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台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开学考试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图中所示的是古代统治者采取的一项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请问这项措施是指( )A.车同轨 B.书同文C.度同制 D.衡同准【答案】B【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解析】【分析】秦统一后,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以后又在民间流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促进了各地的文化交流与发展,使文字进一步整体简易;有利于文化的统一和传承。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书同文是题干图片反映的措施,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学生的识图能力。要求运用所学分析题干图片信息。2.(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把地中海称为“小澡盆”的,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古代大帝国是(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C.阿拉伯帝国 D.查理曼帝国【答案】A【知识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A项罗马帝国把地中海称为“小澡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罗马帝国,要求掌握基础史实。3.(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图中所示的人物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他就是杠杆定律的发明者( )A.亚里士多德B.阿基米德C.苏格拉底D.阿里斯托芬【答案】B【知识点】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解析】【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阿基米德是古代希腊著名的科学家,他刻苦专研,善于思考,喜欢辩论。他发现了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并勇于实践。他发明的螺旋式水车就是杠杆定理的运用,他曾发出豪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翘起整个地球”。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阿基米德是杠杆定律的发明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阿基米德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蕴含了杠杆定律。4.(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中世纪欧洲占统治地位思想和汉武帝以后2000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分别是( )①基督教 ②伊斯兰 ③儒家思想 ④道家思想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答案】C【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解析】【分析】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基督教神学思想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C项①③分别是中世纪欧洲占统治地位思想和汉武帝以后2000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儒家思想、基督教神学思想在中国和西欧的古代社会里的地位。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儒家思想、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地位。5.(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阅读图1“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和图2“日本平城京平面图”,完成小题。(1)联系所学知识,判断图1和图2在建筑风格上的相互关系( )A.图1建筑风格是向图2学习的 B.图2建筑风格是向图1学习的C.两者之间毫无关系 D.两者完全相同(2)图1唐朝长安城“前为朝,后为市”和严格设置管理“东市、西市”的建筑格局,随着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而被打破,出现城市居民区和商业区界限消失、市场散布在官邸、民宅之间等新气象的城市建筑格局。这种城市新格局大约出现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 D.三国两晋时期【答案】(1)B(2)C【知识点】大化改新;探究北宋都市生活【解析】【分析】(1)唐朝时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唐朝的政治、经济等,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仿照唐朝进行政治改革,建设平城京,故图1和图2在建筑风格上的相互关系是图2建筑风格是向图1学习的。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图2建筑风格是向图1学习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唐朝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分别是居民的住宅区和商业区,这一制度到宋朝打破,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商业尤为发达,当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开封和杭州,杭州改为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AB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两宋时期大约出现题干描述的城市新格局,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两宋的历史。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6.(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汉书·地理志》记载:春秋时期,某国王被吴王夫差战败,率剩下兵卒停留于此,四顾萧然,故称此山为萧山。这里“某国王”就是指( )A.阖闾 B.勾践 C.刘彻 D.李世民【答案】B【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某国王被吴王夫差战败”可知,“某国王”就是指越王勾践。在吴越争霸中吴王阖闾攻打越国,被击败,不久后便死去了;继任的夫差秉承父志,积极伐越,最终击败越王勾践。A项阖闾攻打越国,被击败,不符合题意;B项勾践就是题干里“某国王”所指的对象,符合题意;C项刘彻是汉武帝,不符合题意;D项李世民就是唐太宗,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春秋争霸,要求具备解读题干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7.宋代以前,君臣“对坐议事”。从宋太祖开始,大臣在朝堂上只能“站而论道”。导致北宋时期君臣之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可能是( )A.当时君臣平等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B.当时大臣奏请的事务太多C.宋太祖人老眼花D.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答案】D【知识点】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宋代以前,君臣“对坐议事”,从宋太祖开始,大臣在朝堂上只能“站而论道”说明大臣的地位开始下降,皇帝的权利不断加强,这也说明北宋时期君臣之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ABC三项都不是导致北宋时期君臣之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D项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可能是导致北宋时期君臣之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北宋时期君臣之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及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8.