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2021届高三文综地理高考一诊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宜宾市2021届高三文综地理高考一诊试卷

资源简介

四川省宜宾市2021届高三文综地理高考一诊试卷
一、单选题
1.(2021·高县模拟)下图示意我国1979年~2019年各年城市化增量曲线(城市化增量=当年的城市化率-上一年的城市化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化增量最大时(  )
A.城市化水平最高 B.城市人口数量最多
C.逆城市化最典型 D.人口城市化最迅速
(2)据图推测我国产业的变化是(  )
A.第一产业比重提高 B.第二产业发展壮大
C.第三产业出现衰落 D.产业升级逐渐停滞
【答案】(1)D
(2)B
【知识点】城镇化(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与意义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看出城市化增量最大是2001年左右,由于增量几乎全是正值(图中是1980-1981年是负值,其余均是正值),说明城市化水平一直提高,城市化水平没有现在高,A错;城市化增量从1981年后一直是正值,反映城市人口数量一直增长,故2001年城市人口数量不是最多,B错;我国是发展中国家,2001年城市化水平还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逆城市化不典型。根据公式城市化增量=当年的城市化率-上一年的城市化率,当城市化增量最大时,反映城市人口数量增加最快,人口城市化最迅速,D对。(2)城市化的发展伴随着第一产业比重的降低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产业升级不断发展,故B对,其余选项可排除。
【点评】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
不利 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环境污染问题
不合理城市化表现 环境问题
生物的多样性减少;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废渣影响土地质量;出现城市“热岛”现象,影响日照、风速、风向 大气污染、水污染、
噪声污染、垃圾污染等
2.(2021·高县模拟)野生东北虎是世界级濒危物种,上世纪80年代,小兴安岭地区一度宣布东北虎绝迹,而该区域的太平沟自然保护区中黑熊、棕熊数量却明显增加。近几年,随着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推进,多次发现来自俄罗斯的野生东北虎在黑龙江两岸之间迁徙,频繁出入该区域。2020年10月28日,央视播出了该保护区黑熊被东北虎猎杀的新闻。下图示意黑龙江局部流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野生东北虎在黑龙江两岸之间迁徙的主要原因及最可能出现的季节分别是(  )
A.繁殖春季 B.温度夏季 C.水源秋季 D.觅食冬季
(2)野生东北虎进入太平沟后,可能会使(  )
A.林区原本食物链保持不变 B.该区域动物总量明显增加
C.该区域生态系统最终平衡 D.该林区提供的食物量锐减
(3)针对野生东北虎在中俄之间迁徙的现象,我们可以(  )
A.减少人类活动干扰 B.兴建野生东北虎迁徙通道
C.干预虎熊种间竞争 D.投放食物"挽留"东北虎
【答案】(1)D
(2)C
(3)A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若是处于繁殖需要,野生东北虎不会频繁出入,A错误。夏季俄罗斯境内同样有丰富的食物,不需要南迁,B错误。水源在南北两岸均较为丰富,不是迁徙的主要原因,C错误。野生动物迁徙主要是出于寻找食物的需要,冬季北部俄罗斯食物短缺,是促使野生东北虎南下寻找食物的主要原因,D正确。故答案为:D。(2)野生东北虎进入太平沟后,原有食物链顶端多了东北虎,A错误。由于野生东北虎数量不多,进入后该区域动物总量增加不明显,B错误。一段时间之后,该区域的生态系统会趋向平衡,C正确。为保证东北虎的正常进食,林区需增加食物的投放,D错误。故答案为:C。(3)为保护东北虎的生存环境,应尽量减少人类活动干扰,A正确。野生动物的迁徙并不一定有固定通道,为保护其自然生存环境,应尽量保持自然环境不变,B错误。人类不应干预各物种之间的平衡,C错误。为保护野生东北虎的野性,尽量减少人为食物,让东北虎在自然状态下生长,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技术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农业技术装备和农业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和农产品消费状况。市场因素决定农业发展方向和规模。农作物生长期长短、昼夜温差大小、区域环境等因素对农作物的品质优劣影响较大。
3.(2021·高县模拟) 10年前由欧洲荷兰公司研发生产的电动平衡车,售价约10万美元一台。后来由美国公司收购生产,售价约1万美元一台。之后,中国小米公司收购了平衡车关键技术,在电机和电池上做了改良,然后让纳思博代工生产。纳思博选择位于长三角的常州市建厂,该厂可在半径100公里内采购绝大部分配件,推出了售价只需1999元人民币的小米9号平衡车,让富人的玩具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下图示意电动平衡车外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平衡车价格随时间推移变化的主要原因(  )
