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知识点检测(二)(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知识点检测(二)(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知识点检测(二)(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1.(2020九上·长兴期中)《全球通史》中写道:“1916年,德国人在短短的战线上集中了1400门大炮……法国人赶紧调集增援部队,并提出了‘不让他们通过’的战斗口号。……法军总共伤亡35万人,德军的伤亡人数也几乎同样的多,被称为最惨烈之战。”据此判断这场战是(  )
A.马恩河战役 B.敦刻尔克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索姆河战役
2.(2020九上·长兴期中)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去……其中的“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是指苏维埃政府(  )
A. 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将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D.实行农业集体化
3.(2020九上·长兴期中) 1918年,北大学生创办了一份名为《新潮》的杂志,以三项标准为创刊准则:批评的精神、科学的思维和改造的修辞。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直接影响并带动《新潮》创办的杂志是(  )
A.《民报》 B.《新青年》
C.《湘江评论》 D.《狂人日记》
(2)杂志取名“新潮”,其“新"体现在(  )
①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 ②提倡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
③提倡科学,以科学来启迪民智 ④提倡青年学生加人中国共产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20九上·长兴期中)下图所示两个历史事件的共同点有(  )

①两国都曾是英国的殖民地 ②探索早期的社会主义道路
③反映了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 ④体现了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0九上·长兴期中)马新良,一名普通的菜场摊主,35年坚守一个菜摊,不短斤缺两,不卖霉烂变质的菜。他身上所彰显的价值准则有(  )
①和谐 ②平等 ③诚信 ④友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0九上·长兴期中)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说: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2020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因为我国将实现(  )
A.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B.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以下措施有利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  )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③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 ④坚持同时富裕的根本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20九上·长兴期中)湖州市电视问政栏目《百姓考场》聚焦民生痛点改善,对群众反映强烈、涉及到多部门管理的民生痛点整治进行“回头看”,进一步查找短板不足、共商破难良策,推动人民群众关注的民生实事、“关键小事”办好办实。这有利于(  )
①保障公民的监督权 ②拓宽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
③促进社会绝对公平 ④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改进工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20九上·长兴期中)用图表和年代尺梳理、归纳知识,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导致甲处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党内“左倾"错误主张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 D.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2)如果以“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图中“重大转折”指的是(  )
A.井冈山会师 B.长征开始 C.遵义会议 D.长征结束
9.(2020九上·长兴期中)下列图表中推论与史实相符合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 汉口紧急会议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C 国民党一大召开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式
D 袁世凯恢复帝制推 中国历史进人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A.A B.B C.C D.D
10.(2017九上·慈溪期中)某班同学为一些地方设计“历史名片”宣传语,下列适用于南昌的是(  )
A.辛亥首义,共和号角 B.五四中心,风云新途
C.八一枪响,军旗升起 D.革命摇篮,红军故乡
二、非选择题
11.(2020九上·长兴期中)阅读某校学生收集和绘制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两份资料,回答问题。
(1)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图1中孙中山先生为“致力中国革命,求中国之自由平等”所做的努力。
(2)一个政党的奋斗历程,深刻地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进程。根据图2,联系发生在“诞生”、“成熟”地点的历史事件,阐述这个政党是如何改变民族命运的。
12.(2020九上·长兴期中)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大钊说:“这回欧战完了,我们可曾做梦,说什么人道、平和得了胜利,之后的世界或者不是强盗世界了,或者有点人的世界的色彩了。谁知道这些名词,却只是强盗政府的假招牌。……说来让人失望极了,悲愤透了。”
——摘选自沈潜《顾维钧家族》
材料二:“这次武装起义受了挫折。算不了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当前力量还小,还不能去攻打敌人重兵把守的大城市,应当先到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去保存力量,发动农民革命。”
——摘选自毛泽东语录
(1)根据相关史实,分析材料一中“欧战完了……结果却让人失望极了,悲愤透了”的原因。以李大钊、顾维钧为代表的中国人又是如何应对这份“失望和悲愤”的?