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横跨公元前后的朝代是( )A.西汉 B.王莽政权 C.东汉 D.南北朝【答案】A【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解析】【分析】秦的起止时间为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西汉的起止时间为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东汉的起止时间为25年-220年,西周起止时间为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A项西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横跨公元前后的朝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跨公元前后的朝代”为切入点,考查西汉的建立和灭亡时间。9.出现在中国古代唯一女皇帝——武则天时期的盛世景象是(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贞观遗风 D.开元盛世【答案】C【知识点】贞观之治【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时期,能知人善任,社会生产继续发展,史称“贞观遗风”。A项文景之治是出现在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的盛世景象,不符合题意;B项贞观之治是出现在唐太宗时期的盛世景象,不符合题意;C项贞观遗风是出现在中国古代唯一女皇帝——武则天时期的盛世景象,符合题意;D项开元盛世是出现在唐玄宗时期的盛世景象,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武则天的统治,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0.201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和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而这两个地区在我国古代最早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分别是在( )A.秦朝、北宋 B.西汉、元朝 C.东汉、唐朝 D.西晋、隋朝【答案】B【知识点】探究丝绸之路【解析】【分析】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元朝时期,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B项西汉、元朝时期新疆和西藏最早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我国历代对新疆和西藏的管辖。11.古代各民族交流交往方式有民族迁徙、联合战斗、友好交往、和亲政策、政治改革和兼并战争等。下列历史现象反映“和亲政策”的是( )①张骞出使西域②王昭君出塞③文成公主入藏④霍去病进击漠北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答案】D【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解析】【分析】王昭君和呼韩单于通婚,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实现了和亲。①张骞出使西域和④霍去病进击漠北并没有和少数民族首领通婚。D项②③反映“和亲政策”,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和亲。12.(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图中图片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丁—丙 B.乙—甲—丙—丁C.丙—丁—甲—乙 D.丁—丙—乙—甲【答案】A【知识点】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北宋与辽、西夏并列【解析】【分析】官渡之战发生在200年,赤壁之战发生在208年,郾城大捷发生在1140年,淝水之战发生在383年。A项甲—乙—丁—丙排序正确,符合题意;BCD三项排序都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古代战争。排序型题目需要准确识记相关事件的发生时间或逻辑关系。1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下列历史名词中属于反映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现象的是( )①遣唐使②夷洲(台湾)③海上丝绸之路④《大唐西域记》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遣唐使、③海上丝绸之路和④《大唐西域记》为中外友好交流的代表,①③④正确。②夷洲是中国的内政,应排除含②的选项。C项①③④反映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外交流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14.(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下列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都是汉族统治者中的佼佼者B.都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思想C.都统一了长江和黄河流域D.都对帝国是文治武功,励精图治【答案】D【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贞观之治;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A项都是汉族统治者中的佼佼者表述错误,成吉思汗是蒙古人,不符合题意;B项都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思想表述错误,秦始皇焚书坑儒,排斥儒家思想,不符合题意;C项都统一了长江和黄河流域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D项都对帝国是文治武功,励精图治表述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的共同点。要求识记基础史实。二、非选择题15.(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连线题秦汉时期 建立、巩固和发展大一统格局三国两晋南北朝 开放革新的时代隋唐时期 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宋元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夏 朝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商 朝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秦 朝 第一个少数民族统治全国的政权元 朝 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答案】【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北宋与辽、西夏并列;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秦汉时期是中国秦汉两朝大-统时期的合称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时期,其特征是建立、巩固和发展大一统格局。中国历史,在三国时期出现了魏、蜀、三国鼎立的局面,此后西晋实现了短暂统一,西晋灭亡后,黄河流域进入了十六国时期,南方则处于东晋的统治下,此后,南北方进入了南北朝并列的时代,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北方人的南迁,中国历史出现了民族融合的大趋势,因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为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隋唐时期的中国进入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对外开放、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高度发展,造就出开拓进取、兼容并蓄的时代风貌,开放革新最能体现隋唐的时代特点。