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岭市团队六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质量监测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温岭市团队六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质量监测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温岭市团队六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质量监测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1.(2020九上·温岭期中)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数据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第一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
持续时间 参与国家 伤亡人数 经济损失
4年多 30多个 3000多万 3000多亿美元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③我们要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由表格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即带来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浩劫,因此我们要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反对战争。①③结论正确。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和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正确,但在题干表格中不能反映。
B项①③结论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注意对表格信息提取,识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2.(2020九上·温岭期中)“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以下可以印证“孙中山先生是资产阶级革命家”的史实是( )
①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②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③创建同盟会,实现了三民主义 ④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是历史结论,不是历史史实,故①错误;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说明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故②正确;1895年孙中山创建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没有实现三民主义,故③错误;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说明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故④正确。
故C②④正确,ABD错误
C项②④是可以印证“孙中山先生是资产阶级革命家”的史实,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孙中山的历史功绩。掌握孙中山的历史功绩。
3.(2020九上·温岭期中)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建国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下面是 1921-1949 年共产党员人数统计表,其中 1937 年后人数不断增长,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
年份 1921 1923 1927 1934 1937 1940 1945 1949
人数 57 432 1万 30万 4万 80万 121万 448万
A.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有关
B.和长征胜利结束、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有关
C.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国共合作有关
D.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展、新中国成立有关
【答案】A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A项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有关解读不正确,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起义军分三路攻打长沙,由于敌人势力强大,起义军损失惨重。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湘赣边境山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星星之火,符合题意;
BCD三项解读都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1937 年后中国共产党人数不断增长的有关因素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需依据题干所给表格,明确中国共产党员人数变化的时间。
4.(2020九上·温岭期中)某同学以14年抗战为题材,制作了“抗战史实示意图”,其中4个序号代表4个事件,序号与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
①“张杨兵谏”
②“血战台儿庄”
③“全民族抵抗的枪声”
④“家园沦陷”
A.② B.④ C.③ D.①
【答案】A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西安事变;“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解析】【分析】据题干图片“抗战史实示意图”及所学知识可知,①“张杨兵谏”与1936年西安事变有关,对应“抗战史实示意图”中的④;②“血战台儿庄”与1938年发生在山东的台儿庄战役有关,对应“抗战史实示意图”中的②;③“全民族抵抗的枪声”与1937年卢沟桥事变有关,对应“抗战史实示意图”中的①;④“家园沦陷”是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之后,对应“抗战史实示意图”中的③。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及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识读图片和解读题干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2020九上·温岭期中)关于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叙述,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九一八事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B.开罗会议申明日本攫取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等归还中国
C.德黑兰会议就战后成立联合国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D.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答案】B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中、美、英三国于1943年冬,在埃及开罗召开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声明盟国将坚持对日作战,直至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并明确规定日本用武力从中国夺去的东北各省、台湾和澎湖列岛,战后必须归还中国。
A项九一八事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表述不正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使得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不符合题意;
B项开罗会议申明日本攫取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等归还中国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C项德黑兰会议就战后成立联合国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表述不正确,雅尔塔会议就战后成立联合国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不符合题意;
D项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表述不正确,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要求理解并掌握基础史实。
6.(2020九上·温岭期中)美国国务院的白皮书说:中华民国政府的失败,“不是因为援助不够,而是中国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下列说法与之意思最为相近的是( )
A.李大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B.毛泽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C.彭德怀:几百年来,西方国家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几门大炮就可侵占一个国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D.陈毅: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答案】D
【知识点】三大战役
【解析】【分析】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是与人民群众对解放战争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人民群众大力支前、人民群众的支援是人民解放军打胜仗,夺取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美国国务院的白皮书说:中华民国政府的失败“不是因为援助不够,……中国的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说法与之意思最为相近的是陈毅: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1948年11月--1949年1月,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统一指挥下,发起了淮海战役,淮海战役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被陈毅司令员评价为“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说明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是淮海战役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ABC三项与题干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陈毅: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与题干意思最为相近,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解放战争的知识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解放战争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7.(2020九上·温岭期中)下列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反侵略战争的是(  )
