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一次素质检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6题,每题2分,共5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均不给分。)1.(2020八上·嘉兴月考)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一件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看到的历史来自( )A.两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尼罗河流域2.(2020八上·嘉兴月考)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在尼罗河边B.埃及人是喝尼罗河的水长大的C.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D.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3.(2020八上·嘉兴月考)在古印度的摩亨佐·达罗城里,富人住的房屋用泥砖砌成,有排水设施同街上的排水沟相连,另外,一排排简陋的小屋,很像是给士兵、劳工成者奴隶住的宿舍。这说明( )A.当时设施建设比较超前B.当时社会已经出现明显的阶级分化现象C.当时的物质资料比较丰富D.当时已经出现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4.(2020八上·嘉兴月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反映了西周的(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中央集权制5.(2020八上·嘉兴月考)李明向朋友介绍夏、商、西周的历史,其中错误的有( )①国王桀残暴无度,导致西周灭亡②周武王率兵伐纣,灭商建周③禹继位后,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④汤灭夏,建立商朝,定都镐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6.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下列能够代表这一时期工艺成就的是( )A.司母戊鼎 B.甲骨文 C.二里头宫殿 D.鱼纹彩陶盆7.(2019八上·萧山期中)自从中央台《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后,八年级同学也迷上了诗词,老师在复习课上说,“今天我们来个新的复习方法,每个同学说一句古诗,诗中需包含一个春秋五霸的国名”,下列哪个同学说错了( )A.小明同学说:“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B.小钟同学说:“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C.小王同学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D.小张同学说:“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8.(2020八上·嘉兴月考)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这里“愈益民主化”达到全盛时期是( )A.斯巴达克起义 B.伯里克利改革C.克里斯提尼改革 D.屋大维称帝9.(2020八上·嘉兴月考)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下列选项中,有助于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是( )A.《古兰经》 B.《九章算术》C.《天方夜谭》 D.《荷马史诗》10.(2020八上·嘉兴月考)子贡曰:“仲尼,日月也,无得而愈也。”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两位受弟子景仰的东西方思想家分别是( )A.孔子、苏格拉底 B.孟子、柏拉图C.孟子、苏格拉底 D.孔子、柏拉图11.(2018八上·余杭期中)某同学要编写一份“辉煌的古希腊文明”手抄报。下列素材属于古希腊文明的是( )①恺撒与元老院 ②米隆与《掷铁饼者》③屋大维与罗马法 ④阿基米德与浮力定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2020八上·嘉兴月考)穿越时空隧道,我经商来到古希腊雅典,这里正在召开公民大会,人们纷纷涌向会场,当我想进入会场时却被拒之门外,你认为被拒之门外主要因为我是( )A.商人 B.执政官C.外邦人 D.成年男性公民13.(2020八上·嘉兴月考)“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注:中世纪在西欧实施的一种土地占有制度)的家臣。臣下愿竭忠尽智,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自称“臣下”者的身份最有可能是( )A.封建农奴 B.封建贵族 C.城市市民 D.基督教徒14.(2020八上·嘉兴月考)谚语说:“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你认为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在于( )A.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教会和世俗封建主势力得到空前的加强B.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确立的重要标志C.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使之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D.形成了早期资产阶级的雏形——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15.人类早期文明大多兴起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下列大河流域主要文明成果归属错误的是( )A.尼罗河流域-金字塔 B.两河流域-伊斯兰教C.印度河流域-种姓制度 D.黄河流域-甲骨文16.(2019八上·宁波期中)数学运算中使用的“0,1,2,3……”这十个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 )A.古代印度人、巴比伦人 B.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C.古代阿拉伯人、罗马人 D.古代阿拉伯人、埃及人17.(2017八上·柯桥期中)世界三大宗教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B.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C.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D.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18.(2020八上·嘉兴月考)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黑暗时代”,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杀。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西欧封建社会等级森严B.当时老百姓大多是文盲C.保守狭隘的封闭心态D.神权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19.(2020八上·嘉兴月考)以下各帝国在历史上曾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是( )①亚历山大帝国②罗马帝国③阿拉伯帝国④查理曼帝国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0.(2020八上·嘉兴月考)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 ②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③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 ④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①④21.(2017八上·嘉兴期中)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围绕如何治理国家,不同学派有各自的看法,其中匹配正确的是( )A.仁政治国,轻徭薄赋——道家 B.进行改革,依法治国——法家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墨家 D.兼爱非攻,互爱互助——儒家22.“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这句话反映了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A.传播日本先进文化 B.进行贸易往来,获取高额利润C.作为征服中国的先遣队 D.吸收先进文化,促进自身发展23.(2018八上·余杭期中)大化改新把日本历史推入一个新时代,这里“新时代”的实质是( )A.建立天皇制度 B.实行中央集权C.打破豪强贵族特权 D.确立封建制度24.(2020八上·嘉兴月考)“即使在鼎盛时期,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也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只有雅典公民享有各种优惠权利B.“陶片放逐法”可以流放公民C.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并没有任何政治权利D.公民大会由全体成年公民组成25.(2018八上·绍兴期中)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古代希腊,你可能做到的事情有( )①到剧场看戏 ②成为肩扛“法西斯”的扈从③与一群智者讨论哲学问题 ④用阿基米德发明的螺旋提水器取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6.(2020八上·嘉兴月考)有学者总结,某国的统治“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与融汇,扩大了各民族人民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这里的“某国”指的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C.法兰克王国 D.阿拉伯帝国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48分)27.(2020八上·嘉兴月考)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论语》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选自《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青年毛泽东曾评价这次变法:“……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谈谈管仲是如何扶助齐桓公实现“霸诸侯”的。(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次改革?此次改革中让新农民“喜”、旧贵族“悲”的分别是什么措施?(3)材料三中青年毛泽东评价的这次变法对该国当时及未来的发展有什么重大影响?(4)结合三则材料,谈谈这对当今中国发展有什么借鉴意义。28.(2020八上·嘉兴月考)走进“百家争鸣”,参与大辩论。