宋元时期两宋与辽、西夏金、蒙古政权等民族政权并立,各政权之间时战时台,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因而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约公元前2070年,大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由于商都殷墟出士了大量的甲骨文,甲骨文是迄今发现最早的较成熟的上古文字,基本具备汉字的结构,因此商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证实的王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中国历史上建立起第一个统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大帝国一秦朝。成吉思汗经过多年征战,统一了蒙古,建立了蒙古国。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亡了西夏和金;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朝灭掉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统一全国;元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的封建政权。故答案为:【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我国各朝代的阶段性特征。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6.(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填表题某校808班同学,准备用历史史实来充实“杭州别样的精彩”。现请你帮助他们完成表格中历史史实的表述。杭州别样的精彩 历史史实杭州恰如历史人文经典藏书底蕴让人迷恋 文化遗址 (示例)跨湖桥文化遗址位于杭州市萧山区,距今8000多年。良渚文化遗址位于余杭区,距今5000多年。著名古都 以杭州为首都的古代政权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两宋中的① 政权。杭州恰如一幅钟灵毓秀的山水画卷,她的美丽让人惊叹 西湖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西湖。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诗句是宋代著名词人② 所写,他在杭州主政时曾在西湖筑有苏堤,其代表作还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大运河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大运河, 其最南端点余杭(今杭州) ,沟通的最南端大水系是③ 杭州恰如一座美丽华贵的人间天堂,她的繁荣让人赞美 丝绸魅力 位于丝绸之路要道上的阿拉伯帝国首都④ 。内专门有卖杭州的丝织品,命名“汉沙维耶” ,意为杭州的美丽赞誉 “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这元朝时旅居中国多年的意大利威尼斯人⑤ 对杭州的赞誉。其回国后和朋友合作写成的《行记》引起更多欧洲人对中华文明的兴趣。杭州恰如潮起潮涌的时代赞歌,她的创新活力让人推崇 经济活力 两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杭州与苏州、湖州同属江南经济,农业发达,当时民间流传着“⑥ ”的谚语。文化活力 北宋平民⑦ 当年在杭州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杭州恰如一道温暖如春的最美风景,她的幸福和谐让人向往。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 杭州古名余杭,相传是⑧ 经过此地时留下一“方舟(杭)”,因此得名“禹杭”或“余杭”。 传说中的主人公曾留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美德传说。精忠报国的故事 青山有幸埋忠骨。西湖边的岳坟里,埋葬的是抗金名将⑨ 。关于他的著名故事是其母在其背上剌上“精忠报国”四字,激励其保家卫国。请写一句表达你对表中内容的感受或感悟的话:⑩ 【答案】南宋;苏轼;钱塘江;巴格达;马可·波罗;苏湖熟,天下足;毕昇;大禹;岳飞;略,赞美杭州即可【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宋元社会生活与文化;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南宋与金的和战;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解析】【分析】①本题考查南宋。1127年北宋被金灭亡后,北宋皇族赵构在南京称帝,后来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历史上称为南宋。②本题考查苏轼。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对后世影响很大,代表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③本题考查钱塘江。为巩固隋朝统治,加强南北交通,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民工几百万,利用了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从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成了一条贯通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的大运河,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贯通南北的大动脉.大运河沟通的最南端大水系是钱塘江。④本题考查大运河。位于丝绸之路要道上的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城内专门有卖杭州的丝织品,命名为“汉沙维耶”,意为“杭州的”。⑤本题考查马可·波罗。“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这元朝时旅居中国多年的意大利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对杭州的赞誉。其回国后和朋友合作写成的《行记》引起更多欧洲人对中华文明的兴趣,1271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前往中国,1275年到达中国元朝的首都大都(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在中国生活了17年以后,从海路回到意大利.口述由其狱友代写的《马可·波罗行记》描绘了元朝大都的繁华景象。⑥本题考查两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宋朝时期,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宋朝时期,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水稻产量越居粮食产量首位,由于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在江南推广,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⑦本题考查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一个活字可以重复使用,保存方便,活字印刷术节省雕版费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这种方法既经济,又省时,促进了文化的传播。⑧本题考查大禹治水。相传很早以前,黄河经常泛滥,大禹带领自己的部落对黄河进行疏导,为此三过家[而不入;此后黄河再也没有泛滥,并且造福人类。⑨本题考查抗金名将岳飞。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岳飞率领南宋军民英勇抗击金军,曾经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但最终被秦桧以所谓“谋反”罪杀害。⑩本题考查对杭州的赞美。属于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赞美杭州即可。故答案为:南宋;苏轼;钱塘江;杭州;马可·波罗;苏湖熟,天下足;毕昇;大禹;岳飞;略。【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用历史史实来充实“杭州别样的精彩”及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7.(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请联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李克强总理多次提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新态势。(1)上图是某名画的局部内容。请问这幅全景式描绘当时都城东京及汴河两岸繁华的名画名称是 ,成画时间是 。(2)考察古今中外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变法)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①成就齐桓公霸业的是 改革。