A.原料价格降低 B.关税税率下降
C.科技水平提高 D.政策更加优惠
(2)小米公司引进平衡车是因为(  )
A.拥有核心科技 B.国内劳动力廉价
C.国内市场广阔 D.国内土地价格低
(3)常州市吸引纳思博投资建厂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基础设施良好 B.配套协作好
C.劳动力素质高 D.环境质量高
【答案】(1)C
(2)C
(3)B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结合材料可知10年前电动平衡车售价约10万美元一台,美国公司收购生产后,售价约1万美元一台,小米公司收购平衡车关键技术,并在电机和电池上做了改良,推出了售价只需1999元的小米9号平衡车。从中可以分析出平衡车价格随时间推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电动平衡车的科技水平提高了,成本降低了,因此售价逐渐降低。ABD错误,C正确,故答案为:C。(2)小米公司引进平衡车后在国内长三角的常州市建厂,大幅降价以1999元的价格销售,进入中国寻常百姓家,抢占中国国内广阔的消费市场,C正确。小米是收购其他公司的平衡车关键技术,并不是小米一开始就拥有核心科技,A错误;平衡车研发和生产需要高素质劳动力,因此小米引起平衡车不是因为国内劳动力廉价,B错误;长三角的常州市经济发达,土地价格较我国中西部地区高,D错误。故答案为:C。(3)长三角的常州市吸引纳思博投资建厂,该厂可在半径100公里内采购绝大部分配件,说明常州市配套企业较多,社会协作条件良好,为纳思博生产平衡车提供最大的便利,B正确;该地区基础设施良好,但不是最主要原因,而是该地区为平衡车提供绝大部分配件,A错误;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并不只有常州市一个城市独有,C错误;环境质量比工业化水平低的地区差,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工业区位是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因此不仅需要综合分析多种成本因素,还要对工业在一定区位集聚的效益、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效益,以及政策、行为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上述各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不断变化。
1.由于工业所用原料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与此同时,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2.工业原料的运入、产品的运出,都需要交通运输,因此,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3.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4.在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不断解放体力劳动同时,工业对劳动力技能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本地劳动力素质往往成为吸引外资,尤其是吸引技术现金的大型跨国公司到该地投资办厂的重要因素之一。
4.(2021·高县模拟)冰啸,或称冰海啸,是指大量的冰块从湖或海中涌上陆地的现象。2019年2月底,北美寒潮爆发,伊利湖中的冰块滚滚而来,冲上岸边的马路,形成的冰墙可达12米。下图示意北美2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及伊利湖轮廓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地最可能发生强冰啸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应对冰海啸的合理措施是(  )
①加强对天气的预报②设置湖岸警戒区③加高加固湖岸大堤④使用炸药破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湖面完全冻结后,该地(  )
A.冰海啸增强 B.湖面温差减小
C.湖陆风增强 D.水汽含量更低
【答案】(1)B
(2)A
