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 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中山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 全科

资源简介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中山一中高二年级文科综合测试历史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在实行分封制的社会形态里,最高统治者被称为
A.诸侯 B.皇帝 C.王 D.联盟首领
2.《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A.分封制 B.世袭制 C.察举制 D.宗法制
3.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民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材料最能说明商鞅变法
A.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B.增加了秦国争霸实力
C.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D.确立了封建统治秩序
4.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是被国人误解了上百年的优秀制度。其“优秀”主要是指
A.中央集权实质就是专制独裁 B.能为政府带来足够的权力与资源
C.分割相权是势在必行的手段 D.宽松进步是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5.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
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君主专制造成的失误有所减少
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 D.民主观念开始渗透到政治体制
6.秦统一后,秦始皇认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采纳李斯的建议,“不立尺土之封,公天下为郡县”。彻底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这是郡县制在中国确立的标志,也是中国和世界行政区划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从当时的背景看,郡县制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①中央集权取代了地方分权 ②精英政治取代了大众政治
③直接管理取代了间接管理 ④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一位历史学家评价某制度是“皇权下的民主”、“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这一制度最有可能是
A.分封制 B.中外朝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度
8.《清史稿·职官志一》 “初设议政处,令巩阿岱等为议政大臣,参画军要。……用兵西北,虑儤直者洩机密,始设军机房,后改军机处。”下列关于军机处叙述正确的是
A.起迄年间为清朝雍正到咸丰 B.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中央政治机构
C.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D.由官品较低官员组成,专门“参画军要”
9.对比古希腊和近现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得出正确结论是
A.二者的阶段性质相同 B.两种制度下都不可能出现以权谋私
C.民主形式从直接民主到间接民主的变化 D.二者的使用对象基本相同
10.2011年7月,某位世界史专家说:“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其实质上是以
雅典工商奴隶主为领导的奴隶主阶级对于奴隶、非公民群众实行专政的工具,归根结底,
它是为奴隶主阶级整体的经济利益而服务,是奴隶主自由民阶级的民主。”下列各项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B.采用抽签选举、差额选举公职的做法
C.民众法庭作为司法机关,审查高级公职人员任职资格
D.外邦公民、奴隶、如女和他国公民没有公民权
11.下列关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比较,符合史实的是
A.两者都是民主政治,主权在民 B.两者都拥有发达的农耕经济
C.两者都长期保持小国寡民状态 D.两者都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12.有学者评述某部法律“对于受压制的平民来说,它不仅在书面上给予他们以安全感,而且全面保障他们反对贵族法官在刑事判决方面滥用职权。”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位学者所评述的法律是
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C.《美国1787年宪法》 D.《拿破仑法典》
13.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1644年)一书中说:“我觉得,我仿佛瞥见它是一头苍鹰,正在
振脱着它幼时的健翮,……而这时无数怯懦群居的小鸟,还有那些性喜昏暗时分的鸟类,
却正在一片鼓噪,……而众鸟的这种恶毒的叽叽喳喳将预示着未来一年的派派系系。”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英国
A.大贵族官僚与国王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势力斗争激烈
C.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之间存在一定矛盾 D.自由党与保守党夺社会权力斗争激烈
14.伏尔泰说:“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指英国法律)呢 这样是否等于问为什么椰子在印度能成熟,在罗马就不会。你可以回答: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可以回答:它们被栽培得还不久;……”下列关于英国栽培“椰子”的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封建专制统治
B.颁布《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权力,使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C.通过《王位继承法》进一步削弱了国王的权力
D.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并得以完善经历了一个过程
15.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英语国家史略》中这样摇述处死查理一世时的场景:当查理一世在断头台上身首分离时,数千计的观众齐声发出痛苦的呻吟。后来,当查理二世允诺尊重议会和先例后返回伦敦时,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国王对于英国来说是国家的象征 B.国王对于英国来说是不可缺少的
C.守法国王受到英国人敬重 D.任何一位英国国王都会受到国人尊敬
16.1830年,在英国只有少数的成年男性拥有选举权,而拥有被选举权的人则更少。后来,英国进行了多次议会改革,逐渐完善了议会制度。直到1969年,英国才规定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下院选举。下列对这一历史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有
①享有民主权利的人数逐渐增多 ②经济发展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③有利于政党政治的发展 ④议会制度逐步走向完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近代法律文献《国民权利与自由和王位继承宣言》规定“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又规定“凡臣民系新教徒者,为防卫起见,得酌量情形,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置备武器。”其核心思想是
A.鼓吹革命反对暴政 B.强调效率改革行政
C.保障民权限制君权 D.主张分权实现共治
18.汉密尔顿针对美国建国初期的状况说:“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文中的“建筑物”是指
A.邦联制 B.联邦制 C.共和制 D.总统制
19.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上新酒,还不至于引起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是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所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美国联邦共和制的建立
C.法国共和制战胜君主制 D.近代德国宪法和议会掩饰下的皇帝专制
20.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都确立了“天赋人权”的思想和“主权在民”的原则。就三部文献产生的历史背景而言,共同点是
A.天主教会的统治阻碍了社会进步 B.启蒙思想的传播
C.呼唤自由的经济因素的发展 D.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
21.北宋时期,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赋税收入除少量自用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1804年美国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宪法既未授予联邦,亦未禁止各州享有的权利,该归各州各自保留”,也就是说宪法单独列举中央的权力而未经列举的权利一概归各州。古代中国和近代美国的这些措施实际上都是为了
A.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B.协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C.给予地方一定自治权 D.防止出现地方割据势力
22.小明学习了1787年美国宪法后,根据分权与制衡原则设计了如下示意图。下列对该图的看法最合理的是
A.正确,体现了美国政府将国家权力分割为立法、行政、司法三大权力
B.正确,反映了任何一项权力都要受到另外两项权力的制约
C.错误,违背了任何一项权力都不允许在权力的天平上大于另外两项权力的原则
D.错误,国家的权力中心是国会,立法权应大于行政权和司法权
23.“英国在不得不忍痛失去那一片殖民地领土后,还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后来居上,在现代民主化改革方面遮蔽了作为首创者的母国的光荣”。标志着材料中的“儿子”在现代民主化改革中迈下最坚实的第一步是
A.《大宪章》的发表 B.1875年宪法的颁布
C.《权利法案》的颁布 D.1787年宪法的制定
24. 1787年宪法生效后,美国从一个松散的“邦联”发展成为一个统一的“联邦”。这一转变的重要意义有:①较好地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②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④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共和政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5.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26.下列关于《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叙述,正确的是
A.《独立宣言》是《人权宣言》在美洲的翻版
B.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议会民主体制
C.都以国家的名义倡导民主、自由、平等的原则
D.都事实上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基于出身的不平等
27.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都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两者内容中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实行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B.国家元首由选民直接选出
C.工业资产阶级开始分享权力 D.众议院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
28.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或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收使节。”该宪法赋予“皇帝”大权的主要原因在于
A.皇帝掌控外交权为德国传统 B.普鲁士领导并完成德国统一
C.联邦议会权力大于帝国议会 D.容克贵族在议会占绝对优势
29.下列关于欧美政治发展史的介绍,正确的是:①英国是最早实行民主政治的国家 ②法国最终确立共和制度得益于其工业革命的完成 ③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建立后,各州都必须无条件地与中央保持一致 ④《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后,德国专制主义的基础依然存在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30.在近代,各国民主制度的确立初期历经了曲折发展的进程。“民主革命初造成功之后,被推翻的专制势力和专制制度的企图复辟,甚至实现复辟,应该说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现象。”符合这一说法的历史现象曾出现在:①英国 ②美国 ③法国 ④中国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
31.下列图表内容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史实 推论
A 1688年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 工业资产阶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
B 178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同宪法颁布 法国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C 国家权力分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 1787年宪法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D 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德国统一 德国继承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32.“俄国的士兵在1855年和1812年一样英勇作战。但是,(1855年)形势令人绝望地对俄国士兵不利……总之战争是失败了。”导致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农奴制导致俄国社会发展落后 B.俄国尚未开展工业革命
C.俄孤军难以对抗强敌的联合 D.俄国军队装备落后
33.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变化主要在于
A.人人得到了一小块份地 B.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C.完全摆脱封建地主的控制 D.彻底摆脱沙皇专制统治
34.某班同学在学习明治维新“奉还版籍,废藩置县"措施时出现争论。以下是一些同学对这一措施作用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①加强中央集权,成为现代化重要前提 ②废除封建专制,开启政治民主化道路
③强化君主专制,不利于现代化的推进 ④消灭封建割据,实现民族国家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5.以下几组历史事件中 符合“开始于同一年代、分处太平洋两岸国家”要求的是
A.英国“光荣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B.英国“光荣革命”、美国南北内战
C.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D.美国南北内战、日本明治维新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中山一中高二年级文科综合测试历史试题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6.(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四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视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2分)
(3)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3分)
(4)据材料四,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2分)
37.(10分)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人们都在不断地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
书门下通过的诏牧,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中华通史》
材料二 在伯利克里执政时代,该机构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大约每隔10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此。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选出,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组成所谓议员团,每个议员团轮流执行议事会的职务。它不仅从事一般审判工作,而且在立法活动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十人拥有最大的政治权力,战时他们统帅陆海军,掌握一切外交事务。
——臧嵘《历史》
材料三 美国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肯定了以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规定立法权属于美国国会,并规定了国会的组成;行政权属于美国总统,以及规定总统产生的办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司法权属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并规定最高法院的组成;各州的相互关系和义务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这部宪法表明,美国在世界上第一次创造出既不同于英国的民主政治体制,也不同于英国议会内阁制的制度,使美国成为一个具有全国统一的中央政权的联邦制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这种政治体制和国家结构形式后来为许多国家所仿效。
——百度百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近代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体制
有何异同?(4分)
(3)据材料二,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2分)材料三中的“不同于英国的民主政治
体制,也不同于英国议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内阁制的制度”分别指什么?(2分)
(4)如将伯利克里时的雅典与当代美国的民主政治相比,就民主的性质、范围和方式而言
有何不同?(2分)
38.(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二 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三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以上材料均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请回答:
(1)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4分)
(2)1870 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 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 (2分)
(3)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 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现代化模式的看法。(1分)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中山一中高二年级文科综合测试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C 2.D 3.D 4.B 5.B 6.B 7.C 8.C 9.C 10.D 11.D 12.A 13.B 14.B 15.C 16.A 17.C 18.A 19.A 20.C 21.B 22.C 23.D 24. A 25.D 26.C 27.D 28.B 29.B 30.C 31.A 32.A 33.B 34.D 35.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6.(10分)(1) 血缘、门第、等级。(任答两点即可)
(2)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世袭。
(3) 九品中正制。 弊端: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
(4)影响:张扬了“学而优则仕”;科举成为读书人最高最迫切的追求,推动社会向学(读书)风气的形成;科举成为当时人们走向官场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考生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7.(10分)
(1)同:分工明确;相互制衡。(2分)
异:唐朝的三省最终受制于皇权,体现了君主专制统治的特点;西方的三权分立立足于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2分)
(3)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十将军委员会。(2分)
分别是指:民主共和制,总统制。(2分)
(4)不同:雅典:奴隶主贵族的民主政治,少数人,直接民主;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多数公民(普遍性),间接民主。(2分)
38.(10分)
(1)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 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2)颁布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根源: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3)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德国由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4)各国的国情不同决定了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班级 登分号 姓名 统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中山一中高二级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基因工程中,科学家所用的“剪刀”、“针线”和“运载体”分别是指
A.大肠杆菌病毒、质粒、DNA连接酶 B.噬菌体、质粒、DNA连接酶
C.DNA限制酶、RNA连接酶、质粒 D.DNA限制酶、DNA连接酶、质粒
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在获得目的基因时才用 B.重组质粒在受体细胞内形成
C.所有质粒都可作运载体 D.蛋白质的结构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
下列关于各种酶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连接酶能使不同脱氧核苷酸(链)的磷酸与脱氧核糖连接
B.RNA聚合酶能与基因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
C.一种DNA限制酶能识别多种核苷酸序列,切割出多种目的基因
D.胰蛋白酶能作用于离体的动物组织,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工程能定向改造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使之更加符合人类需要
B.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定向改变分子的结构
C.蛋白质工程能产生自然界中不曾存在的新型蛋白质分子
D.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密不可分,又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
在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烟草过程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 B.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烟草细胞
C.用DNA连接酶连接经切割的抗除草剂基因和载体 D.将重组DNA分子导入烟草体细胞
蛋白质工程是新崛起的一项生物工程,又称第二代基因工程。下图示意蛋白质工程流程,图中A、B在遗传学上依次表示
A.转录和翻译 B.翻译和转录 C.复制和转录 D.传递和表达
将 ada(腺苷酸脱氨酶基因)通过质粒pET28b导入大肠杆菌并成功表达腺苷酸脱氨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每个大肠杆菌细胞至少含一个重组质粒
B.每个重组质粒至少含一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
C.每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至少插入一个ada
D.每个插入的ada至少表达一个腺苷酸脱氨酶分子
华南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采用试管动物技术进行人工繁殖,该技术包括的环节有:
①转基因 ②核移植 ③体外受精 ④体细胞克隆 ⑤胚胎移植
A.①③ B.①④ C.②⑤ D.③⑤
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是
A.动物细胞融合 B.胚胎移植 C.动物细胞培养 D.核移植
2008年10月8日,日本下村修、美国沙尔菲和钱永健因在发现绿色荧光蛋白(GFP)等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GFP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会发出绿色荧光。依据GFP的特性,你认为该蛋白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价值是
A.标记基因,研究基因的表达 B.标签蛋白,研究细胞的转移
C.肌肉细胞,繁殖发光小白鼠 D.噬菌体外壳,示踪DNA路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胚胎发育过程没有细胞衰老或凋亡现象 B.用小鼠不同器官和组织构建的cDNA文库相同
C.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反射
D.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
一般来说,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①无毒环境 ②无菌环境 ③合成培养基需加血清或血浆
④温度与动物体温相近 ⑤需要O2,不需要CO2 ⑥需要O2,也需要CO2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⑥
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不正确是
A.用于培养的细胞大都取自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
B.将所取的组织先用胰蛋白酶等进行处理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C.在培养瓶中要定期用胰蛋白酶使细胞从瓶壁上脱离,制成悬浮液
D.动物细胞培养只能传50代左右,50代后所培育的细胞全部衰老死亡
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
A.B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
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
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
下列关于精子形成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精细胞中的细胞核变为精子头的主要部分 B.高尔基体发育为精子头部的顶体
C.线粒体聚集在尾的基部形成线粒体鞘
D.细胞内的其他物质浓缩为球体,叫做原生质滴,原生质滴中存在中心体
受精过程的顺序为
①第一次卵裂开始 ②释放第二极体 ③顶体反应 ④穿越透明带
⑤雌、雄原核的形成 ⑥雌、雄原核融合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②④⑤⑥① C.④⑤②①③⑥ D.③④②⑤⑥①
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B.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C.如果转基因花粉中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
D.对转基因生物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要提高警惕
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在适当培养条件下可发育成完整的植株,离体动物体细胞却不能直接发育成动物的成熟个体,原因是
A.动物细胞内没有成套的遗传物质 B.动物细胞的全能性高于植物细胞
C.动物细胞的全能性随分化程度提高而受到限制,分化潜能变弱 D.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太小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政府的态度
A.禁止生殖性克隆人 B.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C.禁止设计试管婴儿        D.允许利用试管婴儿技术治疗不孕不育问题
在下列选项中,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①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 ②获取大量的脱毒苗
③利用基因工程培养抗棉铃虫的植株 ④单倍体育种 ⑤无子西瓜的快速大量繁殖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下列关于利用胚胎工程技术繁殖优质奶羊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受体母羊与供体母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B.人工授精后的一定时间内,收集供体原肠胚用于胚胎分割
C.利用胚胎分割技术可以获得两个基因型完全相同的胚胎
D.一次给受体母羊植入多个胚胎.可增加双胞胎和多胞胎的比例
下列有关动物胚胎移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受孕母畜体内的早期胚胎能够移植 B.受体母畜必须处于与供体母畜同步发情的状态
C.超数排卵技术要使用一定的激素 D.试管婴儿的受精及胚胎发育全过程都在试管内完成
关于受精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后,释放顶体酶穿过透明带进入放射冠
B.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子入卵受精的第一道屏障
C.精子外膜与卵黄膜相互融合,精子入卵 D.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
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B.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C.如果转基因花粉中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
D.一部分人认为,转基因生物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胚胎工程的最终技术环节是
A.细胞融合 B.体外受精 C.胚胎移植 D.胚胎分割
下列哪项不是解决基因歧视的正确方法
A.通过正确的科学知识传播和伦理道德教育 B.杜绝基因检测
C.建立完善的法规,通过立法解决 D.保护个人遗传信息隐私权
豆科植物和固氮菌互利共生,当把它们分开时,两者的生长都要受到损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是
A.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系统整体性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
下列不属于选择培养基的是
A.培养金黄色葡萄菌所用的加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
B.分离自生固氮菌所用的无氮培养基 C.加入伊红—美蓝用于检测大肠杆菌的培养基
D.制备单克隆抗体所用的能抑制骨髓瘤细胞和B细胞增殖而不抑制杂交瘤细胞增殖的培养基
在PCR扩增前,需要将下列哪些物质加入微量离心管中?