②商鞅虽死,但法令犹行。是因为他的变法 。③北魏孝文帝为了进行改革,把首都迁到 。④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 制度。⑤日本经过“大化改新”成为 国家。(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癝俱丰实。”请从重农政策、人才选拔制度和生产工具创新三个角度,用史实说明唐朝政府是如何扶植农业这一“天下之根本”的行业发展的。【答案】(1)《清明上河图》;北宋(2)管仲;使秦国成为最强大的国家,为秦统一奠定基础;洛阳;民主制度;中央集权制国家(3)重农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度。生产工具改进:筒车、曲辕犁。【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北方的民族融合;开元盛世;大化改新;探究北宋都市生活【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清明上河图》的相关知识。宋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反映人民生活的风俗画增多。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2)本题考查古今中外的改革。①据所学知,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组建强大的军队,通过管仲改革,国国富兵强,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国富兵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③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于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⑤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铲除贵族特权,确立雅典民主政治的是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改革;⑥六七世纪的日本非常混乱,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效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大化改新废除了贵族世袭制;宣布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大化改新使日本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3)本题考查唐朝政府扶植农业这一“天下之根本”的行业发展的措施。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重农政策包括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唐朝的人才选拔制度是科举制.依据题干信息“稻米流脂粟米白”,可以获取到唐代主要盛产的粮食是稻米、粟米;结合所学可知唐代的创新工具有筒车、曲辕犁,曲辕犁的发明与使用,促进了土地开发,大大提高劳动效率与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故答案为:(1)《清明上河图》;北宋。(2)管仲;使秦国成为最强大的国家,为秦统一奠定基础;洛阳;民主制度;中央集权制国家。(3)重农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度。生产工具改进:筒车、曲辕犁。【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明上河图》、今中外的改革、唐朝政府扶植农业这一“天下之根本”的行业发展的措施及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历史上改革(变法)的相关知识。18.(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阅读材料,结合学过的知识点,回答下面没问题。材料一:西汉疆域示意图:材料二: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词中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那个,一代天骄成吉思汗……(1)材料一所示西域都护府管辖范围是现在什么地区?它的设置有什么意义?(2)西汉和秦朝疆域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概括秦皇汉武在治理边疆方面的共同措施?(3)对秦始皇,历史上褒贬不一。有人说他千古一帝,有人说他千古暴君。请你结合史实全面进行评价?【答案】(1)新疆。总管西域事务,保护来往商旅,进一步促进了汉族与西域各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这是新疆地区正式接受中央政权管辖的开始。(2)西边的疆域扩大了(西汉疆域比秦朝疆域大)。抵御匈奴,巩固边防。(3)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①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了中国。顺应历史潮流,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②政治上,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③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各地经济交流,巩固了统一。④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促进各地文化交流,巩固了统一。⑤军事(民族):北击匈奴,修长城;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也是暴君: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限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观察材料一《西汉疆域示意图》,西汉疆域比秦朝多了西域地区,所以西汉疆域比秦朝疆域大。汉武帝和秦始皇都和匈奴人作过战,都开拓了疆土,巩固了边防。(3)评价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从两方面去分析。秦始皇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既有巨大贡献,他统一六国,结束战乱。他制定一套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推行郡县制,影响深远。他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和国家统一。北御匈奴,修建长城。修建灵渠,开发南疆,被称为千古一帝;但另一方面,他也是一个暴君,他下令“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他修建阿房宫和长城等,给人民带来繁重的劳役负担;统治时期,赋税沉重,刑法严酷。因此,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也是有名的暴君。故答案为:(1)新疆。总管西域事务,保护来往商旅,进一步促进了汉族与西域各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这是新疆地区正式接受中央政权管辖的开始。(2)西边的疆域扩大了(西汉疆域比秦朝疆域大)。抵御匈奴,巩固边防。(3)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①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了中国。顺应历史潮流,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②政治上,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③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各地经济交流,巩固了统一。④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促进各地文化交流,巩固了统一。⑤军事(民族):北击匈奴,修长城;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也是暴君: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限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汉的历史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1 / 1浙江省台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开学考试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图中所示的是古代统治者采取的一项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请问这项措施是指( )A.