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观察与比较教学目标:1、知道我们能够利用感觉器官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很多事物的不同之处。进行探究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看、听、闻、尝、摸等一系列的方法。2、比较事物的不同之处,进一步巩固对多种感官的认识。3、通过学习,明白同时运用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可以更确切、更全面了解事物。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观察和比较,发现事物的不同之处。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事物的不同之处,认识到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的重要性。教学准备: 生、熟鸡蛋若干、蜂蜜、饮用水、塑料桶、大毛绒玩具、小毛绒玩具、铅笔、橡皮、钥匙、卡片等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班级里谁最高——“最高的人”学生通过看、量等手段来比较个子的高矮。2、师:原来,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我们周围的事物。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节非常有趣的科学课。出示课题——“观察与比较”(利用截屏功能)师:我们齐读一遍好不好?学生齐读“观察与比较”二、新课教授过渡;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可以通过感觉器官,知道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那老师考考大家,谁还记得感觉器官有哪些?学生回忆感觉器官: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手。(利用加分功能)师:回答的非常棒,接下来我们就要利用这些器官来做一些小游戏,从而发现很多事情的不同之处,你们准备好了吗?(一)眼睛准1、教师出示三组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从中找出不同点。不同点依次增多,难度依次加大。2、学生仔细观察并比较两幅图,看谁找得又快又准。(利用抢答功能)3、教师引导并表扬那些找的又快又准的同学,进行加分奖励。(利用加分功能)4、师:刚刚我们是通过哪个感觉器官找出画中的不同点的啊?生:眼睛师:那老师这里还有两幅图,大家快用“小眼睛”看看有什么不同!(利用抢答功能)生:颜色不同(利用加分功能)5、引导完整回答师:回答的没错!现在我们知道了:我通过“眼睛”观察到“颜色”的不同!(利用截屏功能)6、师:那这两幅图还是颜色不同吗?生:形状不同(加分奖励)师:那谁来模仿刚刚的话再来说一次生:我通过“眼睛”观察到“形状”的不同!(利用截屏功能)7、师:我们可以通过眼睛观察到物体的颜色、形状等特点的不同,还可以观察到什么不同?生:大小,长短,高矮,胖瘦,多少等等。(利用副屏板书功能)(二)听得清1、教师引导:刚刚第一关很简单,第二关就有难度了,准备好了吗?2、音频展示:小狗、下雨、学生玩闹的声音。3、师:你们是通过什么感觉器官知道答案的?生:耳朵4、师:原来通过耳朵可以判断出各种不同的声音。那老师这里有四件物品,当它们被扔进塑料桶里,你能根据声音判断出是哪个物体吗?出示器材:塑料桶、毛绒玩具、塑料球、泡沫海绵、金属块。5、测试方法:两人一组,出题的同学把随机选择物品丢进塑料桶,作答的同学背对着塑料桶,根据听到的声音,判断是什么物品扔进了桶里,并说明理由。(利用随机选取功能)5、教师表扬参与的同学,进行加分奖励。(利用加分功能)6、小结:我们可以通过耳朵观察到声音的不同。(利用副屏多显示区域功能)师生互动:清脆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低沉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洪亮的声音?轻微的声音?(三)方法多1、师:恭喜大家顺利进入第三关,在这一关我们将迎来“三杯水”!出示实验材料:三杯不同的水。2、实验要求:将杯子进行排序,并说说为什么这么排?3、两人一组进行合作实验4、实验结束之后,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利用抢答功能)预设:颜色、水位、温度、水量、气味5、小结:原来用不同的手段观察,我们可以观察的更全面,更准确!(利用副屏粘贴区切换功能)(四)小神探1、师:终于我们迎来了最后一关,闯关成功后会有神秘奖励哦2、判断出一堆鸡蛋中唯一的一颗熟鸡蛋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比较出鸡蛋的不同。3、学生提出自己的辨别方法,进行验证。(利用实物投影功能)4、教师小结:同学们的方法真是多种多样,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把熟鸡蛋找出来了。三、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运用了多种感觉器官来观察与比较不同的事物,从而更了解了它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