①模板DNA ②模板RNA ③DNA解旋酶 ④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⑤引物 ⑥PCR缓冲液 ⑦脱氧核苷酸贮备液 ⑧核苷酸贮备液
A.①④⑤⑥⑦ B.①③④⑤⑥⑧ C.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④⑥⑦⑧
干细胞是一种尚未充分分化的未成熟细胞,它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能,医学家们正尝试利用干细胞治疗一些顽疾,用骨髓移植法有效治疗白血病便是成功的例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干细胞治疗某些顽疾,是因为干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能
B.人体骨髓中造血干细胞能分化成各种血细胞
C.用骨髓移植法治疗白血病的优点之一是不发生排斥(异)反应
D.异体骨髓移植成功后,康复者的血型有可能发生改变
设计试管婴儿是在早期胚胎移入母体子宫之前,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植入前,可以通过诊断筛选出无遗传疾病的胚胎植入母体子宫
B.女方是血友病患者,男方正常的夫妇,可筛选出无遗传疾病的女胎植入母体子宫
C.男方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而女方正常的夫妇,可筛选无遗传疾病的男胎植入母体子宫D.该技术是为了不生出患病孩子,因此无需考虑性别
根据右图说明我国现有的生产模式严重违反了什么生态工程原理
A.整体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
下列关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
B.固定化酶的应用中,要控制好pH、温度和溶解氧
C.利用固定化酶降解水体中有机磷农药,需提供适宜的营养条件
D.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糖类的作用只是作为反应底物
右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B.过程①和都③只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
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愈伤组织是一团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
B.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
C.用人工薄膜将胚状体、愈伤组织等分别包装可制成人工种子
D.植物耐盐突变体可通过添加适量NaCl的培养基培养筛选而获得
下面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流程图解,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中脱分化发生在b步骤,形成愈伤组织,在此过程中植物激素发挥了重要作用
B.再分化发生在d步骤,是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
C.从叶组织块到种苗形成的过程说明番茄叶片细胞具有全能性
D.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
在利用鸡血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蒸馏水将NaCl溶液浓度调至0.14mol/L,滤去析出物
B.调节NaCl溶液浓度或加入木瓜蛋白酶,都可以去除部分杂质
C.将丝状物溶解在2mol/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即呈蓝色
D.用菜花替代鸡血作为实验材料,其实验操作步骤相同
以下关于猪血红蛋白提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洗涤红细胞时,使用生理盐水可防止红细胞破裂
B.猪成熟红细胞中缺少细胞器和细胞核,提纯时杂蛋白较少
C.血红蛋白的颜色可用于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的监测
D.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中,血红蛋白比分子量较小的杂蛋白移动慢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在黑毛鼠、白毛鼠、黄毛鼠的受精卵分裂成8个细胞时把胚吸出输卵管,再把这三种鼠的8细胞胚放在同一溶液中使之组装成一个具有24个细胞的“组装胚”,这个“组装胚”在试管里继续分裂、发育。一段时间后,把“组装胚”移植到一只老鼠的子宫内,不久,一只全身披着黄、白、黑三种不同颜色皮毛的奇怪组装鼠问世了。上述研究过程中没有利用到的生物技术是
A.动物胚胎移植 B.动物细胞培养 C.基因工程 D.早期胚胎培养
“猪—沼—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由种植(茶树)、养殖(猪)、农户(人)和沼气生产(微生物)四个子系统构成。该生态农业模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
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全选对得2分,只选1个且正确得1分,错选、不选得0分)
基因工程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
A.需要包含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目的基因等 B.目的基因只能从目的生物中获取
C.启动子将启动表达载体的复制 D.剪切中形成的末端都可由T4 DNA连接酶连接
2008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楚尔郝森和两位法国科学家巴雷一西诺希和路克一蒙塔尼埃。德国科学家因发现人乳头淋瘤病毒引发子宫颈癌获此殊荣,两名法国科学家因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此殊荣。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A.病毒在基因工程中可用做载体,灭活的病毒在细胞工程中可诱导细胞融合,在免疫中可用做疫苗
B.人乳头淋瘤病毒繁殖的条件全部由子宫颈癌细胞提供
C.乙肝病毒探针可迅速检出乙肝患者的乙肝病毒
D.病毒与细菌的区别是无典型的细胞核,病毒遗传物质为DNA或RNA
下列属于克隆的是
A.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 B.鸡的某个DNA片段导入小鼠的细胞中,并得以表达
C.小麦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 D.某种瘤细胞在体外大量培养繁殖
新技术的建立和应用对生物学发展至关重要。下列技术(或仪器)与应用匹配正确的
A.PCR技术——扩增蛋白质 B.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
C.光学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基粒 D.花药离体培养——培育单倍体植物
某研究小组为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准备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利用两种肝组织块制备肝细胞悬液时,要将组织块剪碎并用胃蛋白酶处理
B.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C.为防止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
D.甲、乙细胞培养到一定的时候,都会出现细胞的接触抑制
下列各图表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各阶段图解。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顺序为
B.图D处的杂交瘤细胞即为产生单克隆抗体的细胞群
C.图B的操作目的是保证图A中B淋巴细胞的单一性
D.实验室制备单克隆抗体可用图E或图I所示的培养方法
小李尝试制作果酒,他将葡萄汁放入已灭菌的发酵装置中进行试验(见右上图),正确做法是
A.适量的酵母菌 B.将发酵装置放到4℃冰箱中进行试验
C.关紧阀a,偶尔打开阀b几秒钟 D.开阀b通气
下列关于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哺乳动物的卵泡是在出生前形成的 B.在自然条件下,受精是在子宫内完成的
C.内细胞团是在原肠胚期形成的 D.桑椹胚前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胚胎的潜能
下列各项中,属于胚胎干细胞技术的应用的有
A.为新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材料 B.有目的地促进某种生物的进化
C.改良并创造动物新品种 D.为细胞和组织移植提供无免疫原性的材料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B.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
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D.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注意:请把第II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三、非选择题:共40分。
51.(9分)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得以表达。过程如下图,据图回答:
⑴ 过程①表示采取 的方法来获取目的基因。
⑵ 形成图中②含有目的基因的DNA(重组质粒)需要的酶包括: 和 。
⑶ 图中③过程用人工方法,使体外重组的DNA分子转移到受体细胞内,一般将受体大肠杆菌用 处理,使细胞成为 ,从而使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容易进入受体细胞。检测大肠杆菌B是否导入了质粒或重组质粒,可采用的方法是将得到的大肠杆菌B涂布在含有 的培养基上,若细菌能够生长,说明:已导入了重组质粒或普通质粒A,理由: ____ 。
⑷ 基因工程的第四步中,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用到的技术分别是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52.(6分)科学家通过对鼠和人控制抗体产生的基因进行拼接,实现了对鼠源杂交瘤抗体的改造,生产出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减少、效果更好的鼠—人嵌合抗体,用于癌症治疗。下图表示形成鼠—人嵌合抗体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⑴ 鼠源杂交瘤抗体就是从免疫小鼠的脾脏细胞中获取B淋巴细胞,在诱导剂的作用下与________融合,形成____________细胞,并通过体内培养或体外培养生产单克隆抗体。这种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最主要的优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大量制备。
⑵ 与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相比,动物细胞融合在诱导融合方法方面的主要区别是还常用_________诱导融合。
⑶ 生产单克隆抗体一般不直接培养浆细胞,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科学家通过基因拼接,将鼠源抗体基因改造成鼠—人嵌合抗体基因,然后导入到鼠淋巴细胞中,改造抗体属于________工程的范畴。
53.(7分)人的血清白蛋白(HSA)在临床上需求量很大,通常从人血中提取。如果应用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转入奶牛细胞中,那么利用牛的乳汁生产血清白蛋白就成为可能。其大致过程如下:
I.采集良种供体奶牛的卵母细胞和精液,通过体外受精,形成受精卵;
II.将人血清白蛋白基因导入奶牛受精卵,形成重组细胞;
III.电脉冲刺激重组细胞促使其形成早期胚胎;
IV.将胚胎移植到受体母牛的子宫中,最终发育成转基因小牛。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一般情况下,良种奶牛所排出的能用于体外受精的卵母细胞往往数量不足,通过 ________ 的方法可以获得更多卵母细胞。
⑵ 步骤I中,在体外受精前,需要对精子进行 处理。
⑶ 步骤II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最为有效的方法是 。导入前,需要将血清白蛋白基因与奶牛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这一步骤属于基因工程操作“四步曲”中的 。
⑷ 实验步骤III中,进行动物早期胚胎的体外培养时,培养液中除了含有各种无机盐、有机盐类、维生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分外,还要添加激素和 。
⑸ 若需迅速得到大量转基因奶牛,可采用下列处理方法:在步骤IV中将早期胚胎分离成若干个胚胎,让其分别发育成一头小牛。进行上述操作时,应选择发育至 阶段的胚胎进行操作,分割时必须注意要将早期胚胎中的 均等分割。
54.(9分)某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如利用人工建立的湿地公园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形成藻菌共生的污水净化系统,还可以利用藻类蛋白养鱼、养鸭等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下面是利用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的原理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⑴ 输入人工湿地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人工湿地中的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结构。该人工湿地的建设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_______________(2分)。
⑶ 该人工湿地中的芦苇、藻类等植物生长迅速,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用恰当的箭头和文字完成该人工湿地的碳循环图解(右上图) (3分)。
⑸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实地调查了该人工湿地后,在大力赞赏利用湿地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同时,还向相关部门提出了应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控制这一合理的建议,其依据的生态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9分)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与计数。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
⑴ 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________和_______。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的基本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⑵ 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⑶ 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湖水样品的平板置于____________中培养,培养的温度设定在37℃。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_________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⑷ 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一般说来,菌落总数越多,湖水遭受细菌污染的程度越__________。
⑸ 细菌培养常用的接种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山一中高二级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
答题卷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40分)
51.⑴ ;⑵ 和 ;
⑶ , ;
, ;
⑷ ; 。
52. ⑴ ; ;
⑵ ;
(3) ;
(4) 。
53. ⑴ ; ⑵ ;
⑶ ; ;
⑷ ;⑸ ;_________________。
54. ⑴ ;
⑵ ; _____ _______________;(2分)
⑶ _____________;
⑷(3分)
⑸ ____________。
55. ⑴ 和 ; ;
⑵ ; (3) , ;
⑷ ; ⑸ __ 和 ;
中山一中高二级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B A A C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D B D D B C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D A B C B C C A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D D A C D B B D C C
二、双项选择题:(全对2分,只选一个且正确得1分,共20分。)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AD AC AD BD BC BC AC BC AD BD
三、非选择题(共40分)
51.(9分)
(1)反转录 (2)限制酶 DNA连接酶 (3)Ca2+(或CaCl2 ) 感受态细胞
(4)(氨苄)青霉素 普通质粒A和重组质粒都有抗氨苄青霉素基因
(5)DNA分子杂交技术 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52.(6分)
(1)骨髓瘤细胞 杂交瘤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2)灭活的病毒
(3)浆细胞不能无限增殖(4)限制酶 DNA连接酶 蛋白质
53.(7分)
(1)用促性腺激素处理(或使其超数排卵处理,或从屠宰场已屠宰母牛的卵巢中采集、培养,答出其中之一即可,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2)获能(3)显微注射(技术)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4)动物血清 (5)囊胚(或桑椹胚) 内细胞团
54.(9分)
(1)光能和污水有机物中的化学能(2)垂直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2分)
(3)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氮、磷等矿质养料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 (4)向水体中适当通入空气
(5)见右图(3分)
(6)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55.(9分)
(1)氮源(碳源不作要求)  碳源  无机盐和水 (2)高压蒸汽灭菌  
(3)恒温培养箱  无菌水 (4)大  (5)平板划线法 稀释平板涂布法
植物
叶片
叶组织块
愈伤组织
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结构
人工种子
种苗
a
b
c
d
e
班级 登分号 姓名 统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中山一中高二文科班政治第一次段考
(必修<一>1—3单元)
试卷Ⅰ 客观题部分(共48分)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48分)
1.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很多,下列可能导致商品价格上涨的因素有 ( )
①汽车行业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②由于暴雪导致高速公路封闭,哈尔滨市的蔬菜供应趋紧 ③生产和提炼金银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金银货币的价值量降低
④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我国对粮食收购实施保护价措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②③
2.近几年,我国人民币持续小幅升值。人民币升值有利于 ①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②我国进口贸易的发展 ③我国对外投资的增加 ④吸引外商在我国投资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假设某国2010年甲产品的总产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1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情况下,甲产品2011年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是 ( )
A.2000万元;2400万元 B.500万元;600万元
C.600万元; 600万元 D.1000万元;1200万元
4.为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广东省某民营企业特地聘请年薪超过10万的“洋顾问”为企业出谋划策。这里的年薪10万,是货币在执行 (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5.利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选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组 ( )
①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②货币出现以前,商品只有价值而没有价格 ③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在最初表现为深埋金银,现代社会则表现为储蓄存款 ④解决通货膨胀的根本之措是国家严格调控,做好市场预测,严把纸币发行关,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6.某地鞋业生产出现三种情况:①A鞋厂劳动生产率率先提高,该行业劳动生产率未变;②制鞋行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A鞋厂劳动生产率未变;③A鞋厂与制鞋行业劳动生产率同时同步提高。在上述三种情况下,A鞋厂每双鞋的价值量依次产生的变化是 ( )
A.提高、不变、降低 B.降低、提高、不变
C.不变、不变、提高 D.不变、降低、降低
7.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目前全国至少有85%的新迁住房要装修居室,家庭居室装修成了消费热点,也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一状况表明 ( )
A.生产决定消费方式 B.国家应鼓励居民进行豪华装修
C.一个新的消费热点能够带动一个行业的出现和成长
D.国家应提倡适度消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以年均9%的速度增长,而个体、私营经济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20%以上,它们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从1997年的不到1%增长到现今的30%以上。据此回答8~9题:
8.以上材料说明 ( )
A.个体、私营经济已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
B.个体、私营经济已在国民经济中居主体地位
C.个体、私营经济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D.个体、私营经济比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大
9.材料还说明,在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 ( )
A.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新增就业的主渠道
C.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点 D.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美国《财富》杂志评出2011年度世界500强公司名单中,中国有69家企业入选,其中中国石化集团名列第5位,取得中国公司在世界500强排行榜上的最好名次。据此回答10~11题:
10.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是一家境内外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股份制企业。下列关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是由法定数额的股东所组成 ②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 ③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④以其部分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中国石化参照国际模式,构筑了公司的架构。下列关于该公司组织机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董事会负责公司日常经营,总经理对其工作情况进行监督
