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科版五年级上4.3《心脏和血液》教学设计课题心脏和血液单元4学科科学年级5学习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心脏是重要的人体器官。心跳是心脏工作的外在表现。2.心脏跳动使得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维持人的生命活动。3.体育运动可以强健心肌,有利于心血管健康。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借助模拟实验推测心脏“工作”的方式。2.学会测量心跳和脉搏。科学态度目标对研究心脏、血管、血液如何工作并维持人的生存感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知道体育锻炼可以强壮心脏,并能够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重点能够借助模拟实验推测心脏“工作”的方式。难点理解心脏跳动的意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图片中红色的部分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明确:红色部分是心脏、血管和血液,呈现了身体的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运输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吸入氧气。2、心脏是跳动的,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播放视频。明确:咚,咚,咚……3、用手摸摸,说说心脏位于身体什么位置。明确:心脏位于胸部偏左,在胸骨的后面,肋骨的内侧。4、一个人的心脏有多大?又是什么形状的呢?明确:心脏外形像桃子,大小与人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心脏被分为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5、血管是指血液流过的一系列管道。找一找,我们身上的血管。6、小结:血管遍布我们的身体,它们有的粗,有的细,最细的毛细血管10根合起来只有一根头发粗。如果把一个人全身的血管连起来,足足有9.6万多千米。血管按构造功能不同,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三种。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动脉血:含氧量较高,颜色鲜红,绘图时用红色表示。静脉血:血液含氧量较低,颜色暗红,绘图时用蓝色表示。7、血液从心脏出发,流经血管又回到心脏,再流经血管……就这样循环输送营养和氧气,带走二氧化碳等废物,维持身体的生命运动。我们的心脏每时每刻都在跳动。它的跳动有什么意义?看图回答看视频,听心跳摸心脏位置阅读资料找血管认真听讲思考了解心脏、血管和血液相关基本知识,进而了解血液循环的科学含义,提出聚焦问题,激发探究兴趣。讲授新课一、血液循环模拟活动1、实验材料:塑料管、吸耳球、水槽、染色水2、模拟实验中,我们的手和吸耳球以及塑料管的作用各相当于什么器官?明确:吸耳球——心脏塑料管——血管(染色)水——血液手的力量——心肌收缩产生的力量3、实验步骤①将塑料管的一端与吸耳球的细长口连接,把另一端插入水中。②不停地用力大点挤压和用力小点挤压吸耳球,然后放松吸耳球,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③1分钟里,手有什么感觉?4、模拟试验活动记录5、实验现象观察下面的实验,把看到的实验现象记录下来。播放视频。现象:挤压吸耳球,水流出;放松吸耳球,水流回。6、实验结论心脏收缩:推动血液由心脏进入血管(动脉)流到全身各处。心脏舒张:血液由血管(静脉)流回心脏。心脏不停地跳动,血液不间断地流动。7、实验中,挤压吸耳球,用力大小不同,流出的水量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明确:用力大,流出的水就多,流回去的水也多;用力小,流出的水就少,流回去的水叶少。说明一个越健康越强健的心脏,每次收缩挤压出来的血液就多。8、实验中,1分钟反复挤压吸耳球,手有什么感觉?说明什么问题?明确:反复挤压吸耳球,手会感到疲劳。说明心脏再不间断跳动的过程中也会感到疲劳,也需要休息。9、小资料阅读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尽管如此,我们还应该让心脏有更多的休息时间。在身体休息状态下特别是睡眠的时候,氧气的需要量减少,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会减少,心脏会得到较多的休息。所以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地工作,有利于我们的健康。10、温馨提示这个实验与心脏输送血液有什么相同与不同?明确:人体内的血液循环系统是个封闭的系统,流出和流回心脏的血管不同:从动脉流出,从静脉流回。二、心跳的测量和比较心跳是心脏工作的具体表现,也是我们熟悉的生命现象。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脏跳动一次。人们常用心脏停止跳动来表述生命结束。我们把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安静状态下,一般成年人每分钟心跳75次,同学的心跳会稍快一点。心率的次数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当我们参加体育锻炼时、心情紧张或是受到惊吓时,心率都会大幅增加。当运动结束,心情平静,心率又会慢慢回复正常。【活动:测试与比较】活动对象:爱运动的甲,不爱运动的乙活动项目:1分钟蹲起活动要求:下蹲姿势标准,动作要快活动计时:1分钟1、怎样做蹲起活动的姿势是正确的?