣题眼“终于”写出了实现梦想的情感变化,真实感人。文章首尾呼应,语言流畅,立意高深,让人对小作者驾驭文题、谋篇布局的写作能力赞叹不已。具体表现在:
第一、化大为小,把“希望文章能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作为自己追求的梦想,选材独特,出手不凡。
第二、立意深刻。小作者对生活的认识正确,且有自己的见解,像“我简直感到自己手中握着的不仅仅是一个信箱,而是整个世界。”“梦想的实现虽然曲折,而那些道路上的挫折其实都是对你的考验,只要坚持了下来,就一定能够感受圆梦的喜悦!”的句子不仅蕴涵哲理,还有力的深化中心。
第三、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有一定的表现力。开头希望发表文章,中间难以实现,最后圆梦,不仅情节曲折生姿,而且互相照应,首尾圆合。比喻生动贴切,心理描写细腻真实,结尾的哲理句精练优美,足以见得考生驾驭语言的能力。2012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F2出现性状分离        B.F2性状的分离比为3﹕1
C.F2基因型的分离比为1﹕2﹕1   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正常情况下,有可能存在等位基因的是:
A.一个四分体上 B.一个DNA分子的双链上
C.一对姐妹染色单体上 D.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据下图,下列选项中不遵循自由组合规律的是
A. Aa与Dd B.BB与Aa C.Aa与Cc D.Cc与Dd
人的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w*w︿w.21世纪教育网@u.c~o*m,则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具有染色体的条数为
A.46,23,23 B.46,46,23 C.23,46,23 D.46,92,23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不适合原核生物,原因是:
A.原核生物没有遗传物质 B.原核生物没有核物质
C.原核生物没有完善的细胞器 D.原核生物主要进行无性生殖
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无甜玉米籽粒,原因是
A.甜是显性性状 B.相互混杂  C.非甜是显性性状 D.相互选择
将纯种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种子各200粒混合后均匀播种在适宜的环境中,它们长成植株后,再将高茎豌豆植株所结的480粒种子播种在适宜的环境中,长成的植株
A.全部为高茎 B.全部为矮茎
C.高茎360株,矮茎120株 D.高茎240株,矮茎240株
红色长果番茄与黄色圆果番茄杂交,根据自由组合定律,从理论上分析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比例为:
A.1∶0   B.1∶1   C.1∶1∶1∶1   D.3∶1
现有高茎(T)无芒(B)小麦与矮茎无芒小麦杂交,其后代中高茎无芒∶高茎有芒∶矮茎无芒∶矮茎有芒为3∶1∶3∶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A.TtBb×ttBb B.TtBb×Ttbb C.TtBB×ttBb D.TtBb×ttBB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维持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的方式是:
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B.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C.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根据右图,指出下列哪项叙述与图示不符:
A.该细胞不会存在于动物的卵巢中
B.细胞所处时期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该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D.该细胞的生物可能是雄性动物
在正常情况下,下列有关X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女性一个体细胞内有两条X染色体 B.男性一个体细胞内有一条X染色体
C.X染色体上的基因均与性别决定有关 D.黑猩猩等哺乳动物也有X染色体
在人类探明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中,最早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是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B.人类红绿色盲研究
C.萨顿的蝗虫实验 D.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将硝化细菌体内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以得到:
A.C、H、O、N、P等元素 B.四种含氮碱基
C.八种核苷酸 D.两种核糖
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
B.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以氢键连接
C.碱基与磷酸基相连接
D.磷酸与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链的基本骨架
某双链DNA片段含腺嘌呤25个、胞嘧啶35个,该DNA片段共含有碱基的数量是:
A.50 B.60 C.70 D.120
细菌在15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再移入14N培养基中培养,抽取其子代DNA经高速离心分离,右下图~为可能的结果,黑色带的宽窄代表DNA量的多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第一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⑤网
B.第二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①网
C.第三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③科网
D.实验中应该不会出现④的情况
艾弗里实验:①S型菌的DNA加DNA酶充分混合后与R型菌混合培养;②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③S型菌的蛋白质与R型菌混合培养;④S型菌的多糖与R型菌混合培养。预期培养结果依次是:
A.R型菌、S型菌、R型菌、R型菌
B.S型菌和R型菌、R型菌、R型菌、R型菌
C.R型菌、R型菌、R型菌、S型菌和R型菌
D.R型菌、S型菌和R型菌、R型菌、R型菌
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然后用这两种细菌分别培养噬菌体使其做上标记并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离心后,他们发现:放射性物质出现在:
①35S标记的是在上清液中 ②32P标记的是在上清液中
③35S标记的是在沉淀物中 ④32P标记的是在沉淀物中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A.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B.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DNA是遗传物质 D.蛋白质和DNA是遗传物质
同源染色体与姐妹染色单体的共同点是::
A.它们中的一条都是以另一条为模板复制而来的
B.它们所含的基因都是相同的
C.它们的形状、大小、结构一般都是相同的
D.一对同源染色体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所包含的DNA分子数都是相同的
暴发于墨西哥的甲型H1N1流感逐渐在世界各地蔓延,其病原体甲型H1N1病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RNA。下列关于甲型H1N1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毒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
B.要标记该病毒的核酸,可将H1N1病毒置于含32P的普通培养液中进行培养
C.该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在血浆中大量繁殖
D.该病毒的蛋白质结构是由其RNA的核苷酸序列决定的
某男子既是色盲又有毛耳(毛耳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这个男子的次级精母细胞中,色盲基因及毛耳基因的存在情况是:
A.在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有一个色盲基因和一个毛耳基因
B.在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只含有一个色盲基因或一个毛耳基因
C.在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有两个色盲基因和两个毛耳基因
D.有1/2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两个色盲基因,有1/2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两个毛耳基因
某学习小组发现一种遗传病在一个家族中发病率很高,通过对该家族中一对夫妇及其子女的调查,画出了遗传图谱(见图)。据图可以做出的判断是:
A.这种遗传病的特点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B.子女中的缺陷基因也有可能来自父亲
C.母亲肯定是纯合子,子女是杂合子
D.该遗传病的基因可能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
某双链DNA分子,其四种碱基数的百分比是:G与C之和是占全部碱基的54%,其中一条称为H链的碱基中,22%是A,28%是C,那么与H链对应的H′中A占该链全部碱基的比例及C占该链全部碱基的比例分别是
A.28%和22% B.22%和26% C.24%和28% D.24%和26%
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表兄妹婚配,生了一个既有白化病(基因a)又有色盲(基因b)的小孩。这位表兄的基因型、已生小孩的性别和再生一个小孩患两种病的概率依次是:
A.AaXBY、男孩、1/4 B.AaXBY、男孩、l/16
C.AAXBY、女孩、l/16 D.AaXbY、男孩、1/16
低磷酸酯酶症是一种遗传病。一对夫妇均正常,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患病儿子的概率是:
A.1/3 B.1/2 C.1/4 D.1/8
右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则Ⅰ2传给Ⅲ6的染色体条数是:
A.22 B.23 C.0~23 D.0~22
细胞内与遗传有关的物质,从复杂到简单的结构层次是
A.DNA→染色体→脱氧核苷酸→基因
B.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
C.DNA→染色体→基因→脱氧核苷酸
D.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某对夫妇,丈夫患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基因在线粒体上),妻子患红绿色盲,所生女儿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A.1/2 B.1/4 C.1/8 D.0
右图所示为四个遗传系谱图,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家系的是甲、丙、丁
B.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基因的携带者
C.四图都可能表示白化病遗传的家系
D.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女儿,正常的几率为3/4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Y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前者的病因与父母中的哪一方有关?后者的病因发生在什么时期? 
