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1.(2020八下·西湖期末)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坊坑者……“”八股之害”(  )
A.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B.削弱了儒家地位
C.损害了国家统一 D.引发了“文字狱”
【答案】A
【知识点】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明朝的八股取士,使参加科考的读书人只攻读经书,不求实际学问,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A项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B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文字狱,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2.(2020八下·西湖期末)以下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整理的资料卡片。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东南:1648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西南: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西北:清朝设置伊犁将军。
A.侵略与反抗 B.中央放松对地方的管理
C.君主集权的强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答案】D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1727年,雍正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规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加强对西藏的管理。乾隆帝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了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新疆地区,巩固了我国的西北边疆。据题干图片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ABC三项和题干资料卡片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他研究的主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及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相关史实。
3.(2020八下·西湖期末)下列晚明科学家与他们重大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
A.李时珍——《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的工业百科全书
B.徐光启——《农政全书》——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C.宋应星——《几何原本》——最早记述岩溶地貌并考证其成因的书籍
D.徐霞客——《本草纲目》——比较完善的药物学著作
【答案】B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A项李时珍——《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的工业百科全书搭配错误,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不符合题意;
B项徐光启——《农政全书》——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搭配正确,符合题意;
C项宋应星——《几何原本》——最早记述岩溶地貌并考证其成因的书籍搭配错误,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比较详细记录所经地理环境的游记,也是世界上最早记述岩溶地貌并详细考证其成因的书籍,不符合题意;
D项徐霞客——《本草纲目》——比较完善的药物学著作搭配正确,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总结前人经验,历时27年编成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字,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其中374种是新增加的药物。收录药方11000多个,并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代科学家及成就。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4.(2020八下·西湖期末)下图为明朝《南都繁会图》(局部)所展示的南京秦淮河两岸市井情形。该图反映出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
A.出现了农村集市 B.坊市分置
C.商业市镇兴盛 D.边境贸易繁荣
【答案】C
【知识点】农耕文明的繁盛
【解析】【分析】题干图片明朝《南都繁会图》描绘的是中国明朝晚期的陪都南京城市商业兴盛的场面,说明了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该图可以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商业市镇交易兴盛。
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商业市镇兴盛是题干图片反映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典型特点及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理解并识记明清经济的发展的相关史实。
5.(2020八下·西湖期末)文艺复兴时期,但丁在《神曲》中明确表达了对天主教会的厌恶,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这反映出(  )
A.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的愿望 B.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C.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社会等级观念完全消除
【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人”的回归开辟道路,但丁和莎士比亚就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所以,题干反映出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ABD三项均不符合题干主旨,不符合题意;
C项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要求具备解读题干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2020八下·西湖期末)18世纪是法国的启蒙时代,涌现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思想家。他们的共同观点有(  )
①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②主张“主权在民“
③提出“三权分立”
④宣扬自由、平等
A. 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伏尔泰的思想主张是抨击天主教会,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建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牵制的政府,以防权力腐化和专制暴政。卢梭主张“主权在民”,主张民主共和制政体。他们的共同观点是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宣扬自由、平等。
A项①④是他们的共同观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启蒙运动,要求掌握基础史实。
7.(2020八下·西湖期末)杰出的历史人物对社会的进步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下列人物在资产阶级新体制创立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其主要政绩表述正确的有(  )
选项 人物 主要政绩
① 克伦威尔 率领英国议会军最终取得与国王战争的胜利
② 华盛顿 担任美国大陆军总司令,首届联邦政府总统
③ 罗伯斯庇尔 执政时实施--系列措施,法国大革命达到高潮
④ 拿破仑 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并加冕称帝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1792年;拿破仑于1804年11月6日加冕称帝,表明法兰西第一帝国成立。④错误,排除含④的选项。
D项①②③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杰出人物与主要政绩。识记拿破仑加冕称帝的相关史实。
8.(2020八下·西湖期末)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  )
A.《独立宣言》 B.《1787年联邦宪法》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答案】B
【知识点】美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ACD三项都不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不符合题意;
B项《1787年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关史实。
9.(2020八下·西湖期末)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得其所,死得值!”这位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献出宝贵生命的民族英雄是(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邓世昌 D.张謇
