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高照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科阶段性质量检测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20八上·秀洲月考)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古代印度地区曾产生楔形文字②古代埃及地区产生了象形文字③《汉谟拉比法典》是用楔形文字书写的④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夏朝开始的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2020八上·秀洲月考)“苦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曰婆罗门,净行也……二曰刹帝利,王种也……三曰吠舍,商贾也……四曰首陀罗,农人也……”《大唐西域记》的记载说明在古代印度( )A.首陀罗与刹帝利不得通婚 B.佛教反对婆罗门C.种姓制度是雅利安人创造的 D.国王是第二等级3.(2020八上·秀洲月考)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统治者,“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这标志着下列哪种制度的出现(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种姓制4.(2020八上·秀洲月考)下列国家中,既属于春秋五霸又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A.齐国、秦国、晋国 B.韩国、赵国、魏国C.宋国、晋国、齐国 D.齐国、秦国、楚国5.(2020八上·秀洲月考)关于西周时期墓葬用品的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反映的本质问题是西周社会( )A.青铜器铸造技术先进 B.腐败现象非常严重C.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D.经济发展很不平衡6.(2020八上·秀洲月考)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姓、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名子耕,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西汉时期 D.秦朝时期7.(2020八上·秀洲月考)下列思想家与其主张搭配不正确的是( )A.孔子——“因材施教”“克己复礼”B.韩非子——强调“法与时移”C.墨子——崇尚“自然”主张“无为”D.孟子——“民贵”“君轻”8.(2020八上·秀洲月考)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中结论符合史实的有( ) 史实 结论① 雅典民主制度 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典范② 《十二铜表法》 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③ 古罗马的文明成就 对西方文化作出开创性和奠基性的贡献④ 拉丁语在罗马帝国境内广泛传播 现代的很多语种都是从拉丁语演化而来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9.(2020八上·秀洲月考)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转型的重大历史变革时期。推动这一时期变革的根本动力是( )A.牛耕和铁农具的推广使用 B.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C.诸侯国要富国强兵 D.新兴地主阶级和农民的产生10.(2020八上·秀洲月考)下列对古希腊文化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苏格拉底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等学科体系B.古希腊是欧洲戏剧之乡C.希腊神话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奇葩D.阿里斯多芬被誉为“喜剧之父”11.(2020八上·秀洲月考)“大秦”是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的称呼。下列关于古罗马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拉丁语是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 ②元老院是罗马共和国权力最大的国家机构③公元27年凯撒独揽罗马大权 ④《汉谟拉比法典》是第一部罗马成文法典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12.“我的生命是不能贱卖的。我宁可战斗而死去,不要走上不光荣的结局。让显赫的功勋传到来世。”这句话出自一部再现古希腊社会图景的不朽世界文学名著,这部名作是( )A.《马可 波罗游记》 B.《天方夜谭》C.《荷马史诗》 D.《神曲》二、非选择题13.(2020八上·秀洲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战国策·秦策》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1)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的性质是什么?(2)结合材料概括商君针对秦国采取的主要措施。(3)结合材料概括商君主要措施的历史影响。(4)“……宗室贵戚多怨望……”中,宗室贵戚为何多“怨”?14.(2020八上·秀洲月考)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古希腊不仅在政治领域建立了影响深远的民主制度,而且在哲学、科学、文学、戏剧和美术等领域成就斐然,产生出灿若群星的文化巨匠,显现出智慧的光芒和人性的辉煌,对西方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材料二:罗马共和国设有公民大会和元老院。元老院是权力最大的国家机构,由三百多名贵族组成,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颁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典。材料三: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说过,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1)请列举出古希腊在文学、科学、艺术方面创造的辉煌成就各一例。(2)写出雅典民主制度的实质;指出罗马共和国政治体制的特点。(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列举史实说明罗马帝国对世界的三次征服。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解析】【分析】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不是从夏朝开始的;①④错误。B项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文字,可用排除法解答。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2.【答案】D【知识点】古代印度及佛教【解析】【分析】据题干关键信息“一曰婆罗门,净行也……二曰刹帝利,王种也……三曰吠舍,商贾也……四曰首陀罗,农人”中“二曰刹帝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国王属于第二等级。A,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D项国王是第二等级是《大唐西域记》的记载说明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种姓制度。题干关键信息“一曰婆罗门,净行也……二曰刹帝利,王种也……三曰吠舍,商贾也……四曰首陀罗,农人”。 需要准确掌握印度种姓制度的等级划分与分工以及影响。3.【答案】B【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分析】A项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突出的表现是尧舜禹的禅让,不符合题意;B项世袭制开始的标志是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统治者,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从此“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这是王位世袭制的开始,符合题意;C项分封制是西周建立后实行的加强统治的措施,不符合题意;D项种姓制是印度的一种社会等级制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制是一种“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度,开始于我国的夏朝。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夏朝、启继承父位,“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等。注意对重要制度准确记忆和理解。4.