A.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B.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
C.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D.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
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B.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C.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 D.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I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B.II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可能不等于女性
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
D.由于X、Y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故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分别测定
噬菌体在繁殖过程中合成的物质及利用的原料来源依次是:
A.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细菌的核酸和蛋白质
B.噬菌体的核酸和细菌的蛋白质、噬菌体的蛋白质和细菌的核酸
C.细菌的核酸和蛋白质、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
D.噬菌体的蛋白质和细菌的核酸、噬菌体的核酸和细菌的蛋白质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35S和32P标记的具体部位依次为下图中
A.③① B.①② C.①④ D.②①
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不可能是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 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C.复制过程中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
蚕的黄色茧(Y)对白色茧(y)是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是显性。现在用杂合白色茧(YyIi)蚕相互交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性状分离比为3:1 B.性状分离比为9:3:3:1
C.子代有9种基因型 D.子代纯合子有4种表现型
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基因就是一段DNA分子 B.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
C.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不同基因上带有的遗传信息相同
下图表示某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其正确的排列顺序应为
A.④①③⑤② B.④③①⑤② C.①④③⑤② D.①④⑤③②
二、双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2分,计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2分,只选1个且正确得1分,错选、不选得0分)
右图是自然界豌豆的生殖周期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主要发生在a过程中
B.b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C.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c过程中
D.在d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会发生联会
仅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的是
A.分裂间期DNA复制与相关蛋白质合成
B. 联会后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部分交换
C.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D.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人的体细胞含有23对染色体,在正常情况下,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次级精母细胞内可能含有:
A.44条常染色体+XX性染色体 B.44条常染色体+XY性染色体
C.44条常染色体+Y性染色体 D.22条常染色体+X性染色体
下图中甲—丁为某动物(染色体数=2n)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下图甲、乙是同一种生物两个细胞分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减数分裂,乙是有丝分裂
B.甲细胞的亲代细胞含有2条染色体
C.乙细胞有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
右图是DNA分子复制的片段,图中a、b、c、d表示各条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
B.b和c的碱基序列相同
C.a链中(A+T)/(G+C)的比值与b链中同项比值相同
D.a链中(A+T)/(G+C)的比值与c链中同项比值相同
下列关于DNA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B.DNA复制是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的过程
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A+T)/(G+C)=b,另一条链上(A+T)/(G+C)=1/b
D.1个DNA复制形成的2个子代DNA的分离往往与着丝点的分裂同时发生
甲和乙为一对相对性状,用以进行杂交实验可以得到下列四组实验结果。若甲性状为显性,用来说明实验中甲性状个体为杂合子的实验组的组合选项是:
A.♀甲×♂乙→F1出现甲性状 B.♀甲×♂乙→F1出现乙性状
C.♀乙×♂甲→F1出现甲性状 D.♀乙×♂甲→F1出现乙性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群中的红绿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B.属于XY型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XY(♂)个体为杂合子,XX(♀)个体为纯合子
C.女孩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红绿色盲基因一定是由父方遗传来的
D.男性红绿色盲基因不传儿子,只传女儿
为了加深对基因分离定律的理解,某同学用大小一样的方形红、蓝积木分配别代表配子D、d。1个小桶中装入红、蓝各30个,另1个小桶内红、蓝各10个。分别从两桶内随机抓取1个积木并记录,抓了一半。结果,DD:Dd:dd=10:5:5,该同学感到失望。你应该给他的建议和理由是
A.将两个小桶中红、蓝积木总数改为相等
B.将某桶内的2种配子各减少到1个,继续重复抓,保证样本总体数量足够大
C.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避免人为误差
D.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配子放回原桶;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5道大题,计40分)
(8分)下图所示为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 ]  。
(2) 2为 ,6为 。
(3)若3为胞嘧啶,则4属于何种碱基应
满足 原则,两者之间
通过    相连。
(4) 8是      
(5) DNA分子由于    
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6)一条染色体上有 个DNA。
(8分)人的眼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两者独立遗传)共同决定的。
在一个个体中,两对基因处于不同状态时,人的眼色如下表:
个体内的基因组成 性状表现(眼色)
四显性基因(AABB) 黑色
三显一隐基因(AABb、AaBB) 褐色
二显二隐基因(AaBb、AAbb、aaBB) 黄色
一显三隐基因(Aabb、aaBb) 深蓝色
四隐基因(aabb) 浅蓝色
若有一对黄眼夫妇,其基因型均AaBb,从理论上计算:
(1)他们所生的子女中,基因型有 种,表现型共有 种。
(2)他们所生的子女中,与亲代表现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3)他们所生的子女中,与亲代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4)若子女中的黑眼女性与另外一家庭的浅蓝色眼男性婚配,他们生下浅蓝色眼女儿的概率为 。
(8分)下图是果蝇细胞分裂示意图,请回答:
(1)图Ⅱ的细胞叫 ,每个细胞有 对同源染色体,每个细胞有 个染色单体。
(2)若图Ⅳ是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部分染色体的示意图,则该图表示的过程应该在方框 (填①或②)的位置。
(3)若图Ⅳ中染色体的基因组成是AaBb,请在此分裂图中正确标出所有A(a)、B(b)基因(不考虑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2分)
(4)已知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显性,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上图中的a与一只红眼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结合发育成一只白眼雄果蝇,则b与该红眼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结合发育成的果蝇表现型为 。(2分)
(8分)下图表示某高等生物生活史中,细胞中的染色体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请回答:
(1)图a~b表示__________分裂。
(2)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段是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染色体的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曲线的________________处 (填数字)。
(4)DNA含量加倍发生在曲线的 段(填数字)
(5)右上图细胞中同源染色体 对,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期,对应处于曲线中的__________段(填数字),如果B代表Y染色体,则形成该细胞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8分)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
(1)张某家族患有甲病,该家族遗传系谱图不慎被撕破,留下的残片如右图:
①该病属于 染色体 性遗传病。
