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2月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20八上·绍兴月考)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下列符合史实的是( )①字母文字首先产生在西亚地区②古代北非地区产生了象形文字③《汉谟拉比法典》用楔形文字书写④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A【知识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我国商朝时期的文字,也是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所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④表述错误,据此可排除BCD三个选项。A项①②③符合史实,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文字,可用排除法解答。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2.(2017八上·柯桥期中)绍兴是一座历经千年而城址未变的古城,建城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490年越国大夫范蠡受命兴建的“勾践小城”,当时正值(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答案】B【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有关知识。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公元前490年越国大夫范蠡受命兴建的‘勾践小城’”,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正是吴越争霸的春秋时期,吴越争霸中留下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励志成语。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3.(2020八上·绍兴月考)《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受了车裂之刑。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的内容中,最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 )A.奖励耕织 B.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C.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D.建立县制【答案】B【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奖励军功,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触动了旧贵族利益。ACD三项和题干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最触动大贵族利益,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商鞅变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题干信息。4.(2020八上·绍兴月考)格言是人类智慧的精华。下列格言出自道家言论的是( )A.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C.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答案】D【知识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晚期楚国人。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他主张无为而治,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A项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是儒家思想,不符合题意;B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兵法思想,不符合题意;C项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是法家思想,不符合题意;D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出自道家言论,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道家学派相关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5.欧洲中世纪的一句谚语说:“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说明当时欧洲存在封建等级制度②当时封臣承认所有的领主为封主③这种关系在封建主之间造成一团乱麻般的权利义务关系④这种关系使封建主之间不断发生争夺和战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C【知识点】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说的是每个领主只可以管辖自己的附庸,但无权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即封臣只对自己的领主效忠,而不承认其他的领主为封主,②错误,排除含②的选项。C项①③④理解正确,符合题意;D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欧封建制度,要求具备题干准确解读与知识迁移的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6.(2020八上·绍兴月考)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作出过重大贡献。下列有关阿拉伯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发明了被称为阿拉伯数字的0到9十个数字符号②创立了伊斯兰教③创作了文学名著《天方夜谭》④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中起到了积极作用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C【知识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后来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排除含①的选项。C项②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阿拉伯人的贡献。理解并识记阿拉伯人的贡献。7.马镫的传入使欧洲封建社会产生了新的阶层,这个阶层纵横欧洲中世纪近1000年,它是( )A.农民阶层 B.骑士阶层 C.武士阶层 D.士族阶层【答案】B【知识点】西方文明的摇篮【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6,7世纪时,马镫的普及,不仅使骑兵成为了一千多年来不可阻挡的一个兵种,还催生了欧洲的骑士精神,一种延续一千多年的骑士制度,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骑士阶层的内容,是欧洲封建社会典型的阶层,具有很高的地位。8.(2018八上·余杭期中)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下列―组秦始皇措施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 )A.巩固国家统一 B.加强文化控制C.加强经济管理 D.维系中华文明【答案】A【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解析】【分析】观察图片可知,这是秦始皇统一文字和统一货币的措施。秦灭六国以后,为了巩固国家统一,秦始皇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的规范文字,后又推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这对中央集权国家政令的统一、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货币的形制、重量各不相同。秦统一全国后,为了巩固国家统一,秦始皇规定以秦国货币圆形方孔钱为标准样式,统一全国货币。秦始皇统一文字和统一货币的措施巩固了国家统一。A项巩固国家统一是题干秦始皇措施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学生识图读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9.下列哪一年发生的史实最能证明新疆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A.公元前138年 B.公元前119年 C.公元前60年 D.公元9年【答案】C【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解析】【分析】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AB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最能证明新疆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域都护的设置。识记、理解西域都护的设置是解题的关键。10.(2020八上·绍兴月考)我们通过《史记》可以查询到的史实有( )①秦王嬴政灭六国 ②“文景之治”③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答案】C【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书中不可能记载东汉的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据此可排除含④的选项。