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岭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温岭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温岭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1.(2020九上·温岭期中)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是(  )
A.马恩河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攻克柏林战役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1916年在西线爆发的凡尔登战役,双方伤亡70多万人,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德军进攻被遏止,法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AB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惨烈的一场战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凡尔登战役。知道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以惨烈闻名的典型战役。
2.(2020九上·温岭期中)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之争凸显出来,很快分裂为以下哪三系(  )
A.直系、桂系、滇系 B.直系、皖系、奉系
C.滇系、直系、奉系 D.桂系、皖系、滇系
【答案】B
【知识点】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解析】【分析】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中国从此进入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形成,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在东北。
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直系、皖系、奉系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北洋军阀的识记能力。注意掌握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相关知识。
3.(2019九下·绍兴开学考)国共两党两次合作,分别领导的战争(或革命运动)是(  )
①北伐战争 ②甲午中日战争 ③抗日战争 ④解放战争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①北伐战争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取得的成就;③抗日战争是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取得的成就。②甲午中日战争和国共合作无关;④解放战争是国共分裂的表现。
A项①③是国共两党两次合作分别领导的战争,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国共合作的相关知识。需要掌握国共合作基本史实。
4.(2020九上·温岭期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七大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析】【分析】1922年的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即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中共二大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中共二大,要求识记掌握重要史实。
5.(2020九上·温岭期中)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 中共一大召开 B.遵义会议
C.工农武装割据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答案】C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主张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随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一大批农村根据地相继建立,“星星之火”开始了燎原之势。
ABD项三项均和题干信息无关,不符合题意;
C项工农武装割据与“星火燎原”相对应,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要求具备正确解读题干信息及知识的识记能力。
6.(2020九上·温岭期中)罗斯福在1933年的就职演说中说:“只要国家仍处于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这主要说明(  )
A.罗斯福推崇专制主义
B.美国面临着外敌的入侵
C.美国经济受打击特别严重
D.罗斯福要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答案】D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内容中“我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中,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来克服经济危机。
ABC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罗斯福要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罗斯福新政,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7.(2020九上·温岭期中)1945年8月,华夏大地一片欢腾,有人写了一副对联,下联是“南京重庆成都”,它巧妙地将三个地名组成一联,含义是庆祝失陷的南京重新成为国民政府首都。
如果请你选一上联,最恰当的应该是(  )
A. 中国不可战胜 B.中国抗战胜利
C.中国捷克日本 D.中国打败日寇
【答案】C
【知识点】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时间1945年8月,南京重新成为国民政府首都,可知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根据题干中的“三个地名”可知,中国战胜日本,BC两项相比,C项更恰当,因为“捷克”既是个国家的名字,又可以把它看成“大捷”胜利之意。
ABD三项但不恰当,不符合题意;
C项中国捷克日本应该是最恰当的上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战的胜利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抗战的胜利的相关史实。
8.(2020九上·温岭期中)当人们看到矗立在长春市南湖公园的解放纪念碑时,不禁想起1948年长春获得解放的那场战役。它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A
【知识点】三大战役
【解析】【分析】1948年9月,中共中央军委命令林彪、罗荣桓发起辽沈战役,东北人民解放军迅速攻占锦州,截断了东北敌人向关内的退路,被围困在长春的敌人,部分起义,其余投降,接着,解放军攻克沈阳,解放了东北全境。辽沈战役中1948年10月长春得到解放。
A项辽沈战役长春获得解放,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长春获得解放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辽沈战役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辽沈战役的相关史实。
9.(2020九上·温岭期中)下列节日的产生与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关的有(  )
①劳动节 ②青年节 ③建军节 ④国庆节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五四运动;新中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青年节是1919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举行的游行示威,被定为五四青年节;建军节是1927年8月1日中共发动了八一南昌起义,被定为建军节;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每年的10月1日定为国庆节。
D项②③④的产生与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出现的纪念节日的认识。注意掌握重大节日的由来。
10.(2020九上·温岭期中)在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你认为“28”的含义是(  )
A.1928年第一支红军队伍诞生
B.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了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
C.2月8日是中国工农革命军创立的纪念日
D.当时中国共有28个民族
【答案】B
【知识点】新中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国大典时“礼炮齐鸣28响”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成立并领导中国人民艰苦斗争的28年。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在中共成立后,开始领导中国革命。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宣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了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是“28”的含义,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中国成立,重点掌握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的原因。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二、非选择题
11.(2020九上·温岭期中)依据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战争探源】有人说,假如没有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就不会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假如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其实这只是发动战争的借口,真正原因并不在于此。
【战争史话】战争中有很多元素因“第一”而栽入史册。如原子弹首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战争创伤】2012年2月,日本右翼分子河村隆之发表“南京大屠杀事件并未发生过”的言论。一直以来,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始终不愿承认当年侵华战争中犯下的罪行。他们的行径严重伤害了中国及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情感,引起了极大愤慨。
【战争启示】当今世界总体和平,局部战乱。从科索沃到伊拉克,再到利比亚……可谓炮声隆隆,硝烟弥漫。
(1)请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鸦片战争中任选一例,指出该场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
(2)请你再列举一个与战争有关的“第一”。
(3)请你举出两例事实证明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犯下的罪行。
(4)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真正原因:由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或:鸦片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获取高额利润,用武力保护肮脏的鸦片贸易。