②现找到4张系谱图碎片,其中属于张某家族系谱图碎片的是( )
(2)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苯丙酮尿症的女儿。已知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这对夫妇第二胎又生育了一个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孩子。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两病皆患的孩子是男孩的几率是 。
②该夫妇生育的表现正常女儿,成年后与一位表现正常的男性苯丙酮尿症携带者结 婚,后代中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几率是 。
班级 登分号 姓名 统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2012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答题卡
51、(8分)
(1)[ ]
(2)
(3)
(4)
(5)
(6)
52、(8分)
(1)
(2)
(3)
(4)
53、(8分)
(1)    
(2)
(3)画在右图上
(4)
54、(8分)
(1)
(2)
(3)
(4)
(5)
  
55、(8分)
(1)①

(2)①

参考答案:
1.DAABD CADAD 11.ACDBA DADAC
21.CDDBD BDDDD 31.ABDDA BBCCC
41.BC 42.BD 43.AD 44.CD 45.BC
46.CD 47.BC 48.BD 49.AD 50.CD
51.(8分)
(1)[5]脱氧核苷酸
(2)脱氧核糖、碱基对
(3)碱基互补配对、氢键
(4)脱氧核苷酸链
(5)碱基排列顺序
(6)1或2
52. (8分)
(1)9,5
(2)5/8(2分)
(3)1/4(2分)
(4)0(2分)
53. (8分)
(1)次级精母细胞、0、8
(2)①
(3)如图(2分)
(4)红眼雄果蝇或白眼雄果蝇(2分)
54. (8分)
(1)有丝分裂
(2)a-d
(3)4,13
(4)1-2,6-7
(5)0,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12-13,精巢(或睾丸)
55. (8分)
(1) ①常、隐   ② D
(2) ①100% ②1/48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人的黑发对金黄色发为显性,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控制,一对夫妇全为杂合体黑发,他们的两个孩子中,符合一个为黑发,另一个为金黄色发的概率为
A.1/16 B.3/16 C.6/16 D.9/16
棕色鸟与棕色鸟杂交,子代有23只白色,53只棕色,26只褐色。棕色鸟和白色鸟杂交,其后代中白色个体所占比例是
A.100% B.75% C.50% D.25%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他们各自的双亲表现也都正常,但双方都有一个患白化病的兄弟,问他们婚后生育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
A.1/4 B.1/6 C.1/8 D.1/9
某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在该植物的自交后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3/16 B.1/4 C.3/8 D.5/8
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有n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n-1×n个
B.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G+C占碱基总数的M%,那么该DNA分子的每条链
中G+C都占该链碱基总数的M%
C.细胞内全部DNA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2次分
裂的每个子细胞染色体均有一半有标记
D.DNA双链被32P标记后,复制n次,子代DNA中有标记的占1/2n2012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物理试题
命题者
一、单选题(以下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18分)
1.质点在一平面内沿曲线由P运动到Q,如果用v、a、F分别表示质点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和受到的合力,则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2.物体运动时,若其加速度恒定,则物体
A.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一定做直线运动;
C.可能做曲线运动; D.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3.如图所示,船从A处开出后沿直线AB到达对岸,若AB与河岸成37°角,水流速度为4m/s,则船从A点开出的最小速度为
A.2m/s
B.2.4m/s
C.3m/s
D.3.5m/s
4.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它到达最高点时
A.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B.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方向竖直向下;
C.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方向竖直向上;
D.具有竖直向下的速度和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5.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
A.通过的弧长相等 B.位移相同
C.速度的变化相同 D.合外力相同
6.铁路在弯道处轨道平面是倾斜的,内低外高,已知轨道平面对水平面的倾角为θ,如图所示,弯道处的圆弧半径为R,若质量为m的火车转弯时速度小于,则
A.内轨对内侧车轮轮缘有挤压;
B.外轨对外侧车轮轮缘有挤压;
C.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等于mg
D.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小于mg
二、双选题(以下各小题都有二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共28分)
7.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风速越大,雨滴下落的时间越长 B.风速越大,雨滴着地时的速度越大
C.雨滴下落时间与风速无关 D.雨滴着地时的速度与风速无关
8.从地面竖直上抛物体A,同时在某高度有一物体B自由落下,两物体在空中相遇时的速率都是v ,则:
A.物体A的上抛初速度的大小是两物体相遇时速率的2倍;
B.相遇时物体A已上升的高度和物体B已下落的高度相同;
C.物体A和物体B落地时间相等;
D.物体A和物体B落地速度相等。
9.从宽100 m的足够深的深谷两侧等高处, 沿直线相互瞄准对方, 同时对着发射两个球A B。A的初速度为20 m/s。 B的初速度为30 m/s,若空气阻力不计,两球在空中的情况是
A.不能相碰 B.从发射到相碰时间为2 s
C.恰好落地时相碰 D.一定能相碰
10.做离心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A.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B.速度的大小改变,方向不变
C.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可能都改变 D.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可能都不变
11.如右图所示,A B C三个物体放在旋转平台上,动摩擦因数均为μ,已知A的质量为2m,
B C的质量均为m,A B离轴距离均为R, C距离轴为2R,则当圆台旋转时
A. C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最大
B. B物体的摩擦力最小
C. 当圆台转速增加时, A比C先滑动
D. 当圆台转速增加时, B比A先滑动
12. 如图所示是自行车传动结构的示意图,其中Ⅰ是大齿轮,齿数为,Ⅱ是小齿轮,齿数为,Ⅲ 是后车轮,半径为R,设脚踏板的转速为n r/s,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行车前进的速度为
B.自行车前进的速度为
C.大齿轮、小齿轮、后车轮的角速度之比为
D.大齿轮、小齿轮、后车轮的线速度之比为
13.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质量为的小球,在半径为R的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形管道内做圆周运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通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
B.小球通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0
C.如果小球在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则此时小球给管道壁有竖直向下作用力
D.如果小球在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则此时小球给管道间的相压大小为6mg
三、实验题
14.(4分) 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运动时,小球A沿轨道滑下,离开轨道末端(末端水平)时撞开轻质接触式开关S,被电磁铁吸住的小球B同时自由下落。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做同样的实验,发现位于同一高度的A、B两球总是同时落地。该实验现象说明了A球在离开轨道后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
15.(4分) 做“研究平抛物体运动”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1)已备有如下器材:
A.白纸 B.图钉 C.方木板 D.斜槽轨道 E.小球
F.天平 G.铁架台 H.重垂线 L.秒表 J.刻度尺
上述器材中,不需要的器材有: 。(填器材名称前的字母)
(2)为了得到较准确的运动轨迹,在下面的操作要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为了调节使斜槽轨道的末端切线水平
B. 为减小实验误差,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轨道上不同位置滚下,最后取平均值
C. 为消除轨道摩擦力的影响,应使斜槽轨道的末端倾斜,直到小球能在轨道的末端匀速滚动以平衡摩擦力
D. 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16.(6分) 在“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某同学只记录了小 球运动途中的A、B、C三点的位置,取A点为坐标原点,则各点的位置坐标如图所示,g取10m/s2,则:
(1)平抛的初速度为 m/s。
(2)小球抛出点的位置坐标是( cm , cm)。
四、解答题(共30分,以下各题必须写出解题的必要过程,否则不能得分)
17.(10分)已知竖直上抛的物体的初速度为υ0=30m/s,取g=10m/s2,试求:
(1)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
(2)物体从上升过程中经过某点P到下降过程中经过该点历时4秒,求P点距地面的高度h.
