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第二次月考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20九上·玉环月考)下图是一幅国际政治漫画,若为该漫画的问号处标注文字说明,则应写上( )A.萨拉热窝事件 B.“凡尔登绞肉机”C.索姆河战役 D.马恩河战役【答案】A【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解析】【分析】从图片信息可知,一战前的巴尔干半岛由于列强的争夺和其他复杂的因素,矛盾错综复杂,就象存满干柴,一粒“火星”足以引起一场大火,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起到了“火星”的作用,引发了长达四年的帝国主义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A项萨拉热窝事件为该漫画的问号处标注文字,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漫画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的理解及学生的识图能力。掌握萨拉热窝事件的史实。2.(2020九上·玉环月考)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所说的“新秩序”是 指( )A.维也纳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凡尔赛体系 D.雅尔塔体系【答案】C【知识点】凡尔赛体系【解析】【分析】巴黎和会后形成了以《凡尔赛和约》为核心的一系列条约构成了战后欧洲国际关系新体制,暂时确立了列强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在这个体系下,欧洲获得了暂时的稳定,列强在欧洲的利益与矛盾基本上得到协调。凡尔赛体系暂时调整和缓和了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凡尔赛体系内部矛盾重重,难以维持长久和平。ABD三项均与“我们初来巴黎时”的题意不符合,不符合题意;C项凡尔赛体系是他所说的“新秩序”,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凡尔赛体系,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3.(2020九上·玉环月考)时间进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从商品倾销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资本输出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直接投资兴办工厂,修建铁路 ②大量倾销棉纺织品③向清政府提供贷款 ④夺取土地开发、矿产开采权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解析】【分析】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的《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这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剌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①③④都是资本输出的新变化的主要表现。②大量倾销棉纺织品属于商品输出,应排除含②的选项。A项①③④都是资本输出的新变化的主要表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资本输出新变化的主要表现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4.(2020九上·玉环月考)吴玉章曾言:“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到,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先生就曾经是一个被人看作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这句话反映了辛亥革命取得重要成果包括( )①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②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③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④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④【答案】D【知识点】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材料中所述从前反皇帝被任务是疯子,辛亥革命后拥护帝制会被认为是疯子,可知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转变。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思想上的解放。D项①④是题干这句话反映的辛亥革命取得的重要成果,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5.(2020九上·玉环月考)“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先生把“社会革命”概括为(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本主义【答案】C【知识点】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可知,孙中山先生把“社会革命”概括为民生主义就是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A项民族主义就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故要民族革命,不符合题意;B项民权主义就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国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总统和议员由国民选举产生,不符合题意;C项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符合题意;D项民本主义不是三民主义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三民主义,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6.(2020九上·玉环月考)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为此,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大力(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B.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盲从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共和的思想【答案】B【知识点】新文化运动【解析】【分析】根据题干“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可知,为此,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大力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A项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不符合题干“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的内容,不符合题意;B项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盲从理解正确,符合题意;C项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不符合题干“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的内容,不符合题意;D项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共和的思想不是前期新文化运动提倡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7.(2020九上·玉环月考)“外交失败,皆由少数卖国贼所为。……山东问题,关系我国命脉,鲁亡国亡。乞电巴黎专使力争。宁可退出和会,否则誓死不认。”(5月13日《南京上新河全体国民要求严惩国贼拒签和约电》)这一电文可以佐证( )①一战后凡尔赛体系的不合理性 ②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③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④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答案】A【知识点】五四运动【解析】【分析】题干中的“外交失败,皆由少数卖国贼所为。”反映了巴黎和会被英、法、美等大国操纵,中国的要求不仅被无理拒绝,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①理解正确。题干中的“.....宁可退出和会,否则誓死不认。”表明五四运动是-场反帝爱国运动。③理解正确。②④说法正确,但在题干电文中不能体现。A项①③可以用题干电文佐证,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8.(2020九上·玉环月考)红色城市见证革命历程。小丽同学拟设计一项红色研学活动,她选定的以下城市与研学内容搭配正确的是( )①南昌——人民军队的创建 ②延安——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③嘉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④遵义——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答案】A【知识点】中国共产党成立;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解析】【分析】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认真分析中国的形势,当机立断,向农村进军,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开始。②错误,①③④内容搭配正确。A项①③④搭配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遵义会议的知识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开始。9.