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20九上·越城期末)一位同学制作了知识结构图(如下图) ,其中空白处分别应填入的是(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巴黎和会 B. 第一次世界大战 雅尔塔会议C. 第二次世界大战 巴黎和会 D. 第二次世界大战 雅尔塔会议2.(2020九上·越城期末)下列对1919年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理解中,最确切的是( )A. 以暴力的手段反抗英国殖民者 B. 以不合作的态度抵制法国殖民势力C. 默许农民焚烧警察局的行动 D. 采取非暴力不合作手段争取印度自治3.(2020九上·越城期末)下列图片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其共同主题是( )A. 德国逞凶——战争全面爆发 B. 日本偷袭——太平洋战争爆发C. 同盟反攻——战争出现转机 D. 德日投降——战争的最终胜利4.(2020九上·越城期末)武汉大学教授冯天瑜评价辛亥革命时说“辛亥革命在破旧与立新两方面,堪称历史性的首创之举。”辛亥革命在“破旧”方面的“首创之举”是指( )A. 创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B.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D. 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5.(2020九上·越城期末)“莘莘学子,亲爱精诚,三民主义,是我革命先声。革命英雄,国民先锋,再接再厉,继续先烈成功。”与此歌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 B.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C. 南昌起义和井冈山会师 D.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6.(2020九上·越城期末)有学者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义革命是从一条船只开始,到一大片船只结束。”“大片船只”指的是(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7.(2020九上·越城期末)著名学者钱满素评价罗斯福新政时讲到:“罗斯福新政对自由资本主义的影响是深远的,在自由主义深陷危机之时,罗斯福挽救了它。它也深刻改变了自由主义的内涵……这里的“深刻改变了自由主义的内涵”指的是( )A. 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B. 放弃资本主义制度C. 改变三权分立政治体制 D. 建立福利国家制度8.(2020九上·越城期末)红歌传唱历史。下列歌曲开始传唱的年代排序正确的是( )①《春天的故事》②《十送红军》③《义勇军进行曲》④《解放区的天》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④②③① D. ②③④①9.(2020九上·越城期末)澳大利亚人莫理循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他居住北京长达20余年(1897--1920年)。下列资料中,莫理循在华期间最有可能看到的是( )①日本占领东北三省的新闻②宣传“民主”“科学”思想的报刊③"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标语照片④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文件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二、综合题10.(2020九上·越城期末)时事影响策略,策略改变时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国之不在,民于何有,民之泯灭,党将焉传。……谓宜立下决心,接受张杨二氏主张,停止正在发动之内战,……举内战之全军,立即开赴晋绥,抗御日寇,化黑暗为光明,变不祥为大庆。 ——红军将领关于西安事变致国民党国民政府电 本月七日夜十时,日本在卢沟桥,向中国驻军冯部治安部队进攻,要求冯部退至长辛店因冯部不允,发生冲突,现双方尚在对战……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材料二:1937年7月12日,中国政府希望美国出面调解日本的侵略,得到的答复是“我们清楚知道,美国尝试解调必将激怒日本,也将给日本政府一个机会对其国民说,美国会像对待中国发生的事件一样,干涉日本的自卫。”——摘自戈特弗里特卡尔.金德曼《中国与东亚崛起》材料三:1941年12月9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致电蒋介石说,中国在英勇抵抗日本4年半之后现在不再孤立了,所有遭到日本威胁的国家如今都站在中国一边。1942年6月,美国加大对中国供给用于防卫目的兵力、物资和情报。——摘编自陶文钊《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1)联系材料一,分析促成国共合作的因素。(2)材料二、三反映了美国对待中国抗战的态度有何变化?结合相关史实说明其中的原因。11.(2020九上·越城期末)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人风雨兼程,砥砺复兴之志,永葆赤子之心。阅读资料,回答问题。[资料一]他(资本主义)的脚下伏下了很多的敌兵,就是无产阶级。——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19年 社会中坚分子,应该挺身而出,组织有政见的有良心的依赖国民为后援的政党……——陈独秀(1919年) [资料二]在中国共产党光辉的历史上,几乎每一次危机,都成为之后当做成正确决策并迎来大发展,大进步的契机。——姬轩亦《国祚密码》危机 决策 转机国民革命失败 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② 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转危为安 [资料三] (1)李大钊和陈独秀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结合上述材料,指出他们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哪些准备?(2)根据材料二,写出表格中序号①②所代表的内容。(3)综合以上三组资料,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12.(2020九上·越城期末) 2020年12月12日,“张謇精神的时代意义2020年度论坛”在北京举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怀赤心实业救国]张謇(1853年~1926年)是我国近代的实业家和教育家,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窃謇以国家之强……在实业教育。”他还是一位政治家,于1910年参与发起组织了国会请愿运动,要求召开国会。[学先人高扬精神]张謇一生创办20多家企业,注重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是中国棉纺织,领城早期的开拓者;他还将纱厂盈利都用于社会公益事业,创办400多所学校,他肩挑“实业救国”重担,形成特有的“张謇精神”。[下定心实业兴邦]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多地反复指出,“民营企业是自己人”。疫情以来民营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国家要不断为其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让其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活力充分迸发。(1)材料中张謇提出的“强国之道”指什么?并简述他组织国内请愿运动的背景。(2)世事变迁,精神不灭。结合材料,提炼“张謇精神”并分析该精神对当代企业发展的时代意义。(3)运用课本知识解释“民营企业是自己人”的内涵,并谈谈国家该如何让企业吃好实业兴邦的定心丸。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1.