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检测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20九上·长兴期末)“甲午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在外国帝国主义和王朝衰退加剧的局势下,实现民族救亡。为此,两大政治运动推展开来,代表着解决这一问题的不同途径。”这段话中的两大政治运动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与洋务运动 B.洋务运动与维新变法C.维新变法与辛亥革命 D.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答案】C【知识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辛亥革命【解析】【分析】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在外国帝国主义和王朝衰退加剧的局势下,实现民族救亡。为此,两大政治运动推展开来,代表着解决这一问题的不同途径,一个是由康有为领导的1898年维新运动,是二十世纪初清末新政与立宪运动;另一个是由接受西方教育的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他主张彻底推翻满清王朝。ABD三项和题干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维新变法与辛亥革命是题干这段话中的两大政治运动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维新变法运动与辛亥革命的有关内容及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准确识记维新变法运动与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2.(2020九上·长兴期末)浙江有一位革命先烈——钱一飞,民国十六年,他因秘密印制“打倒蒋介石”的传单,被人告发,随后被逮捕。他的遭遇表明当时中国的社会形势是( )A.国民党第五次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B.国民革命运动失败C.广州起义失败,革命党人被屠杀D.帝制复辟,军阀割据【答案】B【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解析】【分析】依据“民国十六年,他因秘密印制‘打倒蒋介石’的传单,被人告发,随后被逮捕。”可知,体现的是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国民党右派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A项国民党第五次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不符合题意,1933年9月,国民党第五次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与题干时间不符;B项国民革命运动失败是当时中国的社会形势,符合题意;C项广州起义失败,革命党人被屠杀不符合题意,国民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12月中共党发动广州起义,结果失败,革命党人被屠杀;D项帝制复辟,军阀割据不符合题意,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改国号中华帝国,各阶层人士群起反对,声势浩大的护国运动很快席卷南方多个省份,1916年6月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中国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适中,考查国民革命运动失败。要求学生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2020九上·长兴期末)1915 年《青年杂志》创刊号的一篇文章写道:“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这代表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决心( )A.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B.发起社会主义革命C.传播共产主义学说 D.改变国民精神面貌【答案】D【知识点】新文化运动【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可知,这代表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决心改造国民的精神世界。结合所学,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等,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要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思想上进行改造。A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错误,不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猛烈批判传统儒家思想;B项发起社会主义革命错误,不符合题意,资产阶级革命派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C项传播共产主义学说错误,不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前期主要是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D项改变国民精神面貌,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新文化运动及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的中心意思。4.(2020九上·长兴期末)给下列图片所示的历史事件确定一个共同的主题,最确切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B.人民军队的成长历程C.国共关系的不断变化 D.毛泽东思想形成历程【答案】C【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分析】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民党与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1926年进行了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结束,南昌起义是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开始。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8月,为了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的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因此北伐战争、南昌起义、重庆谈判反映的是国共关系的不断变化。ABD三项和题干图片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国共关系的不断变化是最确切的主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国共两党的关系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准确掌握国共合作的事件是解题的关键。5.(2020九上·长兴期末)毛泽东在1949年元旦献词中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此时解放战争的形势是( )A.战略反攻揭开序幕 B.三大战役胜利在望C.战略决战即将开始 D.渡江战役已经开始【答案】B【知识点】三大战役【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1949年元旦”,联系所学知识,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A项战略反攻揭开序幕和题干时间不符, 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不符合题意;B项三大战役胜利在望是“1949年元旦”解放战争的形势,符合题意;C项战略决战即将开始和题干时间不符,战略决战从1948年9月开始,不符合题意;D项渡江战役已经开始和题干时间不符,渡江战役1949年4月开始,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三大战役的知识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三大战役的相关知识。6.(2020九上·长兴期末)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主要因为它( )A. 规定了新中国的政权性质 B.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C.确定了国旗、国歌和首都. D.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北京【答案】A【知识点】新中国的诞生【解析】【分析】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总政策和总原则,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A项规定了新中国的政权性质是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不是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共同纲领》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知道1949年9 月通过的《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7.(2020九上·长兴期末)歌谣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歌谣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①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②辫子搭肩三尺长, 之乎者也说荒唐③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④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解析】【分析】①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③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④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义深。指的是辛亥革命后,人们在服饰、女子缠足、民间称谓的变化,符合题意。②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指是辛亥革命前男人留长辫,说文言的情况,不符合题意。