①百团大战 ②台儿庄战役 ③辽沈战役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大战的转折;三大战役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百团大战;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1943))是二次大战中德国遭到的史无前例惨败的一役,也是欧洲战场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百团大战和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反侵略战争,故①④正确。1938年,进行了台儿庄战役;辽沈战役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但辽沈战役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内战,不是反侵略战役,故②③错误。
B项①④是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反侵略战争,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反侵略战役,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8.(2020九上·温岭期中)武汉,是中国历史名城,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成。面对武汉的新冠疫情钟南山院士表示:“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能印证钟南山院士观点的史实有(  )
①国民革命军击溃军阀吴佩孚的主力,取得北伐的胜利进军
②武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③八七会议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④经过谈判,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②武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错误,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④经过谈判,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与武汉无关,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蒋介石接连三次打电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经过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C项①③能印证钟南山院士观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与武汉有关的历史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基础史实。
9.(2019九上·萧山期中)口号、民谣、诗词等往往有着明显的时代气息,具有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号、民谣、诗词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振兴中华”
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④“路存与存,路亡与亡”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巧渡金沙江——1935年5月; “振兴中华”在1894年由孙中山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反映的是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路存与存,路亡与亡”反映的是1911年爆发的保路运动,所以时间顺序为②④③①。
B项②④③①排列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
10.(2020九上·温岭期中)年代尺是认识历史的工具。以下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段解读正确的(  )
①国共二次合作,共同抵御侵略 ②工农武装割据,寻求新的道路
③北洋军阀统治,政局动荡不安 ④结束百年屈辱,人民当家作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新中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国共二次合作是在1937一1945年 ,①错误;工农武装割据,寻求新的道路,是指1927年开始中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②正确; 1931一1937年是抗日战争时期,③错误;“结束百年屈辱,人民当家作主”是指经过1946一1949年,三年解放战争,成立了新中国,④正确。
C项②④解读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的了解,要求具备图片信息的准确解读与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
11.(2020九上·温岭期中)【救亡图存 振兴中华】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20世纪20年代—30年代的著作或观点
时间 著作或观点
1927年2月 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认为农民是农村革命运动的中坚
1927年8月 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重要论断
1930年1月 撰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出要通过建立和发展红军、游击队和根据地来促进全国革命的高潮。
材料二:新道路
材料三:“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 ——1939年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
(1)根据材料一著作或观点,归纳出中国革命道路的特色所在。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材料二“改变政令” 、“变革人心”的理解。
(3)根据材料三,列举一例史实,论证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法宝”。
【答案】(1)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2)改变政令:辛亥革命;意义: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
专制制度的结束,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变革人心:新文化运动; 意义:让军阀混战中的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从而影响了整个社会。
(3)1924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取得北伐胜利,基本实现全国统一。
【知识点】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中国革命的特色所在,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归纳表格信息。根据“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认为农民是农村革命运动的中坚”可知毛泽东强调农民阶级的重要性,要依靠工农群众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根据“枪杆子里出政权”得出进行武装斗争,武装夺取政权;根据“撰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出要通过建立和发展红军、游击队和根据地来促进全国革命的高潮”可知在井冈山时期,提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根据“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得出积极开展土地革命。
(2)根据材料二年代尺中的“1911年”可知“改变政令”指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根据材料二年代尺中的“1915年”可知“变革人心”指的是新文化运动,使中国在军阀混战中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的解放,深刻地影响了整个社会。
(3)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北伐战争,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胜利;1927年,国民党背叛了革命(南京国民政府屠杀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破坏了革命统一战线,国民革命运动失败。这些说明了“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法宝之一。
故答案为:(1)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2)改变政令:辛亥革命;意义: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变革人心:新文化运动;意义:让军阀混战中的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从而影响了整个社会。
(3)1924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取得北伐胜利,基本实现全国统一。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革命的特色、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法宝”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国革命的特色、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法宝”的相关史实。
12.(2020九上·温岭期中)【珍惜和平 反对战争】战争给人类造成深重的灾难和破坏,至今还给人们留下悲痛的记忆。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西斯国家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空前的战争浩劫,60多个国家参战,20多亿人口卷入其中,下面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二战中的场景。
