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2021年初中历史与社会毕业生升学模拟试卷(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金华市2021年初中历史与社会毕业生升学模拟试卷(二)

资源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2021年初中历史与社会毕业生升学模拟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2018·湖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国要实现的奋斗目标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答案】D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D符合题意,正确。
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即可。
2.(2021·金华模拟)2018年3月23日,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的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北京揭牌。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我国的( )
A.最高监察机关 B.最高行政机关
C.最高检察机关 D.最高权力机关
【答案】A
【知识点】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 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我国的最高监察机关 ,A符合题意,正确。
B错误,国务院是最高行政机关。
C错误,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检察机关。
D错误,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监察机关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依照法律规定,监察委员会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
3.(2021·金华模拟)下图是利用北斗导航系统开发的车载导航界面示意图,图中箭头所代表的汽车行进方向是( )
A.正南向正北 B.西南向东北 C.东南向西北 D.正北向正南
【答案】B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本图采用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根据箭头指向确定汽车的行进方向是由西南走向东北。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有三种方法,一是经纬网判断法,二是指向标判断法,三是通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法,一般范围较小的地图都有指向标,习惯上规定指向标统一指向北。
4.(2021·金华模拟)长江经济带是一条多彩的景观带。下列景观位于这条“经济带”上的是( )
A.壶口瀑布 B.三峡大坝 C.地下运河 D.宝岛明珠
【答案】B
【知识点】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壶口瀑布在黄河上,三峡大坝在长江上,地下运河是指新疆的坎儿井,宝岛明珠指台湾。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区,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 长江和黄河都注入太平洋,都属于外流河,主要补给类型都为降水补给,所以汛期都集中在夏季。
5.(2021·金华模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源于中国古代的“仁、义、信”等思想。中国古代的“仁、义、信”思想属于( )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答案】A
【知识点】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的“仁、义,信”思想属于儒家思想。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儒家提倡“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A项儒家思想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BCD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儒家学说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诚信,友善”与“仁、义、信”。
6.(2021·金华模拟)下图为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其中,中书省的职责是( )
A.监察百官 B.起草政令
C.审核政令 D.执行政令
【答案】B
【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朝采取措施完善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三省相互牵制,最后集权于皇帝。
ACD三项都不是中书省的职责,不符合题意;
B项起草政令是中书省的职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三省六部制的相关知识。识记唐朝三省六部制下三省的各自职责及其影响。
7.(2021·金华模拟)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创办了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天津电报总局、漠河金矿、热河四道沟铜矿及三山铅银矿、上海华盛纺织总厂等一系列民用企业,涉及矿业、纺织、电信等行业。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最主要目的是( )
A.推动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为清政府的税收“开源”
C.推动中国科技水平的进步 D.与外资企业争夺市场
【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为了解决军事工业在资金、原料等方面的困难,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所以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最主要目的是为清政府的税收“开源”。
AC两项是洋务运动的影响,不符合题意;
B项为清政府的税收“开源”是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最主要目的,符合题意;
D项与外资企业争夺市场题干没有涉及,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最主要目的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
8.(2021·金华模拟)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它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发展的轨迹。下列标语、口号记录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历史的是( )
A.“变法图强” B.“民主、科学”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共第一次合作之后国共两党开始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打倒列强,除军阀”是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口号。
A项“变法图强”是维新变法运动时期的口号,不符合题意;
B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口号,不符合题意;
C项“打倒列强,除军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口号,符合题意;
D项“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口号,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口号。识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相关史实。
9.(2021·金华模拟)“这是种全新的反省,开始以人的眼光,从人的立场出发来观察生活,对待世界,而不是像在信仰主义时代那样一切都从上帝出发。”“这种全新的反省”( )
A.体现了西方启蒙思想的初步产生
B.彻底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C.打破了中世纪神学对人性的束缚
D.促进了世界各地之间的密切联系
【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全新的反省”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性的束缚,强调和肯定了人在世界上价值的和作用。
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打破了中世纪神学对人性的束缚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运动的相关史实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文艺复兴运动的相关史实。
10.(2021·金华模拟)“在1943年的时候,这个会就召开了,与会的是中美英的三国首脑。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中国的委员长蒋介石。”下列属于“这个会”的内容的是( )
A.台湾必须归还中国 B.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C.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D.将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答案】A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在1943年的时候,这个会就召开了,与会的是中美英的三国首脑.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中国的蒋委员长蒋介石.”是对开罗会议的描述.开罗会议规定台湾必须归还中国。
A项台湾必须归还中国属于“这个会”的内容,符合题意;
BCD三项不属于“这个会”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开罗会议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事件以及影响。
11.(2021·金华模拟)擅长写七言长歌,和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为“初唐四杰”的金华籍著名诗人是( )
A.骆宾王 B.陈亮 C.宋濂 D.李渔
【答案】A
【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A项骆宾王和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为“初唐四杰”,符合题意;
BCD三项都不属于“初唐四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初唐四杰”的识记能力。要求识记初唐四杰。
12.(2021·金华模拟)解放战争时期,金华所属各县中唯一由地方武装解放的县城是( )
A.兰溪 B.义乌 C.浦江 D.永康
【答案】C
【知识点】解放战争
【解析】【分析】1949年5月11日,金萧支队第二大队解放浦江,浦江是金华所属各县中唯一由我地方武装解放的县城。5月22日,浦江县人民政府成立。