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经常进行大规模的战争,引起了许多争论,这天有一群学者就当前局势发表自己的看法。A说:“从春秋以来,战争就没有什么正义和非正义的,大家应反对一切战争,统治者应以‘仁政’治理天下。”B说:“先生此言差矣,我们应"兼爱","非攻"。反对战争,但也不能说所有的战争都是不对的,对那些正义的战争我们应该支持,而反对侵略战争。”C说:“君主治理国家,不能空谈仁义,而应进行改革,以法治国。”D说:“你们说的都不时,治理国家要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请回答:(1)听了以上这些人的观点,请你判断他们分别代表了哪家学派的观点,并各举一位代表人物。(2)以上这些学派,哪家思想对我国直至今日的影响最为深远?(3)百家争鸣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4)你认为诸子百家中的学说,有哪些积极的思想值得我们现代社会吸收和利用,说明理由。29.(2018八上·杭州期中)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积淀的精华,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材料一:洛克是个雅典郊区的农民,今年(公元前477年)三十岁,他是家庭中的男主人。今天是个艳阳高照的日子,他要去雅典参加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虽然每十天就开一次,严重影响到洛克干农活,但他依然很愿意去参加。洛克的妻子艾伦和仆人也想跟在后面去公民大会瞧瞧热闹,却被洛克臭骂了一顿,妻子只好作罢。材料二:德国法学家说过: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1)洛克为何乐于参加公民大会?而他的妻子只好作罢?(2)你如何评价雅典城邦民主政治?(3)材料中所说的“第三次征服世界”的是什么法律?它的地位和影响是什么?30.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材料一:阿拉伯帝国统治区域曾经是世界文明的摇篮,首都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阿拉伯人创造的辉煌文化成就令世人瞩目,他们在不同的文明区域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材料二:……像日本人那样自觉的,大规模的文化引进,在西方历史中是找不出来同样的例子的。——美 赖肖尔《当今日本人》(1)请举两个事例证明“阿拉伯人创造的辉煌文化成就令世人瞩目”这一观点。(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3)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日本的这场“拜师学艺”活动,史称什么?(4)日本在完成本次改革后,国家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赖肖尔的话反映了日本民族的什么特点?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古代西亚国家【解析】【分析】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依据题干的关键信息“上面的文字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可知,这位游客看到的历史文物应出自两河流域的《汉谟拉比法典》。A项两河流域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成就的有关内容及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识记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成就。2.【答案】D【知识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解析】【分析】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埃及地处非洲北部,滔滔不尽的尼罗河流经全境,在干燥的沙漠中形成肥沃的绿洲,孕育了古埃及灿烂的文明。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不仅干旱少雨的埃及带来充沛的水资源,而且由于它定期泛滥,从上游带来了大量肥沃的淤泥,使得尼罗河谷成为古代世界著名的粮仓。因而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ABC三项理解不准确,不符合题意;D项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理解最准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埃及文明,要求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答案】B【知识点】古代印度及佛教【解析】【分析】从题干“富人住的房屋用泥砖砌成,有排水设施同街上的排水沟相连”“ 一排排简陋的小屋,很像是给士兵、劳工成者奴隶住的宿舍”可知古印度摩亨佐·达罗遗址中存在明显的阶级分化,存在贫富不均的现象,表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逐步形成。AC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当时社会已经出现明显的阶级分化现象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摩亨佐·达罗遗址,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4.【答案】B【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分析】“浦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AC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分封制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反映的制度,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分封制。解答本题需要灵活运用西周分封制的内容与影响。5.【答案】C【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分析】国王桀残暴无度,导致夏朝灭亡,故①错误。周武王率兵伐纣,灭商建周,故 ②正确。禹的儿子启继位后,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故③错误。西周定都镐,故④错误。C项①③④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夏商周,要求具备识记所学知识的能力。6.【答案】A【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分析】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商朝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体现商朝青铜文明的灿烂。A项司母戊鼎能够代表商朝时期的工艺成就,符合题意;B项甲骨文是商朝时期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文字,不是青铜工艺,不符合题意;C项二里头宫殿是夏朝真正的遗址,不符合题意;D项鱼纹彩陶盆是半坡居民使用的陶器,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商朝青铜文明的有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能力。7.【答案】B【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解析】【分析】结合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春秋五霸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可见楚国、秦王、齐鲁都是包含一个春秋五霸的国名的。ACD三项说法都正确,不符合题意;B项小钟同学说:“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说法错误,燕丹不包含春秋五霸的国名在其中,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春秋五霸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准确解读题干信息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8.【答案】B【知识点】西方文明的摇篮【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可以分析雅典当时是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伯里克利改革雅典民主政治达到全盛时期,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雅典雅典的民主政治,要求具备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9.【答案】D【知识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A项《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不符合题意;B项《九章算术》是成书于中国东汉时期的一部数学名著,不符合题意;C项《天方夜谭》是古代阿拉伯地区的民间故事集,不符合题意;D项《荷马史诗》有助于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荷马史诗》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识记基础知识的能力。10.【答案】D【知识点】百家争鸣;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和古希腊文化的相关知识。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因此题干中子贡所说的“仲尼”是孔子;亚里士多德是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故选D。【点评】知道百家争鸣和古希腊文化的相关知识。11.【答案】C【知识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公元前1世纪,罗马发生严重的社会危机,共和制无力统治,奴隶主企图建立独裁统治,以稳固政权,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后被罗马元老贵族刺杀。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尊号,从此他独揽国家大权标志着罗马从共和国转变为罗马帝国;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形成了法律汇编,统称《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①③属于罗马,应排除。C项②④属于古希腊文明,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希腊文明的成就。12.【答案】C【知识点】西方文明的摇篮【解析】【分析】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当时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战争等重大问题,但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无权享有这种民主。