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模拟考试试卷(二)(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模拟考试试卷(二)(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模拟考试试卷(二)(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1.(2020八上·嘉兴期末)楔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这两大文明成果均诞生于下列哪一地区(  )
A. B.
C. D.
2.(2020八上·嘉兴期末)从夏、商两朝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统治者应该 (  )
A.重视教育 B.勤政爱民 C.发展经济 D.增强国力
3.(2020八上·嘉兴期末)“霸主制度为中国维持了相当程度的秩序,避免了无中心的混乱。争霸的结果,一方面国家形态由西周瓦解后出现的不完整的功能和结构,转变为完整的主权国家;另一方面国家形态摆脱了血缘组织的残余,转变为领土国家。”由材料可以直接得到的信息是 (  )
A.霸主制度有利于主权国家和领土国家的形成
B.对待春秋争霸需要辩证地加以看待
C.西周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间争霸兼并不休
D.春秋的霸主实际上已经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4.(2020八上·嘉兴期末)世界古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帝国。其中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一度成为其内海,与中国汉朝处于同一时期的是 (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波斯帝国 D.古代埃及
5.(2020八上·嘉兴期末)岳飞在《满江红》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是指 (  )
A.匈奴统治者 B.女真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6.(2020八上·嘉兴期末)“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事实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均是中国历史上大有作为的杰出人物,他们 (  )
A.都是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
B.都是国家大一统时的封建皇帝
C.都在当政时期加强了边疆治理
D.都采取措施加强了中央的集权
7.(2020八上·嘉兴期末)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13世纪70年代,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是 (  )
A.隋文帝 B.宋太祖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
8.(2020八上·嘉兴期末)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封建主与附庸之间以土地为纽带 ②教会通过经营完全自给自足的庄园来剥削农奴
③基督教垄断了教育和文化 ④城市兴起,封建主按照不同行业组成行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2020八上·嘉兴期末)以下不属于中世纪阿拉伯学者取得的成就的是 (  )
A.《一千零一夜》 B.创造了阿拉伯数字
C.代数学 D.《医典》
10.(2020八上·嘉兴期末)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能反映1127年的示意图是 (  )
A. B.
C. D.
11.(2020八上·嘉兴期末)雅典城邦民主制度达到全盛时期的执政者是 (  )
A.克里斯提尼 B.伯里克利 C.亚历山大 D.屋大维
12.(2020八上·嘉兴期末)下列文化艺术作品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窦娥冤》 ②《荷马史诗》 ③《念奴娇﹒赤壁怀古》 ④《兰亭集序》
A.④③②① B.②③④① C.④②③① D.②④③①
二、非选择题
13.(2020八上·嘉兴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行政系统简图
材料二: 唐朝三省六部示意图
材料三: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第一,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第二,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第三,确立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第四,兵制方面……废除世袭贵族控制军事的特权。 ——八上《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归纳秦统治者在政治制度上的创新举措及对秦朝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说说唐朝三省六部制的作用,并指出它与材料一的联系。
(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在哪些方面进行大化改新,并说说它与材料二的联系。
(4)综合上述材料的联系,说说你对改革的认识。
14.(2020八上·嘉兴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图
材料二:公元前138年,他应召出使西域,穿越戈壁荒漠,跋山涉水、风餐露宿,途中一行被匈奴人拘留了十多年,“然骞持汉节不失”,寻找机会逃脱西行。在归途中再次被匈奴拘捕,后乘乱逃出,返回汉朝。此行历时十三年之久,出发时的百余人,回到长安的只有他和甘父二人。这次出使,带回了关于西域的丰富知识和大量见闻,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三:在汉代的城市街头,就能看到古罗马魔术艺人的表演。唐代朝廷上下,非常流行的马球游戏,就是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
(1)漫漫丝绸路,悠悠驼铃声,引发了人们多少遐想。假设你能穿越时空到汉代的长安城观光,并从长安西行去欧洲旅游,沿途将会经过哪些主要地区?(写出两个既可)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从他的经历中,你能否感悟出成功者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3)材料二中的“他”是受当时的哪位皇帝派遣出使西域的?请你说出这位皇帝加强集权统治的措施。(至少三点)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丝绸之路在古代东西方交流史上的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古代西亚国家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楔形文字由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公元前18世纪,古代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两河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ABD三项和楔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这两大文明成果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诞生了楔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这两大文明成果,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的有关知识。要求具备图片分析与知识运用能力。
