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新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历社部分)一、选择题(2020九上·杭州期末)读图(1890年和1914年部分欧洲国家陆海军人数)(教材2页),据此回答下题。1.图片反映了当时欧洲列强之间激烈的( )A.世界瓜分 B.军备竞争 C.工业革命 D.科技竞争2.一战后,欧洲列强构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期间,拒绝了中国诸多正义要求,如( )①收回租界②废除二十一条③取消治外法权④实行义务兵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0九上·杭州期末)“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据此回答下题。3.材料表明,当时实现了孙中山先生倡导的( )A.民族主义 B.民主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4.从性质上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是( )A.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B.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C.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D.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5.(2020九上·杭州期末)11.如图,1921年7月1日,中华民国邮政发行了中国第一套航空邮票。中心图案是双翼飞机一架,飞越万里长城上空,机尾绘五色旗微。据此回答下题。(1)五色旗的寓意是( )A.驱除鞑虏 B.多元一体 C.五族共和 D.汉族炎黄(2)孙中山先生说:“民族主义,并非是遇着不同族的人,便要排斥他。……这些话促成了( )A.民族意识的觉醒B.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初步形成C.中华民族的统一D.中华民族的说法第一次被使用.6.(2020九上·杭州期末)中国革命赋予下列地方具有纪念意义的称誉。搭配正确的是( )①井冈山--革命摇篮 ②瑞金--会师之城③遵义--革命心脏 ④延安--革命圣地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7.(2020九上·杭州期末)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期间,( )①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②开展了土地革命③颁布了《共同纲领》④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8.(2020九上·杭州期末)如图,1944年,上海漫画家吴耘创作了《难兄难弟》。据此回答下题。(1)说他们是“难兄难弟”的依据是:当时( )①中国台儿庄战役胜利,开始全民抗战②美国、苏联先后分别向德国、日本宣战③德国在欧洲战场处于劣势,败局已定④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陷入困境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2)敦促“难兄难弟”无条件投降,分别是哪些会议的议题?( )①华盛顿会议②雅尔塔会议③德黑兰会议④波茨坦会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0九上·杭州期末)毛泽东同志不仅是革命导师,也是伟大诗人,他的诗词生动记录了中国近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据此回答下题。(1)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发动了起义,诗云:(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B.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D.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2)1949年2月7日,《TIME》摘引《沁园春·雪》,以风流人物(Man of Feeling )作为封面人物的报道标题。毛泽东首登《TIME》的历史背景是( )A.新中国成立了 B.三大战役胜利C.发起重庆谈判 D.签订“双十协定”二、非选择题10.(2020九上·杭州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全国范围的、包括一切地方的、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权的理论,是与中国革命的实情不适合的。……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1)从俄国十月革命,中国可以学习到哪些经验?(2)当时中国革命的实情是怎样的?实现中国革命胜利的新的发展道路是怎样的?11.(2020九上·杭州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位肢体残疾但是精神坚毅的总统,在黑夜,在微弱的炉火边,透过无线电波,娓娓地向自己的选民倾诉国家的艰难、需要和希望……炉边谈话是罗斯福独创的一种与美国群众沟通交流的途径,这种“家常式”的谈话安抚、鼓舞、温暖了人心,最终带领大家走出大危机。谈话时间 谈话内容摘录第一次 3月12日 “……那就是你们把钱存进银行,……相反银行要将这些钱通过各种不同信贷方式进行投资,比如买公债、做抵押。……使整个机构转动起来,更好地应对这次危机。……把钱放在经过整顿、重新开业的银行里,远比放在褥子下面更安全。这在不久以后的日子里就可以得到证明。第二次 5月7日 企业界要与政府合作,共同拟定计划。政府在各个工业绝大多数从业人员的支持和配合下,有权制止不公道的做法,并强制执行所订立的协议。处于经济大萧条中的美国,工业中出现了明显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第三次 7月24日 “打起仗来,如果进行夜袭,士兵们都在肩上带上耀眼的标志,免得误伤自己人。根据这个原则,那些跟我们合作,参加全国复兴运动的人,也要被一望而知。“第四次 10月22日 在政府实行新政的半年里,我们已经扭转了经济大萧条的局面,挽救了一场美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绝大危局。我们的工业生产指数已经由五十九上升到一百,这个事实足以让我们感到自豪。(1)这四次“炉边谈话”发生在哪一年?除了“炉边谈话”,请再例举一个你在《历史与社会》九上学习到的与罗斯福总统有关的历史史实(2)阅读第一、第二次“炉边谈话”,当时的目的是要推行哪些措施?(3)阅读第三、第四次“炉边谈话”,罗斯福新政取得了哪些积极效果?12.(2020九上·杭州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陈丹燕女士(上海三部曲作者)说:上海的故事写不完。的确,上海是一座传奇的城市,大山同学发现《历史与社会》里很多地方讲到上海,他饶有兴趣地进行了分类整理。[上海,悄然转变]①如图(19页)②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20页)③1882年,上海外滩出现了最早的电话公司。(19页)[上海,开天辟地]④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35页)⑤上海是中国工商业最发达、工人力量最强大的城市,也是新式学校、文化机构集中的地方。北京大批学生被捕的消息传来,上海的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支援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39页)⑥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41页)⑦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42 页)[上海,浴血奋战]⑧如图(62页)⑨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妄图在3个月内灭亡中国。两国军队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展开了长达了个月的激战,史称“淞沪会战”。(65页)(1)阅读材料①-③,请描述当时上海的社会生活状态及其特征。(2)根据材料④-⑦,所有的事件发生在上海,你觉得有哪些原因?(3)材料⑧是哪一历史事件?⑨淞沪会战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历史作用?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B2.A【知识点】凡尔赛体系【解析】【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考查20世纪初的世界形势及学生的识图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2)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及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要求识记基础史实。1.根据图片“1890年和1914年部分欧洲国家陆海军人数”可见欧洲列强之间陆海军人数都大幅增长,反映了当时欧洲列强之间激烈的军备竞争。ACD三项和题干图片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军备竞争和题干图片相符,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各种特权;1921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提出取消治外法权、关税自主和收回租界等要求,均遭到拒绝。