【答案】D【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解析】【分析】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战国七雄指的是齐、楚、秦、燕、赵、魏、韩,既属于春秋著名霸主又是战国七雄的是齐国、秦国、楚国。AB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项齐国、秦国、楚国既属于春秋五霸又属于战国七雄,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知道属于春秋五霸,又属于战国七雄的是齐、楚、秦。5.【答案】C【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分析】根据题干限定信息“本质”,依据题干“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可知,地位高的人用鼎多,地位低的用鼎少,体现出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AB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是题干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周的等级制度,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并理解西周社会的等级制度的相关知识。6.【答案】B【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解析】【分析】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春秋时期牛耕开始使用,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牛耕的使用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牛耕使用的时期是在春秋末年。7.【答案】C【知识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家的创始人是战国时期的墨子,他主张“兼爱”(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和“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老子是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他认为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老和少,是我国最早提出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家,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ABD三项搭配都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墨子——崇尚“自然”主张“无为” 搭配不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百家争鸣的有关内容。注意准确识记百家争鸣的有关内容。8.【答案】D【知识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是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的基础,所以②表述错误;对西方文化做出开创新和奠基性贡献的是古希腊文明,所以③表述错误。D项①④结论符合史实,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古希腊罗马文明的识记。掌握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有关知识。9.【答案】A【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解析】【分析】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推动了社会其他方面的变化。所以,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转型的历史重大变革时期,推动变革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A项牛耕和铁农具的推广使用是推动春秋战国时期变革的根本动力,符合题意;BCD三项均是其中的具体原因,而非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变革的根本动力,要求具备运用所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0.【答案】A【知识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亚里士多德是希腊科学家,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逻辑学等学科体系,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A项苏格拉底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等学科体系叙述不正确,符合题意;BCD三项叙述都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古希腊文化成就。重点识记亚里士多德的成就及地位。11.【答案】B【知识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拉丁语是罗马帝国境内的官方语言;罗马共和国时期最重要的行政官职都由贵族担任,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掌握着统治大权,是罗马共和国权力最大的国家机构,故①②符合题意。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十二铜表法》是第一部罗马成文法典,故③④不符合题意。B项①②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方古典文明,要求具备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12.【答案】C【知识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古希腊”“世界文学名著”,链接所学知识可知,四个选项中只有《荷马史诗》符合这两个条件。故答案为C。【点评】 掌握古希腊文化的相关知识。13.【答案】(1)商鞅变法。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2)经济: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军事:奖励军功,立有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政治:建立县制,由国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3)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国力大增,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4)商鞅变法措施中,奖励军功,立有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这一措施严重侵害了秦国贵族宗亲的利益,所以宗室贵戚多“怨”。【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解析】【分析】(1)据三则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商鞅变法。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中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体现商鞅变法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2)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3)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4)商鞅变法中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触及到旧贵族的利益,所以宗室贵戚多“怨”。故答案为:(1)商鞅变法。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2)经济: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军事:奖励军功,立有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政治:建立县制,由国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3)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国力大增,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4)商鞅变法措施中,奖励军功,立有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这一措施严重侵害了秦国贵族宗亲的利益,所以宗室贵戚多“怨”。【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对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14.