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第三次质量分析检测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20九上·镇海月考)“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维新思想开始传播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学校D.民主科学思想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2.(2020九上·镇海月考)李大钊称赞它是一场爱国运动;历史学家把它视为分水岭,将“旧民主”时期和“新民主”时期分开。材料中“它”指的是( )A.五四运动 B.中共诞生 C.国民革命 D.北伐战争3.(2020九上·镇海月考)“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与材料描述有关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4.(2020九上·镇海月考)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光辉的斗争实践,生动诠释了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原因。井冈山光辉的斗争实践有( )①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②进行了北伐战争③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④发动了南昌起义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5.(2020九上·镇海月考)某中学计划暑期组织学生游学,计划之一是“重走长征路”,请你为学校选择最合适的游学路线( )A.上海—遵义—西安—吴起镇 B.上海—瑞金—武汉—吴起镇C.瑞金—武汉—西安—会宁 D.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6.(2020九上·镇海月考)图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载体。根据右图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 )A.全面内战爆发时 B.战略反攻开始前C.三大战役进行中 D.渡江战役结束后7.(2020九上·镇海月考)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和核心领导成员。请你选出他曾经参与的历史活动( )①出席中共“一大” ②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③领导南昌起义④参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⑤指挥百团大战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8.(2020九上·镇海月考)1941 年罗斯福宣布“美国决心在可能的范围之内,全力援助苏联”。同年 9 月 29 日至 10月 1 日,苏美英三国代表团在莫斯科签订了在短期内向苏联提供援助的议定书。上述情况出现的背景是( )A.苏德战争爆发 B.太平洋战争爆发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D.雅尔塔会议召开9.(2020九上·镇海月考)下列图片反映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其共同主题是( )A.德国逞凶——战争全面爆发 B.日本偷袭——太平洋战争爆发C.同盟反攻——战争出现转机 D.德日投降——战争的最终胜利10.(2020九上·镇海月考)2020 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各国团结应对疫情。回顾二战,为抗击共同敌人,各国相互合作,协同作战开始于( )A.《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B.开罗会议的召开C.《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D.《波茨坦公告》的发布二、非选择题11.(2020九上·镇海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历史时期 代表人物(群体) 重大事件① 张之洞 建立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辛亥革命 革命党人 ②北伐战争 ③ 攻占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抗日战争 中国军队 武汉会战材料二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摘编自《新陈代谢》(1912 年3 月 5 日的《时报》)材料三 1919 年 10 月 10 日,在纪念武昌起义 8 周年之际,面对国内军阀割据的现实,孙中山不无哀痛地说:“革命军起矣,民国由之立矣,但革命之事业尚未成功也,革命之目的尚未达到也。”……——摘编自张晨怡《教科书里没有的民国史》(1)材料一为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武汉近代史”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请你在表格①②③处填上相应的内容,帮助他们完成学习成果。(2)根据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不得摘抄原文)(3)根据材料三,说明孙中山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综合材料二、三,谈谈你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事件。12.(2020九上·镇海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我虽一时不能回家, 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来奋斗,请相信这一道是光明的、伟大的……卢沟桥事件后,迄今已两个多月了……我们将以游击运动战的姿势,出动于敌人之前后左右各个方面,配合友军粉碎日敌的进攻……——1937 年左权写给叔父的家书材料三:太平洋战争的结束开创了东亚的一个新时代。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斗争,取代了日本的主导国家地位,从战前的半殖民地状态一跃而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在其近代历史上,中国的国际威望从严没有像此刻那样崇高。——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 中国的奋斗》(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幅图片与中国抗日战争的关系。(2)列举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配合友军粉碎日敌进攻”的一例战役。(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从战前的半殖民地状态一跃而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的理由。13.(2020九上·镇海月考)标语口号往往是时代的产物,印记着我们曾走过的岁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标语口号(1921 1949 年)。历史时期 典型标语口号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 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打倒军阀,打倒列强……①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工农武装割据……抗日战争时期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兵民是胜利之本……② 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建国初期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资料来源:《老标语——中国墙壁上的历史》《百年中国口号解说》《标语口号文化透视》等。材料二 1943 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这首歌曲唱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使“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成为当时的典型标语。1950 年,毛泽东同志认为,“没有共产党的时候,中国早就有了”,建议在“中国”二字前面加一个“新”字。一字之加,更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历程和历史功绩。——曹显钰《安徽日报》材料一中的相关标语口号论证这一观点。(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层次清晰)1931 年 9 月 19 日晨,日军进攻沈 七七事变时在防御工事内的中国士兵(1)根据典型标语口号判断①②两处的历史时期。(2)列举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作出的努力。(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一句歌词,也是一句标语,更是一部史诗。请任选 2条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新文化运动【解析】【分析】据“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可知,这反映的是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ABC三项都不是题干材料反映的实质,不符合题意;D项民主科学思想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是题干材料反映的实质,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2.【答案】A【知识点】五四运动【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它”指的是五四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项五四运动是题干材料中“它”所指的事件,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3.【答案】A【知识点】中国共产党成立【解析】【分析】“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是指中共一大的召开。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又转移到南湖的一游船上继续召开。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A项中共“一大”与材料描述有关,符合题意;BCD三项与材料描述无关,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史实。4.【答案】B【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分析】依据“井冈山光辉的斗争实践”可知,A符合题意。1927年,毛泽东秋收起义后进军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这些都是“井冈山光辉的斗争实践”。