图1 日军侵入沈阳 图2《联合国家宣言》签字仪式 图3 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材料二:二战期间第一个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
戴安澜(1904—1942)先后参与长城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昆仑关战役。1941年12月参与入缅作战,1942年3月在东瓜保卫战 中为掩护英军撤退殉国,追授陆军中将,美国军团功勋勋章。
材料三: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
战争爆发时 1942年 日本投降时
中国战场 太平洋战场 东南亚 中国战场 太平洋和印度洋战场 中国战场(不含东北) 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
35个师团 10个师团 7个师团 37个师团 15个师团 111多万人 10.9万
1943年美国对华政策是:对中国我们有两个目标。第一是有效的联合作战。第二是承认和树立中国为主要大国,在战时和战后与西方三大盟国俄、英、美并驾齐驱,这既是为了准备一个战后组织,也是为了在东方建立稳定和繁荣。”
(1)图1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带来的后果?请列举中国战场上法西斯暴行和反法西斯的战役各一例。
(2)请从图2 、图3中获取历史信息,并谈谈它们的联系。
(3)结合材料二,分析材料三中美国“承认和树立中国为主要大国”的原因。
【答案】(1)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 实施细菌战、毒气战, 轰炸重庆等后方城市,实施三光(“烧光、杀光、抢光”)政策等 1例即可;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1例即可
(2)中苏美英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
日本无条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
联系: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3)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不仅在国内作战,还根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组织赴缅远征军与日军作战,钳制和重创了缅北、滇西的日军。在反法西斯战争的洪流中,作为东方主战场的中国战场,始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战争的最终胜利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日军罪行;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看中国的地位与作用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要求具备图片信息的提取和知识的灵活运用的能力。第一小问,根据“日军侵入沈阳”可知,这反映的是九一八事变;第二小问,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回答: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2)本题考查《联合国家宣言》和抗日战争的胜利,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图片信息。根据图2可知,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正式结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根据图3可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后,反法西斯各国协调行动,最终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因此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3)本题考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战的有关知识,要求具备解读材料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承认和树立中国为主要大国”是因为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主要表现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不仅在国内作战,还根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组织赴缅远征军与日军作战钳制和重创了缅北、滇西的日军。在反法西斯战争的洪流中,作为东方主战场的中国战场,始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或对战争的最终胜利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故答案为:(1)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 实施细菌战、毒气战, 轰炸重庆等后方城市,实施三光(“烧光、杀光、抢光”)政策等 1例即可;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1例即可。
(2)中苏美英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日本无条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联系: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3)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不仅在国内作战,还根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组织赴缅远征军与日军作战,钳制和重创了缅北、滇西的日军。在反法西斯战争的洪流中,作为东方主战场的中国战场,始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战争的最终胜利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要求具备解读材料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3.(2020九上·温岭期中)【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开拓创新终于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7月23日,毛泽东、 李达、 董必武等人和共产国际派来的马林、尼克尔斯基,以“北大暑期旅行团”的名义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召开会会议。这是一次年轻人的会议,最年长的45岁,最年轻的19岁,平均年龄28岁。
材料二:
(1)这一群年轻人参加的是哪次会议 简析这次会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2)中华儿女在1921年-1949年共28年的革命生涯中,追寻探索,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图片①、图片②、图片③任选两幅,概述这一革命事业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
(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答案】(1)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2)①1924-1927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基本消灭北洋军阀的势力。②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及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红军、革命,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③1937-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3)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②要弘扬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③要重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 。
④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等。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召开会议”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由于叛徒的告密,大会的最后一天改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促进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开展,经过北伐战争,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1937年-1945年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在统一战线的领导下,两党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上相互合作与配合,最终于1945年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全民族抗战的胜利。
(3)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②要弘扬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③要重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 。④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等。
故答案为:(1)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2)①1924-1927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基本消灭北洋军阀的势力。②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及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红军、革命,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③1937-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3)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②要弘扬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③要重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 。
④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并能灵活运用。
