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七校联盟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检测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七校联盟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检测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七校联盟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检测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1.(2020八上·青田期末)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下列属于商代文化的是(  )
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 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2020八上·青田期末)小智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3.(2020八上·青田期末)按时间顺序排列穆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活动中的大事,正确的是(  )
①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②创立伊斯兰教
③出走麦地那 ④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 D.③②④①
4.(2018八上·浙江期中)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  )
A.遣唐使来华 B.鉴真东渡日本
C.玄奘西游天竺 D.文成公主入藏
5.(2020八上·青田期末)不同地区文明的交往方式主要分为两种:暴力冲突与和平交往。下列属于通过征战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的是(  )
①亚历山大帝国 ②罗马帝国 ③查理曼帝国 ④阿拉伯帝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2020八上·青田期末)下列关于古代宗教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公元前3世纪,佛教诞生,宣扬“众生平等”
B.基督教兴起于公元1世纪左右,宣扬“真主”安拉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
C.世界三大宗教按照出现时间的先后排列: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D.穆罕默德的说教后来集录成为伊斯兰教的经典《圣经》
7.(2020八上·青田期末)历史事件并不是孤立发展的,我们要善于发现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下列历史事件(现象)存在因果关系的有(  )
①马镫传入欧洲——成就封建骑士
②罗马共和国扩张——斯巴达克起义
③淝水之战——曹操统一北方
④修建阿房宫——秦朝灭亡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8.(2020八上·青田期末)文献描述也应该与历史事实相符,否则会误导读者。下列关于历史场景的叙述中,你认为与事实最相符合的是(  )
A.西汉大臣用“蔡侯纸”上书汉武帝要求施行“推恩令”
B.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用火枪、火炮打败了曹军
C.唐朝时有人用活字排版印刷了《金刚经》
D.宋代人们使用罗盘针为航海指引方向
9.(2020八上·青田期末)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以下关于宋朝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
①崇文抑武,创设科举 ②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③农牧文化,相互交融 ④坊市结合,出现夜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2020八上·青田期末)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的社会阶级是(  )
A. 市民阶级 B.新兴地主阶级
C.奴隶主阶 D.贵族阶级
二、非选择题
11.(2020八上·青田期末)文明具有多样性,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融合,汇成了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000年前的世界文明地图
【早期文明的多元】
材料二:
【中古欧亚文明的交流】
材料三:中世纪欧洲处在基督教的黑暗笼罩下,而同时期的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却格外璀璨。帝国时代,不少阿拉伯人穿梭往来于三大洲,担当起当时世界文化交流的使者。
(1)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地图,完成下表

古代文明名称 周边的河流、海洋名称 文明的种类
A克里特文明 爱琴海 海洋文明
B① 尼罗河 ⑤
C②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D古代印度 ③
E中国 ④
(2)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制度?具有怎样共同的作用?
(3)结合具体史实,简述阿拉伯帝国是如何“担当起当时世界文化交流的使者”的?