【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
【解析】【分析】邓世昌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得其所,死得值!” 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日舰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致远舰,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AB两项都是抗英英雄,不符合题意;
C项邓世昌是题干中描述的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献出宝贵生命的民族英雄,符合题意;
D项张謇是状元实业家,创办大生纱厂,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邓世昌的识记能力。注意识记邓世昌的英雄事迹。
10.(2020八下·西湖期末)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人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材料中的“在此以后”是指(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望厦条约》签订后
C.《天津条约》签订后 D.《马关条约》签订后
【答案】D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
【解析】【分析】由“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部日益陷入对资本主议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结合所学,《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使外国对中国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入变为资本输入,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马关条约》签订后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马关条约》及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关键信息是“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
11.(2020八下·西湖期末)近代以来,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寻求强国御侮之路,拉开了近代思想解放的帷幕。以下著作,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天演论》 ②《海国图志》 ③《四洲志》 ④《使西纪程》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
【答案】C
【知识点】结识中国近代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
【解析】【分析】①《天演论》是严复1896年在天津译成,于1897年12月在天津出版的《国闻汇编》刊出;②《海国图志》魏源在1843年1月编成;③《四洲志》1839年由林则徐主持编译;④《使西纪程》1876年,郭嵩焘奉命出使英国时,将其沿途见闻编成。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③②④①。
C项③②④①排列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思想解放的相关著作,要求识记基础知识。
12.(2020八下·西湖期末)1883年康有为写了一篇(戒缠足会檄):“试观欧美之人,体直气壮,为其母不裹足,传种易强也。今当举国征兵之世,与万国竞而留此弱种,尤可忧危哉!”据此可以看出康有为(  )
A. 积极主张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
B.从遗传学的角度科学地分析了缠足的危害
C.主张按照西方资本主义模式改变中国社会制度
D.已经有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危机意识
【答案】D
【知识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试观欧美之人,体直气壮,为其母不裹足,传种易强也。今当举国征兵之世,与万国竞而留此弱种,尤可忧危哉!”表明康有为已经有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危机意识。
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已经有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危机意识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康有为的思想。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解题的关键是“试观欧美之人,体直气壮,为其母不裹足,传种易强也。今当举国征兵之世,与万国竞而留此弱种,尤可忧危哉”。
13.(2020八下·西湖期末)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自强”的具体做法是创办(  )
A.江南制造总局 B.发昌机器厂
C.大生纱厂 D.轮船招商局
【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题干“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结合所学可知反映了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军事工业的内容,江南制造总局属于军事工业。
A项江南制造总局是“自强”的具体做法,符合题意;
BC两项不是洋务派创办的,属于近代民族工业,不符合题意;
D项轮船招商局是在“求富”口号下创办的民用企业,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洋务运动,要求具备解读题干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4.(2020八下·西湖期末)在学习“维新变法运动”一课时,某同学整理的事件与结果关联表格中,正确的(  )
选项 事件 结果
A 1895年春,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维新变法思想开始传播。
B 康、梁成立强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 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C 1898年6月,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变法运动的序幕从此揭开。
D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 变法举措全部废除。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A项A错误,1895年春,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不符合题意;
B项B正确,康、梁成立强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起到了启发民智、制造舆论的作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议论时政、集会结社蔚然成风,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符合题意;
C项C错误,1898年6月,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标志着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始,不是序幕,不符合题意;
D项D错误,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废除变法法令标志着维新派遭到镇压,维新变法运动失败,戊戌变法失败后,几乎所有法令都被慈禧太后废除,仅留下了唯一成果——创办京师大学堂,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戊戌变法,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二、非选择题
15.(2020八下·西湖期末)英、法、美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几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越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权利法案》
材料二: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由于他畏惧憎恨英国。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已彻底倒闭了。
——《全球通史》
(1)材料中国王的哪些权力受到了限制?《权利法案》的通过,标志着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为什么说美国的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
(3)结合法国大革命的有关知识,列举当时法国国内存在的压倒它自身的“巨石”。
【答案】(1)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君主立宪制。
(2)美国独立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后美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3)背景上,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法