C项①③④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8.(2020九上·长兴期末)中国近代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下列思潮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科学与民主”②“政权是由枪杆中取得的”③“三民主义”④“联俄、联共、扶助农工”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 D.④①②③【答案】C【知识点】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分析】①“科学与民主”出现于新文化运动时期;②“政权是由枪杆中取得的” 是在1927年8月7日召开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的著名论断;③“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1911年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④“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是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通过的宣言中,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按顺序排列为③①④②。C项③①④②排列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注意准确识记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9.(2020九上·长兴期末)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之处是( )①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②都发生于民族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候③都促成团结合作局面的到来④国共两党都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识点】西安事变【解析】【分析】促成团结合作局面的到来只适用于西安事变,不适用于重庆谈判,故③错误。排除含③的选项。B项①②④是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的相似之处,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的相似之处,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10.(2020九上·长兴期末)有史学家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战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胜利,以下行动中能体现中国为建立和维护该共同体作出直接贡献的是( )①参加诺曼底登陆②参加雅尔塔会议③远征军赴缅作战④签署《联合国家宣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知识点】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看中国的地位与作用【解析】【分析】中国参与的行动能体现为建立和维护“战时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的有③远征军赴缅作战和④签署《联合国家宣言》。①参加诺曼底登陆的是美英盟军,参加雅尔塔会议的有苏美英三国,中国没有参加,②④不符合题意。D项③④能体现中国为建立和维护该共同体作出直接贡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为建立和维护“战时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贡献。注意题目强调的事件属性。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二、非选择题11.(2020九上·长兴期末)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充分证明,道路决定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不断探索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发展道路。材料二: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程(1)请写出年代尺的方框内所空缺的历史事件①,并简述该事件在“民权主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2)请分别写出年代尺中方框内所空缺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①和②,并简述历史事件①在近代中国发展中的历史意义。(3)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是什么。【答案】(1)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也可)。(2)①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②井冈山会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3)从中国国情出发,以农村为中心,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知识点】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分析】(1)根据年代尺中的“1911年”,联系所学知识,①处应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2)根据年代尺中的“1921年”,联系所学知识,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根据年代尺中的“1928.4”,联系所学知识,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3)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可知,1927年在秋收起义后,毛泽东领导起义队伍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此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故答案为:(1)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也可)。(2)①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②井冈山会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3)从中国国情出发,以农村为中心,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井冈山会师,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12.(2020九上·长兴期末) 202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抗争的战争,是邪恶与正义的战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列举法西斯的“邪恶”表现。(2)1942年是“正义战胜邪恶”的关键一年,请写出这一年使得战争进程发生根本转变的大事。(3)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答案】(1)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实行血腥屠杀(写出南京大屠杀也可);德国法西斯迫害犹太人(写屠杀犹太人也可)。(2)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3)①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②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协同作战(或国际上的支持等);③海外华人华侨的支持。【知识点】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日军罪行;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法西斯的暴行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杀人比赛报道的是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实行血腥屠杀,制造南京大屠杀的场景;图2奥斯威辛集中营反映的是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2)本题考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日意三国及其附庸,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耦合。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加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本题考查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材料二“抗日漫画”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华民族实行了团结抗战;材料二“美国飞虎队”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协同作战;材料二“”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得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社会的正义支持。故答案为:(1)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实行血腥屠杀(写出南京大屠杀也可);德国法西斯迫害犹太人(写屠杀犹太人也可)。(2)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3)①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②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协同作战(或国际上的支持等);③海外华人华侨的支持。【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法西斯的暴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的相关知识。注意对材料的解读,理解与识记法西斯的暴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13.