ABD三项都不是被拒之门外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C项外邦人是被拒之门外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与地位。13.【答案】B【知识点】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世纪的西欧,封君与封臣都是封建贵族。从材料中的“领有采邑的家臣”可以得出,这位自称“臣下”者的身份应是一位封建贵族。ACD三项均没有采邑,不符合题意;B项封建贵族最有可能是自称“臣下”者的身份,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世纪的欧洲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领有采邑的家臣”。14.【答案】D【知识点】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解析】【分析】10世纪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西欧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的城市,意大利、法国、英国、德意志等都有许多著名的城市。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谚语说:“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你认为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在于形成了早期资产阶级的雏形--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ABC三项都不是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不符合题意;D项形成了早期资产阶级的雏形——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是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谚语说:“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为依托,考查中世纪欧洲封建城市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识记与灵活掌握中世纪欧洲封建城市的兴起、特点以及意义。15.【答案】B【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及佛教【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是公元前18世纪巴比伦国王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伊斯兰教是七世纪由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创立的.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古代文明的有关内容.注意准确识记伊斯兰教创立的有关内容.16.【答案】B【知识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解析】【分析】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12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分别是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和传播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阿拉伯数字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的史实。17.【答案】A【知识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古代印度及佛教;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佛教创立的时间是公元前6世纪,基督教创立的时间是1世纪,伊斯兰教的创立时间是7世纪,故正确的先后顺序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三大宗教的识记。18.【答案】D【知识点】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的欧洲教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最终导致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杀。ABC三项都不是是导致题干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D项神权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是导致题干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中古西欧社会的认识。解答本题需掌握基督教皇及教会在中古西欧的地位和影响。19.【答案】A【知识点】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①亚历山大帝国,由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发展起来,公元前338年控制希腊。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开始东侵,他扫荡了小亚细亚和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波斯,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首都巴比伦。②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③公元七世纪崛起于阿拉伯半岛。在穆罕默德领导下创立了政教合一的“哈里发”国家。到八世纪中叶,疆域东起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南至撒哈拉,北迄高加索山,形成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封建大帝国。奥斯曼帝国,为土耳其人所创立之国。始王奥斯曼一世,初居中亚,并奉伊斯兰教为国教,后迁至小亚细亚,日渐兴盛。极盛时势力达欧亚非三大洲。故地跨欧亚非三洲是①②③。查理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所以查理曼帝国不是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A项①②③在历史上曾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位于欧、亚、非三洲的交接处大帝国。需要准确识记查理曼帝国疆域主要位于欧洲。20.【答案】D【知识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解析】【分析】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尚未形成统一国家,内忧外患,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应运而生。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传教,麦加贵族担心会损害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迫害穆罕默德的信徒;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穆斯林公社;630年,穆罕默德征服麦加,迫使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承认他在政治和宗教领袖地位,麦加从此成为伊斯兰教圣地。征服麦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D项②③①④排列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阿拉伯帝国和伊斯兰教,要求识记重要史实。排序型题目需要准确识记相关事件的发生时间或逻辑关系。21.【答案】B【知识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百家争鸣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围绕如何治理国家,不同学派有各自的看法,儒家主张仁政治国,轻徭薄赋;法家主张进行改革,依法治国;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互助互爱;道家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的识记。22.【答案】D【知识点】大化改新【解析】【分析】由材料可知,当时日本人眼中的唐朝法度完备,文明发达,是值得珍视的国家。为了向唐朝学习,日本派遣十多批“遣唐使”来华,广泛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对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所以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促进自身发展。ABC三项都不是题干材料反映的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不符合题意;D项吸收先进文化,促进自身发展是题干材料反映的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对外交往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唐朝对外交往的有关内容。23.【答案】D【知识点】大化改新【解析】【分析】7世纪以来,日本社会矛盾尖锐,一部分贵族和皇室成员在留学生的影响下,主张仿效中国隋、唐制度实行改革。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D项确立封建制度是题干里“新时代”的实质,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24.【答案】C【知识点】西方文明的摇篮【解析】【分析】由于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所以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是少数人的民主。A项只有雅典公民享有各种优惠权利错误,“优惠权利”题干无体现,不符合题意;B项“陶片放逐法”可以流放公民错误,“陶片放逐法”淘汰那些没有维护公民利益的官员,不符合题意;C项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并没有任何政治权利是得出题干结论的依据,符合题意;D项公民大会由全体成年公民组成错误,公民大会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雅典民主政治,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25.【答案】C【知识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古希腊古罗马的概况的识记。此题四选三,故有一项不符合古希腊。2中所提情况出现于古罗马,罗马的最高长官有12名肩扛”法西斯“的扈从相随。故而答案为C。【点评】掌握古希腊古罗马的概况。26.