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0—2021第二学期期末七年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一、(1—7每题2分)1.B2.A3.C4.B5.B6.B7.略8.【(1)--(4)每题1分(5)2分】(1)弹琴复长啸(2)马上相逢无纸笔(3)寒光照铁衣(4)独怆然而涕下(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二、(一)9.A(二)10.①树立?②少?③说出?④酷似,逼真(“相似”亦可)(每题l分)??11.B(2分)12.(1)(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1分)(2)即使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1分)13.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兰,芳香?高洁美好(2分)(意思接近即可)三、(一)14.描述了红军战士露宿山谷和从雷公岩艰难地登上老山界山顶的情景。(3分)15.视觉:“天上闪烁……宝石”“黑的山峰……一口井”,写山高。听觉:“耳朵里有……在澎湃”,写幽静。触觉:“才觉得寒气……打着颤”,写寒冷。(3分)16.比喻(1分)。作用:以“宝石”喻“星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奇特美丽的高山夜景,烘托出红军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2分)。17.“抢”在这里有“抢先”“争先”的意思,并没有互相争夺之意,用在这里,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为完成爬山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的动人场面。(3分)(二)18.①标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爱”比作“棉花盛开”,生动形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揭示母爱无私的主旨,棉花为了孕育棉桃,给棉桃提供养分,枯槁了自己。19.①这句话是景物(环境)描写,层层烘托,营造了一种萧瑟悲凉的氛围,烘托了母亲坚韧的性格和苍老的形象,为下文盛赞母爱做铺垫。②这句话运用了神态描写,传神地写出了母亲得知“我”找到工作后内心的激动和欣慰之情20.缺少了像母亲那样为子女无私奉献的品格。21.①吃苦耐劳,从“母亲不分昼夜操劳着。……总有忙不完的事”。②节俭淳朴,从“我从来没有看到妈妈穿过漂亮的衣服”。③挺拔坚强,父亲身体不好,母亲用柔弱的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④无私奉献,母亲对自己节俭到了几乎苛刻的程度,把毕生的精力无私奉献给子女22.我觉得我的母亲像向日葵,向日葵总是向着太阳的方向转动,而我的母亲也总是围着我们这个家转。(表述完整,言之成理,要写出人与花相似之处)四、作文40分略鞍山市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4争}部提示请每一位考生把所有的答案都在答题卡上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不给分,答题要求见答题卡。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分A.猥琐(wei)萦带(yi慷慨淋漓(ki)B.军隅告罄(qing)词语(lan)酣然入梦(han)累赘(zui)修葺(qi总揽(lan)屏息神(bing)D.卸却(xie怍(zuo悲天悯人(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A.轮廓无虞迟钝心有伶犀钦佩拯救瞬息忧心忡忡C.矜持颤抖蹙罩仙露琼浆妥帖朦胧门槛苛捐尕税对下面语段中,加点词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一个青年战士,他今年才21岁,名王他长着一刮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祥淳朴可爱B.“微黑透红”是形容词岁”是数词D.“脸膛”“高粱”是名词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盛夏又至,万物蓬勃,油然而生的秧苜已然开花抽穗喜剧演员言语幽默,动作滑,令人忍俊不禁要C.青少年应该从小树立目空一切的远大理想,努力学习,报效祖国D.文学作品往往给人以美的享受,在熟视无睹中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航天开启空间站时代,空间站无疑会加快人类利用、探索、开发宇宙的步伐答B.中国体育健儿正在积极备战2022年冬奥会,他们将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D.一批有志之士不畏劳苦,勇敢地向着世界科学高峰6.下面关于《骆驼祥子》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骆驼祥子》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了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关题线注和同情B.祥子老实,健壮,坚忍,最大的梦想是拥有自己的车行,能自己养活自己C.小说还描写了祥子周围的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D.小说结尾,祥子从一个诚实的青年变成了麻木、潦倒、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七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4页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答题卡上的田字格中(2分不耻下问、诲人不倦8.古诗词默写填空。(6分)(1)独坐幽篁里《竹里馆》(2)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3)朔气传金柝木兰诗(4)念天地之悠悠《登幽州台歌》(5)《望岳》中表现诗人远大的志向和广阔的胸怀的诗句是古诗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9题(2分9.下面对《游山西村》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游山西村》陆游A.首联写农家在丰年里殷勤待客的情谊,直接抒写自己在农家做客时的感受B.颔联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的晢理C.颈联写农人庆贺“春社”,迷人的山水、古朴的民风让诗人流连忘返D.尾联写出了诗人的悠闲惬意,表现了作者对古风犹存的家乡的热爱之情。(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回答(1013)题(10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愛莲之出淤泥不染,濯凊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技,香远益清,亭亭渟植,可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壮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氬无所,故称瑞兼彩,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释]⑩取:这里是嗅取(兰的昋味)。②氳氲(yunyu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定的地方。⑥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亭亭净植②陶后鲜有闻③而名之不可④莫能肖也1].《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通”最恰当的解释是()。(2分)A.强迫B.接近,迫近D.威胁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即善绘者以意取似。3.(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怎样的品性?(2分)七年级语文试卷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鞍山市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图片版).pdf (七年)(语文)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期末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