2.【答案】B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夏、商都是因为国王实行暴政,引起人民反抗,导致国家灭亡。因此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勤政爱民。
ACD三项都不是统治者应该从夏、商两朝的覆亡中得到的历史教训,不符合题意;
B项勤政爱民是统治者应该从夏、商两朝的覆亡中得到的历史教训,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夏商周的更替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3.【答案】A
【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霸主制度维持了相当程度的社会秩序,使国家形态转变为主权国家和领士国家。
A项霸主制度有利于主权国家和领土国家的形成是由材料可以直接得到的信息,符合题意;
B项对待春秋争霸需要辩证地加以看待不符合题意,材料中只提及霸主制度的积极影响,未提及其消极影响;
C项西周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间争霸兼并不休材料中未体现,不符合题意;
D项春秋的霸主实际上已经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材料中未体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学生识读材料的能力。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4.【答案】B
【知识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汉朝的时间范围是公元前202年-220年。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一度成为其“内湖”。
AC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罗马帝国与中国汉朝处于同一时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罗马帝国的扩张及其影响。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汉朝的时间范围,结合罗马帝国扩张的结果分析。
5.【答案】B
【知识点】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主要反映岳飞抗金的史实。金是女真族建立的,南宋时,金经常南下骚扰,南宋岳飞英勇抗金金军。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女真统治者是题干里的“匈奴”所指的对象,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南宋的建立和岳飞抗金的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和把握岳飞抗金的相关知识。
6.【答案】D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分析】A项都是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错误,西汉的开国皇帝是汉高祖,汉武帝不是开国皇帝,不符合题意;
B项都是国家大一统时的封建皇帝错误,宋太祖不是国家大一统时的封建皇帝,不符合题意;
C项都在当政时期加强了边疆治理错误,宋太祖在当政时期没有加强边疆治理,不符合题意;
D项都采取措施加强了中央的集权正确,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都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封建王朝,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始皇、汉武帝的相同点及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准确识记秦始皇、汉武帝的相关知识。
7.【答案】D
【知识点】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灭南宋残部,完成全国统一,元朝统一全国,结束了五代十国、辽、宋、夏、金的分裂时期,实现大统一。
AB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忽必烈是公元13世纪70年代,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元朝的统一,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8.【答案】B
【知识点】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封建主与附庸间以土地为纽带;行会是手工业者按照不同行业组成的社会组织。故①④错误。②③两项所述符合史实。
B项①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世纪的欧洲,要求识记重要史实。
9.【答案】B
【知识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文学名著《荷马史诗》是古代欧洲著名的长篇文学作品,是古代希腊不朽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一部西方最早的史书,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作品,相传它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根据口头流传的史诗和短歌编成的长篇叙事诗,反映了前11一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生活面貌,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荷马史诗》不属于阿拉伯人取得的文化成就。
ACD三项属于中世纪阿拉伯学者取得的成就,不符合题意;
B项创造了阿拉伯数字不属于中世纪阿拉伯学者取得的成就,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阿拉伯人取得的文化成就,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10.【答案】D
【知识点】北宋与辽、西夏并列;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1127年南宋建立,南宋建立建立之前,北宋和辽已经灭亡,南宋、金、西夏处于并立时期。
ABC三项都不能反映1127年的形势,不符合题意;
D项示意图能反映1127年的形势,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辽、宋、西夏并立和金与南宋对峙及学生的识图读图能力,知道南宋建立之前,北宋和辽已经灭亡。
11.【答案】B
【知识点】西方文明的摇篮
【解析】【分析】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当时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战争等重大问题,但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无权享有这种民主。
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伯里克利执政时,雅典城邦民主制度达到全盛时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雅典的政治制度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与地位。