18.(10分)如图所示,飞机离地面高度为H=500m,飞机的水平飞行速度为v1=100m/s,追击一辆速度为v2=20m/s同向行驶的汽车,欲使炸弹击中汽车,飞机应在距离汽车的水平距离多远处投弹?不考虑空气阻力,g取10m/s2。
19.飞行员驾驶飞机在空中竖直平面内做飞行表演,已知该飞行员身体所能承受的最大加
速度为5g(即重力加速度的5倍),若飞机从高处向下俯冲然后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
运动,轨迹圆周半径r为2500米,如图所示。求(1)飞机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2)
飞行员在轨道最低点时,飞机对飞行员的作用力是飞行员体重的多少倍。(g=10m/s2)
20.汽车试车场中有一个检测汽车在极限状态下的车速的试车道,试车道呈锥面(漏斗状),如图所示。 测试的汽车质量m=1 t,车道转弯半径R=150m,路面倾斜角θ=45°,路面与车胎的动摩擦因数μ为0.25,设路面与车胎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g取10 m/s2)求(1)若汽车恰好不受路面摩擦力,则其速度应为多大?(2)汽车在该车道上所能允许的最小车速.
2012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D C B B A A
二、双选题(选不全但无错选得2分)
7 8 9 10 11 12 13
BC AD BD CD AB BC BD
14.自由落体运动(4分)
15.(1)F、L (2分) (2)A D (2分,只选一个不得分)
16.(1)1 (3分) (2)-10;-5 (3分)
17.(1)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 (4分)
(2)物体从最高点落至P点所需时间为所求时间的一半,故最高点距P点
水流
A
B
B
A
C
A
B
S
H
H
v1
v2
r
O
o
r
θ
f
N
mg
θ中山市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
高一历史(文科班)第一次段考试题
审题:高一级历史备课小组
本试卷分I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请将第I卷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直接答在试卷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第Ⅱ卷和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范喜良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位农夫,他可能使用过的日常生产、生活用品是( )
A.铁锄 B.曲辕犁 C.翻车 D.棉衣
2、张军同学在探究“古代农业发展”课题过程中,选用了右侧两幅图片,他是想用这两则史料的变化来论证( )
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D.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3、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
①农用动力发生改变 ②自耕农经济出现
③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
B.战国时代的各国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
D.均田制所体现的是一种土地国有,自唐代开始实行
5、中国古代每—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工艺品最能代表该时期最高的手工业水平,下面的分类正确的是( )
A、商周——铁器 唐宋一陶器 明清一瓷器
B、商周——漆器 唐宋——青铜器 明清一瓷器
C、商周——玉器 唐宋——漆器 明清一造船
D、商周——青铜器 唐宋——瓷器 明清一棉织品
6、《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7、宋代是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有位同学想选择几个典型的事例作为自己撰写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小论文的标题,你认为合适的标题有( )
①坊墙轰然倒塌 ②汴河两岸群商荟萃
③带上纸币去赶集 ④海上丝绸之路看商业风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8、.位于山东聊城的山陕会馆是山西、陕西商人接洽商务、汇兑、装卸货物,唱戏酬神的活动场所,为商人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根据所学判断山陕会馆最早建于( )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9、唐朝前期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可以作为其直接证据的是( )
A.“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C.“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10、下图中的山西王家大院被梁思成称为“全国建筑宝库",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等。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继而大兴土木。这一现象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使传统建筑技术受阻
B.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
C.影响工商业扩大再生产
D.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11、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
A.商品经济的发展B.专制制度的衰落C.西方文明的影响 D.抑商政策的松动
12、《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科第反在次者。”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 )
A.汉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唐朝商品经济发展
C.徽商活动遍布全国各地 D.商人地位不断提高
13、下列有关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当时中国的工农业生产技术,基本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②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③白银广泛使用,大量农产品进入市场
④在运河沿线和江南地区出现许多工商业市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14、乾隆时期,一位大臣上奏折说:“一位官员私自与外国做生意”,乾隆帝帝非常震怒,其中的震怒的原因可能有( )
①重农抑商政策的反映 ②当时实行海禁政策
③害怕官员内外勾结威胁清朝统治④儒家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明清时期,中国错过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下列现象违背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 )
① 大力奖励农民开垦荒地② 实行“摊丁入亩”③ 大力实行以“八股取士”为代表的文化控制 ④ 对商品征收重税 ⑤实行“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④⑤
16、“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造成这种重大影响的事件是( )
A.郑和下西洋 B.新航路的开辟C.丝绸之路的开通 D.富尔敦发明汽船
17、《世界知识画报》2004年第一期的文章《一棵树和一座古城——马六甲掠影》中有一幅插图:马六甲河口兀立着一艘西欧人首次远航至马六甲附近时的巨大木船,尽管经历沧桑依然保存完好。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出这艘船最有可能属于谁的?(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18、在长期的争霸战争中,英国最终打败法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实质上反映了( )
A.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 B.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的胜利
C.英国海军的胜利 D.先进社会制度对落后社会制度的胜利
19、《全球通史》中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多数情况下,要完成大批定货,就需要有备用贷款,以购买原料和支付工资……这时,银行通过由大批储户和投资者的资产汇集而成的资本,满足了这些金融的需求”这表明资本主义社会( )
①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规模正在扩大②金融资本对当时的经济生活具有决定性作用
③不断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④克服了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无计划生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894 年估计约1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 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例如‘庚子赔款’(即《辛丑条约》的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陈争平等著《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始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资本输出基本来源于列强国内的剩余资本
C.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
D.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
21、“城市少年好事徒,手持快剪伺于途;蹩见豚尾及锋试,道旁观者拍手呼。”这首诗所描写的社会现象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
A. 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22、 读下列广告:“女学士周XX,现年28岁,……毕业于美国女子大学。现执教于京某女子学校。……自悬牌之日起,至民国8年1月止,某男士如有与XX有同等之能力及资产者,每日午后至6时,为会谈期。”对此材料评论正确的有( )
①其背景为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主张婚姻自由②反映当时一些女青年思想解放
③这一现象多出现于中国的大中城市 ④体现了西方近代进步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3、 茅盾小说《春蚕》中有这样的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从这段描写中获得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有( )
①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 ②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③小农经济遭受沉重打击 ④农村出现新式交通运输工具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4、卓别林大师的《摩登时代》生动刻画了工厂制度下机器生产对人的控制导致人类行为的失态、错乱。关于工厂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产生于手工工场时期 B.工业革命后
C.工厂制度是工业化时代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D.工厂制度适应了机器大生产的要求
25、李鸿章号称大清“裱糊匠”,他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子……但裱糊匠有何术能负其责?”这表明( )
①对晚清颓败的无能为力 ②以西方军事科技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③专制统治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④洋务运动无力回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6、11.“‘公和永’……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三厂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出口须运往外国市场……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三厂资本耗损殆尽。”这段材料表明“公和永”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B.规模较小且设备陈旧不堪