(2020九上·玉环月考)胡适回忆说:民(国)十五六年之间,全国大多数的人心倾向国民党……”这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的国民党( )A.发动武昌起义,推翻清政府,结束君主专制统治B.创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第一个共和制政府C.领导五四运动,掀起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D.与共产党合作,掀起声势浩大的国民革命运动【答案】D【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解析】【分析】题文中的“民(国)十五六年之间,指的是1912+15-1=1926年,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1926年的北伐战争,讨伐的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北伐战争发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所以又称国民革命。AB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项与共产党合作,掀起声势浩大的国民革命运动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国民革命运动,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10.(2020九上·玉环月考)下图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合影(部分),请判断他们所在的地方是 ( )A.贵州遵义 B.甘肃会宁C.陕西延安 D.陕西吴起镇【答案】B【知识点】红军长征【解析】【分析】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共八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和瑞金进行长征。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这宣告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甘肃会宁是他们所在的地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红军长征,旨在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二、非选择题11.(2020九上·玉环月考)盘点2020年历史事件周年纪,反思历史,关注现实。周年纪念 回顾历史2020年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08周年 材料一:辛亥革命,似乎是一种民众的联合,其实不然。……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没关系。然而我们却有一层觉悟,直到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毛泽东《民众的大联合》2020年是北伐战争开始93周年 材料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 工农群众的支援使北伐军有了战胜敌人的深厚基础。(1)简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性质。分析材料中划线句子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哪些成果?(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史实说明其目的是否实现(3)根据材料概括辛亥革命与北伐战争的不同点。【答案】(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制政府;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2)目的:打到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打倒列强”部分实现,北伐军进入汉口英租界;“除军阀”部分实现,打败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没有实现。因为蒋介石等人发动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运动失败,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3)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北伐战争有广大工农群众支持。【知识点】辛亥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性质及辛亥革命的成果。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政权;各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政策措施,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同时也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故答案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政府;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的国家;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2)根据材料二中的“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可知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打到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第二问言之有理即可,如:“打倒列强”部分实现,北伐军进入汉口英租界;“除军阀”部分实现,打败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没有实现。因为蒋介石等人发动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运动失败,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3)根据材料一中的“辛亥革命,似乎是一种民众的联合,其实不然。……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没关系。”可见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根据材料二中的“……工农群众的支援使北伐军有了战胜敌人的深厚基础”可见北伐战争有广大工农群众支持。故答案为:(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制政府;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2)目的:打到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打倒列强”部分实现,北伐军进入汉口英租界;“除军阀”部分实现,打败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没有实现。因为蒋介石等人发动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运动失败,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3)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北伐战争有广大工农群众支持。【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12.(2020九上·玉环月考)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序号 时 间 毛泽东年谱(部分)① 1920年11月间 应陈独秀函约,创建长沙共产主义组织② 1921年7月23日—8月初 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③ 1927年8月7日 出席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④ 1928年11月25日 代表中共红四军前委给中央写报告,全面地总结井冈山斗争的革命经验材料二:所谓割据,必须走武装的。哪一处没有武装,或者武装不够,地方就立即被敌人占去了。党的组织,现分连支部、营委、团委、军委四级。连有支部,班有小组。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没收一切土地重新分配,是能得到大多数人拥护的。 ——毛泽东《中国平民战争的战略问楚》材料三: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失败,强大的故人,弱小的红军……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摘编自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1)阅读年谱,指出佐证“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事实。(写序号)(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总结的井冈山斗争的革命经验”。(3)材料三中“相反的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道路?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选择这样一条道路的原因。【答案】(1)①②(2)经验:工农武装割据;开展土地革命。(3)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原因:由于城市敌人力量过于强大,攻打城市损失较大,所以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毛泽东,要求具备运用所学分析材料能力。根据所学可知,①②反映了共产主义组织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情况,共产主义组织为一大的召开奠定了组织基础,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共产党诞生,故①②能够佐证“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2)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要求具备运用所学分析材料能力。根据材料“所谓割据,必须是武装的”可知工农武装割据;“没收一切土地重新分配,是能得到大多数人拥护的”体现了开展土地革命。