12.【答案】D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宋元社会生活与文化;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解析】【分析】①《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元曲作品;②《荷马史诗》相传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Homer,公元前800年-公元前600年)所作史诗;③《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的代表作; ④《兰亭集序》是东晋王羲之的书法作品。
D项②④③①排列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文化艺术作品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文化艺术作品。
13.【答案】(1)首创皇帝制,建立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2)三省共同商议国家的政事,提高了行政效率。它们之间各有分工,既互相合作,又互相牵制,改善并加强了中央集权;唐朝的政治制度是在秦制基础上不断完善、创新的。
(3)经济、政治、军事方面;日本仿效唐朝的政治制度进行改革,建立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4)要善于改革,并注重创新。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三省六部制
【解析】【分析】(1)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建立了郡县制、皇帝制度和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秦朝建立起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处理了中央与地方、君主与官僚的关系,巩固了秦朝中央集权统治,巩固国家统一;为后世不断地革新并沿用,加以完善。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三省六部职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它们之间相互牵制,互相监督,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各有分工,这就使秦汉以来的宰相权力一分为三;且三省长官品级较低,这便于皇帝控制,防止大权旁落,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是在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创新的。
(3)材料三中的“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 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属于经济方面的改革,材料三中的“确立中央集权国家制度……”属于政治方面的改革,材料三中的“兵制方面……废除世袭贵族控制军事的特权”属于军事方面的改革。大化改新措施是对中国隋唐时期政治经济制度的学习。
(4)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要善于改革,并注重创新。
故答案为:(1)首创皇帝制,建立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2)三省共同商议国家的政事,提高了行政效率。它们之间各有分工,既互相合作,又互相牵制,改善并加强了中央集权;唐朝的政治制度是在秦制基础上不断完善、创新的。
(3)经济、政治、军事方面;日本仿效唐朝的政治制度进行改革,建立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4)要善于改革,并注重创新。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要求运用所学解读材料信息。
14.【答案】(1)河西走廊、新疆、中亚、西亚(写出两个即可)
(2)张骞,坚韧不拔、持之以恒、有胆识等,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3)汉武帝,
措施:①颁布推恩令,削夺诸侯王的封地;
②加强监察制度,对各级官员进行监督,以加强皇帝的权威;
③采纳儒生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控制;
④北击匈奴,巩固北部边境;⑤加强与西南少数民族的联系等。
(4)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沟通了欧亚两块大陆,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巨大作用。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1)汉代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的大秦。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他”是张骞。张骞到过大宛、大月氏等国,获得了前所未闻的西域资料,也向各国介绍了汉朝的情况。司马迁将此行称为“凿空”。从张骞的经历中我们感悟出成功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不屈不挠,不辱使命,勇于探索 ,敢于创新,勇于开拓,不畏艰难险阻,报效祖国等。
(3)汉武帝为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政治方面: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使诸侯国再也无力与中央对抗。中央设司隶校尉,地方设刺史,强化监察制度,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思想方面: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在当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朝所推崇,但是也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这实际上是文化专制主义的一种表现。经济方面: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专卖。保证了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文化方面: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这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军事方面:派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解除了匈奴的威胁,匈奴再也无力与汉朝对抗。
(4)“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沿着这条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石榴、葡萄等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是西汉与西域交往和交流的历史见证。丝绸之路也是西汉时期及以后,中国与西亚、欧洲各国的联系之路。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密切了汉族与沿途的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了我国西北地区的开发。
故答案为:(1)河西走廊、新疆、中亚、西亚(写出两个即可)。
(2)张骞,坚韧不拔、持之以恒、有胆识等。
(3)汉武帝。措施:①颁布推恩令,削夺诸侯王的封地;②加强监察制度,对各级官员进行监督,以加强皇帝的权威;③采纳儒生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控制;④北击匈奴,巩固北部边境;⑤加强与西南少数民族的联系等。