B.作为公司决策机构的董事会聘任总经理,对总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
C.总经理及其助手组成公司的执行机构,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
D.公司的决策机构是董事会,执行机构是总经理
12.《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对农民工要实行公平对待、一视同仁的原则。这是由于 ①维护农民工的权益符合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②农民工也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等权利 ③这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就业制度的需要 ④农民工享有权利,是以履行劳动的义务为前提的 ( )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四条规定:商业银行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随着银行商业化进程的加快,各家商业银行都把“存款第一、效益第一”作为立行的根本宗旨。商业银行以此为根本宗旨的根本原因是 ( )
A.商业银行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
B.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C.保证商业银行职能的发挥
D.商业银行是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企业法人
14.《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要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等人身保险业务,满足城乡人民群众的保险需求。这里的保险 ①是针对风险本身的投资方式 ②与社会保险没有区别 ③费用完全由个人负担 ④可以定期获得回报 ( )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近年来,一批国有企业改制成为股份制企业,或向其他产业投资、参股,使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大大增强。在上海市,1元国有资本金可直接控制3元社会资本,如果加上跨地区、跨产业参股、联营、合资的部分,1元国有资本金可以调动9元以上的社会资本。这主要表明 ①国有经济的资产份额下降了 ②通过联营、参股、合资等形式,使这些企业形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③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增强了 ④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16.在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这种分配制度的原因有很多,但其根本原因是 ( )
A.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特点
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
17.某地一家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高、产品销路好的优势企业,吞并收购了另一家高能耗、高污染、负债近7 000万元的同类企业,组建了股份公司,几年来公司创利税超过8 000万元。这表明 ( )
①企业兼并可以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 ②企业兼并有利于把劣势转化为优势 ③企业兼并可以消除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④企业兼并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近年来,国债热销,经常出现市民提前一个晚上就在银行门前排队认购的场面。我国国债之所以热销,其原因是 ( )
①我国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增加了公众购买和持有国债的信心 ②投资渠道单一、满足百姓投资要求的金融产品匮乏 ③在各种债券中,国债风险最小,安全性最好,收益率最高 ④作为金融债券,它的利率一般高于银行储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9.一般来说,当经济发展过快、物价上涨幅度过大时,政府为抑制社会总需求,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手段是 ( )
A.提高存贷款利率,降低税率 B.减少货币供应量,增加财政支出
C.扩大货币供应量,提高税率 D.提高存贷款利率,减少财政支出
20.中共中央就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听取了各民主党派领导人的发言后强调指出,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胡锦涛还指出,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这主要是 ( )
A.由国家通过税收进行 B.在初次分配范围内进行
C.在再分配范围内进行 D.由先富起来的个人和地区进行
21.改革开放后,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了美国人发明的个人所得税。下列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它属于流转税,能够促进生产专业化的发展
B.国家征收个人所得税表明人人都是直接的纳税人
C.国家征收个人所得税表明我国现阶段恩格尔系数上升,需要调节个人收入
D.它以个人所得额为征税对象,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22.针对近年来一部分人的投资炒房行为对房价上涨的助推作用,国家调整了住房转让营业税计征办法,对购房不足五年转手的,按售房全额征税,这一调整大大抑制了炒房行为。这主要表明 ( )
A.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B.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C.国家通过税收抑制房地产业的增长 D.购买转手房的价格降低
23.《人民日报》载文指出,随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确立,知识、技术、资本、经营管理、土地房屋等生产要素也按贡献参与分配,收入分配呈现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①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 ②会冲击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③就是根据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和流通中的投入比例及贡献大小进行分配 ④会使人民生活快速达到全面小康水平 (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③④
24.经济学学者撰文指出:在税收体制及政策不变的情况下,财政收入会随着经济繁荣而增加,随着经济衰退而减少。这说明 ( )
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②税收政策影响财政收入 ③国家货币政策影响财政收入 ④工业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中山一中高二文科班政治第一次段考
试卷Ⅱ 主观题部分(共52分)
25.(14分)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十二五”规划相继出台,“幸福”是其中一大热词。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已成为共识。阅读下面一些地区“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民生的表述,回答问题。
地 区 “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民生的表述
北 京 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广 东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幸福广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重 庆 让重庆成为“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之一”
江 苏 做民生实事,让百姓的“幸福感”提升
…… ……
浏览各地的“十二五”规划纲要,给人的一个突出感受就是,政府自我加压,让“幸福”变得更加具体、更加实在。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如何作为,才能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
26.(16分)某班同学对某社区居民下岗失业和再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社区劳动力 现有劳动力 2 032人
2年内预计新增劳动力 95人
下岗失业或曾下岗失业405人 初中文化水平以下者 163人,约占40.2%
初级工及无技术等级的人员 306人,约占75.6%
实现再就业281人 就业企业 个体和私营经济196人,集体企业65人,其他20人
就业领域 第二产业63人,第三产业218人
注:部分下岗失业人员拒绝就业服务中心提供的某些服务性工作岗位。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什么问题 (4分)
(2)请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为政府提供几条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12分)
27.(22分)材料一 右图为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收入分配结构示意图。两幅图所代表的社会财富总量相等,图(一)被称为“金字塔型”收入分配结构,图(二)被称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
材料二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在0.2~0.3之间属于比较平均,0.3~0.4之间为差距合理,0.4~0.5之间为差距过大,0.5以上为差距悬殊。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0.46以上。据统计,我国城镇居民中10%的最低收入家庭的财产总额仅占城镇居民财产总额的1.4%,而10%的富裕家庭所占财产总额比重高达45%。
材料三 前几年,民工的平均收入只有300~600元,而且拖欠、克扣现象严重,劳动时间长,没有节假日,任意加班,更别说按规定得到加班费。有的发达地区在10年的发展中,财富和资本收入成倍增加,但民工的工资水平基本不变,扣除物价因素后还呈降低趋势。
(1)哪种收入分配结构更合理 试加以分析比较。(7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如何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提出合理化建议。(15分)
中山一中高二文科班政治第一次段考(必修<一>1—3单元)参考答案
1—5:BCDCA;6—10:DCCCB;11—15:CADBD;16—20:BBADC;21—24:DBCA。
25答:①居民收入和物价总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同时要加强宏观调控,采取措施稳定物价。(4分) ②就业是民生之本。为此政府应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劳动者就业、创业,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3分) ③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3分) 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为此必须充分运用财政、税收等手段,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完善分配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公平。(4分)
26答:(1)材料反映了我国就业形势严峻;(1分)待业、就业人员亟待提高自身素质;(1分)一部分劳动者不愿意在部分服务行业工作,说明劳动者就业观念亟待转变;(1分)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为解决就业问题作出了较大贡献。(1分)
(2)政府应做好如下工作:①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环境。(3分)
②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3分)
③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充分发挥集体经济、个体私营经济、中小企业在增加就业中的作用。(3分)
④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和道德素质。(3分)
(从其他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7答:(1)图(二)更优。(2分)在社会财富总量相等的情况下,图(一)中低收入人口占绝大多数,收入越高人口越少,社会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现象明显,必然激化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矛盾,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2分)图(二)中,中等收入人口占了绝大部分,高收入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占少数,社会财富分配比较均衡,体现了社会的发展有利于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3分)
(2) ①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使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3分)
②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发挥各种所有制在社会财富增长中的作用。(3分)
③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发挥市场在社会财富分配中的作用,促进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或答“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也可)(4分)
④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利用财政、税收等手段,实现社会公平。(或答“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也可)。(3分)
⑤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公平。(2分)
班级 登分号 姓名 统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中山一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
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 囹圄(yǔ) 押解(xiè) 骠勇(piāo) 面面相觑(qù)
B. 抻面(chēn) 毗邻(pí) 侪辈(cái) 厝火积薪(xī)
C. 砧杵(chǔ) 宽宥(yòu) 蹁跹(xiān) 呶呶不休(nú)
D. 钵盂(bō) 拖曳(yè) 锃亮(zèng) 诲人不倦(hu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他们常常在一起高谈阔论,忧国忧民,吟诗作赋,呵佛骂祖,最后醍醐灌顶,一醉方休。
B.“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C.近段时间,大雾天气频繁出现,首都北京城仿佛变成雾都,空气中的PM2.5浓度越来越高,今天终于迎来了和煦的阳光,每个人都弹冠相庆。
D.“机关干部上街清扫卫生制度不可能长久坚持下去,改变人们的卫生习惯和环境意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目前,我们还要把这项制度坚持下去。”确山县爱卫会周主任说。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支持民族航空工业的发展,中国民航局正在制定鼓励支线航空的措施,计划采购国产飞机的航空公司有相关的优惠与简化手续。
B.青年男女不再以财产多寡和门第高低为条件,而以能劳动、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标准去选择自己的伴侣。
C.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人类68%的疾病是由空气污染引起的,空气中的细菌、病毒是感冒的主要根源。
D. 幸福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对生活产生的种种愉快、欣慰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评价。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
我爱纯真浪漫, ;我欣赏“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美意境, ;我渴望天长地久的爱情亘古不变的友谊; ;我很想将忧伤埋在心底以笑声取悦生活, 。
①也惊叹于沧桑的滋味
②却难免强颜欢笑的悲凉
③却只能告诉自己这是幻想而不敢轻易付出
④却在现代重金属摇滚中宣泄心灵的疯狂与不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④② D.①④③②
二、本大题7小题,共37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
主父偃者,齐临淄人也。游齐诸生间,莫能厚遇也。齐诸儒生相与排摈,不容于齐。家贫,假贷无所得,乃北游燕、赵、中山,皆莫能厚遇,为客甚困。孝武元光元年中,以为诸侯莫足游者,乃西入关见卫将军。卫将军数言上,上不召。资用乏,留久,诸公宾客多厌之,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拜为郎中。偃数见,上疏言事。诏拜偃为谒者,迁为中大夫。一岁中四迁偃。
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尊立卫皇后,及发燕王定国阴事,盖偃有功焉。大臣皆畏其口,赂遗累千金。人或说偃曰:“太横矣。”主父曰:“臣结发游学四十余年,身不得遂,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我厄日久矣。且丈夫生不五鼎食①,死即五鼎烹②耳。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
元朔二年,上拜主父为齐相。至齐,遍召昆弟宾客,散五百金予之,数之曰:“始吾贫时,昆弟不我衣食,宾客不我内门;今吾相齐,诸君迎我或千里。吾与诸君绝矣,毋复入偃之门!”乃使人以王与姊奸事动王,王以为终不得脱罪,乃自杀。
主父始为布衣时,尝游燕、赵,及其贵,发燕事。赵王恐其为国患,欲上书言其阴事,为偃居中,不敢发。及为齐相,出关,即使人上书,告言主父偃受诸侯金,以故诸侯子弟多以得封者。及齐王自杀,上闻大怒,以为主父劫其王令自杀,乃遂族主父偃。
(选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有删改)
注:①五鼎食:牛、羊、豕、鱼、麋也。诸侯五,卿大夫三。②五鼎烹:被镬(一种大锅)烹煮的刑罚。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家贫,假贷无所得 假:借。
B.古者诸侯不过百里 过:经过。
C.身不得遂,亲不以为子 亲:父母。
D.我厄日久矣 厄:穷困。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诸公宾客多厌之 / 强弱之形易制
B. 今以法割削之 / 亲不以为子
C. 乃西入关见卫将军 / 王以为终不得脱罪,乃自杀
D. 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 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
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武帝“族偃”原因的一组是( )(3分)
①及发燕王定国阴事
②吾与诸君绝矣,毋复入偃之门
③乃使人以王与姊奸事动王,王以为终不得脱罪,乃自杀
④告言主父偃受诸侯金,以故诸侯子弟多以得封者
⑤上闻大怒,以为主父劫其王令自杀
A.①②⑤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主父偃早年并不得志,在通过卫青向皇上推荐但“上不召”的情况下,上书汉武帝,才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和任用。
B.主父偃向武帝进献了“推恩术”,表面上推恩皇族子孙,实际上是将诸侯国化整为零,削弱封国实力,武帝采纳了这一建议。
C.主父偃揭发燕王犯罪的事情后,大臣们都畏惧主父偃的口,贿赂和赠送给他的钱,累计有千金之多。
D.主父偃当了大官后,就揭发了燕王和赵王犯罪的事情。这是他对自己未显达时所受侮辱的报复。
9. 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余 虽 骨 肉 无 尺 寸 地 封 则 仁 孝 之 道 不 宣 愿 陛 下 令 诸 侯 得 推 恩分 子 弟 以 地 侯 之 彼 人 人 喜 得 所 愿 上 以 德 施 实 分 其 国 不 削 而 稍 弱 矣 于 是 上 从 其 计。
(2)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齐诸儒生相与排摈,不容于齐。(3分)
②始吾贫时,昆弟不我衣食,宾客不我内门。(4分)
(二)按要求完成10-11小题。(15分)
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官舍竹①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此诗为作者受小人毁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
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是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僻的地方。
(1)第三联中哪两个字用得生动传神?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
(2)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什么特征?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了怎样的情怀?(3分)
答:
11.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 ,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2)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 。
(3)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 。
(5)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 。
(6)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 。
(7) ,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8)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
三、本大题共7小题,共3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说深刻
林凯
①“深刻”一词人们常常提及。可是什么是深刻,人们却很少思考,结果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是被“深刻”所迷惑,将本不深刻的东西视为深刻,将原本深刻的东西视为不深刻。造成这种一反一正认识的原因有二:一是很少有人怀疑自己所讲的问题,二是少见多怪。
②《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深刻”的,一是“达到事情或问题的本质的”,二是“内心感受程度很深的”。这两个方面告诉我们,深刻一是指思维,二是指感受。感受,人们好理解,一辈子没见过红颜色,第一次看见,那肯定是印象深刻。但是,思维就不那么简单,因为要达到事物或是某一问题的本质,不是眼见为真。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哲学问题》一书中讲到康德时说:“康德认为他称之为‘物自体’的物质客体根本是不可知的,可知的乃是我们在经验中所遇到的客体(他称之为现象)。”中国的老子讲:“前识者,道之华也。”这两位东西方文化巨人讲的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以我们眼睛看到的常常只是表象,不是本质。那么怎么样才算看到本质?