B项①③是井冈山光辉的斗争实践,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井冈山光辉的斗争实践”的内容及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重点掌握“井冈山光辉的斗争实践”的内容,其内容包括毛泽东秋收起义后进军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和朱德、陈毅率领部队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5.【答案】D【知识点】红军长征【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过程为:1934年10月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突破湘江四道封锁线-渡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挢-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ABC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没有经过上海、西安和武汉,不符合题意;D项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是最合适的游学路线,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红军长征,要求具备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6.【答案】C【知识点】三大战役【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图片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是在1948年11月,此时,正在进行三大战役。A项全面内战爆发时是在年,与题干图片时间“1948年11月”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战略反攻开始前是在1947年,与题干图片时间“1948年11月”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三大战役进行中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开始占据优势,符合题意;D项渡江战役结束后是在1949年,与题干图片时间“1948年11月”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图表的能力。准确解读历史图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答案】B【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西安事变【解析】【分析】据所学知,周恩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他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领导南昌起义、参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周恩来没有出席中共“一大”,指挥百团大战的是彭德怀。B项②③④是周恩来曾经参与的历史活动,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周恩来的相关事迹。注意识记周恩来的主要活动与贡献。8.【答案】A【知识点】二战规模的扩大(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解析】【分析】依据题干“1941年”“同年9月29日至10月1日”结合所学可知,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德军长驱直入,很快便进攻到莫斯科郊区。在危急时刻,苏联军民进行了顽强抵抗,最终取得了胜利。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标志着德军闪电战的失败与“不可战胜”神话的破灭。A项苏德战争爆发是题干情况出现的背景,符合题意;B项太平洋战争爆发不是题干情况出现的背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不符合题意;C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不是题干情况出现的背景,1942年1月,美、中、苏、英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不符合题意;D项雅尔塔会议召开不是题干情况出现的背景,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要求具备准确识记基础知识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9.【答案】C【知识点】大战的转折【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斯大林格勒战役是欧洲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阿拉曼战役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因此战略意义上看相似的一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中途岛战役,三次战役均是二战中的转折性战役,故同盟反攻--战争出现转机符合题意。ABD三项和题干图片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同盟反攻——战争出现转机是题干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中途岛战役的意义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识记二战中的转折性战役及其意义。10.【答案】C【知识点】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解析】【分析】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美国、英国、苏联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才能做出正确选择。11.【答案】(1)①洋务运动。 ②武昌起义。③叶挺(独立团)。(2)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促进社会习俗的变革。(3)孙中山:辛亥革命并未完全成功。评价:全面地、客观地、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历史地。【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辛亥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信息“张之洞”“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 结合题干要求“武汉近代史”和所学知识即可完成此处表格填写。“张之洞”是洋务运动的代表,在武汉建立汉阳铁厂;“辛亥革命”是革命党人在武汉发动的武昌起义;“北伐战争”中叶挺独立团在武汉攻占汀泗桥和贺胜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展开了武汉会战。(2)根据材料内容“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剪发兴,辫子.... ,通过“成”“灭”,“兴”“灭”的对比,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促进社会习俗的变革。(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内容“革命之事业尚未成功也,革命之目的尚未达到也”,可以得出孙中山认为辛亥革命没有完全成功。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主要从积极方面评价辛亥革命,材料三则认为辛亥革命没有完全成功,提示我们评价历史事件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要全面辩证地分析。故答案为:(1)①洋务运动。 ②武昌起义。③叶挺(独立团)。(2)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促进社会习俗的变革。(3)孙中山:辛亥革命并未完全成功。评价:全面地、客观地、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历史地。【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12.【答案】(1)关系: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抗战的开始;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2)战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3)理由: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析】【分析】(1)材料一两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2)1937年9月上旬,为配合第二战区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八路军115师开赴平型关,取得了平型关大捷,有力配合了第二战区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3)中国的抗日战争牵制了大量的日军,有力的支援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中国参与了联合国创建,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故答案为:(1)关系: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抗战的开始;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2)战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3)理由: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图片和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平型关大捷、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平型关大捷、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13.【答案】(1)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十年内战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②解放战争时期。