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再加上启蒙运动的影响等;从过程上看,人民群众的三次起义以及资产阶级法律文件的颁布如《人权宣言》的颁布。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1)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说明国王立法权受到限制;材料一“几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越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说明国王的司法权、行政权受到限制。依据所学可知,《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具有双重性质,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因此美国的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
(3)本题可以从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和过程两个角度来理解。背景上,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再加上启蒙运动的影响等。从过程上看,人民群众的三次起义以及资产阶级法律文件的颁布如《人权宣言》的颁布,这些都成为压倒它自身的一块“巨石”。
故答案为:(1)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君主立宪制。
(2)美国独立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后美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3)背景上,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再加上启蒙运动的影响等;从过程上看,人民群众的三次起义以及资产阶级法律文件的颁布如《人权宣言》的颁布。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6.(2020八下·西湖期末)小小称呼的变化体现了近代以来中国对外政策和对待西方文化态度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目光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
——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写道:“夷蛮戎狄之名,专指残虐性情之徒,未知王化者言之……诫知夫远客之中有明理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贯穿古今者,是瀛寰之奇士,城内之良友,尚可称之日夷狄乎……后来在《道光洋艘征抚.记》的定本中,魏源把草本中的“夷”字通统改作“洋”字,大量使用了“洋艘”“洋人”“洋商”的称呼。
——《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
材料三:咸丰八年(1858年)罗淳衍在奏折中称:“地方官自夷人入城以来,每讳言夷务,甚至文移公牍,称夷务为洋务,又称为外国事件,不敢斥言夷字。”
——《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
材料四: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是“洋”词使用的鼎盛时期,有四百多个……
——黄河清《“洋”族词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夷人”这一称呼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心态。表现在当时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在对西方国家称呼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对西方国家称呼发生变化的原因
【答案】(1)天朝上国心态、不具有国际法意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2)鸦片战争前后称呼西方列强为“夷”;鸦片战争后尤其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称呼逐渐变为“洋”。
(3)称呼由“夷”到“洋”变化的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的事物逐步进入国人视野;中国人对外部世界认识逐渐发生变化,由天朝上国心态逐步变为正视西方的先进文明,林则徐、魏源等部分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以西方为师;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进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系列革新运动(如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都是以学习西方为目标的;列强发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一系列侵华战争,在西方列强的武力压迫下,中国被迫改变对西方的称呼。
【知识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夷人”这一称呼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心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夷人”这一称呼反映了天朝上国心态、不具有国际法意识。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上国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2)本题考查中国对西方国家称呼发生变化的原因。“夷蛮戎狄之名,专指残虐性情之徒,未知王化者言之”“称夷物为洋务”“20世纪中叶以后,“洋”词的数量急剧下降”鸦片战争前后称呼西方列强为“夷”;鸦片战争后尤其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称呼逐渐变为“洋”;20世纪中叶后逐渐不称呼“洋”。
(3)本题考查中国在关于对西方国家称呼上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称呼由“夷”到“洋”变化的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的事物逐步进入国人视野;中国人对外部世界认识逐渐发生变化,由天朝上国心态逐步变为正视西方的先进文明,林则徐、魏源等部分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以西方为师: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进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系列革新运动(如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都是以学习西方为目标的;列强发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一系列侵华战争,在西方列强的武力压迫下,中国被迫改变对西方的称呼。20世纪中叶后,逐渐不称呼“洋”的原因: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故答案为:(1)天朝上国心态、不具有国际法意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2)鸦片战争前后称呼西方列强为“夷”;鸦片战争后尤其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称呼逐渐变为“洋”。
(3)称呼由“夷”到“洋”变化的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的事物逐步进入国人视野;中国人对外部世界认识逐渐发生变化,由天朝上国心态逐步变为正视西方的先进文明,林则徐、魏源等部分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以西方为师;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进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系列革新运动(如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都是以学习西方为目标的;列强发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一系列侵华战争,在西方列强的武力压迫下,中国被迫改变对西方的称呼。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查称呼的变化。要求学生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7.(2020八下·西湖期末)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中外贸易问题的历史。
材料一:1431年,明朝皇帝明宣宗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如今,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一些地名、庙宇是以“三宝”命名的,如泰国有“三宝塔寺”,马来西亚有“三宝镇”,马六甲有“三宝庙”,爪哇有“三宝井”等。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郑和携带大量金银、铜钱等作为赏赐,输入的物品多为象牙、香料、珠宝等奢侈品,这种贸易不是出于商业目的,不仅对国计民生无补,反而大大消耗了国力。郑和每到一处,还往往以大国身份,无偿赐予当地许多丝织品、瓷器、铜器、铁器等,也不利于经济.上的发展。
——摘自岳麓版《历史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新航路开辟航线图(见下图)
材料四:1524年,有位西班牙人这样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摘编自《西方文明史》
(1)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以“三宝”来命名地名、庙宇,这其中含有怎样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种贸易”有哪些弊端。
(3)明朝中后期,原产于美洲的马铃薯、番茄、   等农作物经由吕宋(今菲律宾)传入中国。读图判断,为开通美洲到吕宋(今菲律宾)的航线作出贡献的航海家是    。
(4)材料中西班牙人为何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西班牙由此走上了什么道路?
