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辛亥革命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政治方向,因此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这主要体现在当时( )A.提出三民主义B.推翻封建制度C.建立民国和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2.(2020九上·鄞州期中)20世纪初,当欧洲逐渐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下的时候,列宁曾热情地称赞“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这里列宁称赞的是( )A. 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气象一新B.十月革命使中国人民看到曙光C.中共成立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D.国共合作推动了大革命的兴起3.(2020九上·鄞州期中)“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味,斗争锋芒直指传统礼教和孔孟儒学。”该材料揭示了新文化运动的( )A.原因 B.性质 C.内容 D.影响4.(2020九上·鄞州期中)“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放射出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下列史实与“这个特别的日子”相关的是(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B.决定发动秋收起义C.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局书记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5.(2020九上·鄞州期中)《毛泽东选集》中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实现全国统一6.(2019九上·绍兴月考)据《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记载: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后,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并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八大7.(2020九上·鄞州期中)一曲悲怆的《松花江上》当年曾传唱大江南北,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之情。它所反映的东北人民的苦难始于(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七七事变8.(2020九上·鄞州期中)以下能佐证“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史论的史实有( )①中国组织远征军赴缅作战 ②美国在中途岛对日作战③中国战场牵制大量日本军力 ④苏联红军开赴中国东北战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2020九上·鄞州期中)下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的《300 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部分),据此可知( )姓名 身份 牺牲时间 牺牲原因白求恩 加拿大和美国援华医疗队医生 1939 年 抢救伤员感染病毒张自忠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 33 集团军总司令 1940 年 枣宜会战左权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副参谋长 1942 年 反“扫荡”戴安澜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五军 200 师师长 1942 年 赴缅参战①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且持续时间最长②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③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④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10.1948年底,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故宫、颐和园等北京古代建筑,避免战争对文物的损坏。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直接关系(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二、非选择题11.(2020九上·鄞州期中)判断题。运用所学知识对下列题目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1)西安事变的发生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判断 理由 (2)新文化运动中,对旧道德、旧礼制的批判最为猛烈的是陈独秀。判断 理由 12.(2020九上·杭州月考)每个时代都有青年勇立潮头,走在前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用欣赏和赞许的眼光看待青年的创新创造,积极支持他们在人生中出彩,为青年取得的成就和成绩点赞、喝彩,让青春成为中华民族生气勃发、高歌猛进的持久风景,让青年英雄成为驱动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1)根据资料卡片1指出青年学生在这场运动中的作用,并结合资料卡片2分析运动主力的变化标志着什么 (2)依据资料卡片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此后中国共产党为挽救民族危亡是怎样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付诸行动的 (3)联系上述材料,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将如何努力成为“驱动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 13.(2020九上·鄞州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刚刚揭开,局部战争渐次显露时,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始终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分成英法、美国、苏联和世界各国人民几股力量,没有形成拳头。德、意、日法西斯虽处劣势,但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他们以有限战争方式,实行各个击破以取得有限目标,先后在东非、东亚——黄安年《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二:(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①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②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联合国家宣言》(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占有绝对优势的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未能遏制法西斯侵略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述《联合国家宣言》的主要内容。(3)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评述《联合国家宣言》。14.(2020九上·鄞州期中)之江大学是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在中国杭州联合创办的一所教会大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扬帆起航】1845 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在宁波创办了“崇信义塾”,这就是之江大学的前身。后来崇信义塾搬到位于同省的杭州,改为育英书院。【砥砺前行】1919 年 5月 6 日,北京学生游行的消息传来,之江大学的学生连夜召开全校学生大会,通报北京运动情况。在之大学生首倡下,浙江的五四运动星火燎原。1937 年 11 月,之江大学1000 多人撤离杭州,先到安徽屯溪,后来迁到重庆。1945 年 8 月,之江大学东归杭州。【涅槃重生】1948 年教育部核准之江大学为综合性大学,这时杭州大中学生爱国热情高涨,反内战、反饥饿运动轰轰烈烈。1949 年 5月 3 日,杭州解放,之江师生欢欣鼓舞。1952 年夏,全国高等院校调整院系,之江大学的院系并入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结束了之江大学 100 余年的历史,从此掀起新中国办学的新纪元。(1)根据材料说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为什么能在宁波创办“崇信义塾”?(2)之江大学的学生参加五四运动受哪些历史因素的影响?请用史实分析之江大学的“西迁”和“东归”的理由。(3)综合上述材料,之江大学100 多年历史见证了近代中国的风雨历程,你会得出哪些结论?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五族共和”【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确立了民主共和制政体,C选项符合题意。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A选项排除。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封建制度在中国的终结,B选项排除。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D选项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辛亥革命的准确把握,《中华民国临时约》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确立了民主共和制政体。2.【答案】A【知识点】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据题干中“20世纪初”“现代中国的政治生活……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拜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前夕爆发的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可见列宁称赞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气象一新。