③我们常说鲁迅杂文写得深刻。深刻在什么地方?就在于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也许有人会说,封建社会怎么吃人呢?谁也没看见封建社会有什么血盆大口。殊不知,这个血盆大口不是长着獠牙,它是用一种无形的东西,即封建的意志,更进一步说就是皇帝个人的意志束缚着你的行为、你的思想,而且它还口口声声说一切都是为你着想,让你心甘情愿做奴才。无形之枷锁有时比獠牙还厉害,它剥夺了一个人方方面面的权力。人类有时也很麻木,一旦习惯了某种生活方式,他就会不觉得这种生活方式让他失去了什么。长期不在自由下生活的人,并不知道自由的可贵;长期不思考的人,也并不知道思考的意义。结果就是你不让我自由,我就不要自由,你不让我思考,我就不思考,只要让我吃饱饭就行。此种麻木的思想,被鲁迅意识到了,就是本该我们作为人应有的东西被专制者拿走了,这和吃人有什么两样,这也就是说鲁迅看见了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他看到了人类社会本质上的不公平、不合理,甚至扭曲的地方,就是在专制者眼里从不把人当人看。
④深刻绝不是奇谈怪论,不是谁喊叫和辱骂声大谁就深刻,不是你想到了我没有想到就是深刻,也不是你敢说我不敢说就是深刻,更不是因为你看的书多能引用几句名人的话就是深刻,深刻与这些统统都无关。深刻存在于事物自身,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运动的规律,改造规律必定受规律的惩罚。人类社会也如此。在过去的六十年中,我们曾一度改造人的灵魂,结果是自己害了自己。其主要原因,还是自己对自己认识的不足,自己没有把自己看成是正常人,而看成是超人。用社会学的语言来表述,就是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是有限的。所以,康德讲“物自体”,老子讲“前识者,道之华也”,都是提示要从事物的本质上认识事物的大道理。谈论社会改造、一心想变革文化的人,也应该从这个大道理中寻求启示,寻找你要找的东西,这样就会离真理更近一些。除此之外,那些空喊冠冕堂皇口号革命的人,多是用自己的手革自己的命。假如是理想者的话,也是用自己狂妄的理想去实践野心家的理想,与自己的理想没有多大关系。从历史上看,这种悲剧多发生在文化人身上。
⑤这个世界不缺少深刻,就跟不缺少美一样,缺少的是发现深刻和美的眼睛。比如万有引力,它本身就存在,不过是你认识不到,而牛顿认识到了,我们就应该说牛顿是深刻的。布鲁诺说地球是围着太阳转,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所以他是深刻的,而且深刻得让许多人不相信他的深刻,他的悲剧恰恰就是对世俗观念的背叛。这样说来深刻并不是玄而又玄的东西,它是既简单又朴素的:一是事物本身存在的动因,二是我们能准确地说出这种存在的动因。如果套用一句佛家的禅语就是:我说对了。当然,一个“对”字给你带来光明,但你确实要从黑暗中走过。
(选自2010年3月19日《文汇读书周报》)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3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选项不属于“思维深刻”范畴的一项是( )(3分)
A.一辈子没见过红颜色的人第一次看见红颜色。
B.鲁迅杂文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C.揭示事物自身运动的规律。
D.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分)
A.所谓深刻,一是指感受达到事情或问题的本质,二是指思维深刻,让他人内心感受强烈,印象深刻。
B.康德认为他称之为“物自体”的物质客体根本是不可知的,可知的乃是我们在经验中所遇到的客体(他称之为现象),老子说“前识者,道之华也”,这些都说明我们眼睛看到的只是表象而不是本质。
C.奇谈怪论,大声喊叫和辱骂,敢想敢说,看的书多,能引用几句名人的话,这些都不算深刻。
D.在过去的六十年中,因我们对自己认识不足,没有把自己看成是正常人,而是把自己看成超人,导致我们曾一度改造人的灵魂,结果是自己害了自己。
E.像地球围着太阳转这样一些客观存在的事实,一般人都缺少发现它们的眼睛,而布鲁诺发现了,所以,布鲁诺是深刻的。
14.文末划线的句子耐人寻味,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
15.请概述文章各段落的主要观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
(二)阅读下列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泰格特
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住过两位病人,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下两张病床。病房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界。
其中一位病人经允许,可以分别在每天上午和下午扶起身来坐上一个小时。这位病人的病床靠近窗口。而另一位病人则不得不日夜躺在病床上。当然,两位病人都需要静养治疗。使他们感到尤为痛苦的是,两人的病情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既不能读书阅报,也不能听收音机、看电视……只有静静的躺着。而且只有他们两个人。噢,两人经常谈天,一谈就是几个小时。他们谈起各自的家庭妻小,各自的工作,各自在战争中做过些什么,曾在哪些地方度假,等等。每天上午和下午,时间一到,靠近窗的病人就被扶起身来,开始一小时的仰坐。每当这时,他就开始为同伴描述起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渐渐地,每天的这两个小时,几乎就成了他和同伴生活中的全部内容了。
很显然,这个窗户俯瞰着一座公园,公园里面有一泓湖水,湖面上照例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公园里的孩子们有的在扔面包喂这些水禽,有的在摆弄游艇模型。一对对年轻的情侣手挽着手在树阴下散步。公园里鲜花盛开,主要有玫瑰花,但四周还有五彩斑斓、争相斗艳的牡丹花和金盏草。在公园那端的一角,有一块网球场,有时那儿进行的比赛确实精彩,不时也有几场板球赛,虽然球艺够不上正式决赛的水平,但有的看总比没有强。那边还有一块用于玩滚木球的草坪。公园的尽头是一排商店,在这些商店的后边闹市区隐约可见。
躺着的病人津津有味地听这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描述仍在继续:一个孩童怎样差一点跌入湖中,身着夏装的姑娘是多么美丽动人。接着又是一场扣人心弦的网球赛。他听着这栩栩如生的描述,仿佛亲眼看到了窗外所发生的一切。
一天下午,当他听到靠窗的病人说到一名板球队员正慢悠悠地把球击得四处皆是时,不靠窗的病人,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能有幸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的?他为自己会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竭力不再这么想。可是,他愈加克制,这种想法却变得愈加强烈,直至几天以后,这个想法已经进一步变为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
他白昼无时不为这一想法困扰,晚上,又彻夜难眠。结果,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医生们对其病因不得而知。
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这时,他的同伴突然醒来,开始大声咳嗽,呼吸急促,时断时续,液体已经充塞了他的肺腔,他两手摸索着,在找电铃的按钮,只要电铃一响,值班的护士就立即赶来。
但是,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心想: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痛苦的咳嗽声打破了黑夜的沉静。一声又一声……卡住了……停止了……直至最后呼吸声也停止了。
另一位病人仍然盯着天花板。
第二天早晨,医护人员送来了漱洗水,发现那个病人早已咽气了,他们静悄悄地将尸体抬了出去,丝毫没有大惊小怪。
稍过几天,似乎这时开口已经正当得体。剩下的这位病人就立刻提出是否能让他挪到窗口的那张床上去。医护人员把他抬了过去,将他舒舒服服地安顿在那张病床上。接着他们离开了病房,剩下他一个静静地躺在那儿。医生刚一离开,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地挣扎着,用一只胳膊支起了身子,口中气喘吁吁。他探头朝窗口望去。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16.文中两处写到“盯着天花板”,揭示了靠门的病人怎样的心态?(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
17.小说以“窗”为题,你认为有哪些含义?(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
18.本文直到结尾才点明“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这有什么作用(效果)?(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19.根据下列材料,拟写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3个字。(4分)
针对此前有专家、网友叹称广东文化界领军人物人才流失严重,纷纷转移至北京上海等地,指广州文化氛围不如京沪的说法,昨日,率众做客广东民声热线的省文化厅厅长方健宏表示,“应当承认这是事实。”他表示,今后广东将采取更多吸引人才的政策,创建更大舞台、营造宽松氛围,将适合广东的高端人才“重新吸引过来”。
昨日节目中,图书馆、阅览室等文化场馆数量少、极少向公众免费开放等问题,成了投诉“重灾区”。来自广州越秀区的刘先生称,在该区看到的文化室都在打麻将。
对此,省文化厅副厅长杜佐祥坦言,自己也是越秀区居民,的确有的地方因管理不善有打麻将的现象。而方健宏则随后回应称,全省确有如梅州、韶关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缺少图书馆、免费阅览室等,今年省里将拿出一亿元来投资基层文化建设,计划今年建成20个市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5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800个城乡社区文化室。

20、 仔细观察下面的图,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⑴上图中有一个问号和一个感叹号,请写一句或几句话,表达它们所表示的意思,并在句中用上这两个标点符号。(3分)
⑵这幅漫画揭示的道理常常被人忽视,或者常常让人感到难以理解,不可思议。请根据你的理解,写出这个道理。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3分)
五、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活在世,都离不开比,比可以是堕落的催化剂;比可以是前进的发动机;比可以是前进路上的绊脚石;比可以是新的起点向更高处攀登的阶梯……那么你是如何认识和看待“比”的呢?
请你以“比”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语文答题卷
一、选择题。(1——12小题3分,13小题5分,共3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12 13
答案
二、(共25分)
9.(1)用“/”给下列句子断句。(3分)
余 虽 骨 肉 无 尺 寸 地 封 则 仁 孝 之 道 不 宣 愿 陛 下 令 诸 侯 得 推 恩分 子 弟 以 地 侯 之 彼 人 人 喜 得 所 愿 上 以 德 施 实 分 其 国 不 削 而 稍 弱 矣 于 是 上 从 其 计。
(2)翻译下面两个句子。(7分)
① (3分)
② (4分)
10.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4分)

(3分)
11.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三、(共23分)
14.
(4分)
15.
(4分)
16.
(4分)
17.
(5分)
18.
(6分)
四、(共10分)
19.(4分)
(23字)
20. ①
(3分)

(3分)
五、作文(60分)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语文段考答案
1、D(A . 押解(jiè)骠勇(piào)B. 侪辈(chái) 厝火积薪(cuò)C.呶呶不休(náo))
2.D (解说:A“醍醐灌顶”指灌输智慧,使人醒悟,不指饮酒;B“高山仰止”高山,比喻高尚的道德;仰,仰望、仰慕;比喻对崇高品德的仰慕。C“弹冠相庆”:“弹冠”指弹去帽子上的灰尘。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其他人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于贬义。后指坏人得意的样子。 D 一蹴而就:踏一步便可到达,形容非常容易取得成功。)
3、C (A成分残缺,优惠缺少中心语“政策”;B、前面是“多寡”、“高低”关涉两面,而后面只涉及肯定一面,前后不一致。可将“能”改为“能否”、“有”改为“有没有”。D、多项定语次序不当。“感受”前面有多项定语,应先列举“愉快”“欣慰”等具体感受,再用“种种”来归纳小结,故“种种”应移到“愉快、欣慰”之后,改为“愉快、欣慰等种种感受”。
4. D[把握整个语段的内容倾向,则可看出分号所标明的层次内的内容前后两句之间在语意上属对比关系,只要把握这一点,则可选出适当语句。]
二、(35分)
5.B.(过:超过)
6. C. (C.都是副词,就; A. 介词,他,指主父偃 / 结构助词,的;B. 介词,用 / 介词,把; D.连词,表承接 / 连词,表转折)
7.C( ①是主父偃的功劳,②主父偃与昆弟宾客绝交,都跟武帝“族偃”没有关系。)
8.D.(“揭发了赵王”和“未显达时所受侮辱”文中无据)
9. (1)余虽骨肉 / 无尺寸地封 / 则仁孝之道不宣 /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 / 以地侯之 / 彼人人喜得所愿 / 上以德施 / 实分其国 / 不削而稍弱矣 / 于是上从其计。(每断对三处给1分,共3分)
(2)①齐国众读书人共同排斥他,他不被齐国接纳。(被动句式1分,句意2分)
②开始我贫穷的时候,兄弟不给我衣服食物,宾客不让我进门。(“衣食”、“内门”各1分,句意1分)
[附文言文译文]
主父偃是齐地临淄人。他游学齐国,与许多读书人有交往,但没有谁肯厚待他。齐国众读书人共同排斥他,他不被齐国接纳。他家生活贫困,向人家借贷也借不到,就到北方的燕、赵、中山游学,各地都没人厚待他,做客很难。孝武帝元光元午,他认为各诸侯国都不值得去游学,就西入函谷关,去见大将军卫青。卫青大将军屡次向皇上推荐他,皇上不肯召见。他带的钱财已经花光,留在长安已经很久,诸侯的宾客们都很讨厌他,于是他向皇帝上书。早晨进呈奏书,傍晚时皇帝就召见了他,任命他为郎中。主父偃屡次进见皇帝,上疏陈说政事。皇帝下令任命他为谒者,又升为中大夫。一年当中,四次提升主父偃的职务。
主父偃向皇上劝说道:“古代诸侯的土地不超过百里,强弱的形势很容易控制。如今的诸侯有的竟然拥有相连的几十个城市,土地上千里,天下形势宽缓时,则容易骄傲奢侈,做出淫乱的事情,形势急迫时,则依仗他们的强大,联合起来反叛朝廷。现在如果用法律强行削减他们的土地,那么他们反叛的事就会产生,前些时候晁错的做法就出现这种情况。如今,诸侯的子弟有的竟是十几个,而只有嫡长子世世代代相继承,其余的虽然也是诸侯王的亲骨肉,却无尺寸之地的封国,那么仁爱孝亲之道就得不到显示。希望陛下命令诸侯可以推广恩德,把他的土地分割给子弟,封他们为侯。这些子弟人人高兴地实现了他们的愿望,皇上用这种办法施以恩德,实际上却分割了诸侯王的国土,不必削减他们的封地,却削弱了他们的势力。” 于是皇上听从了他的计策。
尊立卫子夫当皇后,及揭发燕王刘定国的阴私,主父偃是有功的。大臣们都畏惧主父偃的口,贿赂和赠送给他的钱,累计有千金之多。有人劝说主父偃说:“你太横行了。”主父偃说:“我从束发游学以来己四十余年,自己的志向得不到实现,父母不把我当儿子看,兄弟们不肯收留我,宾客抛弃我,我穷困的时日已很久了。况且大丈夫活着,如不能列五鼎而食,那么死时就受五鼎烹煮的刑罚好了。我已到日暮途远之时,所以要倒行逆施,横暴行事。”
元朔二年,皇上任命他当了齐相。主父偃到了齐国,把他的兄弟和宾客都召来,散发五百金给他们,数落他们说“开始我贫穷的时候,兄弟不给我衣食,宾客不让我进门;如今我作了齐相,诸君中有人到千里以外去迎接我。我同诸君绝交了,请不要再进我主父偃的家门!”于是他就派人用齐王与其姐姐通奸的事来触动齐王,齐王以为终究不能逃脱罪责,就自杀了。
主父偃开始当平民百姓时,曾经游历燕地和赵地,等到他当了大官后,就揭发了燕王的阴私。赵王害怕他成为赵国的祸患,想要上书皇帝讲述他的阴私,因为主父偃在朝中,不敢揭发。等到他当了齐相,走出函谷关,赵王就派人上书,告发主父偃接受诸侯的贿赂,因此,诸侯子弟中有很多因为这个原因而被封侯。等到齐王自杀了,皇上听到后,大怒,认为是主父偃威胁他的国王使其自杀的,就把主父偃及其家族的人都杀了。
10、(1)“拂”和“侵”。(1分)都用了拟人化的写法。(1分)“拂”即吹拂,竹声萧萧“拂琴”,写出竹声的美妙和含情,令人神往;“影侵棋局”,是写竹的影子映在棋局上,使人感受到竹似欲与诗人同乐,营造出一个物我同趣的意境。(1分)
(2)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不争春色、独守严寒、不怕寂寞、保持贞洁、自有情趣等品格。(答对三点才给1分)诗人托物言志,(1分)意在表现自己的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1分)
11、(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3、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4、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5、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6、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7、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8、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2.A (“一辈子没见过红颜色的人第一次看见红颜色”是感受深刻,而非思维深刻。)
13. A B (A.曲解了文意。原文的意思是思维深刻,“达到事情或问题的本质”;感受深刻,“内心感受程度很大” B.将“或然”误为“必然”。原文是“我们眼睛看到的常常只是表象,不是本质”,“常常”表“可能如此”,去掉它语义就变为“必然如此”了。C.是对第④段“深刻绝不是奇谈怪论,不是谁喊叫和辱骂声大谁就深刻,不是你想到了我没有想到就是深刻,也不是你敢说我不敢说就是深刻,更不是因为你看的书多能引用几句名人的话就是深刻,深刻与这些统统都无关”的转述,符合文意。D.是对第④段“在过去的六十年中,我们曾一度改造人的灵魂,结果是自己害了自己。这主要原因,还是自己对自己认识的不足,自己没有把自己看成是正常人,而看成是超人。”的转述,符合文意。E.是对第⑤段“这个世界不缺少深刻,就跟不缺少美一样,缺少的是发现深刻和美的眼睛。比如万有引力,它本身就存在,不过是你认识不到,而牛顿认识到了,我们就应该说牛顿是深刻的。布鲁诺说地球是围着太阳转,这是本身存在的事实,所以他是深刻的”的转述,符合文意。
14.①透过事物表象挖掘出了常人看不见的本质(或“主观认识与客观规律、事物本质一致”)。
②认识客观规律和事物本质(达到深刻的境界)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要经历一个艰辛的过程。
(一个要点2分。) (4分)
15.(1)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将不深刻与深刻的东西弄混淆。
(2)深刻既指感受上的印象深,也指思维有深度(“思维的深度”答为“达到事情或问题的本质”也可)。
(3)鲁迅杂文写得深刻,在于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本质。
(4)深刻存在于事物自身,在于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5)深刻是既简单又朴素的:一是事物本身存在的动因,二是我们要能准确地说出这种存在的动因。
(答对两点得1分,答对三点得2分,答对四点得3分,答对五点得4分。)
16.(4分)【前一处表明了病人被“到靠窗位置去”的念头折磨得彻夜难眠的痛苦心态;(2分)后一处表明了病人在病友需要救助时无动于衷冷酷无情的心态。(2分)】
17.(5分)【①故事是围绕“窗”来写的;(1分)②这个窗既是病房里实际的窗,也是二人的心灵之窗,(2分)通过窗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的美与丑,善与恶。(2分)】
18.(6分)【①结尾出人意外,奇峰突起,给读者新奇的阅读体验,耐人寻味。②使描述者(靠窗的病人)“无中生有”的想象力和描述本领得到强化,加深了读者的印象。③使善恶美丑的对比鲜明突出,赫然展示了作者激浊扬清、惩恶扬善的思想倾向。(每点2分。其他回答,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19、【答案示例1】广州文化氛围不如京沪,省文化厅厅长坦承是事实。
【答案示例2】广东省文化厅厅长承认:广州文化氛围不如京沪。
【答案示例3】广州文化氛围不如京沪,省文化厅决心大力改进。
【评分标准】“广东省文化厅”或“省文化厅厅长”1分;“承认事实”(或:未用文字直接表述但已显示承认,如例3)1分;“广州文化氛围”“不如”“京沪”各1分;一句话1分。本一句话新闻应突出其新闻价值:广州文化氛围不如京沪。每超1字扣1分。
20、⑴他那么小的靶心都能一箭射中,我这么大的靶心却屡射不中,怎么可能这样啊 !