C.过分依赖外国资本主义 D.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27、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其阶段特征。下面是四名同学分别在2、3、5、6处填写的文字说明,正确的一组是( )
A.进一步发展、黄金时期、形势逆转、下降
B.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曲折发展、萎缩
C.进一步发展、迅猛发展、再创辉煌、下滑
D.艰难起步、进一步发展、萎缩、陷入绝境

28、右图是20世纪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
A.重义轻利思想 B.维新图强思想
C.实业救国思想 D.中庸自保思想
29、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美国经济的崛起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欧洲扩散
30、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证据是( )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国际交流,孕育着世界性市场的形成
②电力推动下的交通运输,密切了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新殖民主义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④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第Ⅱ卷 (材料题 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
材料一 明中后期,徽州“贾人几遍天下”,“不知贸迁”而贫困者受到鄙视。福建各地出产的绸、纱绢、铁、纸张、糖及荔枝,柑橘,”下吴越如流水”。景德镇的陶瓷、湖州的丝绵、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金箔及胭脂,行销日本,以至于有“大抵日本所须,皆产自中国”之说。明后期付元初在《论开洋禁书》中说:“西洋”(今泰国、柬埔寨等地)的苏木、胡椒、犀角、象牙,“皆中国所需要”;占有吕宋(今菲律宾)的葡萄牙、西班牙人,“好中国绫缎杂缯”,潮州丝在原产地一斤值白银一两,运送其地则“得价二倍”。直至十九世纪初,中国手工品在东南亚与东亚地区都保持其影响力。
—摘编自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等
材料二 泰西风俗,以工商立国,大较恃工为体,恃商为用,则工实尚居商之先;士研其理,工致其功,则工又必兼士之事……夫泰西百工开物成务,所以可富可强,可大可久者,以朝野上下敬之慕之,扶之翼之,有以激厉之之故也……中国果欲发愤自强,则振百工以前民用,其要端矣。欲劝百工,必先破去午年以来科举之学之畦畛,朝野上下,皆渐化其贱工贵士之心。 —薛福成《振百工说》
材料三: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来往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替代了。
—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中后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8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世界市场格局的主要变化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12分)
32.公元1500年以后,人类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逐步走向整体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通途变天堑 图二财富流荷兰,英国成海盗 图三 世界成一家
材料二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 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 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海底电缆的铺设、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有人在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材料四
(1)在世界史上促成“天堑”变“通途”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分)指出图一、图二、图三之间的内在联系。(6分)
(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形成的原因。(4分)
(3)结合所学的知识,列举材料三中提到的“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在19世纪的前期和后期各出现了哪些?(各举两例)(4分)而导致这些交通工具革新的动力发明各是什么?(2分)
(4)结合材料四分析,从可持续发展方面看,工业革命存在的问题是什么?(2分)
中山市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
高一历史(文科班)第一次段考(答题纸)
材料解析题,共40分
31、(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中后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8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近代世界市场格局的主要变化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 影响。(12分)
32. (1)在世界史上促成“天堑”变“通途”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分)指出图一、图二、图三之间的 内在联系。(6分)
(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形成的原因。(4分)
(3)结合所学的知识,列举材料三中提到的“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在19世纪的前期和后期各出现了哪些?(各举两例)(4分)而导致这些交通工具革新的动力发明各是什么?(2分)
(4)结合材料四分析,从可持续发展方面看,工业革命存在的问题是什么?(2分)
中山市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
高一历史(文科班)期中测试题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铁农具出现在春秋晚期,故范喜良可能会使用,A正确;曲辕犁出现在唐朝,翻车出现在三国,棉布成为普通百姓的衣料是在明朝。
2、答案:B
解析:图一是刀耕火种,图二是铁犁牛耕,这体现的是我国古代农耕方式的变化。
3、 答案:D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出现,导致土地私有制的产生,自耕农经济出现,同时,私商成为商人主体,官府垄断商业局面被打破,故四个选项都是正确的。
4、 答案:B
解析: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实际上是奴隶主贵族所有;地主土地私有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均田制始于北魏,A、C、D正确。战国的改革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故选B项。
5、答案:D
6、答案:D
解析:“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说明家庭手工业成本低廉,农民既种地又纺织,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7、答案: A
[解析]宋代,市坊制被打破;汴京两岸是当时最繁华的市场,如《清明上河图》;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繁盛,大量瓷器、丝绸出口海外,所列几个标题都是正确的。故选A项。
8、答案:D
解析:明清时期,我国出现了晋商、徽商等地域性商人,材料中提到的山陕会馆就是为商人服务的场所。
9、答案:B
解析:“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表明政府严厉禁止沿街开设商店,说明长安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
10、答案:C
解析:由题中材料可知:王氏以经商致富起家,后以作官光祖耀宗,然后再大兴土木。反映了商人地位低下,发财后多从政,大量的资本又用于住宅建设,影响了工商业的再投资。
11、答案:A
解析:明清之际,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改变了以往重农抑商的思想观念,开始以经商致富为荣。
12、答案:D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明显看出,商人的地位在明清时期有了比较大的提高,尽管政府依然在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13、 [答案]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根据教材知识不难判断,①②③④均正确,故选A项。
14、[答案] A
[解析]乾隆帝震怒的直接原因就是当时实行海禁政策,其实是重农抑商的反映。当时的海禁政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害怕官员与外面反清势力勾结。同时,乾隆帝显然对受过儒家教育的官员经商会更加不满,所以①②③④均正确,故选A。
15、[答案] D
[解析] ①⑤两项固化了小农经济③项束缚了人的思想,不利于科技创新④项也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②项实际上放松了对人身的控制,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D项。
16、答案:B
解析: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的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使各个地区的联系日益紧密。
17、答案:D
解析: 迪亚士只到达好望角。哥伦布到达美洲。达·伽马到达印度。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
18、答案:D
解析: 长期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英国最终打败法国,说明英国的资本主义制度要胜过法国的封建制度。
19、答案:A
解析:“克服了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无计划生产”,不准确,只能是缓解。所以④不准确。
20、答案:C
解析:鸦片战争后列强已经开始对华进行资本输出,A错误;根据题意可以一部分资本是对中国的掠夺转化成的,B错误;民族经济的资本主要来自中国的私人资本,D错误。
21、答案:D
解析: 解读材料,可知其反映的是剪辫子的事件,这些发生在辛亥革命时期。这个时期,是否剪辫子成了革命与不革命的重要标志,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22、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这是民国期间的广告。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和风俗发生很大变化,包括婚姻、平等自由的思想观念等,但主要体现在大中城市。
23、答案:C
解析: 小说的背景是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农村,②项不正确,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侵略,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但并没有彻底瓦解,其它选项都能反映近代中国农村社会状况。
24、答案:A
解析: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进入工业时代,工厂制度成为一种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故A错误。
25、答案:A
解析: 李鸿章的话反映了失望和无奈的情绪。题中四个选项都是对这段话的正确解读。
26、答案:C
解析: 材料表明“公和永”的技术、人才和市场都极为依赖外国,这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27、答案:B