(3)D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寒潮灾害;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解析】【分析】(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形成冰海啸需要有:①结冰期较长的湖泊或海域,以便形成的冰层厚度较厚,这些厚厚的冰层就是冰海啸的物质来源;②推动冰块运动的强劲水流,所以发生冰海啸的区域往往有十分强劲的盛行风。由北美2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可知,伊利湖区盛行西北风,因此最可能发生强冰啸的地点在伊利湖的东南岸,B正确。故答案为:B。(2)由材料“伊利湖中的冰块滚滚而来,冲上岸边的马路,形成的冰墙可达12米”可知,冰海啸的危害性极强,因此应对冰海啸应以预防为主,可以加强对天气的预报,设置湖岸警戒区,加高加固湖岸大堤,①②③正确;使用炸药破冰太危险,不宜采取这种措施,④错误。因此A正确。故答案为:A。(3)湖面完全冻结后,盛行风难以将冰块吹向陆地,冰海啸将减弱,A错误。湖面完全冻结后,湖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增强,湖面温差增大,湖面与陆地的温差减小,湖陆风减小,B、C错误。湖面完全冻结,湖水蒸发量减少,该地水汽含量减少,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所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海啸的波速高达每小时700~800千米,在几小时内就能横过大洋;波长可达数百公里,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在茫茫的大洋里波高不足一米,但当到达海岸浅水地带时,波长减短而波高急剧增高,可达数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墙"。海啸主要受海底地形、海岸线几何形状及波浪特性的控制,呼啸的海浪冰墙每隔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就重复一次,摧毁堤岸,淹没陆地,夺走生命财产,破坏力极大。
二、综合题
5.(2021·高县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南省是我国玉米种植大省,为保障农民增收致富,该省积极探索粮、饲兼用型玉米种植,培育的新型玉米品种收粮、青贮皆可。青贮即把包括果穗在内的地上部分绿色植株全部经过切碎、加工,在缺氧条件下经40-50天乳酸菌青贮发酵后,可保存几个月到一年,成为牛、羊等所需的高质量青贮饲料。利用青贮饲料饲养的肉羊具有成本低、肉质好的特点。该省某企业的肉羊养殖基地紧邻其自有玉米田,形成了"地种粮、粮结秆、秆喂羊、羊拉粪、粪还田"的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左图示意青贮饲料收割景观,右图示意该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1)简述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生产的优点。
(2)分析当地农、牧结合模式下养羊成本低的主要原因。
(3)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特点,请你说出适宜该企业发展的加工工业类型
【答案】(1)玉米植株整株利用率高,浪费少;产品类型多样、经济效益提高;废物循环利用,环境污染小;促进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2)农、牧场相邻,饲料运输成本低;粪肥还田,粪便处理成本降低;全株作为原材料,利用率高,饲料成本低;利用自家玉米田的产品作物饲料加工的原料,减少市场交易成本;在玉米田附近建立养殖基地,土地租金低
(3)酒类酿造;饲料生产;肉类加工;皮革加工;皮衣制造。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主要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分析。结合材料“地种粮、粮结秆、秆喂羊、羊拉粪、粪还田”可知“粮、饲兼用型玉米生产”全部利用,浪费少,保护生态环境;粮食和玉米秸秆、羊农业产品类型多样,可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发展绿色经济,实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系统。
(2)结合材料“该省某企业的肉羊养殖基地紧邻其自有玉米田,”可知农、牧场相邻,农作物的秸秆是牛羊的好饲料,饲料运输成本低;羊粪肥还田,粪便处理成本降低;河南省是我国玉米种植大省,玉米秸秆量多,饲料成本低;农村的土地较城市土地租金低;利用农民自家玉米田的产品作物饲料加工的原料,减少市场交易成本。
(3)当地利用肉羊养殖基地的皮毛肉等可发展肉类加工、皮革加工、皮衣制造等;以玉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为原料,既可生产生物质酒精,生产过程产生的残渣还是优质的造纸原料;利用玉米秸秆还可以生产饲料。
【点评】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土地、水源、原料、燃料(动力)、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政策等。五种指向型工业:原料指向性、市场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和动力指向性。工业区位因素的一般分析框架:工业区位因素也要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与农业区位因素比较工业区位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要比农业小,特别是地形、气候和土壤,故工业区位选择在空间和时间更具有灵活性。以上分析属于综合分析,经过综合分析我们想得到理想的工业区位:充足的原料、动力;廉价的地租;质高价廉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有政府政策优惠等。