12.(2020八上·青田期末)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对社会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召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中国古代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朝代 东晋 隋 唐 北宋
比例 4% 17.2% 24.5% 46.1%
材料三: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元史·地理志》
(1)材料一所述的历史事件发生于哪个少数民族 据材料一归纳这一改革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简析这一改革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中表格分析中国古代统治阶层中出现的重要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政治原因。
(3)材料三中“自封建变为郡县”指的是什么 为加强对超越“汉、隋、唐、宋”疆域的有效治理,元朝统治者设置了相应的机构进行管理。请你举一例说明。
13.(2020八上·青田期末)文化就像一张名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会被蒸发掉,或者湮没于世界之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以后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为最大,其在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材料二:英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任何一种具体科学技术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就在宋代。”恩格斯说:“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将火药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
(1)根据材料一,说说中国古代文化曾遭受的前两次厄运是什么?如何理解“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为最大,其在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
(2)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请举一例史实加以说明。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秦朝至元朝时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互学互鉴的事件,并指出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关系。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广泛应用铁农具”是在春秋晚期。世界上最早的纸是在西汉,故③和④不符合题意。①和②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商朝的文化,属于容易题,准确识记文化的时代即可。
2.【答案】C
【知识点】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 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 ”体现了的古代道家老子的辩证思想,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且对立的双方能互相转化。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有关内容,难度不大,熟记各家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即可。
3.【答案】B
【知识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伊斯兰教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间的识记。先有创立才有会传播,故而2在4的前面。610年,穆罕默德开始在麦加传教;622年,他被迫出走麦地那;此后,他领导穆斯林军队取得多次战争胜利,一直在他去世之前,半岛基本实现统一。故而时间先后排列为2431,答案为B。
【点评】掌握伊兰教的形成与发展。
4.【答案】D
【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唐朝的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的相关知识。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积极发展与吐蕃族的友好关系,出现文成公主入藏和金城公主入藏。而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 、遣唐使来华都与开放的对外政策有关,与“开明的民族政策”无关。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点评】理解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的知识。
5.【答案】B
【知识点】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跨亚非欧三周的是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查理曼帝国在欧洲,故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国家,难度较小,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归类。
6.【答案】C
【知识点】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A佛教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故排除;
B 宣扬“真主”安拉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的是伊斯兰教,故排除
C说法正确;
D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故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三大宗教的有关内容,难度较小,正确识记即可。
7.【答案】B
【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故③排除。
秦朝的灭亡是因为秦统治者的暴政,故④说法有误。
①和②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历史事件的影响,难度不大,能正确识记即可。
8.【答案】D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A蔡侯纸是出现在东汉时期,故排除;
B孙刘联军用火攻打败了曹操,火枪开始应用于军事是在唐朝末年,故排除;
C《金钢经》是雕版印刷作品,故排除;
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识记历史事实,难度不大,需要熟记所学历史知识。
9.【答案】D
【知识点】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创设科举是隋朝,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未实现全国统一,故①和②说法错误。③和④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宋朝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熟记宋朝历史即可。
10.【答案】A
【知识点】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西欧城市兴起和工商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市民阶级。故A正确。B、C、D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城市兴起的影响,难度不大,正确识记即可。
11.【答案】(1)①古代埃及;②古代西亚国家;③恒河、印度河;④长江、黄河 ⑤大河文明
(2)民主制(陶片放逐法);分封制;都有利于维持社会秩序,形成稳定的社会环境,巩固统治。
(3)①阿拉伯人将古代印度人发明的0-9的数字符号加以改进并传播到欧洲,由此产生“阿拉伯数字”;②阿拉伯人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传到欧洲;③将印度的糖、稻米和棉花等传到欧洲。
