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模拟考试试卷(一)(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模拟考试试卷(一)(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模拟考试试卷(一)(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1.(2020八上·嘉兴期末)从下列四张学习卡片上,你可以提炼的学习主题是 (  )
朝代:汉朝
人物:张骞
事件:张骞通西域 朝代:北魏
人物:孝文帝
事件: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朝代:唐朝
人物:文成公主
事件:唐藩和亲 朝代:元朝
人物:
事件:回族的形成
A.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B.国家的统一与发展
C.对外的交往与进步 D.经济的繁荣与昌盛
2.(2020八上·嘉兴期末)岳飞在《满江红》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是指 (  )
A.匈奴统治者 B.女真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3.(2020八上·嘉兴期末)“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事实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均是中国历史上大有作为的杰出人物,他们 (  )
A.都是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
B.都是国家大一统时的封建皇帝
C.都在当政时期加强了边疆治理
D.都采取措施加强了中央的集权
4.(2020八上·嘉兴期末)在《神秘的北纬30度》一书中列举了许多专家百思不得其解的秘密。如北纬30度附近的古老文化有埃及金字塔、中国三星堆、巴比伦空中花园等。我们认为此现象产生的最合理的原因应该是 (  )
A.文化传统相同所致 B.地理环境的影响
C.生活方式相同所致 D.文明交流的结果
5.(2020八上·嘉兴期末)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下列思想家与思想主张搭配正确的有 (  )
①老子——反对战争,视人如己
②孔子——强调“仁”“德”“礼”
③韩非子——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④孟子——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6.(2020八上·嘉兴期末)东汉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关联正确的一项是 (  )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张衡——著《九章算术》
C.华佗——著《伤寒杂病论》 D.张仲景——制成“麻沸散”
7.(2020八上·嘉兴期末)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尼罗河流域——古印度——甲骨文
B.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C.印度河、恒河流域——古埃及——金字塔
D.黄河、长江流域——中国——种姓制度
8.(2020八上·嘉兴期末)小明梦见自己来到了几千年前的商朝,他可能看到的有 (  )
①到作坊看青铜冶炼的过程 ②许多信佛者到寺庙上香
③阅读孔子编辑的《诗经》 ④将占卜的结果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9.(2020八上·嘉兴期末)九世纪,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后来发展成为 (  )
①法兰西 ②英国 ③意大利 ④德意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2020八上·嘉兴期末)古印度创造的“计数法”,中国发明的指南针都由“他”传到了欧洲,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他”指的是 (  )
A.阿拉伯人 B.希腊人 C.罗马人 D.苏美尔人
11.(2020八上·嘉兴期末)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江南经济发展的迅速的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因为 (  )
A.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B.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C.为经济重心南迁奠定了基础 D.开垦了大片良田
12.(2020八上·嘉兴期末)下列各项制度中,开创于隋期的是 (  )
①三公九卿制 ②三省六部制 ③ 内阁制 ④科举制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3.(2020八上·嘉兴期末) 【文明之源】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既是智库,又是学堂,还是一个交流思想文化的场所。其中主要的有道、儒、法、兵、阴阳褚家。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会记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左右,互相争辩、吸收,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仁者爱人”、“为政以德,譬如星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材料三:西方文明之源
图1 雅典学院 图2 十二铜表法
(1)材料一所述的是我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事件对早期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的思想。
(3)请列举春秋末期另外一位思想家,并说出他的思想主张。
(4)走进古代西方文明成就。请在上面图1和图2中任选一幅,为其配上适合的解说词。
14.(2020八上·嘉兴期末)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金刚经》
材料二:北宋时期我国印刷术的发展出现了新飞跃。据考古发现,当时采用新印刷术印刷的书籍,字体工整,装订精美,但也出现了个别文字方向颠倒的现象,这可能由于排版疏忽所致。
材料三:英国思想家培根指出:“这三种东西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印刷术),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派别、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请问:
(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二分别采用了什么印刷术?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你更倾向于材料一、二中的哪种印刷术?说说你的理由。
(3)为什么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请分别简要概括其意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北方的民族融合;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张骞通西域加强了与西域各族的交往,特别是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强了民族的融合;唐朝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民族团结,特别是对藏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清朝乾隆皇帝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实行“金瓶掣签”制度,也体现了民族的融合的结果。