⑵有时候,目标看上去越难达到,反而越会使人全力以赴,最终达到目标;相反,目标看上去越容易达到,就越有可能令人掉以轻心,反而无法达到。(满分答案既要符合画意,也要符合题干中“常常被人忽视,或者说常常让人感到难以理解,不可思议”的要求。)
班级 登分号 姓名 统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第一次段考
理科数学试卷
球的体积公式: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上)
1、已知函数,且,则的值为 ( )
A.1 B. C. D. 0
2、若复数,则=( )
A. B. C. D.3
3、展开式中所有项的系数和为( )
A. B.0 C.1 D.2
4、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时,反设正确的是( )
A.假设三个内角都不大于 B.假设三个内角都大于
C.假设三个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 D.假设三个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
5、观察下列各式:则,则的末两位数字为( )
A. 49 B.43 C. 07 D. 01
6、曲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是 ( )
A.4 B. C.3 D.2
7、是的导函数,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则的图象只可能是( )
8、现安排甲、乙、丙、丁、戌5名同学参加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服务活动,每人从事翻译、导游、礼仪、司机四项工作之一,每项工作至少有一人参加.甲、乙不会开车但能从事其他三项工作,丙丁戌都能胜任四项工作,则不同安排方案的种数是( )
A.152 B.126 C.90 D.54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上)
9、复数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在第 象限.
10、正六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是 . (用数字作答)
11、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用数字作答)
12、若函数在上为增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13、 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周长,若将看作是上的变量,则……①,这里①式可以用语言表达为:圆的面积函数的导数等于圆的周长函数.对于半径为的球,若将看作上的变量,请你写出类似于
①的式子: ……②,
②式可用语言表述为: .
14、2位男生和3位女生共5位同学站成一排,若男生甲不站两端,3位女生中有且只有两位女生相邻,则不同排法的种数是 .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过程)
15、(12分)现有10件产品,其中有2件次品,任意抽出3件检查.
(1)恰有一件是次品的抽法有多少种?
(2)至少一件是次品的抽法有多少种?
16、(12分)已知的展开式中,第4项和第9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
(1)求,
(2)求展开式中的一次项的系数.
17、(14分)某饮料公司招聘了一名员工,现对其进行一项测试,以便确定工资级别.公司准备了两种不同的饮料共8杯,其颜色完全相同,并且其中4杯为饮料,另外4杯为饮料.公司要求此员工一一品尝后,从8杯饮料中选出4杯饮料.若4杯都选对,则月工资定为3500元;若4杯选对3杯,则月工资定为2800元;否则月工资定为2100元.令表示此人选对饮料的杯数.假设此人对和两种饮料没有鉴别能力.
(1)求的分布列;
(2)求此员工月工资被定为2100元的概率.
18、(14分)若函数在和处取得极值,
(1)求的值;
(2)求在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9、(14分)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其前项和为,
(1)求并猜想的值;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中所猜想的结论.
20、(14分)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若恒成立,试确定实数k的取值范围;
(3)证明:
①上恒成立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第一次段考理科数学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 10、 11、 12、
13、 14、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
演算过程)
15、
16、
17、
18、
19、(14分)
20、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第一次段考理科数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A C B D C D B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 四 10、 9 11、 15 12、
13、 球的体积函数的导数等于求的表面积函数 14、 48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过程)
15、(12分)现有10件产品,其中有2件次品,任意抽出3件检查.
(1)恰有一件是次品的抽法有多少种?
(2)至少一件是次品的抽法有多少种?
解:(1)恰有一件是次品,即从2件次品中抽1件,从8件正品中抽2件,
所以,共有种 …………………6分
(2)至少有一件是次品,可用排除法,10件中抽取3件有种,8件正品中抽取3件有种,
所以,共有 …………………12分
(采用其它方法只要答案正确都可以,列式正确,计算错误扣2-3分)
16、(12分)已知的展开式中,第4项和第9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
(1)求,
(2)求展开式中的一次项的系数.
解:(1)由第4项和第9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可得 …………………3分
解得 …………………5分
(2)由(1)知,展开式的第项为:
…………………8分
令得 …………………9分
此时 …………………11分
所以,展开式中的一次项的系数为 …………………12分
17、(14分)某饮料公司招聘了一名员工,现对其进行一项测试,以便确定工资级别.公司准备了两种不同的饮料共8杯,其颜色完全相同,并且其中4杯为饮料,另外4杯为饮料.公司要求此员工一一品尝后,从8杯饮料中选出4杯饮料.若4杯都选对,则月工资定为3500元;若4杯选对3杯,则月工资定为2800元;否则月工资定为2100元.令表示此人选对饮料的杯数.假设此人对和两种饮料没有鉴别能力.
(1)求的分布列;
(2)求此员工月工资被定为2100元的概率.
解:(1)由题意知: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 1, 2, 3, 4. ………………2分
,,,
, ………………7分
所以,的分布列为:
0 1 2 3 4
………………9分
(2)设此员工月工资被定为2100元为事件,则
…13分
所以此员工月工资被定为2100元的概率为 …………………14分
18、(14分)若函数在和处取得极值,
(1)求的值;
(2)求在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1)由题意, ………2分
由在和处取得极值得 ………5分
解得 ………7分
(2)由(1)知,故
由得或
在上当变化时,变化情况列表得
1
— 0 +
单调递减 极大值 单调递增
所以,当时,取得极大值
又,
所以在上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 ……14分
(本问不列表,直接求也可以,步骤酌情给分)
19、(14分)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其前项和为,
(1)求并猜想的值;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中所猜想的结论.
解:(1),,,
, (算对一个1分)…………………4分
猜想: ………………6分
(2)由(1)知即证明
①当时,,猜想成立; ………7分
②假设时猜想成立,即 …………9分
则 时
…………10分
…………………12分
所以,时,猜想也成立; …………………13分
由①、②可得 …………………14分
20、(14分)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若恒成立,试确定实数k的取值范围;
(3)证明:
①上恒成立

解:(1)函数 …………………1分
当时,,则上是增函数 ………2分
当时,由得
由得 ………4分
则上是增函数,在上是减函数 ………5分
(采用列表的方式也要给满分)
(2)解法一:由(I)知时,递增,而不
成立,故 …………………7分
又由(I)知,因为恒成立,
所以,解得 …………9分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解法二(分离变量法):
……9分
所以,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
(3)①证明:由(2)知,当时有在恒成立,
由(1)知当时上是减函数,且,
所以,时, 恒成立,
即上恒成立 . ……………………11分
②证明:令,则,即,从而,
所以
即 ………………14分
D
C
B
A
B
C
班级 登分号 姓名 统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中山一中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理科班试题
第一卷(共52分)
一、单择题(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已知:C(s)+CO2(g)2CO(g) △H>0。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 )
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 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
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 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
2.对于反应A(g)+3B(g) 2C(g),下列各数据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
A.v(A)=0.2mol/(L s) B.v(B)=0.2 mol/(L s)
C.v(B)=0.3mol/(L s) D.v(C)=12mol/(L min)
3.已知:① C (s) + O2 (g) CO (g) △H = – 110.5 kJ · mol – 1
② C (s) + O2 (g) CO2 (g) △H = – 393.51 kJ · mol – 1
则反应:C (s) + CO2 (g) 2CO (g) 的△H为( )
A.– 283.01 kJ · mol – 1 B.+ 172.51 kJ · mol –1
C.+ 283.01 kJ · mol – 1 D.+ 504.00 kJ · mol – 1
4.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条件不再改变时,表明反应( )
A(s)+2B(g) 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现象是
A. 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C的同时消耗2n molB
5.参照反应Br+H2 HBr+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 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变大
C. 反应物总键能高于生成物总键能
D. 升高温度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6.一定量的稀盐酸跟过量锌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入少量稀NaOH溶液 B.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
C.加入少量Na2SO4固体 D.加入少量Na2CO3浓溶液
7. 把0.6molX气体和0.4molY气体混合于容积为2L的容器中,使其发生如下反应
3X(g)+Y(g) nZ(g)+2W(g)。5min末生成0.2molW,若测知以Z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 L· min),则n的值为 ( )
A.1 B.2 C.3 D.4
8.下图表示可逆反应mA(g)+nB(g) pC(g)在不同温度(T)、压强(p)下,生成物C的物质的量分数x(C)的变化情况.下列关于该正反应热效应及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m+n>p
B.吸热反应,m+n>p
C.放热反应,m+n<p
D.吸热反应,m+n=p
9.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2NO(g)+2CO(g)N2(g)+2CO2(g)
△H=-746.8kJ·mol-1,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当改变其中一个条件X,Y随X的变化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
A.当X表示温度时,Y表示平衡常数K
B.当X表示温度时,Y表示CO的转化率
C.当X表示N2的物质的量时,Y表示NO的转化率
D.当X表示NO的物质的量时,Y表示平衡常数K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
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
C.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D.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11. 在一定条件下将1mol的CO和1mol H2O(g)放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H2O(g) CO2(g)+H2(g),达到平衡时测得CO2为0.4mol。此时抽出CO和H2O(g)各0.5mol,达到新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为( ) 
A.小于0.4mol大于0.2mol B.等于0.2mol
C.小于0.2mol D.大于0.4mol
12.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打开汽水瓶时,有大量气泡溢出
B.对2HI(g) H2(g) + I2(g),增大平衡体系压强可使颜色变深
C.在合成氨的反应中,为提高NH3的产率,采取高压的条件
D.溴水中有Br2 + H2OHBr + 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二、双选题(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少选漏选给2分,错选多选不给分)
13.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将l mol X和1 mol Y进行如下反应:
2X(g)+Y(g) Z(g),经60 s达到平衡生成0.3 mol的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0 s内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1 mol·L-1·s-1
B.将容器的容积变为20 L,Z的新平衡浓度将等于原平衡浓度的1/2
C.若温度和体积不变,往容器内增加1 mol X,Y的转化率将增大
D.若升高温度,X的质量分数增大,则正反应的△H>0
14.在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N2和3 mol H2发生反应:
N2(g)+3H2(g) 2NH3(g)  △H=-92.4 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等于92.4 kJ
B.达到平衡后向容器中通入1 mol氦气,平衡不移动
C.降低温度和缩小容器体积均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D.若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20%,则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是起始时的80%
15.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固体硫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热量多
B.1mol碳和2mol碳的燃烧热不同相同
C.在101kPa时,2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 2H2O(l) △H=-285.8kJ/mol
D.在稀溶液中,H+ (aq) + OH- (aq) = H2O (l) △H=-57.3kJ/mol,若将0.5 mol 浓硫酸与1mol 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16.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反应:
2A(g) + B(g) 3C(g),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C的体积百分含量为a%,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方案作为反应物,达到新平衡后,C的体积百分含量仍然为a%的是( )
A.4 mol A + 2 mol B
B.3 mol C + 2 molA + 2 mol B
C.1 mol C
D.1.6 mol A+1.6 mol B+0.6 mol C
中山一中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理科班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C—12 Fe—56 Cl—35.5 Na—23 N-14
第一卷(共5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答案
第二卷(共48分)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9分)
17、(5分)氮是一种地球上含量丰富的元素,氮及其化合物的研究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意义。
(1)右图是1 mol NO2和1 mol CO反
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
图,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

(2) 自1913年工业合成氨投产以来,合成氨工业
不断发展,氨又可以进一步制备硝酸,在工业上可进行连续生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N2(g)+O2(g)=2NO(g) △H1= +180.5kJ/mol
N2(g)+3H2(g)2NH3(g) △H2=-92.4kJ/mol
2H2(g)+O2(g)=2H2O(g) △H3=-483.6kJ/mol
写出氨气经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18. (13分)(1)对于下列反应:2SO2 + O2 2SO3 , 如果2min内SO2的浓度由6 mol/L下降为2 mol/L,那么,用SO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用O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
(2)右图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
2SO2+O22SO3 △H<0 达到平衡时,
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
①a b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②b c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③若加入催化剂,请将反应速度变化情况画在c~d处。
(3)请用化学平衡移动知识解释久置的氯水(尤其是长期放置在见光环境),最后浅黄绿色消失,溶液变成稀盐酸:
19.(9分)现有反应:mA(g) + nB(g) pC(g),达到平衡后,当升高温度时,
B的转化率变大;当减小压强时,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减小,则:
(1)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S_____0 (填“>”、“=”或“<”),由此判断,此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为_______。
A 一定自发 B一定不自发 C高温自发,低温不自发 D低温自发,高温不自发
(2) 减压时,A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3) 若加入B (体积不变),则A的转化率_________。
(4) 若升高温度,则平衡时B、C的浓度之比C(B) :C(C) 将______ ___。
(5) 若加入催化剂,平衡时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____ ___。
(6) 若B是有色物质,A、C均无色,则加入C (体积不变)后混合物颜色______ _;
(填“变深”、“变浅”或“不变”,下同) 维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氖气后,混合物颜色 。
20.(12分)在不同温度下,反应CO2(g)+H2(g)CO(g)+H2O(g)的平衡常数K如下表:
温度/℃ 700 800 850 1000 1200
平衡常数K 2.6 1.7 1 0.9 0.6
(1)该反应的△H 0。(填“>”、“=”或“<”)。若到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则CO2的转化率将 ,正反应速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850℃时发生上述反应,CO2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其他条件相同时,请在下图中画出700℃时CO2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注明必要的标示)。
(3)在850℃时发生上述反应,以下表中的物质的量投入恒容反应器,其中向正方向移动的组是 (填代号),
平衡后与C中各物质的百分含量相等的组有__________(填代号 )
A B C D E
n(CO2) 3 1 0 1 1
n(H2) 2 1 0 1 2
n(CO) 1 2 3 0.5 3
n(H2O) 5 2 3 0.5 1
(4) 850℃时,在1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的CO2和H2,计算反应到达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浓度。(写出计算过程)
