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下沙中学2020-2021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模拟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中学2020-2021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模拟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中学2020-2021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模拟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2021七下·杭州期末)以色列2/3的土地为沙漠和山地,人均水资源约为270吨,不足世界人均的3%,人均耕地仅1亩。然而,该国5%的农业人口生产出的农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需要,还大量出口。据此回答下题。
以色列部分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m3/kg) (注:虚拟水是指生产农产品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
项目 大麦 小麦 香蕉 柑橘 蔬菜 奶牛 蛋鸡
虚拟水含量 5.87 4.067 0.252 0.64 0.
069 177.8 31.
1
1.制约以色列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有(  )
①水资源匮乏 ②农业人口少
③耕地面积有限 ④土地资源贫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为趋利避害,根据上表,以色列的农业应重点发展(  )
①种植粮食
②饲养家禽
③种植水果
④种植蔬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为方便浙江游客前往南非旅游,南非专门在杭州开设签证中心。下列属于南非发展旅游业有利的自然条件有(  )
①多种族和文化交融的人文风情 ②动植物资源丰富独特
③钻石、黄金等矿产资源储量大 ④旅游设施完备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4.关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华盛顿是行政职能为主的城市
B.美国的最高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都在华盛顿
C.华盛顿不仅是美国的政治中心,它还是美国的文化中心
D.华盛顿位于五大湖畔,环境优美
5.(2021七下·杭州期末)通过对“文明中心——城市”的专题学习,可见促进城市发展的自然条件有(  )
①优越的地理位置
②充足的水源
③连绵起伏的地势
④众多的人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2021七下·杭州期末)大运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鸿恩大德,前古未比。”你认为隋朝修建大运河所起的最为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加强北部边防
C.加强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D.巩固隋朝的统治
7.(2021七下·杭州期末)在历代帝王中,唐太宗以其“‘雄才大略而从谏如流,位及人主兼听纳下’的开明作风而闻名于世”。这个评价的依据是唐太宗(  )
A.奖励军功,按照功劳大小分封爵位
B.大力加强监察制度,监督地方官员
C.善于听取臣下建议,鼓励臣下直言
D.创立三省六部制,推行革新措施
8.(2021七下·杭州期末)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下面是某同学用制表法梳理少数民族杰出人物时制作的表格,表格中由上到下应依次填写的人物是(  )
人物 主要事迹
  建立契丹族政权,学习中原先进生产技术
  统一女真各部,颁行女真文字
  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
  把国号改为元,完成全国统一
A.耶律阿保机、阿骨打、铁木真、忽必烈
B.元昊、铁木真、阿骨打、忽必烈
C.阿骨打、元昊、忽必烈、铁木真
D.阿骨打、元昊、铁木真、忽必烈
9.(2021七下·杭州期末)“1137年,宋高宗在上谕中说:市舶收入特别多,如果管理得当,一年起码是上百万,难道不比取之于民更好吗?1146年,他又在上谕中强调:市舶收入有利于解决国家财政,应当依照惯例,大力招商、发展贸易。”这说明宋朝(  )
A.重视发展农业 B.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鼓励海外贸易 D.顺应人口南迁浪潮
10.(2021七下·杭州期末)晚清时,一位曾发誓来中国绝不下跪的外国使节,在看到太和殿时却一改初衷虔诚跪地。并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而是中国伟大的建筑。”“伟大的建筑”指的是(  )
A.莫高窟 B.大相国寺 C.紫禁城 D.八达岭长城
11.(2021七下·杭州期末)某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大明王朝》《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三本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列论文题目最符合这位同学想法的是(  )
A.浅议“大兴文字狱” B.古代中央集权制
C.明清的君主专制 D.腐败的清王朝
12.(2021七下·杭州期末)鲁迅赞曰:“盖传奇风韵,明末实弥漫天下,至易代不改也。”四大名著中被视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历史命运的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二、非选择题
13.(2018七上·南浔期末)2019年1月6日,巴西阿克里州发生6.8级强震,无人员伤亡。按地震震级来划分,6级以上为强震,2003年伊朗巴姆6.3级地震死亡人数超过4.5万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1中山脉甲为   ;河流乙为   。
(2)结合图2,简述生活在图1中丙区域的印第安人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
(3)阿克里州地震比伊朗巴姆地震震级高,却无人员伤亡,这除了发生在白天和震源深度大以外,还有哪些原因?请结合图1、图3、图4加以分析。
14.(2021七下·杭州期末)经济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
——杜佑《通典》卷七
材料二:
材料三:纵向比较,康乾盛世创造了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空前高峰……建立起一个版图空前广大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但不幸的是,从横向比较,它却与当时世界最先进文明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康乾盛世是中国传统帝制的.最后一抹斜阳,最后一首挽歌,虽然辉煌,只是已经走到了尽头。
——侯杨方《盛世启示录》
(1)材料一叙述了唐朝怎样的社会状况?