【知识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西方文明的摇篮;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尼罗河孕育了埃及文明,两河流域孕育了古代西亚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得益于印度河-恒河流域,古代中国文明与黄河-长江有关。B、C、D、E文明都是大河文明。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陶片放逐法,图②是西周的分封制。它们都为当时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3)根据设问可知,阿拉伯帝国担当“世界文化交流的使者”说明阿拉伯帝国在东西方文化中起了桥梁作用。根据教材内容回答即可。
故答案为(1) ①古代埃及;②古代西亚国家;③恒河、印度河;④长江、黄河 ⑤大河文明
(2) 民主制(陶片放逐法);分封制;都有利于维持社会秩序,形成稳定的社会环境,巩固统治。
(3) ①阿拉伯人将古代印度人发明的0-9的数字符号加以改进并传播到欧洲,由此产生“阿拉伯数字”;②阿拉伯人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传到欧洲;③将印度的糖、稻米和棉花等传到欧洲。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早期文明的有关内容,难度适中,需要学会比较。
12.【答案】(1)鲜卑族。主要内容:规定官员和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禁止在朝廷上使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作用: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交融的步伐,使传统的汉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2)趋势:统治阶层基础不断扩大(或寒门子弟入仕比例逐渐增大) 。原因:隋朝创立的科举制打破门第限制,为读书人提供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唐朝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北宋赵匡胤采取崇文抑武的策略,使士人得到社会普遍的尊重。
(3)秦朝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 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负责西藏(藏族地区)行政工作;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澎湖和琉球(台湾地区)。
【知识点】北方的民族融合;科举制的创立;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1)根据“魏书”可知,描述的是北魏政权,建立该政权的是鲜卑族的拓跋部。根据“衣服”“语言”可知,从服饰和语言两方面进行了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根据教材回答即可。
(2)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寒门子弟入仕的比例不断增加,这主要得益于科举制的创设和发展有关。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封建”指的是分封制,“郡县”指的是郡县制。元朝对西藏、台湾等边疆地区设置了相应的管理机构。
故答案为:(1) 鲜卑族。主要内容:规定官员和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禁止在朝廷上使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作用: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交融的步伐,使传统的汉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2) 趋势:统治阶层基础不断扩大(或寒门子弟入仕比例逐渐增大) 。原因:隋朝创立的科举制打破门第限制,为读书人提供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唐朝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北宋赵匡胤采取崇文抑武的策略,使士人得到社会普遍的尊重。
(3) 秦朝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 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负责西藏(藏族地区)行政工作;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澎湖和琉球(台湾地区)。
【点评】本题考查制度创新和完善的相关内容,涉及改革,科举制、地方制度等,难度略大,综合性强。
13.【答案】(1)焚书坑儒;将儒学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
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②得到汉武帝全面肯定,儒学开始成为正统思想。消极影响:文化专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思想文化的争鸣和繁荣。
(2)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人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3)马可·波罗来华;丝绸之路开辟;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
关系:人类文明各自独立产生,交相辉映;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秦始皇的焚书 ”指的是焚书坑儒,“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 ”指的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将儒学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 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为最大"是此后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 其在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指的是限制了其他文化的发展。
(2)“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指的是宋元时期科技。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3)“ 秦朝至元朝时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互学互鉴的事件”有元朝时马可·波罗来华、汉朝时开辟丝绸之路,唐代时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等。以上史实说明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相互影响。
故答案为:(1) 焚书坑儒;将儒学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 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②得到汉武帝全面肯定,儒学开始成为正统思想。消极影响:文化专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思想文化的争鸣和繁荣。
(2) 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人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3) 马可·波罗来华;丝绸之路开辟;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
关系:人类文明各自独立产生,交相辉映;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文化和中外文明交流,难度略大。不同时期的文化有不同特征,通过比较不同的文化,总结结论。
1 / 1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七校联盟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检测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1.(2020八上·青田期末)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下列属于商代文化的是(  )
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 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广泛应用铁农具”是在春秋晚期。世界上最早的纸是在西汉,故③和④不符合题意。①和②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商朝的文化,属于容易题,准确识记文化的时代即可。