【答案】(1)文学: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喜剧之父阿里斯多芬;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科学:阿基米德的杠杠定律和浮力定律;亚里士多德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和逻辑学等学科体系。艺术:米隆《掷铁饼者》。(2)雅典民主制度实质:雅典民主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基础上的奴隶制民主;罗马共和国政治体制的特点:贵族政治与民主政治的结合。(3)武力征服:罗马帝国通过对外军事扩张在2世纪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使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海;宗教征服:1世纪,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创立,逐渐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法律征服: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知识点】西方文明的摇篮;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1)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希腊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创造了辉煌成就。文学上有《荷马史诗》;艺术上,希腊戏剧艺术成就很高,如《俄狄浦斯王》;科学上,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2)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其实质上是以雅典工商奴隶主为领导的奴隶主阶级对于奴隶、非公民群众实行专政的工具。归根结底,它是为奴隶主阶级整体的经济利益而服务,奴隶主阶级的民主。罗马共和国,国家由元老院、执政官和公民大会三权分立。掌握国家实权的元老院由贵族组成。执政官由公民大会从贵族中选举产生,行使最高行政权力。公民大会由平民和贵族构成。所以罗马共和国的政治体制特点:贵族政治和民主政治的结合。(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力征服:罗马帝国通过对外军事扩张在2世纪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使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海;宗教征服:1世纪,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创立,逐渐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法律征服: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故答案为:(1)文学: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喜剧之父阿里斯多芬;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科学:阿基米德的杠杠定律和浮力定律;亚里士多德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和逻辑学等学科体系。艺术:米隆《掷铁饼者》。(2)雅典民主制度实质:雅典民主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基础上的奴隶制民主;罗马共和国政治体制的特点:贵族政治与民主政治的结合。(3)武力征服:罗马帝国通过对外军事扩张在2世纪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使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海;宗教征服:1世纪,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创立,逐渐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法律征服: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希腊、古罗马的相关知识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具备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 / 1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高照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科阶段性质量检测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20八上·秀洲月考)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古代印度地区曾产生楔形文字②古代埃及地区产生了象形文字③《汉谟拉比法典》是用楔形文字书写的④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夏朝开始的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B【知识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解析】【分析】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不是从夏朝开始的;①④错误。B项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文字,可用排除法解答。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2.(2020八上·秀洲月考)“苦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曰婆罗门,净行也……二曰刹帝利,王种也……三曰吠舍,商贾也……四曰首陀罗,农人也……”《大唐西域记》的记载说明在古代印度( )A.首陀罗与刹帝利不得通婚 B.佛教反对婆罗门C.种姓制度是雅利安人创造的 D.国王是第二等级【答案】D【知识点】古代印度及佛教【解析】【分析】据题干关键信息“一曰婆罗门,净行也……二曰刹帝利,王种也……三曰吠舍,商贾也……四曰首陀罗,农人”中“二曰刹帝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国王属于第二等级。A,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D项国王是第二等级是《大唐西域记》的记载说明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种姓制度。题干关键信息“一曰婆罗门,净行也……二曰刹帝利,王种也……三曰吠舍,商贾也……四曰首陀罗,农人”。 需要准确掌握印度种姓制度的等级划分与分工以及影响。3.(2020八上·秀洲月考)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统治者,“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这标志着下列哪种制度的出现(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种姓制【答案】B【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分析】A项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突出的表现是尧舜禹的禅让,不符合题意;B项世袭制开始的标志是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统治者,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从此“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这是王位世袭制的开始,符合题意;C项分封制是西周建立后实行的加强统治的措施,不符合题意;D项种姓制是印度的一种社会等级制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制是一种“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度,开始于我国的夏朝。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夏朝、启继承父位,“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等。注意对重要制度准确记忆和理解。4.(2020八上·秀洲月考)下列国家中,既属于春秋五霸又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A.齐国、秦国、晋国 B.韩国、赵国、魏国C.宋国、晋国、齐国 D.齐国、秦国、楚国【答案】D【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解析】【分析】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战国七雄指的是齐、楚、秦、燕、赵、魏、韩,既属于春秋著名霸主又是战国七雄的是齐国、秦国、楚国。AB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项齐国、秦国、楚国既属于春秋五霸又属于战国七雄,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知道属于春秋五霸,又属于战国七雄的是齐、楚、秦。5.