6.(2021·高县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辽宁省岫岩陨石坑形成于距今约5万年的一次顾石撞击。据地质工作者勘察推算,最初坑深约500米,直径约1400米。岫岩陨石坑形成后,曾一度成为封闭的湖泊。后经侵蚀,坑壁形成缺口,导致湖水外泄,露出坑底的湖床。经流水侵蚀、切割形成坑壁的冲沟与坑底的小河流,新的水系系统形成。而今,坑深减少到150米,直径却达1800米。通过在陨石坑中心的钻探,发现了厚达107米的湖相沉积物,该沉积物富含大量有机质。地质工作者发现,在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村民们在这里幸福的生活和劳作。下图示意该陨石坑地质剖面。
(1)简述该陨石坑形成至今的地貌演变过程。
(2)说明该陨石坑深度变化的原因。
(3)阐释湖相沉积物中富含大量有机质的原因。
(4)当地政府计划大力开发岫岩陨石坑。你是否赞同 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洼地(陆地)积水成湖(水域);湖水外泄后再形成洼地(陆地);陨石坑变浅;底部变平缓
(2)坑周围高地、坑壁受到外力风化侵蚀作用,高度逐渐降低;坑周围高处的风化产物,被外力搬运到陨石坑底部沉积,导致坑底高度增加
(3)湖泊中水生动植物残体沉积在湖床上;湖泊周围陆生动植物残体受外力作用搬运到湖泊中;水底氧气含量少,水温低,有机质分解缓慢;经历漫长的时间,逐渐积累而成
(4)赞同,开发条件好(群山环抱,环境优美;坑底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提高收入;加强对外联系;完善基础设施。
不赞同,陨石坑面积较小,环境承载力小;过度开发将导致生态破坏;开发不当会破坏地质遗址景观;可能干扰当地人民的正常生活。
【知识点】外力作用;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造
【解析】【分析】(1)大致过程:陨石撞击形成洼地,洼地(陆地)积水成湖(水域);湖水侵蚀,坑壁形成缺口;湖水外泄;形成洼地(陆地);湖泊沉积,陨石坑变浅,底部变平缓。
(2)坑深度的变化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坑周围高地、坑壁受到外力风化和流水侵蚀作用,高度逐渐降低;二是坑周围高处的风化产物,被外力搬运到陨石坑底部沉积,导致坑底高度增加。三是湖泊周围陆生动植物残体,经过长年沉积转变成有机质,使坑变浅。
(3)主要从有机质的来源和分解进行分析。一方面是湖泊中水生动植物残体沉积在湖床上形成有机质;二是湖泊周围陆生动植物残体受外力作用搬运到湖泊中形成有机质;三是水底氧气含量少,水温低,有机质分解缓慢;经历漫长的时间,逐渐积累,从而形成大量的有机质。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从赞同和不赞同两个方面分析,论据充分即可。赞同:有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开发条件好,投资少;适当开发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提高收入;加强对外联系;旅游业的开发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完善基础设施。不赞同,陨石坑面积较小,环境承载力小;资源过于单一,吸引力不强;过度开发将导致生态破坏;开发不当会破坏地质遗址景观;过多的游客可能干扰当地人民的正常生活。
【点评】地质作用按能量的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常见的外力作用有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
7.(2021·高县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位于太行山南段,生活着3000多只野生猕猴。区内秀美的自然风光,庞大的猕猴数量,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观光游玩。由于猕猴数量庞大,区内安排了专人负责喂养猕猴。在冬季大雪封山时,还要投放更多的食物才能帮助猕猴安全过冬。下图示意投食场景。
说明冬季大雪封山时需要为猕猴投放更多食物的原因,简述投食喂养猕猴带来的不利影响。
【答案】原因:冬季草木凋零,食物较少;大雪覆盖,增加觅食难度;气温低,御寒所需食物增加等。
不利影响:种群数量增大,环境压力增大;造成种群依赖,野外适应能力下降;猕猴乱扔乱丢,进而破坏生态环境;抢夺游客食物,导致意外伤害。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原因:冬季大雪封山时,野外食物数量少,食物易被大雪覆盖不易寻找;游客数量少,投喂食物较少;气温较低,猕猴活动需要更多的食物来保障体能,因此需投放更多的食物。
不利影响:长期人工投放食物,使原本数量庞大的猕猴群更加庞大,给当地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猕猴数量增多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由于长期接受人工喂食,猕猴自主觅食的能力下降,生存能力下降。猕猴乱扔乱丢,破坏生态环境;抢夺游客食物,导致意外伤害等。