【答案】 A【考点】凡尔赛体系【解析】【分析】1919年1月,在一战中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在巴黎召开了会议,这就是巴黎和会。巴黎和会上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为缓解帝国主义特别是美日两国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矛盾,1921-1922年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在华盛顿会议上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基础上,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A项第一次世界大战 巴黎和会应分别填入题干知识结构图空白处,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知识结构图空白处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通过知识结构图的形式,考查一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过程。掌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过程。2.【答案】 D【考点】印度的觉醒【解析】【分析】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一场影响深远的运动,其特点就是非暴力和不合作,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ABC三项理解不确切,不符合题意;D项采取非暴力不合作手段争取印度自治理解最确切,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解题的关键是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相关知识的识记。3.【答案】 C【考点】大战的转折【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斯大林格勒战役是欧洲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阿拉曼战役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因此战略意义上看相似的一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中途岛战役,三次战役均是二战中的转折性战役,故同盟反攻--战争出现转机符合题意。ABD三项和题干图片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同盟反攻——战争出现转机是题干图片的共同主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中途岛战役的意义。识记二战中的转折性战役及其意义。4.【答案】 B【考点】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辛亥革命在破旧与立新两方面,堪称历史性的首创之举。”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辛亥革命在“破旧”方面的“首创之举”,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5.【答案】 A【考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解析】【分析】“莘莘学子”是指黄埔军校的学生军,“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提出的革命指导思想,“革命英雄,国民先锋”是指国民改革,即北伐战争。A项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是与题干歌词相关的历史事件,符合题意;BC两项所述不会出现“三民主义”的信息,不符合题意;D项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与“国民先锋”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国共第一次合作,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6.【答案】 D【考点】渡江战役与占领南京【解析】【分析】依据“一条船只”可知,是指嘉兴南湖一游船上召开党的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大片船只”是指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D项渡江战役是“大片船只”所指的事件,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渡江战役,要求运用所学分析题干信息。7.【答案】 A【考点】罗斯福新政【解析】【分析】依据“罗斯福新政对自由主义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也深刻地改变了自由主义的内涵”说明罗斯福新政放弃自由主义政策,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政策。挽救了美国的民主自由制度,同时也影响到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被普遍接受。A项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是题干里的“深刻改变了自由主义的内涵”所指的内涵,符合题意;B项放弃资本主义制度理解错误,放弃自由主义政策而不是资本主义制度,不符合题意;C项改变三权分立政治体制题干信息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D项建立福利国家制度不符合题干主旨,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罗斯福新政,要求具备分析的能力。8.【答案】 D【考点】改革开放,红军长征【解析】【分析】据所学知,①《春天的故事》创作于改革开放时期,②《十送红军》创作于红军长征时期,③《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④《解放区的天》创作于解放战争时期。综上,②③④①的排序正确。D项②③④①排序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要求识记基础史实。9.【答案】 B【考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①日本占领东北三省的新闻发生在1931年;②宣传“民主”“科学”思想的报刊出现在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中;③"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标语照片出现在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中;④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文件是1924年在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期间确立。综上所述,根据莫理循居住的年代可以判断他可以看到的是②③。B项②③莫理循在华期间最有可能看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1897-1920年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二、综合题10.【答案】 (1)共产党倡导并促成:国民党内部某些高级将领主张联共抗日,并发动了“西安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从消极观战、拒绝调停到支持抗战、积极援助。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本宣战,争取联合中国等一切反西斯力量打击日本。1941年,美、英发表《大西洋宣章》,为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奠定了基础。