(2)观察材料二所示统计图,南北方户数呈现出怎样的变化?简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列举清朝前期经济繁荣的表现。如何理解康乾盛世“虽然辉煌,只是已经走到了尽头”?
(4)你认为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D
【知识点】以色列节水王国
【解析】【点评】以色列进口低价值的粮食及饲料,集中力量种植水果、蔬菜、棉花、花卉等附加值高的作物,进行反季节生产。因其蔬菜和花卉大量出口到欧洲,被欧洲人称为“大菜篮”、“大花园”。
1.根据题意,制约以色列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有:①水资源匮乏,③耕地面积有限,④土地资源贫瘠;①③④,正确。②农业人口少,不是自然原因。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2.为趋利避害,根据上表,以色列的农业应重点发展③种植水果,④种植蔬菜,③④,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3.【答案】D
【知识点】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非动植物资源丰富独特,砖石,黄金等矿产资源储量大,旅游业发达。本题主要选择有利于发展的自然条件,故排除①④,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南非属于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也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金融、法律体系比较完善,通讯、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良好。矿业、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均较发达,是经济四大支柱, 深井采矿等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4.【答案】D
【知识点】美国华盛顿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位于美国的东北部、中大西洋地区,靠近弗吉尼亚州和马里兰州,1790年成立并设定为首都,是由美国国会直接管辖的特别行政区划,不属于美国的任何一州。离五大湖有一定的距离,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华盛顿是美国的首都,是美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有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在华盛顿设立使馆或办事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都在此设立总部、众多的国际机构使华盛顿与世界各地保持密切联系。
5.【答案】A
【知识点】探究城市的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优越的地理位置,②充足的水源。有利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可以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①② ,正确。③连绵起伏的地势,不利于城市建设。④众多的人口,属于人文条件,不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要建设城市,这个地方首先要有相当规模的人口。 城市建设需要考虑地形,地质,气候(气温和降水),河流水源,等自然地理因素。 城市建设需要面积较大的平坦的地形,以利于交通线等基础设施建设。
6.【答案】C
【知识点】隋的兴亡
【解析】【分析】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它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ABD三项都不是隋朝修建大运河所起的最为深远的历史影响,不符合题意;
C项加强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是隋朝修建大运河所起的最为深远的历史影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隋朝大运河的历史影响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作用。
7.【答案】C
【知识点】贞观之治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唐太宗”“从谏如流”“兼听纳下”,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善于用人,善于听取正确意见。
ABD三项都不是题干评价的依据,不符合题意;
C项善于听取臣下建议,鼓励臣下直言是题干评价的依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贞观之治的相关知识。
8.【答案】A
【知识点】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10世纪初,契丹族的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916年,他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后来改国号为辽。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政权,颁行女真文字;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定都大都,1279年完成全国统一,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A项耶律阿保机、阿骨打、铁木真、忽必烈是表格中由上到下应依次填写的人物,符合题意;
BCD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耶律阿保机、阿骨打、铁木真和忽必烈的主要功绩及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注意识记耶律阿保机、阿骨打、铁木真和忽必烈的主要功绩。
9.【答案】C
【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分析】据题干“市舶收入特别多,如果管理得当,一年起码是上百万,难道不比取之于民更好吗?……市舶收入有利于解决国家财政,应当依照惯例,大力招商、发展贸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鼓励海外贸易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代的经济发展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知道宋朝鼓励海外贸易。
10.【答案】C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北京城有三重,由外向里依次是京城、皇城、宫城。宫城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旧称紫禁城,现在称为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帝居住的地方,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题干中的“伟大的建筑”指的是紫禁城。
AB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紫禁城是题干中的“伟大的建筑”所指的对象,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紫禁城的相关史实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紫禁城的相关史实。
11.【答案】C
【知识点】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为强化皇权,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等。康雍乾三朝是清朝君权加强的重要时期,军机处的设立、大兴“文字狱”,都是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表现,三本书反映了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故最符合这位同学想法的论文题目是明清的君主专制。