(2)举出一个符合事实的例子即可。如“坦克、飞机”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首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抗日战争中的胜利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3)能举出两个能证明罪行的事例即可。如七三一部队用健康活人代替动物做实验;进行细菌战和毒气战;对占领区的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野蛮实行三光政策。
(4)不干涉他国内政,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知识点】鸦片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日军罪行
【解析】【分析】(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在原因于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为了争夺霸权和殖民地。鸦片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实质;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迫切要求开拓国外市场。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坦克、毒气等武器第一次在战场上使用,使战争更加残酷。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等。
(3)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的“七一三部队”,用中国活人做试验。抗日根据地的发展,严重威胁着敌人的后方。1938年底,日军集中大部分兵力,疯狂进攻低吼抗日根据地。对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日军对抗日根据地反复“扫荡”。实行“三光”政策。
(4)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加强国家间的合作和交流、用谈判和对话的方式解决争端等。
故答案为:(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真正原因:由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或:鸦片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获取高额利润,用武力保护肮脏的鸦片贸易。
(2)举出一个符合事实的例子即可。如“坦克、飞机”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首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抗日战争中的胜利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3)能举出两个能证明罪行的事例即可。如七三一部队用健康活人代替动物做实验;进行细菌战和毒气战;对占领区的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野蛮实行三光政策。
(4)不干涉他国内政,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战争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2.(2020九上·温岭期中)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辛亥革命已十年,清朝余孽继当权,列强勾结诸军阀,掠夺人民更不堪。”
——朱德《辛亥革命杂咏》
材料二: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革命的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不久,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中国人民的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辛亥革命的最主要贡献是什么?辛亥革命后,“清朝余孽”为什么仍能“继当权”?
(2)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的划时代意义体现在哪里?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列举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过程中的主要表现。
【答案】(1)贡献:推翻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原因:辛亥革命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根本改变。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职。
(2)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向封建正统的儒家学说猛烈开火,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五四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从此独立地登上政治舞台,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3)历史条件: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表现:积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准备,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或建立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1 年7月,在党的一大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1)据材料“辛亥革命已十年,清朝余孽继当权。列强勾结诸军阀,掠夺人民更不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的统治,还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因为辛亥革命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依然如故,所以“清朝余孽”仍能“继当权”。
(2)因为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民主科学、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所以说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的划时代意义体现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有,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等。1920年8月,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发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中共一大上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故答案为:(1)贡献:推翻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原因:辛亥革命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根本改变。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职。
(2)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向封建正统的儒家学说猛烈开火,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五四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从此独立地登上政治舞台,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3)历史条件: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表现:积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准备,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或建立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1 年7月,在党的一大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题干两则材料为依托,考查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知识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经过以及意义。
13.(2020九上·温岭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后来,孙中山将其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材料二:“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共产党认为应该联合全国各革命党派,组成民主联合战线。
(1)材料一革命纲领中反映“民生”思想的内容是什么?而真正实现这一“民生”愿望的历史事件又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概括当时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怎样的民主革命任务,并由此开辟了一条什么革命道路。
(3)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30年代是如何联合其他党派逐步推进民主革命进程的?她领导中国走向光明的史实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1)平均地权。土地改革。
(2)反帝反封建,建立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团结一切力量等。
【知识点】辛亥革命;西安事变;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三民主义和土地改革。材料一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革命纲领,其中“平均地权”反映了“三民主义”当中的民生思想,主张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贫困,做到“家给人足”,但是这一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并没有成功地实施;直到新中国成立,实行土地改革,土地归农民所有,打破了几千年来封建土地制度,广大农民真正地实现了解放。
(2)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结合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提出:“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开始承担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为了摆脱国民党反动政权的扼杀,中国共产党选择在国民党统治薄弱的农村开展革命,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口号。
(3)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推进民主革命。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摒弃前嫌,使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提议联合一切党派建立全民族抗战统一战线,促使中国抗日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本题围绕中国共产党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平均地权。土地改革。
(2)反帝反封建,建立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团结一切力量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三民主义和土地改革、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学生的归纳能力。 掌握三民主义和土地改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知识。