四、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共9分)
21、(9分)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通常是在调节
好pH和Fe2+浓度的废水中加入H2O2,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污染物。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探究有关因素对该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设计]控制p-CP的初始浓度相同,恒定实验温度在298K或313K(其余
实验条件见下表),设计如下对比试验。
实验编号 实验目的 T/K pH c/10-3mol·L-1
H2O2 Fe2+
① 为以下实验作参照 298 3 6.0 0.30
② 探究温度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③ 298 10 6.0 0.30
(1)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数据处理]实验测得p—C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
的关系如右图,①②③分别代表以上三组实验测
得的数据曲线。
(2)请根据实验①曲线,计算降解反应在
50~15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p—CP)= mol·L-1·s-1。
(3)实验①、②表明温度升高,该降解反应速率_____。 (增大或减小)但其他文献表明,温度过高时
(如接近100℃)反而导致降解反应速率减小,
请从Fenton法所用试剂H2O2的角度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实验③得出的结论是:pH等于10时, ___
(5)实验时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所取样品中反应立即停止下来。根据上图中的信息,给出一种迅速停止反应的方法:
中山一中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理科班试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A B B C D A A B B D D
题号 13 14 15 16
答案 AC BD AD AC
17. NO2(g)+CO(g)=CO2(g)+NO(g) △H= —234 mol·L-1 (2分)
4NH3(g) +5 O2(g) =4NO(g) + 6H2O(g) △H= —905.0 mol·L-1(3分)
18.(1)2mol/(L·min); 1mol/(L·min); (各两分,其中数值错没分,没单位扣一分)
(2)升温;减小 SO3 浓度;(各一分)
(图1分)
(3)在氯水中存在平衡:Cl2+H2O HCl + HClO ,HClO见光易分解为HCl和O2,使得平衡体系中HClO浓度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l2浓度减小.HCl浓度增大,最后浅绿色消失,溶液变成稀盐酸.(3分)
19. (每空一分)
(1)吸热 < B (2)增大(3)增大 (4)减小 (5)不变 (6)变深(7)变浅
20(1)<,减小,增大(各1分)
(2)如下图(2分)(标注及拐点要明确)
(3)AD BD(每空2分)
(4) (5分) 解: 设平衡时CO的浓度为x
CO2(g)+H2(g)CO(g)+H2O(g)
起始浓度(mol·L-1) 2 2 0 0
转化浓度(mol·L-1) x x x x
平衡浓度(mol·L-1)(2-x)(2-x) x x (2分)
则:K= (1分)
解得:x =1 即平衡时c(CO) =1 mol·L-1(2分)
21(9分)(1)
(2)8.0×10-6
(3)过氧化氢在温度过高时迅速分解。
(4)反应速率趋向于零(或该降解反应趋于停止)
(5)将所取样品迅速加入到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使pH约为10(或将所取样品骤冷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0 x
y
班级 登分号 姓名 统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v
t
0 a b c d
V正
V正
V正
V逆
V逆
V逆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v
t
0 a b c d
700℃中山市第一中学高二级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
理科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满足题设要求,选对得4分;不选、错选或多选不得分)
1.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与圆形导体环平面垂直,导体ef与环接触良好,当ef向右匀速运动时(  )
A.圆环中磁通量不变,环上无感应电流产生
B.整个环中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
C.整个环中有逆时针方向的电流
D.环的右侧有逆时针方向的电流,环的左侧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
2.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两侧各悬挂一个小铜环,铜环平面与螺线管截面平行.当电键S接通瞬间,两铜环的运动情况是(  )
A.同时向两侧推开
B.同时向螺线管靠拢
C.一个被推开,一个被吸引,但因电源正负极未知,无法具体判断
D.同时被推开或同时向螺线管靠拢,因电源正负极未知,无法具体判断
3.闭合的金属环处于随时间均匀变化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圆环平面,则(  )
A.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均匀变化
B.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均匀变化
C.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保持不变
D.环上某一小段导体所受的安培力保持不变
4.在日光灯的连接线路中,关于启动器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日光灯启动时,为灯管提供瞬时高压
B.日光灯正常工作时,起降压限流的作用
C.起到一个自动开关的作用,实际上可用一个弹片开关代替(按下接通,放手断开)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5.一根导体棒ab放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中,导体棒自由落下时,始终保持水平方向且跟磁场方向垂直,如图所示,比较导体棒ab两端的电势的高低,有(  )
A.a端与b端的电势相同
B.a、b间的电势差保持不变,a端较高
C.a、b间的电势差越来越大,a端较高
D.a、b间的电势差越来越大,b端较高
6.如图5所示是一交变电流的i-t图象,则该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  )
A.4 A B.2 A C. A D. A
二、双项选择(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满足题设要求,选对得4分;漏选得2分;不选、错选或多选不得分)
7.关于决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回路所包围的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的方向
B.回路外磁场的方向
C.回路所包围的磁通量的大小
D.回路所包围的磁通量的变化情况
8.如图所示,一正方形线圈abcd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对称轴OO′匀速运动,沿着OO′观察,线圈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已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线圈匝数为n,边长为l,电阻为R,转动的角速度为ω.则当线圈转至图示位置时(  )
A.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bcda
B.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为
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0
D.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为0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C三灯泡亮度相同,电源为220 V,50 Hz的交流电源,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改接220 V,100 Hz的交流电源时,A灯变亮,B灯变暗,C灯亮度不变
B.改接220 V,100 Hz的交流电源时,A灯变暗,B灯变亮,C灯变亮
C.改接220 V的直流电源时,A灯熄灭,B灯变亮,C灯亮度不变
D.改接220 V的直流电源时,A灯熄灭,B灯变亮,C灯变暗
10.如图所示是电表中的指针和电磁阻尼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是磁铁,在1中产生涡流
B.1是磁铁,在2中产生涡流
C.该装置的作用是使指针能够转动
D.该装置的作用是使指针能很快地稳定
11.某农村水力发电站的发电机输出电压稳定,它发出的电先通过电站附近的升压变压器升压,然后用输电线路把电能输送到远处村寨附近的降压变压器.降低电压后,再用线路接到各用户,设两变压器都是理想变压器,那么在用电高峰期,白炽灯不够亮,但用电总功率增加,这时(  )
A.升压变压器的副线圈的电压变大
B.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损失变大
C.降压变压器的副线圈上的电压变大
D.降压变压器的副线圈上的电压变小
12.如图所示,线圈C连接光滑平行导轨,导轨处在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导轨电阻不计,导轨上放着导体棒MN.为了使闭合线圈A产生图示方向的感应电流,可使导体棒MN(  )
A.向右加速运动 B.向右减速运动
C.向左加速运动 D.向左减速运动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2分)
选择题答题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三、本题共3小题,13题4分,14题2分,15题4分
13.按图所示连接好电路,合上S,
发现小灯泡不亮,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电吹风对热敏电阻吹一会儿,会
发现小灯泡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热敏电阻放入冷水中会发现__________.
14.如图1所示,为匀强磁场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将一闭合线圈放置在磁场中,其平面垂直于磁感线方向,请在图2中画出线圈中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5.现将电池组、滑线变阻器、带铁芯的线圈A、线圈B、电流计及开关如下图连接.在开关闭合、线圈A放在线圈B中的情况下,某同学发现当他将滑线变阻器的滑动端P向左加速滑动时,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由此可以判断( )
A.线圈A向上移动或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P向右加速滑动都能引起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
B.线圈A中铁芯向上拔出或断开开
关,都能引起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
C.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P匀速向左或
匀速向右滑动,都能使电流计指针
静止在中央
D.因为线圈A、线圈B的绕线方向未
知,故无法判断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方向
四、计算题:(本题共四小题,共42分)
16.(10分)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5 T,边长L=10 cm的正方形线圈abcd共100匝,线圈电阻r=1 Ω,线圈绕垂直于磁感线的对称轴OO′匀速转动,角速度ω=2π rad/s,外电路电阻R=4 Ω.求:(1)转动过程中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2)由图示位置(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转过60°角时的瞬时感应电动势.(3)由图示位置转过60°角的过程中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4)交变电压表的示数.
17.(10分)风力发电作为新型环保新能源,近几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如图7所示风车阵中发电机输出功率为100 kW,输出电压是250 V,用户需要的电压是220 V,输电线电阻为10 Ω.若输电线因发热而损失的功率为输送功率的4%,试求: (1)在输电线路中设置的升、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2)画出此输电线路的示意图.(3)用户得到的电功率是多少.
18.(10分)如图所示,abcd是一边长为l的匀质正方形导线框,总电阻为R,今使线框以恒定速度v水平向右穿过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区域.已知磁感应强度为B,磁场宽度为3l,求线框在进入磁区、完全进入磁区和穿出磁区三个过程中a、b两点间电势差的大小.
19.(12分)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两根相距为0.5 m 的平行光滑导轨竖直放置,导轨电阻不计,磁感应强度B为0.8 T的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两根质量均为0.04 kg的可动金属棒ab和cd都与导轨接触良好,金属棒ab和cd的电阻分别为1 Ω和0.5 Ω,导轨最下端连接阻值为1 Ω的电阻R,金属棒ab用一根细绳拉住,细绳允许承受的最大拉力为0.64 N.现让cd棒从静止开始落下,直至细绳刚被拉断,此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为0.2 J(g取10 m/s2).求:
(1)此过程中ab棒和cd棒产生的热量Qab和Qcd;
(2)细绳被拉断瞬间,cd棒的速度v;
(3)细绳刚要被拉断时,cd棒下落的高度h.
答案
选择题答题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A C C D D AD BC AC AD BD AD
三、本题共3小题,13题4分,14题2分,15题4分
13.按图所示连接好电路,合上S,发现小灯泡不亮,原因是温度低,热敏电阻阻值大,电磁铁磁性弱,触点断开;用电吹风对热敏电阻吹一会儿,会发现小灯泡发光,原因是_温度升高,热敏电阻阻值变小,电磁铁磁性增强,触点接触;把热敏电阻放入冷水中会发现_灯泡熄灭_.
14.如图1所示,为匀强磁场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将一闭合线圈放置在磁场中,其平面垂直于磁感线方向,请在图2中画出线圈中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5.现将电池组、滑线变阻器、带铁芯的线圈A、线圈B、电流计及开关如下图连接.在开关闭合、线圈A放在线圈B中的情况下,某同学发现当他将滑线变阻器的滑动端P向左加速滑动时,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由此可以判断( B )
A.线圈A向上移动或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P向右加速滑动都能引起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
B.线圈A中铁芯向上拔出或断开开关,都能引起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
C.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P匀速向左或匀速向右滑动,都能使电流计指针静止在中央
D.因为线圈A、线圈B的绕线方向未知,故无法判断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方向
四、计算题:(本题共四小题,共42分)
16.(10分)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5 T,边长L=10 cm的正方形线圈abcd共100匝,线圈电阻r=1 Ω,线圈绕垂直于磁感线的对称轴OO′匀速转动,角速度ω=2π rad/s,外电路电阻R=4 Ω.求:(1)转动过程中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2)由图示位置(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转过60°角时的瞬时感应电动势.(3)由图示位置转过60°角的过程中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4)交变电压表的示数.
解: (1)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m=nBωS=100×0.5×2π×(0.1)2 V=3.14 V……2分
(2)转过60°时的瞬时感应电动势为
e=Emcos 60°=3.14×0.5 V=1.57 V……2分
(3)由图示位置转过60°角的过程中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为
=n=n=100× V=2.6 V……3分
(4)电压表示数为外电路电压的有效值
U=·R=·R=×4 V=1.78 V……3分
17.(10分)风力发电作为新型环保新能源,近几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如图7所示风车阵中发电机输出功率为100 kW,输出电压是250 V,用户需要的电压是220 V,输电线电阻为10 Ω.若输电线因发热而损失的功率为输送功率的4%,试求: (1)在输电线路中设置的升、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2)画出此输电线路的示意图.(3)用户得到的电功率是多少.
解析 (1)输电线损失的功率
P损=P×4%=100 kW×4%=4 kW
输电线电流I2== A=20 A……1分
升压变压器输出电压U2== V=5 000 V……1分
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1分
电压损失U损=I2R线=20×10 V=200 V……1分
降压变压器原线圈端电压U3=U2-U损=4 800 V……1分
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1分
(2)如图所示
……2分
(3)用户得到的电功率即降压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为
P用=P-P损=P(1-4%)=100×96% kW=96 kW……2分
18.(10分)如图所示,abcd是一边长为l的匀质正方形导线框,总电阻为R,今使线框以恒定速度v水平向右穿过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区域.已知磁感应强度为B,磁场宽度为3l,求线框在进入磁区、完全进入磁区和穿出磁区三个过程中a、b两点间电势差的大小.
解析 导线框在进入磁区过程中,ab相当于电源,等效电路如下图甲所示.
E=Blv,r=R,R外=R,I==,
Uab为端电压;所以Uab=IR外=.……4分
导线框全部进入过程中,磁通量不变,感应电流
I=0,但Uab=E=Blv……2分
导线框在穿出磁区过程中,cd相当于电源,等效电路如下图乙所示.
E=Blv,r=R,R外=R,I==,
Uab=IRab=×R=.……4分
19.(12分)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两根相距为0.5 m 的平行光滑导轨竖直放置,导轨电阻不计,磁感应强度B为0.8 T的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两根质量均为0.04 kg的可动金属棒ab和cd都与导轨接触良好,金属棒ab和cd的电阻分别为1 Ω和0.5 Ω,导轨最下端连接阻值为1 Ω的电阻R,金属棒ab用一根细绳拉住,细绳允许承受的最大拉力为0.64 N.现让cd棒从静止开始落下,直至细绳刚被拉断,此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为0.2 J(g取10 m/s2).求:
(1)此过程中ab棒和cd棒产生的热量Qab和Qcd;
(2)细绳被拉断瞬间,cd棒的速度v;
(3)细绳刚要被拉断时,cd棒下落的高度h.
解: (1)Qab=QR=0.2 J,由Q=I2Rt,Icd=2Iab.
所以Qcd=Qab=4××0.2 J=0.4 J. ……4分
(2)绳被拉断时BIabL+mg=T,
E=BLv,2Iab=
解上述三式并代入数据得v=3 m/s……6分
(3)由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有
mgh=mv2+Qcd+Qab+QR
代入数据得h=2.45 m……2分
班级 登分号 姓名 统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 +
0
2
2
A
B
P
+
— +
— +
0
2
2
A
B
P
+2011-2012第二学期高二文综第一次阶段考试(第7周)
地理卷(地球地图气候亚洲非洲)
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点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以北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以南为南温带地区,这点的地理以经纬度是
A.(180 °,23°26 ′N)  B.(160°E,23°26 ′S)
C.(20°W,23°26 ′S)  D.(0°,23°26 ′N)
2.有关纬线和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任何地方,纬度差1°的经线长都相等
B.经度差1°的纬线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
C.0°纬线的长度是0°经线的两倍
D.任何纬线圈都长于任何经线圈
3.右图中,从A到B再到C,前进方向是
A、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B、先向正南,再向东南
C、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D、一直向正南
4.右图是以地球极点为中心的某半球经纬网示意图,
若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点地理坐标是(30°N, 45°E)
B.甲点在乙点的东北方向
C.甲乙两地位于同一经线圈上
D.甲地纬度数值和经度数值都比乙地大
5.一支特种小分队,在方圆25平方千米
的范围内执行任务,指挥员所使用的地图,
比例尺应当为:
A.1:1000000 B.1:500000
C.1:500 D.1:10000
6.右图中的四条剖面线与剖面图图相符的是
A.AB B.CD
C.EF D.GH
7.右图是世界某地区略图,下列关于该地区的说法
正确的是
A.甲处位于亚欧板块
B.乙地有世界“雨极”之称
C.丙国洪涝频繁,主要与当地的季风气候有关
D.图中丁附近的河流水运发达
读某运河图,回答8--9题.