AB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浦江是解放战争时期,金华所属各县中唯一由地方武装解放的县城,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浦江的解放。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13.(2021·金华模拟)礼让斑马线,反映了城市的文明程度。杭州市积极开展礼让斑马线活动,让行人在斑马线上走得更加从容。这一活动体现了( )
①生命是宝贵的,值得珍爱 ②生命是坚韧和顽强的 ③生命是脆弱的,需要呵护 ④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珍爱和尊重生命
【解析】【分析】 礼让斑马线活动,让行人在斑马线上走得更加从容,这体现对生命的敬畏和珍爱,说明生命是宝贵的,脆弱的,需要呵护, ①③④符合题意,正确。
②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敬畏生命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需要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排除不符合题意的干扰项,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14.(2021·金华模拟)某地执勤民警发现驾驶员没有随车携带灭火器,依法对其开具处罚决定书。此时,被罚驾驶员发现并指出警车同样没放置灭火器。次日,当地交警支队发布“知错能改”通告,对警车驾驶员也依法进行了处罚。以此事件作为论据,能够证明的观点是( )
①公民的财产权受法律保护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执法者应成为守法的标杆 ④法律的权威只能靠警察维护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知识点】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所有公民的违法或犯罪行为都应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被罚驾驶员发现并指出警车同样没放置灭火器。次日,当地交警支队发布“知错能改”通告,对警车驾驶员也依法进行了处罚。这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执法者应成为守法的标杆, ②③ 符合题意,正确。
①不符合题意,排除。
④错误,法律的权威在于保护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结合排除法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15.(2021·金华模拟)李某因倒卖个人信息30余万条,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材料体现出的显著法律特征是( )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对社会全体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人民意志的体现
【答案】C
【知识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作后盾,而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证实施。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李某因倒卖个人信息30余万条,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这体现法律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符合题意,正确。
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法律的特征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可以直接选出正确的答案。
16.(2021·金华模拟)张某因欠税不交,并殴打税务人员被判处拘役一个月;因质量问题遭顾客投诉的某装修公司,被责令赔偿损失。根据其违反的法律,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
A.严重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D.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答案】D
【知识点】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
【解析】【分析】 张某因欠税不交,并殴打税务人员被判处拘役一个月,拘役属于刑罚,所以张某的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某装修公司,被责令赔偿损失, 赔偿损失属于民事责任,这说明某装修公司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所以D符合题意,正确。
ABC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需要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排除不符合题意的干扰项,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17.(2021·金华模拟)下图漫画《法律树》形象地说明( )
A.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B.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严格
C.宪法规定最根本最重要问题 D.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
【答案】D
【知识点】宪法与普通法律
【解析】【分析】漫画体现的是宪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核心,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D符合题意,正确。
ABC不符合漫画寓意主旨,应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宪法的地位和重要性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需要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排除不符合题意的干扰项,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2021·金华模拟)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据此回答下题。
18.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湖北、湖南、重庆、云南、贵州等11省市,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40%。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 )
①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②有利于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③有利于优势互补,同步富裕
④有利于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9.下图是长江经济带分类水质断面占比统计图。这表明发展长江经济带( )
A.以经济放缓为代价换取生态保护
B.用生态和环境保护带来经济效益
C.不搞破坏性开发,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D.坚持生态文明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答案】18.B
19.C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对我国建设成就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需要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排除不符合题意和错误的干扰项,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18.长江经济带是国民经济支撑带和关系纽带 , 生态地位显著、综合实力强劲、发展潜力巨大, 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①④符合题意,正确。
②错误,题文材料没有体现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应排除。
③错误,我们要实现的是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
故答案为:B。
19.分析图表,长江经济带不质不断提升,这表明我国发展长江经济带, 不搞破坏性开发,走绿色发展的道路,C符合题意,正确。
A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B不符合题意,图中数据没有体现经济效益。
D错误,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基本国策,应排除。
故答案为:C。
20.(2021·金华模拟)身份证异地办理、公积金全国联通、开单位发票须填“税号”……2017年7月1日起,这些新规开始实施。这一系列新的规定( )
①是以正义的制度维护社会公平 ②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③能彻底杜绝非正义行为的发生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知识点】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解析】【分析】 身份证异地办理、公积金全国联通、开单位发票须填“税号”,这是以正义的制度维护社会公平, 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促进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①②④符合题意,正确。
③观点太绝对,选项观点夸大了这一新规定的作用。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正义作为人类社会的立项追求,往往被当作评价社会制度的价值标准。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21.(2021·金华模拟)央视《地理·中国》报道,黄河支流上著名的“桥上桥”(上下两桥层),下桥建于公元1667年,上桥建于公元1832年,上世纪70年代,当地居民在河中挖砂将下桥挖出,使“桥上桥”雄姿展现于世。读图,回答问题。
(1)①、②两河段中,“黄河在咆哮”水流急水能丰的是   ,“人在地上走,船在天上行”的“地上河”是   。
(2)③、④两地中可观赏“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自然风光的是   。
(3)民歌:“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歌词中“东南风”是我国   季盛行的风向,其携带的水汽主要来自于   洋。
(4)“桥上桥”中下桥被淤埋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严重。
【答案】(1)①;②
(2)③
(3)夏;太平
(4)水土流失
【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1)、①、②两河段中,“黄河在咆哮”水流急水能丰的是①,“人在地上走,船在天上行”的“地上河”是②。
(2)、③、④两地中可观赏“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自然风光的是③。
(3)、民歌:“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歌词中“东南风”是我国夏季盛行的风向,其携带的水汽主要来自于太平洋。
(4)、“桥上桥”中下桥被淤埋的主要原因是当地水土流失严重。
