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3.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教案(人教版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政治:3.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教案(人教版必修2)

资源简介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等、团结、共同繁荣
【课标要求】
用各民族互助的实例,说明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表达全国人民珍惜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愿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懂得我们伟大祖国是由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3)明确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4)明确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2、能力目标:使学生逐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懂得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安从现在做起,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的同学团结友爱,和睦相处,自觉地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历史使命。
【教学重点】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原则的原因和重要性
【教学难点】
如何坚持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研究性学习
【教学过程】
设置情景、激发学趣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导入课题。
主题探究
设置情景(“贴吧里的争论”):
1楼:人数太少,摊不上一个全国人大代表。
2楼:宪法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没有高低贵贱,应该保障他们当家作主的权利。
怎样评价两位网友的观点?欢迎顶帖、拍砖、跟帖。
分组讨论:
交流发言:顶帖、拍砖、跟帖
小结:
(1)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的必然性:
宪法规定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的区别,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各族人民都对祖国文明做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2)引导学生认识:民族平等不仅指政治上的平等,也包括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平等;不仅指行使权力的平等,还包括履行义务的平等。
(3)引导学生自觉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少数民族同胞和谐相处。
设置情景:感受阿里木依靠卖羊肉串资助来自十几个民族的160多名贫困学生的民族大爱,感受灾难面前各民族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场面。交流情感体验。
分组讨论:
交流发言:
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重要意义,自觉抵制和谴责极少数民族分裂分子的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自觉维护来之不易的民族大团结的和谐局面。
创设情境:观看西部大开发十年成就视频,感受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的变化。议一议:西部大开发主要是对民族地区大开发,这一举措给各民族和全国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分组讨论:
交流发言:
小结:引导学生认识,西部大开发给民族地区带来的经济文化社会巨大变化,理解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的本质要求,理解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全国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引导学生体会各民族共同繁荣对巩固民族关系的作用,理解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关系。
结合图文材料,联系我国实际,谈一谈利比亚战争给我们处理好民族关系带来哪些启示?
三、课堂小结:谈一谈收获。
四、实践活动
邹城市结对帮扶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援助克孜勒乡。每年拿出100多万元用于受援乡新农村建设;教育对口支援建设项目累计投资600多万元。
谈一谈你能为对口支援做些什么,把你的想法表述成文。
济宁市优质课
参评教案
主题一:坚持民族平等
主题二、坚持民族团结
主题三:各民族共同繁荣
主题四: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