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万向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中模拟考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万向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中模拟考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万向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中模拟考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2020七下·萧山期中)读澳大利亚沿南纬30°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题。
1.下列对该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①该国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②该国是世界上唯一占据整个大陆的国家
③地形西部是山地,中部是盆地,东部是高原
④该国所在的大洲是世界第七大洲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下列对澳大利亚生产特色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天然草场广阔,发展畜牧业
②利用先进的科技和农业机械
③放牧羊群的同时,种植水稻和牧草
④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班加罗尔被誉为“亚洲的硅谷”,其信息产业发展快速主要得益于(  )
①政府给予充分的支持 ②优越的地理环境
③高校密集,人才众多 ④官方语言是印度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下列城市与城市特色相对应的是(  )
①韩国蔚山——汽车城 ②华盛顿——美国的政治心脏
③巴西利亚——IT新城 ④法国巴黎——文化艺术之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0七下·萧山期中)隋朝统一南北后,南方农业生产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浙江一带,“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十分繁华。而此时关中和洛阳地区,人口激增,粮食供应感到严重不足。为了从江南地区向两京运粮,隋朝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营建东都洛阳 B.建造赵州桥
C.加强与流求的联系 D.开通大运河
6.(2020七下·萧山期中)李世民是中国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他用高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地治理着他的帝国,为中国开创了130 年之久的第二个黄金时代。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唐太宗的(  )
选项 对联
A 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 功过论争千秋去,无字碑上遍诗文
C 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 陈桥兵变成君主,黄袍加身显威风
A.A B.B C.C D.D
7.(2020七下·萧山期中)“翻倒,翻倒, 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  )
A.水排 B.楼车 C.曲辕犁 D.简车
8.(2020七下·萧山期中)文学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唐诗作为一个时代的主要文学表达形式,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唐朝的社会风尚。下列诗句中反映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是(  )
A.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C.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杜甫)
D.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9.(2020七下·萧山期中)下图示反映了唐朝从建立到灭亡的过程。图中“A(755- 763)”处应该填写(  )
A.黄巢起义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安史之乱
10.(2020七下·萧山期中)“一场大戏,由黄袍加身开始;一段往事,由崖山之役沉沦;手中权柄,消失在杯酒释兵权;盛世繁华,凝固在清明上河图。”这段材料描述的朝代是(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二、非选择题
11.(2020七下·萧山期中)杭州市,浙江省省会,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中国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之一。2016年G20峰会垂青杭州;2022年亚运会花落杭州。你作为杭州的一分子,为了更好地宣传家乡,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杭州处于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季气候炎热,湿润,是新四大火炉之一。相反,冬季寒冷,干燥。春秋两季气候宜人,是观光旅游的黃金季节。
材料二: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沿和钱塘江流域,地形复杂多样。杭州市西部属浙西丘陵区。主干山脉有天目山等。东部属浙北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物产丰富,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
材料三:杭州以风景秀丽著称,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市内人文古迹众多,西湖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杭州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其中主要代表性的独特文化有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以及流传下来的许多故事传说。
(1)此外,你还能收集到哪些关于杭州的资料?
(2)根据三则材料,列一列杭州这座城市的特色。
(3)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上述特色的一个方面,设计一张杭州城市的名片。
12.(2020七下·萧山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材料三: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以上皆出自《贞观政要》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唐太宗认识到什么实质性问题?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认识?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唐太宗很重视什么?
(3)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唐太宗对治国安民有何进一步的认识?
(4)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什么治世局面?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治世局面?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A
【知识点】澳大利亚草原——现代化牧场
【解析】【点评】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经济发达,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因有许多古老的动物,如袋鼠、鸸鹋、鸭嘴兽等,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又因为羊特别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铁矿、铝土矿、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而且开采的矿石一半以上用于出口,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1.根据题意,该国是澳大利亚,①该国位于南半球,东半球,不是西半球,②该国是世界上唯一占据整个大陆的国家,正确。③地形西部是高原,中部是盆地,东部是山地,错误。④该国所在的大洲是世界第七大洲。②④,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澳大利亚:①天然草场广阔,发展畜牧业,②利用先进的科技和农业机械,④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①②④ ,正确。③放牧羊群的同时,种植水稻和牧草,错误,应该是小麦。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3.【答案】A
【知识点】印度班加罗尔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高校密集,注重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完善的基础设施;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具有语言交流的便利;古代印度文明在数字和逻辑方面的深厚积淀;优越的自然环境。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20世纪80年代末,该国利用本国的高科技人才来开发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的软件产业,使印度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软件出口国,号称“世界办公室”.班加罗尔已成为世界电脑软件技术资源集中的地区之一,成为印度的“硅谷”.