8.该运河长度(从A至B)约为
A.小于50千米
B.110千米
C.190千米
D.240千米
9.该运河( )
A.是埃及的苏伊士运河
B.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
C. 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D.穿过海拔500米以上地区
读下面区域图,完成10—11题
10.能反映乙山脉形成的是下列哪幅图 ( )
11. 有关甲处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沿岸暖流的影响
B.地中海气候——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C.热带沙漠气候——沿岸寒流的影响
D.亚热带湿润气候——季风环流的作用
读下列一组图,据此回答12—14题:
12. 四幅图中,位于亚洲与北美洲边界的图是
A. .a图 B. .b图 C. c图 D. d图
13. 图中字母所示地点位于世界主要地震带上的有
A.a、b     B.a、c、d
C.b、c、d   D.a、b、c、d
14. 四幅图中符合下图气候类型的图是
A. a图 B. b图
C. c图 D. d 图
15.某地年均气温为15℃,最冷月气温在
0℃以上,年降水量为750毫米,且各月
分配均匀,该地位于
A.非洲北部   B.北美洲东北部
C.亚洲东部 D.欧洲西部
16.天然橡胶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
下列四图所示气候类型,适合其生长的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7.读世界某区域(右图),关于图中①、
②、③、④四地自然条件的描述,正
确的是:
A.①、②两地均为荒漠
B.②地年降水量最少
C.③地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D.④地温差大于①地温差
18.关于地中海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的是直布罗陀海峡
B.地中海处在信风与副高交替控制地带
C.地中海处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
D.地中海沿岸的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9.右图是某河流量图,该河以雨水补给为主。若考
虑南北半球,该河所在气候类型不可能是
A. 热带草原气候 B. 热带雨林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下图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回答20-21题
20.关于该国自然条件的叙
述,正确的是
A.地势南高北低
B.属于内陆国,降水稀少
C.河流众多而湍急
D.纬度低,各地最冷月气温
都在0℃以上
21.该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①水土流失 ②土地荒漠化
③滑坡和泥石流
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右图回答22-24题
22.关于该区域的自然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
B.由于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稀少
C.植被以温带荒漠和温带草原为主
D.甲乙两河流主要依靠上游冰雪融水
和山地降水补给
23.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
环境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泥石流和滑坡
C. 土地盐碱化和荒漠化 D. 洪涝灾害
24.区内最重要的特产是
A. 甘蔗、黄麻 B.棉花、石油
C. 水稻、石油 D. 茶叶、棉花
25.每年日本不同地区樱花首开放日期
各不相同(右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 D.洋流
26.读非洲某区域图,E为纳米布沙漠,它沿
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
其沿海岸线延伸的原因是
A.地形影响
B.降水影响
C.大气环流影响
D.洋流影响
读眉公河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27~28题。
27.图中河流的乙—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
其主要原因是
A.水流湍急落差大
B.两岸高山束缚
C.高原气候降水少
D.泥沙淤积河床高
28.形成丁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有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②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
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⑥粮食需求量大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读下面关于非洲的两幅图,上图是非洲某区域内由北向南景观变化,下图是四条自然景观考察线路回答29-30题。
29. 能够观察到上图所示自然景观变化现象
的考察线路是
A. 甲线
B. 乙线   
C. 丙线
D. 丁线
30.丁线路的南半段位于东非高原,所属气候及
其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
B. 热带沙漠气候---信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
C. 热带雨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
D. 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势高
2011-2012第二学期高二文综第一次阶段考试(第7周)
地理卷(地球地图气候亚洲非洲) 第二卷
二、主观题(40分,共4题)
31. (10分)右图是“美洲大陆略图”。
美洲西部科迪勒拉山系,像一堵墙壁
阻隔了东西水汽交换。图上表格中是西
海岸部分地区1、2月和7、8月降水资
料(单位:mm)。回答(每空1分):
(1)根据图上各地降水的季节分配
可以推断,图中城市 和
的气候类型相同,其成
因是受 和
的影响。
(2)全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
原因是① 的控制、
② 影响。
(3)从图上推测,每年7、8月间,
受中纬西风控制的是 、
。旧金山所属气候在
世界上最大的分布区位于 。
32. (10分)根据下列图表资料,回答:
(每空1分)表B两河水文基本概况
(1)B河长度不及A河,但流量超过A河的
主要原因是: ①____ _;
② 。
(2)A河流经的沙漠名称为_______ ____。该河下游形成河谷平原和三角洲的外力作用是 。尼罗河下游河谷平原和三角洲成为埃及人口、农业、城市的集中分布区,其决定性因素是 。
(3)B河水能资源非常丰富。原因是 ;

(4).从降水类型来看,B河所在流域的降水大多属于______ _雨。A、B两河中,流量季节变化较大的是 河。控制A河不再定期泛滥的工程是埃及的 。
33. (10分)下面右图为我国亚热带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其进行了综合考察,读图,分析回答考察小组遇到的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或山前,呈明显的条带状分布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分)。
① ; ② ; ③ 。
(2)图中虚线是规划在几个村庄之间修建的公路,乙村到甲村的线路比较平直,原因是
。(2分)
乙村到丙村的线路比较弯曲,呈“之”字型。
原因
。(2分)
(3)根据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该区域的能源开发的措施有(3分):
① ;
② ;
③ 。
34.(10分)读右图(中亚和西亚的局部图)
分析回答有关问题(每空1分):
(1)图中A所在的 平原是
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它是世界著名
的 农业区,这里属于
气候。
(2)分析B地区“房屋的墙比较厚、窗子
比较小”的原因是:这里的昼夜温差
。这样的墙壁和窗子可以
(增强、减弱)室外气温变化
对室内的影响。。
(3)长期以来,B地区成为世界大国争夺
的热点,试分析其原因
① ;
② 。
(4)P附近地区有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这个国家是 。其能源资源输送至附近消费国的主要运输方式是 。B附近石油运往我国在东南亚经过的重要海峡是 。
地理 参考答案
2011-2012第二学期高二文综第一次阶段考试(第7周)
地理卷(地球地图亚洲非洲)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C B C A C B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B C D C C A B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B C B B D B D A A
31.(10分)
(1)旧金山 圣地亚哥 西风与副高交替控制
(2)利马 副高(离岸风)控制 沿海受秘鲁寒流影响
(3)圣地亚哥 温哥华 地中海沿岸
32.答案:
(1)降水差异----B河地处热带雨林地区,A河位于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地区(或答“B河所在地区的降水量比A河丰富”);
流域面积差异----A河流域面积相对较小(或答“B河流域面积大于A河”)。
(2)、撒哈拉沙漠 河流堆积(或流水堆积、河流沉积) 有尼罗河水水源
(3)一是流经高原和盆地,落差大;二是降水多流域面积大,河流流量很大。
(4)、对流雨; A 阿斯旺大坝(或纳赛尔水库)
33.
(1) (3分)①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势较平坦;
②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相对丰富;
③淤积有肥沃的土壤; 比较适宜聚落的发展。(不能答河运便利,因是
小溪流)
(2)乙村到甲村地势平坦(2分)。
乙村到丙村地势起伏较大,公路大部分与等高线平行,可减小公路的坡度(2分)。
(3)①积极营造薪炭林; ②大力开发小水电; ③推广普及沼气等。(3分)
34.37.(1)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或两河) 灌溉  热带沙漠气候。
(2)大 减弱。
(3)①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处,是世界海陆交通要道;②也是世界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只要答出“地理位置重要和石油丰富”就可得分。)
(4)哈萨克斯坦 管道运输 马六甲海峡
A
B

110°
里海
印度洋
黑海
地中海
180°
180°180 °
60°




班级 登分号 姓名 统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中山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段考英语试题(第7周)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1*15=15)
1. The rule says that the last ______ the office should remember _____the windows.
A. to leave; to close B. leaving; to close
C. leaving; closing D. to leave; closing
2. Cycling is _____ to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A. benefitious B. benefiting C. benefited D. beneficial
3. Tom asked his mother to _______ the radio, for it wasn’t loud enough and he couldn’t hear anything.
A. turn down B. turn up C. turn on D. turn to
4. Try to _______ half an hour every day for something you really enjoy doing.
A. set back B. set down C. set aside D. set out
5. Success _______ hard work.
A. calls on B. calls for C. calls out D. calls in
6. She _________ getting up early.
A. used to B. was used to C. uses to D. is using to
7. Rather than ____ on a crowded bus, Lisa preferred ____ her old bike that day.
A. ride; to ride B. riding; ride C. ride; ride D. to ride; riding
8. He hurried to the booking office only ______ that all the tickets had been sold out.
A. to tell B .to be told C. telling D.told
9.The problem is difficult _______.
A. to be solved B. solving C. to solve D. to solve it
10. He is the witness _____ the accident.
A. to B. in C. at D. by
11. I need time to reflect _____ your suggestion.
A. about B. in C. for D. on
12. If you ask me, I would say that I won’t mind _____ abroad to enrich my knowledge.
A. taking B. to take C. to be taken D. being taken
13. With spring _____ near, the weather is getting warmer and warmer.
A. to draw B. drew C. drawing D. being drawn
14. Have you ever been in such a situation _____ you are very embarrassed and don't know what to say
A. which B. where C. when D. that
15. I’ve become good friends with some of the students in my school _____ I met in the English speech contest last year.
A. who B. where C. when D. which
第二部分.完型填空(2*15=30)
Are you good at understanding body language You are probably __16___ than you think, according to the experts.
What is body language exactly __17____, it is signals made by body movement, gesture and eye movement.
Body language can actually ___18___ a lot of information, and it can help us ___19___ a person's attitude and state of mind. In fact,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only 7% of communication involves actual __20___,while 55% is body language and 38% is intonation(语调).
Many examples of body language are 21 to identify. In most cultures, smiling shows happiness and a /an 22 attitude. So, when someone smiles at you, they’re telling you that they are open, interested and happy to 23 . But if someone puts their arms across their chest, they don’t want to communicate with you. And if this is combined with a serious facial expression, you should 24 because this can mean anger.
It’s very difficult to 25 with your body language. For example, when people pretend to 26 , they only use the muscles around the mouth --- and the top half of their face remains 27 . However, a true smile involves the 28 face, including the cheeks and eyes. Research shows that most people can see whether a smile is true by looking at the top half of the 29 .
One of the great advantages with body language is that you don’t have to 30 it --- you already know it, even if you don’t know you do.
16. A. cleverer B. better C. more interested D. more careful
17. A. Basically B. Suddenly C. Truly D. Surprisingly
18. A. read B. change C. receive D. communicate
19. A. hide B. create C. understand D. like
20. A. words B. signals C. meaning D. gesture
21. A. sure B. impossible C. easy D. hard
22. A. surprised B. friendly C. curious D. lovely
23. A. tell B. say C. speak D. talk
24. A. leave out B. watch out C. speak out D. turn out
25. A. begin B. move C. answer D. lie
26. A. smile B. speak C. look D. reply
27. A. untouched B. unnoticed C. unchanged D. uncovered
28. A. partial B. whole C. usual D. happy
29. A. mouth B. cheek C. face D. body
30. A. understand B. do C. mean D. learn
第三部分.语法填空(1.5*10=15)
For 72 years, Lisa Gumpel kept a secret. “For a long time, I was determined not to tell anyone about it,” said Gumpel, 85 years old, 31__ finally settled in Minnesota after the war and now lives in the Twin Cities.
She told people that she and her two sisters were among 669 Jewish(犹太的) children 32 (save) by a kind man to escape from the Nazi concentration camp(纳粹集中营) in 1939. Their rescuer was a British businessman named Nicholas Winton, who also kept__33___ story to himself until his wife found a list of the children’s names.
Gumpel was shocked in 1988 when the 34 _ (true) about Winton’s one-man rescue operation finally came out. “Nobody knew that he actually did all by ___35___,” she said. “He worked so hard to save lives.”
Winton still doesn’t think that he’s a hero, arguing that his life was never 36 danger and that he was doing 37 he feels every person should do.
A party was held for him and the people he’d saved. Gumpel was 38 (excite) when she finally met him. “He still 39 (treat) us all like we’re his kids,” she said __ 40__ a warm smile on the face.
第四部分.阅读理解(2*20=40)
A
Homestay provides English language students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speak English outside the classroom and the experience of being part of a British home.
What to Expect
The host will provide accommodation and meals. Rooms will be cleaned and bedcovers changed at least once a week. You will be given the house key and the host is there to offer help and advice as well as to take an interest in you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ccommodation Zones
Homestays are located in London mainly in Zones 2, 3 and 4 of the transport system. Most hosts do not live in the town centre as much of central London is commercial and not residential (居住的). Zones 3 and 4 often offer larger accommodation in a less crowded area. It is very convenient to travel in London by Underground.
Meal Plans Available
* Continental Breakfast
* Breakfast and Dinner
* Breakfast, Packed Lunch and Dinner
It'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few English families still provide a traditional cooked breakfast. Your accommodation includes Continental Breakfast which normally consists of fruit juice, cereal (谷物类食品), bread and tea or coffee. Cheese, fruit and cold meat are not normally part of a Continental Breakfast in England. Dinners usually consist of meat or fish with vegetables followed by dessert, fruit and coffee.
Friends
If you wish to invite a friend over to visit, you must first ask your host's permission. You have no right to entertain friends in a family home as some families feel it is an invasion of their privacy.
Self-Catering Accommodation in Private Homes
Accommodation on a room-only basis includes shared kitchen and bathroom facilities and often a main living room. This kind of accommodation offers an independent lifestyle and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long-stay student. However, it does not provide the same family atmosphere as an ordinary homestay and may not benefit those who need to practise English at home quite as much.
41. The passage is probably written for ________.
A. the host willing to receive foreign students B. foreigners hoping to build British culture
C. travelers planning to visit families in London D. English learners applying to live in English homes
4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ill the host provide
A. Room cleaning. B. Medical care. C. Free transport. D. Physical training.
43. 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Paragraph 3
A. Zone 4 is more crowded than Zone 2. B. The business centre of London is in Zone 1.
C. Hosts dislike traveling to the city centre. D. Accommodation in the city centre is not provided.
44.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does continental Breakfast include
A. Dessert and coffee B. Fruit and vegetables.
C. Bread and fruit juice D. Cereal and cold meat.
45. Why do some people choose self-catering accommodation
A. To experience a warmer family atmosphere. B. To enrich their knowledge of English.
C. To entertain friends as they like. D. To enjoy much more freedom.
B
John was waiting for the girl whose heart he knew, but whose face he didn’t. Thirteen months ago, in a Florida library he took a book off the shelf and took great interest in the notes in the margin(页边空白). The soft handwriting reflected a thoughtful soul and insightful mind.
In front of the book, he discovered the previous owner’s name, Miss Hollis Maynell. With time and effort he located her address. He wrote her a letter introducing himself and inviting her to correspond.
During the following years the two grew to know each other through the mail. John requested a photograph, but she refused. She felt that if he really cared, it wouldn't matter what she looked like. Later they scheduled their first meeting-7:00 pm at Grand Central Station in New York.
"You'll recognize me, " she wrote, "by the red rose I'll be wearing on my lapel." So at 7:00 he was in the station looking for the girl with the red rose.
A girl in a green suit was coming toward him, her figure long and slim and her eyes were blue. Almost uncontrollably he made one step closer to her, and just at this moment he saw Hollis Maynell-a woman well past 40. The girl was walking quickly away. He felt as though he split(裂开) in two, so keen was his desire to follow the girl, and yet so deep was his longing for the woman whose spirit had truly accompanied him and upheld his own.
He did not hesitate. He squared his shoulders and said to the woman, "I’m John, and you must be Miss Maynell. I am so glad you could meet me; may I take you to dinner "
The woman smiled, "I don’t know what this is about, son," she answered, "but the young lady in the green suit begged me to wear this rose on my coat. And she said if you were to ask me out to dinner, I should tell you that she is waiting for you in the restaurant across the street. She said it was some kind of test!"
46. We can infer from the passage that_______.
A.John succeeded in winning the heart of Miss Maynell
B.Miss Maynell was a very funny woman
C.John had know the secret and prepared in advance
D.John got Miss Maynell's address from the book.
47. 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_____.
A. it is useful to read often in the library.
B. Miss Maynell was brighter than John
C. you must make sure that he is honest before you make a friend
D. only the true love can stand the test
4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right about the book
A. The woman put the book there on purpose.
B. Miss Maynell's name greatly aroused John's interest.
C. Part of the book was written by Miss Maynell.
D. Possibly the book was once Miss Maynell's but now it was owned by the library.
49. The woman who wore the rose on her coat _____.
A. didn't know the girl who gave her the rose
B. was an acquaintance (熟人) of Miss Maynell
C. showed great admiration for the clever girl
D. was moved deeply by the true love between the two youngsters.
50.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Miss Maynell begged that woman to wear the rose to _____.
A. compare with her and gain an advantage over her
B. make sure that the man was there on time
C. check if he was the man she wrote to
D. see whether he was a real man who wasn't just fond of appearance
C
When we think of leadership, we often think of strength and power. But what are these really, and how do they operate
Leadership today is not about forcing others to do things. If this is even possible, it is short-term, and tends to backfire. If you order someone to do something against their will, they may do it because they feel they must, but the anger they feel do more harm in the long-term. They will also experience fear.
Fear causes the thinking brain to shut down, making the person unable to function at his or her best. If they associate you with his emotion of fear, they will become less functional around you, and you will have succeeded in not only shooting yourself in the foot, but possibly making a very good employee or partner unable to perform effectively. Fear has no place in leadership.
The way we influence people in a lasting way is by our own character, and our understanding and use of emotion. We can order someone to do something, which may be part of the work day; or we can employ them at the emotional level, so they become fully devoted to the projects and provide some of their own motivation. Today’s work place is all about relationships.
Anyone works harder in a positive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y are recognized and valued as a human being as well as a worker. Everyone produces just a bit more for someone they like. Leaders understand the way things work. They know the pay check is not the single most motivating factor in the work life of most people.