A项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是从题干四张学习卡片上可以提炼的学习主题,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四张学习卡片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中国的民族交往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几幅学习卡片上信息的归纳与整合。
2.【答案】B
【知识点】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主要反映岳飞抗金的史实。金是女真族建立的,南宋时,金经常南下骚扰,南宋岳飞英勇抗金金军。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女真统治者是题干里的“匈奴”所指的对象,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南宋的建立和岳飞抗金的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和把握岳飞抗金的相关知识。
3.【答案】D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分析】A项都是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错误,西汉的开国皇帝是汉高祖,汉武帝不是开国皇帝,不符合题意;
B项都是国家大一统时的封建皇帝错误,宋太祖不是国家大一统时的封建皇帝,不符合题意;
C项都在当政时期加强了边疆治理错误,宋太祖在当政时期没有加强边疆治理,不符合题意;
D项都采取措施加强了中央的集权正确,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都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封建王朝,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始皇、汉武帝的相同点及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准确识记秦始皇、汉武帝的相关知识。
4.【答案】B
【知识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北纬30度附近的古老文化有埃及金字塔、中国三星堆、巴比伦空中花园等”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现象产生的最合理的原因应该是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最初的文明产生于农业生产效率较高的大河流域;东方文明古埃及(位于北非)、中国(位于东亚)和古国巴比伦(位于西亚)它们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大河孕育了题干的古代文明。
AC两项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并不相同,不符合题意;
B项地理环境的影响应该是题干现象产生的最合理的原因,符合题意;
D项文明交流的结果题干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亚非文明成就,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5.【答案】C
【知识点】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墨家的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和“非攻”;孟子属于儒家学派,主张民贵君轻;老子属于道家学派,主张无为而治;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主张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孙子兵家主张,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故②④搭配正确。
C项②④搭配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老子、孔子、百家争鸣,把握各家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要注意区分老子、孔子、百家争鸣各家的思想主张。
6.【答案】A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分析】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植物纤维纸的发明和推广使用,是书写材料划时代的革命。
A项蔡伦——改进造纸术关联正确,符合题意;
B项张衡——著《九章算术》关联不正确,东汉杰出的科学家和天文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不符合题意;
C项华佗——著《伤寒杂病论》关联不正确,东汉张仲景著有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此书完整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为后世中医辨证施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至今仍是中医学的经典。他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不符合题意;
D项张仲景——制成“麻沸散” 关联不正确,华佗是东汉时的名医,他医术高明,擅长治疗各种病症,他尤其精于外科,并发明了一种叫“麻沸散”的麻醉剂,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东汉时期的科技成就。识记与灵活掌握秦汉科技、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成就。注意识记:东汉前期的《九章算术》是一部古代数学专著,全书分为九章,由246个算题和解法汇编而成,内容包括正负数、分数、开方,初级代数学和几何学,此书的编成,标志着我国当时已取得很高的数学成就,并形成了较完整的数学体系。
7.【答案】B
【知识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的搭配是正确的。
A项尼罗河流域——古印度——甲骨文搭配不正确,非洲的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甲骨文是中国古老的文字,不符合题意;
B项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搭配正确,符合题意;
C项印度河、恒河流域——古埃及——金字塔搭配不正确,非洲的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不符合题意;
D项黄河、长江流域——中国——种姓制度搭配不正确,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的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代表--《汉谟拉比法典》。
8.【答案】B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时期青铜制造业发达,①符合题意;商朝时期,佛教还没有创立;而且要到东汉才传入我国,②错误;孔子是春秋晚期人,③不符合题意;商朝是个迷信鬼神的时代,遇事就要用占卜确定吉凶,将占卜的结果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这些文字被称为甲骨文,④符合题意。
B项①④商朝可能看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商朝的有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对商朝重要史实准确识记。
9.【答案】C
【知识点】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查理大帝死后不久,罗马帝国就出现了分裂。843年,他的三个孙子各自为王,帝国一分为三。东法兰克王国成了以后的德国,西法兰克王国成了以后的法国,东、西部之间的地区则成了以后的意大利。