4.【答案】B
【知识点】美国华盛顿;法国巴黎;韩国蔚山;巴西巴西利亚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西利亚为巴西的首都,是一座年轻的现代化新兴城市。它是在1956年至1960年间,用三年多时间在一片荒野上建造起来的新首都,城里不见古迹遗址,也没有大都市的繁华与喧闹,但其充满现代理念的城市格局、构思新颖别致的建筑以及寓意丰富的艺术雕塑,使这座新都蜚声世界。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蔚山是韩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世界著名的汽车城,拥有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聚集了世界最大的造船厂,韩国最大的石油化工等重要企业。世界上生产能力最大的汽车厂位于韩国蔚山市,它已经成为与美国底特律、德国的斯图加特和日本的丰田相比肩的汽车城。
5.【答案】D
【知识点】隋的兴亡
【解析】【分析】隋朝统一南北后,南方农业生产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江浙一带,“有海陆之饶,珍异 所聚,故商贾并凑”,十分繁华。而此时关中和洛阳地区,人口激增,粮食供应感到严重不足。为了从江南地区向两京运粮,隋朝政府采取的措施是开通大运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便利江南粮食,布匹的北运,进而巩固隋王朝对去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或最北点)涿郡(今北京),南至(或最南点)余杭(今杭州),全长27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对中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开通大运河是为了从江南地区向两京运粮,隋朝政府采取的措施,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6.【答案】A
【知识点】贞观之治
【解析】【分析】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史家誉为“贞观之治”。
A项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是描写唐太宗的,符合题意;
B项B功过论争千秋去,无字碑上遍诗文是对武则天的的夸赞,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他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不符合题意;
C项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是描写唐玄宗的,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不符合题意;
D项D陈桥兵变成君主,黄袍加身显威风是描写宋太祖的,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王朝,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太宗的历史功绩,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7.【答案】D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禾苗待我灌醉”可知,诗中描述的生产工具是用于灌溉的工具,即唐朝的出现的可以利用水利自动运行的筒车。
ABC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筒车是题干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调笑令》描写的农业工具,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筒车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盛唐社会气象的相关知识。
8.【答案】A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忆昔开元盛世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出自杜甫的诗作《忆昔》,描绘的是唐朝开元盛世时期经济繁荣富庶的景象。唐玄宗即位后,开元年间,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还注意节俭,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A项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反映唐朝盛世经济的繁荣,符合题意;
BCD三项均与盛世的经济繁荣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开元盛世经济的繁荣,要求理解掌握历史题材古诗词。
9.【答案】C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755年至763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历时8年之久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战乱使中原地区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边疆不断告急,唐朝国力大为削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ABD三项都不是图中“A(755- 763)”处应该填写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C项开元盛世是图中“A(755- 763)”处应该填写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安史之乱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安史之乱的史实。
10.【答案】C
【知识点】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
【解析】【分析】由关键信息“一场大戏,由黄袍加身开始”“杯酒释兵权”判断是北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被部下黄袍加身,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北宋建立后,宋太祖用杯酒释兵权的办法,解除了石守信等大将的兵权。
AB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宋朝是题干材料描述的朝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朝的相关知识。注意识记宋朝建立的相关史实和有关的历史典故,解题关键信息“一场大戏,由黄袍加身开始”“杯酒释兵权”。
11.【答案】(1)杭州西湖是我国十大名胜之一,面积5.6平方公里。西湖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杭州为吴越古都,又是丝绸之府,鱼米之乡,人物辈出,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史实和传诵千古的诗篇。
(2)气候宜人;地形复杂多样;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众多。
(3)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感受区域的发展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杭州盛产西湖龙井;交通便利,北接上海,区位优势明显。杭州西湖是我国十大名胜之一,面积5.6平方公里。西湖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杭州为吴越古都,又是丝绸之府,鱼米之乡,人物辈出,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史实和传诵千古的诗篇。
(2)、根据三则材料,杭州这座城市的特色有:
①杭州的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湿热,冬季干冷;②杭州西部为山地、丘陵,东部为平原,地形复杂多样,水网密布,资源丰富;③杭州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3)、根据题意,设计一张杭州的城市名片。