【点评】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位于河流的上游,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②位于河流的下游,由于泥沙淤积,形成典型的地上河。③是指内蒙古高原,④位于秦岭以南的南方地区。影响我国的降水主要来自夏季东南风,从太平洋携带了大量水汽进入大陆。
22.(2021·金华模拟)不断扩大的交往将人类世界的命运紧密相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郑和所率的船队,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这些物品有的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的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哥伦布希望探索出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找到马可·波罗所描述的黄金、珠宝和香料之国。他曾说过:“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他明白地表露过,在追求黄金和传播宗教之间,更侧重于前者。
——摘自《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
材料二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15世纪末16世纪初,世界几大文明区域连接起来。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急切需要开拓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它们用炮舰和廉价的商品在亚非拉、大洋洲大肆侵略扩张,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世界被列强瓜分,形成了列强支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全球化趋势增强,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
——摘编自《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材料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社会需要一个联结全球经贸的通道或共同体。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契合了国际社会当前的这一需求。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倡议再次吹响了共同体意识的号角,通过重振交流渠道和加深国家交流,建立起经济和安全的共同体,它将从根本上促进人类共同体建设。
——摘编自《从根本上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1)材料一中的两次远航有何异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两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
(3)材料三中“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顺应了怎样的时代需求?它的提出有何深远意义?
【答案】(1)相同: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都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都有王室的支持;都有航海家的冒险精神;都增进了友好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传播等。不同:郑和远航以友好交往为目的,哥伦布远航以掠夺财富为目的;郑和远航增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哥伦布远航带来了早期的殖民掠夺;郑和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哥伦布远航横穿大西洋到达美洲等。
(2)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机器化大生产的资本主义国家用大量丰富的工业品换取其他地区的农产品和原料;轮船、火车等先进的交通工具使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贸易更加便捷;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扩张,把全球卷入了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新技术、新发明,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的同时,加大资金技术的输出,以资本输出占据全球市场;汽车、电报和电话等交通通讯工具,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联系;世界逐渐被列强瓜分完毕,形成了列强支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时代需求: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社会需要一个联结全球经贸的通道和共同体;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共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顺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趋势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深远意义:避免重蹈对抗、冲突的老路;从根本上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促进沿线国家交流合作,实现合作共赢等。
【知识点】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1)由“郑和所率的船队,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这些物品有的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的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可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由“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可知,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寻找黄金。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到达美洲都是远洋航行。
(2)据材料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15世纪末16世初界几大文明区域连接起来。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晨,资产阶级急切需要开拓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它们用炮舰和廉价的商品在亚非拉、大洋洲大肆侵略扩张,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世界被列强瓜分,形成了列强支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全球化趋势增强,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交通工具的改良方便了殖民者的殖民扩张,生产力发展促使列强生产出大量的商品到殖民地进行倾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的科学技术更为先进,整个世界被纳入到资本主义市场当中。
(3)据材料“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社会需要一个联结全球经贸的通道或共同体。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契合了国际社会当前的这一需求。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倡议再次吹响了共同体意识的号角,通过重振交流渠道和加深国家交流,建立起经济和安全的共同体,它将从根本上促进人类共同体建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需求;它的提出吹响了共同体意识的号角,通过重振交流渠道和加深国家交流,建立起经济和安全的共同体,它将从根本上促进人类共同体建设。
故答案为:(1)相同: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都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都有王室的支持;都有航海家的冒险精神;都增进了友好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传播等。不同:郑和远航以友好交往为目的,哥伦布远航以掠夺财富为目的;郑和远航增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哥伦布远航带来了早期的殖民掠夺;郑和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哥伦布远航横穿大西洋到达美洲等。
(2)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机器化大生产的资本主义国家用大量丰富的工业品换取其他地区的农产品和原料;轮船、火车等先进的交通工具使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贸易更加便捷;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扩张,把全球卷入了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新技术、新发明,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的同时,加大资金技术的输出,以资本输出占据全球市场;汽车、电报和电话等交通通讯工具,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联系;世界逐渐被列强瓜分完毕,形成了列强支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时代需求: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社会需要一个联结全球经贸的通道和共同体;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共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顺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趋势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深远意义:避免重蹈对抗、冲突的老路;从根本上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促进沿线国家交流合作,实现合作共赢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郑和下西洋、哥伦布的远洋航行、两次工业革命、一带一路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3.(2021·金华模拟) 2018年5月1日,《英雄烈士保护法》正式实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雄烈士不可辱 材料二 英雄烈士在我心
   
 
  2018年5月蒋某在网络上发布侮辱英雄烈士的言论,造成不良影响,被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10天。   根据教育部要求,为贯彻落实《英雄烈士保护法》的相关要求,认真学习英雄烈士的精神,我市中小学在5月份开展了主题为“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班会活动。
(1)蒋某的行为属于哪类违法行为?