(2020九上·长兴期末)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临时政府重申承认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国家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承担过去的外债和赔款,保护帝国主义在华的各种特权和利益。——孙中山《告各友邦书》材料二:民国三十二年一月,随着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的不断深入,中国军队的英勇抗战得到了盟军的肯定。美英首先与中国取消在华领事裁判权等相关的不平等条约。随着抗日战争不断的延续,西方各国相继取缔了对华的不平等条约。——《中国近现代史资料汇编》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前夜,中国人民解放军到达的地方,驻扎在中国领土上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离……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享有的种种特权,被一取职消……屈辱的一页从此翻了过去,中国人民重新找回自己的尊严。——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根据三则材料,说明不同时期各方在处理不平等条约时发生了什么变化?(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答案】(1)变化:从材料一临时政府承认不平等条约,到材料二英美等国主动取消对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再到材料三新中国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2)①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任务,没有废除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没有受到尊重。②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一些不平等条约被废除,国家主权得到部分承认和尊重。③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民族从此进入历史新纪元,帝国主义的特权被全部废除和取缔,中国的主权得到了尊重。【知识点】辛亥革命;新中国的诞生;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看中国的地位与作用【解析】【分析】(1)材料一“临时政府重申承认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国家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说明临时政府承认不平等条约;材料二“……美英首先与中国取消在华领事裁判权等相关的不平等条约。随着抗日战争不断的延续,西方各国相继取缔了对华的不平等条约”说明英美等国主动取消对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材料三“……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享有的种种特权,被一取职消……”说明新中国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2)临时政府承认不平等条约是因为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没有废除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没有受到尊重。英美等国主动取消对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是因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一些不平等条约被废除,国家主权得到部分承认和尊重。新中国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是因为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帝国主义的特权被全部废除和取缔,中国的主权得到了尊重。故答案为:(1)变化:从材料一临时政府承认不平等条约,到材料二英美等国主动取消对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再到材料三新中国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2)①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任务,没有废除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没有受到尊重。②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一些不平等条约被废除,国家主权得到部分承认和尊重。③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民族从此进入历史新纪元,帝国主义的特权被全部废除和取缔,中国的主权得到了尊重。【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不同时期各方在处理不平等条约时的变化及原因。要求学生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 / 1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检测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20九上·长兴期末)“甲午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在外国帝国主义和王朝衰退加剧的局势下,实现民族救亡。为此,两大政治运动推展开来,代表着解决这一问题的不同途径。”这段话中的两大政治运动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与洋务运动 B.洋务运动与维新变法C.维新变法与辛亥革命 D.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2.(2020九上·长兴期末)浙江有一位革命先烈——钱一飞,民国十六年,他因秘密印制“打倒蒋介石”的传单,被人告发,随后被逮捕。他的遭遇表明当时中国的社会形势是( )A.国民党第五次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B.国民革命运动失败C.广州起义失败,革命党人被屠杀D.帝制复辟,军阀割据3.(2020九上·长兴期末)1915 年《青年杂志》创刊号的一篇文章写道:“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这代表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决心( )A.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B.发起社会主义革命C.传播共产主义学说 D.改变国民精神面貌4.(2020九上·长兴期末)给下列图片所示的历史事件确定一个共同的主题,最确切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B.人民军队的成长历程C.国共关系的不断变化 D.毛泽东思想形成历程5.(2020九上·长兴期末)毛泽东在1949年元旦献词中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此时解放战争的形势是( )A.战略反攻揭开序幕 B.三大战役胜利在望C.战略决战即将开始 D.渡江战役已经开始6.(2020九上·长兴期末)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主要因为它( )A. 规定了新中国的政权性质 B.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C.确定了国旗、国歌和首都. D.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北京7.(2020九上·长兴期末)歌谣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歌谣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①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②辫子搭肩三尺长, 之乎者也说荒唐③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④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2020九上·长兴期末)中国近代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下列思潮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科学与民主”②“政权是由枪杆中取得的”③“三民主义”④“联俄、联共、扶助农工”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 D.④①②③9.(2020九上·长兴期末)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之处是( )①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②都发生于民族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候③都促成团结合作局面的到来④国共两党都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2020九上·长兴期末)有史学家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战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胜利,以下行动中能体现中国为建立和维护该共同体作出直接贡献的是( )①参加诺曼底登陆②参加雅尔塔会议③远征军赴缅作战④签署《联合国家宣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11.(2020九上·长兴期末)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充分证明,道路决定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不断探索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发展道路。材料二: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程(1)请写出年代尺的方框内所空缺的历史事件①,并简述该事件在“民权主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2)请分别写出年代尺中方框内所空缺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①和②,并简述历史事件①在近代中国发展中的历史意义。(3)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是什么。12.