1942年1月I日,美、英、苏、中等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抵抗日本等法西斯侵略势力。【考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解析】【分析】(1)材料一“红军将领关于西安事变致国民党国民政府电”说明促成国共合作的因素有:共产党倡导并促成;国民党内部某些高级将领主张联共抗日,并发动了“西安事变”。 材料一“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说明促成国共合作的因素有: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材料二反映了美国对待中国抗战消极观战、拒绝调停,材料三反映了美国支持抗战、积极援助。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偷袭美军事基地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争取联合中国等一切反西斯力量打击日本。 1941年8月,美、英两国发表《大西洋宪章》,为反法西斯国家走向联合奠定了基础。为了打败共同的敌人法西斯,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共同抵抗日本等法西斯侵略势力。故答案为:(1)共产党倡导并促成;国民党内部某些高级将领主张联共抗日,并发动了“西安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从消极观战、拒绝调停到支持抗战、积极援助。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本宣战,争取联合中国等一切反西斯力量打击日本。1941年,美、英发表《大西洋宣章》,为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奠定了基础。1942年1月I日,美、英、苏、中等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抵抗日本等法西斯侵略势力。【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1.【答案】 (1)李大钊以《新青年》为阵地,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和较完整的介绍。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2)①开辟了革命根据地,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②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3)有先进理论的指引:中国共产党能勇于面对错误,化解危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并得到人民的支持,取得解放战争胜利。【考点】中国共产党成立,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三大战役【解析】【分析】(1)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 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1920年 8月,陈独秀等在上海建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2)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当即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大转移;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3)材料一说明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是:有先进理论的指引。材料二说明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材料三说明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并得到人民的支持,取得解放战争胜利。故答案为:(1)李大钊以《新青年》为阵地,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和较完整的介绍。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2)①开辟了革命根据地,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②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3)有先进理论的指引;中国共产党能勇于面对错误,化解危机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并得到人民的支持,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相关基础知识。12.【答案】 (1)实业救国、教育救国。20世纪初,列强加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有识之士纷纷要求清政府采取措施保护民族经济。(2)张謇精神就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时代精神、热心公益的社会责任意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张謇精神有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热心公益,服务社会,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3)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中的“怀赤心实业救国”和“窃謇以国家之强……在实业教育。”联系所学知识,张謇提出的“强国之道”指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根据材料中的“1910年参与发起组织了国会请愿运动”,联系所学知识,20世纪初,列强不仅在政治上控制清政府,经济上也加紧对中国的掠夺,面对列强的掠夺,有识之士纷纷要求清政府采取措施保护民族经济。(2)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张謇精神就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时代精神、热心公益的社会责任意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张謇精神有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热心公益,服务社会,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3)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民营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和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故答案为:(1)实业救国、教育救国。20世纪初,列强加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有识之士纷纷要求清政府采取措施保护民族经济。(2)张謇精神就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时代精神、热心公益的社会责任意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张謇精神有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热心公益,服务社会,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3)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围绕张謇,考查张謇的事迹、张謇精神、非公有制经济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1 / 1(…………○…………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20九上·越城期末)一位同学制作了知识结构图(如下图) ,其中空白处分别应填入的是(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巴黎和会 B. 