(2)结合材料一,从正确行使权利的角度分析漫画中人物的言行。
(3)综合材料,从道德与法律角度,简述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班会的意义。
【答案】(1)属于一般违法行为或行政违法行为。
(2)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漫画中人物滥用言论自由权。他在行使言论自由权时侮辱诽谤烈士,损害了英雄烈士及家属的合法权利;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集体利益。
(3)①道德角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育崇尚英雄的良好社会风尚;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英雄烈士的爱国主义精神。②法律角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正确行使权利;学会依法自律,预防违法犯罪,维护法律尊严。
【知识点】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1) 蒋某在网络上发布侮辱英雄烈士的言论,受到行政拘留,可见其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2)根据所学,本题可以从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应尊重他人合法的权益,结合材料说明漫画中人物在行使言论自由权时侮辱诽谤烈士,损害了英雄烈士及家属的合法权利;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集体利益,是违法行为,据此,分析回答即可。
(3) 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班会的意义,道德的角度可以从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育崇尚英雄的良好社会风尚;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英雄烈士的爱国主义精神等方面回答。 法律角度的角度可以从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正确行使权利;学会依法自律,预防违法犯罪,维护法律尊严等方面回答。
【点评】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行使权利有界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法治意识,预防犯罪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中等。
24.(2021·金华模拟)九年级(1)班以“实施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收集信息】第一小组通过查找收集到以下信息。
【探究分析】第二小组通过整理获取的2017年数据。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个人消费支出的比重,食品支出所占比重越小,说明生活越富足。
【归纳提升】第三小组通过采访收集到的资料。
(1)根据材料,指出党在农村政策的不断调整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有利于实现近期的什么奋斗目标?
(2)结合材料,运用国情知识分析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
(3)精神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在资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答案】(1)作用:组织、领导作用。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我国生产力发展还很不平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有利于不断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共同富裕。
(3)继续弘扬和培育“垦荒精神”,乡村人民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团结一致、不畏艰难,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不断夺取新的胜利,把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展示中华民族的伟大风采。乡村的古建筑群和乡村振兴学院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中,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促进了乡村振兴。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1)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党在农村政策的不断调整中发挥了 组织、领导作用 。 实施乡村振兴有利于实现近期的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本题可以从 有利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有利于不断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共同富裕等方面回答即可。
(3)本题可以从 团结一致、不畏艰难,以自强不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中,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促进了乡村振兴等方面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富裕,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中等。
25.(2021·金华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具。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具体做法是:放手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征收和分配土地;经过复查,发给农民土地证,动员农民生产。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教材
材料三 1978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淮河中游平原上的小岗生产大队18位农民,在一间农家小屋里,秘密商讨分田“包干”,签下了包产到户的“生死状”。……18位农民没有想到,他们被饥饿逼迫而成的这份“生死契约”,无意间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份宣言,中国农村改革的一声春雷,从这里响彻神州大地。
——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解说词
(1)分别写出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两种农具的名称,并简述其作用。
(2)为什么说1950年的土地改革是一场伟大的历史性变革?