【答案】(1)说明郑和的船队曾经到过这些地方;郑和的船队增进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相互了解和友好交往。
(2)大大消耗了国力,不利于经济上的发展
(3)甘薯;麦哲伦
(4)新航路开辟使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知识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1)一方面表明郑和的船队所到的国家和地区遍布东南亚(或郑和的船队到过这些地方);二是郑和下西洋体现了友好的交往,深受东南亚各国的欢迎(或增进了中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2)郑和下西洋不是出于商业目的(或宣扬国威),不追求经济利益(或效益);以奢侈品为主,于国计民生无补;消耗了大量国力,也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等。
(3)明朝中后期,原产于美洲的花生、玉米、马铃薯、番茄、甘薯等农作物经由吕宋(今菲律宾)传入中国。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经大西洋到达美洲西印度群岛,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线,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4)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或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此以后走上海外殖民、对外扩张的道路。
故答案为:(1)说明郑和的船队曾经到过这些地方;郑和的船队增进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相互了解和友好交往。
(2)大大消耗了国力,不利于经济上的发展。
(3)甘薯;麦哲伦。
(4)新航路开辟使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准确解读题干材料信息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1 / 1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1.(2020八下·西湖期末)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坊坑者……“”八股之害”(  )
A.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B.削弱了儒家地位
C.损害了国家统一 D.引发了“文字狱”
2.(2020八下·西湖期末)以下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整理的资料卡片。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东南:1648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西南: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西北:清朝设置伊犁将军。
A.侵略与反抗 B.中央放松对地方的管理
C.君主集权的强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3.(2020八下·西湖期末)下列晚明科学家与他们重大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
A.李时珍——《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的工业百科全书
B.徐光启——《农政全书》——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C.宋应星——《几何原本》——最早记述岩溶地貌并考证其成因的书籍
D.徐霞客——《本草纲目》——比较完善的药物学著作
4.(2020八下·西湖期末)下图为明朝《南都繁会图》(局部)所展示的南京秦淮河两岸市井情形。该图反映出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
A.出现了农村集市 B.坊市分置
C.商业市镇兴盛 D.边境贸易繁荣
5.(2020八下·西湖期末)文艺复兴时期,但丁在《神曲》中明确表达了对天主教会的厌恶,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这反映出(  )
A.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的愿望 B.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C.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社会等级观念完全消除
6.(2020八下·西湖期末)18世纪是法国的启蒙时代,涌现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思想家。他们的共同观点有(  )
①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②主张“主权在民“
③提出“三权分立”
④宣扬自由、平等
A. 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7.(2020八下·西湖期末)杰出的历史人物对社会的进步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下列人物在资产阶级新体制创立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其主要政绩表述正确的有(  )
选项 人物 主要政绩
① 克伦威尔 率领英国议会军最终取得与国王战争的胜利
② 华盛顿 担任美国大陆军总司令,首届联邦政府总统
③ 罗伯斯庇尔 执政时实施--系列措施,法国大革命达到高潮
④ 拿破仑 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并加冕称帝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2020八下·西湖期末)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  )
A.《独立宣言》 B.《1787年联邦宪法》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9.(2020八下·西湖期末)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得其所,死得值!”这位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献出宝贵生命的民族英雄是(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邓世昌 D.张謇
10.(2020八下·西湖期末)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人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材料中的“在此以后”是指(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望厦条约》签订后
C.《天津条约》签订后 D.《马关条约》签订后
11.(2020八下·西湖期末)近代以来,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寻求强国御侮之路,拉开了近代思想解放的帷幕。以下著作,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天演论》 ②《海国图志》 ③《四洲志》 ④《使西纪程》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
12.(2020八下·西湖期末)1883年康有为写了一篇(戒缠足会檄):“试观欧美之人,体直气壮,为其母不裹足,传种易强也。今当举国征兵之世,与万国竞而留此弱种,尤可忧危哉!”据此可以看出康有为(  )
A. 积极主张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
B.从遗传学的角度科学地分析了缠足的危害
C.主张按照西方资本主义模式改变中国社会制度
D.已经有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危机意识
13.(2020八下·西湖期末)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自强”的具体做法是创办(  )
A.江南制造总局 B.发昌机器厂
C.大生纱厂 D.轮船招商局
14.(2020八下·西湖期末)在学习“维新变法运动”一课时,某同学整理的事件与结果关联表格中,正确的(  )
选项 事件 结果
A 1895年春,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维新变法思想开始传播。
B 康、梁成立强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 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C 1898年6月,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变法运动的序幕从此揭开。