1 / 1浙江省温岭市团队六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质量监测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1.(2020九上·温岭期中)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数据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第一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
持续时间 参与国家 伤亡人数 经济损失
4年多 30多个 3000多万 3000多亿美元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③我们要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0九上·温岭期中)“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以下可以印证“孙中山先生是资产阶级革命家”的史实是( )
①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②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③创建同盟会,实现了三民主义 ④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2020九上·温岭期中)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建国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下面是 1921-1949 年共产党员人数统计表,其中 1937 年后人数不断增长,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
年份 1921 1923 1927 1934 1937 1940 1945 1949
人数 57 432 1万 30万 4万 80万 121万 448万
A.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有关
B.和长征胜利结束、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有关
C.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国共合作有关
D.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展、新中国成立有关
4.(2020九上·温岭期中)某同学以14年抗战为题材,制作了“抗战史实示意图”,其中4个序号代表4个事件,序号与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
①“张杨兵谏”
②“血战台儿庄”
③“全民族抵抗的枪声”
④“家园沦陷”
A.② B.④ C.③ D.①
5.(2020九上·温岭期中)关于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叙述,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九一八事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B.开罗会议申明日本攫取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等归还中国
C.德黑兰会议就战后成立联合国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D.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6.(2020九上·温岭期中)美国国务院的白皮书说:中华民国政府的失败,“不是因为援助不够,而是中国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下列说法与之意思最为相近的是( )
A.李大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B.毛泽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C.彭德怀:几百年来,西方国家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几门大炮就可侵占一个国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D.陈毅: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7.(2020九上·温岭期中)下列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反侵略战争的是(  )
①百团大战 ②台儿庄战役 ③辽沈战役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0九上·温岭期中)武汉,是中国历史名城,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成。面对武汉的新冠疫情钟南山院士表示:“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能印证钟南山院士观点的史实有(  )
①国民革命军击溃军阀吴佩孚的主力,取得北伐的胜利进军
②武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③八七会议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④经过谈判,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9.(2019九上·萧山期中)口号、民谣、诗词等往往有着明显的时代气息,具有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号、民谣、诗词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振兴中华”
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④“路存与存,路亡与亡”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10.(2020九上·温岭期中)年代尺是认识历史的工具。以下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段解读正确的(  )
①国共二次合作,共同抵御侵略 ②工农武装割据,寻求新的道路
③北洋军阀统治,政局动荡不安 ④结束百年屈辱,人民当家作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2020九上·温岭期中)【救亡图存 振兴中华】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20世纪20年代—30年代的著作或观点
时间 著作或观点
1927年2月 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认为农民是农村革命运动的中坚
1927年8月 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重要论断
1930年1月 撰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出要通过建立和发展红军、游击队和根据地来促进全国革命的高潮。
材料二:新道路
材料三:“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 ——1939年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
(1)根据材料一著作或观点,归纳出中国革命道路的特色所在。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材料二“改变政令” 、“变革人心”的理解。
(3)根据材料三,列举一例史实,论证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法宝”。
12.(2020九上·温岭期中)【珍惜和平 反对战争】战争给人类造成深重的灾难和破坏,至今还给人们留下悲痛的记忆。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西斯国家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空前的战争浩劫,60多个国家参战,20多亿人口卷入其中,下面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二战中的场景。
图1 日军侵入沈阳 图2《联合国家宣言》签字仪式 图3 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材料二:二战期间第一个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
戴安澜(1904—1942)先后参与长城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昆仑关战役。1941年12月参与入缅作战,1942年3月在东瓜保卫战 中为掩护英军撤退殉国,追授陆军中将,美国军团功勋勋章。
材料三: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
战争爆发时 1942年 日本投降时
中国战场 太平洋战场 东南亚 中国战场 太平洋和印度洋战场 中国战场(不含东北) 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
35个师团 10个师团 7个师团 37个师团 15个师团 111多万人 10.9万
1943年美国对华政策是:对中国我们有两个目标。第一是有效的联合作战。第二是承认和树立中国为主要大国,在战时和战后与西方三大盟国俄、英、美并驾齐驱,这既是为了准备一个战后组织,也是为了在东方建立稳定和繁荣。”
(1)图1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带来的后果?请列举中国战场上法西斯暴行和反法西斯的战役各一例。
(2)请从图2 、图3中获取历史信息,并谈谈它们的联系。
(3)结合材料二,分析材料三中美国“承认和树立中国为主要大国”的原因。
13.(2020九上·温岭期中)【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开拓创新终于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7月23日,毛泽东、 李达、 董必武等人和共产国际派来的马林、尼克尔斯基,以“北大暑期旅行团”的名义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召开会会议。这是一次年轻人的会议,最年长的45岁,最年轻的19岁,平均年龄28岁。
材料二:
(1)这一群年轻人参加的是哪次会议 简析这次会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2)中华儿女在1921年-1949年共28年的革命生涯中,追寻探索,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图片①、图片②、图片③任选两幅,概述这一革命事业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
(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由表格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即带来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浩劫,因此我们要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反对战争。①③结论正确。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和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正确,但在题干表格中不能反映。