(3)材料三中“中国农村改革的一声春雷”是指什么?简述它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意义。
【答案】(1)图一:曲辕犁;图二:筒车。作用:曲辕犁轻便省力,能够适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筒车是灌溉工具,可随水流自行转动,把水由低处运到高处,节省了人力。
(2)彻底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或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生活有了明显改善)
(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改革的突破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两种农具图一是曲辕犁、图二是筒车。这两种农具是唐朝时期发明的,曲辕犁轻便省力,能够适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筒车是灌溉工具,可随水流自行转动,把水由低处运到高处,节省了人力。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的土地改革是一场伟大的历史性变革的原因在于,1950到1952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恢复和发展。
(3)根据材料三“小岗生产大队18位农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农村改革的一声春雷’是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农村改革。
故答案为:(1)图一:曲辕犁;图二:筒车。作用:曲辕犁轻便省力,能够适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筒车是灌溉工具,可随水流自行转动,把水由低处运到高处,节省了人力。
(2)彻底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或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生活有了明显改善)
(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改革的突破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出现的两种农具、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知识。解答此题关键是立足于材料,联系所学分析出各题的答案。
1 / 1浙江省金华市2021年初中历史与社会毕业生升学模拟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2018·湖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国要实现的奋斗目标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2021·金华模拟)2018年3月23日,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的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北京揭牌。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我国的( )
A.最高监察机关 B.最高行政机关
C.最高检察机关 D.最高权力机关
3.(2021·金华模拟)下图是利用北斗导航系统开发的车载导航界面示意图,图中箭头所代表的汽车行进方向是( )
A.正南向正北 B.西南向东北 C.东南向西北 D.正北向正南
4.(2021·金华模拟)长江经济带是一条多彩的景观带。下列景观位于这条“经济带”上的是( )
A.壶口瀑布 B.三峡大坝 C.地下运河 D.宝岛明珠
5.(2021·金华模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源于中国古代的“仁、义、信”等思想。中国古代的“仁、义、信”思想属于( )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6.(2021·金华模拟)下图为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其中,中书省的职责是( )
A.监察百官 B.起草政令
C.审核政令 D.执行政令
7.(2021·金华模拟)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创办了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天津电报总局、漠河金矿、热河四道沟铜矿及三山铅银矿、上海华盛纺织总厂等一系列民用企业,涉及矿业、纺织、电信等行业。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最主要目的是( )
A.推动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为清政府的税收“开源”
C.推动中国科技水平的进步 D.与外资企业争夺市场
8.(2021·金华模拟)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它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发展的轨迹。下列标语、口号记录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历史的是( )
A.“变法图强” B.“民主、科学”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9.(2021·金华模拟)“这是种全新的反省,开始以人的眼光,从人的立场出发来观察生活,对待世界,而不是像在信仰主义时代那样一切都从上帝出发。”“这种全新的反省”( )
A.体现了西方启蒙思想的初步产生
B.彻底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C.打破了中世纪神学对人性的束缚
D.促进了世界各地之间的密切联系
10.(2021·金华模拟)“在1943年的时候,这个会就召开了,与会的是中美英的三国首脑。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中国的委员长蒋介石。”下列属于“这个会”的内容的是( )
A.台湾必须归还中国 B.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C.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D.将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11.(2021·金华模拟)擅长写七言长歌,和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为“初唐四杰”的金华籍著名诗人是( )
A.骆宾王 B.陈亮 C.宋濂 D.李渔
12.(2021·金华模拟)解放战争时期,金华所属各县中唯一由地方武装解放的县城是( )
A.兰溪 B.义乌 C.浦江 D.永康
13.(2021·金华模拟)礼让斑马线,反映了城市的文明程度。杭州市积极开展礼让斑马线活动,让行人在斑马线上走得更加从容。这一活动体现了( )
①生命是宝贵的,值得珍爱 ②生命是坚韧和顽强的 ③生命是脆弱的,需要呵护 ④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2021·金华模拟)某地执勤民警发现驾驶员没有随车携带灭火器,依法对其开具处罚决定书。此时,被罚驾驶员发现并指出警车同样没放置灭火器。次日,当地交警支队发布“知错能改”通告,对警车驾驶员也依法进行了处罚。以此事件作为论据,能够证明的观点是( )
①公民的财产权受法律保护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执法者应成为守法的标杆 ④法律的权威只能靠警察维护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2021·金华模拟)李某因倒卖个人信息30余万条,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材料体现出的显著法律特征是( )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对社会全体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人民意志的体现
16.(2021·金华模拟)张某因欠税不交,并殴打税务人员被判处拘役一个月;因质量问题遭顾客投诉的某装修公司,被责令赔偿损失。根据其违反的法律,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
A.严重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D.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17.(2021·金华模拟)下图漫画《法律树》形象地说明( )
A.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B.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严格
C.宪法规定最根本最重要问题 D.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
(2021·金华模拟)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据此回答下题。
18.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湖北、湖南、重庆、云南、贵州等11省市,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40%。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 )
①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②有利于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③有利于优势互补,同步富裕
④有利于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9.下图是长江经济带分类水质断面占比统计图。这表明发展长江经济带( )
A.以经济放缓为代价换取生态保护
B.用生态和环境保护带来经济效益
C.不搞破坏性开发,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D.坚持生态文明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0.(2021·金华模拟)身份证异地办理、公积金全国联通、开单位发票须填“税号”……2017年7月1日起,这些新规开始实施。这一系列新的规定( )
①是以正义的制度维护社会公平 ②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③能彻底杜绝非正义行为的发生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21.(2021·金华模拟)央视《地理·中国》报道,黄河支流上著名的“桥上桥”(上下两桥层),下桥建于公元1667年,上桥建于公元1832年,上世纪70年代,当地居民在河中挖砂将下桥挖出,使“桥上桥”雄姿展现于世。读图,回答问题。
(1)①、②两河段中,“黄河在咆哮”水流急水能丰的是   ,“人在地上走,船在天上行”的“地上河”是   。
(2)③、④两地中可观赏“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自然风光的是   。
(3)民歌:“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歌词中“东南风”是我国   季盛行的风向,其携带的水汽主要来自于   洋。
(4)“桥上桥”中下桥被淤埋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严重。
22.(2021·金华模拟)不断扩大的交往将人类世界的命运紧密相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郑和所率的船队,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这些物品有的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的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哥伦布希望探索出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找到马可·波罗所描述的黄金、珠宝和香料之国。他曾说过:“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他明白地表露过,在追求黄金和传播宗教之间,更侧重于前者。
——摘自《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
材料二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15世纪末16世纪初,世界几大文明区域连接起来。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急切需要开拓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它们用炮舰和廉价的商品在亚非拉、大洋洲大肆侵略扩张,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世界被列强瓜分,形成了列强支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全球化趋势增强,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
——摘编自《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材料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社会需要一个联结全球经贸的通道或共同体。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契合了国际社会当前的这一需求。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倡议再次吹响了共同体意识的号角,通过重振交流渠道和加深国家交流,建立起经济和安全的共同体,它将从根本上促进人类共同体建设。
——摘编自《从根本上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1)材料一中的两次远航有何异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两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
(3)材料三中“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顺应了怎样的时代需求?它的提出有何深远意义?
