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元前5世纪,古代中国与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最能代表当时东西方文明高度发展的成就是(  )
A.青铜技术罗马法 B.皇帝制度民主制度
C.甲骨文金字塔 D.百家争鸣民主制度
【答案】D
【知识点】百家争鸣;西方文明的摇篮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东西方文明成就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世纪,中国处在春秋战国时期,西方是古希腊文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急剧变化,面对各种问题,许多思想家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古希腊包括斯巴达和雅典两个城邦,雅典拥有比较健全的民主政治,特别是在伯里克利当政时,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东西方文明成就的识记。
2.(2020八上·镇海期中)如果让你组织“西方文明之源”的主题探究活动,下面不宜纳入的是(  )
A.伯里克利 B.《十二铜表法》
C.象形文字 D.亚里士多德
【答案】C
【知识点】西方文明的摇篮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象形文字是古代埃及的文明。A、B、D是古代西方文明。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西方文明的有关内容,难度较小,准确识记即可。
3.(2020八上·镇海期中)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古代希腊,你可能做到的事情是(  )
①看到有人领取观剧津贴,到大剧院看剧 ②在街上看到扛着“法西斯”的扈从
③和查理大帝讨论国家大事 ④欣赏奥林匹克运动会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
【答案】C
【知识点】西方文明的摇篮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内容可知,①和④是古达希腊的文明。②是古代罗马的文明,③是发生在古代欧洲。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希腊的文明,难度较小,准确识记不同区域的不同文明。
4.(2020八上·镇海期中)“元首”一词是首席元老和国家第一公民的意思。以下最早获得这一称谓的是(  )
A.伯里克利 B.屋大维 C.凯撒 D.亚历山大
【答案】B
【知识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7年屋大维自称元首,是最早获得这一称谓的人。A、C、D都不是元首。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西方古典文明,难度不大,正确识记即可。
5.曾把地中海称为“小澡盆”的疆域范围,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古代大帝国是(  )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查理曼帝国
【答案】A
【知识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
【解析】【分析】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曾把地中海称为“小澡盆”的疆域范围,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古代大帝国是罗马帝国。
A项罗马帝国曾把地中海称为“小澡盆”的疆域范围,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罗马帝国,需要灵活运用罗马帝国的扩张与疆域。
6.(2020八上·镇海期中)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主要贡献包括(  )
①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②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媒介
③翻译了许多希腊著作 ④汇编成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C
【知识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人促进了数字的传播。故①不符合题意,②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阿拉伯文化,难度较小。正确区分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和传播者。
7.(2017八上·台州期中)宗教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先后顺序分别是(  )
A.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B.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C.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 D.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答案】D
【知识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古代印度及佛教;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他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三大宗教产生时间的识记。
8.下列关于日本武士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是日本庄园主蓄养的私人武装力量
②听命于天皇的国家军队
③日本自古就有武士阶层
④在日本历史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A
【知识点】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武士的雏形是在日本平安时代律令体制下产生的武官,最初是日本恒武天皇为了巩固政权而设立的。在平安时代以前,除了奴隶,所有的的壮丁都有责任和义务成为被天皇募兵的对象。直到明治维新,武士都是统治日本社会的支配力量,而他们从体制、职能上看,更类似西方的封建领主和骑士,与一般的亚洲国家存在差异。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日本武士的内容,结合教材,通过课外的日本的历史知识来了解日本武士的发展。
9.(2020八上·镇海期中)下列关于下图历史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B.这次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C.刘邦领导了这次起义,并建立汉朝
D.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农民戍边途中遇雨
【答案】A
【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图片反映的是陈胜吴广起义。
A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故A符合题意。
B项羽领导的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故B排除。
C起义的领导人是陈胜、吴广。故C排除。
D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统治者的暴政,故D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秦末农民起义,难度小,正确识记并区分农民起义的地位。
10.(2020八上·镇海期中)我国县级行政单位开始于(  )
A.西周 B.秦国 C.秦朝 D.汉朝
【答案】B
【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的秦国实行商鞅变法,建立县制。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行政,难度较小,重在识记。
二、主观题
11.(2020八上·镇海期中)人类文明在变革中探索前进,在变革中铸就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强国之变】这注定是影响中国千年的变法,因为这场变法,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才有以后秦朝统一六国,才有以后的“百代皆行秦制”。
【民主之变】该城邦执政官克里斯提尼进行改革,基本铲除了旧贵族的政治特权,扩大了公 民权利,确定了新的民主政治制度,对今天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
【仿效之变】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的制度推行改革,把日本历史推入一个新时代。
(1)材料中的变法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并举出其内容中影响至今的一项。
(2)“该城邦”指的是哪一城邦?并举出其除了政治领域外的一项成就(文化科技等方面)
(3)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事件?这之后日本成为了一个怎样的国家?