播放视频。2、为了活动安全,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播放视频。3、测试需要准备的器材秒表、听诊器4、怎么使用听诊器?播放视频。5、测试过程请两位同学用听诊器分别给甲和乙测量心率。整个活动按照老师的口令操作。(1)安静状态下,心率测量准备:开始——1分钟到——记录。(2)做好准备,1分钟深蹲起:开始——1分钟到。马上测量心率:开始——1分钟到——记录。(3)我们的心率需要多长时间能回复正常,请做好准备。①运动后1分钟心率测量:准备,开始——停止——记录。②运动后2分钟心率测量:准备,开始——停止——记录。③如果仍没有回复正常,请按照上面的步骤继续测量3分、4分钟心率,直到恢复正常为止。6、心率测量记录表7、观察现象运动后,心率都大幅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率慢慢恢复正常。甲同学的心率恢复较快,乙同学心率回复稍慢。8、得出结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我们的心脏更强健。三、研讨1、心脏跳动有什么意义?是什么力量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明确:心脏跳动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将血液中所携带的养料、氧气运输到全身各处,同时也将携带的废物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以维持人体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资料】英国科学家威廉·哈维研究发现,人的心脏可容纳约0.5升的血液。虽然心脏收缩时挤出来的血液不是所有的血,但也有一定的量。假设挤出的量是0.2升,按心脏每分钟跳动75次计算,一分钟从心脏送出的血量就约有15升,乘以60,就可以知道一小时输出的血量约有900升。2、是什么力量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明确:心脏由心肌组成,心肌收缩和舒张使得血液流出和流回心脏,心肌越强健,每次收缩输送出去的血液量越多。运动员的心率通常比普通人的心率低。3、按每分钟心跳75次计算,我们的心脏不到1秒钟就要跳动一次,一天要跳动108000次。心脏无时无刻不在工作,它会疲劳吗?如何保护我们的心脏?明确:①参加适宜的体育运动②适当的休息③合理的饮食……四、拓展不用听诊器,测量脉搏也能测量心率。这是什么原因呢?又怎样进行测量呢?播放音频。五、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心脏跳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心肌收缩,血液流出心脏,心肌舒张,血液流回心脏B.心肌收缩,血液流回心脏,心肌舒张,血液流出心脏C.心脏两次跳动之间没有休息2.氧气和养料主要通过()送到全身各处的。A.循环系统B.消化系统C.呼吸系统D.神经系统3.脉博的跳动和()的跳动是一致的。A.心脏B.血液C.脊髓(二)判断题1.运动员的心率通常比普通人的心率高。()2.心脏也会感到疲劳。()3.心脏收缩时会把所有的血液挤出。()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心脏更强健。()5.心率的次数是固定不变的。()6.血液是流动的透明红色液体。()六、作业布置找一找,在身体的哪些地方能摸到动脉的跳动,然后再测量1分钟的心跳与脉搏次数,看看能发现什么。准备材料回答操作记录,搜集数据观看视频归纳回答回答阅读回答认真听讲观看视频准备器材播放视频测试记录,搜集数据观察归纳讨论交流阅读资料回答听音频练习通过实验了解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进一步理解心跳的意义,强化保护心脏意识。总结探索内容加强心脏保护意识开阔眼界完成达标测评延伸课堂知识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心脏是重要的人体器官,心跳是心脏工作的外在表现,心脏跳动使得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维持人的生命活动;体育运动可以强健心肌,有利于心血管健康。总结课堂板书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4.3《心脏和血液》练习一、填空题1、______位于胸部偏左,在胸骨的后面,肋骨的内侧。2、食物中的营养和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我们的血液后都将通过______、______等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3、心脏在______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4、人体内的血液循环系统是个封闭的系统,从______流出,从______流回。5、我们把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_______。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运动员的心率通常比普通人的心率高。()2、心脏也会感到疲劳。()3、心脏收缩时会把所有的血液挤出。()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心脏更强健。()5、心率的次数是固定不变的。()6、血液是流动的透明红色液体。()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下列关于心脏跳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心肌收缩,血液流出心脏,心肌舒张,血液流回心脏B.心肌收缩,血液流回心脏,心肌舒张,血液流出心脏C.