【点评】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 / 1四川省宜宾市2021届高三文综地理高考一诊试卷
一、单选题
1.(2021·高县模拟)下图示意我国1979年~2019年各年城市化增量曲线(城市化增量=当年的城市化率-上一年的城市化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化增量最大时(  )
A.城市化水平最高 B.城市人口数量最多
C.逆城市化最典型 D.人口城市化最迅速
(2)据图推测我国产业的变化是(  )
A.第一产业比重提高 B.第二产业发展壮大
C.第三产业出现衰落 D.产业升级逐渐停滞
2.(2021·高县模拟)野生东北虎是世界级濒危物种,上世纪80年代,小兴安岭地区一度宣布东北虎绝迹,而该区域的太平沟自然保护区中黑熊、棕熊数量却明显增加。近几年,随着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推进,多次发现来自俄罗斯的野生东北虎在黑龙江两岸之间迁徙,频繁出入该区域。2020年10月28日,央视播出了该保护区黑熊被东北虎猎杀的新闻。下图示意黑龙江局部流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野生东北虎在黑龙江两岸之间迁徙的主要原因及最可能出现的季节分别是(  )
A.繁殖春季 B.温度夏季 C.水源秋季 D.觅食冬季
(2)野生东北虎进入太平沟后,可能会使(  )
A.林区原本食物链保持不变 B.该区域动物总量明显增加
C.该区域生态系统最终平衡 D.该林区提供的食物量锐减
(3)针对野生东北虎在中俄之间迁徙的现象,我们可以(  )
A.减少人类活动干扰 B.兴建野生东北虎迁徙通道
C.干预虎熊种间竞争 D.投放食物"挽留"东北虎
3.(2021·高县模拟) 10年前由欧洲荷兰公司研发生产的电动平衡车,售价约10万美元一台。后来由美国公司收购生产,售价约1万美元一台。之后,中国小米公司收购了平衡车关键技术,在电机和电池上做了改良,然后让纳思博代工生产。纳思博选择位于长三角的常州市建厂,该厂可在半径100公里内采购绝大部分配件,推出了售价只需1999元人民币的小米9号平衡车,让富人的玩具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下图示意电动平衡车外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平衡车价格随时间推移变化的主要原因(  )
A.原料价格降低 B.关税税率下降
C.科技水平提高 D.政策更加优惠
(2)小米公司引进平衡车是因为(  )
A.拥有核心科技 B.国内劳动力廉价
C.国内市场广阔 D.国内土地价格低
(3)常州市吸引纳思博投资建厂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基础设施良好 B.配套协作好
C.劳动力素质高 D.环境质量高
4.(2021·高县模拟)冰啸,或称冰海啸,是指大量的冰块从湖或海中涌上陆地的现象。2019年2月底,北美寒潮爆发,伊利湖中的冰块滚滚而来,冲上岸边的马路,形成的冰墙可达12米。下图示意北美2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及伊利湖轮廓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地最可能发生强冰啸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应对冰海啸的合理措施是(  )
①加强对天气的预报②设置湖岸警戒区③加高加固湖岸大堤④使用炸药破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湖面完全冻结后,该地(  )
A.冰海啸增强 B.湖面温差减小
C.湖陆风增强 D.水汽含量更低
二、综合题
5.(2021·高县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南省是我国玉米种植大省,为保障农民增收致富,该省积极探索粮、饲兼用型玉米种植,培育的新型玉米品种收粮、青贮皆可。青贮即把包括果穗在内的地上部分绿色植株全部经过切碎、加工,在缺氧条件下经40-50天乳酸菌青贮发酵后,可保存几个月到一年,成为牛、羊等所需的高质量青贮饲料。利用青贮饲料饲养的肉羊具有成本低、肉质好的特点。该省某企业的肉羊养殖基地紧邻其自有玉米田,形成了"地种粮、粮结秆、秆喂羊、羊拉粪、粪还田"的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左图示意青贮饲料收割景观,右图示意该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1)简述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生产的优点。
(2)分析当地农、牧结合模式下养羊成本低的主要原因。
(3)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特点,请你说出适宜该企业发展的加工工业类型
6.(2021·高县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辽宁省岫岩陨石坑形成于距今约5万年的一次顾石撞击。据地质工作者勘察推算,最初坑深约500米,直径约1400米。岫岩陨石坑形成后,曾一度成为封闭的湖泊。后经侵蚀,坑壁形成缺口,导致湖水外泄,露出坑底的湖床。经流水侵蚀、切割形成坑壁的冲沟与坑底的小河流,新的水系系统形成。而今,坑深减少到150米,直径却达1800米。通过在陨石坑中心的钻探,发现了厚达107米的湖相沉积物,该沉积物富含大量有机质。地质工作者发现,在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村民们在这里幸福的生活和劳作。下图示意该陨石坑地质剖面。