A项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气象一新是列宁称赞的现象,符合题意;BCD三项所述均与题干的时间及具体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3.【答案】C【知识点】新文化运动【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揭示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要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AB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内容是题干材料揭示的对象,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要求具备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4.【答案】A【知识点】中国共产党成立【解析】【分析】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毛泽东等十三名党员参加,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选举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A项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与“这个特别的日子”相关,符合题意;BCD三项与“这个特别的日子”无关,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史实。5.【答案】B【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解析】【分析】据题干关键信息“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巨大的成就”指的是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中,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了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人才。1926年7月进行北伐战争,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A项创办黄埔军校不符合题干主旨,不符合题意;B项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是“巨大的成就”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C项成立南京国民政府是背叛革命的产物,不符合题意;D项实现全国统一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北伐战争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需要准确掌握国民革命的重大事件--黄埔军校创立和北伐战争的情况以及意义。6.【答案】C【知识点】红军长征【解析】【分析】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长征,1935年1月,红军攻占遵义,召开的遵义会议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C项遵义会议是题干材料描述的会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遵义会议及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准确识记遵义会议的史实。7.【答案】A【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是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的;1931年9月18日,日军炸毁了沈阳北郊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局部侵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由此开始。A项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开始了苦难的日子,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史实及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史实。8.【答案】C【知识点】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看中国的地位与作用【解析】【分析】中国组织远征军入缅作战都与中国抗日战争有关,中国战场牵制大量日军,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战场,击败日本关东军,能反映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故①③④正确。美国在中途岛对日作战与中国战场无关,不能反映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故②错误。C项①③④能佐证“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9.【答案】C【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看中国的地位与作用【解析】【分析】从题干表格中的信息可以看出,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③④理解正确;①②在表格中不能体现。C项③④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表格的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表格信息,注意准确识记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10.【答案】C【知识点】三大战役【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故宫、颐和园等北京古代建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平津战役主要在北平和天津,C选项符合题意。辽沈战役主要是在东北,A选项排除。淮海战役主要是以徐州为核心展开的,B选项排除。渡江战役针对的是南京,D选项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津战役,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结合材料中的地点即可判断出是平津战役。11.【答案】(1)错;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错;新文化运动中,对旧道德、旧礼制的批判最为猛烈的是鲁迅【知识点】新文化运动;西安事变【解析】【分析】(1)据所学知,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1918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小说对旧 礼教旧道德进行了猛烈抨击,指出隐藏在封建仁义道德后面的全是“吃人”二字,那些吃人的 人“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故答案为:(1)错;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错;新文化运动中,对旧道德、旧礼制的批判最为猛烈的是鲁迅。【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2)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要求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12.【答案】(1)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2)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后不久,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组织百团大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振奋了人们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勇于实践;服务社会,承担责任,实现人生价值等。【知识点】五四运动;西安事变【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要求具备材料分析与识记能力。资料卡片1可以得出这场运动是五四运动,由此分析青年学生在这场运动中是先锋作用;资料卡片2运动主力是工人阶级,这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2)本题考查国共产党为挽救民族危亡而进行的行动,要求具备材料分析与知识运用的能力。资料卡片3“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反映的是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据此联系中共挽救民族危亡的一系列史实分析作答即可。(3)本题考查新时代青少年的责任担当,要求具备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只要围绕爱国、坚持共产党领导、努力学习和承担责任等分析作答即可。故答案为:(1)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2)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后不久,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组织百团大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振奋了人们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勇于实践;服务社会,承担责任,实现人生价值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13.【答案】(1)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没有联合起来;德意日法西斯狼狈为奸;德意日法西斯采用各个击破的伎俩。(2)主要内容: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相互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法西斯及其附庸。