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开学检测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20九上·海曙开学考)清代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写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明清前期文化领域出现万马齐喑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统治者实行( )A.焚书坑儒B.独尊儒术C.百家争鸣D.文字狱2.(2020九上·海曙开学考)时序是历史学科的基础,以下文献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①《权利法案》 ②《人权宣言》 ③《独立宣言》 ④《1787年宪法》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C.①③②④ D.③①④②3.(2020九上·海曙开学考)如果你去19世纪初的英国游玩,以下哪个景象是可能看见的( )A.人们在灯下读书 B.人们去电影院看电影C.蒸汽机应用于工厂 D.人们乘坐飞机4.(2020九上·海曙开学考)1689年《权利法案》和1889年《明治宪法》的共同特点是( )A. 具有军国色彩 B.“光荣革命”成果C.君主“统而不治” D.实行君主立宪5.(2020九上·海曙开学考)下列著作中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 B.C. D.二、非选择题6.(2020九上·海曙开学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史年代尺材料二:当世界近代史拉开序幕时,中国正好进入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清王朝在300多年统治时期,有过康乾盛世,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与发展。但在1640年及以后西方列强进行政治经济革命,清统治者以“天朝上邦”自居,固步自封不图变革,导致近代前夜深刻的社会危机,最终大门被打开,中国社会性质被改变,跌落至最低谷。(1)请列举清朝巩固边疆措施二例。(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英国强盛和清朝走向衰落的原因.(3)1840年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你是怎样理解的?结合材料一中B、C这段年代尺说明中国社会是怎样跌落最低谷的.(4)读史是为了明理明智,这段近代史给我们哪些启示?7.(2020九上·海曙开学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化探索依次经历了这样几个步骤:“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材料二: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是封建制度的批判者,是新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摘编自《马克思选集》(1)材料一中“自我疗伤”和“温药慢治”分别依次指什么历史事件?两事件的共同结局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2)孟德斯鸠是欧洲启蒙时代杰出的思想家,他为新的资本主义制度提出了怎样的设想?结合近代美国的史实,说明近代资产阶级是怎样践行他的设想的?(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思想解放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有何积极影响?8.(2020九上·海曙开学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郑和船队帆船 图二:致远号巡洋舰材料二:读图回答问题图三:冒着黑烟的英国乡镇 图四:莱特兄弟的飞机(1)图一、图二的船在动力上有何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结合材料二,试从工业和交通角度分析这一动力的改变给当时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哪些积极变化?(3)请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证明“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明清时期的“文字狱”。A是秦朝时期,故排除;B是汉代的,故排除;C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故排除;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难度不大,根据“清代”即可确定选项。2.【答案】B【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出现于1689年,《人权宣言》发表于1789年,《独立宣言》发表于1776年,④是1787年。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考查重要文献的出现时间,难度适中,需要准确识记。3.【答案】C【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A出现于19世纪末,故排除;B出现于19时候后期,故排除;C出现于18世纪后期,故符合题意;D出现于20世纪初,故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重要科技发明的时间,难度不大,能准确识记即可。4.【答案】D【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英国没有军国主义色彩,故排除;B是英国的成果,故排除;C是英国,《明治宪法》规定天皇有绝对权力,故排除;D英国和日本都实行君主立宪制,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英国和日本的有关政治体制的比较,难度适中,需要正确理解两者的不同。5.【答案】C【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指的是《天工开物》。故C符合题意,A、B、D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化,难度不大,正确识记即可。6.【答案】(1)东北:抗击沙俄入侵;西北:平定准噶尔部叛乱,设伊犁将军;西部:设驻藏大臣等; 西南: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 东南沿海:设台湾府。(2) 英国 清朝政治 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封建专制统治经济 工业革命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政策 殖民扩张和掠夺 闭关锁国政策(3)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由一个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重;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落后要挨打,所以要坚持改革开放;弱国无外交,所以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知识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统治前期在东北、西北、西藏、西南、东南沿海等地采取措施巩固边疆地区。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2)近代中国的落后和西方国家的强盛对比,主要从政治、经济、对外政策角度分析。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从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根据图示信息,1840-1900年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4)以史为鉴。中国近代史是屈辱史,因为中国的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因此必须发展经济,坚持改革开放。故答案为:(1) 东北:抗击沙俄入侵;西北:平定准噶尔部叛乱,设伊犁将军;西部:设驻藏大臣等; 西南: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 东南沿海:设台湾府。(2) 英国 清朝政治 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封建专制统治经济 工业革命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政策 殖民扩张和掠夺 闭关锁国政策(3) 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由一个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重;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 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落后要挨打,所以要坚持改革开放;弱国无外交,所以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点评】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历史的有关知识难度略大,涉及清朝的盛衰历程,需要整体把握中国的近代脉络。7.【答案】(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都失败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找到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写到失败即给分) 说明①无论是地主阶级洋务派还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都不能救中国。②地主阶级改革,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都行不通。 ③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2)三权分立的共和制 1775年美国资产阶级领导人民通过独立战争赢得了民族独立,1787年通过联邦宪法,建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制国家。(3)推动了思想文化的繁荣;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美国的诞生【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我疗伤”是地主阶级的自救,指的是洋务运动;“温药慢治”指的是不伤及统治阶级的根基,指的是戊戌变法。