心脏两次跳动之间没有休息2、氧气和养料主要通过()送到全身各处的。A.循环系统B.消化系统C.呼吸系统D.神经系统3、脉博的跳动和()的跳动是一致的。A.心脏B.血液C.脊髓4、心脏由()组成。A.血管B.血液C.心肌5、安静状态下,一般成年人每分钟心跳()次。A.60次B.75次C.120次6、()构成血液循环系统。A.心率血管血液B.心肌心脏血管C.心脏血管血液四、连线题血液循环模拟实验中,各种材料与其所模拟的事物进行连线。吸耳球心肌收缩力塑料管血液染色水血管手的力量心脏五、填图题写出心脏各部分名称。六、综合题心脏有规律地跳动是一个健康生命的重要特征。五(2)班的小红测量了自己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次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1、小红测量的心跳次数是每分钟85次,采用的是直接用手摸心跳的方法,那么,测量时她应该把手放在自己身体的()。A.左胸部B.右胸部C.胸部的中间2、如果小红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她测出的脉搏次数可能是()次。A.40次B.85次C.140次3、心脏是人体的(_________),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循环流动。心脏与(___________)是我们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4、心脏有节奏的收缩和舒张,其实就是心跳。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心跳()。A.一次B.两次5、要想知道1分钟内的心跳次数,我们可以摸身体的()。A.右胸部B.桡动脉6、如果小红参加400米比赛,1分钟的心跳可能会达到()。A.心跳78次B.心跳125次C.心跳83次7、这两天,小红生病啦,她感觉到心跳加快,于是她随妈妈到医院看病,如果你是一名医生,除了给她开药治好病之外,还能给她提出哪些保护心脏的建议(写出三点)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心脏2、心脏血管3、两4、动脉静脉5、心率二、判断题1、?2、√3、?4、√5、?6、?三、选择题1、A2、A3、A4、C5、B6、C四、连线题吸耳球心肌收缩力塑料管血液染色水血管手的力量心脏五、填图题六、综合题1、A2、B3、“泵”血管4、A5、B6、B7、经常运动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情绪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1张PPT)心脏和血液教科版五年级上聚焦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运输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吸入氧气。图片中红色的部分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红色部分是心脏、血管和血液,呈现了身体的血液循环系统。聚焦心脏是跳动的,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咚,咚,咚……聚焦用手摸摸,说说心脏位于身体什么位置。心脏位于胸部偏左,在胸骨的后面,肋骨的内侧肋骨胸骨(正面)(背面)聚焦一个人的心脏有多大?又是什么形状的呢?心脏外形像桃子,大小与人自己的拳头差不多。聚焦心脏被分为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聚焦血管是指血液流过的一系列管道。找一找,我们身上的血管。血管遍布我们的身体,它们有的粗,有的细,最细的毛细血管10根合起来只有一根头发粗。如果把一个人全身的血管连起来,足足有9.6万多千米。聚焦血管按构造功能不同,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三种。聚焦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动脉血:含氧量较高,颜色鲜红,绘图时用红色表示。静脉血:血液含氧量较低,颜色暗红,绘图时用蓝色表示。聚焦血液从心脏出发,流经血管又回到心脏,再流经血管……就这样循环输送营养和氧气,带走二氧化碳等废物,维持身体的生命运动。聚焦我们的心脏每时每刻都在跳动。它的跳动有什么意义?探索一、血液循环模拟活动实验材料:塑料管、吸耳球、水槽、染色水探索模拟实验中,我们的手和吸耳球以及塑料管的作用各相当于什么器官?吸耳球——心脏塑料管——血管(染色)水——血液手的力量——心肌收缩产生的力量探索实验步骤①将塑料管的一端与吸耳球的细长口连接,把另一端插入水中。②不停地用力大点挤压和用力小点挤压吸耳球,然后放松吸耳球,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③1分钟里,手有什么感觉?探索方法现象力度大手的感觉力度小手的感觉挤压吸耳球放松吸耳球模拟试验活动记录探索观察下面的实验,把看到的实验现象记录下来。实验现象挤压吸耳球:水流出放松吸耳球:水流回探索心脏收缩:推动血液由心脏进入血管(动脉)流到全身各处心脏舒张:血液由血管(静脉)流回心脏实验结论心脏不停地跳动,血液不间断地流动。探索实验中,挤压吸耳球,用力大小不同,流出的水量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用力大,流出的水就多,流回去的水也多;用力小,流出的水就少,流回去的水叶少。说明一个越健康越强健的心脏,每次收缩挤压出来的血液就多。探索实验中,1分钟反复挤压吸耳球,手有什么感觉?说明什么问题?反复挤压吸耳球,手会感到疲劳。说明心脏再不间断跳动的过程中也会感到疲劳,也需要休息。探索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尽管如此,我们还应该让心脏有更多的休息时间。