第一次世界大战 雅尔塔会议C. 第二次世界大战 巴黎和会 D. 第二次世界大战 雅尔塔会议【答案】 A【考点】凡尔赛体系【解析】【分析】1919年1月,在一战中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在巴黎召开了会议,这就是巴黎和会。巴黎和会上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为缓解帝国主义特别是美日两国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矛盾,1921-1922年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在华盛顿会议上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基础上,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A项第一次世界大战 巴黎和会应分别填入题干知识结构图空白处,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知识结构图空白处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通过知识结构图的形式,考查一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过程。掌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过程。2.(2020九上·越城期末)下列对1919年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理解中,最确切的是( )A. 以暴力的手段反抗英国殖民者 B. 以不合作的态度抵制法国殖民势力C. 默许农民焚烧警察局的行动 D. 采取非暴力不合作手段争取印度自治【答案】 D【考点】印度的觉醒【解析】【分析】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一场影响深远的运动,其特点就是非暴力和不合作,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ABC三项理解不确切,不符合题意;D项采取非暴力不合作手段争取印度自治理解最确切,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解题的关键是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相关知识的识记。3.(2020九上·越城期末)下列图片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其共同主题是( )A. 德国逞凶——战争全面爆发 B. 日本偷袭——太平洋战争爆发C. 同盟反攻——战争出现转机 D. 德日投降——战争的最终胜利【答案】 C【考点】大战的转折【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斯大林格勒战役是欧洲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阿拉曼战役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因此战略意义上看相似的一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中途岛战役,三次战役均是二战中的转折性战役,故同盟反攻--战争出现转机符合题意。ABD三项和题干图片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同盟反攻——战争出现转机是题干图片的共同主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中途岛战役的意义。识记二战中的转折性战役及其意义。4.(2020九上·越城期末)武汉大学教授冯天瑜评价辛亥革命时说“辛亥革命在破旧与立新两方面,堪称历史性的首创之举。”辛亥革命在“破旧”方面的“首创之举”是指( )A. 创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B.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D. 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答案】 B【考点】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辛亥革命在破旧与立新两方面,堪称历史性的首创之举。”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辛亥革命在“破旧”方面的“首创之举”,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5.(2020九上·越城期末)“莘莘学子,亲爱精诚,三民主义,是我革命先声。革命英雄,国民先锋,再接再厉,继续先烈成功。”与此歌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 B.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C. 南昌起义和井冈山会师 D.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答案】 A【考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解析】【分析】“莘莘学子”是指黄埔军校的学生军,“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提出的革命指导思想,“革命英雄,国民先锋”是指国民改革,即北伐战争。A项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是与题干歌词相关的历史事件,符合题意;BC两项所述不会出现“三民主义”的信息,不符合题意;D项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与“国民先锋”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国共第一次合作,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6.(2020九上·越城期末)有学者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义革命是从一条船只开始,到一大片船只结束。”“大片船只”指的是(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答案】 D【考点】渡江战役与占领南京【解析】【分析】依据“一条船只”可知,是指嘉兴南湖一游船上召开党的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大片船只”是指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D项渡江战役是“大片船只”所指的事件,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渡江战役,要求运用所学分析题干信息。7.(2020九上·越城期末)著名学者钱满素评价罗斯福新政时讲到:“罗斯福新政对自由资本主义的影响是深远的,在自由主义深陷危机之时,罗斯福挽救了它。它也深刻改变了自由主义的内涵……这里的“深刻改变了自由主义的内涵”指的是( )A. 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B. 放弃资本主义制度C. 改变三权分立政治体制 D. 建立福利国家制度【答案】 A【考点】罗斯福新政【解析】【分析】依据“罗斯福新政对自由主义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也深刻地改变了自由主义的内涵”说明罗斯福新政放弃自由主义政策,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政策。