C项①②③通过《史记》可以查询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史记》的内容及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史记》的内容。二、非选择题11.(2020八上·绍兴月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探究三:法律篇图1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图 2 《十二铜表法》(1)探究一 制度篇: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秦朝、汉朝在地方上各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探究二:经济篇: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春秋时期最典型的例子,并说明其影响。(3)请说说图1和图2两部法律的地位和各自产生的影响?【答案】(1)秦朝:郡县制;汉朝:推恩令。(2)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并已使用牛耕。大大促进了生产发展,也推动社会其他方面的变化。(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在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典。以它为起源的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古代西亚国家;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1)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了郡县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使诸侯国再也无力与中央对抗。(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铁农具使用的出现和牛耕的应用与推广,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深耕细作、土地的开垦和提高生产效率,成为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的标志。(3)《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保护私有财产。《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个重要里程碑。《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故答案为:(1)秦朝:郡县制;汉朝:推恩令。(2)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并已使用牛耕。大大促进了生产发展,也推动社会其他方面的变化。(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在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典。以它为起源的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郡县制,推恩令,铁器牛耕的使用,《汉谟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的相关知识。要求识记与理解基础知识。12.(2020八上·绍兴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英国历史学家约翰 索利材料二: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公元七世纪中期,日本善于向先进文明学习,参照中国的隋唐制度,实行变革,建立法治完备的国家。(1)材料一中的“她”指的是哪个国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她的民主制度”的认识。(2)材料二中秦始皇是如何“设职授官”的?“政治权力等级世袭”是指哪一政治制度?(3)材料三日本的这次改革史称什么?请说出这次改革政治上的举措。【答案】(1)古代雅典;这种民主制度具有专制统治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点,使公民得以享有更多的权利,但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真正能够享受这种民主的人只占少数(2)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分封制(3)大化改新;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西方文明的摇篮;大化改新【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世纪中期雅典城邦的民主制度进入“黄金时期”,成为古希腊民主制度的代表,为近现代西方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雅典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统治时期达到达到高峰,为近代欧洲民主政治奠定基础;但是真正享有民主的只是拥有公民权的少数雅典人,奴隶、外邦人和妇女都没有政治权利。(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始皇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政治权力等级世袭”是指分封制。(3)公元646年,日本孝德天皇参照中国隋唐政治、经济制度,实行“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在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 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故答案为:(1)古代雅典;这种民主制度具有专制统治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点,使公民得以享有更多的权利,但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真正能够享受这种民主的人只占少数。(2)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分封制。(3)大化改新;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雅典的民主制度,秦朝的中央集权制,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13.(2020八上·绍兴月考)经济的发展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民失作业,而大饱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相同颜色的马驾车),而将相或乘牛车。上(高祖)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汉书·食货志》材料二 上曰:“夫农,天下之根本也……其令郡国务劝农桑……”——《汉书·景纪》材料三 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晋书·食货志》(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汉建立初期面临什么样的经济形势?是怎样造成的?(2)材料一、二体现了什么共同认识?由此采取的治国政策是什么?(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指出促进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案】(1)西汉初期经济萧条,国家贫穷。原因:秦的暴政,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等长期的战乱。(2)共同认识:以农为本(注重农业生产)。治国政策:“休养生息”政策。(3)正确的经济措施;执政者的重视;安定的社会环境;有效的社会改革。【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1)由“民失作业,而大饱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相同颜色的马驾车),而将相或乘牛车…..”可以看出,西汉建立后,面临着国家贫困,物价飞涨,人民流离失所,挣扎在死亡边缘。造成西汉这些经济形势的原因是秦的暴政和秦末战乱的破坏。(2)材料一 “上(高祖)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和材料二 “上曰:‘夫农,天下之根本也……其令郡国务劝农桑……’”体现了统治者都注重农业生产。为此都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3)材料一、二说明是正确的经济措施、执政者的重视、有效的社会改革是促进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材料三说明安定的社会环境是促进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故答案为:(1)西汉初期经济萧条,国家贫穷。原因:秦的暴政,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等长期的战乱。(2)共同认识:以农为本(注重农业生产)。治国政策:“休养生息”政策。(3)正确的经济措施;执政者的重视;安定的社会环境;有效的社会改革。【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汉初年的经济形势及文景之治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对材料的解读,掌握西汉初年的经济形势及文景之治的相关知识。