ABD三项和题干《大明王朝》《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三本书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明清的君主专制最符合这位同学想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强化皇权的措施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知道为强化皇权,明朝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等。清朝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12.【答案】C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以贾府的盛衰变迁为背景,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广泛触及清朝中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
AB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红楼梦》被视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历史命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红楼梦》的地位。解题的关键信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历史命运”。
13.【答案】(1)安第斯山脉;亚马孙河
(2)在海拔较低的山谷和山坡处,开辟梯田,种植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在山区的高海拔处,以放牧驯养的羊驼和骆马为生。
(3)地势平坦;人口分布稀疏;民居是竹木结构坍塌对人伤害不大。
【知识点】智利——安第斯山脉
【解析】【分析】 (1)、据图分析可知,图1中山脉甲为安第斯山脉 ;河流乙为 亚马孙河。
(2)、结合图2,生活在图1中丙区域的印第安人在海拔较低的山谷和山坡处,开辟梯田,种植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在山区的高海拔处,以放牧驯养的羊驼和骆马为生。
(3)、阿克里州地震比伊朗巴姆地震震级高,却无人员伤亡,这除了发生在白天和震源深度大以外, 还与地形,人口分布,建筑物结构有关。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这里地势平坦,人口分布稀疏,民居大多是竹木结构,即使坍塌,也不会对人员造成较大伤害。
【点评】印第安人充分掌握了安第斯山区自然环境的变化规律,趋利避害,使自然环境有利于人类生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14.【答案】(1)唐朝贞观年间,粮食连年丰收,马牛成群,遍布四野,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繁荣,社会秩序安定。
(2)变化:南方户数逐渐增长并超过了北方。原因: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北方人南迁,带去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南方自然环境优越等。
(3)经济上,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晋商、徽商等大型商帮兴起。
原因:康雍乾时 期,皇权高度膨胀,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实行文化专制政策,大兴文字狱,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重农抑商、闭关政策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逐渐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与先进文明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中国开始落后,逐渐走向衰亡的边缘等。
(4)政府的政策、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杰出历史人物的贡献;劳动人民的推动等。
【知识点】贞观之治;经济重心的南移;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1)材料一“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反映了唐太宗在位时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安定的社会状况。
(2)根据表格和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其主要原因是:北乱南安、北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和技术;政治中心暂时南移,统治者重视;南方较好的地理自然环境等。
(3)粮食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运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如晋商和徽商。这些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空前强化封建专制统治;经济上重农抑商,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对外关系上,闭关自守;文化上专制,阻碍科技文化进步,因此说康乾盛世“虽然辉煌,只是已经走到了尽头”。
(4)综合上述材料,政府的政策、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杰出历史人物的贡献;劳动人民的推动等是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
故答案为:(1)唐朝贞观年间,粮食连年丰收,马牛成群,遍布四野,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繁荣,社会秩序安定。
(2)变化:南方户数逐渐增长并超过了北方。原因: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北方人南迁,带去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南方自然环境优越等。
(3)经济上,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晋商、徽商等大型商帮兴起。
原因:康雍乾时期,皇权高度膨胀,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实行文化专制政策,大兴文字狱,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重农抑商、闭关政策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逐渐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与先进文明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中国开始落后,逐渐走向衰亡的边缘等。
(4)政府的政策、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杰出历史人物的贡献;劳动人民的推动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的相关史实及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重点掌握唐朝的社会状况、南北方户数呈现的变化及原因、清朝前期经济繁荣的表现、康乾盛世、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的相关史实。
1 / 1浙江省杭州市下沙中学2020-2021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模拟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2021七下·杭州期末)以色列2/3的土地为沙漠和山地,人均水资源约为270吨,不足世界人均的3%,人均耕地仅1亩。然而,该国5%的农业人口生产出的农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需要,还大量出口。据此回答下题。
以色列部分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m3/kg) (注:虚拟水是指生产农产品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
项目 大麦 小麦 香蕉 柑橘 蔬菜 奶牛 蛋鸡
虚拟水含量 5.87 4.067 0.252 0.64 0.