(4)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沟通了欧亚两块大陆,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巨大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等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 / 1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模拟考试试卷(二)(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1.(2020八上·嘉兴期末)楔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这两大文明成果均诞生于下列哪一地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古代西亚国家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楔形文字由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公元前18世纪,古代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两河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ABD三项和楔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这两大文明成果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诞生了楔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这两大文明成果,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的有关知识。要求具备图片分析与知识运用能力。
2.(2020八上·嘉兴期末)从夏、商两朝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统治者应该 (  )
A.重视教育 B.勤政爱民 C.发展经济 D.增强国力
【答案】B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夏、商都是因为国王实行暴政,引起人民反抗,导致国家灭亡。因此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勤政爱民。
ACD三项都不是统治者应该从夏、商两朝的覆亡中得到的历史教训,不符合题意;
B项勤政爱民是统治者应该从夏、商两朝的覆亡中得到的历史教训,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夏商周的更替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3.(2020八上·嘉兴期末)“霸主制度为中国维持了相当程度的秩序,避免了无中心的混乱。争霸的结果,一方面国家形态由西周瓦解后出现的不完整的功能和结构,转变为完整的主权国家;另一方面国家形态摆脱了血缘组织的残余,转变为领土国家。”由材料可以直接得到的信息是 (  )
A.霸主制度有利于主权国家和领土国家的形成
B.对待春秋争霸需要辩证地加以看待
C.西周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间争霸兼并不休
D.春秋的霸主实际上已经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答案】A
【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霸主制度维持了相当程度的社会秩序,使国家形态转变为主权国家和领士国家。
A项霸主制度有利于主权国家和领土国家的形成是由材料可以直接得到的信息,符合题意;
B项对待春秋争霸需要辩证地加以看待不符合题意,材料中只提及霸主制度的积极影响,未提及其消极影响;
C项西周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间争霸兼并不休材料中未体现,不符合题意;
D项春秋的霸主实际上已经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材料中未体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学生识读材料的能力。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4.(2020八上·嘉兴期末)世界古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帝国。其中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一度成为其内海,与中国汉朝处于同一时期的是 (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波斯帝国 D.古代埃及
【答案】B
【知识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汉朝的时间范围是公元前202年-220年。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一度成为其“内湖”。
AC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罗马帝国与中国汉朝处于同一时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罗马帝国的扩张及其影响。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汉朝的时间范围,结合罗马帝国扩张的结果分析。
5.(2020八上·嘉兴期末)岳飞在《满江红》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是指 (  )
A.匈奴统治者 B.女真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答案】B
【知识点】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主要反映岳飞抗金的史实。金是女真族建立的,南宋时,金经常南下骚扰,南宋岳飞英勇抗金金军。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女真统治者是题干里的“匈奴”所指的对象,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南宋的建立和岳飞抗金的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和把握岳飞抗金的相关知识。
6.(2020八上·嘉兴期末)“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事实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均是中国历史上大有作为的杰出人物,他们 (  )
A.都是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
B.都是国家大一统时的封建皇帝
C.都在当政时期加强了边疆治理
D.都采取措施加强了中央的集权
【答案】D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分析】A项都是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错误,西汉的开国皇帝是汉高祖,汉武帝不是开国皇帝,不符合题意;
B项都是国家大一统时的封建皇帝错误,宋太祖不是国家大一统时的封建皇帝,不符合题意;
C项都在当政时期加强了边疆治理错误,宋太祖在当政时期没有加强边疆治理,不符合题意;
D项都采取措施加强了中央的集权正确,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都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封建王朝,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始皇、汉武帝的相同点及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准确识记秦始皇、汉武帝的相关知识。
7.(2020八上·嘉兴期末)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13世纪70年代,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是 (  )