23.(2021·金华模拟) 2018年5月1日,《英雄烈士保护法》正式实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雄烈士不可辱 材料二 英雄烈士在我心
   
 
  2018年5月蒋某在网络上发布侮辱英雄烈士的言论,造成不良影响,被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10天。   根据教育部要求,为贯彻落实《英雄烈士保护法》的相关要求,认真学习英雄烈士的精神,我市中小学在5月份开展了主题为“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班会活动。
(1)蒋某的行为属于哪类违法行为?
(2)结合材料一,从正确行使权利的角度分析漫画中人物的言行。
(3)综合材料,从道德与法律角度,简述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班会的意义。
24.(2021·金华模拟)九年级(1)班以“实施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收集信息】第一小组通过查找收集到以下信息。
【探究分析】第二小组通过整理获取的2017年数据。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个人消费支出的比重,食品支出所占比重越小,说明生活越富足。
【归纳提升】第三小组通过采访收集到的资料。
(1)根据材料,指出党在农村政策的不断调整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有利于实现近期的什么奋斗目标?
(2)结合材料,运用国情知识分析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
(3)精神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在资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25.(2021·金华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具。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具体做法是:放手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征收和分配土地;经过复查,发给农民土地证,动员农民生产。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教材
材料三 1978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淮河中游平原上的小岗生产大队18位农民,在一间农家小屋里,秘密商讨分田“包干”,签下了包产到户的“生死状”。……18位农民没有想到,他们被饥饿逼迫而成的这份“生死契约”,无意间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份宣言,中国农村改革的一声春雷,从这里响彻神州大地。
——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解说词
(1)分别写出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两种农具的名称,并简述其作用。
(2)为什么说1950年的土地改革是一场伟大的历史性变革?
(3)材料三中“中国农村改革的一声春雷”是指什么?简述它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意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D符合题意,正确。
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即可。
2.【答案】A
【知识点】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 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我国的最高监察机关 ,A符合题意,正确。
B错误,国务院是最高行政机关。
C错误,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检察机关。
D错误,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监察机关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依照法律规定,监察委员会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
3.【答案】B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本图采用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根据箭头指向确定汽车的行进方向是由西南走向东北。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有三种方法,一是经纬网判断法,二是指向标判断法,三是通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法,一般范围较小的地图都有指向标,习惯上规定指向标统一指向北。
4.【答案】B
【知识点】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壶口瀑布在黄河上,三峡大坝在长江上,地下运河是指新疆的坎儿井,宝岛明珠指台湾。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区,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 长江和黄河都注入太平洋,都属于外流河,主要补给类型都为降水补给,所以汛期都集中在夏季。
5.【答案】A
【知识点】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的“仁、义,信”思想属于儒家思想。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儒家提倡“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A项儒家思想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BCD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儒家学说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诚信,友善”与“仁、义、信”。
6.【答案】B
【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朝采取措施完善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三省相互牵制,最后集权于皇帝。
ACD三项都不是中书省的职责,不符合题意;
B项起草政令是中书省的职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三省六部制的相关知识。识记唐朝三省六部制下三省的各自职责及其影响。
7.【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为了解决军事工业在资金、原料等方面的困难,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所以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最主要目的是为清政府的税收“开源”。
AC两项是洋务运动的影响,不符合题意;
B项为清政府的税收“开源”是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最主要目的,符合题意;
D项与外资企业争夺市场题干没有涉及,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最主要目的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
8.【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共第一次合作之后国共两党开始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打倒列强,除军阀”是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口号。
A项“变法图强”是维新变法运动时期的口号,不符合题意;
B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口号,不符合题意;
C项“打倒列强,除军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口号,符合题意;
D项“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口号,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口号。识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相关史实。
9.【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全新的反省”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性的束缚,强调和肯定了人在世界上价值的和作用。
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打破了中世纪神学对人性的束缚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运动的相关史实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文艺复兴运动的相关史实。
10.【答案】A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在1943年的时候,这个会就召开了,与会的是中美英的三国首脑.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中国的蒋委员长蒋介石.”是对开罗会议的描述.开罗会议规定台湾必须归还中国。
A项台湾必须归还中国属于“这个会”的内容,符合题意;
BCD三项不属于“这个会”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开罗会议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事件以及影响。
11.【答案】A
【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A项骆宾王和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为“初唐四杰”,符合题意;
BCD三项都不属于“初唐四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初唐四杰”的识记能力。要求识记初唐四杰。
12.【答案】C
【知识点】解放战争
【解析】【分析】1949年5月11日,金萧支队第二大队解放浦江,浦江是金华所属各县中唯一由我地方武装解放的县城。5月22日,浦江县人民政府成立。
AB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浦江是解放战争时期,金华所属各县中唯一由地方武装解放的县城,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浦江的解放。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13.【答案】C
【知识点】珍爱和尊重生命
【解析】【分析】 礼让斑马线活动,让行人在斑马线上走得更加从容,这体现对生命的敬畏和珍爱,说明生命是宝贵的,脆弱的,需要呵护, ①③④符合题意,正确。