(1)简述该陨石坑形成至今的地貌演变过程。
(2)说明该陨石坑深度变化的原因。
(3)阐释湖相沉积物中富含大量有机质的原因。
(4)当地政府计划大力开发岫岩陨石坑。你是否赞同 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7.(2021·高县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位于太行山南段,生活着3000多只野生猕猴。区内秀美的自然风光,庞大的猕猴数量,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观光游玩。由于猕猴数量庞大,区内安排了专人负责喂养猕猴。在冬季大雪封山时,还要投放更多的食物才能帮助猕猴安全过冬。下图示意投食场景。
说明冬季大雪封山时需要为猕猴投放更多食物的原因,简述投食喂养猕猴带来的不利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D
(2)B
【知识点】城镇化(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与意义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看出城市化增量最大是2001年左右,由于增量几乎全是正值(图中是1980-1981年是负值,其余均是正值),说明城市化水平一直提高,城市化水平没有现在高,A错;城市化增量从1981年后一直是正值,反映城市人口数量一直增长,故2001年城市人口数量不是最多,B错;我国是发展中国家,2001年城市化水平还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逆城市化不典型。根据公式城市化增量=当年的城市化率-上一年的城市化率,当城市化增量最大时,反映城市人口数量增加最快,人口城市化最迅速,D对。(2)城市化的发展伴随着第一产业比重的降低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产业升级不断发展,故B对,其余选项可排除。
【点评】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
不利 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环境污染问题
不合理城市化表现 环境问题
生物的多样性减少;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废渣影响土地质量;出现城市“热岛”现象,影响日照、风速、风向 大气污染、水污染、
噪声污染、垃圾污染等
2.【答案】(1)D
(2)C
(3)A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若是处于繁殖需要,野生东北虎不会频繁出入,A错误。夏季俄罗斯境内同样有丰富的食物,不需要南迁,B错误。水源在南北两岸均较为丰富,不是迁徙的主要原因,C错误。野生动物迁徙主要是出于寻找食物的需要,冬季北部俄罗斯食物短缺,是促使野生东北虎南下寻找食物的主要原因,D正确。故答案为:D。(2)野生东北虎进入太平沟后,原有食物链顶端多了东北虎,A错误。由于野生东北虎数量不多,进入后该区域动物总量增加不明显,B错误。一段时间之后,该区域的生态系统会趋向平衡,C正确。为保证东北虎的正常进食,林区需增加食物的投放,D错误。故答案为:C。(3)为保护东北虎的生存环境,应尽量减少人类活动干扰,A正确。野生动物的迁徙并不一定有固定通道,为保护其自然生存环境,应尽量保持自然环境不变,B错误。人类不应干预各物种之间的平衡,C错误。为保护野生东北虎的野性,尽量减少人为食物,让东北虎在自然状态下生长,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技术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农业技术装备和农业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和农产品消费状况。市场因素决定农业发展方向和规模。农作物生长期长短、昼夜温差大小、区域环境等因素对农作物的品质优劣影响较大。
3.【答案】(1)C
(2)C
(3)B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结合材料可知10年前电动平衡车售价约10万美元一台,美国公司收购生产后,售价约1万美元一台,小米公司收购平衡车关键技术,并在电机和电池上做了改良,推出了售价只需1999元的小米9号平衡车。从中可以分析出平衡车价格随时间推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电动平衡车的科技水平提高了,成本降低了,因此售价逐渐降低。ABD错误,C正确,故答案为:C。(2)小米公司引进平衡车后在国内长三角的常州市建厂,大幅降价以1999元的价格销售,进入中国寻常百姓家,抢占中国国内广阔的消费市场,C正确。小米是收购其他公司的平衡车关键技术,并不是小米一开始就拥有核心科技,A错误;平衡车研发和生产需要高素质劳动力,因此小米引起平衡车不是因为国内劳动力廉价,B错误;长三角的常州市经济发达,土地价格较我国中西部地区高,D错误。故答案为:C。