解析:2为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3为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无暇东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春天”;5为国民政府前十年,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曲折发展;6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由于官僚资本的压榨,日本的军事侵略,美国的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萎缩。答案为B。
28、答案:C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从图片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有效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抓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莫教美利让四方”,反映了重庆商会渴望大办实业的愿望和爱国思想。正确答案选择C项。
29、答案:A
30、答案:C
解析:世界性市场的孕育应该是从新航路开辟以后就开始的,故排除①。
31、解析:(1)从“福建各地出产的绸、纱绢、铁、纸张、糖及荔枝,柑橘,天下吴越如流水.景德镇的陶瓷潮州的锦、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的金箔及胭脂。”这句可看出国内市场区域特征明显;并且远销日本,运送其地则”得价二倍得出对外贸易出超的结论。
(2)主要考察学生对同一时期中国及世界历史的掌握情况,结合当时世界历史可得出此结论。多中心的区域市场向世界市场转变;工业产品成为世界市场的主导是此时的变化。
参考答案:
(1)特点:国内市场区域特征明显;海外市场拓展;对外贸易出超。
影响:冲突贱商传统;倭寇、“洋禁”与海外贸易发展冲突;白银流入与货币化。
(2)变化:多中心的区域市场向世界市场转变;工业产品成为世界市场的主导。
影响:促进传统经济趋于破产,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转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成为世界市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半殖民地化。
32、(1)新航路的开辟。(2分)
联系: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2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2分)新航路开辟后,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开始走向整体世界。(2分)
(2)现象: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经济联系更加密切。(2分)
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交通、通讯的发展;国际贸易;资本输出;武力逼迫(任两点2分)
(3)蒸汽机车和汽轮、汽车和飞机(4分,正确的就给分);万能蒸汽机和内燃机(2分)
(4)环境污染,生态破坏。(2分)
姓名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登分号————————成绩——————2012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英语试题
第一部分:语言知识及应用(共两节,满分25分)
第一节:完形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1--15各题所给的A、B、C和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Last winter, when I was heavily pregnant(怀孕), I was visiting my sister and brother-in-law’s house. I had to park my car in a nearby parking lot because they didn’t have a place for parking. The snow was extremely heavy and there was lots of 1 on the ground, so not many people dared to go out that evening! When I left their house and 2 to my car around 11pm, I noticed that my car was the only one 3 .
Surrounded by silence, I rushed into the car nervously. When I finally tried to 4 away, my wheels began to spin(打滑). I realized I was stuck! I wondered what I should do. 5 , in my rear-view mirror(后视镜), I saw four teenage boys 6 my car. They were walking side by side in a line and behaved a bit like 7 ------ at least I thought that was what they looked like. My car was in a very 8 area and I was so frightened when I saw them. I was certain they were coming to my car to 9 me.
Terrified, I just froze. One of the young men tapped on my window 10 and said, “Excuse me, Madam, would you like some 11 You seem to have a problem with the car.” Still a little afraid, I said, “I am stuck.” And the young man said, “It’s okay. Stay in your car and we’ll 12 you out of the snow.” And they did! When they finally got my car out of the snow, they 13 and waved good-bye to me. I rolled down my window and thanked them, 14 to have judged them so poorly.
People like to judge the person they come across, and they are in turn judged by others. It’s natural that we judge others, but when we do this, we shouldn’t 15 the old saying, “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 ) 1. A. sand B. ice C. stone D. water
( ) 2. A. looked B. escaped C. returned D. pointed
( ) 3. A. left B. destroyed C. prepared D. sold
( ) 4. A. walk B. run C. drive D. get
( ) 5. A. Actually B. Suddenly C. Obviously D. Finally
( ) 6. A. damaging B. touching C. hitting D. approaching
( ) 7. A. robbers B. students C. policemen D. soldiers
( ) 8. A. secret B. bright C. lonely D. dirty
( ) 9. A. support B. harm C. serve D. warm
( ) 10. A. rapidly B. loudly C. helplessly D. gently
( ) 11. A. change B. advice C. fun D. help
( ) 12. A. pull B. push C. lead D. put
( ) 13. A. waited B. shouted C. smiled D. joked
( ) 14. A. sorry B. delighted C. confident D. frightened
( ) 15. A. hate B. stop C. follow D. forget
第二节: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一小题1分,满分10分)
阅读下列短文,根据上下文在空格中填入恰当的词,或用括号中所给的适当形式填空。
Some people live in the world for body while others for dignity(尊严).
I once took a walk along the street 16 a Saturday dusk, with a Pepsi can in my hand. An old woman in ragged clothes, 17 was living on collecting used cans, jars and tins, moved slowly towards me, with a bag on the back! 18 (walk) nearer, she looked up at me and then fixed her eyes on my can. At that time, I hadn’t finished my cola, so I gave 19 several coins instead.
She stared at me for a few seconds 20 handed back the money. Quite confused, I asked: “Why not Isn’t that 21 you want ”
“I am not a beggar,” she said 22 (serious), word by word.
Instantly, I felt so sorry. I had intended 23 (help) her, completely misunderstanding her. Thus I hurt her. What I could do at that moment was only to drink up the cola and handed her 24 emptied can. This time, she gave me a smile with 25 (satisfy) and gratitude in her eyes. The woman is poor in material life but is so respectable as a man. I am not only moved but also have learned a good lesson.
第二部分:阅读(共两节,满分50分)
第一节:阅读理解(每一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February has long been a month of romance. With the sweet smell of roses in the air, romantic films hit cinemas and love stories fill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On the 14th day, it is a custom for a boy to take his girlfriend out to dinner, buy her flowers and chocolates, write poems, sing to her or even spell out her name with rose petals! This is what you see on Valentine’s Day, a day named after Valentine who was a priest(牧师) in the third century Rome. When the emperor (皇帝) decided that single men could become better soldiers than those with wives, he didn’t allow marriage.
But Valentine continued to perform marriage ceremonies for young lovers in secret. When his actions were discovered, the emperor sentenced him to death. While in prison, it is said that Valentine fell in love with the daughter of his prison guard. Before his death, he wrote her a letter, which he signed “From your Valentine”, an expression that is still in use today. Valentine died for what he believed in and so he was made a Saint (圣徒), as well as becoming one of history’s most romantic characters.