(2)结合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相关史实,为材料二中毛泽东的观点提供例证支持。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1916年” “法军”“ 德军”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的凡尔登展开激战,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由于死亡人数太多,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屠场”“地狱”之称。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AB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凡尔登战役是题干描述的战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凡尔登战役,要求具备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
2.【答案】B
【知识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列宁所采取的措施是苏俄新经济政策。1921年,苏俄在列宁领导下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废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的余粮收集制,实现粮食税,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到1925年底,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列宁决定“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即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有,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使苏俄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AC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实施新经济政策是题干描述的政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内容、特点以及影响。
3.【答案】(1)B
(2)A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1)题干体现的是《新潮》主旨在于宣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提倡科学与文学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新青年》主旨的具体体现。
A项《民报》发刊词是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上发表的文章,不符合题意;
B项《新青年》直接影响并带动《新潮》创办,符合题意;
C项《湘江评论》1919年7月14日在长沙创刊,时间不符合,不符合题意;
D项《狂人日记》与“科学的思维和改造的修辞”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联系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的“新”指的就是新文化运动倡导的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故①②③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故排除④。
D项①②③是杂志取名“新潮”,其“新"的体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要求具备识记基础知识和分析的能力。
(2)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要求具备识记基础知识和分析能力。
4.【答案】B
【知识点】印度的觉醒;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体系,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到来。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是这一时期突出的民族解放运动,华夫脱运动和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抗的都是英国的殖民统治。
B项①④是题干图片所示两个历史事件的共同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华夫脱运动”的共同点,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5.【答案】D
【知识点】生活的故事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不短斤缺两,不卖霉烂变质的菜”可知,马新良身上所彰显的价值准则有诚信、友善,故③④正确,符合题意;①②题中没有体现。
D项③④是马新良身上所彰显的价值准则,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查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与教材相关知识点相结合,确定答案。
6.【答案】(1)C
(2)A
【知识点】生活的故事
【解析】【分析】(1)“两个一百年“是党的十八大会议中提出的一项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相辅相成,是我们国家我们党未来的发展、奋斗目标。第一个一百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个一百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以今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
A项①②③有利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对两个百年目标的理解。党的19大报告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实现共同富裕的措施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7.【答案】B
【知识点】生活的故事
【解析】【分析】《百姓考场》聚焦民生痛点改善,对群众反映强烈、涉及到多部门管理的民生痛点整治进行“回头看”,进一步查找短板不足、共商破难良策,推动人民群众关注的民生实事、“关键小事”办好办实保障公民的监督权 ,拓宽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改进工作。①②④理解正确,③促进社会绝对公平说法错误。
B项①②④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依法行政。解答本题要审清题意,把握好依法行政的要求,得出结论。
8.【答案】(1)C
(2)C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可知,1924年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兴起,矛头指向了北洋政府和帝国主义;但是在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的反革命事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使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急剧下降,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ABD三项都不是导致甲处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
C项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是导致甲处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依据“重大转折”“1935”可以判断是遵义会议。1935年1月,红军占领遵义城,在这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开始确立起义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项井冈山会师是在1928年,长征未开始,不符合题意;
B项长征开始的时间是1934年10月,不符合题意;
C项遵义会议是图中“重大转折”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D项长征结束是在1936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蒋介石发动的反革命事变的知识。要求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遵义会议,要求识记基础知识。
9.【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工农武装割据;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解析】【分析】A项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不符,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对塞尔维亚宣战,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开始,不符合题意;
B项汉口紧急会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不符,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秋收起义,部队在进攻长沙受挫后,毛泽东当机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符合题意;
C项国民党一大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式相符合,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符合题意;
D项袁世凯恢复帝制——中国历史进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不符,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指中华民国前期袁世凯作为民国大总统来统治中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史实与推论的搭配。要求具备识记基础知识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10.【答案】C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南昌起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南昌起义的识记。
11.【答案】(1)1894年,创建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一兴中 会;1905年,成立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一中 国同盟会;1907年,领导广西起义;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诞生: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成熟: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知识点】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1)孙中山一生致力于民主革命,1894年成立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并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当选并就任了临时大总统等,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后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辞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故答案为:(1)1894年,创建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一兴中会;1905年,成立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一中 国同盟会;1907年,领导广西起义;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诞生: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成熟: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孙中山的主要贡献,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遵义会议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2.【答案】(1)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中国成为战胜国之一,国人无不为此欢欣鼓舞。人们热切地盼望着以战胜国的身份取消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是这些要求都被列强拒绝,它们作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青年学生齐集天安门,举行游行示威(发起五四运动);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