车同轨 B.书同文C.度同制 D.衡同准2.(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把地中海称为“小澡盆”的,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古代大帝国是(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C.阿拉伯帝国 D.查理曼帝国3.(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图中所示的人物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他就是杠杆定律的发明者( )A.亚里士多德B.阿基米德C.苏格拉底D.阿里斯托芬4.(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中世纪欧洲占统治地位思想和汉武帝以后2000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分别是( )①基督教 ②伊斯兰 ③儒家思想 ④道家思想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5.(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阅读图1“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和图2“日本平城京平面图”,完成小题。(1)联系所学知识,判断图1和图2在建筑风格上的相互关系( )A.图1建筑风格是向图2学习的 B.图2建筑风格是向图1学习的C.两者之间毫无关系 D.两者完全相同(2)图1唐朝长安城“前为朝,后为市”和严格设置管理“东市、西市”的建筑格局,随着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而被打破,出现城市居民区和商业区界限消失、市场散布在官邸、民宅之间等新气象的城市建筑格局。这种城市新格局大约出现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 D.三国两晋时期6.(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汉书·地理志》记载:春秋时期,某国王被吴王夫差战败,率剩下兵卒停留于此,四顾萧然,故称此山为萧山。这里“某国王”就是指( )A.阖闾 B.勾践 C.刘彻 D.李世民7.宋代以前,君臣“对坐议事”。从宋太祖开始,大臣在朝堂上只能“站而论道”。导致北宋时期君臣之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可能是( )A.当时君臣平等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B.当时大臣奏请的事务太多C.宋太祖人老眼花D.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8.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横跨公元前后的朝代是( )A.西汉 B.王莽政权 C.东汉 D.南北朝9.出现在中国古代唯一女皇帝——武则天时期的盛世景象是(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贞观遗风 D.开元盛世10.201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和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而这两个地区在我国古代最早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分别是在( )A.秦朝、北宋 B.西汉、元朝 C.东汉、唐朝 D.西晋、隋朝11.古代各民族交流交往方式有民族迁徙、联合战斗、友好交往、和亲政策、政治改革和兼并战争等。下列历史现象反映“和亲政策”的是( )①张骞出使西域②王昭君出塞③文成公主入藏④霍去病进击漠北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12.(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图中图片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丁—丙 B.乙—甲—丙—丁C.丙—丁—甲—乙 D.丁—丙—乙—甲1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下列历史名词中属于反映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现象的是( )①遣唐使②夷洲(台湾)③海上丝绸之路④《大唐西域记》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4.(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下列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都是汉族统治者中的佼佼者B.都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思想C.都统一了长江和黄河流域D.都对帝国是文治武功,励精图治二、非选择题15.(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连线题秦汉时期 建立、巩固和发展大一统格局三国两晋南北朝 开放革新的时代隋唐时期 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宋元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夏 朝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商 朝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秦 朝 第一个少数民族统治全国的政权元 朝 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16.(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填表题某校808班同学,准备用历史史实来充实“杭州别样的精彩”。现请你帮助他们完成表格中历史史实的表述。杭州别样的精彩 历史史实杭州恰如历史人文经典藏书底蕴让人迷恋 文化遗址 (示例)跨湖桥文化遗址位于杭州市萧山区,距今8000多年。良渚文化遗址位于余杭区,距今5000多年。著名古都 以杭州为首都的古代政权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两宋中的① 政权。杭州恰如一幅钟灵毓秀的山水画卷,她的美丽让人惊叹 西湖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西湖。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诗句是宋代著名词人② 所写,他在杭州主政时曾在西湖筑有苏堤,其代表作还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大运河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大运河, 其最南端点余杭(今杭州) ,沟通的最南端大水系是③ 杭州恰如一座美丽华贵的人间天堂,她的繁荣让人赞美 丝绸魅力 位于丝绸之路要道上的阿拉伯帝国首都④ 。内专门有卖杭州的丝织品,命名“汉沙维耶” ,意为杭州的美丽赞誉 “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这元朝时旅居中国多年的意大利威尼斯人⑤ 对杭州的赞誉。其回国后和朋友合作写成的《行记》引起更多欧洲人对中华文明的兴趣。杭州恰如潮起潮涌的时代赞歌,她的创新活力让人推崇 经济活力 两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杭州与苏州、湖州同属江南经济,农业发达,当时民间流传着“⑥ ”的谚语。文化活力 北宋平民⑦ 当年在杭州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杭州恰如一道温暖如春的最美风景,她的幸福和谐让人向往。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 杭州古名余杭,相传是⑧ 经过此地时留下一“方舟(杭)”,因此得名“禹杭”或“余杭”。 传说中的主人公曾留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美德传说。精忠报国的故事 青山有幸埋忠骨。西湖边的岳坟里,埋葬的是抗金名将⑨ 。关于他的著名故事是其母在其背上剌上“精忠报国”四字,激励其保家卫国。请写一句表达你对表中内容的感受或感悟的话:⑩ 17.(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请联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李克强总理多次提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新态势。(1)上图是某名画的局部内容。请问这幅全景式描绘当时都城东京及汴河两岸繁华的名画名称是 ,成画时间是 。