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三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5月月考模拟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21七下·柯桥月考)唐太宗被尊奉为周边各族的“天可汗”。他之所以能赢得这一“桂冠”,主要是( )A.唐太宗积极吸取隋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B.唐太宗重视官吏的整治,知人善任,广纳贤才,任用少数民族官吏C.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与周边民族的密切、和谐的联系D.唐太宗坚持以民为本,鼓励农耕,减轻人民赋税,开发边疆地区2.(2021七下·柯桥月考)某影视公司准备拍摄一部电视剧:第一集《至尊红颜》、第二集《大明宫词》、第三集《一代女皇》、 第四集《无字碑歌》,根据这几集的名称判断该电视剧的名称是( )A.《武则天》 B.《汉武大帝》C.《贞观长歌》 D.《三国演义》3.(2021七下·柯桥月考)唐代历史上有一位书法家。他曾任平原郡太守,抗击过安禄山叛乱,其所创雄浑敦厚的新书体,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该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欧阳询 C.柳公权 D.颜真卿4.(2021七下·柯桥月考)唐玄宗统治前期,“公私仓廩俱丰实”;统治后期,“国破山河在”。导致这一变化的事件是( )A.隋末农民大起义 B.玄武门之变C.安史之乱 D.黄巢起义5.(2021七下·柯桥月考)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汤恩比说:“宋朝是最适合人类生活的朝代,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也曾说过:“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他们共同心仪宋朝的原因是( )①社会经济繁荣②国家统一强大③科技领先世界④社会生活气象万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6.(2021七下·柯桥月考)金朝统治末年,内外交困,统治阶级内部血腥的权力斗争,腐蚀着政权的大厦,外部面对着强劲的 旋风,它的灭亡似乎也就不难理解了。“ ”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A.契丹 B.女真 C.匈奴 D.蒙古7.(2021七下·柯桥月考)《宋史》记载宋朝杂技“百戏有蹴球……杂旋、狮子、弄枪、铃瓶、茶碗、毡龊、碎剑、踏索、上竿筋斗、擎戴、拗腰、透剑门、打弹丸之类”。这反映了宋代( )A.杂技种类丰富多彩 B.文学艺术的昌盛C.商业发展没有限制 D.体育竞技的发展8.(2021七下·柯桥月考)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又较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遏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这一制度指的是( )A.隋唐的科举制 B.明朝的八股取士C.明朝的厂卫制度 D.清朝的“文字狱”9.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响,下列选项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北非、中亚地区人们大都信仰伊斯兰教B.波斯湾地区大型邮轮来往频繁C.湄公河平原人们喜食各种米制品D.马赛人大多穿着红色的披风10.(2021七下·柯桥月考)城市——文明中心。下列关于城市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巴黎——塞纳河缓缓流过全城②班加罗尔——“北美洲的硅谷”③蔚山——韩国的政治文化中心④华盛顿——美国政治的心脏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二、非选择题11.(2021七下·柯桥月考)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繁荣。当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士人读书风气盛行,教育事业也因此发展,文学艺术繁荣。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日本、大食、天竺等国纷纷遣使到唐朝……日本先后13次派出遣唐使,使团庞大,居各国之首。材料二: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说:“历史上,唐代是任何外国人在首都都受到欢迎的一个时期。”在长安有八千余名外国留学生以及成千上万的波斯、阿拉伯、欧洲商人。外国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可以在朝廷做官,可以和中国人通婚。他们带来了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给传统的华夏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这种局面的出现是由于唐王朝对外来文化采取了兼容并包的结果。材料三:宋朝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公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船只使用不漏水舱壁等,都于宋代出现。”(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士人读书风气盛行”主要是由于唐朝继续推行了什么制度。材料中提到“文学艺术繁荣”,请结合课本知识,列举几位代表人物及作品名字。(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时“外国人在首都都受到欢迎”的表现。请结合课本知识,列举一位能说明这则材料的外国人名字(3)根据材料三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所说,列举出宋代自信和创造力的突出表现。12.(2021七下·柯桥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一方面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另一方面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除各州留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整理自七年级下册教材材料二:明朝政治建制示意图(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施。(2)有学者认为“明朝用分权的方式达到集权的目的”,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这一观点。(3)综合材料,可以看出宋朝与明朝政治体制有何相同点?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解析】【分析】唐太宗时期,对少数民族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西北各少数民族的首领纷纷来长安朝见唐太宗,拥戴唐太宗为“天可汗”。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与周边民族的密切、和谐的联系是唐太宗被尊奉为周边各族的“天可汗”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民族关系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唐朝民族关系的相关史实。