(3)本题考查开辟中国革命道路的相关知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二“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可知,“相反的道路”是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根据材料二“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选择这样一条道路是因为敌人力量过于强大,攻打城市损失较大,所以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故答案为:(1)①②。(2)经验:工农武装割据;开展土地革命。(3)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原因:由于城市敌人力量过于强大,攻打城市损失较大,所以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未切入点,考查工农武装割据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运用所学分析材料能力。13.(2020九上·玉环月考)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中国人民在抗争,仁人志士在求索,不断迎来民族新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新道路材料二:历史学者指出:1840-1949年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谷底”、“上升”三个阶段,在1840-1900年期间,中国历史表现为“沉沦”,从1901-1920年期间,中国历史表现为“谷底”时期,即黑暗到黎明的交错期,是为上升集聚力量的时期。1921年以后,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就主要表现为“上升”了。(1)请概括材料一年代尺中A处:1919年至1949年处于什么历史时期?(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材料一“改变政令”、“变革人心”的理解?(3)根据材料一年代尺所示,任选20世纪初抗争路上的2个“新”,联系相关历史事件,谈谈你对“新”的理解?【答案】(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改变政令:辛亥革命;意义: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变革人心:新文化运动;意义:让军阀混战中的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民主科学、妇女解放等口号的提出,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从而影响了整个社会。(3)1919年,五四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7年,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辟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知识点】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所以1919-1949年,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依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变革人心;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影响深远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民主科学口号的提出,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从而影响了整个社会。(3)依据所学可知,1921-1949年,中国步入”上升”期的主要原因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中国特色革命道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人民群众的觉醒和参与;从国情出发;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工人阶级成为领导阶级。故答案为:(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改变政令:辛亥革命;意义: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变革人心:新文化运动;意义:让军阀混战中的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民主科学、妇女解放等口号的提出,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从而影响了整个社会。(3)1919年,五四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7年,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辟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 / 1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第二次月考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20九上·玉环月考)下图是一幅国际政治漫画,若为该漫画的问号处标注文字说明,则应写上( )A.萨拉热窝事件 B.“凡尔登绞肉机”C.索姆河战役 D.马恩河战役2.(2020九上·玉环月考)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所说的“新秩序”是 指( )A.维也纳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凡尔赛体系 D.雅尔塔体系3.(2020九上·玉环月考)时间进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从商品倾销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资本输出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直接投资兴办工厂,修建铁路 ②大量倾销棉纺织品③向清政府提供贷款 ④夺取土地开发、矿产开采权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4.(2020九上·玉环月考)吴玉章曾言:“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到,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先生就曾经是一个被人看作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这句话反映了辛亥革命取得重要成果包括( )①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②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③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④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④5.(2020九上·玉环月考)“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先生把“社会革命”概括为(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本主义6.(2020九上·玉环月考)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为此,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大力(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B.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盲从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共和的思想7.(2020九上·玉环月考)“外交失败,皆由少数卖国贼所为。……山东问题,关系我国命脉,鲁亡国亡。乞电巴黎专使力争。宁可退出和会,否则誓死不认。”(5月13日《南京上新河全体国民要求严惩国贼拒签和约电》)这一电文可以佐证( )①一战后凡尔赛体系的不合理性 ②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③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④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8.(2020九上·玉环月考)红色城市见证革命历程。小丽同学拟设计一项红色研学活动,她选定的以下城市与研学内容搭配正确的是( )①南昌——人民军队的创建 ②延安——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③嘉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④遵义——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9.(2020九上·玉环月考)胡适回忆说:民(国)十五六年之间,全国大多数的人心倾向国民党……”这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的国民党( )A.发动武昌起义,推翻清政府,结束君主专制统治B.创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第一个共和制政府C.领导五四运动,掀起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D.与共产党合作,掀起声势浩大的国民革命运动10.(2020九上·玉环月考)下图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合影(部分),请判断他们所在的地方是 ( )A.贵州遵义 B.甘肃会宁C.陕西延安 D.陕西吴起镇二、非选择题11.(2020九上·玉环月考)盘点2020年历史事件周年纪,反思历史,关注现实。周年纪念 回顾历史2020年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08周年 材料一:辛亥革命,似乎是一种民众的联合,其实不然。……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没关系。然而我们却有一层觉悟,直到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毛泽东《民众的大联合》2020年是北伐战争开始93周年 材料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 工农群众的支援使北伐军有了战胜敌人的深厚基础。