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9.我国现阶段的政治制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19.我国现阶段的政治制度

资源简介

19.我国现阶段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立法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实现了(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2.2011年3月10日,吴邦国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庄重宣布,以宪法为统帅,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律体系的形成( )
①表明宪法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根本问题
②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
③为国家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奠定法治根基
④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客观要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依法治国的关键是(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于2011年5月1日起施行。该法对“危险驾驶”条款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条文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不管情节是否恶劣、是否造成后果,都将按照“危险驾驶”定罪。据此回答4-5小题。
4.刑法修正案将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定性为犯罪( )
①表明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②将为打击“醉驾”违法行为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依据
③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④能从根本上消除“醉驾”违法行为的发生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刑法修正案(八)》,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行使( )
A.审判权 B.监督权
C.任免权 D.立法权
6.右图漫画说明( )
①在我国现阶段,法律体系还很不完善
②依法治国,能维护人民的利益
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④“人治”轻视法律,不利于我国法治建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下列人员中,在我国拥有选举权的是( )
A.退休在家的工人老张 B.留学北大的韩国女学生韩某
C.小学一年级学生小明 D.被剥夺政治权利在监狱服役的李某
8.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体现这一点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政治协商制度 B.多党合作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基层民主制度
9.近年来,不少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始戴着“围脖”(“微型博客”的谐音)“上两会”,即在各大门户网上开通个人微博,收集网民提议,晒出自己的议案、提案,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第一时间发布到网上,与网民实时互动。这反映了( )
A.人大代表来自人民,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
B.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大代表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D.网络是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唯一渠道
10.根据宪法与相关法律规定,自2011年起,全国县乡两级人大将进行新一轮换届选举工作,这是2010年3月选举法修改后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说明农村居民的政治地位越来越高
C.说明农村居民从此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D.有利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2011年初,利比亚局势动荡,为营救数万滞留的中国公民,国家决定立即启动涉外突发事件I级响应:“不惜一切代价迅速将所有中国民众从危险中撤离。”党和政府的态度和行动( )
①体现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②表明只有政府才能维护公共利益
③彰显出我国政府保护海外公民的信心与决心
④说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已成为世界强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十一五”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战胜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害,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世博会和亚运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这说明( )
①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③中国共产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2011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关注“三农”的第八个“一号文件”。由此可见( )
A.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三农”问题
B.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唯一途径
C.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农民的根本利益
D.解决“三农”问题有利于实现同等富裕
14.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隆重举行了各种庆祝活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 )
A.实现同等富裕的要求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唯一条件
C.消除所有社会问题的关键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15.某省专门开通一个“问计网”,省内各级政府大凡有重大发展问题,先拿到问计网上公布,征集广大网民建议。重大事项先在网上“问计于民”,这一做法( )
①有利于公民行使监督权 ②体现公民参政议政的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③说明公民有权直接参与政府的重大决策 ④表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到进一步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微博打拐”成为2011年网络重要事件,起于中国社科院学者所发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该微博经热心网友不断转发,形成强大的舆论传播力量。这次“打拐”行动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①公民要积极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权 ②公民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③微博的力量可以取代政府的力量 ④微博成为了公民维权的最有效方法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17.陈某在网上发帖称:日本核电站爆炸对山东海域有影响,要储备盐和干海带。该消息被网民转发后,引起部分市民的恐慌,纷纷加入“抢盐”大军。警方依法对陈某做出行政拘留和罚款的处罚。针对这一事件,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陈某依法行使了言论自由 B.在网络上公民的言论是不受限制的
C.我国公民言论自由还未得到充分实现 D.公民要在法律的范围内规范自己的言行
18.我国每年春节联欢晚会,都有不少少数民族的歌舞节目,既丰富了春晚内容,又让人们感受到少数民族的风采。这样做有利于( )
①贯彻民族团结原则 ②促进各民族经济发展
③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 ④各民族融为一体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9.根据中央新一轮援疆工作的统一部署,浙江省对口支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州的经济社会建设。材料( )
A.反映了我国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B.体现了我国各民族间团结互助的关系
C.表明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方法 D.说明了新疆的发展主要依赖对口支援