A项①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答案】3.C4.C【知识点】辛亥革命【解析】【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图文信息。(2)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的性质及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3.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中把其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它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了中华民国。创立民国即民权主义。A项民族主义指的是推翻清政府统治,不符合题意;B项民主主义不属于三民主义的内容,不符合题意;C项民权主义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项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的“社会革命”纲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4.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所以辛亥革命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AB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5.【答案】(1)C(2)B【知识点】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依据课本所学,五色旗由红、黄、蓝、白、黑组成,分别象征中国汉、满、蒙、回(穆斯林)、藏五大民族。寓意五族共和,实现民族团结之意。ABD三项都不是五色旗的寓意,不符合题意;C项五族共和是五色旗的寓意,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民族主义,并非是遇着不同族的人,便要排斥他。……“表明孙中山把矛头明确指向清朝专制统治,主张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平等,辛亥革命充分体现了民族平等的思想,促成了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初步形成。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初步形成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色旗的寓意及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2)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6.【答案】C【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解析】【分析】1934年10月,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②搭配错误。1935年1月,中共在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武汉一度成为红色革命的心脏,③搭配错误。C项①④搭配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及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7.【答案】C【知识点】土地改革【解析】【分析】1947年5月,以刘少奇、朱德为首的中央工作委员会先期进驻西柏坡。在这里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颁布并实施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948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在此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项①④发生在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期间,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共中央驻西柏坡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要求识记基础史实。8.【答案】(1)D(2)C【知识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解析】【分析】(1)①中国台儿庄战役胜利,开始全民抗战发生在1938年,②美国、苏联先后分别向德国、日本宣战发生在1945年,和题干中的“1944年”不符,排除。D项③④是说他们是“难兄难弟”的依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签署《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C项②④敦促“难兄难弟”无条件投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漫画的能力。找准题干的关键词,找准漫画的切入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答案】(1)D(2)B【知识点】三大战役【解析】【分析】(1)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在分析敌强我弱的形势后,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A项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反映的是1934.10——1936.10的红军长征,不符合题意;B项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反映的是井冈山黄洋界保卫战,不符合题意;C项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反映的是1949年的渡江战役,不符合题意;D项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描述的是1927年9月的秋收起义,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根据题干中的时间“1949年2月7日”,据所学知,1949年初,三大战役已完成,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被消灭,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已成为定局,所以毛泽东的图象首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ABC.这三项的时间分别是19、1948年9月A项新中国成立了发生在1949年10月,不符合题意;B项三大战役胜利是毛泽东首登《TIME》的历史背景,符合题意;CD两项发生在1945年,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秋收起义,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2)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三大战役胜利,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10.【答案】(1)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工人、士兵、农民等)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开创新的革命道路和方法。(2)大革命失败,城市革命处于低潮。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中的“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可见中国可以学习到经验是: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根据材料中的“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可见俄国十月革命具有首创性,中国可以学习到经验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开创新的革命道路和方法。(2)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开展城市武装起义,走俄国人的路,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城市革命处于低潮;之后从城市转向农村,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使中国革命走上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故答案为:(1)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工人、士兵、农民等)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开创新的革命道路和方法。(2)大革命失败,城市革命处于低潮。