1 / 1浙江省温岭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1.(2020九上·温岭期中)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是(  )
A.马恩河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攻克柏林战役
2.(2020九上·温岭期中)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之争凸显出来,很快分裂为以下哪三系(  )
A.直系、桂系、滇系 B.直系、皖系、奉系
C.滇系、直系、奉系 D.桂系、皖系、滇系
3.(2019九下·绍兴开学考)国共两党两次合作,分别领导的战争(或革命运动)是(  )
①北伐战争 ②甲午中日战争 ③抗日战争 ④解放战争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4.(2020九上·温岭期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七大
5.(2020九上·温岭期中)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 中共一大召开 B.遵义会议
C.工农武装割据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6.(2020九上·温岭期中)罗斯福在1933年的就职演说中说:“只要国家仍处于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这主要说明(  )
A.罗斯福推崇专制主义
B.美国面临着外敌的入侵
C.美国经济受打击特别严重
D.罗斯福要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7.(2020九上·温岭期中)1945年8月,华夏大地一片欢腾,有人写了一副对联,下联是“南京重庆成都”,它巧妙地将三个地名组成一联,含义是庆祝失陷的南京重新成为国民政府首都。
如果请你选一上联,最恰当的应该是(  )
A. 中国不可战胜 B.中国抗战胜利
C.中国捷克日本 D.中国打败日寇
8.(2020九上·温岭期中)当人们看到矗立在长春市南湖公园的解放纪念碑时,不禁想起1948年长春获得解放的那场战役。它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9.(2020九上·温岭期中)下列节日的产生与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关的有(  )
①劳动节 ②青年节 ③建军节 ④国庆节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2020九上·温岭期中)在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你认为“28”的含义是(  )
A.1928年第一支红军队伍诞生
B.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了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
C.2月8日是中国工农革命军创立的纪念日
D.当时中国共有28个民族
二、非选择题
11.(2020九上·温岭期中)依据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战争探源】有人说,假如没有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就不会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假如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其实这只是发动战争的借口,真正原因并不在于此。
【战争史话】战争中有很多元素因“第一”而栽入史册。如原子弹首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战争创伤】2012年2月,日本右翼分子河村隆之发表“南京大屠杀事件并未发生过”的言论。一直以来,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始终不愿承认当年侵华战争中犯下的罪行。他们的行径严重伤害了中国及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情感,引起了极大愤慨。
【战争启示】当今世界总体和平,局部战乱。从科索沃到伊拉克,再到利比亚……可谓炮声隆隆,硝烟弥漫。
(1)请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鸦片战争中任选一例,指出该场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
(2)请你再列举一个与战争有关的“第一”。
(3)请你举出两例事实证明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犯下的罪行。
(4)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方法有哪些?
12.(2020九上·温岭期中)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辛亥革命已十年,清朝余孽继当权,列强勾结诸军阀,掠夺人民更不堪。”
——朱德《辛亥革命杂咏》
材料二: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革命的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不久,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中国人民的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辛亥革命的最主要贡献是什么?辛亥革命后,“清朝余孽”为什么仍能“继当权”?
(2)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的划时代意义体现在哪里?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列举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过程中的主要表现。
13.(2020九上·温岭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后来,孙中山将其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材料二:“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共产党认为应该联合全国各革命党派,组成民主联合战线。
(1)材料一革命纲领中反映“民生”思想的内容是什么?而真正实现这一“民生”愿望的历史事件又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概括当时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怎样的民主革命任务,并由此开辟了一条什么革命道路。
(3)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30年代是如何联合其他党派逐步推进民主革命进程的?她领导中国走向光明的史实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1916年在西线爆发的凡尔登战役,双方伤亡70多万人,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德军进攻被遏止,法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AB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惨烈的一场战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凡尔登战役。知道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以惨烈闻名的典型战役。
2.【答案】B
【知识点】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解析】【分析】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中国从此进入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形成,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在东北。
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直系、皖系、奉系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北洋军阀的识记能力。注意掌握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相关知识。
3.【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①北伐战争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取得的成就;③抗日战争是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取得的成就。②甲午中日战争和国共合作无关;④解放战争是国共分裂的表现。
A项①③是国共两党两次合作分别领导的战争,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国共合作的相关知识。需要掌握国共合作基本史实。
4.【答案】B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析】【分析】1922年的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即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中共二大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中共二大,要求识记掌握重要史实。
5.【答案】C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主张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随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一大批农村根据地相继建立,“星星之火”开始了燎原之势。
ABD项三项均和题干信息无关,不符合题意;
C项工农武装割据与“星火燎原”相对应,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要求具备正确解读题干信息及知识的识记能力。
6.【答案】D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内容中“我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中,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来克服经济危机。
ABC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罗斯福要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罗斯福新政,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7.【答案】C
【知识点】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时间1945年8月,南京重新成为国民政府首都,可知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根据题干中的“三个地名”可知,中国战胜日本,BC两项相比,C项更恰当,因为“捷克”既是个国家的名字,又可以把它看成“大捷”胜利之意。
ABD三项但不恰当,不符合题意;
C项中国捷克日本应该是最恰当的上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战的胜利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抗战的胜利的相关史实。
8.【答案】A
【知识点】三大战役
【解析】【分析】1948年9月,中共中央军委命令林彪、罗荣桓发起辽沈战役,东北人民解放军迅速攻占锦州,截断了东北敌人向关内的退路,被围困在长春的敌人,部分起义,其余投降,接着,解放军攻克沈阳,解放了东北全境。辽沈战役中1948年10月长春得到解放。
A项辽沈战役长春获得解放,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长春获得解放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辽沈战役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辽沈战役的相关史实。
9.【答案】D
【知识点】五四运动;新中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青年节是1919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举行的游行示威,被定为五四青年节;建军节是1927年8月1日中共发动了八一南昌起义,被定为建军节;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每年的10月1日定为国庆节。