(1)简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性质。分析材料中划线句子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哪些成果?(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史实说明其目的是否实现(3)根据材料概括辛亥革命与北伐战争的不同点。12.(2020九上·玉环月考)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序号 时 间 毛泽东年谱(部分)① 1920年11月间 应陈独秀函约,创建长沙共产主义组织② 1921年7月23日—8月初 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③ 1927年8月7日 出席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④ 1928年11月25日 代表中共红四军前委给中央写报告,全面地总结井冈山斗争的革命经验材料二:所谓割据,必须走武装的。哪一处没有武装,或者武装不够,地方就立即被敌人占去了。党的组织,现分连支部、营委、团委、军委四级。连有支部,班有小组。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没收一切土地重新分配,是能得到大多数人拥护的。 ——毛泽东《中国平民战争的战略问楚》材料三: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失败,强大的故人,弱小的红军……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摘编自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1)阅读年谱,指出佐证“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事实。(写序号)(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总结的井冈山斗争的革命经验”。(3)材料三中“相反的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道路?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选择这样一条道路的原因。13.(2020九上·玉环月考)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中国人民在抗争,仁人志士在求索,不断迎来民族新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新道路材料二:历史学者指出:1840-1949年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谷底”、“上升”三个阶段,在1840-1900年期间,中国历史表现为“沉沦”,从1901-1920年期间,中国历史表现为“谷底”时期,即黑暗到黎明的交错期,是为上升集聚力量的时期。1921年以后,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就主要表现为“上升”了。(1)请概括材料一年代尺中A处:1919年至1949年处于什么历史时期?(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材料一“改变政令”、“变革人心”的理解?(3)根据材料一年代尺所示,任选20世纪初抗争路上的2个“新”,联系相关历史事件,谈谈你对“新”的理解?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解析】【分析】从图片信息可知,一战前的巴尔干半岛由于列强的争夺和其他复杂的因素,矛盾错综复杂,就象存满干柴,一粒“火星”足以引起一场大火,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起到了“火星”的作用,引发了长达四年的帝国主义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A项萨拉热窝事件为该漫画的问号处标注文字,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漫画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的理解及学生的识图能力。掌握萨拉热窝事件的史实。2.【答案】C【知识点】凡尔赛体系【解析】【分析】巴黎和会后形成了以《凡尔赛和约》为核心的一系列条约构成了战后欧洲国际关系新体制,暂时确立了列强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在这个体系下,欧洲获得了暂时的稳定,列强在欧洲的利益与矛盾基本上得到协调。凡尔赛体系暂时调整和缓和了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凡尔赛体系内部矛盾重重,难以维持长久和平。ABD三项均与“我们初来巴黎时”的题意不符合,不符合题意;C项凡尔赛体系是他所说的“新秩序”,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凡尔赛体系,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3.【答案】A【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解析】【分析】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的《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这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剌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①③④都是资本输出的新变化的主要表现。②大量倾销棉纺织品属于商品输出,应排除含②的选项。A项①③④都是资本输出的新变化的主要表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资本输出新变化的主要表现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4.【答案】D【知识点】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材料中所述从前反皇帝被任务是疯子,辛亥革命后拥护帝制会被认为是疯子,可知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转变。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思想上的解放。D项①④是题干这句话反映的辛亥革命取得的重要成果,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5.【答案】C【知识点】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可知,孙中山先生把“社会革命”概括为民生主义就是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A项民族主义就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故要民族革命,不符合题意;B项民权主义就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国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总统和议员由国民选举产生,不符合题意;C项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符合题意;D项民本主义不是三民主义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三民主义,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6.【答案】B【知识点】新文化运动【解析】【分析】根据题干“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可知,为此,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大力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A项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不符合题干“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的内容,不符合题意;B项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盲从理解正确,符合题意;C项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不符合题干“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的内容,不符合题意;D项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共和的思想不是前期新文化运动提倡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7.【答案】A【知识点】五四运动【解析】【分析】题干中的“外交失败,皆由少数卖国贼所为。”反映了巴黎和会被英、法、美等大国操纵,中国的要求不仅被无理拒绝,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①理解正确。题干中的“.....宁可退出和会,否则誓死不认。”表明五四运动是-场反帝爱国运动。③理解正确。②④说法正确,但在题干电文中不能体现。A项①③可以用题干电文佐证,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8.【答案】A【知识点】中国共产党成立;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解析】【分析】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认真分析中国的形势,当机立断,向农村进军,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开始。②错误,①③④内容搭配正确。A项①③④搭配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遵义会议的知识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开始。9.【答案】D【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解析】【分析】题文中的“民(国)十五六年之间,指的是1912+15-1=1926年,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1926年的北伐战争,讨伐的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北伐战争发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所以又称国民革命。