2.(2020八上·青田期末)小智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答案】C
【知识点】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 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 ”体现了的古代道家老子的辩证思想,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且对立的双方能互相转化。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有关内容,难度不大,熟记各家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即可。
3.(2020八上·青田期末)按时间顺序排列穆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活动中的大事,正确的是(  )
①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②创立伊斯兰教
③出走麦地那 ④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 D.③②④①
【答案】B
【知识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伊斯兰教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间的识记。先有创立才有会传播,故而2在4的前面。610年,穆罕默德开始在麦加传教;622年,他被迫出走麦地那;此后,他领导穆斯林军队取得多次战争胜利,一直在他去世之前,半岛基本实现统一。故而时间先后排列为2431,答案为B。
【点评】掌握伊兰教的形成与发展。
4.(2018八上·浙江期中)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  )
A.遣唐使来华 B.鉴真东渡日本
C.玄奘西游天竺 D.文成公主入藏
【答案】D
【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唐朝的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的相关知识。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积极发展与吐蕃族的友好关系,出现文成公主入藏和金城公主入藏。而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 、遣唐使来华都与开放的对外政策有关,与“开明的民族政策”无关。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点评】理解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的知识。
5.(2020八上·青田期末)不同地区文明的交往方式主要分为两种:暴力冲突与和平交往。下列属于通过征战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的是(  )
①亚历山大帝国 ②罗马帝国 ③查理曼帝国 ④阿拉伯帝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跨亚非欧三周的是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查理曼帝国在欧洲,故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国家,难度较小,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归类。
6.(2020八上·青田期末)下列关于古代宗教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公元前3世纪,佛教诞生,宣扬“众生平等”
B.基督教兴起于公元1世纪左右,宣扬“真主”安拉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
C.世界三大宗教按照出现时间的先后排列: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D.穆罕默德的说教后来集录成为伊斯兰教的经典《圣经》
【答案】C
【知识点】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A佛教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故排除;
B 宣扬“真主”安拉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的是伊斯兰教,故排除
C说法正确;
D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故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三大宗教的有关内容,难度较小,正确识记即可。
7.(2020八上·青田期末)历史事件并不是孤立发展的,我们要善于发现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下列历史事件(现象)存在因果关系的有(  )
①马镫传入欧洲——成就封建骑士
②罗马共和国扩张——斯巴达克起义
③淝水之战——曹操统一北方
④修建阿房宫——秦朝灭亡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故③排除。
秦朝的灭亡是因为秦统治者的暴政,故④说法有误。
①和②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历史事件的影响,难度不大,能正确识记即可。
8.(2020八上·青田期末)文献描述也应该与历史事实相符,否则会误导读者。下列关于历史场景的叙述中,你认为与事实最相符合的是(  )
A.西汉大臣用“蔡侯纸”上书汉武帝要求施行“推恩令”
B.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用火枪、火炮打败了曹军
C.唐朝时有人用活字排版印刷了《金刚经》
D.宋代人们使用罗盘针为航海指引方向
【答案】D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A蔡侯纸是出现在东汉时期,故排除;
B孙刘联军用火攻打败了曹操,火枪开始应用于军事是在唐朝末年,故排除;
C《金钢经》是雕版印刷作品,故排除;
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识记历史事实,难度不大,需要熟记所学历史知识。
9.(2020八上·青田期末)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以下关于宋朝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
①崇文抑武,创设科举 ②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③农牧文化,相互交融 ④坊市结合,出现夜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创设科举是隋朝,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未实现全国统一,故①和②说法错误。③和④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宋朝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熟记宋朝历史即可。
10.(2020八上·青田期末)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的社会阶级是(  )
A. 市民阶级 B.新兴地主阶级
C.奴隶主阶 D.贵族阶级
【答案】A
【知识点】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西欧城市兴起和工商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市民阶级。故A正确。B、C、D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城市兴起的影响,难度不大,正确识记即可。
二、非选择题
11.(2020八上·青田期末)文明具有多样性,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融合,汇成了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000年前的世界文明地图
【早期文明的多元】
材料二:
【中古欧亚文明的交流】
材料三:中世纪欧洲处在基督教的黑暗笼罩下,而同时期的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却格外璀璨。帝国时代,不少阿拉伯人穿梭往来于三大洲,担当起当时世界文化交流的使者。
(1)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地图,完成下表

古代文明名称 周边的河流、海洋名称 文明的种类
A克里特文明 爱琴海 海洋文明
B① 尼罗河 ⑤
C②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D古代印度 ③
E中国 ④
(2)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制度?具有怎样共同的作用?
(3)结合具体史实,简述阿拉伯帝国是如何“担当起当时世界文化交流的使者”的?