The true strength of leadership is an inner strength that comes from the confidence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knowing your own emotions, and how to handle them, and those of others. Developing your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s the single best thing you can do if you want to develop your relationships with people around you, which is the key to the leadership skills.
51. An employee may have a feeling of fear in the work place when ________.
A. he is forced to do things B. he can’t work at his best
C. he feels his brain shut down D. he thinks of his work too heavy
5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People tend to associate leadership with fear.
B. Working conditions affect people’s physical health.
C. Good relationship is the key to business success.
D. Smart people are more functional in the work place.
53. To positively influence employees, a leader should first of all ______.
A. provide better suggestions B. develop his own personality
C. give his employees a pay rise D. hide his own emotion of fear
54. Good leadership is mainly seen in a leader’s ability to ______.
A. provide a variety of projects for employees B. help raise employees’ living conditions
C. give employees special instructions D. deal wisely with employees’ emotions
55. This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______
A. not forcing others to do things B. how to develop your emotional intelligence
C. how to be a good leader D. how to influence people
D
Economics has long been known as an unpleasant science. But is any economist so dull as to criticize Christmas At first glance, the holiday season in western economies seems a treat for those who are concerned with such things as GDP growth. After all, everyone is spending; in America, sellers make 25 % of their yearly sales and 60 % of their profits between Thanksgiving and Christmas. Even so, economists find something to worry about in the nature of the purchases being made.
Much of the holiday spending is on gifts for others. At the simplest level, giving gifts involves the giver’s thinking of something that the receiver would like — he tries to guess her preferences, as economists say — and then buying the gift and delivering it. Yet this guessing of preferences is often done badly. Every year, ties go unworn and books unread. And even if a gift is enjoyed, it may not be what the receiver would have bought if they had spent the money themselves.
Interested in this mismatch between wants and gifts, in 1993 Joel Waldfogel, then an economist at Yale University, attempted to estimate the disparity(差距) in dollar terms. He asked students two questions at the end of a holiday season: first, estimate the total amount paid (by the givers) for all the holiday gifts you received; second, apart from the emotional value of the items, if you did not have them, how much would you be willing to pay to get them His results were unpleasant: on average, a gift was valued by the receiver well below the price paid by the giver.
The most conservative(保守的) estimate put the average receiver’s valuation at 90% of the buying price. The missing 10% is what economists call a deadweight loss(无谓损失)because it’s a waste of resources that could be avoided without making anyone poorer. In other words, if the giver gave the cash value of the purchase instead of the gift itself, the receiver could then buy what he/she really wants and be better off for no extra cost. It suggests that in America, where givers spend $40 billion on Christmas gifts, $ 4 billion is being lost annually in the process of gift giving. Add in birthdays, weddings and non Christian occasions, and the figure would balloon. So should economists call for an end to gift giving, or at least press for money to become the gift of choice
56. Why do some people regard the holiday season in western economies a treat
A. Because the economic situation in US has been depressing.
B. Because American sellers make a quarter of their yearly sales through holiday seasons.
C. Because holiday spending can speed up GDP growth.
D. Because sellers can make as much profit as 60 % every holiday season.
57. What’s the main idea for the second paragraph
A. In many cases the gifts cannot meet the receivers’ needs.
B. The purchases made over holiday season are actually a waste of money.
C. It’s really not easy to guess the others’ preferences.
D. Much of the holiday spending is on gifts for others.
58. The purpose of Joel Waldfogel’s study is to _____.
A. prove the mismatch between wants and gifts
B. estimate the disparity (差距) between wants and gifts in economic terms
C. spark new ideas of economic studies on holiday spending
D. discover the exact cost of holiday spending on gift giving
59. Economists think of the misusing 10% of holiday spending as a deadweight loss because_______.
A. the cash value of the purchase is lower than the buying price
B. it is actually a waste of resources in economic terms
C. with the money the givers can be better off for no extra cost
D. it makes many people even poorer for spending more on unwanted gifts
60.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ltogether how much money is wasted every year on gift giving
A. About $4 billion. B. About 10% of the total value.
C. About $40 billion. D. Much more than $4 billion.
第五部分.信息匹配(2*5=10)
阅读下列应用文及相关信息,并按照要求匹配信息。请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的相应选项字母涂黑。
首先请阅读下列警方通报查找人员的信息:
A. Name: Ziggy NizottHeight: 1.82 mWeight: 90kgAge: 35Details: Long history of violent crime including robbery, assault and car theft. B. Name: Dennis TsokasHeight: 1.95 mWeight: 70 kgAge: 28Details: Well known to local police having been arrested several times for pick-pocketing.
C. Name: Michael ClarkeHeight: 1.7 mWeight: 65 kgAge: 20Details: Arrested as a youth for car theft andthe selling of stolen goods. D. Name: Mark HughesHeight: 1.6 mWeight: 60kgAge: 29Details: Is wanted by police for several armed robbery(持械抢劫) of grocery stores, banks and post offices.
E. Name: Herb ElliotHeight: 1.6 mWeight: 90kgAge: 22Details:Recently released from prison where he served 2 years for selling stolen goods. F. Name: William DanielsHeight: 1.6 mWeight: 90kgAge: 32Details: Arrested 4 times for the selling of drugs and car theft.
以下是相关事件及人物的描述,请把描述与相关插图及提示性文字匹配起来。
注意:请把信息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若选E,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上把A和B同时涂黑,若选F,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上把C和D同时涂黑
61. A valuable dog was taken while being walked by its owner in City Park yesterday afternoon. Police wish to talk to a man seen nearby at the time, described by witnesses as short and fat with short light hair and clear glasses.
62 Yesterday morning at 9.30a.m. a man armed with a gun entered the National Bank and demanded money from the staff, before fleeing when confronted by bank security staff. Security cameras show the man as being short and thin with shoulder length blonde hair.
63. A tall, strong built man with blonde hair, a thick black moustache and wearing dark glasses knocked a woman to the ground and stole her purse on Main Street last Saturday afternoon. If you see this man, do not approach as he is considered extremely dangerous.
64. At the football match between Manchester United and Liverpool, several people had their wallets stolen while waiting in line to buy food. The victims did not see or notice the thief but bystanders describe him as very tall and thin, clean shaven with short light hair.
65. A car was stolen from the supermarket carpark on Friday, June 23 this year by a man described as very young, 1.7 metres tall with thin dark hair and carrying a blue backpack. A reward of $500 is offered for the car’s recovery.
第六部分:写作 (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 基础写作 (共1小题,满分15分)
近年微博(micro blog)在中国越来越流行,2011年也被有关媒体称为“微博元年”。假设你是校报记者,请根据下列提示为校报写一篇介绍微博的英语短文。
1. 非常方便,人们可以随时利用微博来表达心声,交流想法。
2. 给人们提供了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
3. 与朋友分享心情,增进他们之间的了解。
4. 也有潜在的危险,有可能泄露个人隐私或其他重要信息。
5. 综上所述,使用微博要谨慎。
【写作要求】
只能使用5个句子表达全部内容。(第一句已经给出,但不计入总句数)
Micro blog has become part of our lif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读写任务(共1小题,满分25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按照要求写一篇150词左右的英语短文。
I have a friend Monty Roberts who owns a horse ranch (牧马场) in San Ysidro. When he was a senior, he was asked to write a paper about what he wanted to be and do when he grew up.
The next day he handed it in to the teacher. On the front was a large red F. He asked, “Why did I receive an F ”
The teacher said, “This is an unrealistic dream for a young boy like you. You have no money. You come from an itinerant(四处奔波的)family. You have no resources. Owning a horse ranch requires a lot of money. You have to buy the land. You have to pay for the original breeding stock and later you’ll have to pay large stud (种马) fees. There’s no way you could ever do it.”
He stated, “You can keep the F and I’ll keep my dream.”
The best part of the story is that two summers ago that same school teacher brought 30 kids to camp out on Monty's ranch for a week. When the teacher was leaving, he said, “Look, Monty, I can tell you this now. When I was your teacher, I was something of a dream stealer. During those years I stole a lot of kids’ dreams. Fortunately you had enough belief not to give up on yours.”
[写作内容]
学校最近组织了一次中美学生交流活动,你参加其中的“坚守信念”的讨论。读完Monty Roberts 的故事之后,你准备写一份发言稿,题目是 “Belief can change one’s fate” ,内容要点包括:
1. 以约30个词概括Monty Roberts的成长故事;
2. 然后以约120个词谈谈你对信念的看法,内容包括:
(1) 坚守信念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举一两个例子去论证“坚守信念能改变人的命运”;
(3) 你的感想。
[写作要求]
1. 在作文中可以使用自己亲身的经历或虚构的故事,也可以参照阅读材料的内容但不得直接引用原文中的句子;
2. 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称。
[评分标准]
概括准确,语言规范,内容合适,篇章连贯。
英语段考答案
第一部分 单选(1*15=15)
1-5 ADBCB 6-10 BABCA 11-15 DDCBA
第二部分 完形填空(2*15=30)
16-20 BADCA 21-25 CBDBD
第三部分 语法填空 (1.5*10=15)
31. who 32.saved 33. the 34. truth 35. himself
36.in 37.what 38.excited 39.treats 40. with
第四部分 阅读理解 (2*20=40)
41-45 DABCD 40-50 ADDAD
51-55 ACBDC 56-60 CABBD
第五部分 信息匹配(2*5=10)
EDABC
第六部分 写作
基础写作
Micro blog has become part of our life. It is very convenient for people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 instantly at any time. Besides, it provides a chance for people to release their inner stress. By showing their heartfelt emotions on the micro blog, their friends may also know about their condition and can offer timely comfort. However, micro blog can also be potentially dangerous as it may give away people’s privacy and other significant information.
All in all, micro blog provides us with some concerns as well as comfort and large quantities of information, so we should be careful while using it.
读写任务
This passage tells us that Monty Roberts, who had such strong belief that he didn’t give up his dream all the time, eventually succeeded in owning a horse ranch.
For a person, belief alway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his/her life. As a saying goes,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Anyone who has strong belief can enjoy a colorful life. Otherwise, he will lose himself in his own way of life.
Belief is so important that it can change one’s fate. As a deaf man, Beethoven went on working with his strong belief in the last year of his life, though he was not able to hear his own fine music. Marie Curie, a famous scientist, also has set a good example. In 1898, Marie found a new element in the pitchblende. In order to improve her discovery, Marie and her husband worked hard. At last they saw the dim blue light of new element —radium, which made her dream come true.
From my personal point of view, it can be seen that one with firmly-held belief is likely to get successful and master his own life.中山一中高二下数学第一次段考试题(文科)
参考公式:,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点的直角坐标化成极坐标为(  )
A B ( http: / / wxc. / ) C D ( http: / / wxc. / )
2.在同一坐标系中,将曲线变为曲线的伸缩变换是( )
A B ( http: / / wxc. / ) C D ( http: / / wxc. / )
3.已知是纯虚数,是实数,那么等于A B ( http: / / wxc. / ) C D ( http: / / wxc. / )
4. “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是无理数”,以上推理( )
A. 缺少小前提,小前提是无理数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B. 缺少大前提,大前提是无理数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C. 缺少小前提,小前提是无限不循环小数都是无理数
D. 缺少大前提,大前提是无限不循环小数都是无理数
5.条件有意义,条件,
则是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图1-2
6.执行如图1-2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值为,则输出的值为( )
A.    B. C. D.
7.下列是全称命题且是真命题的是 ( )
A. B.
C.   D.
8. 复数(其中为参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的轨迹方程是( )
A. B.
C. D.
9.是曲线上任意一点,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10.椭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大距离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 命题“”的否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把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化为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_________ .
13. 下列四个命题:①“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的逆命题;②“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否命题;③“若,则方程有实根”的逆否命题;④参数方程表示的曲线是双曲线.其中真命题的是________________.
14. 已知的三边长为,内切圆半径为(用),则;类比这一结论有:若三棱锥的内切球半径为,则三棱锥体积 .
中山一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下数学
第一次段考试题(文科)答题卷
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80分)
15.(本题12分)下表提供了某厂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后生产甲产品过程中记录的产量(吨)与相应的生产能耗(吨标准煤)的几组对照数据:
(1)请画出上表数据的散点图;
(2)请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求出关于的线性回归方程;
(3)已知该厂技改前100吨甲产品的生产能耗为90吨标准煤.试根据(2)求出的线性回归方程,预测生产100吨甲产品的生产能耗比技术改造前降低多少吨标准煤 (参考公式见卷首,参考数值:).
16.(本题12分)某企业有两个分厂生产某种零件,按规定内径尺寸(单位:mm)的值落在(29.94,30.06)的零件为优质品。从两个分厂生产的零件中各抽出500件,量其内径尺寸,的结果如下表:
甲厂:
试分别估计两个分厂生产的零件的优质品率;
由于以上统计数据填下面列联表,并问是否有99%的把握认为“两个分厂生产的零件的质量有差异”。
甲 厂 乙 厂 合计
优质品
非优质品
合计
附:, .
17.(本题14分)已知,求证:关于的三个方程,,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数根.
18.(本题14分)设命题:,其中,命题:,
(1)若,且为真,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9.(本题14分)如图,在圆内画条线段,将圆分割成两部分;画条相交线段,彼此分割成条线段,将圆分割成部分;画条线段,彼此最多分割成条线段,将圆最多分割成部分;画条线段,彼此最多分割成条线段,将圆最多分割成部分.
(1)猜想:圆内两两相交的条线段,彼此最多分割成多少条线段?
(2)记在圆内画条线段,将圆最多分割成部分,归纳出与的关系.
(3)猜想数列的通项公式,根据与的关系及数列的知识,证明你的猜想是否成立.
20.(本题1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曲线C2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在以O为极点,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射线与C1,C2各有一个交点.当时,
这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当时,这两个交点重合.
(1)分别说明C1,C2是什么曲线,并求出a与b的值;
(2)设当时,l与C1,C2的交点分别为A1,B1,当时,l与C1,C2的交点
分别为A2,B2,求四边形A1A2B2B1的面积.中山一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下数学
第一次段考试题(文科)答案卷
一、选择题 DBCDA CBCCB
二、填空题 11、 12、
13、①③④ 14、
15、解:(1)如图
……………………………………3分
(2)由对照数据,计算得: ; ……………………7分
所求的回归方程为 ………………………9分
(3)吨,
预测生产100吨甲产品的生产能耗比技改前降低(吨)……………………12分
16、解:(Ⅰ)甲厂抽查的产品中有360件优质品,从而甲厂生产的零件的优质品率估计为;
乙厂抽查的产品中有320件优质品,从而乙厂生产的零件的优质品率估计为 ………4分
(Ⅱ)
甲厂 乙厂 合计
优质品 360 320 680
非优质品 140 180 320
合计 500 500 1000
……8分
………………………………10分
所以有99%的把握认为“两个分厂生产的零件的质量有差异”。 ……12分
17、解:假设三个方程都没有实根, ………………………………2分
则三个方程中:它们的判别式都小于,即
即 ………………………………8分
故, ………………………………10分
这与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 …………………………12分
故三个方程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数根. ………………………………14分
18、解:(1):,又,所以 ………………………………2分
: ………………………………4分
当时,:,若为真,则,所以
故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8分
(2)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
故,.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14分
19、(1)彼此最多分割成条线段. ………………………………4分
(2)由已知得 ………………………………8分
(3)
………………………………14分
20、解:(1)C1是圆,C2是椭圆. ………………………………2分
因为α=0,射线l与C1,C2交点的直角坐标分别为(1,0),(a,0),
因为这两点间的距离为2,所以a=3. ………………………………4分
因为α=,射线l与C1,C2交点的直角坐标分别为(0,1),(0,b),因为这两点重合,所以b=1.
………………………………6分
(2)C1,C2的普通方程分别为x2+y2=1和+y2=1. ………………………8分
因为α=,射线l与C1交点A1的横坐标为x=,与C2交点B1的横坐标为x′=.……10分
因为α=-,射线l与C1,C2的两个交点A2,B2分别与A1,B1关于x轴对称,射线l与C1交点A1的横坐标为x=,与C2交点B1的横坐标为x′=因此四边形A1A2B2B1为梯形.…………12分
故四边形A1A2B2B1的面积为=. ………………………14分
.
班级 登分号 姓名 统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