【答案】A【知识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与融汇”可知,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历经十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这次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化的结合,促进了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著名的科学家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都产生于这个时代。A项亚历山大帝国是题干里的“某国”所指的国家,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合,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亚历山大帝国,要求具备运用所学分析题干信息的能力。27.【答案】(1)管仲改革军制和内政,发展经济,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2)商鞅变法。农民喜的是: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旧贵族悲的是:奖励军功,立有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3)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强军队实力,使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4)要顺应时代潮流,坚持改革开放【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管仲改革与齐桓公称霸,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由材料“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可知,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2)本题考查商鞅变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从材料出处“《史记·商君列传》”可知是商鞅变法。第二小问,结合商鞅变法的措施可知,商鞅变法中的奖励农耕,奖励军功的措施让新农民“喜”,因为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奖励军功让旧贵族“悲”,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贵族特权受到冲击。(3)本题考查商鞅变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据材料“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可知是商鞅变法,结合所学可知,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强军队实力,使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4)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改革对当今中国发展的借鉴意义,要求综合分析归纳。综合上述材料围绕改革的重要性和坚持改革开放得出认识,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1)管仲改革军制和内政,发展经济,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2)商鞅变法。农民喜的是: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旧贵族悲的是:奖励军功,立有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3)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强军队实力,使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4)要顺应时代潮流,坚持改革开放。【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意义。28.【答案】(1)儒家——孟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道家——庄子(2)儒家(3)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4)言之有理即可。【知识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1)根据A说“反对一切战争”"仁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子,他看到战争的残酷,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孟子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因此A代表了儒家学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是子。根据B说“兼爱”,“非攻”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因此B代表了墨家学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是墨子。根据C说“不能空谈仁义,而应进行改革,以法治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战国末期的韩非,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因此C代表了法家学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是韩非。根据D说“治理国家要无为而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因此D代表了道家学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是老子。(2)依据所学知识,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体现了民本思想。这对于我们今天提倡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3)依据所学知识,百家争鸣的影响有,①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②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4)依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诸子百家中的学说,值得我们现代社会吸收和利用的有很多,如,儒家是“仁政”思想;法家的改革思想等。故答案为:(1)儒家——孟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道家——庄子。(2)儒家。(3)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4)言之有理即可。【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百家争鸣的有关知识。建议学生列表格掌握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思想主张。29.【答案】(1)雅典城邦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雅典妇女和奴隶没有任何政治权利,不能参加公民大会。(2)积极性:使公民获得更多的权利,能积极主动地参政议政。消极性:它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真正能够享受这种民主的人只占少数。(3)罗马法(或《十二铜表法》)。地位和影响: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知识点】西方文明的摇篮;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雅典民主制度的有关知识。雅典城邦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所以洛克才会乐于参加公民大会。雅典妇女和奴隶没有任何政治权利,不能参加公民大会,所以洛克的妻子不能参加公民大会。(2)本题考查的是雅典的民主政治的有关知识。 雅典民主制度具有专制统治所没有的优点,使公民得以享受更多的民主权利,积极参政议政。但雅典民主制度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真正能够享受这种民主权利的人数很少。(3)本题考查的是罗马法的有关知识。 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所以德国法学家才会说罗马第三次是以法律的形式征服世界。【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古希腊和罗马文明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30.【答案】(1)( 1 )阿拉伯数字;现代代数学来自阿拉伯文;伊斯兰教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医学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民间故事集一千零夜》等(任意写出2点)。(2)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3)大化改新。(4)(4 )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特点:善于学习借鉴优秀的外来文化,学习的同时将其改造为自己的东西(意思相近即可)。【知识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大化改新【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阿拉伯人吸取和传播阿拉伯数字;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阿拉伯人著的《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构思巧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2)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以及数学、化学、医学等知识,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3)日本仿效中国隋、唐制度实行改革,进行了大化改新。(4)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它是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根据材料二可知日本民族的特点是善于学习、借鉴优秀的外来文化,学习的同时将其改造为自己的东西。故答案为:(1)阿拉伯数字;现代代数学来自阿拉伯文;伊斯兰教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医学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民间故事集一千零夜》等(任意写出2点)。(2)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3)大化改新。(4)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特点:善于学习借鉴优秀的外来文化,学习的同时将其改造为自己的东西(意思相近即可)。【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阿拉伯文化、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阿拉伯文化、日本大化改新的史实。