1 / 1浙江省绍兴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2月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20八上·绍兴月考)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下列符合史实的是( )①字母文字首先产生在西亚地区②古代北非地区产生了象形文字③《汉谟拉比法典》用楔形文字书写④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2017八上·柯桥期中)绍兴是一座历经千年而城址未变的古城,建城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490年越国大夫范蠡受命兴建的“勾践小城”,当时正值(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3.(2020八上·绍兴月考)《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受了车裂之刑。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的内容中,最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 )A.奖励耕织 B.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C.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D.建立县制4.(2020八上·绍兴月考)格言是人类智慧的精华。下列格言出自道家言论的是( )A.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C.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5.欧洲中世纪的一句谚语说:“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说明当时欧洲存在封建等级制度②当时封臣承认所有的领主为封主③这种关系在封建主之间造成一团乱麻般的权利义务关系④这种关系使封建主之间不断发生争夺和战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6.(2020八上·绍兴月考)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作出过重大贡献。下列有关阿拉伯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发明了被称为阿拉伯数字的0到9十个数字符号②创立了伊斯兰教③创作了文学名著《天方夜谭》④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中起到了积极作用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7.马镫的传入使欧洲封建社会产生了新的阶层,这个阶层纵横欧洲中世纪近1000年,它是( )A.农民阶层 B.骑士阶层 C.武士阶层 D.士族阶层8.(2018八上·余杭期中)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下列―组秦始皇措施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 )A.巩固国家统一 B.加强文化控制C.加强经济管理 D.维系中华文明9.下列哪一年发生的史实最能证明新疆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A.公元前138年 B.公元前119年 C.公元前60年 D.公元9年10.(2020八上·绍兴月考)我们通过《史记》可以查询到的史实有( )①秦王嬴政灭六国 ②“文景之治”③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二、非选择题11.(2020八上·绍兴月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探究三:法律篇图1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图 2 《十二铜表法》(1)探究一 制度篇: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秦朝、汉朝在地方上各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探究二:经济篇: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春秋时期最典型的例子,并说明其影响。(3)请说说图1和图2两部法律的地位和各自产生的影响?12.(2020八上·绍兴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英国历史学家约翰 索利材料二: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公元七世纪中期,日本善于向先进文明学习,参照中国的隋唐制度,实行变革,建立法治完备的国家。(1)材料一中的“她”指的是哪个国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她的民主制度”的认识。(2)材料二中秦始皇是如何“设职授官”的?“政治权力等级世袭”是指哪一政治制度?(3)材料三日本的这次改革史称什么?请说出这次改革政治上的举措。13.(2020八上·绍兴月考)经济的发展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民失作业,而大饱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相同颜色的马驾车),而将相或乘牛车。上(高祖)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汉书·食货志》材料二 上曰:“夫农,天下之根本也……其令郡国务劝农桑……”——《汉书·景纪》材料三 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晋书·食货志》(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汉建立初期面临什么样的经济形势?是怎样造成的?(2)材料一、二体现了什么共同认识?由此采取的治国政策是什么?(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指出促进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我国商朝时期的文字,也是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所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④表述错误,据此可排除BCD三个选项。A项①②③符合史实,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文字,可用排除法解答。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2.【答案】B【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有关知识。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公元前490年越国大夫范蠡受命兴建的‘勾践小城’”,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正是吴越争霸的春秋时期,吴越争霸中留下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励志成语。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3.【答案】B【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奖励军功,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触动了旧贵族利益。ACD三项和题干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最触动大贵族利益,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商鞅变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题干信息。4.【答案】D【知识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晚期楚国人。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他主张无为而治,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A项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是儒家思想,不符合题意;B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兵法思想,不符合题意;C项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是法家思想,不符合题意;D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出自道家言论,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道家学派相关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5.【答案】C【知识点】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说的是每个领主只可以管辖自己的附庸,但无权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即封臣只对自己的领主效忠,而不承认其他的领主为封主,②错误,排除含②的选项。C项①③④理解正确,符合题意;D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欧封建制度,要求具备题干准确解读与知识迁移的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6.【答案】C【知识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后来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排除含①的选项。C项②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阿拉伯人的贡献。理解并识记阿拉伯人的贡献。7.