(2)①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②1935 年 12 月 9 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青年学生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抗日救亡民主运动达到新高潮;③1936 年,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④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人民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不久,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①“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反映了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②“打倒军阀,打倒列强”体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的胜利进军,沉重打击了列强和国内军阀,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③“工农武装割据”反映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逐步解决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映了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的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⑤中国共产党担负着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⑥“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通过解放战争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建立新中国。⑦“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综上所述,28 年艰苦卓绝的新主主义革命验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内战的爆发【解析】【分析】(1)“政权是由枪杆中取得”是毛泽东在1927年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1927年——1937年,正处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有430万人,装备精良,并有空军、舰艇以及美国的大量援助;中国共产党只有127万人,基本上是“小米加步枪”,没有飞机、坦克,大炮很少;这时,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最终中国共产党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2)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主张抗日,反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表明团结抗日的诚意,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发表抗日通电,所领导的武装编入国民革命军序列。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3)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任选2条加以说明即可。故答案为:(1)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十年内战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②解放战争时期。(2)①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②1935 年 12 月 9 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青年学生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抗日救亡民主运动达到新高潮;③1936 年,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④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人民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不久,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①“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反映了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②“打倒军阀,打倒列强”体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的胜利进军,沉重打击了列强和国内军阀,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③“工农武装割据”反映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逐步解决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映了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的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⑤中国共产党担负着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⑥“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通过解放战争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建立新中国。⑦“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综上所述,28 年艰苦卓绝的新主主义革命验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围绕“不同历史时期的标语”,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要求学生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 / 1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第三次质量分析检测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20九上·镇海月考)“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维新思想开始传播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学校D.民主科学思想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答案】D【知识点】新文化运动【解析】【分析】据“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可知,这反映的是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ABC三项都不是题干材料反映的实质,不符合题意;D项民主科学思想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是题干材料反映的实质,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2.(2020九上·镇海月考)李大钊称赞它是一场爱国运动;历史学家把它视为分水岭,将“旧民主”时期和“新民主”时期分开。材料中“它”指的是( )A.五四运动 B.中共诞生 C.国民革命 D.北伐战争【答案】A【知识点】五四运动【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它”指的是五四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项五四运动是题干材料中“它”所指的事件,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3.(2020九上·镇海月考)“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与材料描述有关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答案】A【知识点】中国共产党成立【解析】【分析】“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是指中共一大的召开。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又转移到南湖的一游船上继续召开。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A项中共“一大”与材料描述有关,符合题意;BCD三项与材料描述无关,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史实。4.(2020九上·镇海月考)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光辉的斗争实践,生动诠释了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原因。井冈山光辉的斗争实践有( )①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②进行了北伐战争③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④发动了南昌起义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答案】B【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分析】依据“井冈山光辉的斗争实践”可知,A符合题意。1927年,毛泽东秋收起义后进军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这些都是“井冈山光辉的斗争实践”。B项①③是井冈山光辉的斗争实践,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井冈山光辉的斗争实践”的内容及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重点掌握“井冈山光辉的斗争实践”的内容,其内容包括毛泽东秋收起义后进军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和朱德、陈毅率领部队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5.(2020九上·镇海月考)某中学计划暑期组织学生游学,计划之一是“重走长征路”,请你为学校选择最合适的游学路线( )A.上海—遵义—西安—吴起镇 B.上海—瑞金—武汉—吴起镇C.瑞金—武汉—西安—会宁 D.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答案】D【知识点】红军长征【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过程为:1934年10月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突破湘江四道封锁线-渡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挢-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ABC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没有经过上海、西安和武汉,不符合题意;D项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是最合适的游学路线,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红军长征,要求具备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6.(2020九上·镇海月考)图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载体。根据右图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 )A.全面内战爆发时 B.