1 / 1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一次素质检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6题,每题2分,共5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均不给分。)1.(2020八上·嘉兴月考)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一件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看到的历史来自( )A.两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尼罗河流域【答案】A【知识点】古代西亚国家【解析】【分析】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依据题干的关键信息“上面的文字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可知,这位游客看到的历史文物应出自两河流域的《汉谟拉比法典》。A项两河流域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成就的有关内容及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识记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成就。2.(2020八上·嘉兴月考)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在尼罗河边B.埃及人是喝尼罗河的水长大的C.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D.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答案】D【知识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解析】【分析】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埃及地处非洲北部,滔滔不尽的尼罗河流经全境,在干燥的沙漠中形成肥沃的绿洲,孕育了古埃及灿烂的文明。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不仅干旱少雨的埃及带来充沛的水资源,而且由于它定期泛滥,从上游带来了大量肥沃的淤泥,使得尼罗河谷成为古代世界著名的粮仓。因而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ABC三项理解不准确,不符合题意;D项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理解最准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埃及文明,要求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2020八上·嘉兴月考)在古印度的摩亨佐·达罗城里,富人住的房屋用泥砖砌成,有排水设施同街上的排水沟相连,另外,一排排简陋的小屋,很像是给士兵、劳工成者奴隶住的宿舍。这说明( )A.当时设施建设比较超前B.当时社会已经出现明显的阶级分化现象C.当时的物质资料比较丰富D.当时已经出现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答案】B【知识点】古代印度及佛教【解析】【分析】从题干“富人住的房屋用泥砖砌成,有排水设施同街上的排水沟相连”“ 一排排简陋的小屋,很像是给士兵、劳工成者奴隶住的宿舍”可知古印度摩亨佐·达罗遗址中存在明显的阶级分化,存在贫富不均的现象,表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逐步形成。AC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当时社会已经出现明显的阶级分化现象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摩亨佐·达罗遗址,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4.(2020八上·嘉兴月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反映了西周的(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中央集权制【答案】B【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分析】“浦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AC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分封制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反映的制度,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分封制。解答本题需要灵活运用西周分封制的内容与影响。5.(2020八上·嘉兴月考)李明向朋友介绍夏、商、西周的历史,其中错误的有( )①国王桀残暴无度,导致西周灭亡②周武王率兵伐纣,灭商建周③禹继位后,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④汤灭夏,建立商朝,定都镐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分析】国王桀残暴无度,导致夏朝灭亡,故①错误。周武王率兵伐纣,灭商建周,故 ②正确。禹的儿子启继位后,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故③错误。西周定都镐,故④错误。C项①③④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夏商周,要求具备识记所学知识的能力。6.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下列能够代表这一时期工艺成就的是( )A.司母戊鼎 B.甲骨文 C.二里头宫殿 D.鱼纹彩陶盆【答案】A【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分析】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商朝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体现商朝青铜文明的灿烂。A项司母戊鼎能够代表商朝时期的工艺成就,符合题意;B项甲骨文是商朝时期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文字,不是青铜工艺,不符合题意;C项二里头宫殿是夏朝真正的遗址,不符合题意;D项鱼纹彩陶盆是半坡居民使用的陶器,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商朝青铜文明的有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能力。7.(2019八上·萧山期中)自从中央台《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后,八年级同学也迷上了诗词,老师在复习课上说,“今天我们来个新的复习方法,每个同学说一句古诗,诗中需包含一个春秋五霸的国名”,下列哪个同学说错了( )A.小明同学说:“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B.小钟同学说:“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C.小王同学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D.小张同学说:“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答案】B【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解析】【分析】结合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春秋五霸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可见楚国、秦王、齐鲁都是包含一个春秋五霸的国名的。ACD三项说法都正确,不符合题意;B项小钟同学说:“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说法错误,燕丹不包含春秋五霸的国名在其中,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春秋五霸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准确解读题干信息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8.(2020八上·嘉兴月考)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这里“愈益民主化”达到全盛时期是( )A.斯巴达克起义 B.伯里克利改革C.克里斯提尼改革 D.屋大维称帝【答案】B【知识点】西方文明的摇篮【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可以分析雅典当时是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伯里克利改革雅典民主政治达到全盛时期,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雅典雅典的民主政治,要求具备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9.(2020八上·嘉兴月考)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下列选项中,有助于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是( )A.《古兰经》 B.《九章算术》C.《天方夜谭》 D.《荷马史诗》【答案】D【知识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A项《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不符合题意;B项《九章算术》是成书于中国东汉时期的一部数学名著,不符合题意;C项《天方夜谭》是古代阿拉伯地区的民间故事集,不符合题意;D项《荷马史诗》有助于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荷马史诗》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识记基础知识的能力。10.(2020八上·嘉兴月考)子贡曰:“仲尼,日月也,无得而愈也。”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两位受弟子景仰的东西方思想家分别是( )A.孔子、苏格拉底 B.孟子、柏拉图C.孟子、苏格拉底 D.孔子、柏拉图【答案】D【知识点】百家争鸣;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和古希腊文化的相关知识。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因此题干中子贡所说的“仲尼”是孔子;亚里士多德是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故选D。【点评】知道百家争鸣和古希腊文化的相关知识。11.(2018八上·余杭期中)某同学要编写一份“辉煌的古希腊文明”手抄报。下列素材属于古希腊文明的是( )①恺撒与元老院 ②米隆与《掷铁饼者》③屋大维与罗马法 ④阿基米德与浮力定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知识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公元前1世纪,罗马发生严重的社会危机,共和制无力统治,奴隶主企图建立独裁统治,以稳固政权,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后被罗马元老贵族刺杀。