B项①③结论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注意对表格信息提取,识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2.【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是历史结论,不是历史史实,故①错误;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说明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故②正确;1895年孙中山创建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没有实现三民主义,故③错误;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说明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故④正确。
故C②④正确,ABD错误
C项②④是可以印证“孙中山先生是资产阶级革命家”的史实,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孙中山的历史功绩。掌握孙中山的历史功绩。
3.【答案】A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A项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有关解读不正确,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起义军分三路攻打长沙,由于敌人势力强大,起义军损失惨重。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湘赣边境山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星星之火,符合题意;
BCD三项解读都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1937 年后中国共产党人数不断增长的有关因素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需依据题干所给表格,明确中国共产党员人数变化的时间。
4.【答案】A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西安事变;“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解析】【分析】据题干图片“抗战史实示意图”及所学知识可知,①“张杨兵谏”与1936年西安事变有关,对应“抗战史实示意图”中的④;②“血战台儿庄”与1938年发生在山东的台儿庄战役有关,对应“抗战史实示意图”中的②;③“全民族抵抗的枪声”与1937年卢沟桥事变有关,对应“抗战史实示意图”中的①;④“家园沦陷”是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之后,对应“抗战史实示意图”中的③。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及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识读图片和解读题干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B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中、美、英三国于1943年冬,在埃及开罗召开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声明盟国将坚持对日作战,直至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并明确规定日本用武力从中国夺去的东北各省、台湾和澎湖列岛,战后必须归还中国。
A项九一八事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表述不正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使得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不符合题意;
B项开罗会议申明日本攫取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等归还中国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C项德黑兰会议就战后成立联合国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表述不正确,雅尔塔会议就战后成立联合国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不符合题意;
D项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表述不正确,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要求理解并掌握基础史实。
6.【答案】D
【知识点】三大战役
【解析】【分析】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是与人民群众对解放战争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人民群众大力支前、人民群众的支援是人民解放军打胜仗,夺取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美国国务院的白皮书说:中华民国政府的失败“不是因为援助不够,……中国的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说法与之意思最为相近的是陈毅: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1948年11月--1949年1月,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统一指挥下,发起了淮海战役,淮海战役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被陈毅司令员评价为“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说明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是淮海战役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ABC三项与题干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陈毅: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与题干意思最为相近,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解放战争的知识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解放战争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7.【答案】B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大战的转折;三大战役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百团大战;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1943))是二次大战中德国遭到的史无前例惨败的一役,也是欧洲战场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百团大战和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反侵略战争,故①④正确。1938年,进行了台儿庄战役;辽沈战役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但辽沈战役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内战,不是反侵略战役,故②③错误。
B项①④是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反侵略战争,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反侵略战役,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8.【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②武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错误,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④经过谈判,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与武汉无关,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蒋介石接连三次打电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经过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C项①③能印证钟南山院士观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与武汉有关的历史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基础史实。
9.【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巧渡金沙江——1935年5月; “振兴中华”在1894年由孙中山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反映的是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路存与存,路亡与亡”反映的是1911年爆发的保路运动,所以时间顺序为②④③①。
B项②④③①排列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
10.【答案】C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新中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国共二次合作是在1937一1945年 ,①错误;工农武装割据,寻求新的道路,是指1927年开始中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②正确; 1931一1937年是抗日战争时期,③错误;“结束百年屈辱,人民当家作主”是指经过1946一1949年,三年解放战争,成立了新中国,④正确。
C项②④解读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的了解,要求具备图片信息的准确解读与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
11.【答案】(1)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2)改变政令:辛亥革命;意义: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
专制制度的结束,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变革人心:新文化运动; 意义:让军阀混战中的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从而影响了整个社会。
(3)1924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取得北伐胜利,基本实现全国统一。