(2020九上·长兴期末) 202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抗争的战争,是邪恶与正义的战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列举法西斯的“邪恶”表现。(2)1942年是“正义战胜邪恶”的关键一年,请写出这一年使得战争进程发生根本转变的大事。(3)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13.(2020九上·长兴期末)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临时政府重申承认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国家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承担过去的外债和赔款,保护帝国主义在华的各种特权和利益。——孙中山《告各友邦书》材料二:民国三十二年一月,随着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的不断深入,中国军队的英勇抗战得到了盟军的肯定。美英首先与中国取消在华领事裁判权等相关的不平等条约。随着抗日战争不断的延续,西方各国相继取缔了对华的不平等条约。——《中国近现代史资料汇编》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前夜,中国人民解放军到达的地方,驻扎在中国领土上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离……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享有的种种特权,被一取职消……屈辱的一页从此翻了过去,中国人民重新找回自己的尊严。——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根据三则材料,说明不同时期各方在处理不平等条约时发生了什么变化?(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辛亥革命【解析】【分析】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在外国帝国主义和王朝衰退加剧的局势下,实现民族救亡。为此,两大政治运动推展开来,代表着解决这一问题的不同途径,一个是由康有为领导的1898年维新运动,是二十世纪初清末新政与立宪运动;另一个是由接受西方教育的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他主张彻底推翻满清王朝。ABD三项和题干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维新变法与辛亥革命是题干这段话中的两大政治运动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维新变法运动与辛亥革命的有关内容及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准确识记维新变法运动与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2.【答案】B【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解析】【分析】依据“民国十六年,他因秘密印制‘打倒蒋介石’的传单,被人告发,随后被逮捕。”可知,体现的是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国民党右派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A项国民党第五次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不符合题意,1933年9月,国民党第五次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与题干时间不符;B项国民革命运动失败是当时中国的社会形势,符合题意;C项广州起义失败,革命党人被屠杀不符合题意,国民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12月中共党发动广州起义,结果失败,革命党人被屠杀;D项帝制复辟,军阀割据不符合题意,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改国号中华帝国,各阶层人士群起反对,声势浩大的护国运动很快席卷南方多个省份,1916年6月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中国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适中,考查国民革命运动失败。要求学生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答案】D【知识点】新文化运动【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可知,这代表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决心改造国民的精神世界。结合所学,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等,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要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思想上进行改造。A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错误,不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猛烈批判传统儒家思想;B项发起社会主义革命错误,不符合题意,资产阶级革命派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C项传播共产主义学说错误,不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前期主要是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D项改变国民精神面貌,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新文化运动及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的中心意思。4.【答案】C【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分析】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民党与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1926年进行了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结束,南昌起义是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开始。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8月,为了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的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因此北伐战争、南昌起义、重庆谈判反映的是国共关系的不断变化。ABD三项和题干图片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国共关系的不断变化是最确切的主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国共两党的关系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准确掌握国共合作的事件是解题的关键。5.【答案】B【知识点】三大战役【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1949年元旦”,联系所学知识,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A项战略反攻揭开序幕和题干时间不符, 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不符合题意;B项三大战役胜利在望是“1949年元旦”解放战争的形势,符合题意;C项战略决战即将开始和题干时间不符,战略决战从1948年9月开始,不符合题意;D项渡江战役已经开始和题干时间不符,渡江战役1949年4月开始,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三大战役的知识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三大战役的相关知识。6.【答案】A【知识点】新中国的诞生【解析】【分析】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总政策和总原则,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A项规定了新中国的政权性质是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不是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共同纲领》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知道1949年9 月通过的《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7.【答案】C【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解析】【分析】①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③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④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义深。指的是辛亥革命后,人们在服饰、女子缠足、民间称谓的变化,符合题意。②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指是辛亥革命前男人留长辫,说文言的情况,不符合题意。C项①③④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8.【答案】C【知识点】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分析】①“科学与民主”出现于新文化运动时期;②“政权是由枪杆中取得的” 是在1927年8月7日召开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的著名论断;③“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1911年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④“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是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通过的宣言中,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按顺序排列为③①④②。