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模拟考试试卷(三)(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20七上·嘉兴期末)图中四点符合西半球、南半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C【知识点】经纬网【解析】【分析】根据给出的经纬网,可以写出甲乙丙丁四点的地理坐标。然后根据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来判断即可。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是以30度和60度为界,0°--30°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2.(2020七上·嘉兴期末)下列四幅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浙江省地图 B.中国地图 C.嘉兴市地图 D.世界地图【答案】C【知识点】比例尺【解析】【分析】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选项中的四幅地图按照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为: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浙江省地图>嘉兴市地图.则比例尺从大到小依次是:嘉兴市地图>浙江省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图内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3.(2020七上·嘉兴期末)观察下图,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冰原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答案】C【知识点】世界气候类型和特点【解析】【分析】根据给出的气温曲线判断,该地最低气温在0°以上,排除冰原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在根据降水量判断,该地冬季多雨,夏季少雨,雨热不同期,排除亚热带季风气候。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在气温和降水量年内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4.(2020七上·嘉兴期末)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 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 )A.人面鱼纹彩陶盆B.干栏式房屋C.打制石器D.玉琮【答案】C【知识点】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ABD三项均与北京人无关,不符合题意;C项打制石器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北京人生活状况,要求具备题干分析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5.(2020七上·嘉兴期末)西周时期,举行仪式所用的舞队和鼎的数量都有严格规定,低等级的贵族使用了高规格的礼器或乐器,会被视为挑战等级秩序的“违礼”行为。这些规定( )A.形成了禅让方式 B.稳定了社会秩序C.实现了土地分封 D.扩大了国人利益【答案】B【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分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对贵族等级有严格的规定,不同等级的贵族使用不同的礼器或乐器,通过这一措施,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奴隶制贵族的统治。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稳定了社会秩序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6.(2020七上·嘉兴期末)《三字经》中有:“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五霸”中最早胜出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 )A.越王勾践 楚国 B.晋文公 齐国C.楚庄王 秦国 D.齐桓公 秦国【答案】D【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解析】【分析】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国国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七雄中最后胜出。AB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项齐桓公 秦国分别是“五霸”中最早胜出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春秋首霸齐桓公与秦的统一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春秋首霸齐桓公与秦的统一。7.(2020七上·嘉兴期末)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主张,在调节父子关系时,要求父子之间要互相尊重。父亲要儿子讲孝道,也就应当以慈爱对待儿子。儿子不愿父亲对他不慈,他就要以孝来对待父亲。以此为例,可以推广到其他方面。据此可知,该学派是(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阴阳家【答案】B【知识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要求调节父子关系,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AC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儒家主张,在调节父子关系时,要求父子之间要互相尊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儒家思想及学生识记和理解历史知识能力。要求识记并理解基础史实。8.(2020七上·嘉兴期末)“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这首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 )A.奴隶制早期国家建立 B.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C.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D.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答案】D【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个王,自比太阳,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建造豪华宫室,强迫人们服劳役,统治非常残暴,导致了夏朝的灭亡;商纣是商朝最后一个王,他修筑豪华宫殿,制作“炮烙之刑”,镇压人民,建“酒池肉林”腐化堕落,导致了商朝的灭亡;周厉王与民争利,引发了国人暴动,周幽王统治时期,横征暴敛,他宠信褒姒,利用分封制下诸侯的义务,烽火戏诸侯,导致周朝灭亡。故上述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ABC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是题干历史歌谣主要反映的问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夏、商、西周的灭亡,要求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9.(2020七上·嘉兴期末)世界上第一位将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的科学家是( )A.胡昭 B.贾思勰 C.刘徽 D.祖冲之【答案】D【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祖冲之是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在世界上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即3.1415926 和3.1415927之间。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位将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的科学家,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祖冲之的主要贡献。要求识记基础史实。10.(2020七上·嘉兴期末)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社会因素是( )A.南方气候温暖宜人 B.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C.南方生产技术先进 D.北方人口多, 无多余地耕种【答案】B【知识点】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东汉末年以来,许多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北方人迁到江南。