20.2010年,两岸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两岸贸易额同比上升36.9%,金融合作取得突破,人员往来规模迅速扩大,ECFA协议成功签署……这些都雄辩地说明( )
A.两岸政治经济交往障碍已经消除 B.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指日可待
C.两岸和平发展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D.“台独”分裂势力已经消除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60分)
21.阅读报道,回答问题。(8分)
2011年3月10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为落实依法治国方略铸造了坚固的基石。
(1)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2分)
(2)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哪些?(4分)
(3) 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直接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哪一基本特征?(2分)
22.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反腐败工作一直受到民众的普遍关注。2011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把查办大案要案作为反腐败的重要举措,同时更加注重制度建设。
材料二:漫画“微博问政”(右图)
(1) 材料一表明了我国实行怎样的治国方略?请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结论进行分析。(6分)
(2) 微博问政表明公民在行使什么权利?微博问政应注意什么?(4分)
(3) 这两则材料给我们哪些启示?(2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党政机关的民主意识和依法行政的能力,某市政府开办了“市民议事厅”活动。搭建这一平台,就是为了经常、及时地与群众沟通,了解社情民意,使政府部门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共谋城市发展和百姓生计。每次围绕一个热门话题,由市政府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与自愿报名的群众面对面交流,从实践情况来看,“市民议事厅”中与会者畅所欲言,讨论热烈。
运用所学的知识,谈谈你对搭建“市民议事厅”这一平台的看法。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到2015年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和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材料二:2011年,浙江省计划安排援疆项目171个,安排援疆资金14.36亿元。今后5年,浙江省支援阿克苏地区的资金规模约为62亿元。浙江省援疆指挥部指挥长表示,将以援疆项目集中开工为契机,与当地携起手来,把力量凝聚到推进阿克苏地区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伟大实践中来,努力开创浙江省对口支援工作新局面。
(1) 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分别是什么?(4分)
(2)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什么现实意义?(6分)
25.走进法治,探究实践。(10分)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际,某中学举办了“法治进行时”图片展览。请你根同学们搜集到的图片,完成以下探究任务。
(1) 根据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对图片①、②、③合理排序:__ __。(用序号表示,1分)
图片①、②体现了法律的哪两个特征?(2分)
(2) 说出图片④反映的内容对法治国家建设的作用。(3分)
(3) 为突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还应该增加反映哪部法律内容的图片?(1分)谈谈该法在法治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性。(3分)
26.下列是某班学生收集有关两会的报道材料,请阅读并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2011年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和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与会听取了报告。
(1) 这段材料反映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
(2) 人大代表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监督各级行政机关的工作?(2分)
材料二: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过程中,先后被代表委员们用热烈掌声打断了20多次,反映出政府工作报告呼应了国人关注的热点。
间隔最长的掌声出现在“吃饭”:当温家宝总理信心满满地表示“有能力办好13亿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时,代表们报以热烈掌声。
(3) 要解决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根本途径是什么?(2分)
最密集的掌声出现在“反腐”:“加大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工作力度,坚决惩处腐败分子”。
(4) 坚决惩处腐败分子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哪一基本要求?(2分)
最久的掌声出现在“统一”:“我们坚信,只要海内外中华儿女继续共同努力奋斗,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一定能够实现!”这段报告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5) 实现祖国统一的基础是什么?(2分)
参 考 答 案
19.我国现阶段的政治制度
一、1.A 2.B 3.C 4.C 5.D 6.C 7.A 8.C 9.A 10.D 11.A 12.C 13.A 14.D 15.C 16.C 17.D 18.B 19.B 20.C
二、21.(1)依宪治国。
(2)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民主法治。
22.(1)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2)公民在行使建议权、监督权。微博问政也要遵守国家的法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等。
(3)我们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认真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我们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包括微博依法行使建议权、监督权,尽到自己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发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违法失职行为时,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情况。
23.“搭建这一平台,就是为了及时与群众沟通”,说明这样做有利于市民更好地行使自己的建议权和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这有利提高市民参政议政意识,为发展献计献策。“搭建这一平台,使政府部门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共谋城市发展和百姓生计。”说明这样做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法治国家;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政府机关依法行政,为民办事,推动发展。“与会者畅所欲言,热烈讨论”这是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表现。说明搭建这一平台有利于增强市民的社会责任感,关心发展。
24.(1)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现实意义:①有利于缩小地区间贫富的差距,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②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③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5.(1)②③①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法律由国家制定。
(2)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形成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使法律得以更有效地施行。
(3)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依法治国首要的是依照宪法治理国家或建设法治国家要从尊重宪法、维护宪法开始);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26.(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通过提出质询案来监督行政机关工作。
(3)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4)违法必究