2.【答案】A【知识点】贞观之治【解析】【分析】据题干信息“《一代女皇》”“《无字碑歌》”可知是电视剧《武则天》。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创立了殿试、武举,在她执政期间,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武状元。武则天曾改国号为“周”,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因而该电视剧的名称是《武则天》。A项《武则天》是该电视剧的名称,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某影视公司准备拍摄一部电视剧为切入点,考查武则天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注意武则天的历史地位。3.【答案】D【知识点】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解析】【分析】颜真卿创立了雄浑敦厚的新书体,人称“颜体”,他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A项王羲之是东晋时期我国著名的书法家,不符合题意;B项欧阳询是由隋入唐的著名书法家,不符合题意;C项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新意,自成“柳体”,他的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不符合题意;D项颜真卿是唐代历史上有一位书法家,他曾任平原郡太守,抗击过安禄山叛乱,其所创雄浑敦厚的新书体,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颜真卿的识记能力。要求识记基础史实。4.【答案】C【知识点】开元盛世【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出现开元盛世,所以,出现"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局面。而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腐败,导致755年安史之乱的爆发,出现“国破山河在”的局面。AB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安史之乱是导致题干变化的事件,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安史之乱,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5.【答案】C【知识点】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探究北宋都市生活【解析】【分析】宋朝时期农耕经济和商品经济等持续发展,高度繁荣;以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为代表的科技成就领先世界;宋朝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世俗文化得到发展。这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故①③④符合题意。北宋军事实力较弱,经常遭到少数民族入侵,被迫割地赔款;南宋偏安东南,不思进取,故②说法错误。C项①③④是他们共同心仪宋朝的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朝的时代特征,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6.【答案】D【知识点】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金朝统治的灭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后,开始进攻金国的北方,并迅速占领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公元1234年,蒙古军攻下蔡州,金朝灭亡。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蒙古是“ ”处应该填写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蒙古政权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蒙古政权的相关知识。7.【答案】A【知识点】宋元社会生活与文化【解析】【分析】宋代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的场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戏的、演杂剧的、表演踢球的等等,瓦子里有许多摊位,卖饮食、药材的,卖古玩、字画的,剃头、剪头的,相面的,算卦的,等等。所以宋朝杂技“百戏有蹴鞠……杂旋、狮子、弄枪、铃瓶、茶碗、毡齪、碎剑、踏索、上竿、筋斗、擎戴、拗腰、透剑门、打弹丸之类”。这反映了宋代杂技种类丰富多彩。A项杂技种类丰富多彩理解正确,符合题意;B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代的社会生活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8.【答案】B【知识点】皇权膨胀【解析】【分析】为了选拔皇帝的忠实奴仆,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明朝统治者用“八股取士”来禁锢知识分子思想。许多读书人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的,很多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AC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明朝的八股取士是题干这一制度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八股取士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知道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的考试制度的目的是选拔皇帝的忠实奴仆。9.【答案】A【知识点】地形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波斯湾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大量出口石油,因此大型油轮来往频繁;湄公河平原气候湿热,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产,所以人们喜爱各种米制品;马赛人大多穿着红色的披风,主要是因为草原上野生动物较多,为了驱赶野生动物;以上都是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北非,中亚地区信奉伊斯兰教与自然环境无关。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 中亚即亚洲中部地区,狭义的中亚国家包括四国,即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四国,此地区的居民多为突厥语族.而西亚和北非的居民多以阿拉伯人为主.10.【答案】D【知识点】美国华盛顿;法国巴黎;印度班加罗尔;韩国蔚山【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巴黎——塞纳河缓缓流过全城,④华盛顿——美国政治的心脏。①④,正确。②班加罗尔——“亚洲的硅谷”,不是北美洲;③蔚山——韩国的汽车生产中心,不是政治文化中心。