(4)三个变法的结果共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1)商鞅变法; 建立县制
(2)雅典; 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亚里士多德创立了物理学、植物 学、动物学和逻辑学等学科体系;荷马加工整理《荷马史诗》;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马拉 松比赛的发源地等。
(3)大化改新; 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或封建国家
(4)改革是强国之路
【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大化改新;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商鞅变法中,建立县制,对我国今天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根据“ 执政官克里斯提尼进行改革”可知,该城邦是雅典城邦。在文化、科技、体育等领域的成就,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3)根据所学知识和题意可知,“ 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的制度推行改革”指的是日本的大化改新。从此日本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4)综合以上信息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雅典通过改革确立了民主政治制度,日本通过大化改新确立了封建制度。由此可知,改革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故答案为(1) 商鞅变法; 建立县制
(2) 雅典; 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亚里士多德创立了物理学、植物 学、动物学和逻辑学等学科体系;荷马加工整理《荷马史诗》;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马拉 松比赛的发源地等。
(3) 大化改新; 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或封建国家
(4) 改革是强国之路
【点评】本题以改革为主线,通过不同的事例证明顺应潮流的改革推动社会发展。难度适中,注重综合分析。
12.(2020八上·镇海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民生问题是每年“两会”的焦点,国家主席习近平曾提出:“民生工作面广量大,具有稳定性、延续性、累积性等特点,要坚持不懈一件一件办,要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
材料三:酒驾一般分为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每百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毫升,就属于醉酒驾车,酒驾是一种极为危险的行为。
(1)请说一说A、B、C三位人物分别代表哪一学派?
(2)材料二最能体现出材料一中哪位思想家的主张(写字母)?请写出这位思想家在政治或者教育方面主张有哪些(请举两点)?
(3)请选择材料二中任何一位人物并结合他的思想主张,谈谈该采取怎样的举措来治理材料三中醉酒驾车现象。
【答案】(1)A:道家;B:儒家;C:法家
(2)B;
主张:“仁”;为政以德或以德治国;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等等
(3)老子:崇尚自然,主张无为,对醉酒驾车行为,顺其自然,等他们遭受严重后果会自己改正的;
孔子:强调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克己复礼,要求人们自律,主张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韩非子:强调依法治国,会主张制定完善的法律,强迫人们遵守,并严格执法,依法严惩醉酒驾驶行为。
【知识点】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1)根据“无为”可知是道家学派老子的观点,“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是儒家孔子的观点,“君主加强自己的权力”主张君主权威是法家韩非子的观点。
(2)材料二的观点是重视民生问题,注重以民为本,与儒家观点不谋而合。关于孔子的主张,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3)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老子主张无为,对于酒驾等行为顺其自然,通过接受法律制裁认识并改正自己的行为。
孔子主张以德教化人民,对酒驾等行为,通过德治即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自觉遵守规则。
韩非子的主张是法治,通过法律的强制性迫使人们遵守规则。
故答案为:(1) A:道家;B:儒家;C:法家
(2) B;主张:“仁”;为政以德或以德治国;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等等
(3) 老子:崇尚自然,主张无为,对醉酒驾车行为,顺其自然,等他们遭受严重后果会自己改正的;
孔子:强调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克己复礼,要求人们自律,主张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韩非子:强调依法治国,会主张制定完善的法律,强迫人们遵守,并严格执法,依法严惩醉酒驾驶行为。