(3)长三角的常州市吸引纳思博投资建厂,该厂可在半径100公里内采购绝大部分配件,说明常州市配套企业较多,社会协作条件良好,为纳思博生产平衡车提供最大的便利,B正确;该地区基础设施良好,但不是最主要原因,而是该地区为平衡车提供绝大部分配件,A错误;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并不只有常州市一个城市独有,C错误;环境质量比工业化水平低的地区差,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工业区位是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因此不仅需要综合分析多种成本因素,还要对工业在一定区位集聚的效益、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效益,以及政策、行为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上述各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不断变化。
1.由于工业所用原料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与此同时,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2.工业原料的运入、产品的运出,都需要交通运输,因此,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3.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4.在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不断解放体力劳动同时,工业对劳动力技能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本地劳动力素质往往成为吸引外资,尤其是吸引技术现金的大型跨国公司到该地投资办厂的重要因素之一。
4.【答案】(1)B
(2)A
(3)D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寒潮灾害;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解析】【分析】(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形成冰海啸需要有:①结冰期较长的湖泊或海域,以便形成的冰层厚度较厚,这些厚厚的冰层就是冰海啸的物质来源;②推动冰块运动的强劲水流,所以发生冰海啸的区域往往有十分强劲的盛行风。由北美2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可知,伊利湖区盛行西北风,因此最可能发生强冰啸的地点在伊利湖的东南岸,B正确。故答案为:B。(2)由材料“伊利湖中的冰块滚滚而来,冲上岸边的马路,形成的冰墙可达12米”可知,冰海啸的危害性极强,因此应对冰海啸应以预防为主,可以加强对天气的预报,设置湖岸警戒区,加高加固湖岸大堤,①②③正确;使用炸药破冰太危险,不宜采取这种措施,④错误。因此A正确。故答案为:A。(3)湖面完全冻结后,盛行风难以将冰块吹向陆地,冰海啸将减弱,A错误。湖面完全冻结后,湖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增强,湖面温差增大,湖面与陆地的温差减小,湖陆风减小,B、C错误。湖面完全冻结,湖水蒸发量减少,该地水汽含量减少,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所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海啸的波速高达每小时700~800千米,在几小时内就能横过大洋;波长可达数百公里,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在茫茫的大洋里波高不足一米,但当到达海岸浅水地带时,波长减短而波高急剧增高,可达数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墙"。海啸主要受海底地形、海岸线几何形状及波浪特性的控制,呼啸的海浪冰墙每隔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就重复一次,摧毁堤岸,淹没陆地,夺走生命财产,破坏力极大。
5.【答案】(1)玉米植株整株利用率高,浪费少;产品类型多样、经济效益提高;废物循环利用,环境污染小;促进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2)农、牧场相邻,饲料运输成本低;粪肥还田,粪便处理成本降低;全株作为原材料,利用率高,饲料成本低;利用自家玉米田的产品作物饲料加工的原料,减少市场交易成本;在玉米田附近建立养殖基地,土地租金低
(3)酒类酿造;饲料生产;肉类加工;皮革加工;皮衣制造。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主要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分析。结合材料“地种粮、粮结秆、秆喂羊、羊拉粪、粪还田”可知“粮、饲兼用型玉米生产”全部利用,浪费少,保护生态环境;粮食和玉米秸秆、羊农业产品类型多样,可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发展绿色经济,实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系统。