“人居天堂”“国际花园城市”“中国茶都”等。
【点评】杭州市,浙江省省会。杭州处于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杭州以风景秀丽著称,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市内人文古迹众多,西湖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杭州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12.【答案】(1)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王朝更替的决定力量;因为唐太宗亲身经历了隋朝在农民起义的风暴中迅速崩溃的现实,亲眼看到了隋炀帝由于昏庸、腐败被人民推翻的事实。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注意处理与民众的关系。
(2)说明唐太宗很重视吸取历史教训,虚心纳谏,听取别人的意见。
(3)进一步认识到了君主要以民为本,要让百姓休养生息,不扰民,不加重人民的负担。
(4)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因为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所以,在他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增强,文教昌盛。
【知识点】贞观之治
【解析】【分析】(1)从材料一中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反映了唐太宗看到民众力量的强大,是民本思想的体现,因为唐太宗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唐太宗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是因为吸取隋朝灭亡的经验教训,因此,他实行了开明的政策,注意处理与民众的关系。
(2)由材料“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可知,唐太宗统治时,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他还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魏征前后向他进谏二百多次,是最著名的谏臣。
(3)由材料“夫治国犹如裁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可知,唐太宗进一步认识到了君主要以民为本,要让百姓休养生息,不扰民不加重人民的负担。
(4)依据所学,唐太宗统治时期,政局稳定,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因唐太宗的年号贞观,因此被誉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所以,在他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增强,文教昌盛。
故答案为:(1)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王朝更替的决定力量;因为唐太宗亲身经历了隋朝在农民起义的风暴中迅速崩溃的现实,亲眼看到了隋炀帝由于昏庸、腐败被人民推翻的事实。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注意处理与民众的关系。
(2)说明唐太宗很重视吸取历史教训,虚心纳谏,听取别人的意见。
(3)进一步认识到了君主要以民为本,要让百姓休养生息,不扰民,不加重人民的负担。
(4)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因为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所以,在他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增强,文教昌盛。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贞观之治等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贞观之治等相关史实,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 / 1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万向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中模拟考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2020七下·萧山期中)读澳大利亚沿南纬30°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题。
1.下列对该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①该国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②该国是世界上唯一占据整个大陆的国家
③地形西部是山地,中部是盆地,东部是高原
④该国所在的大洲是世界第七大洲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下列对澳大利亚生产特色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天然草场广阔,发展畜牧业
②利用先进的科技和农业机械
③放牧羊群的同时,种植水稻和牧草
④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1.D
2.A
【知识点】澳大利亚草原——现代化牧场
【解析】【点评】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经济发达,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因有许多古老的动物,如袋鼠、鸸鹋、鸭嘴兽等,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又因为羊特别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铁矿、铝土矿、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而且开采的矿石一半以上用于出口,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1.根据题意,该国是澳大利亚,①该国位于南半球,东半球,不是西半球,②该国是世界上唯一占据整个大陆的国家,正确。③地形西部是高原,中部是盆地,东部是山地,错误。④该国所在的大洲是世界第七大洲。②④,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澳大利亚:①天然草场广阔,发展畜牧业,②利用先进的科技和农业机械,④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①②④ ,正确。③放牧羊群的同时,种植水稻和牧草,错误,应该是小麦。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3.班加罗尔被誉为“亚洲的硅谷”,其信息产业发展快速主要得益于(  )
①政府给予充分的支持 ②优越的地理环境
③高校密集,人才众多 ④官方语言是印度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知识点】印度班加罗尔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高校密集,注重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完善的基础设施;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具有语言交流的便利;古代印度文明在数字和逻辑方面的深厚积淀;优越的自然环境。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20世纪80年代末,该国利用本国的高科技人才来开发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的软件产业,使印度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软件出口国,号称“世界办公室”.班加罗尔已成为世界电脑软件技术资源集中的地区之一,成为印度的“硅谷”.