【点评】本题考查百家争鸣,难度略大,尤其是(3)问,将其思想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1 / 1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元前5世纪,古代中国与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最能代表当时东西方文明高度发展的成就是(  )
A.青铜技术罗马法 B.皇帝制度民主制度
C.甲骨文金字塔 D.百家争鸣民主制度
2.(2020八上·镇海期中)如果让你组织“西方文明之源”的主题探究活动,下面不宜纳入的是(  )
A.伯里克利 B.《十二铜表法》
C.象形文字 D.亚里士多德
3.(2020八上·镇海期中)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古代希腊,你可能做到的事情是(  )
①看到有人领取观剧津贴,到大剧院看剧 ②在街上看到扛着“法西斯”的扈从
③和查理大帝讨论国家大事 ④欣赏奥林匹克运动会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
4.(2020八上·镇海期中)“元首”一词是首席元老和国家第一公民的意思。以下最早获得这一称谓的是(  )
A.伯里克利 B.屋大维 C.凯撒 D.亚历山大
5.曾把地中海称为“小澡盆”的疆域范围,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古代大帝国是(  )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查理曼帝国
6.(2020八上·镇海期中)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主要贡献包括(  )
①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②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媒介
③翻译了许多希腊著作 ④汇编成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2017八上·台州期中)宗教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先后顺序分别是(  )
A.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B.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C.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 D.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8.下列关于日本武士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是日本庄园主蓄养的私人武装力量
②听命于天皇的国家军队
③日本自古就有武士阶层
④在日本历史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9.(2020八上·镇海期中)下列关于下图历史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B.这次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C.刘邦领导了这次起义,并建立汉朝
D.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农民戍边途中遇雨
10.(2020八上·镇海期中)我国县级行政单位开始于(  )
A.西周 B.秦国 C.秦朝 D.汉朝
二、主观题
11.(2020八上·镇海期中)人类文明在变革中探索前进,在变革中铸就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强国之变】这注定是影响中国千年的变法,因为这场变法,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才有以后秦朝统一六国,才有以后的“百代皆行秦制”。
【民主之变】该城邦执政官克里斯提尼进行改革,基本铲除了旧贵族的政治特权,扩大了公 民权利,确定了新的民主政治制度,对今天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
【仿效之变】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的制度推行改革,把日本历史推入一个新时代。
(1)材料中的变法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并举出其内容中影响至今的一项。
(2)“该城邦”指的是哪一城邦?并举出其除了政治领域外的一项成就(文化科技等方面)
(3)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事件?这之后日本成为了一个怎样的国家?
(4)三个变法的结果共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2.(2020八上·镇海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民生问题是每年“两会”的焦点,国家主席习近平曾提出:“民生工作面广量大,具有稳定性、延续性、累积性等特点,要坚持不懈一件一件办,要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
材料三:酒驾一般分为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每百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毫升,就属于醉酒驾车,酒驾是一种极为危险的行为。
(1)请说一说A、B、C三位人物分别代表哪一学派?
(2)材料二最能体现出材料一中哪位思想家的主张(写字母)?请写出这位思想家在政治或者教育方面主张有哪些(请举两点)?