Nowadays, Valentine’s Day is also popular among Chinese young people. Some students are planning to make Valentine’s cards for parents, teachers and friends. Others want to hold parties at which they will exchange small gifts and eat heart-shaped cakes. The idea is to have fun and encourage people to share in the spirit of St. Valentine.
26. Why did the emperor in Rome not allow marriage in his country
A. Because there were few women in his country at that time.
B. Because he thought men without wives could be better soldiers.
C. Because there wasn’t enough food for so many people.
D. Because he wanted to control the birth rate.
27. Valentine was put into prison because ______.
A. he killed one of the soldiers
B. he stole a lot of food
C. he didn’t obey the emperor’s order
D. he didn’t want to be a soldier
28. The last paragraph mainly tells us ______.
A. students in China send cards to their teachers
B. it is a good idea to celebrate Valentine’s Day in China
C. it is interesting to celebrate Valentine’s Day in China
D. Valentine’s Day is also popular in China now
29. What is the author’s feelings toward Valentine .
A. Honor and respect. B. Love and joy.
C. Praise and disbelief. D. Sorrow and humor.
3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NOT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A. Valentine’s Day is a Festival in honor of a person.
B. Valentine is a brave priest who died for what he believed in.
C. All the young people in the 3rd Century could not get married freely.
D. People at that time in Rome lived in a hard time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emperor.
B
What will man be like in the future — in 5,000 or even 50,000 years from now We can only make guesses, of course, but we can be sure that he will be different from what he is today, for man is slowly changing all the time.
Let us take an obvious example. Man, even five hundred years ago, was shorter than he is today. Now, on average, men are about three inches taller. Five hundred years is relatively a short period of time, so we may suppose that man will continue to grow taller. Again, in the modern world we use our brains a great deal. Even so, we still make use of only about 20% of the brain’s capacity(容量). As time goes on, however, we shall have to use our brains more and more, and finally we shall need our brains more and more, and finally we shall need larger ones! This is likely to bring a physical change too: the head, in particular the forehead, will grow larger.
Nowadays our eyes are in constant use. In fact, we use them so much that very often they become weaker and we have to wear glasses. But over long period of time it is likely that man’s eyes will grow stronger.
On the other hand, we tend to make less use of our arms and legs. These, as a result, are likely to grow weaker. At the same time, however, our fingers will grow more sensitive because they are used a great deal in modern life.
But what about hair This will probably disappear from the body altogether in course of time because it does not serve a useful purpose any longer. In the future, then, both sexes are likely to be bald.
Perhaps all this gives the impression that future man will not be a very attractive creature to look at! This may well be true. All the same, in spite of all these changes, future man will still have a lot in common with us. He will still be a human being, with thoughts and motions similar to our own.
31. The passage mainly tells us that __________.
A. Man’s life will be different in the future
B. Future man will look quite different from us
C. Man is growing taller and uglier as time passes
D. Man’s organs’ functions will change
32. What serves as the evidence that man is changing
A. Man has got stronger eyes now than he ever had.
B. Man’s hair is getting thinner and thinner.
C. Man’s arms and legs have become lighter and weaker.
D. Man has been growing taller over the past 500 years.
33. The change in man’s size of the forehead is probably because __________.
A. he makes use of only 20% of the brain’s capacity
B. his brain has grown larger over the past centuries
C. he will use his brain more and more as time goes on
D. the other 80% of his brain will grow in due time
3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a human being in the future
A. He is hairless because hair is no longer useful.
B. He has smaller eyes and wears better glasses.
C. His fingers grow weaker because he doesn’t have to make use of them.
D. He thinks and feels in a different way.
35. It is implied that __________.
A. human beings will become less attractive in the future
B. body organs will become poorer if they are not used often
C. human beings hope for a change in the future life
D. future life is always predictable
C
If you have to miss a meal a day, which meal will cause you fewest health problems if you don’t eat it If you have to make a decision of this type, most people (especially very busy people) will choose to skip breakfast.
However, many experts in the field of health consider breakfast ( the meal which “break” you “fast” )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t meal of the day. If we eat a good breakfast, they say, we will have the energy and nutrients (营养) we need to begin our working day with vigor(活力) and stay hopeful with good honor. However, many people skip breakfast or substitute a cup of coffee for a well balanced meal. What happens if we ignore the importance of breakfast
One recent study conduc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tested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Participants included both males and females who ranged in age from 12 to 8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f a person eats an adequate breakfast, he or she will work more efficiently and more productively than if he or she skips breakfast or eats a very poor breakfast. This fact appears to be especially true if a person’s work involves mental(脑力的) activities. The study showed that if school-children eat fruit, eggs, bread and milk before going to school, they will learn more quickly and will be able to concentrate (集中)on their lessons for a longer period of time than if their breakfast is inadequate.
The study also showed that contrary to what people believe, if you skip breakfast, you will not lose weight. This is because people become so hungry if they skip breakfast that they eat too much for lunch and end up gaining weight instead of losing. So remember, if you want to lose weight, skipping breakfast will not help you. You will likely lose more weight if you decrease your other meals.
36. According to experts, breakfast is the most important meal of the day because _____.
A. a good breakfast breaks you down fast
B. you’ll lose weight quickly if you skip breakfast
C. breakfast provides what a person needs to work
D. after a long night, you’ll feel very hungry
37. The underlined part “substitute a cup of coffee for a well balanced meal”(Para. 2) probably means _______.
A. to exchange a cup of coffee for a well balanced meal.
B. To drink a cup of coffee instead of a well balanced meal.
C. To change a cup of coffee into a well balanced meal.
D. To regard a cup of coffee as a well balanced meal.
38. The example of school-children in para.3 shows that _______.
school-children will be quick and attentive all day if they eat breakfast
a proper breakfast will make mental workers more efficient
fruit, eggs, bread and milk are the best breakfast for mental workers
school-children who have breakfast are much brighter than those who don’t
3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Para. 4
Some people skip breakfast because they want to be slimmer.
Most people who skip breakfast actually eat more for lunch.
People put on weight because they eat too much breakfast.
Skipping breakfast won’t help people who want to lose weight.
40.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is _______.
A. How to Lose Weight B. What’s a Healthy Diet
C. Surprising Results of a Study D. Breakfast – A Meal That Breaks You Fast
D
Life is difficult.
It is a great truth because once we truly understand and accept it, then life is no longer difficult.
Most do not fully see this truth. Instead they complain(抱怨) about their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as if life should be easy. It seems to them that difficulties stand for a special kind of suffering especially forced on them or else on their families, their class, or even their nation.
What makes life difficult is that the process of fac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is a painful one. Problems, depending on their nature, cause sadness, or loneliness(孤独) or regret or anger or fear.