D项②③④的产生与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出现的纪念节日的认识。注意掌握重大节日的由来。
10.【答案】B
【知识点】新中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国大典时“礼炮齐鸣28响”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成立并领导中国人民艰苦斗争的28年。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在中共成立后,开始领导中国革命。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宣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了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是“28”的含义,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中国成立,重点掌握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的原因。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1.【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真正原因:由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或:鸦片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获取高额利润,用武力保护肮脏的鸦片贸易。
(2)举出一个符合事实的例子即可。如“坦克、飞机”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首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抗日战争中的胜利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3)能举出两个能证明罪行的事例即可。如七三一部队用健康活人代替动物做实验;进行细菌战和毒气战;对占领区的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野蛮实行三光政策。
(4)不干涉他国内政,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知识点】鸦片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日军罪行
【解析】【分析】(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在原因于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为了争夺霸权和殖民地。鸦片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实质;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迫切要求开拓国外市场。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坦克、毒气等武器第一次在战场上使用,使战争更加残酷。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等。
(3)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的“七一三部队”,用中国活人做试验。抗日根据地的发展,严重威胁着敌人的后方。1938年底,日军集中大部分兵力,疯狂进攻低吼抗日根据地。对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日军对抗日根据地反复“扫荡”。实行“三光”政策。
(4)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加强国家间的合作和交流、用谈判和对话的方式解决争端等。
故答案为:(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真正原因:由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或:鸦片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获取高额利润,用武力保护肮脏的鸦片贸易。
(2)举出一个符合事实的例子即可。如“坦克、飞机”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首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抗日战争中的胜利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3)能举出两个能证明罪行的事例即可。如七三一部队用健康活人代替动物做实验;进行细菌战和毒气战;对占领区的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野蛮实行三光政策。
(4)不干涉他国内政,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战争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2.【答案】(1)贡献:推翻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原因:辛亥革命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根本改变。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职。
(2)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向封建正统的儒家学说猛烈开火,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五四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从此独立地登上政治舞台,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3)历史条件: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表现:积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准备,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或建立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1 年7月,在党的一大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1)据材料“辛亥革命已十年,清朝余孽继当权。列强勾结诸军阀,掠夺人民更不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的统治,还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因为辛亥革命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依然如故,所以“清朝余孽”仍能“继当权”。
(2)因为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民主科学、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所以说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的划时代意义体现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有,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等。1920年8月,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发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中共一大上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故答案为:(1)贡献:推翻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原因:辛亥革命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根本改变。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职。
(2)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向封建正统的儒家学说猛烈开火,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五四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从此独立地登上政治舞台,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3)历史条件: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表现:积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准备,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或建立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1 年7月,在党的一大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题干两则材料为依托,考查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知识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经过以及意义。
13.【答案】(1)平均地权。土地改革。
(2)反帝反封建,建立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团结一切力量等。
【知识点】辛亥革命;西安事变;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三民主义和土地改革。材料一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革命纲领,其中“平均地权”反映了“三民主义”当中的民生思想,主张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贫困,做到“家给人足”,但是这一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并没有成功地实施;直到新中国成立,实行土地改革,土地归农民所有,打破了几千年来封建土地制度,广大农民真正地实现了解放。
(2)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结合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提出:“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开始承担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为了摆脱国民党反动政权的扼杀,中国共产党选择在国民党统治薄弱的农村开展革命,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口号。
(3)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推进民主革命。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摒弃前嫌,使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提议联合一切党派建立全民族抗战统一战线,促使中国抗日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本题围绕中国共产党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平均地权。土地改革。
(2)反帝反封建,建立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团结一切力量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三民主义和土地改革、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学生的归纳能力。 掌握三民主义和土地改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知识。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