(2)考察古今中外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变法)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①成就齐桓公霸业的是 改革。②商鞅虽死,但法令犹行。是因为他的变法 。③北魏孝文帝为了进行改革,把首都迁到 。④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 制度。⑤日本经过“大化改新”成为 国家。(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癝俱丰实。”请从重农政策、人才选拔制度和生产工具创新三个角度,用史实说明唐朝政府是如何扶植农业这一“天下之根本”的行业发展的。18.(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阅读材料,结合学过的知识点,回答下面没问题。材料一:西汉疆域示意图:材料二: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词中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那个,一代天骄成吉思汗……(1)材料一所示西域都护府管辖范围是现在什么地区?它的设置有什么意义?(2)西汉和秦朝疆域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概括秦皇汉武在治理边疆方面的共同措施?(3)对秦始皇,历史上褒贬不一。有人说他千古一帝,有人说他千古暴君。请你结合史实全面进行评价?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解析】【分析】秦统一后,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以后又在民间流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促进了各地的文化交流与发展,使文字进一步整体简易;有利于文化的统一和传承。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书同文是题干图片反映的措施,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学生的识图能力。要求运用所学分析题干图片信息。2.【答案】A【知识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A项罗马帝国把地中海称为“小澡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罗马帝国,要求掌握基础史实。3.【答案】B【知识点】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解析】【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阿基米德是古代希腊著名的科学家,他刻苦专研,善于思考,喜欢辩论。他发现了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并勇于实践。他发明的螺旋式水车就是杠杆定理的运用,他曾发出豪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翘起整个地球”。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阿基米德是杠杆定律的发明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阿基米德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蕴含了杠杆定律。4.【答案】C【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解析】【分析】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基督教神学思想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C项①③分别是中世纪欧洲占统治地位思想和汉武帝以后2000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儒家思想、基督教神学思想在中国和西欧的古代社会里的地位。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儒家思想、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地位。5.【答案】(1)B(2)C【知识点】大化改新;探究北宋都市生活【解析】【分析】(1)唐朝时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唐朝的政治、经济等,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仿照唐朝进行政治改革,建设平城京,故图1和图2在建筑风格上的相互关系是图2建筑风格是向图1学习的。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图2建筑风格是向图1学习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唐朝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分别是居民的住宅区和商业区,这一制度到宋朝打破,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商业尤为发达,当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开封和杭州,杭州改为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AB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两宋时期大约出现题干描述的城市新格局,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两宋的历史。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6.【答案】B【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某国王被吴王夫差战败”可知,“某国王”就是指越王勾践。在吴越争霸中吴王阖闾攻打越国,被击败,不久后便死去了;继任的夫差秉承父志,积极伐越,最终击败越王勾践。A项阖闾攻打越国,被击败,不符合题意;B项勾践就是题干里“某国王”所指的对象,符合题意;C项刘彻是汉武帝,不符合题意;D项李世民就是唐太宗,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春秋争霸,要求具备解读题干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7.【答案】D【知识点】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宋代以前,君臣“对坐议事”,从宋太祖开始,大臣在朝堂上只能“站而论道”说明大臣的地位开始下降,皇帝的权利不断加强,这也说明北宋时期君臣之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ABC三项都不是导致北宋时期君臣之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D项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可能是导致北宋时期君臣之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北宋时期君臣之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及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8.【答案】A【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解析】【分析】秦的起止时间为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西汉的起止时间为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东汉的起止时间为25年-220年,西周起止时间为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A项西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横跨公元前后的朝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跨公元前后的朝代”为切入点,考查西汉的建立和灭亡时间。9.【答案】C【知识点】贞观之治【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时期,能知人善任,社会生产继续发展,史称“贞观遗风”。A项文景之治是出现在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的盛世景象,不符合题意;B项贞观之治是出现在唐太宗时期的盛世景象,不符合题意;C项贞观遗风是出现在中国古代唯一女皇帝——武则天时期的盛世景象,符合题意;D项开元盛世是出现在唐玄宗时期的盛世景象,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武则天的统治,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0.