C项①③④是查理曼帝国分裂的国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查理曼帝国的分裂,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10.【答案】A
【知识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解析】【分析】古印度创造的“计数法”、中国发明的指南针都由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12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人把中国的古代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文化。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A项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通过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阿拉伯文化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阿拉伯人在不同文明中所起的桥梁作用。
11.【答案】C
【知识点】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解析】【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改变了秦汉时期江南地区落后的面貌,江南经济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为经济重心南迁奠定了基础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影响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掌握江南地区的开发的相关知识。
12.【答案】D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三省六部制
【解析】【分析】秦朝统一后,秦始皇设立三公九卿制;隋朝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唐朝进一步完善;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D项②④开创于隋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隋朝开创的制度。识记隋朝开创的制度。
13.【答案】(1)百家争鸣;作用:在百家争鸣中,各派不仅阐述自己的主张,还相互论争和批判,彼此吸收合理的成分,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强调“仁”;主张以德教化人民
(3)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而且对立地双方会互相转化;崇尚自然,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
(4)图1《雅典学院》描绘了古代希腊人勤于思考辩论的场景,体现了古代希腊人对哲学的贡献;图2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是近代很多西方法律的基础。
【知识点】百家争鸣;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战国时期”“ 道、儒、法、兵、阴阳诸家”等信息可知,材料一所述的是我国历史上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各派之间相互论争、批判,彼此吸收合理的成分,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和“礼”,主张“爱人”,要求统治着体察民情,爱惜民力,教化百姓,以“礼”治国,“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3)老子是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要求人们顺应自然。
(4)名画《雅典学院》描绘了古希腊人“勤于思考,热烈辩论”的场景,体现了古代希腊人对哲学的贡献。《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故答案为:(1)百家争鸣;作用:在百家争鸣中,各派不仅阐述自己的主张,还相互论争和批判,彼此吸收合理的成分,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强调“仁”;主张以德教化人民。
(3)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而且对立地双方会互相转化;崇尚自然,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
(4)图1《雅典学院》描绘了古代希腊人勤于思考辩论的场景,体现了古代希腊人对哲学的贡献;图2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是近代很多西方法律的基础。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百家争鸣,古希腊古罗马古典文化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4.【答案】(1)分别为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
(2)材料二的活字印刷术。因为雕版印刷术要把字刻在整块木版上,印一本书需要大量木版,一旦刻错就要另换一块,而且木版不易保存,易遭虫蛀、损坏和变形,要想重印就要重新雕刻,木材需求量极大,不利于环境保护;而活字印刷对木材需求量极少,有利于环境保护。
(3)印刷术的发明降低了书籍的成本,大大促进了书籍和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指南针的发明提高了人类航海的能力,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火药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增添了生活的乐趣。(或:火药武器应用于战争,是人类战争史上一个巨大转折点)
【知识点】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
【解析】【分析】(1)唐代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是现存最早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2)活字印刷术更有利于环境保护。雕版印刷术要把字刻在整块木版上,印一本书需要大量木版,一旦刻错就要另换一块,而且木版不易保存,易遭虫蛀、损坏和变形,要想重印就要重新雕刻,木材需求量极大,不利于环境保护;而活字印刷对木材需求量极少,有利于环境保护。
(3)活字印刷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普及,促进了欧洲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火药改变了欧洲的作战方式,推动了欧洲的社会变革;指南针推动了航海业的发展,促进了世界航海技术的提高,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
故答案为:(1)分别为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
(2)材料二的活字印刷术。因为雕版印刷术要把字刻在整块木版上,印一本书需要大量木版,一旦刻错就要另换一块,而且木版不易保存,易遭虫蛀、损坏和变形,要想重印就要重新雕刻,木材需求量极大,不利于环境保护;而活字印刷对木材需求量极少,有利于环境保护。
(3)印刷术的发明降低了书籍的成本,大大促进了书籍和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指南针的发明提高了人类航海的能力,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火药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增添了生活的乐趣。(或:火药武器应用于战争,是人类战争史上一个巨大转折点)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