两个事件的结局都没有取得成功,没有挽救中国。说明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的观点。最先得到实践的是美国的独立战争后,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共和体制,实行三权分立。(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类社会发展,需要思想基础。故答案为:(1)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都失败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找到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写到失败即给分) 说明①无论是地主阶级洋务派还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都不能救中国。②地主阶级改革,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都行不通。 ③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2) 三权分立的共和制 1775年美国资产阶级领导人民通过独立战争赢得了民族独立,1787年通过联邦宪法,建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制国家。(3) 推动了思想文化的繁荣;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点评】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探索和美国的政治体制,都受到思想的指引,难度略大,尤其是(3)问,概括性强。8.【答案】(1)从风力帆船到蒸汽轮船 第一次工业革命(2)工业:蒸汽机成为工业生产的动力机器,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交通:火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出现,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产生和发展,方便了人们出行,加强了各地联系,推动工业革命的发展。(3)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能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另一方面科技成果应用不当会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乃至灾难,如科技成果被用于战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蒸汽机、内燃机的广泛使用促进了煤炭石油工业发展,但也会加剧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主要依靠风力,蒸汽轮船的动力是蒸汽,这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发明蒸汽机有关。(2)根据图片可知,图三说明蒸汽动力应用于工厂,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图四说明蒸汽动力应用于交通工具,方便了人们的出行。(3)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说明运用辩证的方法看待科技的作用。科技应用于生产,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科技应用于战争,则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故答案为(1) 从风力帆船到蒸汽轮船 第一次工业革命(2) 工业:蒸汽机成为工业生产的动力机器,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交通:火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出现,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产生和发展,方便了人们出行,加强了各地联系,推动工业革命的发展。(3) 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能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另一方面科技成果应用不当会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乃至灾难,如科技成果被用于战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蒸汽机、内燃机的广泛使用促进了煤炭石油工业发展,但也会加剧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点评】本题考查科技的有关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辩证的分析观点,难度略大。1 / 1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开学检测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20九上·海曙开学考)清代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写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明清前期文化领域出现万马齐喑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统治者实行( )A.焚书坑儒B.独尊儒术C.百家争鸣D.文字狱【答案】D【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明清时期的“文字狱”。A是秦朝时期,故排除;B是汉代的,故排除;C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故排除;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难度不大,根据“清代”即可确定选项。2.(2020九上·海曙开学考)时序是历史学科的基础,以下文献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①《权利法案》 ②《人权宣言》 ③《独立宣言》 ④《1787年宪法》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C.①③②④ D.③①④②【答案】B【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出现于1689年,《人权宣言》发表于1789年,《独立宣言》发表于1776年,④是1787年。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考查重要文献的出现时间,难度适中,需要准确识记。3.(2020九上·海曙开学考)如果你去19世纪初的英国游玩,以下哪个景象是可能看见的( )A.人们在灯下读书 B.人们去电影院看电影C.蒸汽机应用于工厂 D.人们乘坐飞机【答案】C【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A出现于19世纪末,故排除;B出现于19时候后期,故排除;C出现于18世纪后期,故符合题意;D出现于20世纪初,故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重要科技发明的时间,难度不大,能准确识记即可。4.(2020九上·海曙开学考)1689年《权利法案》和1889年《明治宪法》的共同特点是( )A. 具有军国色彩 B.“光荣革命”成果C.君主“统而不治” D.实行君主立宪【答案】D【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英国没有军国主义色彩,故排除;B是英国的成果,故排除;C是英国,《明治宪法》规定天皇有绝对权力,故排除;D英国和日本都实行君主立宪制,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英国和日本的有关政治体制的比较,难度适中,需要正确理解两者的不同。5.(2020九上·海曙开学考)下列著作中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 B.C. D.【答案】C【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指的是《天工开物》。故C符合题意,A、B、D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化,难度不大,正确识记即可。二、非选择题6.(2020九上·海曙开学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史年代尺材料二:当世界近代史拉开序幕时,中国正好进入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清王朝在300多年统治时期,有过康乾盛世,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与发展。但在1640年及以后西方列强进行政治经济革命,清统治者以“天朝上邦”自居,固步自封不图变革,导致近代前夜深刻的社会危机,最终大门被打开,中国社会性质被改变,跌落至最低谷。(1)请列举清朝巩固边疆措施二例。(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英国强盛和清朝走向衰落的原因.(3)1840年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你是怎样理解的?结合材料一中B、C这段年代尺说明中国社会是怎样跌落最低谷的.(4)读史是为了明理明智,这段近代史给我们哪些启示?【答案】(1)东北:抗击沙俄入侵;西北:平定准噶尔部叛乱,设伊犁将军;西部:设驻藏大臣等; 西南: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 东南沿海:设台湾府。(2) 英国 清朝政治 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封建专制统治经济 工业革命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政策 殖民扩张和掠夺 闭关锁国政策(3)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由一个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重;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落后要挨打,所以要坚持改革开放;弱国无外交,所以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知识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统治前期在东北、西北、西藏、西南、东南沿海等地采取措施巩固边疆地区。