(2)1927年,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了秋收起义。因敌人力量过于强大,起义军损失较大,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城市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转战千里到达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或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知识点】凡尔赛体系;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1)一战结束,中国成为了战胜国之一,国人认为“公理战胜了强权”,人们渴望取消不平等条约。 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正式提出了废弃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在大战中日本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等多项正当要求,都被操纵会议的列强所拒绝,并作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北京,1919年5月4日,北京各校青年学生三千多人齐集天安门,高呼“还我青岛”的口号,举行游行示威,要求严惩亲日派官员;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秋收起义受挫的情况下,毛泽东正确分析了革命形势,放弃攻打中心城市,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并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开始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它指引中国革命走向了最终的胜利。
故答案为:(1)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中国成为战胜国之一,国人无不为此欢欣鼓舞。人们热切地盼望着以战胜国的身份取消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是这些要求都被列强拒绝,它们作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青年学生齐集天安门,举行游行示威(发起五四运动);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
(2)1927年,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了秋收起义。因敌人力量过于强大,起义军损失较大,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城市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转战千里到达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或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巴黎和会,工农武装割据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 1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知识点检测(二)(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1.(2020九上·长兴期中)《全球通史》中写道:“1916年,德国人在短短的战线上集中了1400门大炮……法国人赶紧调集增援部队,并提出了‘不让他们通过’的战斗口号。……法军总共伤亡35万人,德军的伤亡人数也几乎同样的多,被称为最惨烈之战。”据此判断这场战是(  )
A.马恩河战役 B.敦刻尔克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索姆河战役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1916年” “法军”“ 德军”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的凡尔登展开激战,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由于死亡人数太多,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屠场”“地狱”之称。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AB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凡尔登战役是题干描述的战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凡尔登战役,要求具备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
2.(2020九上·长兴期中)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去……其中的“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是指苏维埃政府(  )
A. 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将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D.实行农业集体化
【答案】B
【知识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列宁所采取的措施是苏俄新经济政策。1921年,苏俄在列宁领导下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废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的余粮收集制,实现粮食税,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到1925年底,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列宁决定“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即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有,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使苏俄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AC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实施新经济政策是题干描述的政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内容、特点以及影响。
3.(2020九上·长兴期中) 1918年,北大学生创办了一份名为《新潮》的杂志,以三项标准为创刊准则:批评的精神、科学的思维和改造的修辞。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直接影响并带动《新潮》创办的杂志是(  )
A.《民报》 B.《新青年》
C.《湘江评论》 D.《狂人日记》
(2)杂志取名“新潮”,其“新"体现在(  )
①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 ②提倡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
③提倡科学,以科学来启迪民智 ④提倡青年学生加人中国共产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B
(2)A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1)题干体现的是《新潮》主旨在于宣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提倡科学与文学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新青年》主旨的具体体现。
A项《民报》发刊词是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上发表的文章,不符合题意;
B项《新青年》直接影响并带动《新潮》创办,符合题意;
C项《湘江评论》1919年7月14日在长沙创刊,时间不符合,不符合题意;
D项《狂人日记》与“科学的思维和改造的修辞”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联系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的“新”指的就是新文化运动倡导的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故①②③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故排除④。
D项①②③是杂志取名“新潮”,其“新"的体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要求具备识记基础知识和分析的能力。
(2)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要求具备识记基础知识和分析能力。
4.(2020九上·长兴期中)下图所示两个历史事件的共同点有(  )

①两国都曾是英国的殖民地 ②探索早期的社会主义道路
③反映了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 ④体现了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印度的觉醒;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体系,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到来。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是这一时期突出的民族解放运动,华夫脱运动和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抗的都是英国的殖民统治。
B项①④是题干图片所示两个历史事件的共同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华夫脱运动”的共同点,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5.(2020九上·长兴期中)马新良,一名普通的菜场摊主,35年坚守一个菜摊,不短斤缺两,不卖霉烂变质的菜。他身上所彰显的价值准则有(  )
①和谐 ②平等 ③诚信 ④友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生活的故事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不短斤缺两,不卖霉烂变质的菜”可知,马新良身上所彰显的价值准则有诚信、友善,故③④正确,符合题意;①②题中没有体现。
D项③④是马新良身上所彰显的价值准则,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查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与教材相关知识点相结合,确定答案。
6.(2020九上·长兴期中)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说: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2020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因为我国将实现(  )
A.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B.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以下措施有利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  )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③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 ④坚持同时富裕的根本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C
(2)A
【知识点】生活的故事
【解析】【分析】(1)“两个一百年“是党的十八大会议中提出的一项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相辅相成,是我们国家我们党未来的发展、奋斗目标。第一个一百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个一百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以今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
A项①②③有利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对两个百年目标的理解。党的19大报告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实现共同富裕的措施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7.(2020九上·长兴期中)湖州市电视问政栏目《百姓考场》聚焦民生痛点改善,对群众反映强烈、涉及到多部门管理的民生痛点整治进行“回头看”,进一步查找短板不足、共商破难良策,推动人民群众关注的民生实事、“关键小事”办好办实。这有利于(  )
①保障公民的监督权 ②拓宽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
③促进社会绝对公平 ④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改进工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生活的故事