AB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项与共产党合作,掀起声势浩大的国民革命运动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国民革命运动,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10.【答案】B【知识点】红军长征【解析】【分析】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共八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和瑞金进行长征。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这宣告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甘肃会宁是他们所在的地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红军长征,旨在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11.【答案】(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制政府;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2)目的:打到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打倒列强”部分实现,北伐军进入汉口英租界;“除军阀”部分实现,打败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没有实现。因为蒋介石等人发动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运动失败,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3)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北伐战争有广大工农群众支持。【知识点】辛亥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性质及辛亥革命的成果。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政权;各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政策措施,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同时也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故答案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政府;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的国家;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2)根据材料二中的“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可知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打到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第二问言之有理即可,如:“打倒列强”部分实现,北伐军进入汉口英租界;“除军阀”部分实现,打败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没有实现。因为蒋介石等人发动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运动失败,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3)根据材料一中的“辛亥革命,似乎是一种民众的联合,其实不然。……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没关系。”可见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根据材料二中的“……工农群众的支援使北伐军有了战胜敌人的深厚基础”可见北伐战争有广大工农群众支持。故答案为:(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制政府;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2)目的:打到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打倒列强”部分实现,北伐军进入汉口英租界;“除军阀”部分实现,打败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没有实现。因为蒋介石等人发动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运动失败,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3)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北伐战争有广大工农群众支持。【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12.【答案】(1)①②(2)经验:工农武装割据;开展土地革命。(3)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原因:由于城市敌人力量过于强大,攻打城市损失较大,所以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毛泽东,要求具备运用所学分析材料能力。根据所学可知,①②反映了共产主义组织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情况,共产主义组织为一大的召开奠定了组织基础,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共产党诞生,故①②能够佐证“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2)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要求具备运用所学分析材料能力。根据材料“所谓割据,必须是武装的”可知工农武装割据;“没收一切土地重新分配,是能得到大多数人拥护的”体现了开展土地革命。(3)本题考查开辟中国革命道路的相关知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二“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可知,“相反的道路”是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根据材料二“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选择这样一条道路是因为敌人力量过于强大,攻打城市损失较大,所以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故答案为:(1)①②。(2)经验:工农武装割据;开展土地革命。(3)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原因:由于城市敌人力量过于强大,攻打城市损失较大,所以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未切入点,考查工农武装割据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运用所学分析材料能力。13.【答案】(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改变政令:辛亥革命;意义: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变革人心:新文化运动;意义:让军阀混战中的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民主科学、妇女解放等口号的提出,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从而影响了整个社会。(3)1919年,五四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7年,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辟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知识点】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所以1919-1949年,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依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变革人心;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影响深远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民主科学口号的提出,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从而影响了整个社会。(3)依据所学可知,1921-1949年,中国步入”上升”期的主要原因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中国特色革命道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人民群众的觉醒和参与;从国情出发;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工人阶级成为领导阶级。故答案为:(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改变政令:辛亥革命;意义: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变革人心:新文化运动;意义:让军阀混战中的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民主科学、妇女解放等口号的提出,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从而影响了整个社会。(3)1919年,五四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7年,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辟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第二次月考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第二次月考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