②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敬畏生命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需要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排除不符合题意的干扰项,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14.【答案】B
【知识点】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所有公民的违法或犯罪行为都应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被罚驾驶员发现并指出警车同样没放置灭火器。次日,当地交警支队发布“知错能改”通告,对警车驾驶员也依法进行了处罚。这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执法者应成为守法的标杆, ②③ 符合题意,正确。
①不符合题意,排除。
④错误,法律的权威在于保护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结合排除法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15.【答案】C
【知识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作后盾,而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证实施。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李某因倒卖个人信息30余万条,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这体现法律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符合题意,正确。
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法律的特征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可以直接选出正确的答案。
16.【答案】D
【知识点】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
【解析】【分析】 张某因欠税不交,并殴打税务人员被判处拘役一个月,拘役属于刑罚,所以张某的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某装修公司,被责令赔偿损失, 赔偿损失属于民事责任,这说明某装修公司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所以D符合题意,正确。
ABC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需要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排除不符合题意的干扰项,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17.【答案】D
【知识点】宪法与普通法律
【解析】【分析】漫画体现的是宪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核心,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D符合题意,正确。
ABC不符合漫画寓意主旨,应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宪法的地位和重要性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需要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排除不符合题意的干扰项,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答案】18.B
19.C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对我国建设成就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需要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排除不符合题意和错误的干扰项,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18.长江经济带是国民经济支撑带和关系纽带 , 生态地位显著、综合实力强劲、发展潜力巨大, 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①④符合题意,正确。
②错误,题文材料没有体现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应排除。
③错误,我们要实现的是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
故答案为:B。
19.分析图表,长江经济带不质不断提升,这表明我国发展长江经济带, 不搞破坏性开发,走绿色发展的道路,C符合题意,正确。
A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B不符合题意,图中数据没有体现经济效益。
D错误,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基本国策,应排除。
故答案为:C。
20.【答案】D
【知识点】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解析】【分析】 身份证异地办理、公积金全国联通、开单位发票须填“税号”,这是以正义的制度维护社会公平, 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促进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①②④符合题意,正确。
③观点太绝对,选项观点夸大了这一新规定的作用。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正义作为人类社会的立项追求,往往被当作评价社会制度的价值标准。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义。
21.【答案】(1)①;②
(2)③
(3)夏;太平
(4)水土流失
【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1)、①、②两河段中,“黄河在咆哮”水流急水能丰的是①,“人在地上走,船在天上行”的“地上河”是②。
(2)、③、④两地中可观赏“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自然风光的是③。
(3)、民歌:“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歌词中“东南风”是我国夏季盛行的风向,其携带的水汽主要来自于太平洋。
(4)、“桥上桥”中下桥被淤埋的主要原因是当地水土流失严重。
【点评】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位于河流的上游,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②位于河流的下游,由于泥沙淤积,形成典型的地上河。③是指内蒙古高原,④位于秦岭以南的南方地区。影响我国的降水主要来自夏季东南风,从太平洋携带了大量水汽进入大陆。
22.【答案】(1)相同: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都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都有王室的支持;都有航海家的冒险精神;都增进了友好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传播等。不同:郑和远航以友好交往为目的,哥伦布远航以掠夺财富为目的;郑和远航增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哥伦布远航带来了早期的殖民掠夺;郑和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哥伦布远航横穿大西洋到达美洲等。
(2)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机器化大生产的资本主义国家用大量丰富的工业品换取其他地区的农产品和原料;轮船、火车等先进的交通工具使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贸易更加便捷;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扩张,把全球卷入了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新技术、新发明,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的同时,加大资金技术的输出,以资本输出占据全球市场;汽车、电报和电话等交通通讯工具,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联系;世界逐渐被列强瓜分完毕,形成了列强支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时代需求: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社会需要一个联结全球经贸的通道和共同体;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共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顺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趋势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深远意义:避免重蹈对抗、冲突的老路;从根本上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促进沿线国家交流合作,实现合作共赢等。
【知识点】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1)由“郑和所率的船队,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这些物品有的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的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可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由“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可知,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寻找黄金。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到达美洲都是远洋航行。
(2)据材料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15世纪末16世初界几大文明区域连接起来。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晨,资产阶级急切需要开拓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它们用炮舰和廉价的商品在亚非拉、大洋洲大肆侵略扩张,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世界被列强瓜分,形成了列强支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全球化趋势增强,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交通工具的改良方便了殖民者的殖民扩张,生产力发展促使列强生产出大量的商品到殖民地进行倾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的科学技术更为先进,整个世界被纳入到资本主义市场当中。