ACD三项都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社会因素,不符合题意;B项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社会因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理解和把握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2020七上·嘉兴期末)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基本特征进是( )A.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宦官与外戚轮流掌权 D.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答案】B【知识点】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北方的民族融合【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出现了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等割据分裂政权,这期间还出现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政权分立、民族融合是当时的突出特点。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时代特征最准确的描述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A项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不符合题意;B项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基本特征,符合题意;C项宦官与外戚轮流掌权是东汉末年的特征,不符合题意;D项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是宋代的社会特征,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征,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本题需要全面分析相关时代特征,确定主题。12.(2020七上·嘉兴期末)孝文帝说过:“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将都城迁到了洛阳。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 )A.受其他民族袭扰B.接受汉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C.仰慕洛阳的繁华D.为扩大鲜卑族的文化传统和影响力【答案】B【知识点】北方的民族融合【解析】【分析】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革除鲜卑旧俗,巩固北魏统治,洛阳的地理位置优越,为加强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ACD三项都不是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不符合题意;B项接受汉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是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二、非选择题。13.(2020七上·嘉兴期末)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阅读材料,回到问题。(1)填出上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大洋名称:大洲:A 、B 、C 、D ;大洋:I 、J 、K 。(2)说出相关字母所代表的运河或海峡:沟通海洋H和J的海峡a是 ;大洲B和E的分界线b是 ;(3)世界上纬度最高和面积最大的大洋分别是 洋和 洋;世界上跨越经度最大和面积最大的大洲分别是 洲和 洲。(填图中字母)【答案】(1)南美洲;亚洲;北美洲;大洋洲;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2)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3)北冰;太平;F;B【知识点】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填出上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大洋名称:大洲:A是南美洲、B是亚洲、C是北美洲、D是大洋洲;大洋:I是北冰洋、J是太平洋、K是大西洋。(2)、说出相关字母所代表的运河或海峡:沟通海洋H和J的海峡a是马六甲海峡;大洲B和E的分界线b是苏伊士运河(3)、世界上纬度最高和面积最大的大洋分别是北冰洋和太平洋;世界上跨越经度最大和面积最大的大洲分别是南极洲、亚洲 。【点评】各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是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是亚洲与欧洲分界线;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是德雷克海峡;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14.(2020七上·嘉兴期末) 创新是国家强盛和民族进步的灵魂。阅读材料,回到问题。材料一 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在郡下设县。这些郡县完全由中央和和皇帝控制,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摘自《秦汉史》材料二 到武帝,……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材料三 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傅乐成《中国通史》(1)结合材料一,概括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治理国家?(不得照抄材料原文)(3)综合以上材料,指出秦朝和汉朝管理国家的制度名称,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两者的关系及其共同的作用。【答案】(1)“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说明秦朝推行郡县制。“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说明秦朝“以法治国”。(2)实行“推恩令”;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3)制度名称: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两者关系:秦朝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西汉继承秦朝的制度,并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共同作用是: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中央权力。王权不断加强。【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解析】【分析】(1)材料一中“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在郡下设县”说明秦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材料一中“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说明秦朝“以法治国”。(2)材料二反映了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材料三反映了为了巩固大一统局面,汉武帝在经济方面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3)第一问,秦朝和汉朝管理国家的制度是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第二问,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秦朝时建立,西汉继承并加以改革和完善。第三问,都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中央权力,使王权不断加强。故答案为:(1)“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说明秦朝推行郡县制。“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说明秦朝“以法治国”。(2)实行“推恩令”;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3)制度名称: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两者关系:秦朝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西汉继承秦朝的制度,并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共同作用是: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中央权力。王权不断加强。【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汉时期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理解并识记秦汉时期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相关史实。