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尊号,从此他独揽国家大权标志着罗马从共和国转变为罗马帝国;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形成了法律汇编,统称《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①③属于罗马,应排除。C项②④属于古希腊文明,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希腊文明的成就。12.(2020八上·嘉兴月考)穿越时空隧道,我经商来到古希腊雅典,这里正在召开公民大会,人们纷纷涌向会场,当我想进入会场时却被拒之门外,你认为被拒之门外主要因为我是( )A.商人 B.执政官C.外邦人 D.成年男性公民【答案】C【知识点】西方文明的摇篮【解析】【分析】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当时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战争等重大问题,但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无权享有这种民主。ABD三项都不是被拒之门外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C项外邦人是被拒之门外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与地位。13.(2020八上·嘉兴月考)“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注:中世纪在西欧实施的一种土地占有制度)的家臣。臣下愿竭忠尽智,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自称“臣下”者的身份最有可能是( )A.封建农奴 B.封建贵族 C.城市市民 D.基督教徒【答案】B【知识点】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世纪的西欧,封君与封臣都是封建贵族。从材料中的“领有采邑的家臣”可以得出,这位自称“臣下”者的身份应是一位封建贵族。ACD三项均没有采邑,不符合题意;B项封建贵族最有可能是自称“臣下”者的身份,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世纪的欧洲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领有采邑的家臣”。14.(2020八上·嘉兴月考)谚语说:“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你认为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在于( )A.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教会和世俗封建主势力得到空前的加强B.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确立的重要标志C.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使之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D.形成了早期资产阶级的雏形——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答案】D【知识点】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解析】【分析】10世纪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西欧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的城市,意大利、法国、英国、德意志等都有许多著名的城市。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谚语说:“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你认为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在于形成了早期资产阶级的雏形--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ABC三项都不是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不符合题意;D项形成了早期资产阶级的雏形——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是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谚语说:“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为依托,考查中世纪欧洲封建城市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识记与灵活掌握中世纪欧洲封建城市的兴起、特点以及意义。15.人类早期文明大多兴起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下列大河流域主要文明成果归属错误的是( )A.尼罗河流域-金字塔 B.两河流域-伊斯兰教C.印度河流域-种姓制度 D.黄河流域-甲骨文【答案】B【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及佛教【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是公元前18世纪巴比伦国王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伊斯兰教是七世纪由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创立的.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古代文明的有关内容.注意准确识记伊斯兰教创立的有关内容.16.(2019八上·宁波期中)数学运算中使用的“0,1,2,3……”这十个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 )A.古代印度人、巴比伦人 B.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C.古代阿拉伯人、罗马人 D.古代阿拉伯人、埃及人【答案】B【知识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解析】【分析】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12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分别是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和传播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阿拉伯数字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的史实。17.(2017八上·柯桥期中)世界三大宗教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B.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C.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D.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答案】A【知识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古代印度及佛教;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佛教创立的时间是公元前6世纪,基督教创立的时间是1世纪,伊斯兰教的创立时间是7世纪,故正确的先后顺序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三大宗教的识记。18.(2020八上·嘉兴月考)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黑暗时代”,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杀。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西欧封建社会等级森严B.当时老百姓大多是文盲C.保守狭隘的封闭心态D.神权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答案】D【知识点】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的欧洲教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最终导致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杀。ABC三项都不是是导致题干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D项神权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是导致题干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中古西欧社会的认识。解答本题需掌握基督教皇及教会在中古西欧的地位和影响。19.(2020八上·嘉兴月考)以下各帝国在历史上曾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是( )①亚历山大帝国②罗马帝国③阿拉伯帝国④查理曼帝国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识点】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①亚历山大帝国,由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发展起来,公元前338年控制希腊。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开始东侵,他扫荡了小亚细亚和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波斯,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首都巴比伦。②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③公元七世纪崛起于阿拉伯半岛。在穆罕默德领导下创立了政教合一的“哈里发”国家。到八世纪中叶,疆域东起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南至撒哈拉,北迄高加索山,形成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封建大帝国。奥斯曼帝国,为土耳其人所创立之国。始王奥斯曼一世,初居中亚,并奉伊斯兰教为国教,后迁至小亚细亚,日渐兴盛。极盛时势力达欧亚非三大洲。故地跨欧亚非三洲是①②③。查理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所以查理曼帝国不是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A项①②③在历史上曾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位于欧、亚、非三洲的交接处大帝国。需要准确识记查理曼帝国疆域主要位于欧洲。20.