【知识点】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中国革命的特色所在,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归纳表格信息。根据“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认为农民是农村革命运动的中坚”可知毛泽东强调农民阶级的重要性,要依靠工农群众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根据“枪杆子里出政权”得出进行武装斗争,武装夺取政权;根据“撰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出要通过建立和发展红军、游击队和根据地来促进全国革命的高潮”可知在井冈山时期,提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根据“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得出积极开展土地革命。
(2)根据材料二年代尺中的“1911年”可知“改变政令”指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根据材料二年代尺中的“1915年”可知“变革人心”指的是新文化运动,使中国在军阀混战中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的解放,深刻地影响了整个社会。
(3)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北伐战争,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胜利;1927年,国民党背叛了革命(南京国民政府屠杀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破坏了革命统一战线,国民革命运动失败。这些说明了“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法宝之一。
故答案为:(1)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2)改变政令:辛亥革命;意义: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变革人心:新文化运动;意义:让军阀混战中的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从而影响了整个社会。
(3)1924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取得北伐胜利,基本实现全国统一。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革命的特色、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法宝”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国革命的特色、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法宝”的相关史实。
12.【答案】(1)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 实施细菌战、毒气战, 轰炸重庆等后方城市,实施三光(“烧光、杀光、抢光”)政策等 1例即可;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1例即可
(2)中苏美英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
日本无条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
联系: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3)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不仅在国内作战,还根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组织赴缅远征军与日军作战,钳制和重创了缅北、滇西的日军。在反法西斯战争的洪流中,作为东方主战场的中国战场,始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战争的最终胜利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日军罪行;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看中国的地位与作用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要求具备图片信息的提取和知识的灵活运用的能力。第一小问,根据“日军侵入沈阳”可知,这反映的是九一八事变;第二小问,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回答: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2)本题考查《联合国家宣言》和抗日战争的胜利,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图片信息。根据图2可知,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正式结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根据图3可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后,反法西斯各国协调行动,最终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因此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3)本题考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战的有关知识,要求具备解读材料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承认和树立中国为主要大国”是因为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主要表现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不仅在国内作战,还根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组织赴缅远征军与日军作战钳制和重创了缅北、滇西的日军。在反法西斯战争的洪流中,作为东方主战场的中国战场,始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或对战争的最终胜利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故答案为:(1)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 实施细菌战、毒气战, 轰炸重庆等后方城市,实施三光(“烧光、杀光、抢光”)政策等 1例即可;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1例即可。
(2)中苏美英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日本无条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联系: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3)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不仅在国内作战,还根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组织赴缅远征军与日军作战,钳制和重创了缅北、滇西的日军。在反法西斯战争的洪流中,作为东方主战场的中国战场,始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战争的最终胜利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要求具备解读材料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3.【答案】(1)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2)①1924-1927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基本消灭北洋军阀的势力。②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及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红军、革命,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③1937-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3)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②要弘扬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③要重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 。
④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等。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召开会议”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由于叛徒的告密,大会的最后一天改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促进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开展,经过北伐战争,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1937年-1945年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在统一战线的领导下,两党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上相互合作与配合,最终于1945年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全民族抗战的胜利。
(3)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②要弘扬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③要重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 。④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等。
故答案为:(1)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2)①1924-1927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基本消灭北洋军阀的势力。②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及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红军、革命,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③1937-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3)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②要弘扬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③要重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 。
④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并能灵活运用。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