1 / 1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模拟考试试卷(一)(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1.(2020八上·嘉兴期末)从下列四张学习卡片上,你可以提炼的学习主题是 (  )
朝代:汉朝
人物:张骞
事件:张骞通西域 朝代:北魏
人物:孝文帝
事件: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朝代:唐朝
人物:文成公主
事件:唐藩和亲 朝代:元朝
人物:
事件:回族的形成
A.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B.国家的统一与发展
C.对外的交往与进步 D.经济的繁荣与昌盛
【答案】A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北方的民族融合;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张骞通西域加强了与西域各族的交往,特别是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强了民族的融合;唐朝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民族团结,特别是对藏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清朝乾隆皇帝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实行“金瓶掣签”制度,也体现了民族的融合的结果。
A项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是从题干四张学习卡片上可以提炼的学习主题,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四张学习卡片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中国的民族交往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几幅学习卡片上信息的归纳与整合。
2.(2020八上·嘉兴期末)岳飞在《满江红》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是指 (  )
A.匈奴统治者 B.女真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答案】B
【知识点】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主要反映岳飞抗金的史实。金是女真族建立的,南宋时,金经常南下骚扰,南宋岳飞英勇抗金金军。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女真统治者是题干里的“匈奴”所指的对象,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南宋的建立和岳飞抗金的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和把握岳飞抗金的相关知识。
3.(2020八上·嘉兴期末)“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事实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均是中国历史上大有作为的杰出人物,他们 (  )
A.都是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
B.都是国家大一统时的封建皇帝
C.都在当政时期加强了边疆治理
D.都采取措施加强了中央的集权
【答案】D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分析】A项都是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错误,西汉的开国皇帝是汉高祖,汉武帝不是开国皇帝,不符合题意;
B项都是国家大一统时的封建皇帝错误,宋太祖不是国家大一统时的封建皇帝,不符合题意;
C项都在当政时期加强了边疆治理错误,宋太祖在当政时期没有加强边疆治理,不符合题意;
D项都采取措施加强了中央的集权正确,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都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封建王朝,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始皇、汉武帝的相同点及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准确识记秦始皇、汉武帝的相关知识。
4.(2020八上·嘉兴期末)在《神秘的北纬30度》一书中列举了许多专家百思不得其解的秘密。如北纬30度附近的古老文化有埃及金字塔、中国三星堆、巴比伦空中花园等。我们认为此现象产生的最合理的原因应该是 (  )
A.文化传统相同所致 B.地理环境的影响
C.生活方式相同所致 D.文明交流的结果
【答案】B
【知识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北纬30度附近的古老文化有埃及金字塔、中国三星堆、巴比伦空中花园等”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现象产生的最合理的原因应该是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最初的文明产生于农业生产效率较高的大河流域;东方文明古埃及(位于北非)、中国(位于东亚)和古国巴比伦(位于西亚)它们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大河孕育了题干的古代文明。
AC两项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并不相同,不符合题意;
B项地理环境的影响应该是题干现象产生的最合理的原因,符合题意;
D项文明交流的结果题干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亚非文明成就,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5.(2020八上·嘉兴期末)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下列思想家与思想主张搭配正确的有 (  )
①老子——反对战争,视人如己
②孔子——强调“仁”“德”“礼”
③韩非子——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④孟子——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墨家的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和“非攻”;孟子属于儒家学派,主张民贵君轻;老子属于道家学派,主张无为而治;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主张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孙子兵家主张,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故②④搭配正确。
C项②④搭配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老子、孔子、百家争鸣,把握各家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要注意区分老子、孔子、百家争鸣各家的思想主张。
6.(2020八上·嘉兴期末)东汉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关联正确的一项是 (  )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张衡——著《九章算术》
C.华佗——著《伤寒杂病论》 D.张仲景——制成“麻沸散”