(2020八上·嘉兴月考)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 ②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③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 ④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①④【答案】D【知识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解析】【分析】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尚未形成统一国家,内忧外患,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应运而生。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传教,麦加贵族担心会损害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迫害穆罕默德的信徒;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穆斯林公社;630年,穆罕默德征服麦加,迫使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承认他在政治和宗教领袖地位,麦加从此成为伊斯兰教圣地。征服麦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D项②③①④排列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阿拉伯帝国和伊斯兰教,要求识记重要史实。排序型题目需要准确识记相关事件的发生时间或逻辑关系。21.(2017八上·嘉兴期中)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围绕如何治理国家,不同学派有各自的看法,其中匹配正确的是( )A.仁政治国,轻徭薄赋——道家 B.进行改革,依法治国——法家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墨家 D.兼爱非攻,互爱互助——儒家【答案】B【知识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百家争鸣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围绕如何治理国家,不同学派有各自的看法,儒家主张仁政治国,轻徭薄赋;法家主张进行改革,依法治国;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互助互爱;道家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的识记。22.“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这句话反映了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A.传播日本先进文化 B.进行贸易往来,获取高额利润C.作为征服中国的先遣队 D.吸收先进文化,促进自身发展【答案】D【知识点】大化改新【解析】【分析】由材料可知,当时日本人眼中的唐朝法度完备,文明发达,是值得珍视的国家。为了向唐朝学习,日本派遣十多批“遣唐使”来华,广泛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对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所以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促进自身发展。ABC三项都不是题干材料反映的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不符合题意;D项吸收先进文化,促进自身发展是题干材料反映的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对外交往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唐朝对外交往的有关内容。23.(2018八上·余杭期中)大化改新把日本历史推入一个新时代,这里“新时代”的实质是( )A.建立天皇制度 B.实行中央集权C.打破豪强贵族特权 D.确立封建制度【答案】D【知识点】大化改新【解析】【分析】7世纪以来,日本社会矛盾尖锐,一部分贵族和皇室成员在留学生的影响下,主张仿效中国隋、唐制度实行改革。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D项确立封建制度是题干里“新时代”的实质,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24.(2020八上·嘉兴月考)“即使在鼎盛时期,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也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只有雅典公民享有各种优惠权利B.“陶片放逐法”可以流放公民C.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并没有任何政治权利D.公民大会由全体成年公民组成【答案】C【知识点】西方文明的摇篮【解析】【分析】由于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所以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是少数人的民主。A项只有雅典公民享有各种优惠权利错误,“优惠权利”题干无体现,不符合题意;B项“陶片放逐法”可以流放公民错误,“陶片放逐法”淘汰那些没有维护公民利益的官员,不符合题意;C项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并没有任何政治权利是得出题干结论的依据,符合题意;D项公民大会由全体成年公民组成错误,公民大会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雅典民主政治,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25.(2018八上·绍兴期中)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古代希腊,你可能做到的事情有( )①到剧场看戏 ②成为肩扛“法西斯”的扈从③与一群智者讨论哲学问题 ④用阿基米德发明的螺旋提水器取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识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古希腊古罗马的概况的识记。此题四选三,故有一项不符合古希腊。2中所提情况出现于古罗马,罗马的最高长官有12名肩扛”法西斯“的扈从相随。故而答案为C。【点评】掌握古希腊古罗马的概况。26.(2020八上·嘉兴月考)有学者总结,某国的统治“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与融汇,扩大了各民族人民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这里的“某国”指的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C.法兰克王国 D.阿拉伯帝国【答案】A【知识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与融汇”可知,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历经十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这次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化的结合,促进了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著名的科学家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都产生于这个时代。A项亚历山大帝国是题干里的“某国”所指的国家,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合,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亚历山大帝国,要求具备运用所学分析题干信息的能力。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48分)27.(2020八上·嘉兴月考)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论语》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选自《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青年毛泽东曾评价这次变法:“……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谈谈管仲是如何扶助齐桓公实现“霸诸侯”的。(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次改革?此次改革中让新农民“喜”、旧贵族“悲”的分别是什么措施?(3)材料三中青年毛泽东评价的这次变法对该国当时及未来的发展有什么重大影响?(4)结合三则材料,谈谈这对当今中国发展有什么借鉴意义。【答案】(1)管仲改革军制和内政,发展经济,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2)商鞅变法。农民喜的是: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旧贵族悲的是:奖励军功,立有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3)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强军队实力,使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4)要顺应时代潮流,坚持改革开放【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管仲改革与齐桓公称霸,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由材料“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可知,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2)本题考查商鞅变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从材料出处“《史记·商君列传》”可知是商鞅变法。第二小问,结合商鞅变法的措施可知,商鞅变法中的奖励农耕,奖励军功的措施让新农民“喜”,因为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奖励军功让旧贵族“悲”,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贵族特权受到冲击。(3)本题考查商鞅变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据材料“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可知是商鞅变法,结合所学可知,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强军队实力,使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4)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改革对当今中国发展的借鉴意义,要求综合分析归纳。综合上述材料围绕改革的重要性和坚持改革开放得出认识,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1)管仲改革军制和内政,发展经济,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2)商鞅变法。