069 177.8 31.
1
1.制约以色列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有(  )
①水资源匮乏 ②农业人口少
③耕地面积有限 ④土地资源贫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为趋利避害,根据上表,以色列的农业应重点发展(  )
①种植粮食
②饲养家禽
③种植水果
④种植蔬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1.C
2.D
【知识点】以色列节水王国
【解析】【点评】以色列进口低价值的粮食及饲料,集中力量种植水果、蔬菜、棉花、花卉等附加值高的作物,进行反季节生产。因其蔬菜和花卉大量出口到欧洲,被欧洲人称为“大菜篮”、“大花园”。
1.根据题意,制约以色列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有:①水资源匮乏,③耕地面积有限,④土地资源贫瘠;①③④,正确。②农业人口少,不是自然原因。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2.为趋利避害,根据上表,以色列的农业应重点发展③种植水果,④种植蔬菜,③④,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3.为方便浙江游客前往南非旅游,南非专门在杭州开设签证中心。下列属于南非发展旅游业有利的自然条件有(  )
①多种族和文化交融的人文风情 ②动植物资源丰富独特
③钻石、黄金等矿产资源储量大 ④旅游设施完备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答案】D
【知识点】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非动植物资源丰富独特,砖石,黄金等矿产资源储量大,旅游业发达。本题主要选择有利于发展的自然条件,故排除①④,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南非属于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也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金融、法律体系比较完善,通讯、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良好。矿业、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均较发达,是经济四大支柱, 深井采矿等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4.关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华盛顿是行政职能为主的城市
B.美国的最高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都在华盛顿
C.华盛顿不仅是美国的政治中心,它还是美国的文化中心
D.华盛顿位于五大湖畔,环境优美
【答案】D
【知识点】美国华盛顿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位于美国的东北部、中大西洋地区,靠近弗吉尼亚州和马里兰州,1790年成立并设定为首都,是由美国国会直接管辖的特别行政区划,不属于美国的任何一州。离五大湖有一定的距离,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华盛顿是美国的首都,是美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有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在华盛顿设立使馆或办事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都在此设立总部、众多的国际机构使华盛顿与世界各地保持密切联系。
5.(2021七下·杭州期末)通过对“文明中心——城市”的专题学习,可见促进城市发展的自然条件有(  )
①优越的地理位置
②充足的水源
③连绵起伏的地势
④众多的人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探究城市的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优越的地理位置,②充足的水源。有利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可以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①② ,正确。③连绵起伏的地势,不利于城市建设。④众多的人口,属于人文条件,不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要建设城市,这个地方首先要有相当规模的人口。 城市建设需要考虑地形,地质,气候(气温和降水),河流水源,等自然地理因素。 城市建设需要面积较大的平坦的地形,以利于交通线等基础设施建设。
6.(2021七下·杭州期末)大运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鸿恩大德,前古未比。”你认为隋朝修建大运河所起的最为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加强北部边防
C.加强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D.巩固隋朝的统治
【答案】C
【知识点】隋的兴亡
【解析】【分析】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它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ABD三项都不是隋朝修建大运河所起的最为深远的历史影响,不符合题意;
C项加强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是隋朝修建大运河所起的最为深远的历史影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隋朝大运河的历史影响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作用。
7.(2021七下·杭州期末)在历代帝王中,唐太宗以其“‘雄才大略而从谏如流,位及人主兼听纳下’的开明作风而闻名于世”。这个评价的依据是唐太宗(  )
A.奖励军功,按照功劳大小分封爵位
B.大力加强监察制度,监督地方官员
C.善于听取臣下建议,鼓励臣下直言
D.创立三省六部制,推行革新措施
【答案】C
【知识点】贞观之治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唐太宗”“从谏如流”“兼听纳下”,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善于用人,善于听取正确意见。
ABD三项都不是题干评价的依据,不符合题意;
C项善于听取臣下建议,鼓励臣下直言是题干评价的依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贞观之治的相关知识。
8.(2021七下·杭州期末)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下面是某同学用制表法梳理少数民族杰出人物时制作的表格,表格中由上到下应依次填写的人物是(  )
人物 主要事迹
  建立契丹族政权,学习中原先进生产技术
  统一女真各部,颁行女真文字
  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
  把国号改为元,完成全国统一
A.耶律阿保机、阿骨打、铁木真、忽必烈
B.元昊、铁木真、阿骨打、忽必烈