(3)评述:《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最大限度的孤立了法西斯侵略势力;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进程;奠定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知识点】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二战初期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未能遏制法西斯侵略的原因,要求结合所学准确获取、解读概括材料信息。据材料三“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分成英法、美国、苏联和世界各国人民几股力量,没有形成拳头”“德、意、日法西斯……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他们以有限战争方式,实行各个击破以取得有限目标”,结合所学概括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未能联合和法西斯力量勾结、各个击破的伎俩说明其原因。(2)本题考查《联合国家宣言》的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二“①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②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可知《联合国家宣言》的主要内容是: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绝不单独与敌人媾和。(3)本题考查对《联合国家宣言》的评价。《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基础。故答案为:(1)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没有联合起来;德意日法西斯狼狈为奸;德意日法西斯采用各个击破的伎俩。(2)主要内容: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相互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法西斯及其附庸。(3)评述:《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最大限度的孤立了法西斯侵略势力;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进程;奠定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两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二战初期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未能遏制法西斯侵略的原因、《联合国家宣言》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是立足于材料,联系所学分析答案。14.【答案】(1)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宁波为通商口岸。(2)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西迁”: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着全国性抗战的胜利;“东归”: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3)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知识点】鸦片战争;新文化运动;“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南京条约》的有关知识。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规定开放宁波为通商口岸,由此美国基督教长老会才能在宁波创办“崇信义塾”。(2)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主义相关史实,要求具备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主要考查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需要从新文化运动影响和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可知,造成“1937年11月,之江大学1000多人撤离杭州,先到安徽屯溪,后来迁到重庆”是因为1937年全国性抗战爆发,东部地区被日军所控制;迎来了“1945年8月,之江大学东归杭州”是与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有关。(3)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所以说之江大学100多年历史见证了近代中国的风雨历程。故答案为:(1)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宁波为通商口岸。(2)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西迁”: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着全国性抗战的胜利;“东归”: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3)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南京条约》影响、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1 / 1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辛亥革命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政治方向,因此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这主要体现在当时( )A.提出三民主义B.推翻封建制度C.建立民国和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答案】C【知识点】“五族共和”【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确立了民主共和制政体,C选项符合题意。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A选项排除。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封建制度在中国的终结,B选项排除。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D选项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辛亥革命的准确把握,《中华民国临时约》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确立了民主共和制政体。2.(2020九上·鄞州期中)20世纪初,当欧洲逐渐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下的时候,列宁曾热情地称赞“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这里列宁称赞的是( )A. 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气象一新B.十月革命使中国人民看到曙光C.中共成立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D.国共合作推动了大革命的兴起【答案】A【知识点】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据题干中“20世纪初”“现代中国的政治生活……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拜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前夕爆发的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可见列宁称赞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气象一新。A项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气象一新是列宁称赞的现象,符合题意;BCD三项所述均与题干的时间及具体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3.(2020九上·鄞州期中)“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味,斗争锋芒直指传统礼教和孔孟儒学。”该材料揭示了新文化运动的( )A.原因 B.性质 C.内容 D.影响【答案】C【知识点】新文化运动【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揭示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要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AB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内容是题干材料揭示的对象,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要求具备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4.(2020九上·鄞州期中)“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放射出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下列史实与“这个特别的日子”相关的是(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B.决定发动秋收起义C.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局书记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答案】A【知识点】中国共产党成立【解析】【分析】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毛泽东等十三名党员参加,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选举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A项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与“这个特别的日子”相关,符合题意;BCD三项与“这个特别的日子”无关,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史实。5.