4.下列城市与城市特色相对应的是(  )
①韩国蔚山——汽车城 ②华盛顿——美国的政治心脏
③巴西利亚——IT新城 ④法国巴黎——文化艺术之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美国华盛顿;法国巴黎;韩国蔚山;巴西巴西利亚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西利亚为巴西的首都,是一座年轻的现代化新兴城市。它是在1956年至1960年间,用三年多时间在一片荒野上建造起来的新首都,城里不见古迹遗址,也没有大都市的繁华与喧闹,但其充满现代理念的城市格局、构思新颖别致的建筑以及寓意丰富的艺术雕塑,使这座新都蜚声世界。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蔚山是韩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世界著名的汽车城,拥有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聚集了世界最大的造船厂,韩国最大的石油化工等重要企业。世界上生产能力最大的汽车厂位于韩国蔚山市,它已经成为与美国底特律、德国的斯图加特和日本的丰田相比肩的汽车城。
5.(2020七下·萧山期中)隋朝统一南北后,南方农业生产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浙江一带,“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十分繁华。而此时关中和洛阳地区,人口激增,粮食供应感到严重不足。为了从江南地区向两京运粮,隋朝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营建东都洛阳 B.建造赵州桥
C.加强与流求的联系 D.开通大运河
【答案】D
【知识点】隋的兴亡
【解析】【分析】隋朝统一南北后,南方农业生产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江浙一带,“有海陆之饶,珍异 所聚,故商贾并凑”,十分繁华。而此时关中和洛阳地区,人口激增,粮食供应感到严重不足。为了从江南地区向两京运粮,隋朝政府采取的措施是开通大运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便利江南粮食,布匹的北运,进而巩固隋王朝对去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或最北点)涿郡(今北京),南至(或最南点)余杭(今杭州),全长27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对中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开通大运河是为了从江南地区向两京运粮,隋朝政府采取的措施,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6.(2020七下·萧山期中)李世民是中国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他用高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地治理着他的帝国,为中国开创了130 年之久的第二个黄金时代。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唐太宗的(  )
选项 对联
A 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 功过论争千秋去,无字碑上遍诗文
C 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 陈桥兵变成君主,黄袍加身显威风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贞观之治
【解析】【分析】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史家誉为“贞观之治”。
A项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是描写唐太宗的,符合题意;
B项B功过论争千秋去,无字碑上遍诗文是对武则天的的夸赞,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他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不符合题意;
C项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是描写唐玄宗的,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不符合题意;
D项D陈桥兵变成君主,黄袍加身显威风是描写宋太祖的,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王朝,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太宗的历史功绩,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7.(2020七下·萧山期中)“翻倒,翻倒, 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  )
A.水排 B.楼车 C.曲辕犁 D.简车
【答案】D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禾苗待我灌醉”可知,诗中描述的生产工具是用于灌溉的工具,即唐朝的出现的可以利用水利自动运行的筒车。
ABC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筒车是题干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调笑令》描写的农业工具,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筒车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盛唐社会气象的相关知识。
8.(2020七下·萧山期中)文学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唐诗作为一个时代的主要文学表达形式,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唐朝的社会风尚。下列诗句中反映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是(  )
A.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C.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杜甫)
D.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答案】A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忆昔开元盛世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出自杜甫的诗作《忆昔》,描绘的是唐朝开元盛世时期经济繁荣富庶的景象。唐玄宗即位后,开元年间,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还注意节俭,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A项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反映唐朝盛世经济的繁荣,符合题意;
BCD三项均与盛世的经济繁荣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开元盛世经济的繁荣,要求理解掌握历史题材古诗词。
9.(2020七下·萧山期中)下图示反映了唐朝从建立到灭亡的过程。图中“A(755- 763)”处应该填写(  )
A.黄巢起义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安史之乱
【答案】C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755年至763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历时8年之久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战乱使中原地区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边疆不断告急,唐朝国力大为削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ABD三项都不是图中“A(755- 763)”处应该填写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C项开元盛世是图中“A(755- 763)”处应该填写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安史之乱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安史之乱的史实。
10.(2020七下·萧山期中)“一场大戏,由黄袍加身开始;一段往事,由崖山之役沉沦;手中权柄,消失在杯酒释兵权;盛世繁华,凝固在清明上河图。”这段材料描述的朝代是(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答案】C
【知识点】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
【解析】【分析】由关键信息“一场大戏,由黄袍加身开始”“杯酒释兵权”判断是北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被部下黄袍加身,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北宋建立后,宋太祖用杯酒释兵权的办法,解除了石守信等大将的兵权。
AB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宋朝是题干材料描述的朝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朝的相关知识。注意识记宋朝建立的相关史实和有关的历史典故,解题关键信息“一场大戏,由黄袍加身开始”“杯酒释兵权”。
二、非选择题
11.(2020七下·萧山期中)杭州市,浙江省省会,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中国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之一。2016年G20峰会垂青杭州;2022年亚运会花落杭州。你作为杭州的一分子,为了更好地宣传家乡,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杭州处于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季气候炎热,湿润,是新四大火炉之一。相反,冬季寒冷,干燥。春秋两季气候宜人,是观光旅游的黃金季节。
材料二: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沿和钱塘江流域,地形复杂多样。杭州市西部属浙西丘陵区。主干山脉有天目山等。东部属浙北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物产丰富,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
材料三:杭州以风景秀丽著称,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市内人文古迹众多,西湖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杭州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其中主要代表性的独特文化有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以及流传下来的许多故事传说。
(1)此外,你还能收集到哪些关于杭州的资料?