(2)结合材料“该省某企业的肉羊养殖基地紧邻其自有玉米田,”可知农、牧场相邻,农作物的秸秆是牛羊的好饲料,饲料运输成本低;羊粪肥还田,粪便处理成本降低;河南省是我国玉米种植大省,玉米秸秆量多,饲料成本低;农村的土地较城市土地租金低;利用农民自家玉米田的产品作物饲料加工的原料,减少市场交易成本。
(3)当地利用肉羊养殖基地的皮毛肉等可发展肉类加工、皮革加工、皮衣制造等;以玉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为原料,既可生产生物质酒精,生产过程产生的残渣还是优质的造纸原料;利用玉米秸秆还可以生产饲料。
【点评】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土地、水源、原料、燃料(动力)、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政策等。五种指向型工业:原料指向性、市场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和动力指向性。工业区位因素的一般分析框架:工业区位因素也要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与农业区位因素比较工业区位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要比农业小,特别是地形、气候和土壤,故工业区位选择在空间和时间更具有灵活性。以上分析属于综合分析,经过综合分析我们想得到理想的工业区位:充足的原料、动力;廉价的地租;质高价廉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有政府政策优惠等。
6.【答案】(1)洼地(陆地)积水成湖(水域);湖水外泄后再形成洼地(陆地);陨石坑变浅;底部变平缓
(2)坑周围高地、坑壁受到外力风化侵蚀作用,高度逐渐降低;坑周围高处的风化产物,被外力搬运到陨石坑底部沉积,导致坑底高度增加
(3)湖泊中水生动植物残体沉积在湖床上;湖泊周围陆生动植物残体受外力作用搬运到湖泊中;水底氧气含量少,水温低,有机质分解缓慢;经历漫长的时间,逐渐积累而成
(4)赞同,开发条件好(群山环抱,环境优美;坑底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提高收入;加强对外联系;完善基础设施。
不赞同,陨石坑面积较小,环境承载力小;过度开发将导致生态破坏;开发不当会破坏地质遗址景观;可能干扰当地人民的正常生活。
【知识点】外力作用;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造
【解析】【分析】(1)大致过程:陨石撞击形成洼地,洼地(陆地)积水成湖(水域);湖水侵蚀,坑壁形成缺口;湖水外泄;形成洼地(陆地);湖泊沉积,陨石坑变浅,底部变平缓。
(2)坑深度的变化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坑周围高地、坑壁受到外力风化和流水侵蚀作用,高度逐渐降低;二是坑周围高处的风化产物,被外力搬运到陨石坑底部沉积,导致坑底高度增加。三是湖泊周围陆生动植物残体,经过长年沉积转变成有机质,使坑变浅。
(3)主要从有机质的来源和分解进行分析。一方面是湖泊中水生动植物残体沉积在湖床上形成有机质;二是湖泊周围陆生动植物残体受外力作用搬运到湖泊中形成有机质;三是水底氧气含量少,水温低,有机质分解缓慢;经历漫长的时间,逐渐积累,从而形成大量的有机质。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从赞同和不赞同两个方面分析,论据充分即可。赞同:有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开发条件好,投资少;适当开发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提高收入;加强对外联系;旅游业的开发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完善基础设施。不赞同,陨石坑面积较小,环境承载力小;资源过于单一,吸引力不强;过度开发将导致生态破坏;开发不当会破坏地质遗址景观;过多的游客可能干扰当地人民的正常生活。
【点评】地质作用按能量的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常见的外力作用有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
7.【答案】原因:冬季草木凋零,食物较少;大雪覆盖,增加觅食难度;气温低,御寒所需食物增加等。
不利影响:种群数量增大,环境压力增大;造成种群依赖,野外适应能力下降;猕猴乱扔乱丢,进而破坏生态环境;抢夺游客食物,导致意外伤害。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原因:冬季大雪封山时,野外食物数量少,食物易被大雪覆盖不易寻找;游客数量少,投喂食物较少;气温较低,猕猴活动需要更多的食物来保障体能,因此需投放更多的食物。
不利影响:长期人工投放食物,使原本数量庞大的猕猴群更加庞大,给当地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猕猴数量增多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由于长期接受人工喂食,猕猴自主觅食的能力下降,生存能力下降。猕猴乱扔乱丢,破坏生态环境;抢夺游客食物,导致意外伤害等。
【点评】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