1 / 1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模拟考试试卷(三)(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20七上·嘉兴期末)图中四点符合西半球、南半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2020七上·嘉兴期末)下列四幅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浙江省地图 B.中国地图 C.嘉兴市地图 D.世界地图3.(2020七上·嘉兴期末)观察下图,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冰原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4.(2020七上·嘉兴期末)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 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 )A.人面鱼纹彩陶盆B.干栏式房屋C.打制石器D.玉琮5.(2020七上·嘉兴期末)西周时期,举行仪式所用的舞队和鼎的数量都有严格规定,低等级的贵族使用了高规格的礼器或乐器,会被视为挑战等级秩序的“违礼”行为。这些规定( )A.形成了禅让方式 B.稳定了社会秩序C.实现了土地分封 D.扩大了国人利益6.(2020七上·嘉兴期末)《三字经》中有:“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五霸”中最早胜出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 )A.越王勾践 楚国 B.晋文公 齐国C.楚庄王 秦国 D.齐桓公 秦国7.(2020七上·嘉兴期末)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主张,在调节父子关系时,要求父子之间要互相尊重。父亲要儿子讲孝道,也就应当以慈爱对待儿子。儿子不愿父亲对他不慈,他就要以孝来对待父亲。以此为例,可以推广到其他方面。据此可知,该学派是(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阴阳家8.(2020七上·嘉兴期末)“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这首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 )A.奴隶制早期国家建立 B.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C.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D.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9.(2020七上·嘉兴期末)世界上第一位将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的科学家是( )A.胡昭 B.贾思勰 C.刘徽 D.祖冲之10.(2020七上·嘉兴期末)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社会因素是( )A.南方气候温暖宜人 B.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C.南方生产技术先进 D.北方人口多, 无多余地耕种11.(2020七上·嘉兴期末)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基本特征进是( )A.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宦官与外戚轮流掌权 D.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12.(2020七上·嘉兴期末)孝文帝说过:“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将都城迁到了洛阳。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 )A.受其他民族袭扰B.接受汉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C.仰慕洛阳的繁华D.为扩大鲜卑族的文化传统和影响力二、非选择题。13.(2020七上·嘉兴期末)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阅读材料,回到问题。(1)填出上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大洋名称:大洲:A 、B 、C 、D ;大洋:I 、J 、K 。(2)说出相关字母所代表的运河或海峡:沟通海洋H和J的海峡a是 ;大洲B和E的分界线b是 ;(3)世界上纬度最高和面积最大的大洋分别是 洋和 洋;世界上跨越经度最大和面积最大的大洲分别是 洲和 洲。(填图中字母)14.(2020七上·嘉兴期末) 创新是国家强盛和民族进步的灵魂。阅读材料,回到问题。材料一 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在郡下设县。这些郡县完全由中央和和皇帝控制,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摘自《秦汉史》材料二 到武帝,……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材料三 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傅乐成《中国通史》(1)结合材料一,概括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治理国家?(不得照抄材料原文)(3)综合以上材料,指出秦朝和汉朝管理国家的制度名称,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两者的关系及其共同的作用。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经纬网【解析】【分析】根据给出的经纬网,可以写出甲乙丙丁四点的地理坐标。然后根据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来判断即可。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是以30度和60度为界,0°--30°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2.【答案】C【知识点】比例尺【解析】【分析】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选项中的四幅地图按照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为: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浙江省地图>嘉兴市地图.则比例尺从大到小依次是:嘉兴市地图>浙江省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图内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3.【答案】C【知识点】世界气候类型和特点【解析】【分析】根据给出的气温曲线判断,该地最低气温在0°以上,排除冰原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在根据降水量判断,该地冬季多雨,夏季少雨,雨热不同期,排除亚热带季风气候。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在气温和降水量年内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4.【答案】C【知识点】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ABD三项均与北京人无关,不符合题意;C项打制石器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北京人生活状况,要求具备题干分析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5.【答案】B【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分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对贵族等级有严格的规定,不同等级的贵族使用不同的礼器或乐器,通过这一措施,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奴隶制贵族的统治。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稳定了社会秩序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6.【答案】D【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解析】【分析】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国国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七雄中最后胜出。AB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项齐桓公 秦国分别是“五霸”中最早胜出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春秋首霸齐桓公与秦的统一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春秋首霸齐桓公与秦的统一。7.【答案】B【知识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要求调节父子关系,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AC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儒家主张,在调节父子关系时,要求父子之间要互相尊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儒家思想及学生识记和理解历史知识能力。要求识记并理解基础史实。8.