(2020九上·鄞州期中)《毛泽东选集》中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实现全国统一【答案】B【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解析】【分析】据题干关键信息“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巨大的成就”指的是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中,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了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人才。1926年7月进行北伐战争,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A项创办黄埔军校不符合题干主旨,不符合题意;B项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是“巨大的成就”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C项成立南京国民政府是背叛革命的产物,不符合题意;D项实现全国统一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北伐战争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需要准确掌握国民革命的重大事件--黄埔军校创立和北伐战争的情况以及意义。6.(2019九上·绍兴月考)据《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记载: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后,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并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八大【答案】C【知识点】红军长征【解析】【分析】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长征,1935年1月,红军攻占遵义,召开的遵义会议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C项遵义会议是题干材料描述的会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遵义会议及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准确识记遵义会议的史实。7.(2020九上·鄞州期中)一曲悲怆的《松花江上》当年曾传唱大江南北,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之情。它所反映的东北人民的苦难始于(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七七事变【答案】A【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是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的;1931年9月18日,日军炸毁了沈阳北郊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局部侵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由此开始。A项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开始了苦难的日子,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史实及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史实。8.(2020九上·鄞州期中)以下能佐证“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史论的史实有( )①中国组织远征军赴缅作战 ②美国在中途岛对日作战③中国战场牵制大量日本军力 ④苏联红军开赴中国东北战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识点】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看中国的地位与作用【解析】【分析】中国组织远征军入缅作战都与中国抗日战争有关,中国战场牵制大量日军,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战场,击败日本关东军,能反映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故①③④正确。美国在中途岛对日作战与中国战场无关,不能反映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故②错误。C项①③④能佐证“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9.(2020九上·鄞州期中)下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的《300 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部分),据此可知( )姓名 身份 牺牲时间 牺牲原因白求恩 加拿大和美国援华医疗队医生 1939 年 抢救伤员感染病毒张自忠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 33 集团军总司令 1940 年 枣宜会战左权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副参谋长 1942 年 反“扫荡”戴安澜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五军 200 师师长 1942 年 赴缅参战①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且持续时间最长②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③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④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答案】C【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看中国的地位与作用【解析】【分析】从题干表格中的信息可以看出,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③④理解正确;①②在表格中不能体现。C项③④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表格的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表格信息,注意准确识记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10.1948年底,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故宫、颐和园等北京古代建筑,避免战争对文物的损坏。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直接关系(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答案】C【知识点】三大战役【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故宫、颐和园等北京古代建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平津战役主要在北平和天津,C选项符合题意。辽沈战役主要是在东北,A选项排除。淮海战役主要是以徐州为核心展开的,B选项排除。渡江战役针对的是南京,D选项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津战役,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结合材料中的地点即可判断出是平津战役。二、非选择题11.(2020九上·鄞州期中)判断题。运用所学知识对下列题目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1)西安事变的发生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判断 理由 (2)新文化运动中,对旧道德、旧礼制的批判最为猛烈的是陈独秀。判断 理由 【答案】(1)错;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错;新文化运动中,对旧道德、旧礼制的批判最为猛烈的是鲁迅【知识点】新文化运动;西安事变【解析】【分析】(1)据所学知,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1918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小说对旧 礼教旧道德进行了猛烈抨击,指出隐藏在封建仁义道德后面的全是“吃人”二字,那些吃人的 人“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故答案为:(1)错;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错;新文化运动中,对旧道德、旧礼制的批判最为猛烈的是鲁迅。【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2)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要求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12.(2020九上·杭州月考)每个时代都有青年勇立潮头,走在前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用欣赏和赞许的眼光看待青年的创新创造,积极支持他们在人生中出彩,为青年取得的成就和成绩点赞、喝彩,让青春成为中华民族生气勃发、高歌猛进的持久风景,让青年英雄成为驱动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1)根据资料卡片1指出青年学生在这场运动中的作用,并结合资料卡片2分析运动主力的变化标志着什么 (2)依据资料卡片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此后中国共产党为挽救民族危亡是怎样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付诸行动的 (3)联系上述材料,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将如何努力成为“驱动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 【答案】(1)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2)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后不久,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组织百团大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振奋了人们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勇于实践;服务社会,承担责任,实现人生价值等。