【答案】B【知识点】探究丝绸之路【解析】【分析】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元朝时期,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B项西汉、元朝时期新疆和西藏最早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我国历代对新疆和西藏的管辖。11.【答案】D【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解析】【分析】王昭君和呼韩单于通婚,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实现了和亲。①张骞出使西域和④霍去病进击漠北并没有和少数民族首领通婚。D项②③反映“和亲政策”,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和亲。12.【答案】A【知识点】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北宋与辽、西夏并列【解析】【分析】官渡之战发生在200年,赤壁之战发生在208年,郾城大捷发生在1140年,淝水之战发生在383年。A项甲—乙—丁—丙排序正确,符合题意;BCD三项排序都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古代战争。排序型题目需要准确识记相关事件的发生时间或逻辑关系。13.【答案】C【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遣唐使、③海上丝绸之路和④《大唐西域记》为中外友好交流的代表,①③④正确。②夷洲是中国的内政,应排除含②的选项。C项①③④反映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外交流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14.【答案】D【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贞观之治;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A项都是汉族统治者中的佼佼者表述错误,成吉思汗是蒙古人,不符合题意;B项都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思想表述错误,秦始皇焚书坑儒,排斥儒家思想,不符合题意;C项都统一了长江和黄河流域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D项都对帝国是文治武功,励精图治表述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的共同点。要求识记基础史实。15.【答案】【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北宋与辽、西夏并列;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秦汉时期是中国秦汉两朝大-统时期的合称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时期,其特征是建立、巩固和发展大一统格局。中国历史,在三国时期出现了魏、蜀、三国鼎立的局面,此后西晋实现了短暂统一,西晋灭亡后,黄河流域进入了十六国时期,南方则处于东晋的统治下,此后,南北方进入了南北朝并列的时代,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北方人的南迁,中国历史出现了民族融合的大趋势,因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为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隋唐时期的中国进入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对外开放、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高度发展,造就出开拓进取、兼容并蓄的时代风貌,开放革新最能体现隋唐的时代特点。宋元时期两宋与辽、西夏金、蒙古政权等民族政权并立,各政权之间时战时台,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因而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约公元前2070年,大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由于商都殷墟出士了大量的甲骨文,甲骨文是迄今发现最早的较成熟的上古文字,基本具备汉字的结构,因此商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证实的王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中国历史上建立起第一个统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大帝国一秦朝。成吉思汗经过多年征战,统一了蒙古,建立了蒙古国。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亡了西夏和金;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朝灭掉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统一全国;元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的封建政权。故答案为:【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我国各朝代的阶段性特征。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6.【答案】南宋;苏轼;钱塘江;巴格达;马可·波罗;苏湖熟,天下足;毕昇;大禹;岳飞;略,赞美杭州即可【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宋元社会生活与文化;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南宋与金的和战;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解析】【分析】①本题考查南宋。1127年北宋被金灭亡后,北宋皇族赵构在南京称帝,后来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历史上称为南宋。②本题考查苏轼。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对后世影响很大,代表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③本题考查钱塘江。为巩固隋朝统治,加强南北交通,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民工几百万,利用了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从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成了一条贯通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的大运河,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贯通南北的大动脉.大运河沟通的最南端大水系是钱塘江。④本题考查大运河。位于丝绸之路要道上的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城内专门有卖杭州的丝织品,命名为“汉沙维耶”,意为“杭州的”。⑤本题考查马可·波罗。“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这元朝时旅居中国多年的意大利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对杭州的赞誉。其回国后和朋友合作写成的《行记》引起更多欧洲人对中华文明的兴趣,1271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前往中国,1275年到达中国元朝的首都大都(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在中国生活了17年以后,从海路回到意大利.口述由其狱友代写的《马可·波罗行记》描绘了元朝大都的繁华景象。⑥本题考查两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宋朝时期,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宋朝时期,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水稻产量越居粮食产量首位,由于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在江南推广,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⑦本题考查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一个活字可以重复使用,保存方便,活字印刷术节省雕版费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这种方法既经济,又省时,促进了文化的传播。