【答案】D【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个王,自比太阳,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建造豪华宫室,强迫人们服劳役,统治非常残暴,导致了夏朝的灭亡;商纣是商朝最后一个王,他修筑豪华宫殿,制作“炮烙之刑”,镇压人民,建“酒池肉林”腐化堕落,导致了商朝的灭亡;周厉王与民争利,引发了国人暴动,周幽王统治时期,横征暴敛,他宠信褒姒,利用分封制下诸侯的义务,烽火戏诸侯,导致周朝灭亡。故上述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ABC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是题干历史歌谣主要反映的问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夏、商、西周的灭亡,要求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9.【答案】D【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祖冲之是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在世界上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即3.1415926 和3.1415927之间。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位将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的科学家,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祖冲之的主要贡献。要求识记基础史实。10.【答案】B【知识点】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东汉末年以来,许多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北方人迁到江南。ACD三项都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社会因素,不符合题意;B项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社会因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理解和把握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答案】B【知识点】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北方的民族融合【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出现了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等割据分裂政权,这期间还出现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政权分立、民族融合是当时的突出特点。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时代特征最准确的描述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A项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不符合题意;B项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基本特征,符合题意;C项宦官与外戚轮流掌权是东汉末年的特征,不符合题意;D项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是宋代的社会特征,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征,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本题需要全面分析相关时代特征,确定主题。12.【答案】B【知识点】北方的民族融合【解析】【分析】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革除鲜卑旧俗,巩固北魏统治,洛阳的地理位置优越,为加强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ACD三项都不是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不符合题意;B项接受汉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是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13.【答案】(1)南美洲;亚洲;北美洲;大洋洲;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2)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3)北冰;太平;F;B【知识点】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填出上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大洋名称:大洲:A是南美洲、B是亚洲、C是北美洲、D是大洋洲;大洋:I是北冰洋、J是太平洋、K是大西洋。(2)、说出相关字母所代表的运河或海峡:沟通海洋H和J的海峡a是马六甲海峡;大洲B和E的分界线b是苏伊士运河(3)、世界上纬度最高和面积最大的大洋分别是北冰洋和太平洋;世界上跨越经度最大和面积最大的大洲分别是南极洲、亚洲 。【点评】各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是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是亚洲与欧洲分界线;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是德雷克海峡;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14.【答案】(1)“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说明秦朝推行郡县制。“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说明秦朝“以法治国”。(2)实行“推恩令”;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3)制度名称: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两者关系:秦朝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西汉继承秦朝的制度,并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共同作用是: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中央权力。王权不断加强。【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解析】【分析】(1)材料一中“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在郡下设县”说明秦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材料一中“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说明秦朝“以法治国”。(2)材料二反映了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材料三反映了为了巩固大一统局面,汉武帝在经济方面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3)第一问,秦朝和汉朝管理国家的制度是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第二问,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秦朝时建立,西汉继承并加以改革和完善。第三问,都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中央权力,使王权不断加强。故答案为:(1)“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说明秦朝推行郡县制。“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说明秦朝“以法治国”。(2)实行“推恩令”;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3)制度名称: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两者关系:秦朝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西汉继承秦朝的制度,并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共同作用是: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中央权力。王权不断加强。【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汉时期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理解并识记秦汉时期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相关史实。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模拟考试试卷(三)(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模拟考试试卷(三)(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