D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 变法举措全部废除。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
15.(2020八下·西湖期末)英、法、美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几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越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权利法案》
材料二: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由于他畏惧憎恨英国。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已彻底倒闭了。
——《全球通史》
(1)材料中国王的哪些权力受到了限制?《权利法案》的通过,标志着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为什么说美国的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
(3)结合法国大革命的有关知识,列举当时法国国内存在的压倒它自身的“巨石”。
16.(2020八下·西湖期末)小小称呼的变化体现了近代以来中国对外政策和对待西方文化态度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目光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
——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写道:“夷蛮戎狄之名,专指残虐性情之徒,未知王化者言之……诫知夫远客之中有明理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贯穿古今者,是瀛寰之奇士,城内之良友,尚可称之日夷狄乎……后来在《道光洋艘征抚.记》的定本中,魏源把草本中的“夷”字通统改作“洋”字,大量使用了“洋艘”“洋人”“洋商”的称呼。
——《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
材料三:咸丰八年(1858年)罗淳衍在奏折中称:“地方官自夷人入城以来,每讳言夷务,甚至文移公牍,称夷务为洋务,又称为外国事件,不敢斥言夷字。”
——《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
材料四: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是“洋”词使用的鼎盛时期,有四百多个……
——黄河清《“洋”族词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夷人”这一称呼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心态。表现在当时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在对西方国家称呼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对西方国家称呼发生变化的原因
17.(2020八下·西湖期末)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中外贸易问题的历史。
材料一:1431年,明朝皇帝明宣宗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如今,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一些地名、庙宇是以“三宝”命名的,如泰国有“三宝塔寺”,马来西亚有“三宝镇”,马六甲有“三宝庙”,爪哇有“三宝井”等。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郑和携带大量金银、铜钱等作为赏赐,输入的物品多为象牙、香料、珠宝等奢侈品,这种贸易不是出于商业目的,不仅对国计民生无补,反而大大消耗了国力。郑和每到一处,还往往以大国身份,无偿赐予当地许多丝织品、瓷器、铜器、铁器等,也不利于经济.上的发展。
——摘自岳麓版《历史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新航路开辟航线图(见下图)
材料四:1524年,有位西班牙人这样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摘编自《西方文明史》
(1)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以“三宝”来命名地名、庙宇,这其中含有怎样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种贸易”有哪些弊端。
(3)明朝中后期,原产于美洲的马铃薯、番茄、   等农作物经由吕宋(今菲律宾)传入中国。读图判断,为开通美洲到吕宋(今菲律宾)的航线作出贡献的航海家是    。
(4)材料中西班牙人为何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西班牙由此走上了什么道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明朝的八股取士,使参加科考的读书人只攻读经书,不求实际学问,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A项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B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文字狱,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2.【答案】D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1727年,雍正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规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加强对西藏的管理。乾隆帝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了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新疆地区,巩固了我国的西北边疆。据题干图片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ABC三项和题干资料卡片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他研究的主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及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相关史实。
3.【答案】B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A项李时珍——《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的工业百科全书搭配错误,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不符合题意;
B项徐光启——《农政全书》——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搭配正确,符合题意;
C项宋应星——《几何原本》——最早记述岩溶地貌并考证其成因的书籍搭配错误,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比较详细记录所经地理环境的游记,也是世界上最早记述岩溶地貌并详细考证其成因的书籍,不符合题意;
D项徐霞客——《本草纲目》——比较完善的药物学著作搭配正确,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总结前人经验,历时27年编成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字,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其中374种是新增加的药物。收录药方11000多个,并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代科学家及成就。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4.【答案】C
【知识点】农耕文明的繁盛
【解析】【分析】题干图片明朝《南都繁会图》描绘的是中国明朝晚期的陪都南京城市商业兴盛的场面,说明了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该图可以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商业市镇交易兴盛。
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商业市镇兴盛是题干图片反映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典型特点及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理解并识记明清经济的发展的相关史实。