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法国领土包括欧洲大陆部分和科西嘉岛,首都巴黎位于巴黎盆地塞纳河畔,海拔最高点为勃朗峰,主要河流为塞纳河和卢瓦尔河,地势地形特点为东南高,西北低,平原丘陵面积广阔,平原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11.【答案】(1)科举制。李白《静夜思》;杜甫《春望》。(2)大量外国人 留居长安;外国人受到比较平等的对待;外国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外国人可以在朝廷做官;外国人可以和中国人通婚;外国文化受到尊重与接纳。(三点即可)阿倍仲麻吕。(3)货币(交子或会子等纸币与铜钱并行)流通普及、火药使用、指南针用于航海、造船技术先进。【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经济重心的南移;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科举面向全体士人公开招考,给每个人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科举制通过严格的考试,以统一的标准选拔人才,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士人的学习积极性。唐朝涌现了很多著名的诗人,其中,李白是唐朝浪漫主义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奇妙,语言轻快,富有浪漫主义情怀,人们称他为“诗仙”,他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杜甫是唐朝现实主义诗人,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感情真挚,笔触细腻,风格雄浑,语言精练凝重,被后人尊为“诗圣”。“三吏”、“三别”是杜甫的作品。白居易生活在唐朝中期,是唐朝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提倡诗歌要更多的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他的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如《钱塘湖春行》等。(2)由材料二“在长安有八千余名外国留学生以及成千上万的波斯、阿拉伯、欧洲商人。外国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可以在朝廷做官,可以和中国人通婚。”可知,唐朝时“外国人在首都都受到欢迎”的表现包括:大量外国人留居长安;外国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可以在朝廷做官;可以和中国人通婚。阿倍仲麻吕是唐朝时来华的日本人中的杰出代表人物。(3)依据材料三“宋朝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公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船只使用不漏水舱壁等,都于宋代出现。’”可知,宋代自信和创造力的突出表现有:货币(交子或会子等纸币与铜钱并行)流通普及;火药使用;指南针用于航海;造船技术先进。故答案为:(1)科举制。李白《静夜思》;杜甫《春望》。(2)大量外国人留居长安;外国人受到比较平等的对待;外国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外国人可以在朝廷做官;外国人可以和中国人通婚;外国文化受到尊重与接纳。(三点即可)阿倍仲麻吕。(3)货币(交子或会子等纸币与铜钱并行)流通普及、火药使用、指南针用于航海、造船技术先进。【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科举制、唐诗、唐朝的对外开放、宋朝发达的经济和科技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2.【答案】(1)频繁调动州县长官(或三年一换的制度);设置通判;设转运使(或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2)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并直接向皇帝负责;分散兵权,将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设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3)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改革官制,强化皇权。【知识点】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宋朝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施,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一“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一方面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另一方面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除各州留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宋朝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有频繁调动州县长官(或三年一换的制度);设置通判;设转运使(或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2)本题考查朱元璋强化皇权,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示意图信息。根据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强化皇权,朱元璋在中央实行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并直接向皇帝负责;将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设锦衣卫。在地方上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从中央到地方全面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3)本题考查宋朝与明朝政治体制的相同点。宋朝与明朝政治体制都加强对地方控制;改革官制,强化皇权。故答案为:(1)频繁调动州县长官(或三年一换的制度);设置通判;设转运使(或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2)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并直接向皇帝负责;分散兵权,将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设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3)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改革官制,强化皇权。【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朝和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要求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三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5月月考模拟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21七下·柯桥月考)唐太宗被尊奉为周边各族的“天可汗”。