【答案】B【知识点】西方文明的摇篮【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6,7世纪时,马镫的普及,不仅使骑兵成为了一千多年来不可阻挡的一个兵种,还催生了欧洲的骑士精神,一种延续一千多年的骑士制度,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骑士阶层的内容,是欧洲封建社会典型的阶层,具有很高的地位。8.【答案】A【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解析】【分析】观察图片可知,这是秦始皇统一文字和统一货币的措施。秦灭六国以后,为了巩固国家统一,秦始皇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的规范文字,后又推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这对中央集权国家政令的统一、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货币的形制、重量各不相同。秦统一全国后,为了巩固国家统一,秦始皇规定以秦国货币圆形方孔钱为标准样式,统一全国货币。秦始皇统一文字和统一货币的措施巩固了国家统一。A项巩固国家统一是题干秦始皇措施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学生识图读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9.【答案】C【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解析】【分析】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AB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最能证明新疆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域都护的设置。识记、理解西域都护的设置是解题的关键。10.【答案】C【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书中不可能记载东汉的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据此可排除含④的选项。C项①②③通过《史记》可以查询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史记》的内容及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史记》的内容。11.【答案】(1)秦朝:郡县制;汉朝:推恩令。(2)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并已使用牛耕。大大促进了生产发展,也推动社会其他方面的变化。(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在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典。以它为起源的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古代西亚国家;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1)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了郡县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使诸侯国再也无力与中央对抗。(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铁农具使用的出现和牛耕的应用与推广,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深耕细作、土地的开垦和提高生产效率,成为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的标志。(3)《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保护私有财产。《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个重要里程碑。《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故答案为:(1)秦朝:郡县制;汉朝:推恩令。(2)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并已使用牛耕。大大促进了生产发展,也推动社会其他方面的变化。(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在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典。以它为起源的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郡县制,推恩令,铁器牛耕的使用,《汉谟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的相关知识。要求识记与理解基础知识。12.【答案】(1)古代雅典;这种民主制度具有专制统治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点,使公民得以享有更多的权利,但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真正能够享受这种民主的人只占少数(2)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分封制(3)大化改新;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西方文明的摇篮;大化改新【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世纪中期雅典城邦的民主制度进入“黄金时期”,成为古希腊民主制度的代表,为近现代西方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雅典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统治时期达到达到高峰,为近代欧洲民主政治奠定基础;但是真正享有民主的只是拥有公民权的少数雅典人,奴隶、外邦人和妇女都没有政治权利。(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始皇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政治权力等级世袭”是指分封制。(3)公元646年,日本孝德天皇参照中国隋唐政治、经济制度,实行“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在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 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故答案为:(1)古代雅典;这种民主制度具有专制统治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点,使公民得以享有更多的权利,但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真正能够享受这种民主的人只占少数。(2)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分封制。(3)大化改新;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雅典的民主制度,秦朝的中央集权制,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13.【答案】(1)西汉初期经济萧条,国家贫穷。原因:秦的暴政,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等长期的战乱。(2)共同认识:以农为本(注重农业生产)。治国政策:“休养生息”政策。(3)正确的经济措施;执政者的重视;安定的社会环境;有效的社会改革。【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1)由“民失作业,而大饱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相同颜色的马驾车),而将相或乘牛车…..”可以看出,西汉建立后,面临着国家贫困,物价飞涨,人民流离失所,挣扎在死亡边缘。造成西汉这些经济形势的原因是秦的暴政和秦末战乱的破坏。(2)材料一 “上(高祖)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和材料二 “上曰:‘夫农,天下之根本也……其令郡国务劝农桑……’”体现了统治者都注重农业生产。为此都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3)材料一、二说明是正确的经济措施、执政者的重视、有效的社会改革是促进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材料三说明安定的社会环境是促进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故答案为:(1)西汉初期经济萧条,国家贫穷。原因:秦的暴政,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等长期的战乱。(2)共同认识:以农为本(注重农业生产)。治国政策:“休养生息”政策。(3)正确的经济措施;执政者的重视;安定的社会环境;有效的社会改革。【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汉初年的经济形势及文景之治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对材料的解读,掌握西汉初年的经济形势及文景之治的相关知识。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绍兴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2月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绍兴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2月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