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道路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材料分析归纳的能力。11.【答案】(1)1933年。例如:1941年12月8日,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对法西斯国家宣战。(2)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3)美国民众团结一心支持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工业和生产有所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知识点】罗斯福新政【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1933年3月,罗斯福上台后,实行新政,罗斯福的炉边谈话就是在1933年新政期间。二战期间,罗斯福领导了美国反法西斯斗争,这期间1941年12月8日,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对法西斯国家宣战;1945年参加了雅尔塔会议,协调了盟国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的行动。(2)根据第一次“炉边谈话”的内容“……那就是你们把钱存进银行,……”可见当时的目的是要整顿金融体系。根据第二次“炉边谈话”的内容“企业界要与政府合作,共同拟定计划。政府在各个工业绝大多数从业人员的支持和配合下,有权制止不公道的做法,并强制执行所订立的协议。……”可见当时的目的是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3)第三次“炉边谈话”说明美国民众团结一心支持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第四次“炉边谈话” 说明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工业和生产有所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故答案为:(1)1933年。例如:1941年12月8日,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对法西斯国家宣战。(2)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3)美国民众团结一心支持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工业和生产有所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12.【答案】(1)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转变。这种变化具有“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点。(2)上海是中国工商业最发达、工人力量最强大的城市,也是新式学校、文化机构集中的地方。(3)“一二八事变”。鼓舞了全国人民英勇抵抗侵略的斗志,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的计划。【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解析】【分析】(1)材料①-③反映了近代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转变。总体来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2)材料⑤中的“上海是中国工商业最发达、工人力量最强大的城市,也是新式学校、文化机构集中的地方。”即是所有的事件发生在上海的原因。(3)仔细观察图片,材料⑧是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 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故答案为:(1)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转变。这种变化具有“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点。(2)上海是中国工商业最发达、工人力量最强大的城市,也是新式学校、文化机构集中的地方。(3)“一二八事变”。鼓舞了全国人民英勇抵抗侵略的斗志,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的计划。【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上海的历史。要求学生具备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能力。1 / 1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新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历社部分)一、选择题(2020九上·杭州期末)读图(1890年和1914年部分欧洲国家陆海军人数)(教材2页),据此回答下题。1.图片反映了当时欧洲列强之间激烈的( )A.世界瓜分 B.军备竞争 C.工业革命 D.科技竞争2.一战后,欧洲列强构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期间,拒绝了中国诸多正义要求,如( )①收回租界②废除二十一条③取消治外法权④实行义务兵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B2.A【知识点】凡尔赛体系【解析】【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考查20世纪初的世界形势及学生的识图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2)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及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要求识记基础史实。1.根据图片“1890年和1914年部分欧洲国家陆海军人数”可见欧洲列强之间陆海军人数都大幅增长,反映了当时欧洲列强之间激烈的军备竞争。ACD三项和题干图片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军备竞争和题干图片相符,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各种特权;1921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提出取消治外法权、关税自主和收回租界等要求,均遭到拒绝。A项①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020九上·杭州期末)“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据此回答下题。3.材料表明,当时实现了孙中山先生倡导的( )A.民族主义 B.民主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4.从性质上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是( )A.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B.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C.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D.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答案】3.C4.C【知识点】辛亥革命【解析】【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图文信息。(2)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的性质及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3.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中把其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它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了中华民国。创立民国即民权主义。A项民族主义指的是推翻清政府统治,不符合题意;B项民主主义不属于三民主义的内容,不符合题意;C项民权主义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项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的“社会革命”纲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4.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所以辛亥革命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AB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5.(2020九上·杭州期末)11.如图,1921年7月1日,中华民国邮政发行了中国第一套航空邮票。中心图案是双翼飞机一架,飞越万里长城上空,机尾绘五色旗微。据此回答下题。(1)五色旗的寓意是( )A.驱除鞑虏 B.多元一体 C.五族共和 D.汉族炎黄(2)孙中山先生说:“民族主义,并非是遇着不同族的人,便要排斥他。……这些话促成了( )A.民族意识的觉醒B.