⑧本题考查大禹治水。相传很早以前,黄河经常泛滥,大禹带领自己的部落对黄河进行疏导,为此三过家[而不入;此后黄河再也没有泛滥,并且造福人类。⑨本题考查抗金名将岳飞。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岳飞率领南宋军民英勇抗击金军,曾经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但最终被秦桧以所谓“谋反”罪杀害。⑩本题考查对杭州的赞美。属于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赞美杭州即可。故答案为:南宋;苏轼;钱塘江;杭州;马可·波罗;苏湖熟,天下足;毕昇;大禹;岳飞;略。【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用历史史实来充实“杭州别样的精彩”及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7.【答案】(1)《清明上河图》;北宋(2)管仲;使秦国成为最强大的国家,为秦统一奠定基础;洛阳;民主制度;中央集权制国家(3)重农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度。生产工具改进:筒车、曲辕犁。【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北方的民族融合;开元盛世;大化改新;探究北宋都市生活【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清明上河图》的相关知识。宋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反映人民生活的风俗画增多。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2)本题考查古今中外的改革。①据所学知,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组建强大的军队,通过管仲改革,国国富兵强,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国富兵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③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于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⑤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铲除贵族特权,确立雅典民主政治的是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改革;⑥六七世纪的日本非常混乱,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效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大化改新废除了贵族世袭制;宣布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大化改新使日本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3)本题考查唐朝政府扶植农业这一“天下之根本”的行业发展的措施。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重农政策包括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唐朝的人才选拔制度是科举制.依据题干信息“稻米流脂粟米白”,可以获取到唐代主要盛产的粮食是稻米、粟米;结合所学可知唐代的创新工具有筒车、曲辕犁,曲辕犁的发明与使用,促进了土地开发,大大提高劳动效率与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故答案为:(1)《清明上河图》;北宋。(2)管仲;使秦国成为最强大的国家,为秦统一奠定基础;洛阳;民主制度;中央集权制国家。(3)重农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度。生产工具改进:筒车、曲辕犁。【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明上河图》、今中外的改革、唐朝政府扶植农业这一“天下之根本”的行业发展的措施及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历史上改革(变法)的相关知识。18.【答案】(1)新疆。总管西域事务,保护来往商旅,进一步促进了汉族与西域各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这是新疆地区正式接受中央政权管辖的开始。(2)西边的疆域扩大了(西汉疆域比秦朝疆域大)。抵御匈奴,巩固边防。(3)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①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了中国。顺应历史潮流,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②政治上,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③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各地经济交流,巩固了统一。④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促进各地文化交流,巩固了统一。⑤军事(民族):北击匈奴,修长城;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也是暴君: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限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观察材料一《西汉疆域示意图》,西汉疆域比秦朝多了西域地区,所以西汉疆域比秦朝疆域大。汉武帝和秦始皇都和匈奴人作过战,都开拓了疆土,巩固了边防。(3)评价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从两方面去分析。秦始皇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既有巨大贡献,他统一六国,结束战乱。他制定一套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推行郡县制,影响深远。他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和国家统一。北御匈奴,修建长城。修建灵渠,开发南疆,被称为千古一帝;但另一方面,他也是一个暴君,他下令“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他修建阿房宫和长城等,给人民带来繁重的劳役负担;统治时期,赋税沉重,刑法严酷。因此,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也是有名的暴君。故答案为:(1)新疆。总管西域事务,保护来往商旅,进一步促进了汉族与西域各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这是新疆地区正式接受中央政权管辖的开始。(2)西边的疆域扩大了(西汉疆域比秦朝疆域大)。抵御匈奴,巩固边防。(3)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①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了中国。顺应历史潮流,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②政治上,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③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各地经济交流,巩固了统一。④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促进各地文化交流,巩固了统一。⑤军事(民族):北击匈奴,修长城;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也是暴君: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限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汉的历史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台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开学考试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台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开学考试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