战略反攻开始前C.三大战役进行中 D.渡江战役结束后【答案】C【知识点】三大战役【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图片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是在1948年11月,此时,正在进行三大战役。A项全面内战爆发时是在年,与题干图片时间“1948年11月”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战略反攻开始前是在1947年,与题干图片时间“1948年11月”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三大战役进行中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开始占据优势,符合题意;D项渡江战役结束后是在1949年,与题干图片时间“1948年11月”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图表的能力。准确解读历史图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2020九上·镇海月考)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和核心领导成员。请你选出他曾经参与的历史活动( )①出席中共“一大” ②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③领导南昌起义④参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⑤指挥百团大战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答案】B【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西安事变【解析】【分析】据所学知,周恩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他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领导南昌起义、参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周恩来没有出席中共“一大”,指挥百团大战的是彭德怀。B项②③④是周恩来曾经参与的历史活动,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周恩来的相关事迹。注意识记周恩来的主要活动与贡献。8.(2020九上·镇海月考)1941 年罗斯福宣布“美国决心在可能的范围之内,全力援助苏联”。同年 9 月 29 日至 10月 1 日,苏美英三国代表团在莫斯科签订了在短期内向苏联提供援助的议定书。上述情况出现的背景是( )A.苏德战争爆发 B.太平洋战争爆发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D.雅尔塔会议召开【答案】A【知识点】二战规模的扩大(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解析】【分析】依据题干“1941年”“同年9月29日至10月1日”结合所学可知,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德军长驱直入,很快便进攻到莫斯科郊区。在危急时刻,苏联军民进行了顽强抵抗,最终取得了胜利。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标志着德军闪电战的失败与“不可战胜”神话的破灭。A项苏德战争爆发是题干情况出现的背景,符合题意;B项太平洋战争爆发不是题干情况出现的背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不符合题意;C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不是题干情况出现的背景,1942年1月,美、中、苏、英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不符合题意;D项雅尔塔会议召开不是题干情况出现的背景,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要求具备准确识记基础知识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9.(2020九上·镇海月考)下列图片反映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其共同主题是( )A.德国逞凶——战争全面爆发 B.日本偷袭——太平洋战争爆发C.同盟反攻——战争出现转机 D.德日投降——战争的最终胜利【答案】C【知识点】大战的转折【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斯大林格勒战役是欧洲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阿拉曼战役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因此战略意义上看相似的一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中途岛战役,三次战役均是二战中的转折性战役,故同盟反攻--战争出现转机符合题意。ABD三项和题干图片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同盟反攻——战争出现转机是题干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中途岛战役的意义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识记二战中的转折性战役及其意义。10.(2020九上·镇海月考)2020 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各国团结应对疫情。回顾二战,为抗击共同敌人,各国相互合作,协同作战开始于( )A.《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B.开罗会议的召开C.《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D.《波茨坦公告》的发布【答案】C【知识点】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解析】【分析】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美国、英国、苏联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才能做出正确选择。二、非选择题11.(2020九上·镇海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历史时期 代表人物(群体) 重大事件① 张之洞 建立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辛亥革命 革命党人 ②北伐战争 ③ 攻占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抗日战争 中国军队 武汉会战材料二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摘编自《新陈代谢》(1912 年3 月 5 日的《时报》)材料三 1919 年 10 月 10 日,在纪念武昌起义 8 周年之际,面对国内军阀割据的现实,孙中山不无哀痛地说:“革命军起矣,民国由之立矣,但革命之事业尚未成功也,革命之目的尚未达到也。”……——摘编自张晨怡《教科书里没有的民国史》(1)材料一为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武汉近代史”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请你在表格①②③处填上相应的内容,帮助他们完成学习成果。(2)根据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不得摘抄原文)(3)根据材料三,说明孙中山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综合材料二、三,谈谈你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答案】(1)①洋务运动。 ②武昌起义。③叶挺(独立团)。(2)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促进社会习俗的变革。(3)孙中山:辛亥革命并未完全成功。评价:全面地、客观地、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历史地。【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辛亥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信息“张之洞”“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 结合题干要求“武汉近代史”和所学知识即可完成此处表格填写。“张之洞”是洋务运动的代表,在武汉建立汉阳铁厂;“辛亥革命”是革命党人在武汉发动的武昌起义;“北伐战争”中叶挺独立团在武汉攻占汀泗桥和贺胜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展开了武汉会战。(2)根据材料内容“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剪发兴,辫子.... ,通过“成”“灭”,“兴”“灭”的对比,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促进社会习俗的变革。(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内容“革命之事业尚未成功也,革命之目的尚未达到也”,可以得出孙中山认为辛亥革命没有完全成功。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主要从积极方面评价辛亥革命,材料三则认为辛亥革命没有完全成功,提示我们评价历史事件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要全面辩证地分析。故答案为:(1)①洋务运动。 ②武昌起义。③叶挺(独立团)。(2)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促进社会习俗的变革。(3)孙中山:辛亥革命并未完全成功。评价:全面地、客观地、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历史地。【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12.(2020九上·镇海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我虽一时不能回家, 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来奋斗,请相信这一道是光明的、伟大的……卢沟桥事件后,迄今已两个多月了……我们将以游击运动战的姿势,出动于敌人之前后左右各个方面,配合友军粉碎日敌的进攻……——1937 年左权写给叔父的家书材料三:太平洋战争的结束开创了东亚的一个新时代。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斗争,取代了日本的主导国家地位,从战前的半殖民地状态一跃而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在其近代历史上,中国的国际威望从严没有像此刻那样崇高。——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 中国的奋斗》(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幅图片与中国抗日战争的关系。(2)列举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配合友军粉碎日敌进攻”的一例战役。