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初步形成C.中华民族的统一D.中华民族的说法第一次被使用.【答案】(1)C(2)B【知识点】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依据课本所学,五色旗由红、黄、蓝、白、黑组成,分别象征中国汉、满、蒙、回(穆斯林)、藏五大民族。寓意五族共和,实现民族团结之意。ABD三项都不是五色旗的寓意,不符合题意;C项五族共和是五色旗的寓意,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民族主义,并非是遇着不同族的人,便要排斥他。……“表明孙中山把矛头明确指向清朝专制统治,主张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平等,辛亥革命充分体现了民族平等的思想,促成了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初步形成。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初步形成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色旗的寓意及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2)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6.(2020九上·杭州期末)中国革命赋予下列地方具有纪念意义的称誉。搭配正确的是( )①井冈山--革命摇篮 ②瑞金--会师之城③遵义--革命心脏 ④延安--革命圣地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C【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解析】【分析】1934年10月,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②搭配错误。1935年1月,中共在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武汉一度成为红色革命的心脏,③搭配错误。C项①④搭配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及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7.(2020九上·杭州期末)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期间,( )①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②开展了土地革命③颁布了《共同纲领》④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C【知识点】土地改革【解析】【分析】1947年5月,以刘少奇、朱德为首的中央工作委员会先期进驻西柏坡。在这里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颁布并实施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948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在此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项①④发生在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期间,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共中央驻西柏坡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要求识记基础史实。8.(2020九上·杭州期末)如图,1944年,上海漫画家吴耘创作了《难兄难弟》。据此回答下题。(1)说他们是“难兄难弟”的依据是:当时( )①中国台儿庄战役胜利,开始全民抗战②美国、苏联先后分别向德国、日本宣战③德国在欧洲战场处于劣势,败局已定④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陷入困境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2)敦促“难兄难弟”无条件投降,分别是哪些会议的议题?( )①华盛顿会议②雅尔塔会议③德黑兰会议④波茨坦会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1)D(2)C【知识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解析】【分析】(1)①中国台儿庄战役胜利,开始全民抗战发生在1938年,②美国、苏联先后分别向德国、日本宣战发生在1945年,和题干中的“1944年”不符,排除。D项③④是说他们是“难兄难弟”的依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签署《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C项②④敦促“难兄难弟”无条件投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漫画的能力。找准题干的关键词,找准漫画的切入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2020九上·杭州期末)毛泽东同志不仅是革命导师,也是伟大诗人,他的诗词生动记录了中国近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据此回答下题。(1)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发动了起义,诗云:(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B.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D.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2)1949年2月7日,《TIME》摘引《沁园春·雪》,以风流人物(Man of Feeling )作为封面人物的报道标题。毛泽东首登《TIME》的历史背景是( )A.新中国成立了 B.三大战役胜利C.发起重庆谈判 D.签订“双十协定”【答案】(1)D(2)B【知识点】三大战役【解析】【分析】(1)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在分析敌强我弱的形势后,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A项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反映的是1934.10——1936.10的红军长征,不符合题意;B项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反映的是井冈山黄洋界保卫战,不符合题意;C项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反映的是1949年的渡江战役,不符合题意;D项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描述的是1927年9月的秋收起义,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根据题干中的时间“1949年2月7日”,据所学知,1949年初,三大战役已完成,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被消灭,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已成为定局,所以毛泽东的图象首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ABC.这三项的时间分别是19、1948年9月A项新中国成立了发生在1949年10月,不符合题意;B项三大战役胜利是毛泽东首登《TIME》的历史背景,符合题意;CD两项发生在1945年,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秋收起义,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2)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三大战役胜利,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二、非选择题10.(2020九上·杭州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全国范围的、包括一切地方的、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权的理论,是与中国革命的实情不适合的。……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1)从俄国十月革命,中国可以学习到哪些经验?(2)当时中国革命的实情是怎样的?实现中国革命胜利的新的发展道路是怎样的?【答案】(1)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工人、士兵、农民等)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开创新的革命道路和方法。(2)大革命失败,城市革命处于低潮。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中的“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可见中国可以学习到经验是: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根据材料中的“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可见俄国十月革命具有首创性,中国可以学习到经验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开创新的革命道路和方法。