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2)近代中国的落后和西方国家的强盛对比,主要从政治、经济、对外政策角度分析。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从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根据图示信息,1840-1900年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4)以史为鉴。中国近代史是屈辱史,因为中国的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因此必须发展经济,坚持改革开放。故答案为:(1) 东北:抗击沙俄入侵;西北:平定准噶尔部叛乱,设伊犁将军;西部:设驻藏大臣等; 西南: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 东南沿海:设台湾府。(2) 英国 清朝政治 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封建专制统治经济 工业革命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政策 殖民扩张和掠夺 闭关锁国政策(3) 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由一个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重;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 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落后要挨打,所以要坚持改革开放;弱国无外交,所以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点评】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历史的有关知识难度略大,涉及清朝的盛衰历程,需要整体把握中国的近代脉络。7.(2020九上·海曙开学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化探索依次经历了这样几个步骤:“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材料二: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是封建制度的批判者,是新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摘编自《马克思选集》(1)材料一中“自我疗伤”和“温药慢治”分别依次指什么历史事件?两事件的共同结局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2)孟德斯鸠是欧洲启蒙时代杰出的思想家,他为新的资本主义制度提出了怎样的设想?结合近代美国的史实,说明近代资产阶级是怎样践行他的设想的?(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思想解放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有何积极影响?【答案】(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都失败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找到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写到失败即给分) 说明①无论是地主阶级洋务派还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都不能救中国。②地主阶级改革,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都行不通。 ③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2)三权分立的共和制 1775年美国资产阶级领导人民通过独立战争赢得了民族独立,1787年通过联邦宪法,建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制国家。(3)推动了思想文化的繁荣;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美国的诞生【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我疗伤”是地主阶级的自救,指的是洋务运动;“温药慢治”指的是不伤及统治阶级的根基,指的是戊戌变法。两个事件的结局都没有取得成功,没有挽救中国。说明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的观点。最先得到实践的是美国的独立战争后,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共和体制,实行三权分立。(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类社会发展,需要思想基础。故答案为:(1)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都失败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找到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写到失败即给分) 说明①无论是地主阶级洋务派还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都不能救中国。②地主阶级改革,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都行不通。 ③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2) 三权分立的共和制 1775年美国资产阶级领导人民通过独立战争赢得了民族独立,1787年通过联邦宪法,建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制国家。(3) 推动了思想文化的繁荣;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点评】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探索和美国的政治体制,都受到思想的指引,难度略大,尤其是(3)问,概括性强。8.(2020九上·海曙开学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郑和船队帆船 图二:致远号巡洋舰材料二:读图回答问题图三:冒着黑烟的英国乡镇 图四:莱特兄弟的飞机(1)图一、图二的船在动力上有何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结合材料二,试从工业和交通角度分析这一动力的改变给当时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哪些积极变化?(3)请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证明“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答案】(1)从风力帆船到蒸汽轮船 第一次工业革命(2)工业:蒸汽机成为工业生产的动力机器,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交通:火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出现,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产生和发展,方便了人们出行,加强了各地联系,推动工业革命的发展。(3)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能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另一方面科技成果应用不当会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乃至灾难,如科技成果被用于战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蒸汽机、内燃机的广泛使用促进了煤炭石油工业发展,但也会加剧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主要依靠风力,蒸汽轮船的动力是蒸汽,这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发明蒸汽机有关。(2)根据图片可知,图三说明蒸汽动力应用于工厂,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图四说明蒸汽动力应用于交通工具,方便了人们的出行。(3)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说明运用辩证的方法看待科技的作用。科技应用于生产,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科技应用于战争,则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故答案为(1) 从风力帆船到蒸汽轮船 第一次工业革命(2) 工业:蒸汽机成为工业生产的动力机器,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交通:火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出现,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产生和发展,方便了人们出行,加强了各地联系,推动工业革命的发展。(3) 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能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另一方面科技成果应用不当会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乃至灾难,如科技成果被用于战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蒸汽机、内燃机的广泛使用促进了煤炭石油工业发展,但也会加剧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点评】本题考查科技的有关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辩证的分析观点,难度略大。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开学检测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开学检测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