(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从战前的半殖民地状态一跃而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的理由。【答案】(1)关系: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抗战的开始;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2)战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3)理由: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析】【分析】(1)材料一两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2)1937年9月上旬,为配合第二战区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八路军115师开赴平型关,取得了平型关大捷,有力配合了第二战区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3)中国的抗日战争牵制了大量的日军,有力的支援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中国参与了联合国创建,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故答案为:(1)关系: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抗战的开始;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2)战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3)理由: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图片和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平型关大捷、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平型关大捷、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13.(2020九上·镇海月考)标语口号往往是时代的产物,印记着我们曾走过的岁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标语口号(1921 1949 年)。历史时期 典型标语口号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 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打倒军阀,打倒列强……①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工农武装割据……抗日战争时期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兵民是胜利之本……② 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建国初期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资料来源:《老标语——中国墙壁上的历史》《百年中国口号解说》《标语口号文化透视》等。材料二 1943 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这首歌曲唱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使“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成为当时的典型标语。1950 年,毛泽东同志认为,“没有共产党的时候,中国早就有了”,建议在“中国”二字前面加一个“新”字。一字之加,更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历程和历史功绩。——曹显钰《安徽日报》材料一中的相关标语口号论证这一观点。(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层次清晰)1931 年 9 月 19 日晨,日军进攻沈 七七事变时在防御工事内的中国士兵(1)根据典型标语口号判断①②两处的历史时期。(2)列举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作出的努力。(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一句歌词,也是一句标语,更是一部史诗。请任选 2条【答案】(1)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十年内战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②解放战争时期。(2)①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②1935 年 12 月 9 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青年学生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抗日救亡民主运动达到新高潮;③1936 年,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④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人民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不久,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①“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反映了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②“打倒军阀,打倒列强”体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的胜利进军,沉重打击了列强和国内军阀,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③“工农武装割据”反映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逐步解决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映了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的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⑤中国共产党担负着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⑥“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通过解放战争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建立新中国。⑦“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综上所述,28 年艰苦卓绝的新主主义革命验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内战的爆发【解析】【分析】(1)“政权是由枪杆中取得”是毛泽东在1927年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1927年——1937年,正处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有430万人,装备精良,并有空军、舰艇以及美国的大量援助;中国共产党只有127万人,基本上是“小米加步枪”,没有飞机、坦克,大炮很少;这时,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最终中国共产党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2)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主张抗日,反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表明团结抗日的诚意,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发表抗日通电,所领导的武装编入国民革命军序列。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3)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任选2条加以说明即可。故答案为:(1)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十年内战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②解放战争时期。(2)①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②1935 年 12 月 9 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青年学生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抗日救亡民主运动达到新高潮;③1936 年,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④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人民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不久,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①“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反映了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②“打倒军阀,打倒列强”体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的胜利进军,沉重打击了列强和国内军阀,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③“工农武装割据”反映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逐步解决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映了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的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⑤中国共产党担负着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⑥“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通过解放战争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建立新中国。⑦“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综上所述,28 年艰苦卓绝的新主主义革命验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围绕“不同历史时期的标语”,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要求学生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第三次质量分析检测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第三次质量分析检测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