(3)请选择材料二中任何一位人物并结合他的思想主张,谈谈该采取怎样的举措来治理材料三中醉酒驾车现象。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百家争鸣;西方文明的摇篮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东西方文明成就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世纪,中国处在春秋战国时期,西方是古希腊文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急剧变化,面对各种问题,许多思想家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古希腊包括斯巴达和雅典两个城邦,雅典拥有比较健全的民主政治,特别是在伯里克利当政时,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东西方文明成就的识记。
2.【答案】C
【知识点】西方文明的摇篮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象形文字是古代埃及的文明。A、B、D是古代西方文明。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西方文明的有关内容,难度较小,准确识记即可。
3.【答案】C
【知识点】西方文明的摇篮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内容可知,①和④是古达希腊的文明。②是古代罗马的文明,③是发生在古代欧洲。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希腊的文明,难度较小,准确识记不同区域的不同文明。
4.【答案】B
【知识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7年屋大维自称元首,是最早获得这一称谓的人。A、C、D都不是元首。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西方古典文明,难度不大,正确识记即可。
5.【答案】A
【知识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
【解析】【分析】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曾把地中海称为“小澡盆”的疆域范围,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古代大帝国是罗马帝国。
A项罗马帝国曾把地中海称为“小澡盆”的疆域范围,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罗马帝国,需要灵活运用罗马帝国的扩张与疆域。
6.【答案】C
【知识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人促进了数字的传播。故①不符合题意,②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阿拉伯文化,难度较小。正确区分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和传播者。
7.【答案】D
【知识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古代印度及佛教;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他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三大宗教产生时间的识记。
8.【答案】A
【知识点】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武士的雏形是在日本平安时代律令体制下产生的武官,最初是日本恒武天皇为了巩固政权而设立的。在平安时代以前,除了奴隶,所有的的壮丁都有责任和义务成为被天皇募兵的对象。直到明治维新,武士都是统治日本社会的支配力量,而他们从体制、职能上看,更类似西方的封建领主和骑士,与一般的亚洲国家存在差异。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日本武士的内容,结合教材,通过课外的日本的历史知识来了解日本武士的发展。
9.【答案】A
【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图片反映的是陈胜吴广起义。
A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故A符合题意。
B项羽领导的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故B排除。
C起义的领导人是陈胜、吴广。故C排除。
D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统治者的暴政,故D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秦末农民起义,难度小,正确识记并区分农民起义的地位。
10.【答案】B
【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的秦国实行商鞅变法,建立县制。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行政,难度较小,重在识记。
11.【答案】(1)商鞅变法; 建立县制
(2)雅典; 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亚里士多德创立了物理学、植物 学、动物学和逻辑学等学科体系;荷马加工整理《荷马史诗》;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马拉 松比赛的发源地等。
(3)大化改新; 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或封建国家
(4)改革是强国之路
【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大化改新;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商鞅变法中,建立县制,对我国今天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根据“ 执政官克里斯提尼进行改革”可知,该城邦是雅典城邦。在文化、科技、体育等领域的成就,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3)根据所学知识和题意可知,“ 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的制度推行改革”指的是日本的大化改新。从此日本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4)综合以上信息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雅典通过改革确立了民主政治制度,日本通过大化改新确立了封建制度。由此可知,改革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故答案为(1) 商鞅变法; 建立县制
(2) 雅典; 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亚里士多德创立了物理学、植物 学、动物学和逻辑学等学科体系;荷马加工整理《荷马史诗》;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马拉 松比赛的发源地等。
(3) 大化改新; 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或封建国家
(4) 改革是强国之路
【点评】本题以改革为主线,通过不同的事例证明顺应潮流的改革推动社会发展。难度适中,注重综合分析。
12.【答案】(1)A:道家;B:儒家;C:法家
(2)B;
主张:“仁”;为政以德或以德治国;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等等
(3)老子:崇尚自然,主张无为,对醉酒驾车行为,顺其自然,等他们遭受严重后果会自己改正的;
孔子:强调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克己复礼,要求人们自律,主张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韩非子:强调依法治国,会主张制定完善的法律,强迫人们遵守,并严格执法,依法严惩醉酒驾驶行为。
【知识点】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1)根据“无为”可知是道家学派老子的观点,“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是儒家孔子的观点,“君主加强自己的权力”主张君主权威是法家韩非子的观点。
(2)材料二的观点是重视民生问题,注重以民为本,与儒家观点不谋而合。关于孔子的主张,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3)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老子主张无为,对于酒驾等行为顺其自然,通过接受法律制裁认识并改正自己的行为。
孔子主张以德教化人民,对酒驾等行为,通过德治即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自觉遵守规则。
韩非子的主张是法治,通过法律的强制性迫使人们遵守规则。
故答案为:(1) A:道家;B:儒家;C:法家
(2) B;主张:“仁”;为政以德或以德治国;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等等
(3) 老子:崇尚自然,主张无为,对醉酒驾车行为,顺其自然,等他们遭受严重后果会自己改正的;
孔子:强调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克己复礼,要求人们自律,主张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韩非子:强调依法治国,会主张制定完善的法律,强迫人们遵守,并严格执法,依法严惩醉酒驾驶行为。
【点评】本题考查百家争鸣,难度略大,尤其是(3)问,将其思想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