【答案】(1)①古代埃及;②古代西亚国家;③恒河、印度河;④长江、黄河 ⑤大河文明
(2)民主制(陶片放逐法);分封制;都有利于维持社会秩序,形成稳定的社会环境,巩固统治。
(3)①阿拉伯人将古代印度人发明的0-9的数字符号加以改进并传播到欧洲,由此产生“阿拉伯数字”;②阿拉伯人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传到欧洲;③将印度的糖、稻米和棉花等传到欧洲。
【知识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西方文明的摇篮;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尼罗河孕育了埃及文明,两河流域孕育了古代西亚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得益于印度河-恒河流域,古代中国文明与黄河-长江有关。B、C、D、E文明都是大河文明。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陶片放逐法,图②是西周的分封制。它们都为当时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3)根据设问可知,阿拉伯帝国担当“世界文化交流的使者”说明阿拉伯帝国在东西方文化中起了桥梁作用。根据教材内容回答即可。
故答案为(1) ①古代埃及;②古代西亚国家;③恒河、印度河;④长江、黄河 ⑤大河文明
(2) 民主制(陶片放逐法);分封制;都有利于维持社会秩序,形成稳定的社会环境,巩固统治。
(3) ①阿拉伯人将古代印度人发明的0-9的数字符号加以改进并传播到欧洲,由此产生“阿拉伯数字”;②阿拉伯人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传到欧洲;③将印度的糖、稻米和棉花等传到欧洲。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早期文明的有关内容,难度适中,需要学会比较。
12.(2020八上·青田期末)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对社会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召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中国古代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朝代 东晋 隋 唐 北宋
比例 4% 17.2% 24.5% 46.1%
材料三: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元史·地理志》
(1)材料一所述的历史事件发生于哪个少数民族 据材料一归纳这一改革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简析这一改革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中表格分析中国古代统治阶层中出现的重要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政治原因。
(3)材料三中“自封建变为郡县”指的是什么 为加强对超越“汉、隋、唐、宋”疆域的有效治理,元朝统治者设置了相应的机构进行管理。请你举一例说明。
【答案】(1)鲜卑族。主要内容:规定官员和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禁止在朝廷上使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作用: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交融的步伐,使传统的汉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2)趋势:统治阶层基础不断扩大(或寒门子弟入仕比例逐渐增大) 。原因:隋朝创立的科举制打破门第限制,为读书人提供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唐朝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北宋赵匡胤采取崇文抑武的策略,使士人得到社会普遍的尊重。
(3)秦朝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 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负责西藏(藏族地区)行政工作;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澎湖和琉球(台湾地区)。
【知识点】北方的民族融合;科举制的创立;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1)根据“魏书”可知,描述的是北魏政权,建立该政权的是鲜卑族的拓跋部。根据“衣服”“语言”可知,从服饰和语言两方面进行了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根据教材回答即可。
(2)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寒门子弟入仕的比例不断增加,这主要得益于科举制的创设和发展有关。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封建”指的是分封制,“郡县”指的是郡县制。元朝对西藏、台湾等边疆地区设置了相应的管理机构。
故答案为:(1) 鲜卑族。主要内容:规定官员和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禁止在朝廷上使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作用: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交融的步伐,使传统的汉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2) 趋势:统治阶层基础不断扩大(或寒门子弟入仕比例逐渐增大) 。原因:隋朝创立的科举制打破门第限制,为读书人提供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唐朝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北宋赵匡胤采取崇文抑武的策略,使士人得到社会普遍的尊重。
(3) 秦朝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 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负责西藏(藏族地区)行政工作;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澎湖和琉球(台湾地区)。
【点评】本题考查制度创新和完善的相关内容,涉及改革,科举制、地方制度等,难度略大,综合性强。
13.(2020八上·青田期末)文化就像一张名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会被蒸发掉,或者湮没于世界之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以后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为最大,其在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材料二:英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任何一种具体科学技术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就在宋代。”恩格斯说:“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将火药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
(1)根据材料一,说说中国古代文化曾遭受的前两次厄运是什么?如何理解“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为最大,其在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
(2)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请举一例史实加以说明。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秦朝至元朝时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互学互鉴的事件,并指出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关系。
【答案】(1)焚书坑儒;将儒学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
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②得到汉武帝全面肯定,儒学开始成为正统思想。消极影响:文化专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思想文化的争鸣和繁荣。
(2)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人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3)马可·波罗来华;丝绸之路开辟;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
关系:人类文明各自独立产生,交相辉映;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秦始皇的焚书 ”指的是焚书坑儒,“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 ”指的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将儒学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 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为最大"是此后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 其在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指的是限制了其他文化的发展。
(2)“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指的是宋元时期科技。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3)“ 秦朝至元朝时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互学互鉴的事件”有元朝时马可·波罗来华、汉朝时开辟丝绸之路,唐代时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等。以上史实说明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相互影响。
故答案为:(1) 焚书坑儒;将儒学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 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②得到汉武帝全面肯定,儒学开始成为正统思想。消极影响:文化专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思想文化的争鸣和繁荣。
(2) 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人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3) 马可·波罗来华;丝绸之路开辟;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
关系:人类文明各自独立产生,交相辉映;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文化和中外文明交流,难度略大。不同时期的文化有不同特征,通过比较不同的文化,总结结论。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