【答案】A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分析】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植物纤维纸的发明和推广使用,是书写材料划时代的革命。
A项蔡伦——改进造纸术关联正确,符合题意;
B项张衡——著《九章算术》关联不正确,东汉杰出的科学家和天文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不符合题意;
C项华佗——著《伤寒杂病论》关联不正确,东汉张仲景著有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此书完整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为后世中医辨证施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至今仍是中医学的经典。他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不符合题意;
D项张仲景——制成“麻沸散” 关联不正确,华佗是东汉时的名医,他医术高明,擅长治疗各种病症,他尤其精于外科,并发明了一种叫“麻沸散”的麻醉剂,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东汉时期的科技成就。识记与灵活掌握秦汉科技、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成就。注意识记:东汉前期的《九章算术》是一部古代数学专著,全书分为九章,由246个算题和解法汇编而成,内容包括正负数、分数、开方,初级代数学和几何学,此书的编成,标志着我国当时已取得很高的数学成就,并形成了较完整的数学体系。
7.(2020八上·嘉兴期末)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尼罗河流域——古印度——甲骨文
B.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C.印度河、恒河流域——古埃及——金字塔
D.黄河、长江流域——中国——种姓制度
【答案】B
【知识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的搭配是正确的。
A项尼罗河流域——古印度——甲骨文搭配不正确,非洲的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甲骨文是中国古老的文字,不符合题意;
B项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搭配正确,符合题意;
C项印度河、恒河流域——古埃及——金字塔搭配不正确,非洲的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不符合题意;
D项黄河、长江流域——中国——种姓制度搭配不正确,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的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代表--《汉谟拉比法典》。
8.(2020八上·嘉兴期末)小明梦见自己来到了几千年前的商朝,他可能看到的有 (  )
①到作坊看青铜冶炼的过程 ②许多信佛者到寺庙上香
③阅读孔子编辑的《诗经》 ④将占卜的结果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B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时期青铜制造业发达,①符合题意;商朝时期,佛教还没有创立;而且要到东汉才传入我国,②错误;孔子是春秋晚期人,③不符合题意;商朝是个迷信鬼神的时代,遇事就要用占卜确定吉凶,将占卜的结果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这些文字被称为甲骨文,④符合题意。
B项①④商朝可能看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商朝的有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对商朝重要史实准确识记。
9.(2020八上·嘉兴期末)九世纪,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后来发展成为 (  )
①法兰西 ②英国 ③意大利 ④德意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知识点】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查理大帝死后不久,罗马帝国就出现了分裂。843年,他的三个孙子各自为王,帝国一分为三。东法兰克王国成了以后的德国,西法兰克王国成了以后的法国,东、西部之间的地区则成了以后的意大利。
C项①③④是查理曼帝国分裂的国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查理曼帝国的分裂,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10.(2020八上·嘉兴期末)古印度创造的“计数法”,中国发明的指南针都由“他”传到了欧洲,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他”指的是 (  )
A.阿拉伯人 B.希腊人 C.罗马人 D.苏美尔人
【答案】A
【知识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解析】【分析】古印度创造的“计数法”、中国发明的指南针都由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12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人把中国的古代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文化。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A项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通过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阿拉伯文化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阿拉伯人在不同文明中所起的桥梁作用。
11.(2020八上·嘉兴期末)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江南经济发展的迅速的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因为 (  )
A.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B.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C.为经济重心南迁奠定了基础 D.开垦了大片良田
【答案】C
【知识点】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解析】【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改变了秦汉时期江南地区落后的面貌,江南经济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为经济重心南迁奠定了基础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影响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掌握江南地区的开发的相关知识。
12.(2020八上·嘉兴期末)下列各项制度中,开创于隋期的是 (  )
①三公九卿制 ②三省六部制 ③ 内阁制 ④科举制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三省六部制
【解析】【分析】秦朝统一后,秦始皇设立三公九卿制;隋朝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唐朝进一步完善;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D项②④开创于隋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隋朝开创的制度。识记隋朝开创的制度。