(3)据材料“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社会需要一个联结全球经贸的通道或共同体。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契合了国际社会当前的这一需求。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倡议再次吹响了共同体意识的号角,通过重振交流渠道和加深国家交流,建立起经济和安全的共同体,它将从根本上促进人类共同体建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需求;它的提出吹响了共同体意识的号角,通过重振交流渠道和加深国家交流,建立起经济和安全的共同体,它将从根本上促进人类共同体建设。
故答案为:(1)相同: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都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都有王室的支持;都有航海家的冒险精神;都增进了友好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传播等。不同:郑和远航以友好交往为目的,哥伦布远航以掠夺财富为目的;郑和远航增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哥伦布远航带来了早期的殖民掠夺;郑和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哥伦布远航横穿大西洋到达美洲等。
(2)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机器化大生产的资本主义国家用大量丰富的工业品换取其他地区的农产品和原料;轮船、火车等先进的交通工具使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贸易更加便捷;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扩张,把全球卷入了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新技术、新发明,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的同时,加大资金技术的输出,以资本输出占据全球市场;汽车、电报和电话等交通通讯工具,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联系;世界逐渐被列强瓜分完毕,形成了列强支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时代需求: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社会需要一个联结全球经贸的通道和共同体;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共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顺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趋势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深远意义:避免重蹈对抗、冲突的老路;从根本上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促进沿线国家交流合作,实现合作共赢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郑和下西洋、哥伦布的远洋航行、两次工业革命、一带一路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3.【答案】(1)属于一般违法行为或行政违法行为。
(2)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漫画中人物滥用言论自由权。他在行使言论自由权时侮辱诽谤烈士,损害了英雄烈士及家属的合法权利;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集体利益。
(3)①道德角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育崇尚英雄的良好社会风尚;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英雄烈士的爱国主义精神。②法律角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正确行使权利;学会依法自律,预防违法犯罪,维护法律尊严。
【知识点】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1) 蒋某在网络上发布侮辱英雄烈士的言论,受到行政拘留,可见其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2)根据所学,本题可以从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应尊重他人合法的权益,结合材料说明漫画中人物在行使言论自由权时侮辱诽谤烈士,损害了英雄烈士及家属的合法权利;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集体利益,是违法行为,据此,分析回答即可。
(3) 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班会的意义,道德的角度可以从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育崇尚英雄的良好社会风尚;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英雄烈士的爱国主义精神等方面回答。 法律角度的角度可以从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正确行使权利;学会依法自律,预防违法犯罪,维护法律尊严等方面回答。
【点评】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行使权利有界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法治意识,预防犯罪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中等。
24.【答案】(1)作用:组织、领导作用。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我国生产力发展还很不平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有利于不断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共同富裕。
(3)继续弘扬和培育“垦荒精神”,乡村人民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团结一致、不畏艰难,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不断夺取新的胜利,把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展示中华民族的伟大风采。乡村的古建筑群和乡村振兴学院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中,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促进了乡村振兴。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1)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党在农村政策的不断调整中发挥了 组织、领导作用 。 实施乡村振兴有利于实现近期的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本题可以从 有利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有利于不断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共同富裕等方面回答即可。
(3)本题可以从 团结一致、不畏艰难,以自强不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中,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促进了乡村振兴等方面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富裕,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中等。
25.【答案】(1)图一:曲辕犁;图二:筒车。作用:曲辕犁轻便省力,能够适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筒车是灌溉工具,可随水流自行转动,把水由低处运到高处,节省了人力。
(2)彻底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或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生活有了明显改善)
(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改革的突破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两种农具图一是曲辕犁、图二是筒车。这两种农具是唐朝时期发明的,曲辕犁轻便省力,能够适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筒车是灌溉工具,可随水流自行转动,把水由低处运到高处,节省了人力。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的土地改革是一场伟大的历史性变革的原因在于,1950到1952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恢复和发展。
(3)根据材料三“小岗生产大队18位农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农村改革的一声春雷’是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农村改革。
故答案为:(1)图一:曲辕犁;图二:筒车。作用:曲辕犁轻便省力,能够适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筒车是灌溉工具,可随水流自行转动,把水由低处运到高处,节省了人力。
(2)彻底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或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生活有了明显改善)
(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改革的突破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出现的两种农具、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知识。解答此题关键是立足于材料,联系所学分析出各题的答案。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