(5)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
19.我国现阶段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立法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实现了(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2.2011年3月10日,吴邦国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庄重宣布,以宪法为统帅,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律体系的形成( )
①表明宪法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根本问题
②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
③为国家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奠定法治根基
④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客观要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依法治国的关键是(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于2011年5月1日起施行。该法对“危险驾驶”条款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条文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不管情节是否恶劣、是否造成后果,都将按照“危险驾驶”定罪。据此回答4-5小题。
4.刑法修正案将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定性为犯罪( )
①表明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②将为打击“醉驾”违法行为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依据
③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④能从根本上消除“醉驾”违法行为的发生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刑法修正案(八)》,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行使( )
A.审判权 B.监督权
C.任免权 D.立法权
6.右图漫画说明( )
①在我国现阶段,法律体系还很不完善
②依法治国,能维护人民的利益
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④“人治”轻视法律,不利于我国法治建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下列人员中,在我国拥有选举权的是( )
A.退休在家的工人老张 B.留学北大的韩国女学生韩某
C.小学一年级学生小明 D.被剥夺政治权利在监狱服役的李某
8.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体现这一点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政治协商制度 B.多党合作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基层民主制度
9.近年来,不少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始戴着“围脖”(“微型博客”的谐音)“上两会”,即在各大门户网上开通个人微博,收集网民提议,晒出自己的议案、提案,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第一时间发布到网上,与网民实时互动。这反映了( )
A.人大代表来自人民,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
B.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大代表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D.网络是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唯一渠道
10.根据宪法与相关法律规定,自2011年起,全国县乡两级人大将进行新一轮换届选举工作,这是2010年3月选举法修改后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说明农村居民的政治地位越来越高
C.说明农村居民从此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D.有利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2011年初,利比亚局势动荡,为营救数万滞留的中国公民,国家决定立即启动涉外突发事件I级响应:“不惜一切代价迅速将所有中国民众从危险中撤离。”党和政府的态度和行动( )
①体现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②表明只有政府才能维护公共利益
③彰显出我国政府保护海外公民的信心与决心
④说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已成为世界强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十一五”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战胜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害,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世博会和亚运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这说明( )
①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③中国共产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2011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关注“三农”的第八个“一号文件”。由此可见( )
A.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三农”问题
B.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唯一途径
C.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农民的根本利益
D.解决“三农”问题有利于实现同等富裕
14.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隆重举行了各种庆祝活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 )
A.实现同等富裕的要求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唯一条件
C.消除所有社会问题的关键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15.某省专门开通一个“问计网”,省内各级政府大凡有重大发展问题,先拿到问计网上公布,征集广大网民建议。重大事项先在网上“问计于民”,这一做法( )
①有利于公民行使监督权 ②体现公民参政议政的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③说明公民有权直接参与政府的重大决策 ④表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到进一步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微博打拐”成为2011年网络重要事件,起于中国社科院学者所发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该微博经热心网友不断转发,形成强大的舆论传播力量。这次“打拐”行动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①公民要积极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权 ②公民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③微博的力量可以取代政府的力量 ④微博成为了公民维权的最有效方法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17.陈某在网上发帖称:日本核电站爆炸对山东海域有影响,要储备盐和干海带。该消息被网民转发后,引起部分市民的恐慌,纷纷加入“抢盐”大军。警方依法对陈某做出行政拘留和罚款的处罚。针对这一事件,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陈某依法行使了言论自由 B.在网络上公民的言论是不受限制的
C.我国公民言论自由还未得到充分实现 D.公民要在法律的范围内规范自己的言行
18.我国每年春节联欢晚会,都有不少少数民族的歌舞节目,既丰富了春晚内容,又让人们感受到少数民族的风采。这样做有利于( )
①贯彻民族团结原则 ②促进各民族经济发展
③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 ④各民族融为一体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9.根据中央新一轮援疆工作的统一部署,浙江省对口支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州的经济社会建设。材料( )
A.反映了我国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B.体现了我国各民族间团结互助的关系
C.表明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方法 D.说明了新疆的发展主要依赖对口支援
20.2010年,两岸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两岸贸易额同比上升36.9%,金融合作取得突破,人员往来规模迅速扩大,ECFA协议成功签署……这些都雄辩地说明( )