These are uncomfortable feelings, often as painful as any kind of physical pain. And since life causes a lot of problems, life is always difficult and is full of pain as well as joy.
Yet, it is in this whole process of solving problems that life has its meaning. Problems are the serious test that tells us success from failure. When we want to encourage the growth of human spirit, we encourage the human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 just as in school we set problems for our children to solve. It is through the pain of meeting and working out problems that we learn. As Benjamin Franklin said, “Those things that hurt, instruct(指导).” It is for this reason that wise people learn not to fear but to welcome the pain of problems.
41.Which sentence best express the central point of the passage
A.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represent a special kind of suffering.
B. We become stronger by fac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of life.
C. Life is difficult because our problems bring us pain.
D. People like to complain about their problems.
42. The writer probably used just one short sentence in the first paragraph to ___.
A. save space B. persuade readers
C. make readers laugh D. get readers’ attention
43. The main idea of paragraph 3 is that _________.
A. most people feel life is easy
B. the writer feel life is easy
C. the writer likes to complain about his problems
D. most people complain about how hard their lives are
44.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e give school children difficult problems to solve in order to ______.
A. encourage them to learn
B. teach them to fear the pain of solving the problems
C. help them learn to deal with pain
D. teach them how to respect problems
45. The saying from Benjamin Franklin “Those things that hurt, instruct” suggests that ______.
A. we do not learn from experience
B. we do not learn when we are in pain
C. pain teaches us important lessons
D. pain cannot be avoided
第二节:信息匹配(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阅读下列材料,从所给的六个选项(A、B、C、D、E和F)中,选出符合各小题要求的最佳选项,并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卷标号为46-50的相应位置上。(注意:如果选E项请将在答题卡中填涂AB,如果选F请填涂CD)
A.DETECTIVES ABROAD
Read about the lives of real detectives. This monthly magazine brings you up-to-date true stories about real life of detectives as they chase criminals across continents. Find out how some of the most dangerous criminals in the world are caught by some of world's finest detectives. Follow their routes on the free map which comes with every issue.
B. WORLD TRAVEL
This weekly magazine can bring the world to your home. Have you ever wondered what the Chinese eat for breakfast Did you know that the Sahara Desert is getting bigger every year This fascinating magazine, full of color photographs, is your window on the world.
C. ONLY 16
Every week well-known writers bring you the latest teenage love stories. Each magazine carries three full-length stories as well as cartoons and color pictures of your favorite film stars.
D. EUROPE NEWS
The weekly magazine keeps you in touch with what's happening. Filled with facts and figures about almost everything you can think of, plus articles by our regular writers on the week’s most interesting news stories. Special back page sums up the news for the busy readers.
E. OLD SCHOOLHOUSE
The magazine is approximately 200 pages, full color, and packed with support and fun! Columns: Creation Answers with AiG’s Ken Ham, Resource Room for special needs home schooling with Christine Field, Diana Waring’s History column, our Finishing the Race (High School) department, and Show and Tell – where readers share their own detailed methods and curriculum choices.
F. CRIME AND CRIMINALS
These exciting short stories are written by well-known crime writers. Every magazine brings you the best in criminal thrillers, stories are so good that you won't be able to put the magazine down. And every month we leave one crime unanswered so that you, that reader, can play detective.
请阅读以下读者的信息,然后匹配读者和适合他/她的杂志:
46. Emi is a university student studying Italian and Politics. She doesn't have much time to read anything very detailed but she is looking for something with plenty of news and information.
47. Carrie is sixteen years old and loves spending time listening to pop music and lying on her bed reading. She is always interested in finding out more about some of the stars in the world of pop and fashion.
48. Bill travels a lot when he was younger. Now that he has stopped his work, he enjoys reading about foreign people, places and customs even if he has already visited that part of the world.
49. Leroy used to be a detective. He still takes an active interest in the work of the police, but these days he enjoys reading fictions after years spent chasing real criminals.
50. Brigitte has a five-year-old daughter and after several talks with her husband, she is considering to educate their daughter at home. She would like a magazine to learn about this new trend.
第三部分:词汇(每题1分, 共10题,;满分10分)
play tricks on, genuine, permission, limited, independent, balanced, celebration, account for, dress up, unbelievable, religious, humorous, take place, benefited, energy
51. Strictly speaking, we should get the boss's ____________before we do this.
52. A ____________ diet will give you lots of energy.
53. He has been asked to ________ his absence.
54. Don’t bother to e as you are.
55. She seems ____________,but I still don’t know whether I should trust her.
56. Zhao Benshan’s __________ words made every audience present laugh.
57. Thank you for your good advice, from which I have ______________ greatly.
58. He wandered around Tibet for about two months. His experience is ___________.
59. He went to church every Saturday due to his ______________ belief.
60. Since tomorrow is your birthday, we will have a ______________ of it.
第四部分: 书面表达 (共1题;满分15分)
请根据下面提供的内容写一篇人物简介
【写作要求】
1. 只能使用5个句子表达全部内容。2. 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和班级。
【评分标准】
句子结构准确,信息内容完整,篇章结构连贯。
【参考词汇】法国公开赛:French Open女单冠军: singles title大满贯:Grand Slam
人物简介 李娜,1982年2月26日出生,从小就对运动有天赋,6岁开始练习羽毛球,9岁转学网球;
主要经历及获得荣誉 1. 2002年:离开网球场,到大学读书;两年后重返球场; 2. 在包括她丈夫在内的几位著名教练的指导下,进步神速;3. 2011年:法国公开赛女子单打冠军,第一位获得大满贯赛事单打冠军的亚洲网球选手;
2012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英语试题答案
完形填空:
1-5BCACB 6-10 DACBD 11-15 DBCAD
语法填空:
16. on 17. who 18. Walking 19.her 20. and 21. what 22.seriously
23.to help 24.an 25.satifaction
阅读:
26-30 BCDAC 31-35 BDCAB 36-40 C B B C D
41-45BDDAC 46-50 DCBFE
词汇:
51.permission 52.balanced 53.account for 54.dress up 55.genuine 56.humorous 57.benefited 58.unbelievable 59.religious 60.celebration
作文范文
Born on Feb 26, 1982, Li Na has a gift for sports from her childhood. She began to practice badminton at the age of six and was introduced to play tennis when she was nine. In 2002 she took a break from tennis to study at university, but two years later she returned. With the help /(Under the guidance ) of some famous coaches, including her husband /Following the instructions of several famous coaches, she has been making greater and greater achievements/ progress/ improvement(s) rapidly. As a result she won the 2011 French Open singles title, becoming the first player from Asia to win a Grand Slam in singles.
班级 登分号 姓名 统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2012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英语答题卡
语法填空:
1. 2. 3.
4. 5. 6.
7. 8. 9.
10.
词汇:
1. 2. 3.
4. 5. 6.
7. 8. 9.
10.
作文: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