【知识点】五四运动;西安事变【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要求具备材料分析与识记能力。资料卡片1可以得出这场运动是五四运动,由此分析青年学生在这场运动中是先锋作用;资料卡片2运动主力是工人阶级,这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2)本题考查国共产党为挽救民族危亡而进行的行动,要求具备材料分析与知识运用的能力。资料卡片3“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反映的是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据此联系中共挽救民族危亡的一系列史实分析作答即可。(3)本题考查新时代青少年的责任担当,要求具备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只要围绕爱国、坚持共产党领导、努力学习和承担责任等分析作答即可。故答案为:(1)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2)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后不久,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组织百团大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振奋了人们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勇于实践;服务社会,承担责任,实现人生价值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13.(2020九上·鄞州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刚刚揭开,局部战争渐次显露时,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始终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分成英法、美国、苏联和世界各国人民几股力量,没有形成拳头。德、意、日法西斯虽处劣势,但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他们以有限战争方式,实行各个击破以取得有限目标,先后在东非、东亚——黄安年《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二:(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①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②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联合国家宣言》(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占有绝对优势的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未能遏制法西斯侵略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述《联合国家宣言》的主要内容。(3)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评述《联合国家宣言》。【答案】(1)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没有联合起来;德意日法西斯狼狈为奸;德意日法西斯采用各个击破的伎俩。(2)主要内容: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相互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法西斯及其附庸。(3)评述:《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最大限度的孤立了法西斯侵略势力;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进程;奠定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知识点】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二战初期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未能遏制法西斯侵略的原因,要求结合所学准确获取、解读概括材料信息。据材料三“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分成英法、美国、苏联和世界各国人民几股力量,没有形成拳头”“德、意、日法西斯……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他们以有限战争方式,实行各个击破以取得有限目标”,结合所学概括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未能联合和法西斯力量勾结、各个击破的伎俩说明其原因。(2)本题考查《联合国家宣言》的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二“①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②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可知《联合国家宣言》的主要内容是: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绝不单独与敌人媾和。(3)本题考查对《联合国家宣言》的评价。《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基础。故答案为:(1)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没有联合起来;德意日法西斯狼狈为奸;德意日法西斯采用各个击破的伎俩。(2)主要内容: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相互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法西斯及其附庸。(3)评述:《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最大限度的孤立了法西斯侵略势力;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进程;奠定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两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二战初期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未能遏制法西斯侵略的原因、《联合国家宣言》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是立足于材料,联系所学分析答案。14.(2020九上·鄞州期中)之江大学是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在中国杭州联合创办的一所教会大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扬帆起航】1845 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在宁波创办了“崇信义塾”,这就是之江大学的前身。后来崇信义塾搬到位于同省的杭州,改为育英书院。【砥砺前行】1919 年 5月 6 日,北京学生游行的消息传来,之江大学的学生连夜召开全校学生大会,通报北京运动情况。在之大学生首倡下,浙江的五四运动星火燎原。1937 年 11 月,之江大学1000 多人撤离杭州,先到安徽屯溪,后来迁到重庆。1945 年 8 月,之江大学东归杭州。【涅槃重生】1948 年教育部核准之江大学为综合性大学,这时杭州大中学生爱国热情高涨,反内战、反饥饿运动轰轰烈烈。1949 年 5月 3 日,杭州解放,之江师生欢欣鼓舞。1952 年夏,全国高等院校调整院系,之江大学的院系并入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结束了之江大学 100 余年的历史,从此掀起新中国办学的新纪元。(1)根据材料说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为什么能在宁波创办“崇信义塾”?(2)之江大学的学生参加五四运动受哪些历史因素的影响?请用史实分析之江大学的“西迁”和“东归”的理由。(3)综合上述材料,之江大学100 多年历史见证了近代中国的风雨历程,你会得出哪些结论?【答案】(1)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宁波为通商口岸。(2)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西迁”: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着全国性抗战的胜利;“东归”: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3)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知识点】鸦片战争;新文化运动;“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南京条约》的有关知识。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规定开放宁波为通商口岸,由此美国基督教长老会才能在宁波创办“崇信义塾”。(2)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主义相关史实,要求具备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主要考查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需要从新文化运动影响和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可知,造成“1937年11月,之江大学1000多人撤离杭州,先到安徽屯溪,后来迁到重庆”是因为1937年全国性抗战爆发,东部地区被日军所控制;迎来了“1945年8月,之江大学东归杭州”是与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有关。(3)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所以说之江大学100多年历史见证了近代中国的风雨历程。故答案为:(1)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宁波为通商口岸。(2)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西迁”: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着全国性抗战的胜利;“东归”: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3)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南京条约》影响、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