挽救了美国的民主自由制度,同时也影响到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被普遍接受。A项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是题干里的“深刻改变了自由主义的内涵”所指的内涵,符合题意;B项放弃资本主义制度理解错误,放弃自由主义政策而不是资本主义制度,不符合题意;C项改变三权分立政治体制题干信息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D项建立福利国家制度不符合题干主旨,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罗斯福新政,要求具备分析的能力。8.(2020九上·越城期末)红歌传唱历史。下列歌曲开始传唱的年代排序正确的是( )①《春天的故事》②《十送红军》③《义勇军进行曲》④《解放区的天》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④②③① D. ②③④①【答案】 D【考点】改革开放,红军长征【解析】【分析】据所学知,①《春天的故事》创作于改革开放时期,②《十送红军》创作于红军长征时期,③《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④《解放区的天》创作于解放战争时期。综上,②③④①的排序正确。D项②③④①排序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要求识记基础史实。9.(2020九上·越城期末)澳大利亚人莫理循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他居住北京长达20余年(1897--1920年)。下列资料中,莫理循在华期间最有可能看到的是( )①日本占领东北三省的新闻②宣传“民主”“科学”思想的报刊③"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标语照片④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文件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 B【考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①日本占领东北三省的新闻发生在1931年;②宣传“民主”“科学”思想的报刊出现在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中;③"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标语照片出现在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中;④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文件是1924年在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期间确立。综上所述,根据莫理循居住的年代可以判断他可以看到的是②③。B项②③莫理循在华期间最有可能看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1897-1920年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二、综合题10.(2020九上·越城期末)时事影响策略,策略改变时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国之不在,民于何有,民之泯灭,党将焉传。……谓宜立下决心,接受张杨二氏主张,停止正在发动之内战,……举内战之全军,立即开赴晋绥,抗御日寇,化黑暗为光明,变不祥为大庆。 ——红军将领关于西安事变致国民党国民政府电 本月七日夜十时,日本在卢沟桥,向中国驻军冯部治安部队进攻,要求冯部退至长辛店因冯部不允,发生冲突,现双方尚在对战……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材料二:1937年7月12日,中国政府希望美国出面调解日本的侵略,得到的答复是“我们清楚知道,美国尝试解调必将激怒日本,也将给日本政府一个机会对其国民说,美国会像对待中国发生的事件一样,干涉日本的自卫。”——摘自戈特弗里特卡尔.金德曼《中国与东亚崛起》材料三:1941年12月9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致电蒋介石说,中国在英勇抵抗日本4年半之后现在不再孤立了,所有遭到日本威胁的国家如今都站在中国一边。1942年6月,美国加大对中国供给用于防卫目的兵力、物资和情报。——摘编自陶文钊《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1)联系材料一,分析促成国共合作的因素。(2)材料二、三反映了美国对待中国抗战的态度有何变化?结合相关史实说明其中的原因。【答案】 (1)共产党倡导并促成:国民党内部某些高级将领主张联共抗日,并发动了“西安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从消极观战、拒绝调停到支持抗战、积极援助。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本宣战,争取联合中国等一切反西斯力量打击日本。1941年,美、英发表《大西洋宣章》,为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奠定了基础。1942年1月I日,美、英、苏、中等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抵抗日本等法西斯侵略势力。【考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解析】【分析】(1)材料一“红军将领关于西安事变致国民党国民政府电”说明促成国共合作的因素有:共产党倡导并促成;国民党内部某些高级将领主张联共抗日,并发动了“西安事变”。 材料一“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说明促成国共合作的因素有: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材料二反映了美国对待中国抗战消极观战、拒绝调停,材料三反映了美国支持抗战、积极援助。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偷袭美军事基地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争取联合中国等一切反西斯力量打击日本。 1941年8月,美、英两国发表《大西洋宪章》,为反法西斯国家走向联合奠定了基础。为了打败共同的敌人法西斯,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共同抵抗日本等法西斯侵略势力。故答案为:(1)共产党倡导并促成;国民党内部某些高级将领主张联共抗日,并发动了“西安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从消极观战、拒绝调停到支持抗战、积极援助。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本宣战,争取联合中国等一切反西斯力量打击日本。1941年,美、英发表《大西洋宣章》,为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奠定了基础。1942年1月I日,美、英、苏、中等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抵抗日本等法西斯侵略势力。【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1.(2020九上·越城期末)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人风雨兼程,砥砺复兴之志,永葆赤子之心。阅读资料,回答问题。[资料一]他(资本主义)的脚下伏下了很多的敌兵,就是无产阶级。——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19年 社会中坚分子,应该挺身而出,组织有政见的有良心的依赖国民为后援的政党……——陈独秀(1919年) [资料二]在中国共产党光辉的历史上,几乎每一次危机,都成为之后当做成正确决策并迎来大发展,大进步的契机。