二、非选择题
13.(2020八上·嘉兴期末) 【文明之源】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既是智库,又是学堂,还是一个交流思想文化的场所。其中主要的有道、儒、法、兵、阴阳褚家。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会记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左右,互相争辩、吸收,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仁者爱人”、“为政以德,譬如星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材料三:西方文明之源
图1 雅典学院 图2 十二铜表法
(1)材料一所述的是我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事件对早期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的思想。
(3)请列举春秋末期另外一位思想家,并说出他的思想主张。
(4)走进古代西方文明成就。请在上面图1和图2中任选一幅,为其配上适合的解说词。
【答案】(1)百家争鸣;作用:在百家争鸣中,各派不仅阐述自己的主张,还相互论争和批判,彼此吸收合理的成分,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强调“仁”;主张以德教化人民
(3)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而且对立地双方会互相转化;崇尚自然,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
(4)图1《雅典学院》描绘了古代希腊人勤于思考辩论的场景,体现了古代希腊人对哲学的贡献;图2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是近代很多西方法律的基础。
【知识点】百家争鸣;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战国时期”“ 道、儒、法、兵、阴阳诸家”等信息可知,材料一所述的是我国历史上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各派之间相互论争、批判,彼此吸收合理的成分,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和“礼”,主张“爱人”,要求统治着体察民情,爱惜民力,教化百姓,以“礼”治国,“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3)老子是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要求人们顺应自然。
(4)名画《雅典学院》描绘了古希腊人“勤于思考,热烈辩论”的场景,体现了古代希腊人对哲学的贡献。《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故答案为:(1)百家争鸣;作用:在百家争鸣中,各派不仅阐述自己的主张,还相互论争和批判,彼此吸收合理的成分,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强调“仁”;主张以德教化人民。
(3)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而且对立地双方会互相转化;崇尚自然,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
(4)图1《雅典学院》描绘了古代希腊人勤于思考辩论的场景,体现了古代希腊人对哲学的贡献;图2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是近代很多西方法律的基础。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百家争鸣,古希腊古罗马古典文化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4.(2020八上·嘉兴期末)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金刚经》
材料二:北宋时期我国印刷术的发展出现了新飞跃。据考古发现,当时采用新印刷术印刷的书籍,字体工整,装订精美,但也出现了个别文字方向颠倒的现象,这可能由于排版疏忽所致。
材料三:英国思想家培根指出:“这三种东西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印刷术),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派别、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请问:
(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二分别采用了什么印刷术?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你更倾向于材料一、二中的哪种印刷术?说说你的理由。
(3)为什么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请分别简要概括其意义。
【答案】(1)分别为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
(2)材料二的活字印刷术。因为雕版印刷术要把字刻在整块木版上,印一本书需要大量木版,一旦刻错就要另换一块,而且木版不易保存,易遭虫蛀、损坏和变形,要想重印就要重新雕刻,木材需求量极大,不利于环境保护;而活字印刷对木材需求量极少,有利于环境保护。
(3)印刷术的发明降低了书籍的成本,大大促进了书籍和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指南针的发明提高了人类航海的能力,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火药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增添了生活的乐趣。(或:火药武器应用于战争,是人类战争史上一个巨大转折点)
【知识点】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
【解析】【分析】(1)唐代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是现存最早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2)活字印刷术更有利于环境保护。雕版印刷术要把字刻在整块木版上,印一本书需要大量木版,一旦刻错就要另换一块,而且木版不易保存,易遭虫蛀、损坏和变形,要想重印就要重新雕刻,木材需求量极大,不利于环境保护;而活字印刷对木材需求量极少,有利于环境保护。
(3)活字印刷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普及,促进了欧洲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火药改变了欧洲的作战方式,推动了欧洲的社会变革;指南针推动了航海业的发展,促进了世界航海技术的提高,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
故答案为:(1)分别为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
(2)材料二的活字印刷术。因为雕版印刷术要把字刻在整块木版上,印一本书需要大量木版,一旦刻错就要另换一块,而且木版不易保存,易遭虫蛀、损坏和变形,要想重印就要重新雕刻,木材需求量极大,不利于环境保护;而活字印刷对木材需求量极少,有利于环境保护。
(3)印刷术的发明降低了书籍的成本,大大促进了书籍和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指南针的发明提高了人类航海的能力,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火药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增添了生活的乐趣。(或:火药武器应用于战争,是人类战争史上一个巨大转折点)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