他之所以能赢得这一“桂冠”,主要是( )A.唐太宗积极吸取隋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B.唐太宗重视官吏的整治,知人善任,广纳贤才,任用少数民族官吏C.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与周边民族的密切、和谐的联系D.唐太宗坚持以民为本,鼓励农耕,减轻人民赋税,开发边疆地区【答案】C【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解析】【分析】唐太宗时期,对少数民族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西北各少数民族的首领纷纷来长安朝见唐太宗,拥戴唐太宗为“天可汗”。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与周边民族的密切、和谐的联系是唐太宗被尊奉为周边各族的“天可汗”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民族关系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唐朝民族关系的相关史实。2.(2021七下·柯桥月考)某影视公司准备拍摄一部电视剧:第一集《至尊红颜》、第二集《大明宫词》、第三集《一代女皇》、 第四集《无字碑歌》,根据这几集的名称判断该电视剧的名称是( )A.《武则天》 B.《汉武大帝》C.《贞观长歌》 D.《三国演义》【答案】A【知识点】贞观之治【解析】【分析】据题干信息“《一代女皇》”“《无字碑歌》”可知是电视剧《武则天》。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创立了殿试、武举,在她执政期间,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武状元。武则天曾改国号为“周”,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因而该电视剧的名称是《武则天》。A项《武则天》是该电视剧的名称,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某影视公司准备拍摄一部电视剧为切入点,考查武则天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注意武则天的历史地位。3.(2021七下·柯桥月考)唐代历史上有一位书法家。他曾任平原郡太守,抗击过安禄山叛乱,其所创雄浑敦厚的新书体,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该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欧阳询 C.柳公权 D.颜真卿【答案】D【知识点】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解析】【分析】颜真卿创立了雄浑敦厚的新书体,人称“颜体”,他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A项王羲之是东晋时期我国著名的书法家,不符合题意;B项欧阳询是由隋入唐的著名书法家,不符合题意;C项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新意,自成“柳体”,他的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不符合题意;D项颜真卿是唐代历史上有一位书法家,他曾任平原郡太守,抗击过安禄山叛乱,其所创雄浑敦厚的新书体,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颜真卿的识记能力。要求识记基础史实。4.(2021七下·柯桥月考)唐玄宗统治前期,“公私仓廩俱丰实”;统治后期,“国破山河在”。导致这一变化的事件是( )A.隋末农民大起义 B.玄武门之变C.安史之乱 D.黄巢起义【答案】C【知识点】开元盛世【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出现开元盛世,所以,出现"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局面。而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腐败,导致755年安史之乱的爆发,出现“国破山河在”的局面。AB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安史之乱是导致题干变化的事件,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安史之乱,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5.(2021七下·柯桥月考)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汤恩比说:“宋朝是最适合人类生活的朝代,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也曾说过:“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他们共同心仪宋朝的原因是( )①社会经济繁荣②国家统一强大③科技领先世界④社会生活气象万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C【知识点】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探究北宋都市生活【解析】【分析】宋朝时期农耕经济和商品经济等持续发展,高度繁荣;以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为代表的科技成就领先世界;宋朝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世俗文化得到发展。这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故①③④符合题意。北宋军事实力较弱,经常遭到少数民族入侵,被迫割地赔款;南宋偏安东南,不思进取,故②说法错误。C项①③④是他们共同心仪宋朝的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朝的时代特征,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6.(2021七下·柯桥月考)金朝统治末年,内外交困,统治阶级内部血腥的权力斗争,腐蚀着政权的大厦,外部面对着强劲的 旋风,它的灭亡似乎也就不难理解了。“ ”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A.契丹 B.女真 C.匈奴 D.蒙古【答案】D【知识点】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金朝统治的灭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后,开始进攻金国的北方,并迅速占领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公元1234年,蒙古军攻下蔡州,金朝灭亡。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蒙古是“ ”处应该填写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蒙古政权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蒙古政权的相关知识。7.(2021七下·柯桥月考)《宋史》记载宋朝杂技“百戏有蹴球……杂旋、狮子、弄枪、铃瓶、茶碗、毡龊、碎剑、踏索、上竿筋斗、擎戴、拗腰、透剑门、打弹丸之类”。这反映了宋代( )A.杂技种类丰富多彩 B.文学艺术的昌盛C.商业发展没有限制 D.