——姬轩亦《国祚密码》危机 决策 转机国民革命失败 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② 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转危为安 [资料三] (1)李大钊和陈独秀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结合上述材料,指出他们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哪些准备?(2)根据材料二,写出表格中序号①②所代表的内容。(3)综合以上三组资料,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答案】 (1)李大钊以《新青年》为阵地,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和较完整的介绍。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2)①开辟了革命根据地,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②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3)有先进理论的指引:中国共产党能勇于面对错误,化解危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并得到人民的支持,取得解放战争胜利。【考点】中国共产党成立,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三大战役【解析】【分析】(1)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 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1920年 8月,陈独秀等在上海建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2)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当即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大转移;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3)材料一说明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是:有先进理论的指引。材料二说明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材料三说明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并得到人民的支持,取得解放战争胜利。故答案为:(1)李大钊以《新青年》为阵地,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和较完整的介绍。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2)①开辟了革命根据地,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②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3)有先进理论的指引;中国共产党能勇于面对错误,化解危机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并得到人民的支持,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相关基础知识。12.(2020九上·越城期末) 2020年12月12日,“张謇精神的时代意义2020年度论坛”在北京举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怀赤心实业救国]张謇(1853年~1926年)是我国近代的实业家和教育家,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窃謇以国家之强……在实业教育。”他还是一位政治家,于1910年参与发起组织了国会请愿运动,要求召开国会。[学先人高扬精神]张謇一生创办20多家企业,注重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是中国棉纺织,领城早期的开拓者;他还将纱厂盈利都用于社会公益事业,创办400多所学校,他肩挑“实业救国”重担,形成特有的“张謇精神”。[下定心实业兴邦]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多地反复指出,“民营企业是自己人”。疫情以来民营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国家要不断为其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让其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活力充分迸发。(1)材料中张謇提出的“强国之道”指什么?并简述他组织国内请愿运动的背景。(2)世事变迁,精神不灭。结合材料,提炼“张謇精神”并分析该精神对当代企业发展的时代意义。(3)运用课本知识解释“民营企业是自己人”的内涵,并谈谈国家该如何让企业吃好实业兴邦的定心丸。【答案】 (1)实业救国、教育救国。20世纪初,列强加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有识之士纷纷要求清政府采取措施保护民族经济。(2)张謇精神就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时代精神、热心公益的社会责任意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张謇精神有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热心公益,服务社会,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3)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中的“怀赤心实业救国”和“窃謇以国家之强……在实业教育。”联系所学知识,张謇提出的“强国之道”指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根据材料中的“1910年参与发起组织了国会请愿运动”,联系所学知识,20世纪初,列强不仅在政治上控制清政府,经济上也加紧对中国的掠夺,面对列强的掠夺,有识之士纷纷要求清政府采取措施保护民族经济。(2)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张謇精神就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时代精神、热心公益的社会责任意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张謇精神有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热心公益,服务社会,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3)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民营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和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故答案为:(1)实业救国、教育救国。20世纪初,列强加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有识之士纷纷要求清政府采取措施保护民族经济。(2)张謇精神就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时代精神、热心公益的社会责任意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张謇精神有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热心公益,服务社会,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3)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围绕张謇,考查张謇的事迹、张謇精神、非公有制经济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