(2)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开展城市武装起义,走俄国人的路,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城市革命处于低潮;之后从城市转向农村,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使中国革命走上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故答案为:(1)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工人、士兵、农民等)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开创新的革命道路和方法。(2)大革命失败,城市革命处于低潮。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道路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材料分析归纳的能力。11.(2020九上·杭州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位肢体残疾但是精神坚毅的总统,在黑夜,在微弱的炉火边,透过无线电波,娓娓地向自己的选民倾诉国家的艰难、需要和希望……炉边谈话是罗斯福独创的一种与美国群众沟通交流的途径,这种“家常式”的谈话安抚、鼓舞、温暖了人心,最终带领大家走出大危机。谈话时间 谈话内容摘录第一次 3月12日 “……那就是你们把钱存进银行,……相反银行要将这些钱通过各种不同信贷方式进行投资,比如买公债、做抵押。……使整个机构转动起来,更好地应对这次危机。……把钱放在经过整顿、重新开业的银行里,远比放在褥子下面更安全。这在不久以后的日子里就可以得到证明。第二次 5月7日 企业界要与政府合作,共同拟定计划。政府在各个工业绝大多数从业人员的支持和配合下,有权制止不公道的做法,并强制执行所订立的协议。处于经济大萧条中的美国,工业中出现了明显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第三次 7月24日 “打起仗来,如果进行夜袭,士兵们都在肩上带上耀眼的标志,免得误伤自己人。根据这个原则,那些跟我们合作,参加全国复兴运动的人,也要被一望而知。“第四次 10月22日 在政府实行新政的半年里,我们已经扭转了经济大萧条的局面,挽救了一场美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绝大危局。我们的工业生产指数已经由五十九上升到一百,这个事实足以让我们感到自豪。(1)这四次“炉边谈话”发生在哪一年?除了“炉边谈话”,请再例举一个你在《历史与社会》九上学习到的与罗斯福总统有关的历史史实(2)阅读第一、第二次“炉边谈话”,当时的目的是要推行哪些措施?(3)阅读第三、第四次“炉边谈话”,罗斯福新政取得了哪些积极效果?【答案】(1)1933年。例如:1941年12月8日,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对法西斯国家宣战。(2)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3)美国民众团结一心支持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工业和生产有所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知识点】罗斯福新政【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1933年3月,罗斯福上台后,实行新政,罗斯福的炉边谈话就是在1933年新政期间。二战期间,罗斯福领导了美国反法西斯斗争,这期间1941年12月8日,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对法西斯国家宣战;1945年参加了雅尔塔会议,协调了盟国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的行动。(2)根据第一次“炉边谈话”的内容“……那就是你们把钱存进银行,……”可见当时的目的是要整顿金融体系。根据第二次“炉边谈话”的内容“企业界要与政府合作,共同拟定计划。政府在各个工业绝大多数从业人员的支持和配合下,有权制止不公道的做法,并强制执行所订立的协议。……”可见当时的目的是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3)第三次“炉边谈话”说明美国民众团结一心支持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第四次“炉边谈话” 说明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工业和生产有所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故答案为:(1)1933年。例如:1941年12月8日,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对法西斯国家宣战。(2)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3)美国民众团结一心支持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工业和生产有所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12.(2020九上·杭州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陈丹燕女士(上海三部曲作者)说:上海的故事写不完。的确,上海是一座传奇的城市,大山同学发现《历史与社会》里很多地方讲到上海,他饶有兴趣地进行了分类整理。[上海,悄然转变]①如图(19页)②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20页)③1882年,上海外滩出现了最早的电话公司。(19页)[上海,开天辟地]④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35页)⑤上海是中国工商业最发达、工人力量最强大的城市,也是新式学校、文化机构集中的地方。北京大批学生被捕的消息传来,上海的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支援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39页)⑥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41页)⑦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42 页)[上海,浴血奋战]⑧如图(62页)⑨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妄图在3个月内灭亡中国。两国军队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展开了长达了个月的激战,史称“淞沪会战”。(65页)(1)阅读材料①-③,请描述当时上海的社会生活状态及其特征。(2)根据材料④-⑦,所有的事件发生在上海,你觉得有哪些原因?(3)材料⑧是哪一历史事件?⑨淞沪会战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历史作用?【答案】(1)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转变。这种变化具有“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点。(2)上海是中国工商业最发达、工人力量最强大的城市,也是新式学校、文化机构集中的地方。(3)“一二八事变”。鼓舞了全国人民英勇抵抗侵略的斗志,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的计划。【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解析】【分析】(1)材料①-③反映了近代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转变。总体来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2)材料⑤中的“上海是中国工商业最发达、工人力量最强大的城市,也是新式学校、文化机构集中的地方。”即是所有的事件发生在上海的原因。(3)仔细观察图片,材料⑧是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 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故答案为:(1)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转变。这种变化具有“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点。(2)上海是中国工商业最发达、工人力量最强大的城市,也是新式学校、文化机构集中的地方。(3)“一二八事变”。鼓舞了全国人民英勇抵抗侵略的斗志,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的计划。【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上海的历史。要求学生具备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能力。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新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新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