5.【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人”的回归开辟道路,但丁和莎士比亚就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所以,题干反映出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ABD三项均不符合题干主旨,不符合题意;
C项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要求具备解读题干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答案】A
【知识点】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伏尔泰的思想主张是抨击天主教会,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建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牵制的政府,以防权力腐化和专制暴政。卢梭主张“主权在民”,主张民主共和制政体。他们的共同观点是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宣扬自由、平等。
A项①④是他们的共同观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启蒙运动,要求掌握基础史实。
7.【答案】D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1792年;拿破仑于1804年11月6日加冕称帝,表明法兰西第一帝国成立。④错误,排除含④的选项。
D项①②③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杰出人物与主要政绩。识记拿破仑加冕称帝的相关史实。
8.【答案】B
【知识点】美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ACD三项都不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不符合题意;
B项《1787年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关史实。
9.【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
【解析】【分析】邓世昌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得其所,死得值!” 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日舰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致远舰,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AB两项都是抗英英雄,不符合题意;
C项邓世昌是题干中描述的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献出宝贵生命的民族英雄,符合题意;
D项张謇是状元实业家,创办大生纱厂,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邓世昌的识记能力。注意识记邓世昌的英雄事迹。
10.【答案】D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
【解析】【分析】由“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部日益陷入对资本主议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结合所学,《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使外国对中国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入变为资本输入,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马关条约》签订后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马关条约》及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关键信息是“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
11.【答案】C
【知识点】结识中国近代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
【解析】【分析】①《天演论》是严复1896年在天津译成,于1897年12月在天津出版的《国闻汇编》刊出;②《海国图志》魏源在1843年1月编成;③《四洲志》1839年由林则徐主持编译;④《使西纪程》1876年,郭嵩焘奉命出使英国时,将其沿途见闻编成。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③②④①。
C项③②④①排列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思想解放的相关著作,要求识记基础知识。
12.【答案】D
【知识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试观欧美之人,体直气壮,为其母不裹足,传种易强也。今当举国征兵之世,与万国竞而留此弱种,尤可忧危哉!”表明康有为已经有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危机意识。
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已经有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危机意识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康有为的思想。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解题的关键是“试观欧美之人,体直气壮,为其母不裹足,传种易强也。今当举国征兵之世,与万国竞而留此弱种,尤可忧危哉”。
13.【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题干“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结合所学可知反映了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军事工业的内容,江南制造总局属于军事工业。
A项江南制造总局是“自强”的具体做法,符合题意;
BC两项不是洋务派创办的,属于近代民族工业,不符合题意;
D项轮船招商局是在“求富”口号下创办的民用企业,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洋务运动,要求具备解读题干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4.【答案】B
【知识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A项A错误,1895年春,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不符合题意;
B项B正确,康、梁成立强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起到了启发民智、制造舆论的作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议论时政、集会结社蔚然成风,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符合题意;
C项C错误,1898年6月,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标志着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始,不是序幕,不符合题意;
D项D错误,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废除变法法令标志着维新派遭到镇压,维新变法运动失败,戊戌变法失败后,几乎所有法令都被慈禧太后废除,仅留下了唯一成果——创办京师大学堂,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戊戌变法,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15.【答案】(1)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君主立宪制。
(2)美国独立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后美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3)背景上,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法