农民喜的是: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旧贵族悲的是:奖励军功,立有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3)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强军队实力,使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4)要顺应时代潮流,坚持改革开放。【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意义。28.(2020八上·嘉兴月考)走进“百家争鸣”,参与大辩论。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经常进行大规模的战争,引起了许多争论,这天有一群学者就当前局势发表自己的看法。A说:“从春秋以来,战争就没有什么正义和非正义的,大家应反对一切战争,统治者应以‘仁政’治理天下。”B说:“先生此言差矣,我们应"兼爱","非攻"。反对战争,但也不能说所有的战争都是不对的,对那些正义的战争我们应该支持,而反对侵略战争。”C说:“君主治理国家,不能空谈仁义,而应进行改革,以法治国。”D说:“你们说的都不时,治理国家要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请回答:(1)听了以上这些人的观点,请你判断他们分别代表了哪家学派的观点,并各举一位代表人物。(2)以上这些学派,哪家思想对我国直至今日的影响最为深远?(3)百家争鸣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4)你认为诸子百家中的学说,有哪些积极的思想值得我们现代社会吸收和利用,说明理由。【答案】(1)儒家——孟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道家——庄子(2)儒家(3)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4)言之有理即可。【知识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1)根据A说“反对一切战争”"仁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子,他看到战争的残酷,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孟子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因此A代表了儒家学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是子。根据B说“兼爱”,“非攻”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因此B代表了墨家学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是墨子。根据C说“不能空谈仁义,而应进行改革,以法治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战国末期的韩非,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因此C代表了法家学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是韩非。根据D说“治理国家要无为而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因此D代表了道家学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是老子。(2)依据所学知识,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体现了民本思想。这对于我们今天提倡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3)依据所学知识,百家争鸣的影响有,①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②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4)依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诸子百家中的学说,值得我们现代社会吸收和利用的有很多,如,儒家是“仁政”思想;法家的改革思想等。故答案为:(1)儒家——孟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道家——庄子。(2)儒家。(3)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4)言之有理即可。【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百家争鸣的有关知识。建议学生列表格掌握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思想主张。29.(2018八上·杭州期中)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积淀的精华,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材料一:洛克是个雅典郊区的农民,今年(公元前477年)三十岁,他是家庭中的男主人。今天是个艳阳高照的日子,他要去雅典参加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虽然每十天就开一次,严重影响到洛克干农活,但他依然很愿意去参加。洛克的妻子艾伦和仆人也想跟在后面去公民大会瞧瞧热闹,却被洛克臭骂了一顿,妻子只好作罢。材料二:德国法学家说过: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1)洛克为何乐于参加公民大会?而他的妻子只好作罢?(2)你如何评价雅典城邦民主政治?(3)材料中所说的“第三次征服世界”的是什么法律?它的地位和影响是什么?【答案】(1)雅典城邦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雅典妇女和奴隶没有任何政治权利,不能参加公民大会。(2)积极性:使公民获得更多的权利,能积极主动地参政议政。消极性:它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真正能够享受这种民主的人只占少数。(3)罗马法(或《十二铜表法》)。地位和影响: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知识点】西方文明的摇篮;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雅典民主制度的有关知识。雅典城邦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所以洛克才会乐于参加公民大会。雅典妇女和奴隶没有任何政治权利,不能参加公民大会,所以洛克的妻子不能参加公民大会。(2)本题考查的是雅典的民主政治的有关知识。 雅典民主制度具有专制统治所没有的优点,使公民得以享受更多的民主权利,积极参政议政。但雅典民主制度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真正能够享受这种民主权利的人数很少。(3)本题考查的是罗马法的有关知识。 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所以德国法学家才会说罗马第三次是以法律的形式征服世界。【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古希腊和罗马文明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30.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材料一:阿拉伯帝国统治区域曾经是世界文明的摇篮,首都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阿拉伯人创造的辉煌文化成就令世人瞩目,他们在不同的文明区域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材料二:……像日本人那样自觉的,大规模的文化引进,在西方历史中是找不出来同样的例子的。——美 赖肖尔《当今日本人》(1)请举两个事例证明“阿拉伯人创造的辉煌文化成就令世人瞩目”这一观点。(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3)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日本的这场“拜师学艺”活动,史称什么?(4)日本在完成本次改革后,国家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赖肖尔的话反映了日本民族的什么特点?【答案】(1)( 1 )阿拉伯数字;现代代数学来自阿拉伯文;伊斯兰教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医学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民间故事集一千零夜》等(任意写出2点)。(2)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3)大化改新。(4)(4 )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特点:善于学习借鉴优秀的外来文化,学习的同时将其改造为自己的东西(意思相近即可)。【知识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大化改新【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阿拉伯人吸取和传播阿拉伯数字;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阿拉伯人著的《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构思巧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2)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以及数学、化学、医学等知识,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3)日本仿效中国隋、唐制度实行改革,进行了大化改新。(4)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它是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根据材料二可知日本民族的特点是善于学习、借鉴优秀的外来文化,学习的同时将其改造为自己的东西。故答案为:(1)阿拉伯数字;现代代数学来自阿拉伯文;伊斯兰教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医学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民间故事集一千零夜》等(任意写出2点)。(2)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3)大化改新。(4)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特点:善于学习借鉴优秀的外来文化,学习的同时将其改造为自己的东西(意思相近即可)。【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阿拉伯文化、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阿拉伯文化、日本大化改新的史实。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一次素质检测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一次素质检测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