A.两岸政治经济交往障碍已经消除 B.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指日可待
C.两岸和平发展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D.“台独”分裂势力已经消除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60分)
21.阅读报道,回答问题。(8分)
2011年3月10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为落实依法治国方略铸造了坚固的基石。
(1)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2分)
(2)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哪些?(4分)
(3) 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直接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哪一基本特征?(2分)
22.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反腐败工作一直受到民众的普遍关注。2011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把查办大案要案作为反腐败的重要举措,同时更加注重制度建设。
材料二:漫画“微博问政”(右图)
(1) 材料一表明了我国实行怎样的治国方略?请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结论进行分析。(6分)
(2) 微博问政表明公民在行使什么权利?微博问政应注意什么?(4分)
(3) 这两则材料给我们哪些启示?(2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党政机关的民主意识和依法行政的能力,某市政府开办了“市民议事厅”活动。搭建这一平台,就是为了经常、及时地与群众沟通,了解社情民意,使政府部门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共谋城市发展和百姓生计。每次围绕一个热门话题,由市政府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与自愿报名的群众面对面交流,从实践情况来看,“市民议事厅”中与会者畅所欲言,讨论热烈。
运用所学的知识,谈谈你对搭建“市民议事厅”这一平台的看法。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到2015年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和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材料二:2011年,浙江省计划安排援疆项目171个,安排援疆资金14.36亿元。今后5年,浙江省支援阿克苏地区的资金规模约为62亿元。浙江省援疆指挥部指挥长表示,将以援疆项目集中开工为契机,与当地携起手来,把力量凝聚到推进阿克苏地区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伟大实践中来,努力开创浙江省对口支援工作新局面。
(1) 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分别是什么?(4分)
(2)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什么现实意义?(6分)
25.走进法治,探究实践。(10分)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际,某中学举办了“法治进行时”图片展览。请你根同学们搜集到的图片,完成以下探究任务。
(1) 根据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对图片①、②、③合理排序:__ __。(用序号表示,1分)
图片①、②体现了法律的哪两个特征?(2分)
(2) 说出图片④反映的内容对法治国家建设的作用。(3分)
(3) 为突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还应该增加反映哪部法律内容的图片?(1分)谈谈该法在法治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性。(3分)
26.下列是某班学生收集有关两会的报道材料,请阅读并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2011年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和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与会听取了报告。
(1) 这段材料反映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
(2) 人大代表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监督各级行政机关的工作?(2分)
材料二: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过程中,先后被代表委员们用热烈掌声打断了20多次,反映出政府工作报告呼应了国人关注的热点。
间隔最长的掌声出现在“吃饭”:当温家宝总理信心满满地表示“有能力办好13亿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时,代表们报以热烈掌声。
(3) 要解决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根本途径是什么?(2分)
最密集的掌声出现在“反腐”:“加大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工作力度,坚决惩处腐败分子”。
(4) 坚决惩处腐败分子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哪一基本要求?(2分)
最久的掌声出现在“统一”:“我们坚信,只要海内外中华儿女继续共同努力奋斗,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一定能够实现!”这段报告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5) 实现祖国统一的基础是什么?(2分)
参 考 答 案
19.我国现阶段的政治制度
一、1.A 2.B 3.C 4.C 5.D 6.C 7.A 8.C 9.A 10.D 11.A 12.C 13.A 14.D 15.C 16.C 17.D 18.B 19.B 20.C
二、21.(1)依宪治国。
(2)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民主法治。
22.(1)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2)公民在行使建议权、监督权。微博问政也要遵守国家的法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等。
(3)我们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认真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我们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包括微博依法行使建议权、监督权,尽到自己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发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违法失职行为时,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情况。
23.“搭建这一平台,就是为了及时与群众沟通”,说明这样做有利于市民更好地行使自己的建议权和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这有利提高市民参政议政意识,为发展献计献策。“搭建这一平台,使政府部门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共谋城市发展和百姓生计。”说明这样做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法治国家;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政府机关依法行政,为民办事,推动发展。“与会者畅所欲言,热烈讨论”这是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表现。说明搭建这一平台有利于增强市民的社会责任感,关心发展。
24.(1)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现实意义:①有利于缩小地区间贫富的差距,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②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③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5.(1)②③①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法律由国家制定。
(2)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形成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使法律得以更有效地施行。
(3)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依法治国首要的是依照宪法治理国家或建设法治国家要从尊重宪法、维护宪法开始);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26.(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通过提出质询案来监督行政机关工作。
(3)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4)违法必究
(5)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