体育竞技的发展【答案】A【知识点】宋元社会生活与文化【解析】【分析】宋代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的场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戏的、演杂剧的、表演踢球的等等,瓦子里有许多摊位,卖饮食、药材的,卖古玩、字画的,剃头、剪头的,相面的,算卦的,等等。所以宋朝杂技“百戏有蹴鞠……杂旋、狮子、弄枪、铃瓶、茶碗、毡齪、碎剑、踏索、上竿、筋斗、擎戴、拗腰、透剑门、打弹丸之类”。这反映了宋代杂技种类丰富多彩。A项杂技种类丰富多彩理解正确,符合题意;B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代的社会生活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8.(2021七下·柯桥月考)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又较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遏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这一制度指的是( )A.隋唐的科举制 B.明朝的八股取士C.明朝的厂卫制度 D.清朝的“文字狱”【答案】B【知识点】皇权膨胀【解析】【分析】为了选拔皇帝的忠实奴仆,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明朝统治者用“八股取士”来禁锢知识分子思想。许多读书人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的,很多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AC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明朝的八股取士是题干这一制度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八股取士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知道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的考试制度的目的是选拔皇帝的忠实奴仆。9.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响,下列选项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北非、中亚地区人们大都信仰伊斯兰教B.波斯湾地区大型邮轮来往频繁C.湄公河平原人们喜食各种米制品D.马赛人大多穿着红色的披风【答案】A【知识点】地形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波斯湾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大量出口石油,因此大型油轮来往频繁;湄公河平原气候湿热,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产,所以人们喜爱各种米制品;马赛人大多穿着红色的披风,主要是因为草原上野生动物较多,为了驱赶野生动物;以上都是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北非,中亚地区信奉伊斯兰教与自然环境无关。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 中亚即亚洲中部地区,狭义的中亚国家包括四国,即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四国,此地区的居民多为突厥语族.而西亚和北非的居民多以阿拉伯人为主.10.(2021七下·柯桥月考)城市——文明中心。下列关于城市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巴黎——塞纳河缓缓流过全城②班加罗尔——“北美洲的硅谷”③蔚山——韩国的政治文化中心④华盛顿——美国政治的心脏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D【知识点】美国华盛顿;法国巴黎;印度班加罗尔;韩国蔚山【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巴黎——塞纳河缓缓流过全城,④华盛顿——美国政治的心脏。①④,正确。②班加罗尔——“亚洲的硅谷”,不是北美洲;③蔚山——韩国的汽车生产中心,不是政治文化中心。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法国领土包括欧洲大陆部分和科西嘉岛,首都巴黎位于巴黎盆地塞纳河畔,海拔最高点为勃朗峰,主要河流为塞纳河和卢瓦尔河,地势地形特点为东南高,西北低,平原丘陵面积广阔,平原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二、非选择题11.(2021七下·柯桥月考)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繁荣。当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士人读书风气盛行,教育事业也因此发展,文学艺术繁荣。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日本、大食、天竺等国纷纷遣使到唐朝……日本先后13次派出遣唐使,使团庞大,居各国之首。材料二: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说:“历史上,唐代是任何外国人在首都都受到欢迎的一个时期。”在长安有八千余名外国留学生以及成千上万的波斯、阿拉伯、欧洲商人。外国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可以在朝廷做官,可以和中国人通婚。他们带来了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给传统的华夏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这种局面的出现是由于唐王朝对外来文化采取了兼容并包的结果。材料三:宋朝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公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船只使用不漏水舱壁等,都于宋代出现。”(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士人读书风气盛行”主要是由于唐朝继续推行了什么制度。材料中提到“文学艺术繁荣”,请结合课本知识,列举几位代表人物及作品名字。(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时“外国人在首都都受到欢迎”的表现。请结合课本知识,列举一位能说明这则材料的外国人名字(3)根据材料三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所说,列举出宋代自信和创造力的突出表现。【答案】(1)科举制。李白《静夜思》;杜甫《春望》。(2)大量外国人 留居长安;外国人受到比较平等的对待;外国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外国人可以在朝廷做官;外国人可以和中国人通婚;外国文化受到尊重与接纳。(三点即可)阿倍仲麻吕。(3)货币(交子或会子等纸币与铜钱并行)流通普及、火药使用、指南针用于航海、造船技术先进。【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经济重心的南移;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科举面向全体士人公开招考,给每个人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科举制通过严格的考试,以统一的标准选拔人才,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士人的学习积极性。