(2020八上·秀洲月考)关于西周时期墓葬用品的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反映的本质问题是西周社会( )A.青铜器铸造技术先进 B.腐败现象非常严重C.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D.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答案】C【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分析】根据题干限定信息“本质”,依据题干“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可知,地位高的人用鼎多,地位低的用鼎少,体现出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AB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是题干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周的等级制度,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并理解西周社会的等级制度的相关知识。6.(2020八上·秀洲月考)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姓、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名子耕,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西汉时期 D.秦朝时期【答案】B【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解析】【分析】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春秋时期牛耕开始使用,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牛耕的使用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牛耕使用的时期是在春秋末年。7.(2020八上·秀洲月考)下列思想家与其主张搭配不正确的是( )A.孔子——“因材施教”“克己复礼”B.韩非子——强调“法与时移”C.墨子——崇尚“自然”主张“无为”D.孟子——“民贵”“君轻”【答案】C【知识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家的创始人是战国时期的墨子,他主张“兼爱”(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和“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老子是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他认为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老和少,是我国最早提出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家,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ABD三项搭配都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墨子——崇尚“自然”主张“无为” 搭配不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百家争鸣的有关内容。注意准确识记百家争鸣的有关内容。8.(2020八上·秀洲月考)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中结论符合史实的有( ) 史实 结论① 雅典民主制度 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典范② 《十二铜表法》 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③ 古罗马的文明成就 对西方文化作出开创性和奠基性的贡献④ 拉丁语在罗马帝国境内广泛传播 现代的很多语种都是从拉丁语演化而来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答案】D【知识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是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的基础,所以②表述错误;对西方文化做出开创新和奠基性贡献的是古希腊文明,所以③表述错误。D项①④结论符合史实,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古希腊罗马文明的识记。掌握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有关知识。9.(2020八上·秀洲月考)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转型的重大历史变革时期。推动这一时期变革的根本动力是( )A.牛耕和铁农具的推广使用 B.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C.诸侯国要富国强兵 D.新兴地主阶级和农民的产生【答案】A【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解析】【分析】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推动了社会其他方面的变化。所以,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转型的历史重大变革时期,推动变革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A项牛耕和铁农具的推广使用是推动春秋战国时期变革的根本动力,符合题意;BCD三项均是其中的具体原因,而非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变革的根本动力,要求具备运用所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0.(2020八上·秀洲月考)下列对古希腊文化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苏格拉底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等学科体系B.古希腊是欧洲戏剧之乡C.希腊神话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奇葩D.阿里斯多芬被誉为“喜剧之父”【答案】A【知识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亚里士多德是希腊科学家,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逻辑学等学科体系,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A项苏格拉底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等学科体系叙述不正确,符合题意;BCD三项叙述都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古希腊文化成就。重点识记亚里士多德的成就及地位。11.(2020八上·秀洲月考)“大秦”是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的称呼。下列关于古罗马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拉丁语是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 ②元老院是罗马共和国权力最大的国家机构③公元27年凯撒独揽罗马大权 ④《汉谟拉比法典》是第一部罗马成文法典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答案】B【知识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拉丁语是罗马帝国境内的官方语言;罗马共和国时期最重要的行政官职都由贵族担任,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掌握着统治大权,是罗马共和国权力最大的国家机构,故①②符合题意。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十二铜表法》是第一部罗马成文法典,故③④不符合题意。B项①②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方古典文明,要求具备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12.“我的生命是不能贱卖的。我宁可战斗而死去,不要走上不光荣的结局。让显赫的功勋传到来世。”这句话出自一部再现古希腊社会图景的不朽世界文学名著,这部名作是( )A.《马可 波罗游记》 B.《天方夜谭》C.《荷马史诗》 D.《神曲》【答案】C【知识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古希腊”“世界文学名著”,链接所学知识可知,四个选项中只有《荷马史诗》符合这两个条件。故答案为C。【点评】 掌握古希腊文化的相关知识。二、非选择题13.(2020八上·秀洲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战国策·秦策》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1)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的性质是什么?(2)结合材料概括商君针对秦国采取的主要措施。