【解析】【分析】《百姓考场》聚焦民生痛点改善,对群众反映强烈、涉及到多部门管理的民生痛点整治进行“回头看”,进一步查找短板不足、共商破难良策,推动人民群众关注的民生实事、“关键小事”办好办实保障公民的监督权 ,拓宽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改进工作。①②④理解正确,③促进社会绝对公平说法错误。
B项①②④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依法行政。解答本题要审清题意,把握好依法行政的要求,得出结论。
8.(2020九上·长兴期中)用图表和年代尺梳理、归纳知识,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导致甲处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党内“左倾"错误主张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 D.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2)如果以“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图中“重大转折”指的是(  )
A.井冈山会师 B.长征开始 C.遵义会议 D.长征结束
【答案】(1)C
(2)C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可知,1924年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兴起,矛头指向了北洋政府和帝国主义;但是在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的反革命事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使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急剧下降,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ABD三项都不是导致甲处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
C项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是导致甲处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依据“重大转折”“1935”可以判断是遵义会议。1935年1月,红军占领遵义城,在这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开始确立起义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项井冈山会师是在1928年,长征未开始,不符合题意;
B项长征开始的时间是1934年10月,不符合题意;
C项遵义会议是图中“重大转折”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D项长征结束是在1936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蒋介石发动的反革命事变的知识。要求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遵义会议,要求识记基础知识。
9.(2020九上·长兴期中)下列图表中推论与史实相符合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 汉口紧急会议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C 国民党一大召开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式
D 袁世凯恢复帝制推 中国历史进人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工农武装割据;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解析】【分析】A项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不符,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对塞尔维亚宣战,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开始,不符合题意;
B项汉口紧急会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不符,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秋收起义,部队在进攻长沙受挫后,毛泽东当机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符合题意;
C项国民党一大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式相符合,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符合题意;
D项袁世凯恢复帝制——中国历史进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不符,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指中华民国前期袁世凯作为民国大总统来统治中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史实与推论的搭配。要求具备识记基础知识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10.(2017九上·慈溪期中)某班同学为一些地方设计“历史名片”宣传语,下列适用于南昌的是(  )
A.辛亥首义,共和号角 B.五四中心,风云新途
C.八一枪响,军旗升起 D.革命摇篮,红军故乡
【答案】C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南昌起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南昌起义的识记。
二、非选择题
11.(2020九上·长兴期中)阅读某校学生收集和绘制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两份资料,回答问题。
(1)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图1中孙中山先生为“致力中国革命,求中国之自由平等”所做的努力。
(2)一个政党的奋斗历程,深刻地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进程。根据图2,联系发生在“诞生”、“成熟”地点的历史事件,阐述这个政党是如何改变民族命运的。
【答案】(1)1894年,创建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一兴中 会;1905年,成立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一中 国同盟会;1907年,领导广西起义;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诞生: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成熟: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知识点】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1)孙中山一生致力于民主革命,1894年成立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并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当选并就任了临时大总统等,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后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辞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故答案为:(1)1894年,创建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一兴中会;1905年,成立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一中 国同盟会;1907年,领导广西起义;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诞生: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成熟: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孙中山的主要贡献,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遵义会议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2.(2020九上·长兴期中)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大钊说:“这回欧战完了,我们可曾做梦,说什么人道、平和得了胜利,之后的世界或者不是强盗世界了,或者有点人的世界的色彩了。谁知道这些名词,却只是强盗政府的假招牌。……说来让人失望极了,悲愤透了。”
——摘选自沈潜《顾维钧家族》
材料二:“这次武装起义受了挫折。算不了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当前力量还小,还不能去攻打敌人重兵把守的大城市,应当先到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去保存力量,发动农民革命。”
——摘选自毛泽东语录
(1)根据相关史实,分析材料一中“欧战完了……结果却让人失望极了,悲愤透了”的原因。以李大钊、顾维钧为代表的中国人又是如何应对这份“失望和悲愤”的?
(2)结合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相关史实,为材料二中毛泽东的观点提供例证支持。
【答案】(1)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中国成为战胜国之一,国人无不为此欢欣鼓舞。人们热切地盼望着以战胜国的身份取消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是这些要求都被列强拒绝,它们作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青年学生齐集天安门,举行游行示威(发起五四运动);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
(2)1927年,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了秋收起义。因敌人力量过于强大,起义军损失较大,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城市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转战千里到达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或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知识点】凡尔赛体系;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1)一战结束,中国成为了战胜国之一,国人认为“公理战胜了强权”,人们渴望取消不平等条约。 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正式提出了废弃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在大战中日本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等多项正当要求,都被操纵会议的列强所拒绝,并作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北京,1919年5月4日,北京各校青年学生三千多人齐集天安门,高呼“还我青岛”的口号,举行游行示威,要求严惩亲日派官员;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秋收起义受挫的情况下,毛泽东正确分析了革命形势,放弃攻打中心城市,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并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开始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它指引中国革命走向了最终的胜利。
故答案为:(1)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中国成为战胜国之一,国人无不为此欢欣鼓舞。人们热切地盼望着以战胜国的身份取消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是这些要求都被列强拒绝,它们作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青年学生齐集天安门,举行游行示威(发起五四运动);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
(2)1927年,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了秋收起义。因敌人力量过于强大,起义军损失较大,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城市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转战千里到达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或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巴黎和会,工农武装割据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