C项③①④②排列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注意准确识记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9.【答案】B【知识点】西安事变【解析】【分析】促成团结合作局面的到来只适用于西安事变,不适用于重庆谈判,故③错误。排除含③的选项。B项①②④是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的相似之处,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的相似之处,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10.【答案】D【知识点】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看中国的地位与作用【解析】【分析】中国参与的行动能体现为建立和维护“战时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的有③远征军赴缅作战和④签署《联合国家宣言》。①参加诺曼底登陆的是美英盟军,参加雅尔塔会议的有苏美英三国,中国没有参加,②④不符合题意。D项③④能体现中国为建立和维护该共同体作出直接贡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为建立和维护“战时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贡献。注意题目强调的事件属性。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11.【答案】(1)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也可)。(2)①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②井冈山会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3)从中国国情出发,以农村为中心,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知识点】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分析】(1)根据年代尺中的“1911年”,联系所学知识,①处应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2)根据年代尺中的“1921年”,联系所学知识,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根据年代尺中的“1928.4”,联系所学知识,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3)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可知,1927年在秋收起义后,毛泽东领导起义队伍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此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故答案为:(1)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也可)。(2)①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②井冈山会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3)从中国国情出发,以农村为中心,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井冈山会师,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12.【答案】(1)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实行血腥屠杀(写出南京大屠杀也可);德国法西斯迫害犹太人(写屠杀犹太人也可)。(2)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3)①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②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协同作战(或国际上的支持等);③海外华人华侨的支持。【知识点】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日军罪行;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法西斯的暴行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杀人比赛报道的是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实行血腥屠杀,制造南京大屠杀的场景;图2奥斯威辛集中营反映的是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2)本题考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日意三国及其附庸,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耦合。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加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本题考查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材料二“抗日漫画”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华民族实行了团结抗战;材料二“美国飞虎队”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协同作战;材料二“”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得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社会的正义支持。故答案为:(1)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实行血腥屠杀(写出南京大屠杀也可);德国法西斯迫害犹太人(写屠杀犹太人也可)。(2)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3)①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②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协同作战(或国际上的支持等);③海外华人华侨的支持。【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法西斯的暴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的相关知识。注意对材料的解读,理解与识记法西斯的暴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13.【答案】(1)变化:从材料一临时政府承认不平等条约,到材料二英美等国主动取消对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再到材料三新中国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2)①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任务,没有废除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没有受到尊重。②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一些不平等条约被废除,国家主权得到部分承认和尊重。③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民族从此进入历史新纪元,帝国主义的特权被全部废除和取缔,中国的主权得到了尊重。【知识点】辛亥革命;新中国的诞生;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看中国的地位与作用【解析】【分析】(1)材料一“临时政府重申承认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国家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说明临时政府承认不平等条约;材料二“……美英首先与中国取消在华领事裁判权等相关的不平等条约。随着抗日战争不断的延续,西方各国相继取缔了对华的不平等条约”说明英美等国主动取消对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材料三“……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享有的种种特权,被一取职消……”说明新中国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2)临时政府承认不平等条约是因为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没有废除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没有受到尊重。英美等国主动取消对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是因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一些不平等条约被废除,国家主权得到部分承认和尊重。新中国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是因为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帝国主义的特权被全部废除和取缔,中国的主权得到了尊重。故答案为:(1)变化:从材料一临时政府承认不平等条约,到材料二英美等国主动取消对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再到材料三新中国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2)①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任务,没有废除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没有受到尊重。②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一些不平等条约被废除,国家主权得到部分承认和尊重。③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民族从此进入历史新纪元,帝国主义的特权被全部废除和取缔,中国的主权得到了尊重。【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不同时期各方在处理不平等条约时的变化及原因。要求学生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检测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检测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