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再加上启蒙运动的影响等;从过程上看,人民群众的三次起义以及资产阶级法律文件的颁布如《人权宣言》的颁布。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1)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说明国王立法权受到限制;材料一“几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越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说明国王的司法权、行政权受到限制。依据所学可知,《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具有双重性质,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因此美国的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
(3)本题可以从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和过程两个角度来理解。背景上,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再加上启蒙运动的影响等。从过程上看,人民群众的三次起义以及资产阶级法律文件的颁布如《人权宣言》的颁布,这些都成为压倒它自身的一块“巨石”。
故答案为:(1)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君主立宪制。
(2)美国独立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后美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3)背景上,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再加上启蒙运动的影响等;从过程上看,人民群众的三次起义以及资产阶级法律文件的颁布如《人权宣言》的颁布。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6.【答案】(1)天朝上国心态、不具有国际法意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2)鸦片战争前后称呼西方列强为“夷”;鸦片战争后尤其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称呼逐渐变为“洋”。
(3)称呼由“夷”到“洋”变化的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的事物逐步进入国人视野;中国人对外部世界认识逐渐发生变化,由天朝上国心态逐步变为正视西方的先进文明,林则徐、魏源等部分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以西方为师;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进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系列革新运动(如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都是以学习西方为目标的;列强发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一系列侵华战争,在西方列强的武力压迫下,中国被迫改变对西方的称呼。
【知识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夷人”这一称呼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心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夷人”这一称呼反映了天朝上国心态、不具有国际法意识。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上国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2)本题考查中国对西方国家称呼发生变化的原因。“夷蛮戎狄之名,专指残虐性情之徒,未知王化者言之”“称夷物为洋务”“20世纪中叶以后,“洋”词的数量急剧下降”鸦片战争前后称呼西方列强为“夷”;鸦片战争后尤其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称呼逐渐变为“洋”;20世纪中叶后逐渐不称呼“洋”。
(3)本题考查中国在关于对西方国家称呼上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称呼由“夷”到“洋”变化的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的事物逐步进入国人视野;中国人对外部世界认识逐渐发生变化,由天朝上国心态逐步变为正视西方的先进文明,林则徐、魏源等部分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以西方为师: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进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系列革新运动(如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都是以学习西方为目标的;列强发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一系列侵华战争,在西方列强的武力压迫下,中国被迫改变对西方的称呼。20世纪中叶后,逐渐不称呼“洋”的原因: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故答案为:(1)天朝上国心态、不具有国际法意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2)鸦片战争前后称呼西方列强为“夷”;鸦片战争后尤其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称呼逐渐变为“洋”。
(3)称呼由“夷”到“洋”变化的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的事物逐步进入国人视野;中国人对外部世界认识逐渐发生变化,由天朝上国心态逐步变为正视西方的先进文明,林则徐、魏源等部分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以西方为师;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进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系列革新运动(如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都是以学习西方为目标的;列强发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一系列侵华战争,在西方列强的武力压迫下,中国被迫改变对西方的称呼。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查称呼的变化。要求学生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7.【答案】(1)说明郑和的船队曾经到过这些地方;郑和的船队增进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相互了解和友好交往。
(2)大大消耗了国力,不利于经济上的发展
(3)甘薯;麦哲伦
(4)新航路开辟使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知识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1)一方面表明郑和的船队所到的国家和地区遍布东南亚(或郑和的船队到过这些地方);二是郑和下西洋体现了友好的交往,深受东南亚各国的欢迎(或增进了中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2)郑和下西洋不是出于商业目的(或宣扬国威),不追求经济利益(或效益);以奢侈品为主,于国计民生无补;消耗了大量国力,也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等。
(3)明朝中后期,原产于美洲的花生、玉米、马铃薯、番茄、甘薯等农作物经由吕宋(今菲律宾)传入中国。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经大西洋到达美洲西印度群岛,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线,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4)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或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此以后走上海外殖民、对外扩张的道路。
故答案为:(1)说明郑和的船队曾经到过这些地方;郑和的船队增进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相互了解和友好交往。
(2)大大消耗了国力,不利于经济上的发展。
(3)甘薯;麦哲伦。
(4)新航路开辟使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准确解读题干材料信息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