C.阿骨打、元昊、忽必烈、铁木真
D.阿骨打、元昊、铁木真、忽必烈
【答案】A
【知识点】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10世纪初,契丹族的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916年,他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后来改国号为辽。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政权,颁行女真文字;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定都大都,1279年完成全国统一,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A项耶律阿保机、阿骨打、铁木真、忽必烈是表格中由上到下应依次填写的人物,符合题意;
BCD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耶律阿保机、阿骨打、铁木真和忽必烈的主要功绩及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注意识记耶律阿保机、阿骨打、铁木真和忽必烈的主要功绩。
9.(2021七下·杭州期末)“1137年,宋高宗在上谕中说:市舶收入特别多,如果管理得当,一年起码是上百万,难道不比取之于民更好吗?1146年,他又在上谕中强调:市舶收入有利于解决国家财政,应当依照惯例,大力招商、发展贸易。”这说明宋朝(  )
A.重视发展农业 B.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鼓励海外贸易 D.顺应人口南迁浪潮
【答案】C
【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分析】据题干“市舶收入特别多,如果管理得当,一年起码是上百万,难道不比取之于民更好吗?……市舶收入有利于解决国家财政,应当依照惯例,大力招商、发展贸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鼓励海外贸易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代的经济发展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知道宋朝鼓励海外贸易。
10.(2021七下·杭州期末)晚清时,一位曾发誓来中国绝不下跪的外国使节,在看到太和殿时却一改初衷虔诚跪地。并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而是中国伟大的建筑。”“伟大的建筑”指的是(  )
A.莫高窟 B.大相国寺 C.紫禁城 D.八达岭长城
【答案】C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北京城有三重,由外向里依次是京城、皇城、宫城。宫城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旧称紫禁城,现在称为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帝居住的地方,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题干中的“伟大的建筑”指的是紫禁城。
AB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紫禁城是题干中的“伟大的建筑”所指的对象,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紫禁城的相关史实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紫禁城的相关史实。
11.(2021七下·杭州期末)某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大明王朝》《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三本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列论文题目最符合这位同学想法的是(  )
A.浅议“大兴文字狱” B.古代中央集权制
C.明清的君主专制 D.腐败的清王朝
【答案】C
【知识点】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为强化皇权,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等。康雍乾三朝是清朝君权加强的重要时期,军机处的设立、大兴“文字狱”,都是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表现,三本书反映了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故最符合这位同学想法的论文题目是明清的君主专制。
ABD三项和题干《大明王朝》《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三本书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明清的君主专制最符合这位同学想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强化皇权的措施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知道为强化皇权,明朝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等。清朝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12.(2021七下·杭州期末)鲁迅赞曰:“盖传奇风韵,明末实弥漫天下,至易代不改也。”四大名著中被视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历史命运的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答案】C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以贾府的盛衰变迁为背景,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广泛触及清朝中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
AB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红楼梦》被视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历史命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红楼梦》的地位。解题的关键信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历史命运”。
二、非选择题
13.(2018七上·南浔期末)2019年1月6日,巴西阿克里州发生6.8级强震,无人员伤亡。按地震震级来划分,6级以上为强震,2003年伊朗巴姆6.3级地震死亡人数超过4.5万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1中山脉甲为   ;河流乙为   。
(2)结合图2,简述生活在图1中丙区域的印第安人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
(3)阿克里州地震比伊朗巴姆地震震级高,却无人员伤亡,这除了发生在白天和震源深度大以外,还有哪些原因?请结合图1、图3、图4加以分析。
【答案】(1)安第斯山脉;亚马孙河