A.隋文帝 B.宋太祖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
【答案】D
【知识点】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灭南宋残部,完成全国统一,元朝统一全国,结束了五代十国、辽、宋、夏、金的分裂时期,实现大统一。
AB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忽必烈是公元13世纪70年代,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元朝的统一,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8.(2020八上·嘉兴期末)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封建主与附庸之间以土地为纽带 ②教会通过经营完全自给自足的庄园来剥削农奴
③基督教垄断了教育和文化 ④城市兴起,封建主按照不同行业组成行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封建主与附庸间以土地为纽带;行会是手工业者按照不同行业组成的社会组织。故①④错误。②③两项所述符合史实。
B项①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世纪的欧洲,要求识记重要史实。
9.(2020八上·嘉兴期末)以下不属于中世纪阿拉伯学者取得的成就的是 (  )
A.《一千零一夜》 B.创造了阿拉伯数字
C.代数学 D.《医典》
【答案】B
【知识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文学名著《荷马史诗》是古代欧洲著名的长篇文学作品,是古代希腊不朽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一部西方最早的史书,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作品,相传它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根据口头流传的史诗和短歌编成的长篇叙事诗,反映了前11一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生活面貌,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荷马史诗》不属于阿拉伯人取得的文化成就。
ACD三项属于中世纪阿拉伯学者取得的成就,不符合题意;
B项创造了阿拉伯数字不属于中世纪阿拉伯学者取得的成就,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阿拉伯人取得的文化成就,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10.(2020八上·嘉兴期末)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能反映1127年的示意图是 (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北宋与辽、西夏并列;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1127年南宋建立,南宋建立建立之前,北宋和辽已经灭亡,南宋、金、西夏处于并立时期。
ABC三项都不能反映1127年的形势,不符合题意;
D项示意图能反映1127年的形势,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辽、宋、西夏并立和金与南宋对峙及学生的识图读图能力,知道南宋建立之前,北宋和辽已经灭亡。
11.(2020八上·嘉兴期末)雅典城邦民主制度达到全盛时期的执政者是 (  )
A.克里斯提尼 B.伯里克利 C.亚历山大 D.屋大维
【答案】B
【知识点】西方文明的摇篮
【解析】【分析】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当时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战争等重大问题,但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无权享有这种民主。
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伯里克利执政时,雅典城邦民主制度达到全盛时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雅典的政治制度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与地位。
12.(2020八上·嘉兴期末)下列文化艺术作品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窦娥冤》 ②《荷马史诗》 ③《念奴娇﹒赤壁怀古》 ④《兰亭集序》
A.④③②① B.②③④① C.④②③① D.②④③①
【答案】D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宋元社会生活与文化;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解析】【分析】①《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元曲作品;②《荷马史诗》相传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Homer,公元前800年-公元前600年)所作史诗;③《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的代表作; ④《兰亭集序》是东晋王羲之的书法作品。
D项②④③①排列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文化艺术作品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文化艺术作品。
二、非选择题
13.(2020八上·嘉兴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行政系统简图
材料二: 唐朝三省六部示意图
材料三: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第一,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第二,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第三,确立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第四,兵制方面……废除世袭贵族控制军事的特权。 ——八上《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归纳秦统治者在政治制度上的创新举措及对秦朝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说说唐朝三省六部制的作用,并指出它与材料一的联系。
(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在哪些方面进行大化改新,并说说它与材料二的联系。
(4)综合上述材料的联系,说说你对改革的认识。
【答案】(1)首创皇帝制,建立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2)三省共同商议国家的政事,提高了行政效率。它们之间各有分工,既互相合作,又互相牵制,改善并加强了中央集权;唐朝的政治制度是在秦制基础上不断完善、创新的。
(3)经济、政治、军事方面;日本仿效唐朝的政治制度进行改革,建立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4)要善于改革,并注重创新。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三省六部制