(3)结合材料概括商君主要措施的历史影响。(4)“……宗室贵戚多怨望……”中,宗室贵戚为何多“怨”?【答案】(1)商鞅变法。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2)经济: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军事:奖励军功,立有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政治:建立县制,由国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3)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国力大增,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4)商鞅变法措施中,奖励军功,立有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这一措施严重侵害了秦国贵族宗亲的利益,所以宗室贵戚多“怨”。【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解析】【分析】(1)据三则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商鞅变法。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中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体现商鞅变法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2)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3)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4)商鞅变法中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触及到旧贵族的利益,所以宗室贵戚多“怨”。故答案为:(1)商鞅变法。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2)经济: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军事:奖励军功,立有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政治:建立县制,由国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3)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国力大增,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4)商鞅变法措施中,奖励军功,立有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这一措施严重侵害了秦国贵族宗亲的利益,所以宗室贵戚多“怨”。【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对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14.(2020八上·秀洲月考)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古希腊不仅在政治领域建立了影响深远的民主制度,而且在哲学、科学、文学、戏剧和美术等领域成就斐然,产生出灿若群星的文化巨匠,显现出智慧的光芒和人性的辉煌,对西方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材料二:罗马共和国设有公民大会和元老院。元老院是权力最大的国家机构,由三百多名贵族组成,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颁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典。材料三: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说过,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1)请列举出古希腊在文学、科学、艺术方面创造的辉煌成就各一例。(2)写出雅典民主制度的实质;指出罗马共和国政治体制的特点。(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列举史实说明罗马帝国对世界的三次征服。【答案】(1)文学: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喜剧之父阿里斯多芬;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科学:阿基米德的杠杠定律和浮力定律;亚里士多德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和逻辑学等学科体系。艺术:米隆《掷铁饼者》。(2)雅典民主制度实质:雅典民主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基础上的奴隶制民主;罗马共和国政治体制的特点:贵族政治与民主政治的结合。(3)武力征服:罗马帝国通过对外军事扩张在2世纪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使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海;宗教征服:1世纪,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创立,逐渐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法律征服: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知识点】西方文明的摇篮;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1)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希腊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创造了辉煌成就。文学上有《荷马史诗》;艺术上,希腊戏剧艺术成就很高,如《俄狄浦斯王》;科学上,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2)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其实质上是以雅典工商奴隶主为领导的奴隶主阶级对于奴隶、非公民群众实行专政的工具。归根结底,它是为奴隶主阶级整体的经济利益而服务,奴隶主阶级的民主。罗马共和国,国家由元老院、执政官和公民大会三权分立。掌握国家实权的元老院由贵族组成。执政官由公民大会从贵族中选举产生,行使最高行政权力。公民大会由平民和贵族构成。所以罗马共和国的政治体制特点:贵族政治和民主政治的结合。(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力征服:罗马帝国通过对外军事扩张在2世纪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使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海;宗教征服:1世纪,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创立,逐渐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法律征服: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故答案为:(1)文学: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喜剧之父阿里斯多芬;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科学:阿基米德的杠杠定律和浮力定律;亚里士多德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和逻辑学等学科体系。艺术:米隆《掷铁饼者》。(2)雅典民主制度实质:雅典民主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基础上的奴隶制民主;罗马共和国政治体制的特点:贵族政治与民主政治的结合。(3)武力征服:罗马帝国通过对外军事扩张在2世纪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使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海;宗教征服:1世纪,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创立,逐渐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法律征服: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希腊、古罗马的相关知识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具备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高照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科阶段性质量检测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高照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科阶段性质量检测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