(2)在海拔较低的山谷和山坡处,开辟梯田,种植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在山区的高海拔处,以放牧驯养的羊驼和骆马为生。
(3)地势平坦;人口分布稀疏;民居是竹木结构坍塌对人伤害不大。
【知识点】智利——安第斯山脉
【解析】【分析】 (1)、据图分析可知,图1中山脉甲为安第斯山脉 ;河流乙为 亚马孙河。
(2)、结合图2,生活在图1中丙区域的印第安人在海拔较低的山谷和山坡处,开辟梯田,种植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在山区的高海拔处,以放牧驯养的羊驼和骆马为生。
(3)、阿克里州地震比伊朗巴姆地震震级高,却无人员伤亡,这除了发生在白天和震源深度大以外, 还与地形,人口分布,建筑物结构有关。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这里地势平坦,人口分布稀疏,民居大多是竹木结构,即使坍塌,也不会对人员造成较大伤害。
【点评】印第安人充分掌握了安第斯山区自然环境的变化规律,趋利避害,使自然环境有利于人类生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14.(2021七下·杭州期末)经济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
——杜佑《通典》卷七
材料二:
材料三:纵向比较,康乾盛世创造了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空前高峰……建立起一个版图空前广大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但不幸的是,从横向比较,它却与当时世界最先进文明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康乾盛世是中国传统帝制的.最后一抹斜阳,最后一首挽歌,虽然辉煌,只是已经走到了尽头。
——侯杨方《盛世启示录》
(1)材料一叙述了唐朝怎样的社会状况?
(2)观察材料二所示统计图,南北方户数呈现出怎样的变化?简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列举清朝前期经济繁荣的表现。如何理解康乾盛世“虽然辉煌,只是已经走到了尽头”?
(4)你认为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1)唐朝贞观年间,粮食连年丰收,马牛成群,遍布四野,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繁荣,社会秩序安定。
(2)变化:南方户数逐渐增长并超过了北方。原因: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北方人南迁,带去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南方自然环境优越等。
(3)经济上,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晋商、徽商等大型商帮兴起。
原因:康雍乾时 期,皇权高度膨胀,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实行文化专制政策,大兴文字狱,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重农抑商、闭关政策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逐渐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与先进文明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中国开始落后,逐渐走向衰亡的边缘等。
(4)政府的政策、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杰出历史人物的贡献;劳动人民的推动等。
【知识点】贞观之治;经济重心的南移;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1)材料一“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反映了唐太宗在位时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安定的社会状况。
(2)根据表格和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其主要原因是:北乱南安、北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和技术;政治中心暂时南移,统治者重视;南方较好的地理自然环境等。
(3)粮食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运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如晋商和徽商。这些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空前强化封建专制统治;经济上重农抑商,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对外关系上,闭关自守;文化上专制,阻碍科技文化进步,因此说康乾盛世“虽然辉煌,只是已经走到了尽头”。
(4)综合上述材料,政府的政策、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杰出历史人物的贡献;劳动人民的推动等是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
故答案为:(1)唐朝贞观年间,粮食连年丰收,马牛成群,遍布四野,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繁荣,社会秩序安定。
(2)变化:南方户数逐渐增长并超过了北方。原因: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北方人南迁,带去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南方自然环境优越等。
(3)经济上,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晋商、徽商等大型商帮兴起。
原因:康雍乾时期,皇权高度膨胀,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实行文化专制政策,大兴文字狱,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重农抑商、闭关政策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逐渐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与先进文明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中国开始落后,逐渐走向衰亡的边缘等。
(4)政府的政策、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杰出历史人物的贡献;劳动人民的推动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的相关史实及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重点掌握唐朝的社会状况、南北方户数呈现的变化及原因、清朝前期经济繁荣的表现、康乾盛世、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的相关史实。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