(2)根据三则材料,列一列杭州这座城市的特色。
(3)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上述特色的一个方面,设计一张杭州城市的名片。
【答案】(1)杭州西湖是我国十大名胜之一,面积5.6平方公里。西湖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杭州为吴越古都,又是丝绸之府,鱼米之乡,人物辈出,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史实和传诵千古的诗篇。
(2)气候宜人;地形复杂多样;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众多。
(3)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感受区域的发展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杭州盛产西湖龙井;交通便利,北接上海,区位优势明显。杭州西湖是我国十大名胜之一,面积5.6平方公里。西湖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杭州为吴越古都,又是丝绸之府,鱼米之乡,人物辈出,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史实和传诵千古的诗篇。
(2)、根据三则材料,杭州这座城市的特色有:
①杭州的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湿热,冬季干冷;②杭州西部为山地、丘陵,东部为平原,地形复杂多样,水网密布,资源丰富;③杭州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3)、根据题意,设计一张杭州的城市名片。
“人居天堂”“国际花园城市”“中国茶都”等。
【点评】杭州市,浙江省省会。杭州处于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杭州以风景秀丽著称,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市内人文古迹众多,西湖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杭州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12.(2020七下·萧山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材料三: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以上皆出自《贞观政要》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唐太宗认识到什么实质性问题?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认识?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唐太宗很重视什么?
(3)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唐太宗对治国安民有何进一步的认识?
(4)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什么治世局面?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治世局面?
【答案】(1)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王朝更替的决定力量;因为唐太宗亲身经历了隋朝在农民起义的风暴中迅速崩溃的现实,亲眼看到了隋炀帝由于昏庸、腐败被人民推翻的事实。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注意处理与民众的关系。
(2)说明唐太宗很重视吸取历史教训,虚心纳谏,听取别人的意见。
(3)进一步认识到了君主要以民为本,要让百姓休养生息,不扰民,不加重人民的负担。
(4)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因为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所以,在他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增强,文教昌盛。
【知识点】贞观之治
【解析】【分析】(1)从材料一中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反映了唐太宗看到民众力量的强大,是民本思想的体现,因为唐太宗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唐太宗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是因为吸取隋朝灭亡的经验教训,因此,他实行了开明的政策,注意处理与民众的关系。
(2)由材料“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可知,唐太宗统治时,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他还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魏征前后向他进谏二百多次,是最著名的谏臣。
(3)由材料“夫治国犹如裁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可知,唐太宗进一步认识到了君主要以民为本,要让百姓休养生息,不扰民不加重人民的负担。
(4)依据所学,唐太宗统治时期,政局稳定,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因唐太宗的年号贞观,因此被誉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所以,在他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增强,文教昌盛。
故答案为:(1)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王朝更替的决定力量;因为唐太宗亲身经历了隋朝在农民起义的风暴中迅速崩溃的现实,亲眼看到了隋炀帝由于昏庸、腐败被人民推翻的事实。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注意处理与民众的关系。
(2)说明唐太宗很重视吸取历史教训,虚心纳谏,听取别人的意见。
(3)进一步认识到了君主要以民为本,要让百姓休养生息,不扰民,不加重人民的负担。
(4)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因为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所以,在他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增强,文教昌盛。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贞观之治等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贞观之治等相关史实,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