在身体休息状态下特别是睡眠的时候,氧气的需要量减少,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会减少,心脏会得到较多的休息。所以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地工作,有利于我们的健康。小资料阅读探索温馨提示这个实验与心脏输送血液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人体内的血液循环系统是个封闭的系统,流出和流回心脏的血管不同:从动脉流出,从静脉流回。探索心跳是心脏工作的具体表现,也是我们熟悉的生命现象。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脏跳动一次。人们常用心脏停止跳动来表述生命结束。二、心跳的测量和比较我们把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安静状态下,一般成年人每分钟心跳75次,同学的心跳会稍快一点。探索心率的次数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当我们参加体育锻炼时、心情紧张或是受到惊吓时,心率都会大幅增加。当运动结束,心情平静,心率又会慢慢回复正常。测试和比较活动对象:爱运动的甲,不爱运动的乙活动项目:1分钟蹲起活动要求:下蹲姿势标准,动作要快活动计时:1分钟探索怎样做蹲起活动的姿势是正确的?探索为了活动安全,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探索测试需要准备的器材秒表听诊器探索怎么使用听诊器?探索测试过程1.安静状态下,心率测量准备:开始——1分钟到——记录。2.做好准备,1分钟深蹲起:开始——1分钟到。马上测量心率:开始——1分钟到——记录。3.我们的心率需要多长时间能回复正常,请做好准备。(1)运动后1分钟心率测量:准备,开始——停止——记录。(2)运动后2分钟心率测量:准备,开始——停止——记录。4.如果仍没有回复正常,请按照上面的步骤继续测量3分、4分钟心率,直到恢复正常为止。请两位同学用听诊器分别给甲和乙测量心率。整个活动按照老师的口令操作。探索心率测量记录表安静时心率运动后心率1分钟后心率2分钟后心率3分钟后心率甲乙8614812090889216013211692探索观察现象运动后,心率都大幅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率慢慢恢复正常。甲同学的心率恢复较快,乙同学心率回复稍慢。得出结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我们的心脏更强健。研讨1.心脏跳动有什么意义?是什么力量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心脏跳动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将血液中所携带的养料、氧气运输到全身各处,同时也将携带的废物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以维持人体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英国科学家威廉·哈维研究发现,人的心脏可容纳约0.5升的血液。虽然心脏收缩时挤出来的血液不是所有的血,但也有一定的量。假设挤出的量是0.2升,按心脏每分钟跳动75次计算,一分钟从心脏送出的血量就约有15升,乘以60,就可以知道一小时输出的血量约有900升。研讨2.是什么力量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心脏由心肌组成,心肌收缩和舒张使得血液流出和流回心脏,心肌越强健,每次收缩输送出去的血液量越多。运动员的心率通常比普通人的心率低。研讨3.按每分钟心跳75次计算,我们的心脏不到1秒钟就要跳动一次,一天要跳动108000次。心脏无时无刻不在工作,它会疲劳吗?如何保护我们的心脏?保护心脏的方法①参加适宜的体育运动②适当的休息③合理的饮食拓展不用听诊器,测量脉搏也能测量心率。这是什么原因呢?又怎样进行测量呢?测脉搏方法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心脏跳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心肌收缩,血液流出心脏,心肌舒张,血液流回心脏B.心肌收缩,血液流回心脏,心肌舒张,血液流出心脏C.心脏两次跳动之间没有休息2.氧气和养料主要通过()送到全身各处的。A.循环系统B.消化系统C.呼吸系统D.神经系统3.脉博的跳动和()的跳动是一致的。A.心脏B.血液C.脊髓AAA选择题课堂练习判断题1.运动员的心率通常比普通人的心率高。()2.心脏也会感到疲劳。()3.心脏收缩时会把所有的血液挤出。()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心脏更强健。()5.心率的次数是固定不变的。()6.血液是流动的透明红色液体。()?√?√??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心脏是重要的人体器官,心跳是心脏工作的外在表现,心脏跳动使得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维持人的生命活动;体育运动可以强健心肌,有利于心血管健康。板书设计血液循环系统心脏血管血液作业布置找一找,在身体的哪些地方能摸到动脉的跳动,然后再测量1分钟的心跳与脉搏次数,看看能发现什么。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3《心脏和血液》教案.doc 4.3《心脏和血液》练习(含答案).doc 4.3《心脏和血液》课件(41张PPT).ppt 五年级上册科学微课视频-3《心脏和血液》教材解读 教科版2017.mp4 人体血管.mp4 听诊器的使用.mp4 心脏跳动.mp4 心脏跳动透视.mp4 测脉搏.mp3 血液循环模拟实验.mp4 蹲起活动注意事项.mp4 蹲起的正确姿势.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