唐朝涌现了很多著名的诗人,其中,李白是唐朝浪漫主义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奇妙,语言轻快,富有浪漫主义情怀,人们称他为“诗仙”,他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杜甫是唐朝现实主义诗人,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感情真挚,笔触细腻,风格雄浑,语言精练凝重,被后人尊为“诗圣”。“三吏”、“三别”是杜甫的作品。白居易生活在唐朝中期,是唐朝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提倡诗歌要更多的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他的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如《钱塘湖春行》等。(2)由材料二“在长安有八千余名外国留学生以及成千上万的波斯、阿拉伯、欧洲商人。外国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可以在朝廷做官,可以和中国人通婚。”可知,唐朝时“外国人在首都都受到欢迎”的表现包括:大量外国人留居长安;外国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可以在朝廷做官;可以和中国人通婚。阿倍仲麻吕是唐朝时来华的日本人中的杰出代表人物。(3)依据材料三“宋朝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公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船只使用不漏水舱壁等,都于宋代出现。’”可知,宋代自信和创造力的突出表现有:货币(交子或会子等纸币与铜钱并行)流通普及;火药使用;指南针用于航海;造船技术先进。故答案为:(1)科举制。李白《静夜思》;杜甫《春望》。(2)大量外国人留居长安;外国人受到比较平等的对待;外国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外国人可以在朝廷做官;外国人可以和中国人通婚;外国文化受到尊重与接纳。(三点即可)阿倍仲麻吕。(3)货币(交子或会子等纸币与铜钱并行)流通普及、火药使用、指南针用于航海、造船技术先进。【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科举制、唐诗、唐朝的对外开放、宋朝发达的经济和科技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2.(2021七下·柯桥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一方面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另一方面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除各州留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整理自七年级下册教材材料二:明朝政治建制示意图(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施。(2)有学者认为“明朝用分权的方式达到集权的目的”,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这一观点。(3)综合材料,可以看出宋朝与明朝政治体制有何相同点?【答案】(1)频繁调动州县长官(或三年一换的制度);设置通判;设转运使(或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2)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并直接向皇帝负责;分散兵权,将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设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3)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改革官制,强化皇权。【知识点】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宋朝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施,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一“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一方面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另一方面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除各州留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宋朝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有频繁调动州县长官(或三年一换的制度);设置通判;设转运使(或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2)本题考查朱元璋强化皇权,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示意图信息。根据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强化皇权,朱元璋在中央实行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并直接向皇帝负责;将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设锦衣卫。在地方上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从中央到地方全面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3)本题考查宋朝与明朝政治体制的相同点。宋朝与明朝政治体制都加强对地方控制;改革官制,强化皇权。故答案为:(1)频繁调动州县长官(或三年一换的制度);设置通判;设转运使(或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2)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并直接向皇帝负责;分散兵权,将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设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3)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改革官制,强化皇权。【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朝和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要求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三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5月月考模拟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三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5月月考模拟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