【解析】【分析】(1)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建立了郡县制、皇帝制度和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秦朝建立起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处理了中央与地方、君主与官僚的关系,巩固了秦朝中央集权统治,巩固国家统一;为后世不断地革新并沿用,加以完善。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三省六部职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它们之间相互牵制,互相监督,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各有分工,这就使秦汉以来的宰相权力一分为三;且三省长官品级较低,这便于皇帝控制,防止大权旁落,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是在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创新的。
(3)材料三中的“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 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属于经济方面的改革,材料三中的“确立中央集权国家制度……”属于政治方面的改革,材料三中的“兵制方面……废除世袭贵族控制军事的特权”属于军事方面的改革。大化改新措施是对中国隋唐时期政治经济制度的学习。
(4)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要善于改革,并注重创新。
故答案为:(1)首创皇帝制,建立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2)三省共同商议国家的政事,提高了行政效率。它们之间各有分工,既互相合作,又互相牵制,改善并加强了中央集权;唐朝的政治制度是在秦制基础上不断完善、创新的。
(3)经济、政治、军事方面;日本仿效唐朝的政治制度进行改革,建立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4)要善于改革,并注重创新。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要求运用所学解读材料信息。
14.(2020八上·嘉兴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图
材料二:公元前138年,他应召出使西域,穿越戈壁荒漠,跋山涉水、风餐露宿,途中一行被匈奴人拘留了十多年,“然骞持汉节不失”,寻找机会逃脱西行。在归途中再次被匈奴拘捕,后乘乱逃出,返回汉朝。此行历时十三年之久,出发时的百余人,回到长安的只有他和甘父二人。这次出使,带回了关于西域的丰富知识和大量见闻,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三:在汉代的城市街头,就能看到古罗马魔术艺人的表演。唐代朝廷上下,非常流行的马球游戏,就是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
(1)漫漫丝绸路,悠悠驼铃声,引发了人们多少遐想。假设你能穿越时空到汉代的长安城观光,并从长安西行去欧洲旅游,沿途将会经过哪些主要地区?(写出两个既可)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从他的经历中,你能否感悟出成功者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3)材料二中的“他”是受当时的哪位皇帝派遣出使西域的?请你说出这位皇帝加强集权统治的措施。(至少三点)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丝绸之路在古代东西方交流史上的作用。
【答案】(1)河西走廊、新疆、中亚、西亚(写出两个即可)
(2)张骞,坚韧不拔、持之以恒、有胆识等,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3)汉武帝,
措施:①颁布推恩令,削夺诸侯王的封地;
②加强监察制度,对各级官员进行监督,以加强皇帝的权威;
③采纳儒生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控制;
④北击匈奴,巩固北部边境;⑤加强与西南少数民族的联系等。
(4)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沟通了欧亚两块大陆,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巨大作用。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1)汉代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的大秦。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他”是张骞。张骞到过大宛、大月氏等国,获得了前所未闻的西域资料,也向各国介绍了汉朝的情况。司马迁将此行称为“凿空”。从张骞的经历中我们感悟出成功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不屈不挠,不辱使命,勇于探索 ,敢于创新,勇于开拓,不畏艰难险阻,报效祖国等。
(3)汉武帝为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政治方面: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使诸侯国再也无力与中央对抗。中央设司隶校尉,地方设刺史,强化监察制度,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思想方面: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在当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朝所推崇,但是也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这实际上是文化专制主义的一种表现。经济方面: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专卖。保证了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文化方面: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这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军事方面:派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解除了匈奴的威胁,匈奴再也无力与汉朝对抗。
(4)“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沿着这条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石榴、葡萄等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是西汉与西域交往和交流的历史见证。丝绸之路也是西汉时期及以后,中国与西亚、欧洲各国的联系之路。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密切了汉族与沿途的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了我国西北地区的开发。
故答案为:(1)河西走廊、新疆、中亚、西亚(写出两个即可)。
(2)张骞,坚韧不拔、持之以恒、有胆识等。
(3)汉武帝。措施:①颁布推恩令,削夺诸侯王的封地;②加强监察制度,对各级官员进行监督,以加强皇帝的权威;③采纳儒生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控制;④北击匈奴,巩固北部边境;⑤加强与西南少数民族的联系等。
(4)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沟通了欧亚两块大陆,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巨大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等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