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种类繁多的动物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分别总结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昆虫的最主要特征。2.能根据动物的特征对所见到的动物进行辨别。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分类方式。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分别举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昆虫的实例。2.能举例说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概念。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体会到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教学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探究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昆虫的最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能力和方法。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有关动物的图片。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谈话:地球上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除了鸟类以外,还有哪些种类的动物?每类动物有哪些共同特征?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二)新课教学◆活动1:给常见的动物分类1.出一些常见的动物的图片。提问:你能自己制定标准,给这些动物进行分类吗?2.学生根据自己的标准给动物进行分类,老师给予个别的指导和帮助。3.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和讨论。4.汇报:你们分类的标准和结果是怎样的呢?提问:哪种分类更合理?理由是什么?还能继续分下去吗?科学家是怎样给动物分类的?5.介绍:科学家依据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标准给动物进行了分类。6.根据科学家的分类标准再次将P15图片中的动物进行分类。◆活动2:猜一猜1.介绍游戏的规则:两人一组,其中的一人任意的选择一张动物的卡片,不让对方看到;并且只能够用“YES”或“NO”来回答对方提出的各种问题。对方围绕动物的主要特征,通过提问进行猜测,尽可能的利用较少的问题,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准确的猜出动物的名称。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准备和猜测。3.小组内进行分工和准备。4.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游戏,并请学生进行及时的记录和比较。5.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6.教师综合学生的意见进行评价。◆活动3:区分更多的动物1.翻开教材P18,完成分类圈的填写。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尽可能多的在各种不同动物的种类的圈中补充更多的动物。2.说说这些分类圈中的动物有什么特点?3.将教材第19页各类动物的特征描述卡片的序号填在第18页的分类圈内的相应位置。4.简单的概括动物分类的一般标准。5.阅读《科学在线》理解和认识新的知识和了解新的动态。板书设计:种类繁多的动物1.脊椎动物:(1)鸟类特征:体表有羽毛,取食靠喙,靠产卵繁殖后代。举例:鸡、鸭、鹅、老鹰、大雁、蜂鸟(2)两栖类特征:小时候在水里生活,用鳃呼吸;长大后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举例:蟾蜍、蝾螈、娃娃鱼。(3)鱼类特征:终身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举例:鲤鱼、黄花鱼。(4)爬行类特征:身体表面有鳞或甲,肚皮贴近地爬。举例:壁虎、蛇、鳄鱼、龟、蜥蜴、甲鱼。(5)哺乳类特征:体表有猫,在“妈妈”腹中长成“小胎儿”,幼时吃母乳。举例:羊、兔、猪、鲸、海豹、海豚。2.无脊椎动物(1)昆虫:蝗虫、蝴蝶、蜻蜓(2)节肢动物:虾、蟹、蜘蛛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