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人教2003课标版 选修2-3 第一章光的折射 第二节《全反射 光导纤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光的全反射现象;掌握临界角的概念和发生全反射的条件;了解全反射现象的应用;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学习探究科学的方法──比较法;通过实验设计和动手实验,经历探究科学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互动实验,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全反射现象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理论观察分析周围事物的习惯,了解物理知识与现代科技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形成全反射的概念、条件、临界角的概念及计算 【教学难点】处理生活中的全反射现象,解释光纤原理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启发诱导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重点是形成全反射的概念、掌握全反射现象的产生条件,因此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有两个,一是按照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进行教学:直观实验→引导学生探索→经过分析、比较、抽象、形成假说→验证得到证实→通过概括形成概念→巩固深化。二是思路是以实验为主线。通过两个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揭示全反射的现象与产生条件,另外增加学生探究性实验,通过学生间的讨论、设计、动手及合作,使学生对全反射概念的理解更加准确、丰富和全面。最后通过全反射的应用性实验,开拓学生的视野。 【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 入 新 课 上课伊始,教师播放自制魔术视频两个。第一个是硬币消失魔术 第二个是图形变变变魔术 教师并未解释原因,为魔术揭秘埋下伏笔 接下来进行上一节课知识点的复习,包括折射现象、折射定律、折射率等,把学生的注意力快速转移到探究知识的方向上 学生观看 思考、回答 创设情境,通过两个小魔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 一、 全 反 射 1、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 通过表格可以看出,不同介质的折射率不同,科学家把折射率较小的介质定义为光疏介质,折射率较大的介质定义为光疏介质,接下来强调关键词“较小”、“较大”的区分,提问学生,玻璃相对于水是光疏介质,相对于金刚石却是光密介质,强调其相对性。 2、全反射 接下来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两种情况下完整的光路图,分别是光由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和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引导学生注意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比较。 设疑:在两种情况下都增大入射角会有什么现象产生呢?先分组实验第二种情况(突出重点)第一种情况等分析全反射条件是再进行对比,水到渠成的引出全反射条件 先介绍清楚实验器材,激光先由空气沿半径射入玻璃,但是 由于入射光垂直于界面,所以折射光线不偏折,仍沿半径射向圆心,直接研究从玻璃射向空气即可 实验(1)分组实验,回答课件中问题 观察现象后回答: 随着入射角的逐渐增大的过程中 折射角逐渐________________; 折射光线亮度逐渐 ; 反射角逐渐 ; 反射光线亮度逐渐 ; 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时,折射光线 ,所有光线全部反射。 通过实验很自然的得出全反射的概念,将实验过程用光路图的形式再次细致展现,由动手实验转换成感官刺激,加强理解全反射的方方面面。 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 光全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 再强调这里面的特殊角得出临界角的概念:我们把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用符号C表示。 提问:在实验过程中想得到全反射现象的条件是什么? 如果是从玻璃射向空气,会怎么样呢? 实验 (2)如图,入射角逐渐增大,请判断分析将会发生什么结果? 学生实验后,得出结论,这种情况下没有全反射现象产生。老师用玻璃砖将两种情况再次演示一遍,归纳出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且当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时 教师再设置问题:“若光从某介质射向真空,已知介质的折射率,如何求解临界角?”学生充分讨论推导后,教师板书归纳,得到全反射临界角的计算公式 以展示解决全反射问题的一种思路方法. 举例三种介质的临界角 水的临界角为48.8°, 各种玻璃的临界角为32°~42°, 金刚石的临界角为24.4° 引导学生回答哪种介质最容易发生全反射,金刚石作为钻石的原石全反射能力极强,从而引出钻石中的全反射现象,通过一个小故事,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活动1:分组探究实验 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现象 活动2:分组探究实验 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的现象 在实验中探索全反射现象,找出规律 通过讨论、探究等活动 增强实验设计能力。 激发学生兴趣 二 光 导 纤 维 钻石如此璀璨夺目,还有一种灯也很璀璨,叫做光纤灯,光源发出的光在塑料丝中传播,没有侧漏,由端点射出。塑料丝像一根根传光的纤维,叫做光导纤维,简称光纤。将塑料丝伸直和弯曲效果是一样的,这和我们曾经学过的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是否相违背呢?(设疑,让学生很想继续探究下去) 播放一段水流传光的视频,清晰的看到,光并没有弯曲,而是在界面上不断的全反射。 实用光纤是由纯度极高的玻璃等透明材料拉制成的极细的纤维,由内芯和外套组成,内芯的折射率大于外套的折射率,一束光由一段射入,在内芯中不断被全反射,再从另一端射出。 联系实际,光纤可以应用到通讯和医疗等领域。 光纤通信:载有声音、图像以及各种数字信号的激光从光纤的一端输入,就可以沿着光纤传输到千里以外的另一端,实现光纤通信。 医学上用光导纤维制成内窥镜,用来检查人体肠、胃、气管等内脏的内部。实际的内窥镜装有两组光纤,一组用来把光传到人体内部用于照明,另一组用来观察。 之后进行魔术揭秘: 随堂练习 练习.某介质的折射率为√2,一束光从介质射向空气,入射角为60°,如图1所示的哪个光路图是正确的?[ ] 查找资料 生活中还有哪些全反射现象呢,发给每组学生一个ipad,在浏览器中搜索。 其中全反射棱镜是下节课主要内容。 讲述水或玻璃中的气泡很明亮、海市蜃楼、沙漠蜃景等 光从水或玻璃射向气泡时,一部分光在分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 大气中的光现象——海市蜃楼(海面) 解释:海面上下层空气温度低,密度大,折射率大,上层空气温度高,密度小,折射率小,远方物体发出的光线向空中入射时不断折射弯曲,到某高度时发生全反射,再射会地面,观察者感觉这光线来自空中。 大气中的光现象——沙漠蜃景(沙漠或马路) 解释:贴近地面空气温度高,密度小,折射率小,上层空气温度低,密度大 ,折射率大 。远方物体发出的有些光线向地面入射时不断折射弯曲,到地面附近时发生全反射,再折向上射向远处空中,观察者感觉这光线来自地下。 演示实验 光纤灯 观看视频 解释开始的魔术 随堂练习 用iPad搜集资料 播放视频 清晰的看到光在水流中的多次全反射 感官刺激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资料、讨论、交流的能力 感官刺激 小结 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 全反射定义。 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 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临界角: 新内容梳理 归纳总结 课后 作业 ?查资料,生活中还有那些现象属于全反射 ?全反射棱镜的原理 查找资料 加深巩固 板书设计 全反射 光导纤维 全反射 ③ 条件 光疏介质 光密介质 ④计算 全反射 定义 二、光导纤维 临界角 六个小组评定给分 二组 一组 四组 三组 六组 五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